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M模型的山西煤炭企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山西煤炭产业核心竞争力集聚效应分析

链 等方 面所 采取 的专 业 技 术 知识 ; 织 和 文化 主 要 组
是 指 在 山西 煤炭 产业 中各 大型企 业对 本企业 所采 取
的组织 形式 和企 业 的文化 氛 围。
个 国家 的煤 炭产 业 在 拥 有 有 限 的煤 炭 资 源 和 持
续、 稳定 的生 产 能 力 的基 础 上 ,通 过 科 技 创 新 等 手 段 , 高产 品性 能 、 提 降低 产 品成 本 并 能 够 在 国际 市 场 上 比其他 国家或 地 区生产 或提 供更好 的煤炭产 品
山西煤 炭产 业 是 山西 主导 产 业 , 区域 经 济 的 对 贡献是 不 可估量 的 。要实 现 山西经 济 的更 好更 快 的
从 经济 学 理论 上 看 , 有 这些 影 响 因素 都 可 以 所 归纳 为两类 : 比较 优 势 和竞 争 优 势 。 比较 优 势是 指 同一 国家 不 同产业 ( 或产 品 ) 间 的 比较 关 系 ; 之 而竞 争优 势指 的是各 国 间 的同 一产 业 之 间 的 比较 关 系 , 或者 说是各 国的 同类 产 品或可 替代 产品 间 的比较 关 系 J 山西 煤 炭 产 业 竞 争 力 就 是 在 这 两 个 方 面 体 。
集 聚 效 应 有 正 相 关性 关 系 。煤 炭 产 业 整 合 充 分 发 挥 集 聚 效 应 是 山 西省 煤 炭 产 业 克 服 发 展 瓶 颈 、 出困 境 、实现 区 走
域 战 *- 型 的 重 要 决 策 。 a转
[ 键 词 ]山 西 ; 炭 产 业 ; 心 竞 争 力 ; 关 煤 核 集聚 效 应 [中 图分 类 号 ]F17 [ 献 标 识 码 】B [ 2 文 文章 编 号 ]1 0 0 8—6 8 ( 0 0) 6—0 2 252 1 0 0 3—0 4
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S模型构建研究

处理 , 与集 群发 展 的 实 际不 相符 合 ; 良的钻 石 模 型 则倾 改 向于评 价集 群 中主导 产业 的竞 争力 , 而非 集群 本 身 的竞争 力 ,it b l的评 价模 型 指标少 , Per e i o l 不够 全面 。 同时 . 其值 尤 得 注意 的是 , 以上研 究在 很 大程度 上都 忽 略 了政 府政 策 和 社会 环 境对集 群竞 争 力 的重要 影响 。 二者 作 用 的反 映 明 对
0 引言
产业 集 群在 世 界 范 围 的蓬 勃发 展 及 其 在 资源 和 市 场 上展 开 的争夺 。 集群 竞争 已开 始代 替企 业 竞争 成 为市 场 使 竞 争 的主 要形式 , 群竞 争力 的研究 也逐 渐成 为 集群 研究 集 的一个 重 点 。 对集 群竞争 力 的评 价作 为集 群竞 争力 从理 而
为量 化评 价集 群竞 争力 的有 力工 具 。 无论 是G M 型 或 但 E 模
是 以上 其 它研究 . 还存 在一 些不 足 。如钻 石模 型 忽 略外 部
市 场对 集群 竞 争力 的作用 和影 响 , 政府 看作 外 生变 量来 将
过对 影 响集 群竞 争力 的各个 因素 的量化 进行 的。 化过程 量
论 探讨 到实 践应 用 的关键 转变 , 引起 了越 来 越 多学者 的 也
不足 , 文拟 在G M模 型基 础 上 , 本 E 对其 进行 扩展 和改 进 。 将
政 府政 策和 社会 环境 作 为“ 因素 对 Ⅳ ” — 环境 (uru d — S r n. o
ig ) 入 到 G M模 型 中 , 展 为G MS 型 , ns加 E 扩 E 模 以弥 补 G M E
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初探苗苗摘要:我国煤炭企业要想保持较强的长期竞争优势,就应该注重分析并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本文运用GEM因素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构建措施。
关键词:煤炭企业; 核心竞争力; 影响因素; 构建Explore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re Competence of coalEnterprisesMiao miaoAbstract:If our country’s coal enterprises w ant to keep their long-termcompetitive advantages , they must pay attention on analyzing and founding their core competence was introduced.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ur country’s coal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e using the GEM factor analysis model,and proposed some constructing measures.Key words: coal enterprises; core competence; talent strategy; influencing factors; found 1 前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和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企业只有确立自己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不断发展。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 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
基于“钻石模型”的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分析

竞 争 力
要 素 ; 二 种 分 类 方 式是 划 分 为 普 通 生产 线 的 贯 通 、 九 线 的运 营 , 西 煤 炭 铁 路 第 京 山 要 素 和 特殊 生产 要 素 。其 中 , 级 生产 要 外运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技术水平 : 高 技 素 和 特 殊 生 产 要 素 对 产 业 强 大 而 持 久 的 术 水 平 是 产 业 竞 争 力 生 产 要 素 中 关 键 要 竞 争 力 提 供 决定 性 作 用 , 们 的 可 获 得 性 素之 一 , 它 具有 举 足 轻 重 的 地位 。 入 2 世 进 O 与 专 业 程 度 也 决 定 了竞 争优 势 的质 量 。 纪 九十 年 代 以来 , 山西 煤 炭 产 业 技 术 进 入 ( ) 求 条件 二 需
