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沉降法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

合集下载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

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空气质量的监测对于确保人们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空气中存在着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等微粒,这些微粒可能对我们的健康带来潜在风险。

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空气培养的采样非常重要,以监测和控制空气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空气培养采样方法。

一、沉降法沉降法是一种传统的采样方法,通过在培养基上沉降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来进行采样。

操作时,将含有培养基的琼脂板暴露在待测空气中,微生物颗粒会在板上沉积。

然后,将琼脂板置于适当的条件下孵育,促使沉降的微生物生长成可见的菌落。

通过对菌落的形态、颜色和数量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测出空气中的微生物群落。

二、空气取样器法空气取样器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采样方法,利用专用的空气取样器来实现对微生物的定量采样。

这些取样器通常使用有缺氧培养基的样品容器,可控制吸样的流速和时间。

通过将容器连续暴露在空气中,在一定时间内收集微生物颗粒。

随后,将培养基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和分析,并计算微生物浓度。

三、空气动力学采样法空气动力学采样法是一种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通过气流对微生物颗粒进行采集。

这种方法使用专门设计的杆状装置,装有用于捕捉微生物的培养基或滤膜。

杆状装置通常与采样泵相连,产生一定的流速将空气中的微生物吸附或拦截在培养基或滤膜上。

随后,将培养基或滤膜进行培养并进行分析。

四、微生物粒子计数器法微生物粒子计数器法是一种基于颗粒计数的空气采样方法。

这种方法使用一种特殊的计数器来测量空气中悬浮微粒的数量,并根据微粒尺寸和百分比来估算微生物数量。

通过将采样器暴露在空气中,它会迅速和准确地计算出微生物的浓度。

结论空气培养的采样方法是监测和控制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沉降法、空气取样器法、空气动力学采样法和微生物粒子计数器法是常用的采样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优劣势。

在选择采样方法时,需根据实际需求和监测目的综合考虑。

在执行采样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确保采样装置的无菌和避免外部污染。

洁净度(沉降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度(沉降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

洁净度(沉降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洁净度(沉降菌)测试的标准操作规程,为沉降菌检查人员提供正确的标准操作方法。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洁净区(室)的沉降菌的监测的全过程。

职责:QA对本规程的有效执行承担监督检查责任,沉降菌检查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依据:GB/T16294-2010、2013-2017年环境监测数据及2016-2017年洁净区(室)环境监测回顾报告。

1定义:本规程采用下列定义:1.1菌落: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

1.2沉降菌:用GB/T16294-2010提及的方法收集空气中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1.3沉降菌菌落数:在规定时间内每个平板培养皿收集到空气中沉降菌的数目,以cfu//4小时表示。

1.4洁净室: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需进行控制的房间或区域。

1.5洁净工作台: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

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洁净罩、水平层流罩、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等。

1.6洁净度:洁净环境内单位体积空气中含大于或等于某一粒径的悬浮粒子和微生物的允许统计数。

2、测试方法:2.1 方法概述:本测试方法按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测试方法》采用沉降法,即通过自然沉降原理收集在空气中的生物粒子于培养基平皿,经若干时间,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2.2使用的仪器和设备:2.2.1恒温培养箱:必须定期对恒温培养箱进行校验。

2.2.2高压蒸汽灭菌器: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2.3培养皿:2.2.3.1.一般采用¢90mm×15mm 规格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

2.2.3.2.使用前将培养皿置于121℃湿热灭菌20min。

实验二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实验二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2)杆菌肽敏感试验(药敏试验)
将分纯的乙型溶血性 链球菌接种血平板,在 划线处贴附杆菌肽纸片, 36℃,18h,出现抑菌带 为阳性,(可推测为乙 型溶血性链球菌)。
四、实验报告
根据培养后的形态,菌落特征及生化试验结果进行报告。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培养基
菌落数
平均菌落数
东西南北 中
普平
样品 血平板(培养)
革兰染色 观察溶血 杆菌肽敏感试验 链激酶
报告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2、 自然沉降法原理:根据空气中携带有微生物气溶胶粒
子在地心引力作用下,以垂直的自然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 基上。经37℃,24h温箱培养计算出菌落数,应以菌落形 成单位cfu/皿或cfu/m3来表示。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3、仪器与器材
1)显微镜、培养箱、载玻片、酒精灯、 接种环、灭菌镊子、离心机、水溶箱。
清洁 空气
<1 500
<16
<4 500
<36
污染 空气
>2 500
>36
>7 000
>124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对微生物指标的规定: 菌落总数≤2500 cfu/m3
分析实验结果是否满足相应的空气标准。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溶血性链球菌的的检验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5)镜检革兰阳性链状排列球菌,血平板上 呈现溶血环,链激酶和杆菌肽敏感试验阳 性可报告为溶血性链球菌。
空气微生物的检验
空气微生物的卫生标准
居室内空气卫生细菌学评价的参考指标(前苏联)
夏季标准
冬季标准
空气 细菌总数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

