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及电子技术10、继点接触器控制系统
电气知识--接触器、继电器、变频器

电气基础知识接触器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接触器英文名称:contactor定义:能频繁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电流及规定的过载电流的开断和关合装置。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配电与用电(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接触器接触器(Contactor)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接触器由电磁系统(铁心,静铁心,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
其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
目录分类结构说明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技术发展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牢靠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简介分类结构说明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技术发展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牢靠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展开简介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别可达800安培)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
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
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在工业电气中,接触器的型号很多,电流在5A-1000A的不等,其用处相当广泛。
海关HS编码:85364100(主电路电压<=60V的接触器),85364900(60V<主电路电压<=1000V的接触器),85353000(主电路电压>1000V的接触器)分类通用接触器可大致分以下两类。
1交流接触器。
主要有电磁机构。
触头系统。
灭弧装置等组成。
常用的是CJ10。
CJ12。
CJ12B等系列。
2直流接触器,一般用于控制直流电器设备,线圈中通以直流电,直流接触器的动作原理和结构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是相同的。
电工与电子技术(中职业教材)

一、电流的基本概念 电路中电荷沿着导体的定向运动形成电流,习惯上,人们把正电荷流动的 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大小与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稳恒电流,又 称直流电流,用符号“I‖表示;大小与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交流电流, 用符号“i‖表示。讨论一般电流时可用符号i表示。电流的大小等于在单位时间 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二、直流电流和交流电流 如果电流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即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 的电量相等,则称之为稳恒电流或恒定电流,简称为直流(Direct Current), 记为DC或dc。直流电流要用大写字母I表示。对于直流电流,在任一瞬间t通过 电路的电荷[量]q都不变,其电流为: q
第三节 电压
图1-5 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3.关联参考方向 对于一个元件来说,如果电流的参考方向是从电压的“+‖极性流入、 从电压的“-‖极性流出,则称它们的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 方向,否则,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二、直流电压与交流电压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则称之为稳恒电压或恒定 电压,简称为直流电压,用大写字母U表示。 如果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则称为变动电压。对电路分析 来说,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动电压是正弦交流电压(简称交流电压),其 大小及方向均随时间按正弦规律作周期性变化。交流电压的瞬时值要 用小写字母u或u(t)表示。
第一节 电路的基本结构和电路模型
2.电路模型 突出实际电路元件的主要电磁性能,忽略次要因素的元件叫理想电路元件。 电路模型中通常遵守以下几点: (1)在一定条件下对实际器件加以理想化,只考虑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某些 电磁现象。 (2)理想电路元件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简称为电路元件。电阻元件是一 种只表示消耗电能的元件; 电感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而可以储 存磁场能量的元件; 电容元件是表示其周围空间存在着电场而可以储存电场 能量的元件。 (3)具有两个引出端的元件,称为二端元件;具有两个以上引出端的元件, 称为多端元件。 3.电路图 在设计、安装、修理各种实际电路的时候,常常需要画出表示电路连接情 况的图。为了简便,通常不画实物图,而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符号来代表电路 中的各种元件。常见的理想元件及符号如表1-1所示。用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 画出的电路模型图称为电路图。图1-1即为一电路图。 4.电路的作用 (1)实现能量转换和电能传输及分配。 (2)信号处理和传递。 表1-1见书上3页
《电工电子技术》次作业

第一次作业:1:[填空题]6、基尔霍夫电压定律适用于( )电压。
7、一阶电路时间常数τ越大,则电压或电流达到稳态所需要的时间越( )。
8、一个正弦量三要素包括:频率、幅值和( )。
9、电容的容抗与频率成( )比。
10、在纯电感元件交流电路中,在相位上电压比电流( )90︒。
参考答案:6、回路7、长8、初相位9、反10、超前2:[单选题]2、A:1AB:0AC:2AD:-6A参考答案:D3:[单选题]8、A:-jB:+jC:0参考答案:B4:[单选题]9、在下列单一参数元件的交流电路中,不会产生的无功功率的是( )。
A:纯电阻B:纯电感C:纯电容参考答案:A5:[判断题]1、电压的方向规定为由高电位("+”极性)端指向低电位("-”极性)端,即为电位降低的方向。
参考答案:正确6:[判断题]2、无论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选得如何,欧姆定律U=IR式子前均为正号。
参考答案:错误7:[判断题]3、一个电路中,功率不一定平衡。
参考答案:错误8:[判断题]4、给电感性负载串联电容可以提高功率因数。
参考答案:错误9:[判断题]5、某RLC串联电路发生了谐振,L或C上的电压大于电源电压。
参考答案:正确10:[单选题]1、在图1中,U AB=()V图1A:1B:0C:2D:-1参考答案:B11:[填空题]1、电力系统电路的作用是实现( )的传输和转换。
2、为了分析与计算电路方便,常任意选定某一方向作为电流的( )方向。
3、若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不相同,P=UI为正值,该元件是( )。
4、在一定电压下电源输出的功率和电流决定于( )的大小。
5、若电源的开路电压为12V,其短路电流为30A,则该电源的内阻为( )Ω。
参考答案:1、电能2、参考3、电源4、负载5、0.412:[单选题]10、下列问题不是由功率因数低引起的是( )。
A:发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B:增加线路和发电机绕组的功率损耗C:电压不稳定参考答案:C13:[单选题]11、给某电感性负载并联电容以提高功率因数,是指( )。
通信专科-电工技术教学大纲