身 努 力 取 得 的 成 果 或 许 会 成 为后 来 企 业 低 碳 生 活 , 同打 造低 碳 社 会 。必 须 通 过 共
( 作者单位 : 家庄科技信息学院 ) 石
在“ 能 减 排 ” 面 的 示 范 效应 。 联 想 、 节 方 皇 制 定政 策、 强宣传等 , 加 引导公众消 费观 主要 参 考 文 献 :
公众 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还不能 我们 的国家建设成 新型 的 “ 低碳经济 ” 国 案促进城市更有效地管理: 的则通过创 参与 , 有
新 的金 融 工 具 促 进 其 他 行 业 部 门 实 施 减 跟 上 低 碳 经济 发 展 的 需 要 。 级政 府 不 仅 家 。 各
基于“钻石模型”的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分析

基于“钻石模型”的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分析提要本文利用波特国家钻石模型,从生产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及辅助产业状况、煤炭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和政府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揭示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现状,从而对提升煤炭产业竞争力给出可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煤炭产业;“钻石”模型;产业竞争力一、“钻石体系”模型简介迈克尔·波特横跨企业战略管理和产业经济学两个领域,他融合两个领域写的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从企业层次、产业层次和国家层次对竞争进行了分析。
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提出了著名的波特钻石模型。
该模型认为,一个地区产业的竞争优势是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及结构和竞争对象、机会、政府等六要素的综合表现。
二、由钻石体系看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一)生产要素1、理论部分。
波特认为生产要素可以被归纳成: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五大类。
波特又把这些生产要素按等级分类,第一种分类方式是划分为基本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第二种分类方式是划分为普通生产要素和特殊生产要素。
其中,高级生产要素和特殊生产要素对产业强大而持久的竞争力提供决定性作用,它们的可获得性与专业程度也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
2,山西煤炭产业实际情况。
自然资源:煤炭产业离不开煤炭资源。
全省煤炭资源总量6,652.02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11.9%。
人力资源:煤炭行业已面临人才严重短缺和断档现象,尤其缺乏从事井下安全生产、技术和管理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级技术工人。
基础设施:山西省位于华北西部,在全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中承东启西。
随着大秦线、侯月线以及配套的充石线复线改造、邯长线与邯济线的贯通、京九线的运营,山西煤炭铁路外运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技术水平:技术水平是产业竞争力生产要素中关键要素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山西煤炭产业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基于“钻石模型”的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研究(全文)

基于“钻石模型”的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研究XX:1004-4914(20XX)03-207-03一、煤炭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依据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经过对许多GJ的产业竞争力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也已证明“钻石模型”被作为“经济分析范式”运用于不同产业的竞争力分析之中,在产业竞争力评价中具有重要作用。
“钻石模型”指出,一国的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六个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对手”四个内生要素和“政府行为”、“机遇”两个外生因素。
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紧密联系,使竞争力成为综合性极强的问题。
当然波特的范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对于不同GJ的特定产业.在不同的进展阶段,分析范式也不尽相同。
山西煤炭产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别产业,体制因索对竞争力的影响就非常大。
因此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是改善过的钻石模型,即考虑到政府对“相关与辅助产业”的影响和政府对“机会”的影响。
二、由“钻石模型”来看山西省煤炭产业竞争力(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基础设施、资本资源五个方面,其中特别强调的是“要素制造”而不是一般的“要素禀赋”。
1.山西省自然资源概况。
山西省拥有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是竞争中占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
山西省地处我国中部能源基地前沿,直接辐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地理位置优越。
据GJ煤矿监督治理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XX年,山西省已探明的保有煤炭资源储量2652.84亿吨,占全国10210.56亿吨的26%。