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
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
2011.11.21
精选ppt
1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步骤 四、结果计算 五、结果评价
精选ppt
2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
掌握检测和计数空气中微生物的基本方法
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和微生物实验的基本操 作
学习对室内空气进行初步的微生物学评价
精选ppt
3
实验意义
精选ppt
11
三、实验步骤
1.自然沉降法 配制琼脂培养基(已做) ↓
培养皿暴露空气中5min/10min ↓
37℃温箱培养24h ↓
计数和结果评价
精选ppt
12
采样布点原则 a. 根据室内面积进行对角线或者梅花式均匀布点,
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3个点,50~100m2设3~5个 ;100m2以上至少5个点 b. 采样高度 和人呼吸高度一致(1.2~1.5m) c. 采样点应避开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采样 时关闭门窗,减少人员走动
空气中细菌总数常作为室内空气质量和空 气受到微生物性污染程度的指标。
用于医院、公共场所等空气质量的评价
精选ppt
4
二、实验原理
1:自然沉降法(沉降平板法)
根据空气中携有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在地心引力的 作用下,以垂直的自然方式沉降到琼脂培养基上, 经过24h,37℃温箱培养计算出菌落数。
特点:此法简单方便,但稳定性差,直径1~5μm 的粒子在5min中内沉降距离有限,使小粒子采集 率较低。
精选ppt
8
各种粒径大小的菌落易沉降的部位及意义
精选ppt
9
特点 a. 采集粒谱范围广,一般在0.2~20μm以上; b. 采样效率高,逃逸少 c. 微生物存活率高

3-1-2 实训 洁净室中微生物数测定技术

3-1-2 实训 洁净室中微生物数测定技术
实训 洁净室中微生物数测定技术
(一)操作目的 通过实验验证空气中微生物的存在;了解空气中 微生物的测定方法。
(二)实训原理 空气不利于微生物生长,所以空气中无固定 种类,主要是真菌和细菌,在医院、公共场所, 致病菌的数量较多。 测定空气中微生物的方法很多,有滤过法、 沉降法等,这里主要介绍 培养基表面进行测定的。实验证明,在空气中 暴露10min后,每100cm2培养基表面生长的菌落 数相当于20L空气中所含有的微生物数。
(三)材料和用具 菌数计数器、37℃恒温培养箱、培养皿, 记号笔,琼脂培养基,火柴等。 (四)操作前准备 将包扎好的培养皿和培养基与121.3℃灭菌 15min,并在无菌条件下制备平板。
(五)操作步骤 (1)对平板编号为0、1、2、3、4、5号;将这6个平 板置于无菌室内同高度(约lm)的平台上,0号与3号置于 室内中央,1、2、4、5号分别置于室内四周;0号平板 不打开皿盖,以作对照;其他平板打开皿盖,使培养基 暴露于空气中。10min后盖上皿盖。 (2)将平板置于37℃培养箱中倒置培养24h。 (3)观察并记录结果。0号平板应不长菌,记录其余 各平板的菌落数,计算出100cm2培养基的菌落数及每 立方米空气中的活菌数。 100cm2培养基的菌落数=(每个平板的菌落数/πr2) ×10 (r为平皿半径,单位为cm) 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活菌数=(100cm2培养基上平均 菌落数/20)×1000
(六)注意事项 倒平板时严格无菌操作;倒平板时培养 基的温度不能太高,否则,培养皿盖上会有 许多冷凝水,易造成污染;培养时培养皿要 倒置培养;计算菌落时,菌落边缘互相重叠 时应分开计算。 (七)思考题 洁净室中微生物数测定操作时需注意些 什么,影响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空气细菌数量的检测

空气细菌数量的检测

空气细菌数量的检测引言:与外界相通的各个空间的空气中均有大量的细菌存在,且种类繁多,而这些微生物中绝大多数对我们人体来讲都是有益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微生物往往是实验室各种实验材料、实验菌种污染的祸根,也是引起人类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祸根。

