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方案

《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方案

《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教学设计方案课程名称:《EXCEL中的公式与函数》适用年级:高中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EXCEL中常用的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教学内容:1.公式的基本概念a.讲解公式的定义和用途b.介绍EXCEL中的输入规则和操作技巧2.常用的数学公式和函数a.介绍基本的数学运算公式,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b.介绍常用的数学函数,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3.逻辑和条件公式a.介绍逻辑和条件公式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逻辑函数,如IF函数、AND函数、OR函数等4.文本函数a.介绍文本函数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文本函数,如LEFT函数、RIGHT函数、MID函数等5.日期和时间函数a.介绍日期和时间函数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日期和时间函数,如NOW函数、TODAY函数、YEAR函数等教学过程:1.概念讲解(15分钟)a.通过案例引入,讲解EXCEL中公式的概念和用途b.介绍EXCEL中的输入规则和操作技巧2.数学公式和函数的使用(30分钟)a.讲解基本的数学运算公式,并通过案例演示b.介绍常用的数学函数,并通过案例演示3.逻辑和条件公式的使用(30分钟)a.介绍逻辑和条件公式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逻辑函数,并通过案例演示4.文本函数的使用(30分钟)a.介绍文本函数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文本函数,并通过案例演示5.日期和时间函数的使用(30分钟)a.介绍日期和时间函数的作用和使用场景b.讲解常用的日期和时间函数,并通过案例演示6.综合应用(15分钟)a.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实际问题并解决b.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应用公式和函数解决问题,并进行展示和讨论教学手段:1.讲述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2.示范法:通过案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公式和函数的实际应用场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Excel中常见运算符的使用。

3. 学会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公式。

4. 熟练运用Excel常用函数进行数据处理。

5. 能够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Excel公式与函数问题。

二、教学内容1. Excel公式的概念与作用1.1 公式的基本构成1.2 公式的作用和应用场景2. Excel运算符的使用2.1 算术运算符2.2 比较运算符2.3 文本运算符2.4 引用运算符3. 输入和编辑公式3.1 输入公式的方法3.2 编辑公式的方法3.3 单元格引用的方式4. Excel常用函数4.1 SUM函数(求和)4.2 AVERAGE函数(平均值)4.3 COUNT函数(计数)4.4 MAX函数和MIN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4.5 VLOOKUP函数和HLOOKUP函数(查找)5.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5.1 销售数据统计分析5.2 员工工资计算5.3 考试成绩排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运算符的使用和常用函数的功能。

2.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输入和编辑公式、使用常用函数的过程。

3. 练习法:学生动手实践,解决实际应用案例。

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四、教学准备1. 计算机和投影仪:用于展示Excel操作过程。

2. 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3. Excel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4. 练习数据: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Excel公式与函数的兴趣。

2. 讲解:介绍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运算符的使用和常用函数的功能。

3. 演示:操作演示输入和编辑公式、使用常用函数的过程。

4. 练习:学生动手实践,解决实际应用案例。

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式。

7. 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教学设计.docx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教学设计.docx

住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运用》教学设计-“学案”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一、教材与学情分析“学案'‘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耍媒介,具有“导看、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

本次课程的教材选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该课程教学的实操性比较强,凡具有明显的案例特点,考虑实施“学案”教学。

学生在该章节之前已经学习和常握如何制作Excel表格,绝对、相对地址的调用。

通过解决所提出问题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最后,通过练习,自C设计学案、巩固知识,使学生具有成功感。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该节课的学习、练习,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Excel中的AVERAGE()、STDEV 0、MAX 0、MIN ()和COUNTIF ()函数,这些函数的作用分别是:求平均值、计算方差、计算最大值、计算最小值、计算一定条件下的单元格的数目。

2、技能口标:培养综合运用Excel的函数、公式的能力,学会制作个人“学案”。

3、情理目标:培养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学会Excel公式、函数的编写和运用2、难点:Excel公式、函数的综合运用,制作相关“学案”四、教学策略与方法:1、课前准备:分析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情,构建问题链,设计“学案。

