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
电工学目录

本文由ppp297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目第 1 章直流电路 (1)1.1 电路的组成及基本物理量......1 1.1.1 1.1.2 1.2 电路的组成......1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2)录1.10.1 实训一:直流电压、电流表的安装...... 27 1.10.2 实训二:电压、电位的测定...... 29 1.10.3 实训三:万用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30 习题 (33)欧姆定律、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6 1.2.1 1.2.2 1.2.3 1.2.4 一段电路的欧姆定律......6 全电路的欧姆定律......6 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7 电阻电路的连接 (8)第 2 章正弦交流电路 (36)2.1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 36 2.1.1 2.1.2 2.2 交流电的产生...... 37 表征交流电的三要素...... 38 正弦量的表示法...... 41 同频率正弦量的加、减法...... 42 纯电阻交流电路...... 45 纯电容交流电路...... 47 纯电感交流电路 (48)1.3额定值以及电源有载工作、开路、短路...... 10 1.3.1 1.3.2 额定值...... 10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短路...... 11 电压源...... 12 电流源...... 13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4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15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7)同频率正弦量的相加和相减…… 41 2.2.1 2.2.21.4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等效变换…… 12 1.4.1 1.4.2 1.4.3 2.3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与电感…… 44 2.3.1 2.3.2 2.3.31.5基尔霍夫定律…… 15 1.5.1 1.5.2 2.4电阻、电感、电容的串、并联电路及谐振…… 50 2.4.1 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电路…… 50 2.4.2 电阻、电感、电容的并联电路…… 51 2.4.3 电路的谐振…… 53 电路的功率因数…… 54 功率因数的补偿…… 55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 57 三相电源的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59 功率因数的补偿…… 54 2.5.1 2.5.21.6 1.7电路中电位的计算...... 18 戴维南定理及诺顿定理...... 20 1.7.1 1.7.2 戴维南定理...... 20 诺顿定理 (21)1.8 1.9支路电流法...... 21 实训与实验仿真...... 22 *1.9.1 1.9.2 EWB 简介...... 22 应用EWB 对电路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电阻、电流、电压的测量...... 25 本章实训 (27)2.6 2.5三相交流电路…… 57 2.6.1 2.6.21.10IV 2.7电工学(非电类) 三相负载的连接…… 60 2.7.1 2.7.2 2.8 三相负载的星形连接……61 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连接…… 62 照明电路安装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63 2.8.2 三相负载的连接及功率的测量…… 65 习题…… 69 4.3 4.1.3 4.1.4 4.2 4.1.2 半导体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86 半导体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88 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89 放大电路的概念…… 90 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9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92 4.3.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94 3.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70 3.1.1 3.1.2 半导体的特性...... 71 杂质半导体...... 71 4.4 4.3.3 4.3.4 4.3.5 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工作情况...... 96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99 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100 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03 稳定静态工作点放大电路的分析...... 104 4.5 多级放大电路...... 107 4.5.1 多级放大电路的级间耦合方式 (108)4.5.2 4.6 多级放大电路的参数…… 109 功率放大电路概述…… 111 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12 4.6.3 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115 4.7 本章实训:应用 Multisim 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 117 4.7.1 4.7.2 Multisim 简介…… 117 应用Multisim 对固定偏流式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118 4.7.3 应用Multisim 对分压偏置式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119 习题…… 120 功率放大电路…… 111 4.6.1 4.6.2本章实训…… 63 2.8.1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 90 4.2.1 4.2.2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92 4.3.1第 3 章半导体二极管与整流滤波电路 (70)3.1.3 PN 结的形成及特性...... 72 3.2 半导体二极管...... 74 3.2.1 3.2.2 3.2.3 3.3 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74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74 二极管的参数...... 75 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76 整流电路的参数计算...... 77 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78 稳压管的工作原理...... 