其中炼焦煤查明资源量1544.54亿吨,占全国同类煤炭资源储量2758.60亿吨的61.4%;无烟煤资源储量则占全国的30%。
山西省煤炭资源有储量丰富,煤质优良,且易于采掘,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2.山西省人力资源概况。
山西省为中部欠发达省份,人力资源成本相对较低。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101.25万人,但煤矿采掘一线人员主要来自农民工,占从业人员总数的80%。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GEM模型解析与GEMN模型构建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研究GEM模型解析与GEMN模型构建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量化模型,特别是对GEM模型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GEMN 模型。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科学、准确地评价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首先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接着,详细解析GEM模型的基本原理、评价流程和优缺点,指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改进空间。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评价量化模型——GEMN模型。
该模型在保留GEM模型核心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新的评价指标和方法,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还将通过实证研究,验证GEMN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和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概述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量化模型是对产业集群内部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量化分析的重要工具。
该模型旨在通过一系列指标体系的构建和量化分析,评估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水平,为政策制定者、企业家和研究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和参考。
评价量化模型通常涉及多个维度和层面,包括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这些维度和层面通过一系列具体指标进行量化,如企业数量、产值规模、研发投入、专利数量、品牌影响力等。
这些指标的选择和权重分配取决于评价目的和产业集群的特定特征。
在评价量化模型中,GEM模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GEM模型由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于1998年提出,它以钻石模型为基础,通过对产业集群的六个关键要素进行量化分析,评估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这六个要素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公司的结构和战略、本地市场、外部市场。
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通过对山西煤炭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煤炭产业的发展趋势,探讨了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竞争力的具体对策,包括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
通过实施这些对策,山西煤炭产业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1. 引言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产业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然而,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环保压力的增加,山西煤炭产业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提升山西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适应市场需求。
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煤炭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山西煤炭企业应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通过引进和研发先进的煤炭开采、加工、利用技术,提高煤炭的质量和附加值。
此外,还应注重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3. 转型升级山西煤炭产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一方面,应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如风电、太阳能等,减少对煤炭能源的依赖,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另一方面,山西煤炭企业应积极拓展煤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4. 市场拓展市场拓展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山西煤炭企业应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通过加强与用户的合作,提供定制化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提高客户满意度。
