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郑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测语文试题及答案(2018.10.27) 人教版高三上册

河南郑州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周测语文试题及答案(2018.10.27)人教版高三上册19届语文随堂测试一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天文学并不是新开拓的科学,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我们从现代天文学的基本概念中很容易发现它的痕迹。
也许在文字产生以前,人们就知道利用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行踪来判断季节,这种物候授时是早期农业生产所必需的,甚至到上一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少数民族还通行这种习俗。
物候虽然与太阳运动有关,但由于气候变化多端,不同年份相同的物候特征常常错位几天甚至更多,物候授时比起后来的现象授时就要粗糙多了。
观象授时,即以星象定季节。
比如《尚书.尧典》记载,上古的人们以日出正东和初昏时鸟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春,以日落正西和初昏时虚星位于南方子午线标志仲秋,等等。
当人们对天文规律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掌握了回归年长度以后,就能够预先推断季节和节气,古代历法便应运而生了。
据史料记载,夏商时期肯定已有历法,只是因为文字记载含意不明,其内容还处于研究之中。
春秋战图时期,流行过黄帝、颛顼、夏、商、周、鲁等六种历法。
它们的回归年长度都是365.25日,但历元不同,岁首有异。
从西汉到五代是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完善时期,出现了许多新的观测手段和计算方法。
南北朝的姜岌以月食位置来准确推算太阳的位置,隋朝刘焯用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来处理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唐代一行的大衍历,显示了古代历法已完全成熟,它记载在《新唐书.历志》中,按内容分为七篇,其结构被后世历法所效仿。
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以后,浑仪的功能随着环的增加而增加;到詹代李淳风时,已能用一架浑仪同时测出天体的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白道坐标。
除了不断提高天体测量精度外,天文官员们还特别留心记录奇异天象的发生,其实后者才是朝廷帝王更为关心的内容,所谓“天垂象,见吉凶”,把它看成上天给出的瑞象和凶象,并加以趋避。
宋代和元代为古代天文学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颁行的历法最多,达25部,其中郭守敬等编制的授时历最为优秀,连续使用了360年,达到中国历法的颠峰;观测数据最精,许多历法的回归年长度和朔望月值已与现代理论值相差无几,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大型仪器最多,其中苏颂的水运仪象台集观测、演示、报时于一身,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天文仪器;恒星观测最勤,平均不到20年一次。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賦税。
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
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財。
到明代中期,同时又出现另一种揽纳。
与封建政权相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谋取厚利。
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賦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
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
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
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
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
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从征收到入库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
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街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运作形态而言。
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
各种包揽,危害极大。
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
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贯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骨血。
