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鼓教案上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腰鼓舞蹈教案

幼儿园中班腰鼓舞蹈教案

幼儿园中班腰鼓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腰鼓舞蹈的基本节奏和动作,知道腰鼓舞蹈的特点和魅力。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让幼儿能够熟练地掌握腰鼓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提高幼儿的舞蹈表现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腰鼓舞蹈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基本节奏:学习腰鼓舞蹈的基本节奏,如强、弱、轻、重等。

2. 基本动作:学习腰鼓舞蹈的基本动作,如挥鼓、击鼓、摇摆等。

3. 舞蹈组合:学习腰鼓舞蹈的组合动作,如跑跳、转圈、弯腰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腰鼓舞蹈的基本节奏和动作。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熟练地完成腰鼓舞蹈的组合动作。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腰鼓、音乐播放设备、舞蹈场地。

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舞蹈教室。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幼儿在舞蹈场地上自由活动,做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跑跳、转圈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基本节奏学习(5分钟):教师示范腰鼓舞蹈的基本节奏,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3. 基本动作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腰鼓舞蹈的基本动作,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动作的规范性。

4. 舞蹈组合学习(10分钟):教师示范腰鼓舞蹈的组合动作,让幼儿跟随教师一起练习,注意组合动作的连贯性。

5. 总结与展示(5分钟):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鼓励幼儿展示所学内容,拍摄视频留作纪念。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幼儿能够掌握腰鼓舞蹈的基本节奏和动作。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

定期组织舞蹈展示活动,让幼儿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进步情况,以及他们在舞蹈组合中的表现。

2. 成果评价:通过视频记录幼儿的舞蹈表演,评估他们对于腰鼓舞蹈节奏和动作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腰鼓教案

幼儿园腰鼓教案

幼儿园腰鼓教案教案目标:通过腰鼓活动,帮助幼儿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和动感协调能力。

教具准备:1. 腰鼓(每个幼儿一只)2. 音乐播放设备活动流程:1. 热身活动:-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伸展身体,摇晃手臂等。

- 和幼儿一起扭动腰部,锻炼大肌肉群和身体协调能力。

2. 介绍腰鼓:- 给幼儿展示腰鼓,解释它的用途和玩法。

- 让幼儿自己试着戴上腰鼓,并教给他们如何正确使用。

3. 音乐游戏:- 播放快节奏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用手拍打腰鼓。

- 随着音乐的变化,幼儿可以根据节奏的快慢和强弱来变化拍打的方式和力度。

4. 舞蹈表演:- 给幼儿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他们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旋律,自由表演舞蹈。

- 鼓励幼儿利用腰鼓的声音和动作,来增加他们舞蹈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5. 讨论和分享:-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分享他们在腰鼓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 引导幼儿讨论腰鼓的声音和动作对他们舞蹈表演的作用。

6. 收尾活动:- 协助幼儿将腰鼓取下,放回原处。

- 和幼儿一起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促进身心放松。

教学提示:- 腰鼓活动能够增强幼儿的听觉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但也需要注意幼儿使用腰鼓时的安全问题。

- 在引导幼儿进行活动时,要关注幼儿的动作是否正确,以及是否有不适感。

- 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和兴趣进行表演,不要强求所有幼儿都做同样的动作。

教案总结:通过腰鼓活动,幼儿能够培养音乐表达能力和动感协调能力。

这一活动既能促进幼儿的身体运动,又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自由表演和分享,还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一教案设计简单易行,适合幼儿园中的腰鼓教学活动。

幼儿腰鼓表演完整教案

幼儿腰鼓表演完整教案

幼儿腰鼓表演完整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腰鼓的基本知识和表演技巧。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

3. 提高幼儿的表演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腰鼓的基本动作和节奏。

2. 练习腰鼓表演的技巧和配合能力。

三、教学难点。

1. 教授幼儿掌握腰鼓的基本技巧。

2. 让幼儿在表演中保持良好的节奏感和配合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腰鼓。

2. 音乐播放设备。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幼儿介绍腰鼓的基本知识,包括腰鼓的起源、制作材料、表演形式等。

