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物质结构经典习题

合集下载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pdf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pdf

1.(2017·全国卷Ⅰ,35)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医药、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________nm(填标号)。

A.404.4 B.553.5C.589.2D.670.8E.766.5(2)基态K原子中,核外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的符号是____________,占据该能层电子的电子云轮廓图形状为________。

K和Cr属于同一周期,且核外最外层电子构型相同,但金属K 的熔点、沸点等都比金属Cr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射线衍射测定等发现,I3AsF6中存在I+3离子。

I+3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

(4)KIO3晶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钙钛矿型的立体结构,边长为a=0.446nm,晶胞中K、I、O分别处于顶角、体心、面心位置,如图所示。

K与O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nm,与K紧邻的O个数为________。

(5)在KIO3晶胞结构的另一种表示中,I处于各顶角位置,则K处于________位置,O处于________位置。

答案(1)A(2)N球形K的原子半径较大且价电子数较小,金属键较弱(3)V形sp3(4)0.315或22×0.44612(5)体心棱心解析(1)紫色光对应的辐射波长范围是400~430nm。

(2)K原子位于第四周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4s1,最高能层为N层,第4电子层为4s原子轨道,为球形。

K原子半径大,且价电子数少(K原子价电子数为1,Cr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d54s1,价电子数为6),金属键弱,熔、沸点低。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汇编-含答案与解析

2017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汇编-含答案与解析

1. (12分)(2017?江苏-21)铁氮化合物(Fe x N y )在磁记录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某Fe x N y 的制备需铁、氮气、丙酮和乙醇参与。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 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 )丙酮(CH 3COCH 3)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 _____________ , 1mol 丙酮分子中含有键的数目为 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H 、O 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醇的沸点高于丙酮,这是因为 。

(5)某Fe x N y 的晶胞如图-1所示,Cu 可以完全替代该晶体中 a 位置Fe 或者b 位置Fe ,形成Cu 替代型产物Fe (x -n ) Cu n N y . Fe x N y 转化为两种 Cu 替代型产物的能量变化如图- 2所示,其中更稳定的 C u 替代型产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j^Cu 普地柱 tFdlf 料化过程2] 3-2胡祀过找的齟量变化【答案】⑴[Ar ]3d 5 或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⑵sp 2 和 sp 3 9N A ⑶ H v C v O⑷乙醇分子间存在氢键⑸Fe 3CuN【解析】(1) Fe 的原子序数为26, Fe 3+基态核外电子数为 23,且3d 电子为半满稳定结构,可知 Fe 3+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 ]3d 5 或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

四年高考(2017-2020)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解析版)

四年高考(2017-2020)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 (解析版)

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2020新课标Ⅲ]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氨硼烷(33NH BH )含氢量高、热稳定性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固体储氢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H 、B 、N 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

根据对角线规则,B 的一些化学性质与元素 的相似。

(2)33NH BH 分子中,N-B 化学键称为_____ 键,其电子对由_____ 提供。

氨硼烷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释放氢气:333243623639NH BH H O NH B O H +-+=++336B O -的结构为,在该反应中,B 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由______变为______。

(3)33NH BH 分子中,与N 原子相连的H 呈正电性(H δ+),与B 原子相连的H 呈负电性(H δ-),电负性大小顺序是______。

与33NH BH 原子总数相等的等电子体是______(写分子式),其熔点比33NH BH _______(填“高”或“低”),原因是在33NH BH 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也称“双氢键”。

(4)研究发现,氨硼烷在低温高压条件下为正交晶系结构,晶胞参数分别为a pm 、b pm 、c pm ,90αβγ===。

氨硼烷的222⨯⨯超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氨硼烷晶体的密度ρ=_______3g cm -⋅(列出计算式,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分值】15分 【答案】(1)B Si (硅) (2)配位 N 3sp 2sp(2)N H B >> 33CH CH 低 H δ+与H δ-的静电引力(4)306210A N abc -⨯[2020新课标Ⅱ]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钙钛矿3()CaTiO 型化合物是一类可用于生产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固体电阻器等的功能性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Ti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2)Ti 的四卤化合物熔点如下表所示,4TiF 熔点高于其他三种卤化物,自4TiCl 至4TiI 熔点依次升高,原因是 。