《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工技术课程代码:020246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学分:3.5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 1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适用专业:通信技术专业三年制专科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及通信技术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学习电工技术必要的理论知识,并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实训相结合,完成对学生必备的工程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专业课的学习和参加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学生应掌握线性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了解常用电气设备中所发生的电磁现象和规律,同时注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既有看懂电路原理图的能力,又有正确选择合适的电路元器件和应对电路故障的能力。
2.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1)课堂讲授:以电工技术所需的理论基础为主线和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分析方法的介绍,淡化复杂的理论分析,多介绍电气技术、电子技术领域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力求学生对基本理论系统由浅入深地理解并使学生学到新颖的适用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是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学会运用理论处理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之一。
课程的每一主要内容都应配合一定数量的课外作业。
(3) 实验教学为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理论与方法的能力,设计了电工技术的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模式为开放式,在课程开始后两周内,将实验题目发放到学生,其中有必做题、选做题,也可以是自主设计题,实验内容体现多层次。
学生在整个学期结合课程学习完成这些实验。
实验强调过程、淡化结果。
(4) 课程研讨在课程研讨中,同学们可以提出疑难问题,也可以是教师引导启发,然后学生一起分析研讨,并提出解决方案。
在此过程中,可以将多门相关课程的内容综合起来,也可以是对某些概念的理解或学习心得体会,也可以交换学习和实验的内容,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电气知识--接触器、继电器、变频器

电气基础知识接触器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接触器英文名称:contactor定义:能频繁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电流及规定的过载电流的开断和关合装置。
所属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配电与用电(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接触器接触器(Contactor)是指工业电中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
接触器由电磁系统(铁心,静铁心,电磁线圈)触头系统(常开触头和常闭触头)和灭弧装置组成。
其原理是当接触器的电磁线圈通电后,会产生很强的磁场,使静铁心产生电磁吸力吸引衔铁,并带动触头动作:常闭触头断开;常开触头闭合,两者是联动的。
当线圈断电时,电磁吸力消失,衔铁在释放弹簧的作用下释放,使触头复原:常闭触头闭合;常开触头断开。
目录分类结构说明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技术发展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牢靠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简介分类结构说明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区别技术发展接触器的触头接触不牢靠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展开简介在电工学上,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别可达800安培)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接触器不仅能接通和切断电路,而且还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作用。
接触器控制容量大,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控制。
是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元件之一。
在工业电气中,接触器的型号很多,电流在5A-1000A的不等,其用处相当广泛。
海关HS编码:85364100(主电路电压<=60V的接触器),85364900(60V<主电路电压<=1000V的接触器),85353000(主电路电压>1000V的接触器)分类通用接触器可大致分以下两类。
1交流接触器。
主要有电磁机构。
触头系统。
灭弧装置等组成。
常用的是CJ10。
CJ12。
CJ12B等系列。
2直流接触器,一般用于控制直流电器设备,线圈中通以直流电,直流接触器的动作原理和结构基本上与交流接触器是相同的。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 电工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教学培训计划专业:电工培训学时:42学时理论:12学时实践:30学时培训时间:7天一、培训对象:从业及未就业人员二、指导思想:1、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能跻身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劳动者。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贯彻产教结合原则。
3、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出科学性和先进性。
三、《电工》专业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电工》专业课程性质与任务《电工》是从事维修电工职业再就业人员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主要内容有电工电子学、工厂供配电及线路、电机学及工厂电气控制三个方面,这都是维修电工必需掌握的基础课程。
本专业课程的任务是使参加学习人员掌握维修电工的基本理论、掌握维修电工的基本实践技能,重要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以《电工电子学》、《工厂供电》、《电机及工厂电气控制》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再就业学员特点综合选择。
(三)、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基本要求共分三个层次:了解、掌握、熟练掌握,其中的每个层次都较前一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分别说明如下:了解:学员能够了解课程中的主要内容,根据考核要求,具有判断和选择能力。
掌握:学员能理解课程中的内容,并具有简单的操作能力。
熟练掌握:学员能够运用课程中规定的知识点,熟练地进行综合技能操作。
(四)、教学目标①掌握基本的电工理论知识。
②培养学员掌握维修电工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
③通过培训使学员具备初级《维修电工》的水平。
(五)、能力培养目标1.能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能掌握基本的电气、电子识图能力。
3.能掌握基本工厂供配电知识。
4.能掌握常用电工仪表及电工测量技术。
5.能掌握常用工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操作方法。
6.能掌握电动机的维护、运行知识。
教学大纲主要内容理论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电工电子技术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具有基本的直、交流电路的分析能力、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原理。
电工技术教案

