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一课一练含答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1古诗词三首 》 人教统编版(含答案)(1)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古诗词三首一、辨字组词。
落________ 啼________ 眠________ 船________ 洛________ 帝________ 民________ 舷________二、查字典填空。
1.如果你不认识“暝”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部,再查画,在“山居秋暝”中“暝”的意思是。
2.“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
“歇”的意思有:①休息;②很短的一段时间;③尽。
在“随意春芳歇”中“歇”的意思是,在“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中“歇”的意思是。
(填序号)三、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山居秋暝》的颈联以动衬静,进一步突出了山中的幽静。
()2《枫桥夜泊》中诗人在寂静的夜里听到山寺钟声,心中感到十分安慰。
3《长相思》中词人巧用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生活的厌恶。
()四、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 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我还知道一些词牌名:、。
2.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
那畔: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深夜众多的营帐里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因思念家乡久久不能入睡。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词人不能出门,实在是很无聊。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4.结合诗句,展开想象写几句话。
夜深了,诗人站在营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想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课外阅读。
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2古诗三首 》 人教统编版(含答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12.古诗三首一、看拼音,写词语。
xūn táo háng zhōu jū shù yǒu shì wú kǒ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给下面生字注音。
乃(______)熏(______)亥(______)祭(______)恃(______)喑(______)擞(______)邸(______)三、按要求填空。
“乃”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再查。
“乃”的意思有:①才;②是,为;③竟;④于是,就;⑤你,你的。
请为下列句子中的“乃”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1.家祭无忘告乃.翁。
(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3.失败乃.成功之母。
( )4.唯虚心乃.能进步。
( )四、下列诗句表达了怎样的爱国之情? (填序号)A.精忠报国 B.忧国忧民C.舍身为国 D.建功立业(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_____)(2)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_____)(3)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____)(4)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____)五、根据内容填空。
(1)《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这首诗通过________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2)《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________。
(3)《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从________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愿望。
六、阅读理解。
(一)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1)元(_______)(2)但(_______)(3)九州(_______)(4)王师(_______)2.翻译这首诗的前两句。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12课古诗三首(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第四单元第12 课古诗三首课堂同步练习姓名:班级:1.我是小小书法家。
jiā jìnǎi shìxūn táo xīn hài yǒu shì wúkǒng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 画横线。
题临安邸.(dǐ zhǐ) 几.时休(jījǐ) 汴.州(kǎ biàn)万马齐喑(yīn àn)抖擞.(shù sǒu) 降.人才(xiáng jiàng)3.比一比 , 再组词。
元 ( ) 乃 ( ) 州 ( ) 亥 ( ) 拘 ( ) 远 ( ) 奶 ( ) 洲 ( ) 该 ( ) 狗 ( )4.下面加点的字有多种解释 , 你能根据句子内容选择正确的解释吗 ?(1) “但”的解释有 :A. 只 B. 但是 C. 姓(2) “却”的解释有 :A. 后退 B. 推辞 C. 表示转折① 但.悲不见九州同。
( ) ① 文章虽短却.很有说服力。
( )② 但.爱鲈鱼美。
( ) ② 我见他诚意相邀 , 就没有推却.。
( )③ 我爱听歌, 但.不爱唱歌。
( ) ③ 山高路险 , 令人望而却.步。
( )(3) “定”的解释有:A. 平静 B. 平定 C. 决定① 王师北定.中原日。
( )② 他一直心神不定.。
( )③ 开会时间定.在明天上午。
( )5.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 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1) , 但悲不见九州同。
九州:(2) 中原日, 告乃翁。
乃翁:(3) ,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课内阅读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 直把杭州作汴州。
6.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7. 这首诗的作者是 ( ) 代的 ( )。
8.诗人对统治者提出质问的诗句是:“, ?”表达了诗人。
9.诗的前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抓住了临安城的特点: 的青山, 的楼台和无休止的轻歌曼舞, 写出了虚假的繁荣太平景象。
( 各填一个四字词语)10. 诗人用“”三个字, 责问统治者: 骄奢淫逸的生活何时才能停止? 言外之意是: 。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第21课 古诗三首(含答案)

第21课古诗三首一、拼一拼,写一写。
wáng sūn yōu chóu yúshùhépàn sìmiào tínɡbó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浣.洗(huàn wán)累.计(lěi lèi)凛.冽(lǐn lǐnɡ)薄.雾(báo bó) 聒.噪(ɡuōshé) 暝.色(mínɡmín)三、比一比,再组词。
泊()寺()榆()畔()船()伯()诗()偷()伴()舷()四、解释下列加点词。
1.随意春芳歇.歇:__________2.枫桥夜泊.泊:__________3.竹喧归浣女..浣女:__________4.山居秋暝.暝:__________五、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风一更,___,聒碎乡心___,故园____。
”以上词句选自《____》,作者是______,全诗表达了作者________的情感。
八、默写古诗《枫桥夜泊》。
枫桥夜泊唐·张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2.古诗三首人教部编版