然后播放一段腰鼓表演视频,让幼儿对腰鼓表演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 学习腰鼓的基本动作(15分钟)。

老师向幼儿展示腰鼓的基本动作,包括持鼓、挥鼓、敲鼓等。

然后让幼儿跟着老师一起练习这些动作,确保他们掌握了正确的动作技巧。

3. 学习腰鼓的基本节奏(20分钟)。

老师播放腰鼓音乐,然后向幼儿教授腰鼓的基本节奏,包括单鼓、双鼓、三鼓等。

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练习,确保他们能够准确地敲击出相应的节奏。

4. 练习腰鼓表演的配合能力(20分钟)。

老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两到三个人。

然后让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一起进行腰鼓表演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配合默契。

5. 精彩表演(15分钟)。

让每个小组轮流进行腰鼓表演,让幼儿将刚才学到的技巧和配合能力展现出来。

老师可以在一旁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表演。

6. 总结(5分钟)。

老师和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腰鼓表演的要点和技巧。

鼓励幼儿继续练习,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幼儿们对腰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表演技巧和节奏感。

在小组表演中,他们也展现出了良好的配合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老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些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态度不够认真,需要加强引导和教育。

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将继续加强对幼儿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表演腰鼓。

小学少年宫兴趣小组腰鼓教案

小学少年宫兴趣小组腰鼓教案

小学少年宫兴趣小组腰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腰鼓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发展、特点等。

2. 培养学生对腰鼓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训练学生基本的腰鼓敲击技巧,提高学生的节奏感。

4. 通过腰鼓教学,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腰鼓的基本知识介绍2. 腰鼓的基本敲击技巧训练3. 腰鼓表演实践4. 腰鼓比赛活动5. 腰鼓文化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腰鼓的基本敲击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表演。

2. 教学难点:腰鼓节奏的把握,以及动作的协调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腰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腰鼓表演。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指导。

4. 比赛法:组织腰鼓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布置教室,准备腰鼓乐器。

2. 导入新课:介绍腰鼓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3. 基本技巧训练:讲解并示范腰鼓的基本敲击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4. 表演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腰鼓表演,教师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

5. 腰鼓比赛:组织学生进行腰鼓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精神。

7.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练习任务,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腰鼓敲击技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腰鼓的基本敲击技巧。

3. 学生对腰鼓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后练习。

4. 学生通过腰鼓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七、教学资源1. 腰鼓乐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触到乐器进行练习。

2. 教学PPT:展示腰鼓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视频资料:播放优秀腰鼓表演,供学生欣赏和学习。

4. 比赛场地:提供合适的场地进行腰鼓比赛。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腰鼓的基本知识,进行基本敲击技巧训练。

2. 第二周:分组进行腰鼓表演,教师指导并提出改进意见。

3. 第三周:组织腰鼓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水平。

5. 第五周:布置课后练习任务,鼓励学生继续学习。

腰鼓教案(上)

腰鼓教案(上)

第一课时了解腰鼓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腰鼓的传统,初步认识中国地图,知道腰鼓发展的几个地区。

2、会读与腰鼓有关的词语,选择感兴趣的写一写。

教学重点:认图,识字教学准备:相关录像资料、词语卡片教学过程:1. 激趣导入,了解腰鼓(1)欣赏录像片段(2)腰鼓是一种喜气洋洋的娱乐表演项目,又是一项趣味十足的健身活动。

它节奏欢快,鼓声清脆动听,敲打起来立刻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欢乐感觉!“打腰鼓”兴于陕北安塞县一带。

