东北地区物流现状与挑战

合集下载

大连物流行业报告

大连物流行业报告

大连物流行业报告一、概述。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物流行业发展迅速。

本报告将对大连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特点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二、发展现状。

1. 大连港口。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港口,拥有丰富的航运资源和完善的港口设施。

大连港口年吞吐量持续增长,已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

2. 物流企业。

大连拥有众多物流企业,涵盖了海运、陆运、空运等多种运输方式。

这些企业在大连港口的支持下,为区域内外的货物运输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服务。

3. 物流基础设施。

大连拥有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特点分析。

1. 区位优势。

大连地处黄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

大连港口连接着日韩、俄罗斯等国家,为大连物流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多元化服务。

大连物流企业的服务项目多样化,涵盖了仓储、运输、货代等多个领域。

这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了更全面的物流解决方案。

3. 信息化水平高。

大连物流行业信息化水平较高,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共享和高效管理。

四、未来趋势。

1. 国际化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大连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拓展国际物流市场,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2. 绿色物流。

大连将加大对绿色物流的推广力度,推动物流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3. 信息化升级。

大连将进一步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推动物流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提高物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五、结论。

大连物流行业发展迅速,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资源条件。

未来,大连物流行业将继续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加快信息化升级,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物流服务。

吉林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吉林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吉林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吉林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辖地域广阔,经济发展迅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流业作为各行各业的重要服务行业之一,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吉林省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本文将从吉林省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方面展开论述。

一、问题分析1.物流基础设施滞后:吉林省地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物流基础设施相对滞后。

尤其是在交通、仓储、信息化等方面的设施建设与发展相对薄弱,这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2.物流信息不畅:受制于传统观念和技术水平,吉林省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物流信息不畅通,导致物流运作效率低下,成本偏高,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3.服务水平不高:物流服务人才短缺,服务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导致物流行业整体竞争力不足,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4.体制机制不完善:吉林省物流业的体制机制相对滞后,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混乱,法制建设不够完善,各类规范不统一,这给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对策建议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投入,完善吉林省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加快建设交通、仓储、信息化设施的步伐,提升吉林省物流基础设施的水平和质量。

2.推动物流信息化:推动物流信息化发展,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打通信息壁垒,实现物流信息畅通,提高物流运作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务品质。

3.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吉林省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撑。

4.健全监管体制:健全物流监管体制,增强对物流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市场准入门槛,提高市场规范化水平,维护市场秩序,保障物流市场的公平有序发展。

5.加强法制建设: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优化物流市场环境,提高法治水平,为吉林省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6.促进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推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升物流行业科技含量,推动吉林省物流业向高端化发展。

大连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大连物流产业发展趋势

大连物流产业发展趋势大连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一、引言物流是指企业在完成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利用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配送等一系列活动,实现物品从生产点到消费点的流动和交换的过程。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大连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城市,其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产业发展趋势、政策环境、技术创新等方面对大连物流产业的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二、大连物流产业的现状大连物流产业的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 以港口物流为主导。

大连港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其港口物流业占据着大连物流产业的重要位置。

大连港口物流区域内,有一大批物流企业集聚,形成了完整的物流产业链条。

2. 以制造业配套物流为主。

大连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配套物流需求相对较大。

大连附近有大量的工业园区和产业园区,这些园区内的企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较高,为大连物流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市场空间。

3. 以对俄贸易为支撑。

大连地理位置优越,紧邻俄罗斯,对俄贸易活动频繁。

这为大连物流企业提供了与俄罗斯企业合作的机会,同时也带动了大连物流产业的发展。

三、大连物流产业的发展趋势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大连物流产业将向着高效、绿色、智能等方向发展。

在产业结构上,大连物流将逐步走向高附加值、高科技的方向。

例如,大连物流产业将进一步发展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等高科技领域,并提供高质量的物流服务。

同时,大连物流产业将进一步优化并整合物流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通过物流企业的合并、重组和兼并等方式,提高物流产业的集中度和规模经营能力。

2. 提高服务水平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大连物流产业将加大对物流服务的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例如,大连物流企业可以加强对客户需求的了解,并为客户量身定制物流方案。

通过提供快速、稳定、安全、高效的物流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

3. 推动物流技术创新大连物流产业将加大对物流技术创新的投入,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