揽纳到手后,揽纳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纳,解纳者被系不堪。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上期中考18届高三语文试题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案统一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題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徙,“废逆旅” “使民无得擅徙”,人们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藉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籁,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贾,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
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賦税与徭役。
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賦”和按户征收的“户賦”。
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的户口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诸国征战〃人口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之一〃赋税、夫役、兵丁皆出于人口。
秦国在商鞅的主持下〃率先建立了严密的户口登记制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禁止民众自由迁徒〃“废逆旅”“使民无得擅徙”〃人民不得已外出住店〃必须持有官方开具的介绍信〃否则。
客人和店家一起治罪。
秦国由此获得了强大的财税汲取能力和全民动员能力〃在争霸中胜出。
秦末〃刘邦的军队攻进咸阳〃诸将忙着抢金银财宝〃萧何则抢先收缴了秦王朝的户籍档案。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民、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叫做“编户齐民”。
国家要求各县在每年的仲秋〃都要进行“案比”〃更造户籍。
户籍的登记信息包括户主姓名、性别、年龄、身份、籍贯〃家庭成员的数量、性别及与户主的关系〃财产(包括奴婢数目)等等〃然后县衙将各户户籍造册上报郡国〃郡国汇总又上报朝廷〃朝廷则设立“计相”与“户曹”〃管辖全国户籍。
从法律意义上说〃所谓“编户齐民”〃是指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不论东西南北〃不分男女老幼〃都是国家的公民。
公民一词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与隶属贵族的“私民”相对〃意为国家的人。
公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就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
汉代实行过按家赀多少“算赀”的财产税〃但主要还是征收人头税〃包括向15至56岁男子征收的“算赋”和按户征收的“户赋”。
另外〃每一个成年男丁还必须为国家服“正卒”役二年〃戍边一年〃并在本县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
汉代也限制自由迁徒〃人户要迁移户籍〃需经“乡啬夫”批准。
脱籍流亡是触犯法律的。
“编户齐民”的出现〃乃是中国自封建制进入郡县制的一大嬗变。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周测语文试卷

18届高三语文阶段测试(三)一、成语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王勃在滕王阁盛会上,当众挥笔而书,率尔成章....,于是《滕王阁序》横空出世,“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熠熠生辉。
②郑州园博园中具有浓郁中原传统文化风情的轩辕阁、华夏馆、华盛轩等,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一组标志性建筑。
③他们认为艺术关系到国魂,应把艺术作为唤醒民众的重要手段,立志革除画坛上陈陈相因....、了无生气的积弊,大胆吸收外来营养。
④我们一定坚持海纳百川、从谏如流....的作风,将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转化为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措施,不断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
⑤8·10特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⑥各级政府的救助基金、专项扶持资金种类繁多,而一些企业对这些资金的发放政策不甚了...了.,代办中介服务便应运而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⑥D.④⑤⑥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近代中国的百年动荡,再加上种种原因导致的对传统家族的批判,使现代中国人已经无法体验到文化世家的精髓了。
家风溃败之后,斯文扫地....,涌现的往往便是各种“二代”的负面新闻。
②针对道路交通的拥堵问题,很多政协委员认为,政府不应安堵如故....,而应积极作为,多方联手打造城市通畅交通圈。
③关于罗贯中的籍贯和生平,研究的人虽然很多,但一直言人人殊....,始终没有一个定论,因此这个问题还可研究。
④上海这场古董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华收藏的30款古董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以底价1 200元拍出。