79 稳压管稳压电路 (80)稳定静态工作点的放大电路…… 103 4.4.1 4.4.2整流电路与滤波电路…… 76 3.3.1 3.3.2 3.3.33.4硅稳压管稳压电路…… 79 3.4.1 3.4.23.5本章实训:应用 EWB 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 81 3.5.1 3.5.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仿真分析...... 81 整流电路与滤波电路仿真分析...... 82 3.5.3 硅稳压管稳压电路仿真分析 (83)习题 (83)第 4 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基本放大电路 (85)4.1 半导体三极管...... 85 4.1.1 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 (85)目录V 6.3.2 6.3.3 6.3.4 6.3.5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161 组合逻辑部件...... 162 基本触发器...... 169 其他触发器及触发器的触发方式...... 171 6.4 时序逻辑电路及应用...... 177 6.4.1 6.4.2 6.4.3 6.5 寄存器...... 179 计数器...... 180 555 定时器及其应用...... 182 基本逻辑门电路设计与仿真...... 185 6.5.2 6.5.3 6.5.4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与仿真...... 186 计数器设计与仿真...... 187 555 振荡器设计与仿真 (187)第 5 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123)5.1 5.2 5.3 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123 集成电路基本知识...... 128 集成运放的应用基础...... 128 5.3.1 5.3.2 5.4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条件...... 128 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 130 反相比例运算...... 132 同相比例运算...... 133 加法与减法运算电路 (133)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132 5.4.1 5.4.2 5.4.3本章实训…… 185 6.5.15.5 5.6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 137 集成稳压电路...... 138 5.6.1 5.6.2 三端固定输出集成稳压器...... 138 三端可调输出集成稳压器 (139)5.7本章实训:应用 Multisim 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 140 5.7.1 应用 Multisim 对差分式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140 5.7.2 应用 Multisim 对比例运算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141 5.7.3 应用 Multisim 对加减法运算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142 5.7.4 应用Multisim 对积分运算电路仿真分析 (143)习题 (188)第 7 章电力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191)7.1 电力电子技术简介...... 191 7.1.1 7.1.2 7.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 191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192 晶闸管的结构...... 192 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194 晶闸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194 7.3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196 7.3.1 7.3.2 7.4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97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199 对晶闸管的触发电路的要求...... 203 7.4.2 单结晶体管组成的触发电路...... 203 7.5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206 7.5.1 7.5.2 7.5.3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206 大功率晶体管...... 207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208)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92 7.2.1 7.2.2 7.2.3习题 (144)第 6 章数字电路基础 (147)6.1 数制与编码...... 147 6.1.1 6.1.2 6.2 数制...... 147 编码...... 149 与逻辑及与门电路...... 150 或逻辑和或门电路...... 152 非逻辑和非门电路...... 153 复合门电路...... 154 基本逻辑及应用...... 155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160)晶闸管的触发电路…… 203 7.4.1基本逻辑门电路及应用…… 150 6.2.1 6.2.2 6.2.3 6.2.4 6.2.56.3组合逻辑电路…… 160 6.3.1VI 7.5.4 7.6电工学(非电类)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209 9.3.2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 243 9.3.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244 9.4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 247 8.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214 8.1.1 8.1.2 8.1.3 8.2 磁通与磁感应强度...... 214 磁导率...... 215 磁场强度 H ...... 216 磁化曲线与磁滞回线...... 216 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218 铁磁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219 磁路...... 219 磁通势......220 磁路欧姆定律...... 220 涡流...... 221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223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224 变压器的额定值、功率、效率 ...... 227 8.4.4 8.5 其他变压器 (229)10.2 本章实训:单相变压器特性检测...... 231 9.6 9.5 9.4.1 9.4.2 9.4.3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 247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 250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 251 单相异步电动机...... 