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册教案 -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主要围绕第四单元《安全防护》展开,涉及第8课《我们生命最宝贵》第一课时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解生命意义与价值,认识到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重要性,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宝贵,树立珍惜生命、关爱生命意识。

2. 使学生解基本自救自护方法,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3. 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关爱他人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宝贵,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难点: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方法,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安全教育视频、挂图等。

2. 学具:安全防护手册、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安全教育视频,让学生解生活中潜在危险,引出本节课主题。

2. 新课内容展示:a. 讲解生命意义与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宝贵。

b. 举例说明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强调遵守交通规则、预防溺水等。

c.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自救自护方法,如地震逃生、火灾逃生等。

3. 实践情景引入:a.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遇到危险时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

b. 角色扮演:邀请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危险情境,展示自救自护方法。

4. 例题讲解:a. 出示题目:遇到火灾时,我们应该怎做?b. 讲解答案: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沿墙壁迅速撤离。

5. 随堂练习:a. 出示题目:请列举三种预防溺水措施。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主题:我们生命最宝贵2. 内容:a. 生命意义与价值b. 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c. 基本自救自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谈谈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

2. 答案:b. 生活经验:遵守交通规则、预防溺水、火灾逃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宝贵,学会珍惜生命,关爱他人。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

3. 提高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难点:如何让学生将遵守规则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挂图、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校园生活场景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需要遵守规则。

2. 讲解新课:(2)通过教材第27页的例题,讲解规则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作用。

(3)结合教材第28页,引导学生学习如何遵守规则,讨论遵守规则的方法和技巧。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分享一个遵守规则的经历,并说出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们应该遵守规则2. 板书内容:(1)遵守规则的意义(2)规则的作用(3)如何遵守规则七、作业设计a. 你认为生活中还有哪些规则需要遵守?2. 答案:a. 示例:按时上学、不乱扔垃圾、过马路走斑马线等。

b. 示例:自觉排队、遵守交通规则、尊重他人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规则,思考如何遵守规则,并将自己的感悟与同学分享。

同时,开展“我是遵守规则小明星”活动,激发学生遵守规则的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中的问题设置和答案指导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施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重点在于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学会遵守规则。

难点在于如何将遵守规则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1.学习伴我成长教学目标:1.能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特点与品质。

2.正视自己的不足,有信心改进自己。

3. 能够肯定、接纳自己,有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教学重点:能够多角度地了解自己的特点与品质。

教学难点:正视自己的不足,有信心改进自己。

能够肯定、接纳自己,有自信成为更好的自己。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出示目标出示本课简洁化的学习目标,老师带读,引导学生明白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活动教学(一)活动一:我有自己的特点1.看一看:课件出示情景动画视频《独一无二的我》。

观察镜子中、活动中的自己,让学生从自己的外貌特征和兴趣爱好中初步了解自己。

2.说一说:(1)个别学生做示范,老师点评鼓励。

(2)玩大转盘,抽学号进行自我介绍。

3.学一学:从他人的看法了解自己。

出示第3页“赵兴的调查结果”,从父母、老师和同学这些身边重要的人那里获得自我认识。

(1)老师示范:我所了解的某某同学。

(2)请同学说一位自己熟悉的同学。

老师点拨,鼓励评价。

4.想一想:“我是这样的吗?”,引导学生回应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针对这些看法,学生应给予回应,或是认同,或是部分认同,或是不认同,并说出理由。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他人看法与自我认识不一致的问题。

(二)活动二:理想自我,神奇变身1.看一看: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从理想自我的角度更深人地了解自己。

2.说一说:(1)请学生想象自己愿意成为的事物,以及愿意拥有这一事物的特点是什么。

(2)结合自己喜欢玩的游戏,说说各自喜欢扮演的角色及角色拥有的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想象中,找到想象对象的特点、品质,并通过追问学生想拥有这些特点、品质的原因,将学生与理想自我联系起来,从而增加学生的自我认识。