物质结构第一章训练题

物质结构第一章训练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镧系元素在周期表中占据同一格,它们互为同位素B .原子序数相差8的两种短周期元素一定是同主族元素C .价电子排布为245s 5p 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VIA 族,是p 区元素D .某基态原子的2p 能级上电子排布为,仅违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基态O 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24Ne 2s 2pB .基态2Mg +的电子排布式为22621s 2s 2p 3sC .激发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可能为D .2S -的结构示意图为3.依诺沙星(结构简式如图)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好,用于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

下列关于依诺沙星涉及的元素C 、N 、O 、F 的说法错误的是A .最高正价:O N C >>B .电负性:F O NC >>>C .稳定性:234HF H O NH CH >>>D .酸性:323HNO H CO >4.据《科学网》报道,德国科学家发现P 3N 5、PN 2、PN 6 ,首次证明PN 6为正八面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氮的电负性大于磷是因为N 原子半径小于PB .N 、P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右邻元素C .基态P 原子未成对电子数大于基态N 原子D .在元素周期表中,N 、P 元素都位于p 区5.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ⅡA 族B .第一电离能是指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最低能量C .3p 能级含有3个相互垂直、能量不同的轨道D .根据电负性可以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A .22S Cl 的结构式:Cl S S Cl ---B .3Fe +的结构示意图:C .基态Cr 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D .N 原子核外电子有7种空间运动状态7.a 、b 、c 、d 均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基态原子的结构特点如下:a 最高能级的电子占据3个轨道,且自旋平行;b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 有2个未成对电子;d 的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单元测试《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福建省泉州市奕聪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单元测试《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

泉州市奕聪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单元测试《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基态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K:1s22s22p63s23p64s1B.F-:1s22s22p6C.Fe:1s22s22p63s23p63d54s3D.Kr: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2.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目前发现的所有元素占据了周期表里全部位置,不可能再有新的元素被发现B.按原子的电子构型,可将周期表分为5个区C.俄国化学家道尔顿为元素周期表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D.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3.对H3O+的说法正确的是()A.O原子采取sp2杂化B.O原子采取sp杂化C.离子中存在配位键D.离子中存在非极性键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一个原子里找不到两个能量基本相同的电子B.在L层运动的电子能量一定比M层运动的电子能量要大C.第一电离能与电负性呈周期性变化取决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D.根据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电子数目是2n2的规律,钾原子的M层应有2×32个电子5.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有关的判断错误的是()A.B.在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原子不一定都形成8电子结构C.同族元素的氧化物可形成不同类型的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6.(12分)在人类文明的历程中,改变世界的事物很多,其中铁、硝酸钾、青霉素、氨、乙醇、二氧化碳、聚乙烯、二氧化硅等17种“分子”,改变过人类的世界。

(1)铁原子在基态时,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2)硝酸钾中NO-3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写出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非极性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结构基础练习题

物质结构基础练习题

第1章物质结构基础习题一、思考题1. 试述下列各名词的意义(1)量子化(2)物质波(3)波函数(4)原子轨道(5)几率密度(6)量子数(7)电子云2. 原子中的能级主要由哪些量子数来确定?3. 试述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意义和它们的取值规则。

4.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哪些规律?5. s轨道、p轨道、d轨道分别对应的l值为多少?6. s,2s,2s1各代表什么意义?指出4s、3d、5p各能级相应的量子数及轨道数。

7. n =2时,电子有哪些可能的空间运动状态?8. l =2的轨道,空间伸展方向有几种?9. p轨道角度分布图和p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的区别是什么?10. 用原子轨道符号表示下列各套量子数。

(1)n =2,l = 1,m = -1(2)n = 4,l = 0,m = 0(3)n =5,l =2,m = 011. 为什么任何原子的最外层上最多只能有8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只能有18个电子?12. 指出下列各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写法违背了什么原理并予以改正。

(1)Be 1s22p2 (2)B 1s22s3(3)N 1s22s22p x22p y113. 现行的周期表中有几个区?每一个区包括哪几个族?各区的外层电子构型有何特征?14. 什么叫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为什么共价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而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15. 共价键的轨道重叠方式有哪几种?16. 举例说明什么是σ键,什么是π键?它们有哪些不同?17. 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18. s、p原子轨道主要形成哪几种类型的杂化轨道?中心原子利用上述杂化轨道成键时,其分子构型如何?19. 实验测定BF3为平面三角形,而[BF4]-为正四面体形。