此外,还应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和信誉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5. 资源整合山西煤炭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进行资源整合。
通过集中采购、跨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协同发展,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6. 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山西煤炭产业的支持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市场拓展和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对煤炭企业的监管力度,推动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 竞争力的指标体 系, 并运用 G M( ru d g— nepi sMak L 模型 对山西 的煤 E G on i s E t r e— res n rs )
炭企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 了评价 , 出了一些政 策建议 。 提
关键词 : 炭企业 ; 煤 企业 集 群 ; E 模 型 ; 争 力评 价 ; GM 竞 山西 省
外部市场
20 0 5年 山西 省的煤炭企业 的企业 总数有 622家 , 6 相对其他省份来
说。 山西省煤炭企业的企业数 占有绝 对优势 , 其分布情况见图 l 。
市 场
■ K渐
_ J d 、
本 地 市 场
Hale Waihona Puke 供应商 与相关 辅 助 行 业 企业 结 构 、 略 和竞 争 战 图 2 GE M模 型 图
右. 在重 点订货量 、 出口量 、 出省销量方面 , 净 分别 占全 国的 4 %.0 0 5 %和
7 % 以上 。 0
6个I 素被分 为 3 : “ 夭 I 对 一是 因素 对 I ” ——基 础( rudn )包 括 G on i s 。 g
“ 资源 ” 设施”二是“ 和“ ; 因素对 Ⅱ” ——企业 ( nepi s . 括“ E trr e )包 s 供应商与 相关辅助行业” 企业 的结构 、 和“ 战略和竞争” 三是“ ; 因素对 Ⅲ” ——市场 ( res , Makt)包括“ 本地市场” 外 部市场 ” 】( 和“ _ 见图 2 。 ) 资源
2 G M模 型的构 建 E
21 G M模型简介及适用性分析 . E
山西省 的煤炭企业集群 已经初 步形 成,根据 2 0 年 山西省煤炭行 05
业数 据统计 , 其主要集中在临汾 、 吕梁 、 中、 晋 太原 , 4个地 区的煤 炭企 这 业在全省 l 1个市区中所占的 比例是 6 . %。因此 , 57 4 对山西煤炭企业集 群 的组 成和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 义。本文运用 G M模 E 型对 山两煤炭企业集群竞争力进行量化研究 , 结合定性分析 对山西煤炭
维普资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0 8 2 一 l0 0 10 —0 3 20 )4 O O — 3
S I E HII R A O E E O M N C — C : M N D V L P E T&E O O Y T NO H C NM
中图分类号 :4 6 1 F2. 2
文献标识码 : A
缺 性 和 分 配 的 不 均 匀性 。
山西是 巾国煤炭资源 的产 销大省 , 具有得天独 厚的资源优 势 . 如煤 炭储量大 、 分布广 、 品种多、 质量优 、 易开采等。山西的煤炭储藏量占全 国 的 l3 产量 占全 国的 l , 国 7 %以上的外运煤是来 自于山西 。 ,, ,全 4 0
地 市 场 ”外 部 市 场 ” “ 。
1 煤炭企 业集 群的形 成
改革开放 以来 , 山西煤炭 工业发 生了翻天覆地 的变化 。已基 本形 成 了勘探设计 、 矿建生产 、 加工利用 、 煤机制造 、 教育科研 、 多经 三产等协 i J { 4 发展的煤炭工业体 系。山西煤炭除供应 国内 2 个 省( 、 外 , 远销 8 市 区) 还 亚洲 、 欧洲和拉美等 2 多个国家和地区。 0 山西煤炭产量占全 国的 3 %左 0
市、 清徐县 , 古交市 、 娄烦县。 山两省 的煤 炭企业主要分 布在临汾 、 吕梁 、 晋巾 、 太原 , 它们 在全省 同行业巾所 占的 比例数分别是 :61%。28%,44 %.20 %, 4个 1.0 1. 6 1.5 1.6 这 地区的煤炭采选企业 在全省 I 个 市巾所 占的 比例是 6 .7 其次是晋 】 54 %, 城、 长治 、 同. 7个 地区 占山两同行业 企业数的 8 .8 大 这 38 %。由此可见 ,
企业 集 群竞 争 力 进 行 合 理 准 确 的 定位 。
英 国学者 Tm P d o 和 H r y is 经过多年对波 特钻石模型 的研 i m t a " e eG bo v
究和改进 ,于 19 9 8年提出 了一种基 于区域 范围的分析集群竞争力的模 型——G M模型 。G M模型确定 了影响集 群竞 争力的六大因素 ,包括 E E “ 资源” 设施” 供应商 和相关辅助企业 ”企业 的结 构 ,战略和竞争” 本 “ “ “ “
模型合适。
撼 糸
图 l 20 0 5年 山两 煤 炭 企 业 分 布 网
山西省的煤炭企业主要分布在 : 一是临汾地 区的临汾市区 、 霍州市 、 翼城县 、 襄汾县 、 洪洞县、 古县 、 乡宁县、 溥县 、 汾西县 ; 二是 吕梁地 区的汾 阳市 、 交城县 、 口县、 交 柳林县 、 孝义市 、 巾阳县 ; 三是晋中地区的榆次 、 和顺 县 、 介休市 、 石县 、 阳县 、 阳县 、 灵 寿 背 左权县 ; 四是 太原地区的太原
: 城 《 - { : : 临泐 赣
群 ¨繁
赫嘲州
鞲太 ,
÷
忻州 远城
虽 然波特是最早从 规范的角度来 分析集群竞争力的 , 他在其 钻石模
型理论巾提; 企业 集群竞争力取决于 4个相互芙联的 因素: b, 企业 战略、 结构和竞争者 ; 需求状况 ; 相关 的支持企业 ; 要素 状况 。但 由于波特钻 石模型 以国家为研究对象 .在地 方性的煤炭企业 集群评价 巾不如 G M E
20 年 08
第 1卷 8
第 2 期 4
收 稿 日期 :0 8 0 一l 20—6 8
基 于 G M 模 型的 山西煤炭企 业集群 竞争力评价 E
刘 小乔 张 所 地 z ,
(. 财 经 大 学 管 理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1 山西 山西 太 原 ,30 22山西 财 经 大 学 . 两 太 原 ,3 0 6 0 0 1 ;. 山 0 00 ) 摘 要 : 过 对 山 西 的煤 炭 企 业 集 群 竞 争 力 影 响 因 素 的 分 析 , 定 了山 西 煤 炭 企 业 集 通 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