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的常用电路图.ppt

STa
FR KMF
KMF
SBR
关键措施
KMF
STb KMR
限位开关
KMR
采用复合式
开关。正向运
电机
行停车的同时,自动起
STb
STa
动反向运行;反之亦然。
11.2.4 定时控制
时间继电器 定时类型:
空气式
钟表式 电子式
阻容式 数字式
。。。。。。。。
空气式时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衔铁 线圈
常开触头 延时闭合
按钮松开
线圈(KM)断电
触头(KM)打开
电机停转。
简单的接触器控制 A B C
刀闸起隔离作用
停止 按钮
起动 按钮
M
3~
自保持
二、电动机连续运行
A BC
QS FU
C'
停车 SB 按钮 1
起动 按钮
KM
SB2
B'
KM
KM
自保持
注意:接触器线圈电压380V时,
M
采用此种接线方式。
3~
三、异步机的直接起动 + 过载保护
又能连续运行
SB1 SB2
KM SB
KM FR
不能点动!
11.2.2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A BC
SB1
正转
QS
SBF
FR KMF
FU KMF
KMF SBR
KMR
FR
M 3~
KMR
KMR
操作过程: SBF
SB1
停车 SBR
正转 反转
该电路必须先停车才能由正转到反转或由
反转到正转。SBF和SBR不能同时按下, 否则会造成短路!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课件

THANKS
动化操作。
特点
03
控制电路应简单易懂,便于操作和维护。
主电路
01
02
03
作用
传输电能,驱动电动机等 执行机构。
组成
包括电动机、主开关、导 线等元件,实现电能的有 效传输。
特点
主电路的电流较大,需要 选择合适的导线、开关等 元件,确保安全可靠。
保护电路
作用
在系统发生异常时,及时切断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保护设备和 人身安全。
智能家居
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实现 家居设备的智能控制。
新能源领域
将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应用于新能源领域,如风能、 太阳能等。
智能化发展
远程监控与诊断
实现远程监控和诊断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故障。
自适应控制
根据系统运行状态和外部环境变化,实现自适应控制和优化。
预测性维护
组成
包括熔断器、热继电器、欠压继电器等元件,实现过流、过载、 欠压等保护功能。
特点
保护电路应灵敏度高、可靠性好,能够在系统异常时及时响应。
03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 工作过程
启动控制
启动控制
通过按下启动按钮,接通控制电路,使继电器线圈得电,触点闭合, 主电路接通,电机开始运转。
启动控制元件
启动控制元件包括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等,用于控制电机的启动 和停止。
运行控制方式包括手动控制、自 动控制、远程控制等,根据实际 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停止控制
01
停止控制
当需要停止电机运转时,通过按下停止按钮或接收停止信号,断开控制
电路,使继电器线圈失电,触点断开停止控制元件包括按钮、接触器、继电器等,用于控制电机的停止和紧
第11讲电动机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图讲

35
36
第三节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减压起动控制电路
电动机启动方式
全压启动 降压启动
定子串电阻降压启动(常用) 星形—三角形降压启动(常用) 自耦变压器降压启动(常用) 延边三角形降压启动(很少用)
SB2常开触头接通 KM1线圈通电 KM1常闭触头断开(电气互锁) KM1常开触头接通(实现自保持) KM1主触头接通 电动机M通电正向 起动并进入工作状态。
29
2)停止 按下SB1 SB1常闭触头断开 KM1线圈通 电
KM1常开触头断开(解除自保持) KM1主触头断开 电动机M断电。
30
三、自动往返行程控制电路
3)反转
按下SB3
SB3常闭触头断开 KM1线圈断电
KM1常开触头断开(解除自保持)
KM1主触头断开 电动机M断电。
SB3常开触头接通 KM2线圈通电
KM2常开触头接通(自保持)
KM2主触头接通。
28
(4)复合(双重)互锁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首先合上电源开关Q,接通主电路和控制电路 的电源。
1)正转 按下SB2 SB2常闭触头断开(机械互锁)
置的图。绘制时注意以下几方面: • 1)体积大和较重的元件应安装在下方,发热元件
安装在上方。 • 2)强、弱电之间要分开,弱电部分要加屏蔽。 • 3)需要经常调整、检修的元件安装高度要适中。 • 4)元件的布置要整齐、对称、美观。 • 5)元件布置不要过密,以利于布线和维修。
9
10
三、电气安装接线图
32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课件

04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安装前的准备
技术准备
熟悉系统原理,了解设备规格 和接线图。
工具准备
准备安装所需的工具,如螺丝 刀、剥线钳、万用表等。
环境准备
确保工作区域安全,具备合适 的电源和接地条件。
材料准备