年东北亚地区物流业发展前景分析

年东北亚地区物流业发展前景分析

年东北亚地区物流业发展前景分析在当今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东北亚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资源,物流业的发展备受瞩目。

东北亚地区通常包括中国东北部、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韩国和朝鲜等国家和地区,其在国际物流领域的地位日益重要。

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来看,东北亚地区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中国东北地区不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众多高速公路、铁路和港口。

例如,大连港、营口港等港口的设施不断完善,货物吞吐能力大幅提升。

俄罗斯远东地区也在积极推进铁路和公路的现代化改造,以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日本和韩国作为发达国家,其物流基础设施原本就较为先进,如今仍在持续优化和升级。

在政策环境方面,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

中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其中东北地区作为重要的节点,享受到了相关政策的红利,促进了跨境物流的发展。

俄罗斯政府为了开发远东地区,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投资物流项目。

韩国和日本政府也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为物流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经济发展对物流需求的拉动作用不可忽视。

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态势良好,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的制造业、农业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对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需求持续增加。

日本和韩国的高科技产业、汽车制造业等也需要高效的物流服务来保障供应链的畅通。

随着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日益频繁,跨境电商的兴起更是为物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东北亚地区物流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区域内各国的物流标准和规范存在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跨境物流的成本和难度。

此外,部分地区的物流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信息共享不够及时和准确,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升。

气候条件也是一个影响因素,例如俄罗斯远东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对物流运输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东北亚地区各国应加强合作。

通过建立统一的物流标准和规范,减少贸易壁垒,促进跨境物流的顺畅发展。

加大对物流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提高物流运作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丹东物流企业情况分析报告

丹东物流企业情况分析报告

丹东物流企业情况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丹东是中国东北地区最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使得物流产业在此地蓬勃发展。

本报告旨在对丹东物流企业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从发展历程、规模和特点、挑战和机遇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同时,本报告还将展望丹东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丹东物流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将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从概述丹东物流企业的基本情况,介绍本文的结构以及阐明本文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丹东物流企业的发展历程、规模和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结论部分将总结丹东物流企业的现状,展望其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旨在全面深入地分析和解析丹东物流企业的情况,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价值。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丹东物流企业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了解该地区物流企业的发展历程、规模和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丹东物流企业现状的深入研究,本报告旨在总结该地区物流企业的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促进丹东物流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报告也旨在为相关政府部门、企业决策者和行业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正文2.1 丹东物流企业的发展历程丹东作为辽宁省的重要物流中心之一,其物流企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历程。

在改革开放初期,丹东物流企业主要以港口货运和货物仓储为主,服务范围有限,规模较小。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政策的支持,丹东物流企业开始不断壮大,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技术,并逐渐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路多式联运为基础的综合物流体系。

同时,丹东市还积极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物流业的不断发展,丹东物流企业涌现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企业,它们不仅在本地市场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发展前景,还在东北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一定影响力。

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研究

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研究

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研究一东北地区物流业总体发展状况(一)东北地区物流业总体发展状况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取得较快发展,为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东北地区物流业加快与区域特色产业联动发展,促进区域物流合作,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为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运行效率有所提高初步测算,2010年,东北地区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79790亿元,同比增长20%;物流业增加值完成2622亿元,同比增长21.8%;物流业增加值占地区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7.1%,占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

完成货运量31.6亿吨,同比增长13.7%;货运周转量1.4万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4.8%;沿海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7941万吨,其中集装箱968.2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22.4%和19.2%。

物流业运行效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2010年,预计东北地区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降至18.3%,同比降低0.3个百分点,下降速度将略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

物流业效益提高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积极作用正逐步显现。

2.物流节点设施建设、规划发展迅猛考虑到物流园区(中心)等节点设施所具有的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和提高区域物流知名度等方面的作用,东北地区各级政府对物流节点设施重视程度日益加强,直接促进了区域内物流园区(中心)规划建设的大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0年底,东北地区已建、在建和规划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数量超过125个,其中辽宁省52个,吉林省23个,黑龙江省30个,蒙东地区20个。

辽宁沈阳近海物流园区、黑龙江省最大的物流园区——龙运物流园区等大型综合园区于2010年建成运营;其他有关煤炭、粮食、农产品、钢材等的特色物流中心建设步伐逐渐加快。