252 同步电动机 (254)本章实训:单结管触发电路及单相半控桥式电路三种负载的研究 (212)习题 (213)第 8 章磁路和变压器 (214)其他用途的交流电动机…… 252 9.5.1 9.5.2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216 8.2.1 8.2.2 8.2.3本章实训:三相异步电动机旋转磁场的演示实验 (255)8.3磁路和磁路欧姆定律…… 219 8.3.1 8.3.2 8.3.3 8.3.4习题 (257)第 10 章继电-接触器控制 (259)10.1 常用低压电器...... 259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刀开关...... 259 熔断器...... 260 按钮...... 261 接触器...... 262 继电器...... 264 行程开关...... 267 自动空气开关 (268)8.4变压器…… 223 8.4.1 8.4.2 8.4.3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直接启动控制电路...... 270 10.2.1 10.2.2 单向控制电路......270 顺序控制电路...... 271 正反转控制电路...... 272 多地控制电路 (274)习题 (233)第 9 章交流电动机 (234)9.1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 234 9.1.1 9.1.2 9.1.3 9.2 定子…… 235 转子……235 三相电动机的铭牌…… 236 旋转磁场…… 238 转差率…… 240 10.310.2.3 10.2.4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和制动控制...... 275 10.3.1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降压启动...... 275 10.3.2 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27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基本原理…… 237 9.2.1 9.2.29.3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与机械特性...... 242 9.3.1 转子电路的参数...... 242 10.4 本章实训:电气控制实训...... 278 10.4.1 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 (278)目录 10.4.2 单向旋转接触器自锁控制线路的安装…… 279 10.4.3 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控制线路的安装…… 281 10.4.4 Y/△降压启动控制线路的安装…… 282 习题…… 283 12.2 12.1.2 412.1.1 检测与转换技术的VII基本概念...... 302 测量误差...... 303 传感器...... 304 传感器的组成...... 304 传感器的分类...... 304 传感器的特性...... 305 电流、电压和功率的测量...... 307 非电量测量...... 307 传感器及其分类...... 304 12.2.1 12.2.2 12.2.3 12.2.4 12.3 第 11 章工厂供电与安全用电 (285)11.1 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 285 11.1.1 11.1.2 11.1.3 11.2 发电厂…… 286 电网…… 286 电力用户…… 287 工厂供电的意义和要求…… 287 工厂供电系统组成…… 288 工厂电力负荷的计算…… 289 12.5 12.4电量测量及非电量测量…… 307 12.3.1 12.3.2常用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电路...... 308 12.4.1 12.4.2 12.4.3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 308 电容式传感器...... 310 电感式传感器 (311)工厂供电概述…… 287 11.2.1 11.2.2 11.2.3本章实训: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特性测试 (313)11.3 11.4 11.5触电...... 293 安全用电...... 295 节约用电...... 297 11.5.1 加强工厂供用电系统的科学管理...... 298 11.5.2 搞好工厂供用电系统的技术改造 (299)习题 (314)附录 A 逻辑符号对照示例...... 315 附录 B 集成电路...... 316 附录 C 常用集成电路引脚排列...... 317 附录 D 常用二极管技术参数...... 320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326)11.6本章实训:三相交流电相序的判别 (300)习题 (301)第 12 章检测与转换技术 (302)12.1 检测与转换技术的基础知识 (302)1。
第十章电工学-继电接触控制系统介绍

解决措施:在控制电路中加入机械连锁。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SB
SBF 机械联锁KMRKMF
KMF SBR
KMF KMR 电气联锁
利用复合 按钮的触 点实现联 锁控制称 机械联锁。
KMR
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SB SBF
断开 闭合
KMF SBR
闭合 KMR 当电机正转时, 按下反转按钮SBR
U1 V1 W1
KT KM12 KM24
KM22
U2 V2 W2
KM3
KT KM23 KM3 KM13 KM2 KM21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常开延时闭
常闭延时开 常闭 常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常闭延时闭
常开延时开 常闭 × × 常开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M 3~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C620-1 型普通车床控制线路
KMRKMF 先断开
KMF KMR
闭合
停止正转 电机反转
断电 通电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ABC
FU
SB1 SBF
KMF
KH
KKMMFF
KMR
KMF
KH M 3~
SBR KMFF
KMR
KMR
A BC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KMF
FU SB1 SBF
KMR KMF
KMF
KH
KMR
KH M 3~
SBR KMR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
第10章 继电接触控制系统
10.1 常用控制电器 10.2 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 10.3 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线路 10.4 行程控制 10.5 时间控制
电工学郭木森答案