⑤每个人在监督别人是否文明的时候,更要反求诸己....,不能宽以待己、严以待人,更不能以“文明”的名义助长“围观暴力”之风。
⑥我们每个人都是既有长处又有不足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要多看自己的闪光点,允许自己存在不足,切不可求全责备....。
河南省郑州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入学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三(上)第二次入学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古代中国很早就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官僚队伍。
中国历史上一个鲜明的规律就是,历代官员的数量呈不断扩张趋势。
明代刘体健称“历代官数,汉七千八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
到了明代,文武官员共十二万余人。
官僚系统的不断扩张,是皇权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结果。
官权是皇权的延伸,君主专制不断完善,注定官僚系统也不断延伸膨胀。
秦汉以后,中央集权不断发生强化,官员的权力被不断分割,以期官员相互制衡,弱化他们对皇权的挑战。
由此造成一官多职的现象,官僚队伍进一步扩大。
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结构非常单一,传统赋税又主要只有农业税一途,官员数量的不断膨胀,使得俸禄成为财政支出的第一大项。
比如西汉末年,国家赋税收入“一岁为四十余万石,吏俸用其半”,官员俸禄支出占国家财政收入的一半。
所以支付官俸成为财政第一大难题,为了节省开支,薄俸制就成为大多数时候不得已的选择。
特别是在皇权专制达于极致的明清两朝,官员薪俸之低也达到惊人的程度。
低俸制的另一个原因是皇权专制的自私短视本性。
皇权专制本身是一项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它的设计原理是千方百计保证君主的利益,损害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这其中就包括官僚阶层的利益。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好比一个公司的老总,百官好比员工。
压低员工工资,保证自己的利润,对老板来说是一种本能的偏好。
从皇帝的视角看来,采取“薄俸制”和“低饷制”,用“教育”来要求百官清廉,既省心省力,又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财政经费。
传统社会的低俸制,到底低到什么程度?以明代的县令收入为例。
明代正七品县令月俸只有七石五斗。
用七石五斗粮食养活一个大家庭甚至家族,这个县令的生活只能是普通市民水平。
而且明代对于官员办公费用不予考虑,师爷、账房、跟随、门房和稿签等手下均需要县令来养活。
再比如曾国藩在做翰林院检讨时,年收入为 129 两左右,年支出为 608 两左右。
排列组合练习

排列组合练习一、单选题1.小王有70元钱,现有面值分别为20元和30元的两种IC 电话卡.若他至少买一张,则不同的买法共有( )A . 7种B . 8种C . 6种D . 9种2.某联欢会要安排3个歌舞类节目,2个小品类节目和一个相声类节目的演出顺序,则同类节目不相邻的排法总数是.( )A . 72B . 120C . 144D . 1683.(n −3)(n −4)⋯(n −9)(n −10)(n ∈N,n >10)可表示为( )A . A n−39B . A n−38C . A n−37D . C n−374.12个篮球队中有3个强队,将这12个队任意分成3个组(每组4个队),则3个强队恰好被分在同一组的概率为A .155B .355C .14D .13 5.“2 012”含有数字0,1,2,且有两个数字2,则含有数字0,1,2,且有两个相同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为( )A . 18B . 24C . 27D . 366.从0,1,2,3,4中任选两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其中偶数的个数是A . 6B . 8C . 10D . 127.(2017新课标全国II 理科)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A . 12种B . 18种C . 24种D . 36种8.现有4种不同的颜色要对图形中(如图)的四个部分涂色,要求有公共边的两部分不能用同一颜色,则不同的涂色方法有( )种.A . 24B . 30C . 48D . 509.现有6名同学去听同时进行的5个课外知识讲座,每名同学可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讲座,不同选法的种数是( )A . 56B . 65C . A 5D . A 510.在第二届乌镇互联网大会中, 为了提高安保的级别同时又为了方便接待, 现将其中的五个参会国的人员安排酒店住宿, 这五个参会国要在a、b、c三家酒店选择一家, 且每家酒店至少有一个参会国入住, 则这样的安排方法共有A.96种B.124种C.130种D.150种11.某单位现需要将“先进个人”、“业务精英”、“道德模范”、“新长征突击手”、“年度优秀员工”5种荣誉分配给3个人,且每个人至少获得一种荣誉,五种荣誉中“道德模范”与“新长征突击手”不能分给同一个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法共有()A.114种B.150种C.120种D.118种12.有黑、白、红三种颜色的小球各5个,都分别标有数字1,2,3,4,5,现取出5个,要求这5个球数字不相同但三种颜色齐备,则不同的取法种数有()A.120种B.150种C.240种D.260种13.3个男生4个女生站成一排,要求相邻两人性别不同且男生甲与女生乙相邻,则这样的站法有()A.56种B.72种C.84种D.120种14.