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手册(超详)

合集下载

内部控制手册超详

内部控制手册超详

目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规范 (1)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11)不相容职务分离办法 (20)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23)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24)财务牵制制度 (25)财务公开制度 (26)财产管理制度 (28)资产清查制度 (30)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1)教育收费专项议事制度 (33)收费管理制度 (34)财务稽核制度 (35)会计工作交接制度 (37)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38)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40)票据管理制度 (41)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43)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44)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45)往来款项管理制度 (46)印章管理使用制度 (47)报销票据管理制度 (52)差旅费管理规定 (53)财务负责人岗位职责 (54)会计员岗位职责 (55)出纳员岗位职责 (56)稽核员岗位职责 (57)审核岗位职责 (58)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59)基建、维修管理制度 (61)内部稽核制度 (63)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印章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68)印章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73)票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4)票据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78)银行账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9)银行账号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83)行政事业性收费内部控制制度 (84)行政事业性收费内部控制流程图 (87)支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88)支出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91)预算编制内部控制制度 (92)预算编制内部控制流程图 (93)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97)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流程图 (101)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102)实物资产内部控制流程图 (107)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制度 (108)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流程图 (112)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113)XXXXX乡中心学校内部控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一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手册一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手册一信息与沟通
内部控制手册一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手册一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手册一资金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税务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全面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投资管理
股权投资处置《股权投资管理办法》
内部控制手册一业务外包
内部控制手册一工程项目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采购与付款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存货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营销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合同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一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分业务部室管理制度(参考)。

内部控制手册(超详)

内部控制手册(超详)

目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规范 (1)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11)不相容职务分离办法 (20)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23)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24)财务牵制制度 (25)财务公开制度 (26)财产管理制度 (28)资产清查制度 (30)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1)教育收费专项议事制度 (33)收费管理制度 (34)财务稽核制度 (35)会计工作交接制度 (37)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38)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40)票据管理制度 (41)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43)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44)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45)往来款项管理制度 (46)印章管理使用制度 (47)报销票据管理制度 (52)差旅费管理规定 (53)财务负责人岗位职责 (54)会计员岗位职责 (55)出纳员岗位职责 (56)稽核员岗位职责 (57)审核岗位职责 (58)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59)基建、维修管理制度 (61)内部稽核制度 (63)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印章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68)印章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73)票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4)票据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78)银行账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9)银行账号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83)行政事业性收费内部控制制度 (84)行政事业性收费内部控制流程图 (87)支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88)支出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91)预算编制内部控制制度 (92)预算编制内部控制流程图 (93)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97)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流程图 (101)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102)实物资产内部控制流程图 (107)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制度 (108)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流程图 (112)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113)XXXXX乡中心学校内部控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内部控制手册范本

内部控制手册范本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内部环境
内部控制手册--风险评估
内部控制手册--信息与沟通
内部控制手册—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手册--财务报告
内部控制手册--资金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
--税务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全面预算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人力资源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资产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投资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业务外包
内部控制手册--工程项目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采购与付款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存货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营销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合同管理
内部控制手册--信息系统一般控制
分业务部室管理制度(参考)。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财务盘点制度第一条目的为求存货及财产盘点的正确性,盘点事务处理有所遵循,并加强治理人员的责任,以达到财产治理的目的,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盘点范畴(一)存货盘点:系指原料、物料、在制品、制成品、商品、零件保养材料、外协加工料品、下脚品。