《电工技术》教案1、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本科非电类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工程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
目前电工技术应用极其广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了解电工技术的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电工测量、安全用电。
(1)电路理论:理解电压源、电流源概念,并掌握等效变换方法;理解克希荷夫定律、叠加原理和戴维南定理;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零状态和全响应,理解并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和相量表示法,有效值、相量图、复阻抗;理解掌握交流电的瞬时功率、平均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理解并掌握三相交流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2)电机与继电接触器控制:掌握电压、电流、阻抗变换;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起动、反转方法,了解调速方法。
(3)电工测量: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功能,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4)安全用电:了解安全用电和电气设备保护常识;了解接零、接地保护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3、本课程的重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在学习时要抓住物理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要理解问题是如何提出和如何引伸的,又是怎样解决和应用的,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要重在理解。
4、课堂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5、使用的教材:黄友锐等编,《电工技术》,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秦曾煌等编,《电工学》(上),高等教育出版社唐庆玉等编,《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章电视基础知识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图像光电转换的基本过程;重现电视图像的基本参量;电视信号的调制过程与电视频道的划分;色度学的基本知识;黑白、彩色显像管的结构及特性。
掌握电视扫描的基本原理;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及特点;彩色图像的分解与重现;系统分解力与图像清晰度的关系。
技能电工教学计划(共5篇)

技能电工教学计划(共5篇)第1篇:电工技能培训教学计划精装版电工技能培训教学计划本课程是培训电工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电气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变配电所知识以及安全文明生产知识等。
一、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培训劳动预备制电工专业初级电工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掌握初级电工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作业技术,达到初级电工水平。
二、课程要求(1)获得必要的初级电工基础知识,和初步技能。
(2)了解一些常用电气设备的主要性能和用途。
(3)能看懂一般简单的电气图。
(4)掌握一般的内外线电工工艺。
(5)了解变、配电所一般的维护和操作知识。
(6)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并能正确使用一般电气设备。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作为初级电工的培训课程,其培训对象是农民工。
因此,本培训教材既不同于技校教材,又不同于等级培训教材。
其特点是注重实用电工技术,突出技能训练。
在教学中,应特别注意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强调素质训练,使学员在“掌握一技之长”的基础上,达到“触类旁通”。
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直观性原则,完成规定的实践项目,并充分利用课件、模型等教具或现场参观方式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便于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相应地,在教学中应努力体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配合及同意,使学员紧密结合实物和现场作业进行学习。
根据办学条件及学情分析,本计划对课本及课时安排做出适当取舍,幅度控制在15%以内。
第一章电工基本知识课程要求:1、了解电工识图基本知识。
2、熟悉常用电工材料。
3、掌握电工常用测量仪表、工具和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
教学内容:1、1—1 电工识图2、1—2 电工材料:常用电工材料、铜、铝导线的特点及使用、常用线管3、1—3 电工工具:电工常用工具、电工常用防护工具、其他专用工具、电气安全用具的使用与维护4、1—4 常用电工测量仪表:电流表与电压表、钳形表、兆欧表、电能表、功率表、万用表第二章电工基本操作技能课程要求:1.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术(如:导线的剖削、连接、压接和焊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