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1 4 田间 管理和 不 良环境 的 影响 .
机械 和人 工 的 田问作业 对植 株 造成 的损 伤 引起
止倒 伏 。底肥 、 种肥 、 肥结 合 。氮 肥施 用 量 适 合 , 追
能促 进 大豆根 瘤 菌的发 育 , 增加 单 株 固氮量 , 有益 于 提 高大豆 的产 量 ; 如果施 用 氮肥 过量 , 不仅 抑 制 固氮
光 照 低 , 株 下 部 光 照 条 件 更 加 恶 化 , 使 叶 片 植 致
的 叶绿 素 含 量 少 , 渐 黄 化 , 养 物 质 积 累 减 少 , 逐 营
造 成 花 荚脱 落 。
1 3 土壤 水分供 应 不适 宜 . 大 豆从 开花 到结 荚是 大豆 一生 中吸水最 多 最快
闭和倒 伏 , 致使 花荚 脱 落 。
1 2 密度 不 合理 . 种 植 密 度 要 根 据 品 种 特 点 和 土 壤 肥 力 水 平
合 理 密 植 , 果 种 植 密 度 不 合 理 , 使 群 体 通 风 如 会
透 光 不 良 。 如 果 种 植 密 度 过 大 , 株 拥 挤 , 株 植 植
现 代 化 农 业
21 0 0年 第 4期 ( 第 3 9 ) 总 6期
2 3
大 豆 落 花 落 荚 的原 因及 防治 对 策
李殿 祥 门文革 董 金秋。 , 。
(. 阳军区空军后勤部 嫩江农副业基地 , 龙江 嫩 江 140 ; 1沈 黑 6 1 0
2 黑 龙 江省 北 大 荒 马铃 薯 产 业 有 限 公
的气 候 条件 也会 造成 花荚 脱 落 。
2 , O 开花 到鼓 粒 占 5 , 粒 至 成 熟 占 2 。根 5 鼓 5 据 需肥 规律 , 只有做 到合 理施 肥 , 才有 助 于大 豆 的正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
大豆就是黄豆,是我我国重要的粮油作物之一,随着大豆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它的种植规模和种植面积越来越广。

但是在种植时落花落荚的现象也日趋攀升,严重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种植户的收益,那么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1、通风透光性不良
在种植时由于播种或栽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性较差,植株易徒长,过早封行,植株下半会光照条件较差,极易出现叶片黄化脱落的现象。

光合作用较差,营养的制造和积累较少,所以易出现落花落荚的现象。

2、氮肥施用不合理
氮元素对于植物生长有促进的作用,在种植大豆时,合理的施用大豆,可以促进大豆的根瘤菌的发育,增加植株的固氮量,能提高产量。

但是如果氮肥施用过量,不仅会抑制大豆的固氮能力,还会造成营养过剩,导致植株徒长、郁闭和倒伏,出现落花落荚现象。

3、养分失调
大豆在开花结荚时,是对养分需求最大的时期,这时对养分的需求占总需求的45%-55%,如果养分供应不足或失调,就会导致大量的落花落荚现象。

所以在大豆开花结荚时一定要及时追肥,保证养分的供应,使其多开花结荚,提高产量。

4、水分管理不当
大豆对于水分的需求随各个生育期不同而不同,在花荚期如果水分果实,植株会萎焉,对土壤的养分吸收力叫哦,而水分和养分的缺乏就会导致大量的花荚脱落。

但是如果水分过大,地温较低,天后湿度大,会影响到植株的光合作用,导致养分的合成和运输较慢,花荚脱落较多。

5、病虫害
病虫害是影响大豆种植业的主要因素之一,病虫害会破坏植株的叶片,导致叶片的光合作用减弱,养分的合成和运输受到影响,所以造成花荚脱落。

豆类蔬菜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豆类蔬菜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豆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然而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落花落荚。

落花落荚是指豆类蔬菜在开花结果后,未能顺利形成果实,而导致花朵和荚果脱落的现象。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豆类蔬菜的产量和质量,给农民带来了经济损失。

研究豆类蔬菜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落花落荚的原因1. 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豆类蔬菜落花落荚的重要因素之一。

高温、干旱、湿度过大等气候条件都会影响豆类蔬菜的开花结果,导致花荚脱落。

特别是在开花授粉期间,气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豆类蔬菜的开花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2. 生理生态因素豆类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光照、温度、水分等生态因素有一定的要求。