①春天来了ꎬ花园里百花盛开ꎬ生气勃勃ꎮ ( ) ∙∙
②小明被老师批评ꎬ坐在一边生气ꎮ ( ) ∙∙
(4)“定”的释义有:A. 平静ꎻB. 平定ꎻC. 决定ꎮ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ꎮ ( ) ∙
②他一直心神不定ꎮ ( ) ∙
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
第四单元
1. 借助拼音将三首古诗读通、读顺ꎬ做到熟读成诵ꎮ 2. 圈画出生字ꎬ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ꎮ 3. 查找三位诗人的资料ꎬ了解他们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大致背景ꎬ初步对诗歌的内容进行 了解ꎮ
1. 读拼音ꎬ写词语ꎮ
jiā jì
nǎi wēng
xūn táo
ꎮ”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 ꎬ ꎮ” 王昌龄发出了“
ꎬ ”的满腔豪情ꎮ
发散思维
6.
150 字以上ꎮ
— 25 —
— 23 —
“ 暖风” “ 游人” 在诗中有怎样的含义?
(3)«己亥杂诗» 是 朝 ( 填作者名) 的作品ꎮ 他认为国家当时正处
在一个 ( 填成语) 的局面ꎬ生气勃勃的局面必须期待 般的社会变
革ꎬ而这场变革需要的是天公 (填成语)降下人才ꎮ «己亥杂诗» 中反映死气沉
(2) 远眺洞庭ꎬ平静 的 湖 面 在 皎 洁 的 月 光 的 辉 映 下ꎬ 明 亮 而 迷 蒙ꎬ 美 丽 的 君 山 静 卧 其 中ꎮ
你不由吟道:“ ꎬ ”ꎮ
(3)中秋的夜晚ꎬ小芳在院子里对着一轮圆月ꎬ想着远在异乡的朋友ꎬ祈祷道:“
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ꎬ确实令人感慨万千ꎮ
(8)昨天下午ꎬ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ꎮ 晚上ꎬ我绞尽脑汁ꎬ百思不得其解ꎮ 就在
20 古诗词三首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一课一练(含答案)

20 古诗词三首一、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荷叶摇动,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代诗人。
“暝”的意思是。
诗中描写山间雨后月夜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两句诗一静一动,相得益彰。
诗句“,。
”通过与春日景色的诀别,表达出对秋日山间景色的热爱,表明自己归隐山林的决心。
1.下列诗句作者不是诗人王维的一项是()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下列不是送别诗中的诗句的一项是()A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C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D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下列诗(词)句中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一项是()A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B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下列诗(词)句作者不是唐代诗人的一项是()A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B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C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D 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5.下列诗(词)句作者不是纳兰性德的一项是()A 今古河山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
B 边月无端照别离,故园何处寄相思。
C 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
D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下列诗句描写了景物动态的一项是()A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B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附:第七单元同步练习答案(部分)20 古诗词三首一、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1.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荷叶摇动,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的宁静。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1.《山居秋暝》的作者是代诗人。
“暝”的意思是。
诗中描写山间雨后月夜美丽景色的诗句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21古诗词三首含答案

21.古诗三首一、读拼音,写汉字。
wáng sūn fā chóu tíng bó hé pàn sìmiào二、用“√”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秋暝.(mín míng) 浣.(huàn wán)衣聒.(guō guā)噪湖畔.(bàn pàn)三更.(gēng gèng)更.(gēng gèng)加乌啼.(dì tí) 寒山寺.(sì shì)泊.(bó pō)船血泊.(bó pō)三、连线王维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四、辨字组词。
(提示:最后两列,先写出形近字,再组词)泊( ) 愁( ) 眠( )榆( ) 帐( )伯( ) 恕( ) 抿( )( )( )五、结合诗词句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1)随意春芳歇.(休息),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自可留。
( )(2)姑苏...(枫桥附近的一座寺庙),夜半钟声到客船。
( ) ..(苏州的别称)城外寒山寺(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边,指关外)行。
( )..(山海关)那畔六、查字典填空。
1.如果你不认识“暝”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查字典,先查部,再查画,在“山居秋暝”中“暝”的意思是。
2.“歇”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再查画。
“歇”的意思有:①休息;②很短的一段时间;③尽。
在“随意春芳歇”中“歇”的意思是,在“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中“歇”的意思是。
(填序号)七、下列关于《山居秋暝》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空”字,渲染出天高云淡,万物空灵之美。
诗人隐居于此是何等的闲适,如此描绘山水田园的环境,流露出诗人的喜爱之情B.全诗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C.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写出了山间的静谧感D.这首诗通过写山水田园的清新宜人,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八、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部编版(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1古诗三首教案及一课一练含答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古诗三首》中这三首诗都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感,以及忧国忧民的思想。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诗人。
乾道二年,因主张抗金而被免职。
四十六岁入蜀,六十六岁后遭弹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南宋诗人,约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间(1163~1189),生平不详,浙江平阳(今浙江苍南县繁枝林坳)人。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幻,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jìzǔ yān xūn hánɡ zhōu jū shùnǎi shì()()()()()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
()2.家祭无忘告乃.翁。
()3.西湖歌舞几时休.。
()4.九州风气恃.风雷。
()三、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能力大提升四、根据内容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一课一练含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jìzǔyān xūn hánɡzhōu jūshùnǎi shì()()()()()
二、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
()
2.家祭无忘告乃翁。
()
3.西湖歌舞几时休。
()
4.九州风气恃风雷。
()
三、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内容填空。
1、《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这首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出诗人对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2、《题临安邸》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这首诗描写统治者只顾吃喝玩乐,忘却国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己亥杂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愿望。
五、读诗歌,回答问题。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王师”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3.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把你知道的一首有关爱国的诗分享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祭祖烟熏杭州拘束乃是
二、1.本来。
2.你的。
3.停止。
4.依靠。
三、1.人死了本来什么都不知道了,但可悲的是看不见国家统一。
2. 我奉劝天帝能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守一定规格降下更多的人才.
四、宋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林升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清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五、1.朝廷的军队
2.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爱国,希望国家统一。
六、如: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