准备必要的电线、电缆、绝缘 材料等。
安装步骤与注意事项
电源接入
按照接线图正接入电源线,确保电源电压 与设备要求相符。
两种状态。
行程开关
用于控制机械运动位置 的开关设备,通过机械 运动来控制触点的通断
。
03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路设计
电路设计基础
电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可靠、经济、高效。
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
需求分析、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测试与验证。
电路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电源、负载、保护装置、布线与布局。
电路图绘制
电路图的种类
特点
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可靠性高 、维护方便,适用于工业自动化 控制系统中对电动机进行启停、 正反转、调速等控制。
工作原理
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实现控制电路通断的开关设备 ,通过小电流控制大电流的通断,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接触器
接触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实现电动机等电力设备的通断 控制的开关设备,具有容量大、寿命长、操作方便等特点 。
03
进行系统测试和验收,确保新系 统的性能和功能达到预期要求。
04
THANK YOU
继电器有多种类型,如时间继 电器、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 器等,适用于不同的控制需求
。
继电器的选择应根据实际应用 场景,考虑其动作时间、触点 数量、额定电流和电压等参数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通用课件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继电器与接触器的无线控制提供了可能,将 进一步简化控制系统布线。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 更高级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THANKS
感谢观看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技术正逐步融入智能化技术,实现远程控制、 故障诊断和预测性维护等功能。
应用领域的拓展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从传统的工业控制 领域向智能家居、新能源等领域延伸。
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1 2 3
集成化与模块化设计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继电器与接 触器控制设备正朝着集成化和模块化方向发展。
选择依据与原则
根据控制要求选择
根据电路的控制要求,选择合适的继电器或接触 器,以满足控制逻辑和电流负载的要求。
考虑容量和规格
根据负载电流和电压,选择合适容量和规格的继 电器或接触器,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安全性能。
品牌和质量
选择知名品牌和质量可靠的继电器或接触器,以 确保其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
使用注意事项与维护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集成
继电器与接触器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元件,正逐 渐与其他自动化设备进行集成,实现整体自动化 解决方案。
智能化控制算法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控制算法在继 电器与接触器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 系统的自适应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高效节能技术的推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高效节能的继电器与接触器将成为未来的 发展趋势。
明确控制要求
确定所需实现的控制功能和性 能指标。
设计控制电路
根据控制逻辑和元件特性,设 计出满足要求的控制电路。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1. 前言继电器和接触器是电气控制系统中常见的两种电器元件,它们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继电器和接触器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和机械的控制、保护、监测等方面。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类型分类和应用领域三方面进行继电器和接触器控制的介绍。
2. 继电器继电器是一种电器元件,它通过控制一个电路的开、关来控制另一个电路的开、关。
它主要由铁芯、线圈、移动触点、不动触点等组成。