如果这些生态因素无法满足植物的需求,就会影响到开花结果,出现落花落荚的现象。

植物自身的生理机制问题,如激素水平不平衡、营养不良等也会导致落花落荚。

3. 病虫害豆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扰,比如蚜虫、蝇虫、霉菌等。

这些病虫害会直接影响豆类蔬菜的生长发育,导致开花结果不良,出现落花落荚的情况。

二、防治落花落荚的措施1. 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针对气候因素对豆类蔬菜生长的影响,农民可以通过控制温室温度、加强灌溉管理等措施,为豆类蔬菜营造出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开花结果期间,特别注意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有利于减少落花落荚的发生。

2. 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豆类蔬菜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及时补充豆类蔬菜所需的氮、磷、钾等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可以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减少落花落荚的发生。

3. 合理管理病虫害对豆类蔬菜的病虫害,可以采取防治措施,如喷施农药、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等,减少病虫害对豆类蔬菜的侵害,保护植物正常生长发育。

4. 增加人工授粉在自然授粉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

通过人工授粉的方法,提高豆类蔬菜的授粉率,增加果实的形成,减少落花落荚的发生。

5. 积极管理在豆类蔬菜的生长管理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调整,积极管理植物生长,有助于减少落花落荚的发生。

大豆花荚脱落原因及防控措施

大豆花荚脱落原因及防控措施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大豆自形成花蕾直至结荚的过程,幼荚、花朵、花蕾脱落均被称之为花荚脱落。

落花最多的时期在大豆开花的3-5天内,落点最多的时期在10-15天。

通常的情况下,脱落现象非常普遍,脱落率普遍为45%-70%。

但是,如果脱落量超出60%,则会直接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只有对脱落的原因做出分析,才能够提出针对性、专业性的防控措施,实现增花保荚的目标,并且将大豆产量提升。

一、大豆花荚脱落的主要原因1、大豆品种类型及花荚所处部位不同引起花荚脱落针对于有限结荚习性的品种植株而言,其脱落主要发生于下部;针对于无限结荚习性的品种植株而言,其脱落主要发生于上部。

通常的情况下,在花荚脱落率方面,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低于无限结荚品种(52.5%)。

在同样的植株中,分支上脱落的花荚要多于主茎;在同样的花轴中,顶部花荚的脱落要多于下部。

2、播种密度过大且通风透光不良透光通风如果良好,大豆能够将株间湿度减少,促使温度与光照能够增加,实现运输营养物质速度可以加快。

密植大豆,虽然能够获取高产,但是,极有可能造成过大密度的播种,而造成大豆的徒长,在群体生长的条件中,出现相互遮荫的问题。

过早郁闭封行植株,将极有可能造成田间缺乏透气性,缺失营养物质、大豆叶片黄化、细弱生长植株、光合产物少、株间光照不足、湿度高、田间缺乏透气通风性等问题的发生,加之生长植株过程中会处于较多的阴雨天气里,导致捂花捂荚,造成花荚无法吸收充足的养分,从而导致大量脱落问题的发生。

3、养分供应不足或失调同肥沃土壤相比,瘠薄土壤中的植株会更多的脱落花荚。

针对于大豆的开花结荚期而言,是大豆生长全过程中,所需养分最多的时期,如果土壤中缺乏养分,将极有可能造成花荚的脱落。

除此以外,如果供应氮肥过多,将极有可能造成钾、磷、氮的配比不当,导致大豆出现营养过度的问题,致使植株徒长,减少同化产物,也会导致花荚的大量脱落。

4、病虫危害花荚器官会直接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从而导致脱落的问题发生。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作者:王旭姚广慧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年第10期近年来,大豆落花落荚现象的大面积频繁发生,轻者减产,重者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我国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大豆落花落荚及荚而不实是影响大豆产量难以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分析其发生落花落荚的原因,根据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期望对今后的大豆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大豆花荚脱落发生的主要原因1、品种选用不当。