电工学郭木森答案【篇一:电工学(上册)教学及考核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本科,物理教育专业课程代码:16001513学时分配:46(理论)+14(实践)赋予学分:3.5先修课程:《物理学》、《高等数学》后续课程:《电子线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工学》是在《物理学》所阐述的电磁规律的基础上联系电工的工程实际,是理工科非电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规律、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的基本方法、电路的实验和应用的基本技能;掌握电气设备中的常用的变压器和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电工仪表使用方法;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从而培养分析电工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专业和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学生经过学习,可以掌握基本的电工的知识,并会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使用,实验的技能得到初步的锻炼,它与实践课程——《电工学实验》组成完整的教学与实践体系。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3课时)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2、电路模型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4、欧姆定律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6、基尔霍夫定律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说明和要求:1、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
2、理解电压、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
3、理解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电流定律,并能正确运用。
4、掌握电源的工作状态及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7课时)1、电阻串并联联接的等效变换2、电阻的星形联结和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4、支路电流法 5、结点电压法 6、叠加原理7、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8、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9、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说明和要求:1、理解电阻电路和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方法。
电工技术一

(2) 当开关闭合时,电路 如图(b) 电流 I2 = 0, 电位 VA = 0V 。
电流在闭合 路径中流通
I2
(a)
A
2K
2k
+
6V –
I1
I2
(b)
A
电路分析中的假设参考方向(参考方向)
问题的提出:在复杂电路中难于判断元件中物理量
的实际方向,电路如何求解?
电流方向 AB? 电流方向 BA?
2009.9. 1—2009.11.17 《电工学》 电路与控制系统篇
教学基本要求:
1. 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好基础。 2. 通过实验, 学习常规电子仪器的 使用方法, 锻炼动手能力。
按时交作业, 每次检查完成情 况并登记 。 实验很重要,须提前预约,实 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后认真完成报 告。 作业,实验,考勤作为平时成
大小 I 的变化可能是 _______ 的变化, 方向 或者是_______ 的变化。
理想电流源 (恒流源): RO= 时的电流源. I Is
a
Vab I
Vab
b
IS
伏 安 特 性
特点:(1)输出电流不变,其值恒等于电 流源电流 IS; (2)输出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恒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
I
I 2 2A
I ?
哪 个 答 案 对
10 I 27A 2 10 I 5A 2
例: 求下列各电路的等效电源 a + 2 2 3 + V 5A 3 5V – (a) (b) 解: a + 2 V 5A 3 + 5V b – (a) (b)
a + V
b
a
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

电路符号 异步电机的
IF ( 1.5~2.5) I Nmax + ∑IN
起动电流 Ist=(5~7) IN
最大容量电动机
的额定电流
其余电动机 可编额辑pp定t 电流之和
(3-13)
三、 接触器 弹簧
线圈 铁芯 衔铁 电机
~~
主触头
M 3~
可编辑ppt
辅助 触头
接触器是 利用电磁 吸力使触 头闭合或 断开,从 而自动接 通或断开 电机的一 种自动电 器开关。
以下小容量电动机起动和
停止开关。
断开位置
可编辑ppt
M
3~
(3-8)
3~
Q
Q
控制小 电动机
三极
双极
符号
组合开关种类很多,
常用的有 HZ10系列,
额定电流有10、25、
60、100A等多种。
接通位置
可编辑ppt
M
3~
(3-9)
3、 按钮 按钮帽 常闭触点
常开触点
复合按钮
SB
电路符号
可编辑ppt
常开(动合)按钮
有
1、种类
填
料
半封闭瓷插入式
螺
旋
式
无填料密封管式
熔断器外形 可编辑ppt
有填料密封管式
(3-12)
2、熔体额定电流 I F 的选择:
1)无冲击电流的场合 (如电灯、电炉)
IF IL(稍大)
FU
2)一般电机
IF 21.5~13Ist
3)频繁起动 的电机
IF
1 1.6
~1Ist 2
4)多台电动机回路:
SB1
M 3~ 可编辑ppt
大学_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_1

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根据当前教学改革形势,在第六版的基础上作了精选、改写、调整、补充而修订编写的。
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
上册是电工技术部分;下册是电子技术部分。
各章均附有习题。
另编有配套立体化教材(见第七版序言)。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上述两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本书(第七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张保郁教授审阅。
本书第三版于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第四版于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五版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六版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于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此外还被评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