古时边关守军,腰系腰鼓,用以击鼓报警、助威、求援、和庆贺胜利之用。

腰鼓队伍庞大,动作整齐、豪迈、遒劲、剽悍,鼓声震天,十分壮观。

2.观察图片,学习词语(1)出示中国地图。

你们看中国的地图像什么形状?出示词语:中国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国发展流行。

出示腰鼓观察图(2)腰鼓是红色的,充满着热情和喜庆的感觉!(3)腰鼓属打击乐器。

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34厘米,两面蒙皮。

(4)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

出示词语:击打示范动作读一读3.熟悉基本鼓点:(1)教授系腰鼓的方法。

(2)教授基本鼓点:腰鼓很好打,只要熟练了,不管你走,跑,还是跳,乃至你翻跟斗都没问题,因为腰鼓的鼓点是不变的,节奏欢快,永远是: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

出示:╳ 0╳ 0╳╳ 0╳ 0 跟老师读鼓点。

4、游戏巩固:(1)师出示词语卡片,出示图,做动作,生读对应的词:腰鼓红色圆筒形击打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2)练习后,抢答。

(3)尝试读句子:腰鼓红色,圆筒形,击打时,节奏欢快,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5、总结升华:伴随着“咚—叉—”声,鼓槌挥舞,彩绸翻飞,腰鼓这样的民间技艺,既振奋精神,又磨练意志,人借鼓势,鼓借人威,它打出了咱们中国人的气魄与活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将其作为娱乐健身活动。

如今不少地区腰鼓表演不仅阵容强大,而且演技高超,成为群众文化艺术的一大亮点第二课时学习腰鼓基本打法教学目标:1. 学习腰鼓的左右手打法。

安塞腰鼓教案12篇

安塞腰鼓教案12篇

安塞腰鼓教案12篇安塞腰鼓教案(一):教学目标: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品味西北特有的艺术奇葩。

2、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3、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教学重点:1、利用多媒体教学,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2、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本事。

教学难点: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及运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安塞腰鼓”视频,学生欣赏。

2、学生谈观感。

教师从以下方面适当引导:①安塞腰鼓,它产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处的安塞县。

它的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地理风貌、民风民情等浑然一体,不可分离。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没有一种乐器能够像它这样要求人和乐器的高度和-谐。

人的表演和乐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齐,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势,鼓借人威,酣畅淋漓,精、气、神无阻无碍一脉贯通。

今日我们来学习刘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合注释,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和义。

亢奋、晦暗、羁绊、冗杂、叹为观止、戛然而止2、听课文的录音;请学生自我大声朗读课文,体会全文语速、语调的变化。

明确: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调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腰鼓表演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3、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

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

4、朗读全文。

能够模仿合唱的形式。

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读。

5—27自然段主体部分教师朗读。

其中,抒发赞美之情,音调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读。

5、分清结构层次:全文能够分成三个部分。

从“群茂腾腾的后生”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是表演前;第二部分从“可是”到“声,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部分从“戛然而止的时候”到“耳畔是一片渺远的鸡啼”,是表演后。

腰鼓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腰鼓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腰鼓兴趣小组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了解腰鼓的起源和特点。

2. 学习腰鼓的基本打法,包括基本的鼓点和步伐。

3. 通过练习,提高协调性和节奏感。

4. 体验腰鼓表演的乐趣,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活动内容:
1. 起源和特点介绍:通过PPT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腰鼓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加深学生对腰鼓的理解和认识。

2. 基本打法学习:学习基本的鼓点,包括单击、双击、交叉击等;学习基本的步伐,包括前进、后退、侧步等。

3. 分组练习:学生按照兴趣小组进行分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练习。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4. 集体表演: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表演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 准备PPT或视频资料,介绍腰鼓的起源和特点。

2. 准备腰鼓及相关道具,如鼓棒、鼓带等。

3. 制定练习计划和目标,安排练习时间和地点。

4. 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兴趣小组,统计参与人数。

四、活动过程:
1. 教师介绍腰鼓的起源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腰鼓的基本知识和文化背景。

2. 教师演示基本的鼓点和步伐,让学生了解如何操作。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4. 学生集体表演,展示学习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5. 活动结束,进行简单的放松活动和整理。

五、活动评价:
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3. 结合学生的表演成果,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腰鼓文化幼儿园教案