2.1 工作原理继电器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将电信号转换为磁信号,通过控制磁信号的闭合与断开来控制电气信号的开、关。
根据工作原理不同,继电器可分为机械式继电器、固态继电器等不同类型。
机械式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吸合原理,当线圈通电时,会产生磁场,吸引动铁芯与移动触点连同动作杆移动,使移动触点触碰固定触点闭合;当线圈断电时,动铁芯会被复位,移动触点脱离固定触点,回到原来位置,断开电路。
相比机械式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没有机械运动,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固态器件进行开关控制,其核心是触发元件和输出元件。
当控制信号作用于触发元件时,触发元件输出高电平,使输出元件闭合;当控制信号消失时,触发元件输出低电平,使输出元件断开。
2.2 类型分类继电器可以根据使用场合、功能及结构特点进行分类。
在使用场合上,继电器一般分为小功率继电器和大功率继电器。
小功率继电器主要用于信号传输和控制,大功率继电器则用于电路开关控制。
在结构类型上,继电器可以分为电磁式继电器、固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保护继电器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继电器在结构和电气性能上有所不同,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合和应用要求。
2.3 应用领域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通讯、电力电子、仪器仪表等领域。
在自动化控制中,继电器可用于启动、停止电机、控制电器、控制灯光等;在通讯领域,继电器可用于开关线路的控制和保护;在电力电子领域,继电器可用于电路的保护、响应和开关控制;在仪器仪表领域,继电器可用于信号转换和控制等方面。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电器课件

01
继电器接触器维护 与故障排除
维护保养方法
定期检查
定期对继电器接触器进行外观 检查,确保其无损坏、无锈蚀、
无灰尘积累。
清洁维护
使用干燥的抹布或压缩空气清 洁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去除 灰尘和氧化物,保持触点接触 良好。
03
通过行程开关和继电器实现电动机自动往返运动,适用于接触器应用
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控制电动机的正反转
通过改变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状态,可 以控制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实现自 动化生产线的物料输送、机械臂的移 动等功能。
自动化流水线控制
自动化设备控制
继电器和接触器可以用于控制自动化 设备的各种动作,如机械手的夹紧、 放松,自动化仓储系统的货物升降等。
温度继电器
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变化,控制输出电 路的通断。
继电器接触器工作原理
电磁继电器
固态继电器
当输入线圈中通过一定大小的电流时,电 磁铁产生磁力吸引衔铁,使触点闭合或断 开,从而控制输出电路的通断。
利用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通过控制输 入电压或电流的大小,实现输出电路的通 断控制。
时间继电器
通过不同的控制元件组合,可 以实现复杂的控制逻辑和自动 化控制。
控制电路实例分析
一个简单的电动机启动停止控制电路
01
通过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控制接触器的吸合与释放,从而实现
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一个正反转控制电路
02
通过两个接触器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通过互锁机构保证
电路的安全运行。
一个自动往返控制电路
模块化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

xx年xx月xx日
《继电器与接触器控制》
CATALOGUE
目录
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基本概念继电器控制原理及应用接触器控制原理及应用继电器与接触器的选用和维护
01
继电器与接触器的基本概念
继电器
继电器是一种电气控制元件,通过接受输入信号(如电流、电压等)来触发触点动作,实现对电路的自动控制。
继电器由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通常用于实现电路的自动切换、保护和调节。
直流接触器工作原理
接触器控制电路
接触器控制原理
接触器应用实例
利用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电机正反转控制
电机启动与停止控制
电机过载保护
电机欠压保护
利用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启动与停止控制。
利用热继电器对电机进行过载保护,当电机过载时,热继电器动作,接触器断开电路。
利用接触器的控制电路实现电机的欠压保护。
02
继电器控制原理及应用
继电器工作原理