将甲、乙、丙、丁、戊共5人分配到A、B、C、D共4所学校,每所学校至少一人,且甲不去A学校,则不同的分配方法有A.72种B.108种C.180种D.360种15.要将甲、乙、丙、丁4名同学分到A、B、C三个班级中,要求每个班级至少分到一人,则甲被分到A班的分法种数为,A.6B.12C.24D.3616.将5本不同的书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至少一本至多两本,则不同的分法种数是()A.60B.90C.120D.18017.将3名教师和3名学生共6人平均分成3个小组,分别安排到三个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则每个小组恰好有1名教师和1名学生的概率为()A.13B.25C.12D.3518.甲乙丙丁戊五个老师要安排去4个地区支教,每个地区至少安排一人,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种.A.150B.120C.180D.24019.某校在高二年级开设选修课,其中数学选修课开三个班,选课结束后,有4名同学要求改修数学,但每班至多可再接收2名同学,那么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二、填空题20.从数字1,2,3,4中,随机抽取3个数字(允许重复)组成一个三位数,则各位数字之和等于9的概率为__________.21.将A、B、C、D、E、F六个字母排成一排,且A、B均在C的同侧,则不同的排法共有__________种(用数字作答).22.4名学生参加3个兴趣小组活动,每人参加一个或两个小组,那么3个兴趣小组都恰有2人参加的不同的分组共有_________种.23.某班举行的联欢会由5个节目组成,节目演出顺序要求如下: 节目甲不能排在第一个,并且节目甲必须和节目乙相邻.则该班联欢会节目演出顺序的编排方案共有____种.24.无偿献血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需要在报名的2名男教师和6名女教师中,选取5人参加无偿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法的种数为___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25.(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由数字2,0,1,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偶数的个数为________.26.把4件不同的产品摆成一排.若其中的产品A与产品B都摆在产品C的左侧,则不同的摆法有____种.(用数字作答)27.某城市的交通道路如图,从城市的东南角AA到城市西北角B,不经过十字道路维修处C,最近的走法种数有.28.从4名男生4名女生中选3位代表,其中至少两名女生的选法有种.29.学校计划利用周五下午第一、二、三节课举办语文、数学、英语、文综4科的专题讲座,每科一节课,每节至少有一科,且数学、文综不安排在同一节,则不同的安排方法共有.30.由1,2,3,4这四个数,组成个位数字不为2的没有重复数字的四位数,共有个。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级阶段检测(二)语文本试卷共8页,共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2.做选择题时,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钢笔成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作答,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人你要“掌声”干什么?张建平中国当代诗人大都有一个情结,就是娇情。
文本的口水话泛滥之后,情感似乎成为珍惜物,不仅需要憋出来、强生出来,甚至需要“变"出来.诺贝尔文学奖被鲍勃·迪伦收获,又刺激了下中国诗人的神经,似乎,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仰望星空",在一腔望月的诗意中,总应该寻求到些许的心理平衡,却总伴随着失望。
仰望星空不能指责,这是诗歌的前提,但真的能看到什么,什么精神之纯粹能够积淀在中文诗歌的经脉中,的确应该冷静地思索一下了.其实,迪伦的诗歌翻译得不好,用中文语境来看,没得深意.这就是语言语境的问题。
莎士比亚的诗歌也如是,英文语调、感染力、诗歌韵律非常强悍,直指内心。
在中文语境下,当代诗歌与我们中国古典诗歌相差十万八千里,这应该是公认的事实。
获得诺贝尔奖的迪伦能够把情感融入诗歌、歌词的文本能力应该可以讲得到了评委不同语言语境的公认,不应产生异议,虽然,我仍然不喜欢中文翻译的他的诗歌。
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歌的内质、核心、风格、情调在哪?其实刘勰的《文心雕龙》里写的很清楚,“文以载道”,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文学创作的命脉,一千多年来,包括八股文在内的文本演绎出来的文章,判其立意、立论、立章大都出于此,文用气长,文以胆论,无气无胆,绝非文章,那是说话,那是口水.喷在文坛里,那是痰盂.而“文以载道“如何呢?真正的“载道"是顶天立地,吸天地之大气,壮人生之伟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揽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常见的社会经济现象,它出现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仅仍然活跃,而且在形态上发生了新的变化。
所谓揽纳,也称包揽,就是兜揽代纳賦税。
从事此种活动的人,被称为揽纳户。
明代前期,揽纳户的主体是城市中的权势之家或投机钻营的无赖之徒,他们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通过揽而不纳、虚买实收、以次充好等途径谋取钱财。
到明代中期,同时又出现另一种揽纳。
与封建政权相联系的乡绅阶层势力不断扩张,乡绅豪强采用“诡寄”的方式,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多收少缴,谋取厚利。