(二)财务盘点:系指现金、票据、有价证券、租赁契约。

(三)财产盘点:系指固定资产、保管资产、保管品等的盘点而言。

1、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生产器具等资本支出购置者。

2、保管资产:凡属固定资产性质,但以费用报支的杂项设备。

3、保管品:以费用购置者。

第三条盘点方式(一)年中、年终盘点1、存货:由资材部门或经管部门会同财务部门于年(中)终时,实施全面总清点一次。

2、财务:由财务科与会计科共同盘点。

3、财产:由经管部门会同财务部门于年(中)终时,实施全面总清点一次。

(二)月末盘点每月末所有存货,由经管部门及财务部门实施全面清点一次。

(经管项目500项以上时,得采取重点盘点。

)(三)月份检查由检核部门(总经理室)或财务部门照会其部门主管后,会同经管部门,做存货随机抽样盘点。

第四条人员的指派与职责(一)总盘人:由总经理担任,负责盘点工作的总指挥,督导盘点工作的进行及专门事项的裁决。

(二)主盘人:由各事业部主管担任,负责实际盘点工作的推动及实施。

(三)复盘人:由总经理室视需要指派及事业部经管部门的主管(含科长、厂长、处长),负责盘点监督之责。

(四)盘点人:由各事业部财务经管部门指派,负责点计数量。

(五)会点人:由财务部门指派(人员不足时,间接部门支援),负责会点并记录,与盘点人分段核对、确实数据工作。

(六)协点人:由各事业部财务经管部门指派,负责盘点时,料品搬运及整理工作。

(七)特定项目按月盘点及不定期抽点的盘点工作,亦应设置盘点人、会点人、抽点人,其职责亦同。

(八)监点人:由总经理室派员担任。

第五条盘点前预备事项(一)盘点编组由财务部门主管于每次盘点前,事先依盘点种类、项目编排"盘点人员编组表",呈总经理核定后,公布实施。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引言内部控制是组织中确保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和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的一套制度、方法和措施。

内部控制手册是对组织内部控制制度的规范和指导,它用于指导员工遵守内控规定,维护组织的财产安全和经营秩序。

本手册旨在介绍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确定内控目标和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

第一章:内部控制概述1.1 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指组织为了保护资产、防止损失和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

1.2 内部控制的目标•保护组织资产的安全•确保经营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运营效果•防范和减少风险和损失1.3 内部控制的原则•分工和协作原则:明确各岗位职责,保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权责一致原则:权限和责任相匹配,确保决策和执行的一致性。

•监督原则:建立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监督机制,实施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

第二章:内部控制的要素2.1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它是指组织内部的价值观、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感和管理意识等因素。

2.2 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内部控制目标而执行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2.3 信息和沟通信息和沟通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它确保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共享。

2.4 监督和评价监督和评价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评价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第三章:内部控制的建立与运行3.1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组织实施内部控制的前提,它包括制度的设计、流程的优化、职责的划分等。

3.2 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运行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运行是指组织按照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实施和操作。

3.3 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是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跟踪、检查和评估的过程,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第四章:内部控制的改进和优化4.1 内部控制的改进机制内部控制的改进机制是指组织建立持续改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不断优化内部控制制度。

4.2 内部控制的优化方法内部控制的优化方法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手段和措施。

内部控制手册(超详)

内部控制手册(超详)

目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规范 (1)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11)不相容职务分离办法 (20)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23)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24)财务牵制制度 (25)财务公开制度 (26)财产管理制度 (28)资产清查制度 (30)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1)教育收费专项议事制度 (33)收费管理制度 (34)财务稽核制度 (35)会计工作交接制度 (37)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38)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40)票据管理制度 (41)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43)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44)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45)往来款项管理制度 (46)印章管理使用制度 (47)报销票据管理制度 (52)差旅费管理规定 (53)财务负责人岗位职责 (54)会计员岗位职责 (55)出纳员岗位职责 (56)稽核员岗位职责 (57)审核岗位职责 (58)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59)基建、维修管理制度 (61)内部稽核制度 (63)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印章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68)印章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73)票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4)票据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78)银行账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9)银行账号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83)行政事业性收费内部控制制度 (84)行政事业性收费内部控制流程图 (87)支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88)支出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91)预算编制内部控制制度 (92)预算编制内部控制流程图 (93)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97)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流程图 (101)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102)实物资产内部控制流程图 (107)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制度 (108)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流程图 (112)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113)XXXXX乡中心学校内部控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内部控制手册