电工学(吉培荣著):内容简介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欧姆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电源有载工作1.5.2电源开路1.5.3电源短路1.6基尔霍夫定律1.6.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习题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1.1电阻的串联2.1.2电阻的并联2.2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1电压源模型2.3.2电流源模型2.3.3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2.4支路电流法2.5结点电压法2.6叠加定理2.7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7.1戴维宁定理2.7.2诺顿定理2.8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2.9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习题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三相电路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第7章交流电动机第8章直流电动机第9章控制电机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第12章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第13章电工测量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第14章半导体器件14.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4.1.1本征半导体14.1.2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4.2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4.3二极管14.3.1基本结构14.3.2伏安特性14.3.3主要参数14.4稳压二极管14.5双极型晶体管14.5.1基本结构14.5.2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14.5.3特性曲线14.5.4主要参数14.6光电器件14.6.1发光二极管14.6.2光电二极管14.6.3光电晶体管习题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15.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5.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2.1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确定静态值 15.2.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15.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5.3.1微变等效电路法15.3.2图解法15.4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5.5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5.6射极输出器15.6.1静态分析15.6.2动态分析15.7差分放大电路15.7.1静态分析15.7.2动态分析15.7.3共模抑制比15.8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5.8.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15.8.2互补对称放大电路15.8.3集成功率放大电路15.9场效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15.9.1绝缘栅场效晶体管15.9.2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习题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6.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16.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16.1.2电路的简单说明16.1.3主要参数16.1.4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16.2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16.2.1比例运算16.2.2加法运算16.2.3减法运算16.2.4积分运算16.2.5微分运算16.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16.3.1有源滤波器16.3.2采样保持电路16.3.3电压比较器16.4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 16.4.1矩形波发生器16.4.2三角波发生器……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第19章电力电子技术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第22章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第23章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电工学(吉培荣著):图书目录点击此处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
《电工技术》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10章

KM 主触点复位 →M 失电惯性运行至停止
KM 常开触点复位
3.图示电路中,按正常操作后,电路会出现什么现象?指出图中的错误,并在图中加以 改正,改正后的电路能实现什么控制?
无任何反应,改正后如图,可实现起保停控制。
4.画出三相异步电动机即可点动又可连续运行的电气控制线路。
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试题答案
一、 填空题 1.主电路、控制电路、初始状态 2.断路器、接触器、熔断器、热继电器 3. 熔断器、热继电器 4. 灭弧 5. 控制电路、绿、红 二、 判断题 ××√×× 三、 选择题 CDBBD 四、 简答题
1.点动的定义? 答案:点动控制:用手按下按钮后电动机得电运行,当手松开后,电动机失电,停止 运行。 2.简述电气控制原理图。 答案: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 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 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辅助电路包括控 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 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3.简述螺旋式熔断器的要结构。 答案:螺旋式熔断器主要由瓷帽、熔断管、瓷套、上接线端、下接线端及座子等部分 组成。 4.既然三相异步电动机主电路中装有熔断器,为什么还要装热继电器?可否二者中任意 选择? 答案:二者作用不同。 熔断器的作用是:电动机的短路保护; 热继电器则是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在三相异步电动机主电路中,二者缺一不可。
五、 分析题 1.画出带有热继电器过载保护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启保停控制线路,包括主电路。
2.根据以上电路,分析其工作原理。
第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资料

操作过程: SBF
SB1
停车 SBR
正转
反转
返回
二、加互锁的正反转控制
SB1
KMR SBF
FR KMF
主电路同前
KMF SBR
KMF
KMR
互锁作用:
KMR
互锁
正转时,SBR不起作用;反转时,
SBF不起作用。从而避免两个接触 器同时工作造成主回路短路。返回
缺点:正转过程中要求反转,必须先按停 止按钮,然后才能按反转按钮。
SB2
KM1
FU
FU
KM1 KH1
KM2
KM1
KH2
KM1
SB3
SB4
KM2
KH2
M
M
3~
3~
主电路
KM2
控制电路
这样实现顺序 控制可不可以?