腰鼓文化幼儿园教案

腰鼓文化幼儿园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腰鼓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培养幼儿的协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1.腰鼓文化的介绍和演示。

2.幼儿的腰鼓制作和表演。

3.幼儿的表达和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腰鼓、颜料、画笔等制作工具。

2.音乐播放器和相关音乐。

3.班级、家长和学校的支持和配合。

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腰鼓文化
1.在幼儿园讲解腰鼓文化的来历、意义和表演形式。

2.播放腰鼓表演视频或录像,让幼儿对腰鼓文化有初步认知。

第二步:制作腰鼓
1.安排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腰鼓,调动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腰鼓材料可以使用纸板、颜料和画笔等简单物品,让孩子们尝试自己动手制作。

第三步:练习演出
1.引领幼儿学习腰鼓基本动作和节奏,让孩子们熟练掌握表演技巧。

2.学习指导幼儿如何搭配音乐表演,达到视听艺术的完美结合。

第四步:表演展示
1.让幼儿在班级内进行腰鼓表演,展示自己的技巧和表现。

2.可以邀请家长和其他班级的幼儿围观,增加申努互动和交流的机会。

教学总结
通过腰鼓文化幼儿园教案的学习,幼儿们在动手制作腰鼓、练习表演、展示演出的过程中,在学习腰鼓文化的同时,提高了协作意识、表达能力和音乐素养,同时也对自己的文化认同和自信度得到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鼓教案上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第一课时了解腰鼓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腰鼓的传统,初步认识中国地图,知道腰鼓发展的几个地区。

2、会读与腰鼓有关的词语,选择感兴趣的写一写。

教学重点:认图,识字教学准备:相关录像资料、词语卡片教学过程:1. 激趣导入,了解腰鼓(1)欣赏录像片段(2)腰鼓是一种喜气洋洋的娱乐表演项目,又是一项趣味十足的健身活动。

它节奏欢快,鼓声清脆动听,敲打起来立刻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欢乐感觉!“打腰鼓”兴于陕北安塞县一带。

古时边关守军,腰系腰鼓,用以击鼓报警、助威、求援、和庆贺胜利之用。

腰鼓队伍庞大,动作整齐、豪迈、遒劲、剽悍,鼓声震天,十分壮观。

2.观察图片,学习词语(1)出示中国地图。

你们看中国的地图像什么形状出示词语:中国腰鼓最初流行于陕西,后来在全国发展流行。

出示腰鼓观察图(2)腰鼓是红色的,充满着热情和喜庆的感觉!(3)腰鼓属打击乐器。

形似圆筒,两端略细,中间稍粗,鼓长34厘米,两面蒙皮。

(4)鼓框上有环,用绸带悬挂在腰间,演奏时双手各执鼓槌击奏,并伴有舞蹈动作。

出示词语:击打示范动作读一读3.熟悉基本鼓点:(1)教授系腰鼓的方法。

(2)教授基本鼓点:腰鼓很好打,只要熟练了,不管你走,跑,还是跳,乃至你翻跟斗都没问题,因为腰鼓的鼓点是不变的,节奏欢快,永远是: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

出示:╳ 0╳ 0╳ ╳ 0╳ 0 跟老师读鼓点。

4、游戏巩固:(1)师出示词语卡片,出示图,做动作,生读对应的词:腰鼓红色圆筒形击打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2)练习后,抢答。

(3)尝试读句子:腰鼓红色,圆筒形,击打时,节奏欢快,咚吧咚吧——咚咚吧咚吧!5、总结升华:伴随着“咚—叉—”声,鼓槌挥舞,彩绸翻飞,腰鼓这样的民间技艺,既振奋精神,又磨练意志,人借鼓势,鼓借人威,它打出了咱们中国人的气魄与活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中老年人将其作为娱乐健身活动。

如今不少地区腰鼓表演不仅阵容强大,而且演技高超,成为群众文化艺术的一大亮点第二课时学习腰鼓基本打法教学目标:1. 学习腰鼓的左右手打法。

2. 学习腰鼓基本鼓点与基础打法。

教学重点:腰鼓基本鼓点与基础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一、鼓手的预备动作腰鼓带斜挂在右肩上,腰鼓系在左腰间,鼓手丁字步站好,抬头挺胸,面带微笑。