揽纳对国计民生造成损害,却屡禁不绝。
明初的賦税制度有两个明显特征。
一是实物为本,无论是田税还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实物为主。
田税分夏税(征麦)、秋粮(征米),此外有丝绢、棉苎麻布等,部分地区还要缴纳草料。
上供物料则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费的食品、用品,官府手工业所需的各种原料,各种军用物资、建筑材料等。
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户将指定物品自行运送到指定地点交纳。
永乐迁都后,为了收纳全国各地解运而来的钱粮物料,北京陆续设立了众多仓场。
巨额的物资解纳和众多的仓场存在,为揽纳者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
从征收到入库各个环节,都可以看到揽纳者的身影。
万历年间,户部疏请“禁包揽”,并概括包揽为“本地之包揽、在京之包揽、各衙门之包揽”。
前二者是就揽纳活动发生地而言,而“各街门之包揽”是就揽纳者的身份及运作形态而言。
明代仓场的官吏员役,不少自己就从事揽纳。
各种包揽,危害极大。
往往额外勒索,加重解纳者的负担。
永乐十七年,监察御史邓真指出:“今贪利之徒,一概揽纳,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钞贯等项,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恣肆贪残,吮民骨血。
”揽纳到手后,揽纳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纳,解纳者被系不堪。
隆庆六年,神宗在诏书中指出:“各处解纳>^粮到京,内外管收人5揹索使用,多于原额,以致上纳桂欠。
及在京势豪,在外积棍,包揽棍骗久之。
贻害小民,苦累正户。
”自宋代以来,揽纳一直被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明朝也有众多比较严厉的处罚条例,但终明之世,揽纳一直风行不衰。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一大原因。
勋成、宦官等权势人物染指揽纳,即使事发,也往往曲法宽贷。
如天顺年间,宁阳侯陈懋纵子侄揽纳事发,英宗念其“积有劳且老疾,姑宥之”。
另外,制度性弊端是又一大原因。
从解运过程看,远距离运输实物,不但耗费巨大,而且面临诸多风险。
如解运白粮到京,途中交纳船税,支付牵挽、转搬费用,或被人偷盗,或日久蚕食,或因雨湿烂等,到京时大概十去三四了。
即便解纳到京,到各衙门办理手续,乡野百姓人地生疏,经常受恐吓勒索;钱粮物料入仓,又往往“小脚库秤索求不已”,诸多留难,使上纳难以顺利完成。
(摘编自高寿仙《明代揽纳考论》)【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揽纳就是兜揽代纳賦税,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纳税制度,它出现于唐代晚期,盛行于宋、金、元诸朝,到明代依然活跃。
B.明代中期,两种揽纳形式并存,一种是从税户或解户那里兜揽代纳,一种是直接将民户田粮兜揽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纳。
C.明代的实物陚税包括田税和上供物料,田税夏征麦,秋征米,还有丝绢、棉苎麻布、草料等,上供物料更是名目繁杂。
D.实物为本、民收民解是明初賦税制度的特征,这使得来自各地的钱粮物料集聚于指定地点,从征收到人库,揽纳户活跃于各个环节。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揽纳户在兜揽代纳过程中,或揽而不纳、以次充好,或多收少缴,手段不断翻新,其最终目的足谋取个人利益。
B.从钱粮物料征办地到京城,从揽纳户到仓场官吏员役,揽纳活动地域广阔,参与人数众多,运作形态多样,引起了朝廷的重视。
C.揽纳户从税户、解户那里兜揽时对他们额外勒索,从监察御史邓真“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万”的言论中,可知他们的贪得无厌。
D.揽纳户极大地增加了解纳者的负担,“贻害小民,苦累正户”,连明神宗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明确指出这娃揽纳最大的恶果。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势之家、无赖之徒、乡绅豪强等组成了明代揽纳的队伍,揽纳户欺压勒索的对象是社会最底层的交纳和解运税物的百姓。
B.民户需要把交纳的物品直接运送到指定地点,由于距离远、耗费大、风险多、手续繁杂,又受诸多留难,所以很难顺利完成上纳。
C.从宋代直到明代,统治者都深知揽纳危害极大,也都一直把揽纳当作犯罪行为加以惩治,但即便如此,揽纳依然风行不衰。
D.制度性弊端是揽纳现象长期存在并屡禁不绝的重要原因,所以只要封建制度还存在,揽纳现象就不可避免。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医者朱军1984年大学毕业,朱军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990年就晋升为主治医生。
在事业上不满足的朱军开始寻思:再往下发展,要么读研究生读博士,要么出国深造。
他选择了出国。
第一次走出国门,他的第一感觉就是自卑。
他就读的以色列哈达萨医学院是中东最大的医学中心,水平跟欧美齐平。
跟以色列这样的小国家比,我们的医疗科技水平差距太大了。
他下决心要把自卑变为自信。
“别人都不上班的时候,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在实验室。
有时候这是精神上的折磨,但何尝不是对人的磨练。
”三年的留学生活,让朱军开了眼界。
他掌握了一些知识后,自信心也增强了。
回国一年后,朱军转业到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开始拓展新的事业。