不可以 !
两电机各自要有独立
KM1
的电源;这样接,主触头
(KM1)的负荷过重。
KM2
KH
M
KH M
3~
主电路
3~
SB1 SB2
KM1
KM1
SB3
KM2
KM2
10.2.1 点动和连续控制
A BC Q FU
停车
起动
按钮 SB1
按钮 SB2
KM
KM
自锁的作用
KM
自锁
按下按钮(SB2),线圈(KM)通电, 电机起动;同时辅助触点(KM)闭合。
M 3~
即使按钮松开,线圈保持通电状态,
电机连续运转。
返回
保护措施
短路保护
方法:加熔断器
一旦发生短路事故,熔丝立即熔断,电动机立即 停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10.1 刀开关与组合开关有何异同?解 相同之处:两者都是手动电器,主要在不频繁操作的低压电路中用作接通或切断电路、换接电源、控制小型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与停机等。
不同之处:与刀开关相比,组合开关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通断电路能力强等优点。
10.2 按钮与开关的作用有何差别?解 按钮是一种发出指令的电器,主要用于远距离操作继电器、接触器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从而控制电动机或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
开关在不频繁操作的低压电路中用作接通或切断电路、换接电源、控制小型鼠笼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与停机等。
10.3 熔断器有何用途?如何选择?解 熔断器主要用作短路保护,串联在被保护的线路中。
线路正常工作时,熔断器如同一根导线,起通路作用;当线路短路或严重过载时,电流大大超过额定值,熔断器中的熔体迅速熔断,从而起到保护线路上其他电器设备的作用。
选择熔断器,主要是选择熔体的额定电流。
选择熔体额定电流的方法如下:(1)电灯支线的熔体:熔体额定电流≥支线上所有电灯的工作电流之和。
(2)一台电动机的熔体:熔体额定电流≥5.2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如果电动机起动频繁,则为:熔体额定电流≥2~6.1电动机的起动电流。
(3)几台电动机合用的总熔体:熔体额定电流⨯=)5.2~5.1(容量最大的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其余电动机的额定电流+。
10.4 交流接触器有何用途?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解 交流接触器用于远距离频繁接通、切断电动机或其它负载的主电路。
交流接触器主要由电磁机构、触点系统和灭弧装置3部分组成。
电磁机构实际上是一个电磁铁,包括吸引线圈、铁心和衔铁,电磁铁的线圈通电时,产生电磁吸引力,将衔铁吸下,使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电磁铁的线圈断电后,电磁吸引力消失,依靠弹簧使触点恢复到初始状态。
触点用以接通或断开电路,由动触点、静触点和弹簧组成。
灭弧装置用以熄灭由于主触点断开而产生的电弧,防止烧坏触点。
10.5 简述热继电器的主要结构和动作原理。
解 热继电器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工作的保护电器,在电路中用作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载保护。
热继电器利用感温元件受热产生的机械变形推动机构动作来开闭触点。
热继电器中的发热元件是一段阻值不大的电阻丝,接在电动机的主电路中。
感温元件是双金属片,由热膨胀系数不同的两种金属辗压而成。
当主电路中的电流超过允许值而使双金属片受热时,双金属片的自由端将会弯曲超出扣板,扣板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将常闭触点断开。
触点是接在电动机的控制电路中的,控制电路断开将使接触器的线圈断电,从而断开电动机的主电路。
10.6 自动开关有何用途?简述自动开关的动作原理。
解自动开关的功能是当发生短路、过载、欠电压等故障时自动切断电路,起保护作用。
自动开关主要由触点系统、操作机构和保护元件3部分组成。
主触点靠操作机构闭合。
开关的脱扣机构是一套连杆装置,有过流脱扣器和欠压脱扣器等,它们都是电磁铁。
主触点闭合后就被锁钩锁住。
在正常情况下,过流脱扣器的衔铁是释放的,一旦发生严重过载或短路故障,线圈因流过大电流而产生较大的电磁吸力,把衔铁往下吸而顶开锁钩,使主触点断开,起到过流保护作用。