因此,对空气进行细菌学检验,目的在于调查气溶胶扩散的范围、滞留时间及浓度;确定空气中病原体种类;研究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机制及气雾免疫的应用;考核空气卫生学及消毒效果,树立“处处有菌”和严格的消毒与灭菌观念。

而处于学院的我们来说,学院空气质量的好坏与师生们的生活与学习息息相关,通过沉降法检测细菌总数来判断空气中的卫生状况与污染程度并了解空气质量显得至关重要。

材料与方法:(一)仪器与材料1、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医学实验室提供)2、恒温培养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医学实验室提供)(二)采样地点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进行采样布点,选取新华学院的图书馆、西门口、校道、教学楼以及微生物实验室。

(三)采样时间及方法采样时间为2014年9月1日下午两到四点,采样天气为晴朗无雨,采样方法为自然沉降法。

沉降法是以微生物在空气中能随尘粒下降的原理,将平板平放在空气中暴露一定时间,使空气中的细菌直接沉降至培养基表面,然后置37摄氏度孵育24小时,计算菌落数。

实验方法:a.取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5个(直径7cm),在皿底做上标记;b.采用自然沉降法收集细菌,采用地点为新华学院的各个指定地方。

将平板打开,平板盖朝下放置在平板旁,分别暴露于空气中20分钟,然后盖好。

并注明采样的地点和暴露的时间;c.平板放置于37℃的恒温培养箱培养24小时后取出后观察,计算出所生长的菌落数和数量。

(四)菌落数计算按下列公式可得出空气中细菌总数。

每立方米细菌数=50,000N/ATA:所用平板面积(平方厘米);T:平板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分钟为单位;N:平板上的菌落数实验结果使用实验室提供的营养琼脂平板,在学校各个地方收集空气中的细菌,培养空气中的细菌,并经过实验室的空气细菌培养24h后,得出以下数据:样本号12345678 采样地点图书馆西门口校道微生物实验室厕所微生物实验室楼梯教学楼微生物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办公室采样时间/min2020202515202015平板上菌落数2515123471、由上述数据可知校园内的空气质量较好;2、各采样点的空气菌落对比:校道>微生物实验室厕所>微生物实验室>西门口>教学楼>微生物实验室楼梯>图书馆>微生物实验室办公室。

自然沉降法实验报告

自然沉降法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检测实验目的:1. 了解自然沉降法在空气中微生物数量检测中的应用。

2. 掌握自然沉降法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分析实验结果,评估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分布。

实验原理:自然沉降法是一种用于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空气中的微生物在空气中沉降到采样平皿上的特性,通过培养和计数平皿上的菌落数来估算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

实验材料:1. 空气采样平皿(直径9cm)2. 营养琼脂3. 灭菌棉塞4. 移液器5. 培养箱6. 空气采样器7. 计时器8. 计数器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营养琼脂加热融化后,待其冷却至45℃左右,倒入采样平皿中,使其厚度均匀。

2. 灭菌:将采样平皿置于超净工作台中,用灭菌棉塞封口,进行灭菌处理。

3. 空气采样:将灭菌后的采样平皿置于采样器下,开启采样器,对空气进行采样。

采样时间根据实验需求设定,一般为30分钟。

4. 沉降:关闭采样器,将采样平皿放置在培养箱中,使微生物自然沉降。

5. 培养与计数:将沉降后的采样平皿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待菌落生长成熟后,用计数器对菌落数进行计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自然沉降法,我们共检测出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为X个。

2. 实验结果显示,空气中微生物数量分布不均,可能与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环境等因素有关。

3. 由于自然沉降法只能检测到部分微生物,实验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检测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实验结论:1. 自然沉降法是一种简单、实用的空气中微生物数量检测方法。

2.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到空气中微生物数量的分布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持。

3.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精度。

注意事项:1.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2. 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环境等因素会影响实验结果,应尽量保持一致。

3. 在计数过程中,应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菌落,避免误计。

空气中微生物检测

空气中微生物检测

空气中微生物检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用灭菌后的培养皿在空气中采样后并培养一段时间,测定空气中的微生物,其实验意义在于:(1)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

(2)比较普通实验室和无菌室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

(3)验证无菌操作法在微生物学实验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空气是人类保持正常活动的物质条件,并与人类键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空气微生物采样检测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已研制出快速、敏感、特异,自动化程度高的各类仪器,为保持高质量的空气环境,应使用正确先进的空气监测方法。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

空气中也不例外。

虽然空气不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

但由于气流、灰尘和水沫的流动,人和动物的活动等原因,仍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存在。

空气中微生物的采集方法很多,主要有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监测和用自然沉降采样法进行采样。