内部控制手册

某单位内部控制手册(初稿)2017年2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一节单位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图 (1)第二节内部控制手册概述 (1)第二章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方法 (4)第一节风险评估 (4)第二节内部控制方法 (6)第三章单位层面内部控制 (8)第一节内控组织架构管理 (9)第二节议事决策机制建设 (12)第三节内控关键岗位设置 (13)第四节不相容职责分离管理 (18)第五节信息系统管理 (19)第六节内部信息传递管理 (20)第七节内部控制报告管理 (20)第四章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22)第一节预算管理内部控制 (22)第二节收支管理内部控制 (24)第三节采购管理内部控制 (26)第四节资产管理内部控制 (28)第五节其他业务领域内部控制 (30)第五章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与监督 (30)第六章附则 (36)第一章总则第一节单位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图第二节内部控制手册概述目的、意义及原则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基本要求,汲取国内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先进经验,根据我单位内部管理实际编制和实施《内部控制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为了进一步完善单位制度和治理结构,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为我单位建设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统一、规范、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风险防范能力,提高经济活动管理水平,为单位目标的实现,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提供合理保障。

《手册》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我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手册》旨在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方法和规范,为我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运行和维护提供指引。

并作为建立、运行及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依据。

从而确保我单位上下从思想上、认识上对内部控制体系保持高度统一,以进一步实现行动上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规范 (1)内部控制工作机制 (11)不相容职务分离办法 (20)账务处理程序制度 (23)财务收支审批制度 (24)财务牵制制度 (25)财务公开制度 (26)财产管理制度 (28)资产清查制度 (30)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31)教育收费专项议事制度 (33)收费管理制度 (34)财务稽核制度 (35)会计工作交接制度 (37)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38)会计档案管理制度 (40)票据管理制度 (41)会计档案借阅制度 (43)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44)货币资金管理制度 (45)往来款项管理制度 (46)印章管理使用制度 (47)报销票据管理制度 (52)差旅费管理规定 (53)财务负责人岗位职责 (54)会计员岗位职责 (55)出纳员岗位职责 (56)稽核员岗位职责 (57)审核岗位职责 (58)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59)基建、维修管理制度 (61)内部稽核制度 (63)业务层面内部控制印章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68)印章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73)票据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4)票据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78)银行账号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79)银行账号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83)行政事业性收费内部控制制度 (84)行政事业性收费内部控制流程图 (87)支出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88)支出管理内部控制流程图 (91)预算编制内部控制制度 (92)预算编制内部控制流程图 (93)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 (97)政府采购内部控制流程图 (101)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制度 (102)实物资产内部控制流程图 (107)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制度 (108)货币资金支出内部控制流程图 (112)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113)XXXXX乡中心学校内部控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学校经济活动的内部控制。

第三条:本规范所称内部控制,是指学校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第四条:学校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学校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第五条:学校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全面控制。

(二)重要性原则。

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应当关注到重要经济活动和经济活动的重大风险。

(三)制衡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在学校内部的部门管理、职责分工、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四)适应性原则。

内部控制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学校经济活动的调整和管理要求的提高,不断修订和完善。

第六条:建立学校内部控制组织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校内部控制工作,我校成立内部控制工作领导组,统筹、协调本校内部控制工作。

组长:XXX副组长: XXX成员: XXX XXX XXX XXX 各分校负责人内部控制工作领导组设办公室,XXX负责牵头、组织我校具体的内部控制工作。

第七条:学校具体工作包括梳理学校各类经济活动的业务流程,明确业务环节,系统分析经济活动风险,确定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策略,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第二章学校层面内部控制第八条:财务室为内部控制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工作。

同时,应当充分发挥财会、内部审计、资产管理等部门或岗位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第九条: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应当相互分离。

学校建立健全集体研究决策机制。

重大经济事项的内部决策,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

重大经济事项的认定标准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第十条:学校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主要包括预算业务管理、收支业务管理、政府采购业务管理、资产管理、建设项目管理、合同管理以及内部监督等经济活动的关键岗位。

第十一条: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具备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

加强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二条: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配备具有相应资格和能力的会计人员。

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第三章业务层面内部控制第一节预算业务控制第十三条: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十四条:学校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

(一)正确把握预算编制有关政策,确保预算编制相关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相关规定。