左手指如拿毛笔的手势一样拿着鼓锤轻压在右鼓面,手心向下,鼓锤头向前,锤缨在身体方向:右手也如拿毛笔一样拿着鼓锤,右手臂顺右腿自然下垂,手心向腿,锤头向前。

预备起势时右手抬起高举过头,锤头朝下同自己眉毛齐,左手从鼓上向前伸出,锤缨向前,手心朝上,锤头与鼓面平行。

二、基本握槌方法三、基本打法1. 单手练习:学习右手基本打法:上打,下打。

学习左手基本打法:内打,外打。

2. 双手练习:学习左、右手交叉基本打法。

掌握基本鼓点╳0╳03. 手腕练习:分四个方位摇动手腕,要领:放松、干脆,鼓槌能击打到鼓面中心。

4. 练习与巩固:自我练习,教师逐个辅导纠正5. 展示表扬:表扬基础鼓点掌握较好的学生,并请他们展示给大家。

腰鼓的基本鼓谱腰鼓的基本鼓点和动作都是2/4拍节●=咚是右手敲击鼓面时发出的声音×=叭是左手敲击鼓面时发出的声音四、分组练习五、总结评价第三课时学习腰鼓九鼓点打法教学目标:1. 复习准备姿态和背鼓、握鼓槌的方法。

2. 复习腰鼓左、右手交叉基本打法。

3、学习九鼓点的打法。

教学重点:腰鼓行进的基本鼓点与基础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复习鼓的背法和站姿2、左、右手交叉基本打法。

3、温习基本鼓点╳0╳0二、学习完整九鼓点:╳0╳0╳╳0╳01、师示范2、集体练习与个人练习相结合。

3、自我练习,教师逐个辅导纠正。

三、展示表扬:表扬鼓点掌握较好的学生,并请他们展示给大家。

四、总结评价第四课时学习腰鼓九鼓点打法练习教学目标:1.复习准备姿态和背鼓、握鼓槌的方法。

2. 复习腰鼓左、右手交叉基本打法。

3、复习九鼓点的打法。

教学重点:腰鼓九鼓点基础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复习鼓的背法和站姿2、左、右手交叉基本打法。

3、温习基本鼓点╳0╳0╳╳0╳01)师示范2)集体练习与个人练习相结合。

3)自我练习,教师逐个辅导纠正。

第五课时学习腰鼓行进打法教学目标:1.复习腰鼓左、右手交叉九鼓点基本打法。

2.学习腰鼓原地踏步时的基础节奏打法。

教学重点:腰鼓行进的基本鼓点与基础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复习左、右手交叉基本打法。

2、温习基本鼓点:╳0╳0╳╳0╳0二、学习行进鼓点:1先练习双脚动作:左脚起步,统一步伐。

2、配合双手动作,加入基本鼓点。

集体练习与个人练习相结合。

3自我练习,教师逐个辅导纠正。

三、展示表扬:表扬鼓点掌握较好的学生,并请他们展示给大家。

四、总结评价第六课时腰鼓行进打法练习教学目标:1.复习腰鼓左、右手交叉九鼓点基本打法。

2复习腰鼓原地踏步时的基础节奏打法。

教学重点:腰鼓行进的基本鼓点与基础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二、复习巩固:1、复习左、右手交叉基本打法。

2、温习基本鼓点:╳0╳0╳╳0╳03复习行进鼓点:1)先练习双脚动作:左脚起步,统一步伐。

2)配合双手动作,加入基本鼓点。

集体练习与个人练习相结合。

3)自我练习,教师逐个辅导纠正。

四、总结评价五、师演示下节课内容。

第七课时学习收鼓点打法教学目标:1.复习腰鼓原地踏步时九鼓点基本打法。

2.学习收鼓点打法。

教学重点:收鼓点与基础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三、复习巩固:1、复习左、右手交叉基本打法。