3.读一读:看教材第5页“阅读角”,描述了一位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感受故事中主人翁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丰富、独特的内心世界。

4.讲一讲:(1)引导学生通过回顾自己的秘密,感受自己的内心世界。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同伴2.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3. 安全伴我行4. 做个有礼貌的孩子5. 生活中的小智慧6. 爱护我们的家园详细内容包括:同伴关系的建立与维护、法律法规的认识与遵守、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礼貌待人、生活小技巧、环保意识等。

二、教学目标2.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 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5.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小智慧,提高生活能力。

6.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法律意识的培养、安全知识的掌握、环保意识的提高。

教学重点:同伴关系的建立、礼貌待人、生活小智慧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等。

2. 学具: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同伴关系、法律、安全、礼貌、生活小智慧等方面的问题。

2.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章节、关键词、重要知识点等,要求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本节课学到的三种礼貌用语,并说明如何运用。

(2)举例说明你是如何与同伴和谐相处的。

(3)简述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遵守法律的。

2. 答案:(1)略(2)略(3)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结合学生实际,设计相关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道德与法治素养。

例如:组织“礼貌用语大比拼”、“环保小卫士”等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4. 随堂练习的实用性5. 板书设计的清晰性6.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应基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教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1. 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2. 理解规则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2.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以及将规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交通规则,引起学生对规则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课堂讲解:a. 讲解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b. 通过PPT展示规则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c. 通过教学卡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场景下的规则。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规则,以及规则对自己的影响。

4. 分享与交流: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小组讨论的成果,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则。

六、板书设计1. 黑板上写上本节课的主题:“我们身边的规则”。

2. 在黑板上列出一些基本的规则,如交通规则、学校纪律等。

3. 在黑板上写出规则的重要性,以及遵守规则的意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题目为:“我身边的规则”。

要求学生列举出自己身边的规则,以及这些规则对自己的影响。

2. 让学生思考一下,自己有没有不遵守规则的经历,如果有,要求学生写一篇反思日记,思考如何改正自己的行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规则,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规则的意义,以及遵守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道德与法治课程性质
综合性
开放性
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法律、道德、政 治、经济等多个领域,旨在培养学生 的综合素养。
课程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开展讨 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 创新能力。
实践性
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通过案例 分析、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方式,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中。
02
第一单元:家庭与社区生活
家庭生活规范与礼仪
家庭生活的基本规范
包括尊敬长辈、关爱晚辈、夫妻和睦相处等家庭伦理道德。
餐桌礼仪
教授学生正确的餐桌礼仪,如长辈先动筷子、不浪费食物等。
家居安全与卫生
引导学生注意家居安全,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卫生。
社区公共设施及使用方法
社区公共设施介绍
让学生了解社区内公共设施的种类和作用,如公园、图书馆、健 身设施等。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自然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资源分类、节约利用方法
资源的分类
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 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太阳能、风能、 水能等,而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煤炭、 石油、天然气等。
节约利用方法
为了节约利用资源,我们可以采取以下 措施: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减少浪费、 回收利用废弃物、开发新能源等。
公共设施使用方法
教授学生正确使用公共设施的方法,如借阅图书、使用健身器材等。
公共设施的保护与维护
引导学生爱护公共设施,不乱涂乱画,不损坏公物。
邻里关系与互助合作
邻里关系的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邻里关系对社区和谐的重要性,培养友善的邻里关系。
邻里互助合作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邻里互助活动,如帮助邻居解决困难、共同维护 社区环境等。

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案(14篇)

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案(14篇)

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案(14篇)三年级道德与法制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融入社会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情景喜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一)丰富的社会生活活动一:图片欣赏(展示图片)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提示:第一张图是参观工厂;二是参加农村劳动;三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张图是小组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提示:我们的社交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提示:我们会和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有更丰富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

我们将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提出建议;会更关心国家的发展,或者为之自豪,或者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活动二:社会关系网(展示图片)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提示:同学关系。