将“学案”预先分发给学生,使得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结构有基本的认识,并可以自己操作实践。

2、主动参与:课程内容操作性强,实际应用范围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屮。

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探索学习:通过学案小设置的问题链,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

在学生进行学习时,需要学生自C 去尝试、探索、研究和实践,提岀不能解决的问题,甚至设置新的问题 链。

4、 发现学习:老师、同学共同探讨,双向反馈,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中设定的目标。

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应用-教案

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应用-教案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案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孔春丽教学内容:1、单元格引用2、输入和编辑公式3、插入和使用常用函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excel中公式与函数、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概念。

2、技能目标:掌握公式、常用函数以及自动求和按钮的使用,并能运用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应用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亲身体验excel强大的运算功能,通过系统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不断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教学重点与难点:根据大纲,依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1、公式的使用2、excel中相对地址与绝对地址的引用3、常用函数的使用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设问法2、自学法、图示说明法、探究法、演示讲解法3、归纳总结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2分钟)(讲解法)导入:excel的主要功能,制作表格,运算和分析数据,可以为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前面我们已经讲解了单元格的格式、单元格地址等概念,这一节将一起来完成公式和函数的应用。

新课程: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二、新课教学(总计38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1、单元格的引用(12分钟)在公式中使用单元格引用的作用是引用一个单元格或一组单元格的内容,这样可以使用工作表不同部分的数据进行所期望的计算。

在Excel 2003中,可以使用相对引用,绝对引用及混合引用来表示单元格的位置。

所以,在创建的公式中必须正确使用单元格的引用的类型。

(1)单元格的相对引用(5分钟)下面以计算2门学科的总成绩为例。

如下图所示,将D2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在编辑栏中输入“=A2+B2+C2”,回车后D2单元格将得到图示的结果。

根据例子,让同学自主完成“任务一”——<学生成绩统计表>中的“总分”及“平均分”的计算,最后教师做点评总结。

(2)单元格的绝对引用(5分钟)在学习绝对引用前,先让学生自主练习“任务二”——<某产品不良率抽样检测>的百不良率计算。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篇一: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教学互动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EXCEL中公式的输入方法与格式。

2、记忆EXCEL中常用的函数,并能熟练使用这些函数进行计算。

一、知识准备1、EXCEL中数据的输入技巧,特别是数据智能填充的使用2、EXCEL中单元格地址编号的规定二、学中悟1、对照下面的表格来填充(1)D5单元格中的内容为(2)计算“王芳”的总分公式为(3)计算她平均分的公式为(4)思考其他人的成绩能否利用公式的复制来得到?(5)若要利用函数来计算“王芳”的总分和平均成绩,那么所用到的函数分别为、。

计算总分的公式变为;计算平均分的公式为。

思考:比较两种方法进行计算的特点,思考EXCEL中提供的函数对我们计算有什么好处,我们又得到了什么启示?反思研究三、学后练1、下面的表格是圆的参数,根据已经提供的参数利用公式计算出未知参数1) 基础练习(1)半径为3.5的圆的直径的计算公式为(2)半径为3.5的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为2) 提高训练(1)能否利用公式的复制来计算出下面两个圆的直径?若不能说明原因,并提出如何修改公式后才能利用公式复制来计算其他圆的直径?(2)能否利用公式的复制来计算出下面两个圆的面积?若不能说明原因,并提出如何修改公式后才能利用公式复制来计算其他圆的面积?2、根据下面的表格,在B5单元格中利用RIGHT函数去B4单元格中字符串的`右3位。

利用INT函数求出门牌号为1的电费的整数值,结果置于C5单元格中。

思考实践提高:根据上面两个问题,我们得到了那些提示?并且将上面的公式与函数进行上机实实践。

四、作业布置(1)上机完成成绩统计表中总分和平均分的计算;(2)上机完成圆的直径和面积的计算(3)练习册篇二:EXCEL公式函数计算教学设计《中国奖牌汇总表》教学案例【教材分析】利用编辑公式对工作表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处理和分析,是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一年级下册中《第六章数字奥运尽显风采》第二节内容。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案设计参考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案设计参考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案设计参考第一章:Excel公式与函数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Excel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