一般来说,偏晚熟品种和综合抗性较差的品种,容易出现落花落荚和秕粒、空粒现象。

原因是偏晚熟品种其花期较长而不集中,灌浆期正好处在每年降雨的高峰期,由于灌浆时光照差,温度低,使灌浆速度变慢,灌浆成熟期延长,因而会出现空荚、秕粒。

一般有限结荚习性或生育不繁茂的品种脱落率较高。

2、养分供应失调。

大豆落花落荚阶段是需要养分最高的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花荚脱落。

如果施用氮肥过量,不仅抑制固氮作用,而且往往造成大豆营养过度,植株徒长,郁闭和倒伏,致使花荚脱落。

3、密度不合理。

如果种植密度过大,植株拥挤,植株间水分和养分竞争激烈,个体发育受阻,节间加长徒长,生长细弱,过早封垄,枝叶荫蔽;湿度大,光照低,植株下部光照条件更加恶化,致使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少,逐渐黄化,营养物质积累减少,造成花荚脱落。

4、土壤水分供应不适宜。

大豆从开花到结荚是大豆一生中吸水最多最快的时期,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土壤和空气湿度特高或骤然降低,白天强烈的日照使蒸腾骤增等不良的气候条件也会造成花荚脱落。

5、田间管理和不良环境的影响。

机械和人工的田间作业对植株造成的损伤引起花荚脱落。

大豆开花结荚正值7、8月份的高温季节,而大豆的开花期的适宜温度为20℃~25℃,超过35℃雄蕊就会死亡,花荚因无法受精而脱落。

6、病虫危害。

在重迎茬的地块,会加重病虫害的发生,引起花荚脱落。

花荚期遭受紫斑病和豆荚螟的危害,也会引起落花落荚。

二、预防大豆花荚脱落的措施与方法1、加强育种研究,努力选育高光效品种选用抗倒伏高产优良品种,中等肥力的地块应选用耐肥、抗倒伏的中晚熟品种,选育光合效率高即光能利用率高的大豆品种。

预防大豆花荚脱落的措施

预防大豆花荚脱落的措施

•引言•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预防大豆花荚脱落的措施目•防治病虫害•大豆花荚脱落防治效果评估录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种植成本增加030201大豆花荚脱落的危害03降低农民种植成本01提高大豆产量02提高大豆品质预防大豆花荚脱落的意义营养不足症状原因措施症状降雨量过大或过小,灌溉不当,土壤排水不良等因素都会影响水分含量。

原因措施水分不当原因措施症状温度不适宜症状原因措施光照不足原因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种植管理等都有关系。

措施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治,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等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症状常见的有大豆蚜虫、锈病、霜霉病等。

病虫害影响1 2 3施足基肥适量追肥喷施叶面肥合理施肥浇足底水在种植大豆前,浇足底水,确保土壤湿度适宜,有利于大豆发芽和生长。

适时浇水在大豆的不同生长阶段,如花期和结荚期,需要适时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控制浇水次数和量避免过度浇水,以免造成土壤过湿,影响大豆的生长和花荚的脱落。

科学浇水遮阳或降温措施增温措施控制播种期调节温度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保持植株整齐增加光照时间增强光照轮作精选种子合理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定期检查,及时发现病虫害培训农民在关键时期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

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生物防治观察防治效果防治方法01防治时间02防治效果评估03分析防治成本与效益防治成本成本效益分析总结成功的防治案例,分析成功的原因和方法。

总结成功案例分析失败的防治案例,找出失败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

吸取失败教训根据防治效果、成本效益分析和成功案例,为今后防治大豆花荚脱落提供参考依据。

提供参考依据总结防治经验,为今后防治提供参考。

大豆落花落荚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豆落花落荚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大豆落花落荚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大豆落花落荚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日期:2015-01-06 11:25 作者:来源:中国农业技术网点击:10通风透光不良大豆在通风透光不良条件下,易导致落花落荚。

种植大豆由于采用品种不当,过早封垄,也由于密度过大,枝叶互相遮挡,再加上湿度大,光照差,叶片叶绿素含量低,使大豆植株逐渐变黄。

营养积累少,造成花荚脱落。

养分失调大豆落花荚阶段由于是需要养分最高的时期,如果养分供应不足,就会造成花荚脱落。

大豆的需肥规律一般为出苗至开花占整个生育期需肥总量的20%,开花到鼓粒占55%。

鼓粒至成熟占25%。

根据需肥规律,只有做到合理施肥,才有助于大豆的正常生产发育,在施肥过程中要做到农肥、化肥、微肥搭配施用:大豆一生需氮肥较多,磷肥次之,钾肥较少,施用中要做到氮磷结合,以磷促钾、以钾强秆防止倒伏。