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铁和触点实现电气控制的装置。它由铁芯、线圈、衔铁和触点等组成,当线圈通电时,产生磁场吸引衔铁,使触点闭合或断开,从而实现对电路的控制。
继电器分类
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继电器可分为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压力继电器等。
继电器基本性能
继电器的基本性能包括吸合电压、释放电压、吸合时间、释放时间、触点容量等。
继电器控制原理
继电器应用实例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继电器常用于实现过载、短路和欠压保护等,保障电气设备和电路的安全运行。
继电器在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继电器常用于实现顺序控制、信号转换、隔离电路等,提高自动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SB
KM2 闭合
SB1
KM1 SB2 KM2
通电 KM1 闭合 KM2
动画
M1 3~
M2 3~
闭合
通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这样的顺序控 制是否合理? KM1 两电机各自 要有独立的 电源;这样 接,主触头 (KM1)的负 荷过重。
M2 3~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停车 按钮 SB 1 起动 按钮 SB2
KM
C'
KM
自保持
2、原理图
M 3~
注意:接触器线圈电压380V时, 采用此种接线方式。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工作原理
SB1
KM
SB2 FR
按下SB2
线圈通电
KM KM主常开触头闭合 KM辅常开触头闭合
电机转动
自锁(自保)
松开SB2
线圈通电 线圈断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过载保护 常采用热继电器FR、自动开关或电流继电器等。 A B C 热继电 器触头
QS FU KM
SB1
KM
SB2
FR
FR
发热 元件
KM
M 3~
电流成回路, 只要接两相就可以了。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三. 既能长期工作又能点动的控制电路
主触头
线圈
触头闭合
铁芯
衔铁
辅助 触头
电机接通 电源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工作原理
常闭触头(动断)断开 线圈通电 衔铁被吸合 常开触头(动合)闭合 常闭触头(动断)闭合 线圈段电 衔铁段开 常开触头(动合)断开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符号:
接触器线圈 接触器主触头--用于主电路 (流过的电流大,需加灭弧装置) 接触器辅助触头--用于控制电路 (流过的电流小,无需加灭弧装置)
KM1 SB KM2 KM1 FR1
断电
FR2
KM2
断开
SB
断开
断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0.3 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将电动机接到电源的任意两根线对调一下, 即可使电动机反转。 需要用两个接触器来实现这一要求。 当正转接触器工作时,电动机正转; 当反转接触器工作时,将电动机接到电源的任 意两根联线对调一下,电动机反转。
熔丝额定电流
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2 .5
(3) 频繁起动的电机
熔丝额定电流
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1 .6 ~ 2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0.1.7 自动空气断路器(自动开关)
可实现短路、过载、失压保护。 锁钩
释放弹簧
过流 脱扣器
欠压 脱扣器
主触点 手动闭合
动画
连杆装置
衔铁释放
自动空气断路器原理图
2、结构
动、静触点
3、工作原理 动触点装在转轴上,用手柄转动转轴使动触片与静触 片接通与断开。可实现多条线路、不同联接方式的转 换。图10.1.1为用转换开关实现三相电动机起停控制 的接线图。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M 3~
图 10.1.1 用组合开关起停电动机的接线图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KM2
M1 3~
例1:两条皮带运输机分别由两台鼠笼异步电动机拖 动,由一套起停按钮控制它们的起停。为避免物体堆 积在运输机上,要求电动机按下述顺序起动和停止: 起动时: M1起动后 M2才能起动; 停车时: M2停车后M1才能停车。应如何实现控制? 起动:
KM1 SB KM2 KM1 FR2 FR1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A B C
SB1
正转
SBF
FR
KMF
Q S FU KMF KMR
KMF SBR
KMR
KMR
操作过程: SBF FR M 3~ SB1 停车 SBR
正转
反转
该电路必须先停车才能由正转到反转或由 反转到正转。SBF和SBR不能同时按下,
否则会造成短路!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动画
号
名 称 常闭按钮 (停止按钮) 常开按钮 (起动按钮)
SB
复合按钮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动触点