营口物流行业报告

营口物流行业报告

营口物流行业报告一、营口物流行业概况。

营口位于辽宁省西部,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物流枢纽城市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营口物流行业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目前,营口物流行业已经形成了以公路、铁路、水运和航空为主要交通方式的综合物流体系。

二、营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1. 多式联运发展。

随着营口市场的不断开拓,物流需求量不断增加,多式联运已成为营口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多式联运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实现货物的快速、高效运输,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 信息化技术应用。

营口物流行业正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通过物流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货物的实时跟踪、智能调度和高效管理,提高物流运输的可视化和透明度,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3. 绿色物流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物流成为了营口物流行业的发展方向。

采用清洁能源、优化线路规划、减少包装浪费等措施,降低物流运输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4. 供应链管理优化。

供应链管理是营口物流行业的重要环节。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准时配送,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三、营口物流行业的发展优势。

1. 区位优势。

营口位于辽宁省西部,毗邻韩国、日本等国家,地理位置优越,便于与国际市场进行贸易往来,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2. 交通优势。

营口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发达,为物流运输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保障了货物的快速、安全运输。

3. 政策优势。

营口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补贴、资金支持等,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四、营口物流行业的发展挑战。

1. 竞争压力大。

随着物流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日益激烈,物流企业面临着来自同行业的竞争压力。

2. 成本压力大。

物流行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车辆、设备、人力成本等,成本压力对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环保压力大。

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二○一二年九月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专业班级:物流管理姓名:指导教师:继续教育学院摘要现代物流作为经济领域一块未被开垦的黑暗大陆过去只是冰上一角,而如今以浮出水面,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主城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生产机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北地区是我国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政治要地,近些年东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对外经济交往不断加强,加之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和东北亚地区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已经具备了发展大物流的条件。

因此,在此关键时刻,对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位从东北地区物流业的平均发展水平入手,将东北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与现代的物流水平对比,找出不足,展望发展。