底肥、种肥、追肥结合;花肥、荚肥、粒肥结合,充分满足大豆不同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要,防止落花落荚。

水分不足充足的水分不仅可以加速营养物质的运转速度,调节植株的温度,还可以直接参加大豆生长发育的新陈代谢,因此适宜的水分有利于大豆正常生长发育。

大豆开花结荚阶段,如果阴雨连绵,土壤水分过多,不仅减少日照时数,还会使地温下降,相对湿度加大,使植株徒长,由于荫蔽程度增加,光合作用降低,影响有机物质的合成与运输,使花荚脱落;如果水分过少,由于植株得不到充足的水分,也会凋萎,总之不分失衡,必然导致落花落荚。

病虫危害有的直接危害花荚器官造成脱落,有的破坏植株,影响生育,造成花荚脱落。

然而,暴风雨袭击,气温骤降,也会造成花荚脱落。

人为造成花荚脱落后期田间管理不当,可能使大豆茎秆折断,枝叶脱落,造成人为的花荚脱落。

那么,如何才能防止落花落荚呢?归纳起来有如下一些技术措施:合理密植要根据品种特点和土壤肥力水平合理密植,对土壤肥力的要求是肥地宜稀瘦地宜密,黑龙江省目前推广的大豆品种,在小垄窄行密植栽培条件下每公顷播种45万粒左右,而大垄或小垄窄行密植地块每公顷要播种40万粒为宜。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大豆花荚脱落极为普遍,严重地影响大豆产量。

原因:1、大豆花荚脱落的根本原因是生长发育比例失调,致使生殖生长受到抑制。

2、另外当枝叶繁茂、株间郁闭时,被遮阴的叶片光合作用削弱,光合产物减少,花荚所需养分不足,导致花荚脱落。

3、在营养生长过弱的情况下,养分积累少,花少荚也少,而且已形成的花荚也会因养分不足而脱落。

防治对策:降低花荚脱落比例的措施和增加大豆产量的措施是一致的,主要是密度合理,施肥科学,灌水及时,使养分供应合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一致。

1、看苗追肥。

在秋黄豆开花前,结合中耕除草,对土质瘠薄、豆苗长势差而不能及时封行的地块,可适当增施一次速效氮肥,起到增花、保花、保荚的作用。

但增施氮肥要根据苗情、地力、基肥多少灵活掌握。

一般每亩可淋施人畜粪水15—17担,或撒施尿素3—4公斤。

对基肥足够、豆苗长势好的地块,可不必追施氮肥,以免引起徒长或植株倒伏,反而增加花、荚的脱落。

可亩用1·5—2公斤过磷酸钙,加水50公斤,浸泡一昼夜后滤出清液,进行叶面喷施,有利保花保荚。

或用钼酸铵80—100克,兑水50公斤喷施,保花保荚效果更佳。

2、适时打顶。

对结荚习性较差的品种,在开花始期至盛花期,选择晴天露水干后摘去主茎顶端2—3厘米的生长点,可抑制植株徒长,防止倒伏,有效地控制秋黄豆的顶端优势,满足花荚的养分供应,从而减少花荚脱落。

3、防止秋旱和渍水。

秋黄豆开花结荚时,需水分较多。

遇上秋旱,水分不足,容易导致大量的花荚脱落。

因此,遇秋旱时,要尽量灌水或淋水。

在防旱的同时,还要防涝。

遇上大雨,要及时排除日间渍水,以免引起涝害。

4、及时防治虫害。

秋黄豆结荚期间,往往遭受蚜虫、红蜘蛛和豆荚螟的危害,引起花荚脱落。

如发现蚜虫为害,每亩用40%乐果乳油100—150毫升,兑水70公斤喷杀;红蜘蛛亩用20%双甲脒乳油1500—2000倍液,均匀喷洒叶面叶背进行防治;豆荚螟亩用50%马拉松乳剂100毫升,兑水80公斤进行喷洒防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摘要分析影响大豆落花落荚的关键因素,结合生产状况,提出防止大豆落花落荚的主要技术对策,以指导大豆生产,提高大豆生产水平。

关键词大豆;落花落荚;影响因素;预防措施
涡阳县是淮北地区大豆主产区之一,是国家优质商品粮基地县,大豆生产在涡阳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民外出务工,部分地区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大豆种植和管理粗放,一些关键技术不能及时落实到大豆生产当中去,致使一些地方大豆落花落荚的现象较为严重,给涡阳县大豆生产带来了一定影响。