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负责任的品质。

3. 引导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1.1 道德与法治的定义和关系1.2 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第二章:尊重他人2.1 尊重他人的意义2.2 尊重他人的表现2.3 尊重他人的实践第三章:负责任的品质3.1 负责任的定义和意义3.2 培养负责任的习惯3.3 负责任的行为与不负责任的行为第四章:合作与交流4.1 合作的意义和价值4.2 学会有效沟通4.3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五章:问题解决与决策5.1 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5.2 决策的原则和步骤5.3 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道德与法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应用和意义。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尊重他人、负责任等品质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合作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理解程度。

4.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2.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3. 角色扮演道具:准备相应的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

4.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学设计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第六章:遵守规则6.1 规则的意义和作用6.2 学校的规则与纪律6.3 遵守规则的重要性第七章:诚实守信7.1 诚实的意义和价值7.2 诚实的表现和实践7.3 守信的重要性第八章:公平与正义8.1 公平的定义和意义8.2 正义的重要性8.3 维护公平与正义的方法第九章:保护环境9.1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9.2 环保意识和行动9.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十章:网络素养10.1 网络的利与弊10.2 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10.3 网络道德与法律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遵守规则、诚实守信等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大家有谁搜集了历史上有关邻里之间谦让、体谅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
师:如果自家受到伤害时,要怎么处理呢
(出示教材41页图片)师:当你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办
小组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
小结:当邻居伤害到自家时,要先去找邻居积极友好沟通,给邻居讲道理;如果邻居不理睬,也还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去沟通解决,而不能粗暴解决。
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活动一:做一个有礼貌的好邻居
1.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去邻居家玩,有没有因为不礼貌被邻居或父母说过你觉得我们在与邻居相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3.(出示教材35页图片)师:你觉得哪种行为不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对这几种行为进行评价,并改正行为的不当之处。
6 我家的好邻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
.
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教学
分析
重点
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难点

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
难点
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
?
教具
电化教具
二次备课




/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谁能告诉老师: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都和他(她)玩些什么和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
2.生回答。
3.师小结: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快乐,那么你知道和邻居相处有哪些技巧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
师小结: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温暖。大家就都能度过生活里的困难,过上美好的生活。
板 书
设 计
!
作 业
设 计
~
课后反思
^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 周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课题
@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好邻居”非常重要。当我们去邻居家串门时,要做一个文明的客人;当邻居家有困难时,应主动提供帮助;当与邻居家出现矛盾时,要及时沟通,恰当解决。只有这样,邻里之间才能和睦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谐。
板 书
设 计
@
作 业
设 计
课后反思
教具
电化教具
二次备课


~


活动三:邻里互助,生活和睦
(出示教材37页图片)
图1:小明帮李叔叔家收西瓜。
图2:下雨了,小丽帮小毛家收晾晒的玉米和衣服。
图3:小红搀扶王爷爷下楼。
师:图片中的同学,都主动帮助邻居。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么请大家思考,你能为邻里做些什么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 周年 月 日 第 节 周节数:
课题
6 我家的好邻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教学
分析
重点
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
活动二:感受邻居间的温暖
1.阅读课本第36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图1:小红放学回家忘带钥匙,张奶奶请她先到自己家里,等待父母回来。
图2:小丽的父母去出差,小丽的邻居请她到家里吃饭。
图3:李奶奶的孙子生病了,孩子的父母没在家,邻居张叔叔帮李奶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
通过图片我们看出了,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是邻居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接受过邻居的帮助,或者你主动帮助过邻居
师生共同阅读教材38页《垃圾不见了》这篇文章。
<
师:你认为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化
活动四:不给邻居添麻烦
(出示教材39页图片)师: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办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邻里之间怎样才能避免矛盾的发生呢你平时是怎么做的
平时多为邻居想一想,例如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音量调小一点儿;不在楼道里堆放杂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