试用杂化轨道的概念说明在BF3和[BF4]-中硼的杂化轨道类型有何不同?20. 试用分子轨道表示式写出O2+的电子构型。

21. 分子间力有几种?各种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试举例说明极性分子之间、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分子间力。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

物质结构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A. 分子B. 原子C. 电子D. 质子和中子答案:B2. 原子核由什么组成?A. 电子B. 质子和中子C. 原子D. 分子答案:B3.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什么决定?A. 原子核B. 电子C. 质子D. 中子答案:B4. 哪种粒子带有正电荷?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分子答案:B5. 哪种粒子带有负电荷?A. 电子B. 质子C. 中子D. 分子答案:A二、填空题1. 原子由____和____组成,其中____带有正电荷,____带有负电荷。

答案:原子核,电子,质子,电子2. 原子核由____和____组成,它们都是不带电的粒子。

答案:质子,中子3. 元素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____和____的递增顺序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电子层数三、简答题1. 描述原子的结构。

答案: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围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有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电子带有负电荷,位于原子核外的电子云中。

2. 什么是化学键?答案: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享、转移或吸引电子而形成的连接。

这种连接使得原子能够结合形成分子或化合物。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碳原子有6个电子,那么它有多少个质子?答案:6个2. 一个氧原子的原子序数是8,它的原子核中有多少个质子和中子?答案: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质子和通常8个中子(氧的常见同位素是氧-16)。

初中化学物质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物质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初中化学物质结构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30分)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氧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6B C .原子的核外有8个电子 D .在地壳中的含量为16.00%3.核电站中核燃料铀或钚在中子的撞击下,原子核发生分裂,产生氙、锶等原子及一些粒子和射线,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可用于驱动汽轮机发电。

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显示的信息和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 145.取一滤纸条,等间距离滴入10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的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A 处有浓厚的白烟,等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该实验两端管口敞口放置,就不会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6.A 、B 、C 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7.世纪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4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8.年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

实验时发现(示意图如下):(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3)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由该实验分析得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9.臭氧(O3)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打雷放电时,空气中有极少量氧气会转化成臭氧(O3),即3O22O3。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O2和O3都是单质②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A B C D10.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二、填空题(28分)1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解释:(1)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所得混合物的体积小于100mL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M是第四周期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次外层的所有原子轨道均充满电子。

元素Y的负一价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的相同。

回答下列问题:(1)单质M的晶体类型为______,晶体中原子间通过_____作用形成面心立方密堆积,其中M 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

(2)元素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______(写元素符号)。

元素Y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该酸根离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3)M与Y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已知晶胞参数a=0.542 nm,此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写出计算式,不要求计算结果。

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②该化合物难溶于水但易溶于氨水,其原因是________。

此化合物的氨水溶液遇到空气则被氧化为深蓝色,深蓝色溶液中阳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物质结构与性质][Zn(CN)4]2–在水溶液中与HCHO发生如下反应:4HCHO+[Zn(CN)4]2–+4H++4H2O===[Zn(H2O)4]2++4HOCH2CN(1)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 H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mol。

(3)HOCH2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______。

(4)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

(5)[Zn(CN)4]2–中Zn2+与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

不考虑空间构型,[Zn(CN)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_____________。

3.[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砷化镓(GaAs)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作微型激光器或太阳能电池的材料等。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Ga_____________As,第一电离能Ga____________As。

(填“大于”或“小于”)(3)AsCl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As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

(4)GaF3的熔点高于1000℃,GaCl3的熔点为77.9℃,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GaAs的熔点为1238℃,密度为ρg·cm-3,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该晶体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Ga与As以________键键合。

Ga和As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 Ga g·mol-1和M As g·mol-1,原子半径分别为r Ga pm和r As p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为N A,则GaAs晶胞中原子的体积占晶胞体积的百分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东晋《华阳国志•南中志》卷四中已有关于白铜的记载,云南镍白铜(铜镍合金)闻名中外,曾主要用于造币,亦可用于制作仿银饰品。