为准确掌握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制订防止大豆落花落荚的技术对策,就影响大豆落花落荚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指导大豆生产。

1 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分析
田间调查表明,影响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较多,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种植水平。

大豆生产中,如果播种量过大,田间群体量大,植株拥挤,通风透光条件差,容易发生落花落荚。

二是大豆品种。

部分品种光合速率低,农民不能科学进行选种,生产中这部分品种新陈代谢弱,容易发生大量落花落荚[1]。

三是田间水分、营养。

大豆花荚期出现缺氮、磷等,发生干旱,植株生长需要的营养严重不足,容易发生花荚大量脱落。

2 防止大豆落花落荚的主要技术对策
2.1 科学选择品种
应选用适合当地气象条件的抗病性、适应性强、产量潜力高中晚熟的大豆品种,如中黄13、皖豆14、徐豆14、徐豆16、荚豆23、临豆10号等品种。

2.2 合理密植
生产实践表明:合理密植对减少大豆落花落荚至关重要,密度在15.0万~18.0万株/hm2落花落荚较轻,密度高于27.0万株/hm2以上落花落荚较为严重。

2.3 科学施肥
2.3.1 施足基肥。

种肥:用26~40 g钼酸铵配成0.5~1.0 kg的溶液进行均匀拌种,晾干后播种。

基肥:尿素45~60 kg/hm2、过磷酸钙495~630 kg/hm2、氯化钾120~150 kg/hm2全部作基肥施用。

2.3.2 科学追肥。

幼苗期至初花期,针对底肥不足或地力较低的地块,用硫酸钾112.5~150.0 kg/hm2开沟施于耕层内[2]。

开花期若田间大豆不能及时封行,初花期可用硫酸铵150 kg/hm2或尿素75 kg/hm2开沟条施,也可以在露水干后撒施化肥,为促进肥料发挥肥效,可在施肥后灌溉。

大豆生长过程中,为保证大豆健壮生长,注意氮肥的施用量不宜过多,以免造成花荚脱落。

2.3.3 根外喷肥。

为了增加大豆的荚粒数,降低大豆瘪粒率,提高粒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花荚期分别用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硼砂7.500、22.500、3.750、0.375 kg/hm2对水750 kg/hm2进行叶面喷肥叶在,喷肥一般在晴天的16:00后或阴天进行。

硼在促进大豆花器发育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

为防止花而不实,增荚增粒,减少花荚脱落,在结荚始期、大豆花期用0.2%~0.3%硼砂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同时可使大豆增产约10%,若将0.3%磷酸二氢钾溶液与0.2%~0.3%硼砂水溶液混合喷施,增产效果更好。

2.4 化学调控
亚硫酸氢钠、多效唑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调控剂。

尤其是多效唑,在大豆生产中科学使用,有助于塑造理想株型、增加分枝、提高产量。

在高产田块,为延长叶片功能期,塑造理想的大豆株型,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大豆生长,降低花、荚的脱落量,可在初花期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450~600 g/hm2对水750 kg/hm2喷施。

另外,用壮饱灵450 mL/hm2对水225~300 kg/hm2在初花期、结荚期进行叶面喷施,可有效增加植株的茎粗,缩短植株节间长度,控制植株徒长,增强抗倒性和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大豆产量。

大豆壮饱灵也可与酸性或中性农药、微肥同时使用,以调控大豆生长[4]。

2.5 防旱排涝
开花期到结荚期大豆生长旺盛,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而此时涡阳县常发生伏旱,易使大豆因缺水而发生大量落花落荚[5]。

因此,当田间土壤绝对含水量低于25%时,隔5~7 d灌水1次,连续灌2~3次。

但注意田间不能发生淹水,以免造成大豆落花落荚[6]。

3 参考文献
[1] 康军科,王可珍,文定军,等.大豆落花落荚及荚而不实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陕西农业科学,2007(4):100-101.
[2] 张忠俊,任凤清,孙修敏.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1):9.
[3] 徐邦会,周殿革,姜晓峰.大豆落花落荚现象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大豆科技.2011(1):57-59.
[4] 马春雷.大豆落花落荚的预防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8.
[5] 侯国立,戚成正,苏衍国.芸豆落花落荚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6(6):43.
[6] 吴锦芬.大豆落花落荚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