让学生掌握公式与函数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2 教学内容公式与函数的定义公式与函数的作用公式与函数的分类公式与函数的输入与编辑1.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公式与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公式与函数的使用。

1.4 教学步骤引入公式与函数的概念。

讲解公式与函数的作用。

讲解公式与函数的分类。

演示公式与函数的输入与编辑。

1.5 练习与思考让学生练习输入和编辑一个简单的公式与函数。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公式与函数。

第二章:常用数学函数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Excel中常用的数学函数。

2.2 教学内容常用数学函数的名称与功能常用数学函数的参数与用法2.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常用数学函数的名称、功能、参数与用法。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

2.4 教学步骤讲解常用数学函数的名称与功能。

讲解常用数学函数的参数与用法。

演示常用数学函数的使用。

2.5 练习与思考让学生练习使用常用数学函数。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常用数学函数。

第三章:常用统计函数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Excel中常用的统计函数。

3.2 教学内容常用统计函数的名称与功能常用统计函数的参数与用法3.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常用统计函数的名称、功能、参数与用法。

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常用统计函数的使用。

3.4 教学步骤讲解常用统计函数的名称与功能。

讲解常用统计函数的参数与用法。

演示常用统计函数的使用。

3.5 练习与思考让学生练习使用常用统计函数。

让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常用统计函数。

第四章:常用财务函数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Excel中常用的财务函数。

4.2 教学内容常用财务函数的名称与功能常用财务函数的参数与用法4.3 教学方法讲解法:讲解常用财务函数的名称、功能、参数与用法。

《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

《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

《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案例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Excel公式和函数的概念和作用。

2. 了解常用Excel函数的用法和应用场景。

3. 掌握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 Excel公式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常用Excel函数的介绍和应用示例。

3. 实际案例演练,加深学生对Excel公式和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教师出示一个包含大量数据的Excel表格,并简单介绍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作用)教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Excel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Excel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计算和分析大量的数据。

Excel公式和函数是Excel中非常常用的功能,通过它们,我们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操作。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Excel公式和函数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Step 2:Excel公式的概念和用法(教师给出Excel公式的定义,并进行相关示例演示)教师:Excel公式是用于进行数学、逻辑和文本等各种运算的表达式,它们通常以等号(=)开头。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Excel公式来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如加减乘除。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Excel公式示例:1)加法示例:=A1+B12)减法示例:=A1-B13)乘法示例:=A1*B14)除法示例:=A1/B1通过Excel公式,我们可以快速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和运算。

Step 3:常用Excel函数的介绍和应用示例(教师介绍常用的Excel函数,并给出具体应用示例)教师:除了使用Excel公式,我们还可以使用Excel函数来进行更复杂的计算和运算。

Excel函数是预先定义好的一些公式,通过这些函数,我们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Excel函数示例:1)SUM函数:用于求和,示例:=SUM(A1:A10)2)AVERAGE函数:用于求平均值,示例:=AVERAGE(A1:A10)3)MAX函数:用于求最大值,示例:=MAX(A1:A10)4)MIN函数:用于求最小值,示例:=MIN(A1:A10)5)IF函数:用于条件判断,示例:=IF(A1>0,"正数","负数")通过这些函数,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各种复杂的计算和操作。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

excel公式与函数教案篇一:EXCEL函数教学设计篇一:excel函数使用教案excel函数和公式的使用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excel函数可以实现数据的自动处理和计算,是掌握excel软件使用的更高层次要求。

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排名(rank)三个函数,第二课时学习条件函数(if)和统计函数(countif)。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公式法进行数据计算,函数其实是一些预定义的公式,因此属于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为学习后面两个函数作必要的准备。

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学生的心理、智力发展水平及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1、了解max、min、rank、if、sumif函数的功能。