(二)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规定进行项目评审,确保预算编制部门及时取得和有效运用与预算编制相关的信息,根据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

第十五条:根据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按照法定程序批复的预算在学校内部进行指标分解、审批下达,规范内部预算追加调整程序,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第十六条:根据批复的预算安排各项收支,确保预算严格有效执行。

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

定期通报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预算执行的有效性。

第十七条:加强决算管理,确保决算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加强决算分析工作,强化决算分析结果运用,建立健全单位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

第十八条: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第二节收支业务控制第十九条:建立健全收入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收款、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二十条:学校的各项收入应当由财会部门归口管理并进行会计核算,严禁设立账外账。

业务部门应当在涉及收入的合同协议签订后及时将合同等有关材料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依据,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及时入账。

财会部门应当定期检查收入金额是否与合同约定相符;对应收未收项目应当查明情况,明确责任主体,落实催收责任。

第二十一条:建立健全支出内部管理制度,确定单位经济活动的各项支出标准,明确支出报销流程,按照规定办理支出事项。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支出申请和内部审批、付款审批和付款执行、业务经办和会计核算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第二十二条:按照支出业务的类型,明确内部审批、审核、支付、核算和归档等支出各关键岗位的职责权限。

(一)加强支出审批控制。

明确支出的内部审批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

审批人应当在授权范围内审批,不得越权审批。

(二)加强支出审核控制。

全面审核各类单据。

重点审核单据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完整,使用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预算,审批手续是否齐全。

支出凭证应当附反映支出明细内容的原始单据,并由经办人员签字或盖章,超出规定标准的支出事项应由经办人员说明原因并附审批依据,确保与经济业务事项相符。

(三)加强支付控制。

明确报销业务流程,按照规定办理资金支付手续。

签发的支付凭证应当进行登记。

(四)加强支出的核算和归档控制。

由财会部门根据支出凭证及时准确登记账簿;与支出业务相关的合同等材料应当提交财会部门作为账务处理的依据。

第三节政府采购业务控制第三十一条学校政府采购项目预算以及采购项目计划列入年度预算,采购活动的执行、管理、验收等按相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学校政府采购的职能部门是国有资产管理处,具体负责政府采购项目的报批、招标文件的准备、合同签订与验收等工作。

第三十三条学校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计划、采购预算、采购执行、采购资金支付等由国有资产管理处会同财务处、审计处、监察处共同完成。

第三十四条学校政府采购项目的验收工作由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

政府采购任务完成后,按照采购文件的要求,针对采购数量、规格、品种、质量和其他相关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第三十五条学校监察处负责政府采购业务中质疑投诉的受理与答复工作。

第三十六条学校政府采购业务档案,包括采购计划、批复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文件、合同文本、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由国有资产管理处整理归档。

第四节资产控制第二十三条:学校对资产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资产内部管理制度。

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资产安全和有效使用。

第二十四条: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岗位责任制,合理设置岗位,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一)出纳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二)严禁一人保管收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财务专用章应当由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应当由本人或其授权人员保管。

负责保管印章的人员要配置单独的保管设备,并做到人走柜锁。

(三)按照规定应当由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应当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第二十五条: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开立、变更和撤销银行账户。

第二十六条:加强货币资金的核查控制。

指定不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会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抽查盘点银存现金,核对银行存款余额,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账实相符、账账相符。

对调节不符、可能存在重大问题的未达账项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七条:加强对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强化对配置、使用和处置等关键环节的管控。

(一)对资产实施归口管理。

明确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责任。

贵重资产、危险资产、有保密等特殊要求的资产,应当指定专人保管、专人使用,并规定严格的接触限制条件和审批程序。

(二)按照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明确资产的调剂、租借、对外投资、处置的程序、审批权限和责任。

(三)建立资产台账,加强资产的实物管理。

定期清查盘点资产,确保账实相符。

财会、资产管理、资产使用等部门或岗位应当定期对账,发现不符的,应当及时查明原因,并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四)建立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做好资产的统计、报告、分析工作,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