欠压脱扣器的工作情况与之相反,正常情况下吸住衔铁,主触点闭合,当电压严重下降或断电时释放衔铁使主触点断开,实现欠压保护。
10.7 行程开关与按钮有何异同?解相同之处:两者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相似,均靠外力按压或碰压而动作,都有常开和常闭两类触点。
不同之处:行程开关是靠装在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挡块撞击触杆使其动作,按钮是手动的。
10.8 简述通电延时空气式时间继电器的动作原理。
解通电延时空气式时间继电器利用空气的阻尼作用达到动作延时的目的,主要由电磁系统、触点、空气室和传动机构等组成。
吸引线圈通电后将衔铁吸下,使衔铁与活塞杆之间产生一段距离,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活塞杆向下移动。
伞形活塞的表面固定有一层橡皮膜,当活塞向下移动时,膜上面将会出现空气稀薄的空间,活塞受到下面空气的压力,不能迅速下移,当空气由进气孔进入时,活塞才逐渐下移。
移动到最后位置时,杠杆使微动开关动作。
延时时间为从电磁铁吸引线圈通电时刻起到微动开关动作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通过调节螺钉改变进气孔的大小可以调节延时时间。
10.9画出交流接触器、控制按钮、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行程开关等电气元件的图形符号。
解交流接触器、控制按钮、热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行程开关的图形符号如表10.2所示。
10.10 在电动机主电路中既然装有熔断器,为什么还要装热继电器?它们各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照明电路中一般只装熔断器而不装热继电器?解在电动机的主电路中,熔断器起短路保护作用,热继电器起过载保护作用。
根据热继电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知,热继电器是靠电流通过发热元件加热双金属片,使双金属片变形而使触点动作来实现过载保护的,因此,一定的电流下需要一定的动作时间,即使是短路电流通过发热元件,也仍需一定时间触点才能动作。
因为发生短路事故时,要求电路能够立即断开,所以热继电器对短路不能起到保护作用,故还需要装熔断器。
在照明电路中,因为所选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线路上所有电灯的工作电流之和,只要线路电流超过熔体的额定电流,熔体就会在短时间内熔断,所以不需要装热继电器。
表10.2 习题10.9解答用表10.11 什么是点动控制?什么是连续运转控制?试画出既能实现点动,又能实现连续运转的控制电路。
分析连续运转控制与点动控制的主要区别在于控制电路能否自锁,连续运转控制能自锁,点动控制不能自锁。
解按下按钮时电动机起动运转,松开按钮时电动机停止运转的控制,称为点动控制。
按动起动按钮后电动机长期连续运,按动停机按钮后电动机停止运转的控制,称为连续运转控制。
如图10.1所示为既能点动又能连续运转的控制电路,图中复式按钮SB1为点动控制按钮,SB2为连续运转控制的起动按钮。
按下SB1时,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主触点闭合,电动机起动运转,串联在自锁触点支路的常闭按钮触点断开,使自锁失效;松开SB1时,接触器KM的线圈断电,主触点断开,电动机停转。
可见SB1只能使电动机电动工作。
10.12 试设计一个控制电路,使之能分别在3个不同地点直接控制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和停机。
分析本题属于多地控制问题。
在多地控制中按钮的接线原则是:所有起动按钮并联,所有停机按钮串联。
这样,按任一处的起动按钮或停机按钮,都能直接控制电动机的起动与停机。
解如图10.2所示为能分别在3个不同地点直接控制一台三相异步电动机起动和停机的控制电路,其中SB11和SB21装在一个地方,SB12和SB22装在第二个地方,SB13和SB23装在第三个地方,常开触点KM为自锁触点。
图10.1 习题10.11解答用图图10.2 习题10.12解答用图10.13 什么是自锁?什么是联锁?试举例说明如何实现自锁与联锁。
解利用接触器本身的常开触点使自身线圈保持通电的方法称为自锁,利用接触器或按钮或行程开关的常闭触点互相控制的方法称为联锁。