在这里,朱军带领北大肿瘤医院淋巴瘤科跃居国家领先地位。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他看见的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也就成了他的一部分。
”朱军从医,看见的“最初的东西”是什么呢?1979年,他毅然报考了第三军医大学。
那时候,军医是令人尊敬的职业。
至今,他还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感到高兴。
“我喜欢这个职业,因为我的工作是在不断地帮别人减轻痛苦,帮别人减轻心理压力,从而也实现了我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主动选择学医的人似乎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医生的后代不学医”的现象。
对此,朱军持乐观而谨慎的态度。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医学教育是必需品,医生这种职北应该处于受人尊敬的地位,只要人类存在,这一点便不会改变。
一定会有优秀的人来接班,把医学的精华传承下去。
不可否认,医学教育也面临压力和挑战。
现在有的医生天天抱怨患者“怎么不喜欢我们了,怎么污蔑我们了”,对此,朱军很不以为然,他感慨地说:“现在医生为什么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自身还有问题,需要自我调整,改变高高在上的心态,在为病人服务的过程中赢得社会的尊敬。
医院里一直都有好大夫、差大夫,但是目前的社会氛围,可能会惯坏一部分大夫,让他们养成一些毛病。
”他认为,现代医学教育,首先就是要给准备从医的人补上人文这一课。
下医治病,上医治心。
在朱军看来,无论肿瘤还是其他疾病的产生,都不是受哪一个单独因素影响的。
“现代社会压力大,要有好的身体,首先要有健康的生活理念,重要的是要心安。
让病人心安,考验的是医生的心胸和情怀。
”在同事眼中,朱军最让人感动的是他有慈悲之心。
他曾说,慈悲心是与医术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重要的东西。
他很细心,无论对小孩、老人还是别的患者,都很注意他们接受治疗时的感受,并希望用自己的言语举止去抚平他们内心的焦虑和痛苦。
“患者是来找我们看病的,不是来结仇的。
他长得丑还是美,有钱还是没钱,都是病人。
他来看病,我们就给他服务。
”朱军也希望科里的医生都能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患者,给每一个生命送去可触及的、活泼的希望。
(摘编自杨桂青《朱军:悲悯之心待病患》)【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远远低于以色列这样的小国,这让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朱军感到自卑,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自弃。
B.三年的海外留学生活让朱军受益匪浅,回国一年后他转业到北大肿瘤医院,在这里,他带出了一个处于国家领先水平的医疗团队。
C.第三军医大学是朱军看见的“最初的东西”,他毅然报考这所学校,成为一名医生,借此实现了他的社会价值和人生价值。
D.医生的后代不学医,主动选择学医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其中原因比较复杂,这些引发了朱军对现代社会医学教育的思考。
【小题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A.当上主治医生后,朱军选择出国深造,为改变祖国医疗科技落后的局面,他勤奋学习,表现出积极进取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B.朱军成为优秀医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自觉地以“不断地帮别人减轻痛苦,帮别人减轻心理压力”为己任。
C.在朱军看来,医患纠纷出现的原因,有不少来自医生自身的缺点,有些医生天天报怨患者不满意、不喜欢自己,对患者缺乏人文关怀。
D.朱军是一个有心胸和情怀的医生,他认为慈悲心比医术更重要,他细心观察患者,理解患者,通过自己的言行让患者心安。
E.朱军坚持服务患者的宗旨,无论患者是何种身份,他和他的团队都友善公平地对待,并给每个患者“送去可触及的、活泼的希望”。
【小题3】对现代社会医学教育,朱军所持态度为何是“乐观而谨慎”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传家宝王生文父亲听说我要去看姑妈,着实惊讶了,然后就是高兴,一个劲儿地说,该去,该去,打小姑妈就疼你,一有好吃的就想着法儿地给你送过来我哪有闲心听他唠叨,催着他快告诉我姑妈家的地址。
老实说,在那个中午之前,我想都没想过要去看姑妈,尽管她七十多岁了,又不肯和我表哥住在一起,我理应去看望她。
那天中午,我去一个淘古玩的同学家,那个同学的藏品里竞然有一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说是道光年间正宗官窑里出产的,现在值四万呢。
这四万让我想起了我的亲姑妈,我说,你等着,我给你淘一个来。
小车一路颠簸,几番打听,我总算找到了姑妈的家,一间傍山搭建的低矮的砖瓦房。
姑妈正背着一捆柴革,蹒跚着从山上走下来。
她好奇地看看小车又上下打量着我,我笑着叫了声姑妈,她愣了一下,才认出我来,哎呦,这不是我的华儿嘛!此时正好有几个村民路过,有人侧着头问,二婶,家里来稀客啦?姑妈亮着嗓子答,可不是嘛,我城里的大侄子!姑妈一边说,一边接过我手中的礼品,面向他们,就像面对的是媒体记者,看着他们欣羡的表情,骄傲溢满了她脸上的每一道褶皱。
进到屋里,姑妈简直有点不知所措,转了几囷儿,才找来一把椅子,用衣袖擦了又擦,端到我跟前,然后转身给我倒水,我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她又问我喜欢吃点什么,我没有回答,而是侧过头去搜寻记忆中的那枣木桌子。
桌子还在,只是桌子上不见了那个釉色淡青的瓷坛子。
我的心一紧,便问,您家有麦芽糖吗?有,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