本文就各类采样方法的性能做了介绍,使能正确选用各类采样方法。

空气微生物采样主要涉及采样器、采样介质、采样方法及检验程度4 个方面。

空气微生物采样器主要有:撞击式采样器、过滤式空气采样器、离心式空气采样器、气旋式采样器、静电沉降采样器等等。

当空气中个体微小的微生物落到适合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时,在适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每一个分散的菌体或孢子就会形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即菌落。

观察大小、形态各异的菌落,就可大致鉴别空气个存在的微生物的种类。

本实验通过检测普通实验室和消毒后的无菌室空气中存在的微生物,从而判断无菌室的消毒效果,了解空气中常见的微生物类群。

三、实验装置与仪器1.实验仪器(1)无菌平皿,数量若干套(2)酒精灯,数量×1(3)培养箱,数量×2(4)高压蒸汽灭菌器(5)干热灭菌器(6)冰箱(7)平皿(直径9cm)(8)量筒(9)三角烧瓶(10)p H计2.实验所需试剂(1)蛋白胨,数量10g(2)牛肉膏,数量3g(3)氯化钠5g(4)琼脂15-20g(5)蒸馏水1000mL四、实验步骤1.琼脂培养基制作方法:将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和蒸馏水混合,加热溶解,校正pH至7.4,过滤分装,121oC 20min分钟高压灭菌,用自然沉降法测定时,倾注约15mL于灭菌平皿内,制成营养琼脂平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10(1)班 叶智源 3110007848
实验二 沉降法检测空气中微生物数量
(一) 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用沉降法检测空气中的微生物
2.了解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状况 (二)实验原理
在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存在着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微生物。

空气中也不例外。

虽然空气不是微生物栖息的良好环境。

但由于气流、灰尘和水沫的流动,人和动物的活动等原因,仍有相当数量的微生物存在。

当空气中个体微小的微生物落到适合于它们生长繁殖的固体培养基的表面时,在适温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每一个分散的菌体或孢子就会形成一个个肉眼可见的细胞群体即菌落。

观察大小、形态各异的菌落,就可大致鉴别空气个存在的微生物的种类。

(三)实验器材
1. 试剂
牛肉蛋白胨培养基配方:
牛肉膏 5.0g, 蛋白胨 10.0g ,NaCl 5g, 水1000ml ,pH 7.2~7.4 马铃薯培养基配方:
马铃薯 200g, 蔗糖 20g, 水1000ml , pH 7.2 高氏一号培养基配方:
淀粉 20g, 硝酸钾 1.0g, 磷酸氢二钾 0.5g, 硫酸镁0.5g, 氯化钠0.5g, 硫酸亚铁0.01g, 水1000ml, pH 7.2~7.4 2. 仪器及其他用品
高压灭菌锅,操作工作台,三角瓶,培养皿,酒精灯,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
1.倒平板:按常法配置上述培养基,分装于三角瓶中,高压灭菌备用。

临用前将培养基熔化,冷却至50℃左右,各倒16个平板备用。

2.暴露取样
在指定的地点草地,一层楼,三层楼,七层楼各放4皿,将平板皿盖打开,在空气中暴露5min 和10min,时间一到,立即合上皿盖。

3. 培养观察: 细菌置于37℃培养,放线菌培养基平板和真菌培养基平板置于28℃培养。

细菌培养48h ,真菌和放线菌培养4-6天。

计数平板上的菌落,观察各种菌落的形态、大小、颜色等特征。

4.计算1m 3空气中微生物的数目
奥梅染斯基(Омелянский)曾建议:如面积为100㎝2的平板培养基,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置于37℃培养24小时后所生长的菌落数,相当于10L 空气中的细菌数。

X=
X :每m 3空气中的细菌数
N :平板暴露5分钟,置37℃培养24小时后生长的菌落数 r :平皿底半径(㎝)
N ×100×100
πr2
(五)实验结果
1.列表比较不同放置地点空气菌落种类以及数量的差异?
用沉降法计算1m 3空气环境中所含菌数。

(六)思考题
1.对沉降测定法的结果,进行分析。

分析:从沉降测定法的结果看出,空气中的细菌数是从低到高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当然,由于实验组数较少的原因,实验结果不太理想。

菌落平均数 环境
菌落数
细菌数/m 3 1楼 5min 3 472 1楼 5min 4 629 3楼 5min 2 314 3楼 5min 2 314 5楼 5min 0 0 5楼 5min 0 0 7楼 5min 2 314 7楼
5mi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