如图10.3所示为实现自锁与联锁的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接触器KM1和KM2的常开触点分别与按钮SB1和SB2的常开触点并联,这样在松开按钮SB1或SB2后就可以使接触器KM1或KM2的线圈继续保持通电,实现自锁。
接触器KM1的常闭触点和按钮SB1的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接触器KM2的常闭触点和按钮SB2的常闭触点与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这样就可以控制接触器KM1和KM2的线圈不能同时通电,实现联锁。
10.14 电动机主电路中的热继电器是按电动机的额定电流选择的,在起动时,电动机起动电流比额定电流大4~7倍,为什么热继电器并不动作?在运行时,当负载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为什么热继电器会动作?解在起动时,虽然电动机起动电流比额定电流大4~7倍,但时间较短,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还不足以发出足够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变形,所以热继电器并不动作。
在运行时,当负载电流大于额定电流时,时间一长,热继电器的发热元件就可以发出足够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变形,所以热继电器会动作。
10.15 在用如图10.4所示电路做电动机单向连续运转控制实验时,合上开关,按下起动按钮后出现以下现象,试分析故障原因。
(1)接触器不动作;(2)接触器动作但电动机不转;(3)电动机转动,但手松开起动按钮后,电动机又停转;(4)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有“嗡嗡”声。
图10.3 习题10.13解答用图图10.4 习题10.15的图分析分析检查故障的方法有断电检查和通电检查两种。
断电检查是在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检查各段电路是否连通,元件是否良好,对控制电路应根据工作原理分支路检查,再检查该支路与其他支路的相互联系。
通电检查是在电路通电且对电路无破坏作用的情况下,按一定顺序检查各段电压,按电压有无、大小判断电路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发生开路或短路。
解(1)接触器不动作的故障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三相电源无电;与控制电路相关相中的熔断器的熔丝已断,控制电路不通电;热继电器FR的常闭触点动作后未复位;停机按钮SB1接触不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接线端接触不良或连接导线端有松动。
(2)接触器动作但电动机不转,说明故障不在控制电路,应检查主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接触器的主触点已损坏;电动机已损坏;未接控制电路的相中的熔丝已断或接线端接触不良。
(3)电动机转动,但松开起动按钮后电动机停转,其原因是自锁触点未接上,或该段电路有断损或接触不良。
(4)电动机不转或转得很慢,并有“嗡嗡”声,这是由于某种原因而造成电动机单相起动或单相运行所致。
10.16 如图10.5所示的控制电路哪些有自锁作用,哪些没有?为什么?分析利用接触器本身的常开触点使自身线圈保持通电的方法称为自锁,控制电路是否有自锁作用,是看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是否与起动按钮的常开触点并联,若两者并联则有自锁作用,否则没有。
解如图10.5所示的控制电路中只有图(b)有自锁作用,其余都没有。
对于图(a),按下起动按钮SB1,接触器KM的线圈通电,其常开触点闭合,不仅将线圈短接,同时也将控制电路的电源短路。
对于图(c),由于接触器KM的常开触点与起动按钮SB1的常开触点串联,按下起动按钮SB1,接触器KM的线圈不能通电。
对于图(d),由于接触器KM的常闭触点与起动按钮SB1的常开触点串联,按下起动按钮SB 1,接触器KM 的线圈通电,松开按钮SB 1,线圈KM 又断电,故该控制电路只能进行点动控制。
(a)(b)(c)(d)图10.5 习题10.16的图10.17 如图10.6所示的控制电路哪些能正常工作,哪些不能?如不能正常工作,请改正。
(a) (b)(c) (d)图10.6 习题10.17的图分析 判断控制电路能否正常工作,主要是判断连接是否出现错误,也就是判断原理是否出现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