回答下列问题:(1)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3d能级上的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_。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

②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

③氨的沸点(填“高于”或“低于”)膦(PH3),原因是______;氨是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

(3)单质铜及镍都是由______键形成的晶体:元素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 Cu=1959kJ/mol,I Ni=1753kJ/mol,I Cu>I Ni的原因是______。

(4)某镍白铜合金的立方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晶胞中铜原子与镍原子的数量比为_____。

②若合金的密度为dg/cm3,晶胞参数a=________nm。

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个未成对电子。

(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GeCl4GeBr4GeI4熔点/℃−49.526146沸点/℃83.1186约4002424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________。

(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2,0,12);C为(12,12,0)。

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

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 pm,其密度为____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6.[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形象化描述。

在基态原子中,核外存在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碳在形成化合物时,其键型以共价键为主,原因是。

(3)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写出两个与CS2具有相同空间构型和键合形式的分子或离子。

(4)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的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晶体。

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个C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个六元环,六元环中最多有个C原子在同一平面。

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索,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为同周期元索,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 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其中C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

(2)单质A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填分子式),原因是;A和B 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和。

(3)C和D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 E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

(4)化合物D2A的立体构型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单质D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制备D2A,其化学方程式为。

(5)A和B能够形成化合物F,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晶胞参数,a =0.566nm, F 的化学式为:晶胞中 A 原子的配位数为;列式计算晶体F 的密度(g.cm-3)。

8.(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氟在自然界中常以CaF2的形式存在。

(1)下列关于CaF2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

a.Ca2+与F-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b.F-的离子半径小于Cl-,则CaF2的熔点高于CaCl2c.阴阳离子比为2:1的物质,均与CaF2晶体构型相同d.CaF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因此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2)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AlF63-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3)F2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OF2,OF2分子构型为___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4)F2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例如ClF3、BrF3等。

已知反应Cl2(g)+3F2(g)=2ClF3(g) △H=-313kJ·mol-1,F-F键的键能为159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2kJ·mol-1,则ClF3中Cl-F键的平均键能为______kJ·mol-1。

ClF3的熔、沸点比BrF3的________(填“高”或“低”)。

9.M、R、X、Y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是一种过渡元素。

M基态原子L层中p轨道电子数是s轨道电子数的2倍,R是同周期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X和M形成的一种化合物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大气污染物,Z的基态原子4s和3d轨道半充满。

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①,X和Y中电负性较大的是②(填元素符号)。

(2)X的氢化物的沸点低于与其组成相似的M的氢化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X与M形成的XM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

(4)M和R所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R2M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图中黑球代表的离子是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在稀硫酸中,Z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钾盐(橙色)氧化M的一种氢化物,Z被还原为+3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1.(1)金属晶体金属键 12 (每空1分,共3分)(2)1s 22s 22p 63s 23p 5Ar HClO 4正四面体(每空1分,共4分) (3)①CuCl3-21A 3-21A 499.54CuCl 0.5421010M N N a ⨯⨯⨯⨯⨯⨯()或()(每空2分,共4分) ②Cu +可与氨形成易溶于水的配位化合物(或配离子) [Cu(NH 3)4]2+(2分,1分,共3分) 【解析】试题分析:19–Ⅱ(14分)根据题给信息推断M 为铜元素,Y 为氯元素。

(1)单质铜的晶体类型为金属晶体,晶体中微粒间通过金属键作用形成面心立方密堆积,铜原子的配位数为12。

(2)氯元素为17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根据构造原理知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5,同周期元素由左向右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故其同周期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r 。

氯元素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 4,该酸根离子中氯原子的为sp 3杂化,没有孤对电子,立体构型为正四面体。

(3)①根据晶胞结构利用切割法分析,每个晶胞中含有铜原子个数为8×1/8+6×1/2=4,氯原子个数为4,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uCl ,1mol 晶胞中含有4mol CuCl ,1mol 晶胞的质量为4×99.5g ,又晶胞参数a=0.542 nm ,此晶体的密度为3-21A 3-21A 499.54CuCl 0.5421010M N N a ⨯⨯⨯⨯⨯⨯()或()g·c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