关键词:东北物流;现状;发展趋势AbstractModern logistics as the economic sphere has not been opened up the dark continent in the past only a corner of ice ,And now to emerge, become important main city part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nvolving field wide to absorb employment promotion of production, consumption, promote the adjustment of production organization,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hance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Is China's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 China, is China's importan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mportance, spee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ast China in recent years, growing foreign economic exchanges, combined with Government attach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and the Northeast Asian region increasingly close economic ties, already have developed logistics conditions. Therefore, at this critical moment, on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tandard start with the averag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logistics industry in Northeast China, level of logistics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Northeast region and the contrast of modern logistics to identify shortcomings, and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Keywords: North-East logistics;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目录第1章绪论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2论文的内容与思路 (1)第2章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存和存在的基本问题 (3)2.1 东北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3)2.2 物流标准化程度 (5)2.3 信息化 (6)2.4 现代化水平低 (6)2.5 对物流重视程度不够 (6)2.6物流人才不足 (7)2.7供应链管薄弱 (7)第3章对东北地区物流发展的基本建议 (8)3.1保证交通下路的畅通 (8)3.2提高物流技术水平 (8)3.3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 (9)3.4提高供应链水平 (10)3.5推进企业内部物流服务社会化,加快培养物流人才 (11)3.6促进区域物流一体化,发展绿色物流,提高物流系统反应能力 (11)第4章东北地区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13)4.1由传统物流向电子物流的发展 (13)4.2物流业市场化的发展趋势 (14)4.3 加快第三方物流发展 (14)4.4统筹城乡物流发展,大力发展国际物流 (14)第5章结论 (16)5.1 主要研究的结论 (16)5.2 论文的不足 (16)参考文献 (17)东北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章绪论1.1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物流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4.82
2537.75
东北地区占全 9.62
9.29
9.47
国比例(%)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年
4
2)铁路
地区范围
表2 2001-2005年东北地区铁路营业里程(单位:公里)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辽宁
3782.8
3799.8
4173.9
地区范围 合计
铁路
公路
水运
辽宁 3350.5 1196.8
415.5 1738.2
吉林
605.9
506.7
98.8
0.4
黑龙江 1167.4
919.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7.6
20.0
东北地区 5123.8 累计
全国 80258.1
2623.1 20726.0
741.9 1758.6 8693.2 49672.3
东北地区 6.38
16
表8 2005---2006年辽宁省进出口商品货物量统计(单位:亿美元)
17
2.吉林) ①工业原材料货物量现状
图5 2000年以来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地方年度统计报告
18
②消费品市场现状
图6 200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地方年度统计报告
12.66
8.53
3.54
占全国比
例(%)
13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 2006年
﹝二﹞东北地区各省整体物流市场需求现状
1)辽宁
①工业原材料货物量现状
②消费品市场现状 ③进出口货物量 ④按不同运输方式货物量
2)吉林省
①省内货物量
②消费品市场现状
③进出口货物量
4174.2
4171.2
吉林
3561.6
3561.8
3561.8
3561.8
3561.8
黑龙江
5503.2
5502.8
5483.7
5564.9
5654.9
东北地区 累计 全国
东北地区 占全国比 例(%)
12647.6 12864.4 13219.4 13300.9 13387.9
70057.2 18.3
7
4)航空
主要机场现状:
沈阳仙桃机场 哈尔滨机场 长春龙嘉机场 大连机场
5)第三方物流企业
8
表4 东北地区机场客货吞吐量(2005年—2006年)
机场 大连
货邮吞吐量(万吨)
2005年 13
2006年 14.5
沈阳
8.34
9.03
哈尔滨
6.06
4.50
长春
2.00
2.65
全国总量 东北地区总量
633.10 24.70
753.20 27.12
东北地区所占比重 3.9%
3.6%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6年整理
9
三.中国东北地区及各省物流市场需求现状
﹝一﹞东北地区整体物流市场需求现状 1)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连创佳绩
资料来源:《东北振兴三年评估报告》,国务院振兴东北办,2007年05月23日
东北地区物流现状与挑战
1
主要内容
研究东北物流的发展的目的和必要性 中国东北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中国东北地区及各省物流市场需求现状 中国东北地区物流市场发展与预测 中国东北地区物流市场挑战课题与实施战略 制约东北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及面临的挑战 东北地区物流产业整合的相关对策 结论
2
一.研究东北物流发展的目的和必要性
东北地区与日本、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国陆海毗邻,地处东北亚的核心地区。是 一个重要的开放地区,进出口贸易量很大。因此,研究东北物流目的,就是要发挥 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缘优势,打开通向世界各国的物流通道,使东北地区成为承接国 际物流转移的重要枢纽,在振兴东北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东北区域物流业 的发展,是振兴老东北工业基地的关键所在,也是东北走向世界的重要步骤。其必 要性: 是构建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必需条件 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 有利于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71897.5 17.9
73002.0 18.1
74407.7 17.88
75437.6 17.75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2006年)整理 5
3)海运及水路
大连港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 地区的300多个港口通航 ,开
辟了集装箱国际航线75条, 基
本覆盖了全球各主要港口东北
3
二.中国东北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现状
1)公路
表1 2005年东北地区营运车辆拥有量
地区范围
汽车踪迹/ 载货汽车数 载货汽车吨
万辆
量/万辆
位/万吨
辽宁
32.62
30.81
139.91
吉林
16.94
12.32
49.90
黑龙江
20.94
13.04
50.62
东北地区总计 70.5
56.17
240.43
全国
733.22
④按不同运输方式货物量
3)黑龙江省
①省内货物量 ②消费品市场现状 ③进出口货物量
④按不同运输方式货物量
14
1)辽宁
①省内货物量 ②消费品市场现状
表6 2006年辽宁省消费品市场的增长 ﹝单位:亿元﹞
15
③进出口货物量 ④不同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现状
表7 2005----2006年辽宁省货物周转量和运输总量
10
2)社会消费需求趋旺,物价涨幅低缓平稳
资料来源:《东北振兴三年评估报告》,国务院振兴东北办,2007年05月23日 11
3)利用外资高速增长,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加
资料来源:《东北振兴三年评估报告》,国务院振兴东北办,2007年05月23日 12
4)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社会货运周转量增加
表 5 2005年东北地区各省全社会货运周转量(单位:亿吨公里)
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
%以上的集装箱运输货物从这
里出海,已成为东北亚地区最
大的中转港。2006年底大连港
口建设完成投资超过200亿
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超过
8000万吨/年,2006年东北地
区的港口货物吞入量达到
33077万吨,大连和营口货物
吞吐量分别占港口货物吞吐量
的61%和29%。
6
表3 2003---2006年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
19
③进出口货物量现状
表9 2005--2006年吉林省进出口贸易主要分类情况
2000年以来进出口总值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年地方年度统计报告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2007年地方年度统计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