静触点
常闭触头(动断)
常开触头(动合)
3、工作原理
按下:常闭触头(动断)先断开;常开触头(动合)后闭合 松开:常开触头(动合)先断开;常闭触头(动断)后闭合
常闭(动断)按钮
4 、符号
SB
常开(动合)按钮
SB
电路符号
电路符号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0.1.3 接触器 1、作用
用于频繁地接通和断开大电流电路的开关电器。
(a) 外形
(b) 结构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结构 线圈、铁芯、触头(常闭触头 弹簧
(动断)、常开触头(动合) )
动作过程 线圈通电 衔铁被吸合
通电
闭合
KM2
SB
闭合
通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两条皮带运输机分别由两台鼠笼异步电动机拖动, 由一套起停按钮控制它们的起停。为避免物体堆积在 运输机上,要求电动机按下述顺序起动和停止: 起动时: M1起动后 M2才能起动; 停车时: M2停车后M1才能停车。应如何实现控制? 停止:
电机转动 电机停转 KM常开触头打开
按下SB1
解除自锁
上一页 下一页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4、电动机的保护
1)、短路保护
通常采用熔断器 FU和过流继电器等。 2)、失压、欠压保护 失压(零压)是指电源电压消失而使电动机停转,在电源 电压恢复时,电动机可能自动重新起动(亦称自起动), 易造成人身或设备故障。常用的失压和欠压保护有: 对接触器实行自锁;用低电压继电器组成失压、欠压 保护。 欠压是指电动机工作时,引起电流增加甚至使电动机 停转。
10.1.2 按钮(手动切换电器) 1、作用
2、结构
常闭触点
按钮常b) 结构 (a) 外形图 按钮开关的外形和符号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按钮帽
结 复位弹簧 支柱连杆
常闭静触头
构 1 2 3 符 SB SB 4 1 3 2 4
桥式静触头
常开静触头 外壳
第10章电接触控制系统
10.1 10.2 10.3 10.4 常用控制电器 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 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行程控制
10.5
时间控制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第10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本章要求: 1.了解常用低压电器的结构、功能和用途。 2. 掌握自锁、联锁的作用和方法。 3. 掌握过载、短路和失压保护的作用和方法。
按下起动按钮,电动机运转,松开起动按钮 , 电动机停转。 FR
~ SB1
点动按钮SB3的作用: (1) 使接触器线圈KM通电; (2) 使线圈KM不能自锁。
SB2 SB3 KM
KM
复合按钮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 电机的顺序控制 1. 控制顺序:M1起动后M2才能起动。 M2既不能单独起动,也不能单独停车。 Q 按SB1 M1转动 FU 再按SB2 M2转动 闭合
电机的正反转控制— 加互锁
FR
SB1
KMR SBF
KMF
AB C QS FU
KMF SBR
KMF
KMR
KMF
KMR
KMR
FR
M 3~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SB
闭合
. . .
“联锁”触点 KMF KMR 通电 SB
F
按下SBF 电机正转
.
KMF SBR
.
KMF
KMR 断电
缺点: 改变转向时必须 先按停止按 钮。
常开
常闭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0.1.4 继电器
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大致相同。 主要区别在于: 接触器的主触点可以通过大电流; 继电器的体积和触点容量小,触点数目多,且 只能通过小电流。所以,继电器一般用于控制电路 中。 1. 电流及电压继电器 电流继电器:可用于过载或过载保护, 电压继电器:主要作为欠压、失压保护。
一.点动
1、作用 快速动作, 起重等。
2、结构图
QS FU SB KM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3、工作原理
按下SB 线圈通电 KM常开触头闭合 电机转动
按钮松开
线圈断电
KM常开触头打开
电机停转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原理图
它不考虑电器的结构和实际位置,突出的是电气原理。
电器自动控制原理图的绘制原则及读图方法: 1. 按国家规定的电工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画图。 2. 控制线路由主电路(被控制负载所在电路) 和控制电路 (控制主电路状态)组成。 3. 属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分(如接触器的线圈和触点) 分别画在不同的电路中,但必须标注相同的文字符号。 4. 所有电器的图形符号均按无电压、无外力作用下 的正常状态画出,即按通电前的状态绘制。 5. 与电路无关的部件(如铁心、支架、弹簧等) 在控 制电路中不画出。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4. 掌握基本控制环节的组成、作用和工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