2、温习基本行进鼓点:╳0╳0╳╳0╳0二、学习鼓点:1、师示范:在原地击打九点之后,加上一次左右手同时击打,左脚踢收。

2、集体练习与个人练习相结合。

3、自我练习,教师逐个辅导纠正。

三、展示表扬:表扬鼓点掌握较好的学生,并请他们展示给大家。

四、总结评价*技术资料:路鼓和小收点路鼓鼓点●× ●×∣●●× ●×∣钗声⊕ ⊕ ⊕每小节是二拍,一拍一动。

第一小节第一拍●×则跨左脚,左脚跨出时要抬起,膝弯90度。

第二拍●×上右腿,上右腿时右脚跟稍偏左,象农民在稻田里踏水插秧一样前进。

手的动作时第一拍时,右手在头顶翻手向下打右面鼓面(见图3-1),右手打完咚后手臂下落向后伸直,离腿45度,左手也由预备动作变成击鼓动作,左手由外向怀中来打右鼓面,左手打的是叭,左手击完鼓后,停在右胸前锤缨甩到右肩头(见图3-2)。

第二拍时,右手打咚(如图3-1),右手是由下向上抬起打右鼓面,击完鼓后右手迅速上举并翻手到头顶,锤头朝下与自己眉毛齐,锤缨在上;左手从右胸前翻手(手心向上)向外伸打右鼓面,打的是叭(如图3-2),打完后手向前伸,锤头还是朝着鼓,第二小节第一拍●●×时,跨左脚,右手鼓锤绕头下来击鼓两下手臂同样下落后伸,左手从外向内翻手击鼓,击完鼓后还停在右胸前,锤缨甩到右肩上。

第二拍●×时,右手又上抬击鼓后翻手击鼓后并向前伸还是锤头指向鼓。

如此按节拍循环前进。

第八课时学习腰鼓花样打法(一)教学目标:1.学习腰鼓结束打法。

2.学习腰鼓花样打法之一:左右弓剪教学重点:1.腰鼓结束的基本鼓点2.学习腰鼓花样打法之一:左右弓剪步的基础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温习腰鼓行进基本搭法2.学习结束鼓点:先跟读结束鼓点:╳0╳╳0╳0复习原地不动的双手基础鼓点+结束鼓点复习原地踏步的行进基础鼓点+结束鼓点3.学习腰鼓花样打法之一:左右弓剪步的基础打法先练习双脚动作:左右弓剪步。

配合双手动作,加入基本鼓点。

集体练习与个人练习相结合。

自我练习,教师逐个辅导纠正。

4. 展示表扬:表扬鼓点掌握较好的学生,并请他们展示给大家。

第七课时学习腰鼓花样打法(二)教学目标:学习腰鼓花样打法之二:转圈教学重点:学习腰鼓花样打法之二:转圈的基础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复习原地不动的双手基础鼓点+结束鼓点复习原地踏步的行进基础鼓点+结束鼓点复习花样打法之一左右弓剪的基础鼓点+结束鼓点2.学习腰鼓花样打法之二:转圈的基础打法教师先示范腰鼓花样打法之二:转圈的基础打法。

配合双手动作,加入基本鼓点。

集体练习与个人练习相结合。

自我练习,教师逐个辅导纠正。

3. 展示表扬:表扬鼓点掌握较好的学生,并请他们展示给大家。

第六课时腰鼓汇报与展示教学目标:学习腰鼓课程的展示汇报。

教学重点:展示所学的中国传统腰鼓的所有基本打法教学准备:每人一腰鼓,两鼓棰。

教学过程:1.复习巩固:复习原地不动的双手基础鼓点+结束鼓点复习原地踏步的行进基础鼓点+结束鼓点复习花样打法之一左右弓剪的基础鼓点+结束鼓点复习腰鼓花样打法之二:转圈的基础打法+结束鼓点2.展示汇报所学的中国传统腰鼓的所有基本打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