2、掌握max、min、rank、if、sumif函数的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德育目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团结协作、共同进步,体验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3、本节课的重点是max、min、rank、if、sumi函数的使用方法,难点是函数的单元格区域选择。

因为选择函数使用的区域是得出正确结果的前提,只有指定准确的函数使用范围,才能真正掌握excel函数的使用方法,这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

同时给出五个功能各异的函数,学生一时难于完全掌握,因此需要必要的引导,发现其共性,逐步领会。

二、教法设计情景导学法与任务驱动法为了让学生掌握好本次课的主要内容,采用情景导学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法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兴趣与任务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Application teaching design of formula and fu nction in Excel
Excel中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excel的公式组成格式。

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常见函数如(sum,average)的使用。

2、能力目标:掌握使用函数(sum,average)计算所给数据的求和,求平均值,并且能够根据工作需要修改函数参数,最后达到能够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情感目标:故事情境的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excel电子表格的强烈欲望,在逐一问题得到解决中,感受学习excel电子表格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任务的驱动下,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并在具体的任务中感受助人为乐的快乐与充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公式格式的输入,sum、average函数的插入和使用。

2、难点:公式格式的修改,函数参数的正确使用以及修改。

三、教学方法:
引导操作,自主探究,任务驱动,互助学习
四、教学素材准备:
excel电子表格版的学生成绩单。

五、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1)、刘老师是位有着28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这28年当中,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尽心尽责,深受学生、校领导、家长的好评!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从今年起开始步入无纸化办公,面对计算机的使用操作,刘老师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老了.如今刘老师要分析学生第一次月考成绩,面对excel电子表格,她向以往填纸制表格一样,用计算器逐个计算,然后再填入表格中,用时大概两个小时。

对于这项工作,如果你会操作电子表格,只需两分钟左右就可以解决。

同学们,你们想拥有这种能力吗?愿意帮刘老师的大忙吗?
(2)、刘老师要处理的excel电子表格。

(3)、通过观察刘老师要处理的excel电子表格,让学生明确要学习的内容与目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明确学习目标
(1)、了解公式的概念,掌握公式格式,并使用公式对数据进行处理。

(2)、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函数 sum,求平均值函数 average。

(3)、能够根据工作需要修改函数参数,最后达到能够利
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新课教学
(1)、教学活动之一
公式的概念——公式是excel电子表格中进行数值计算的等式。

公式的组成格式: =表达式。

表达式可包含:有运算符、单元格、常量、函数等。

例如: =b2+6, =b2+c2+d2, =sum(参数)
在预设置的电子表格——“练兵场1”进行探究,首先通过
引导操作,让学生掌握公式的组成及自定义公式的使用,再把时
间留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最终掌握最基本公式组成格式及自
定义公式的使用,最后利用自定义公式计算10名学生成绩的总分、平均分。

假如:对于某项工作,共有200列,也需要我们进行求和,那么,我们也一样逐个这样进行相加操作吗?有没有更快的解决
办法呢?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引出特殊公式——函数。

(2)、教学活动之二
函数的概念——函数是excel电子表格预先定义好的特殊公式。

函数组成: = 函数名(参数)
例如: =sum(b2:d
2)
=average(b2:d
2)
在预设置的电子表格——“练兵场2”进行探究,首先通过引导操作,让学生掌握最常用的函数(sum,average)的组成及使用,再把时间留给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最终掌握最常用的函数(sum,average)的组成及使用,最后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计算10名学生成绩的总分、平均分。

请同学们谈谈特殊公式——函数与我们自定义的公式相比,有哪些优点。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函数可以简化公式,提高工作效率,能实现特殊运算及智能判断。

六、实践练习
请同学们利用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帮帮刘老师,为她减轻她的工作负担吧!
七、小结:
1、公式的组成及自定义公式的操作
2、函数的使用如:求和函数sum(参数)
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参数)
3、分析存在问题,表扬有能力帮刘老师减轻工作负担的同学,鼓励同学们要有自主探究学习的精神。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