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必须掌握的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解剖学基础知识重点归纳一、解剖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内外部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研究方法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细胞学等。

二、人体组织结构1. 组织的分类: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2. 组织的特点和功能:上皮组织具有覆盖和保护作用;结缔组织提供支持和连接;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运动能力;神经组织传导和调控信息。

三、人体器官系统1. 骨骼系统:骨骼是人体的支架结构,保护内脏器官,参与运动和血液生成。

2. 肌肉系统:肌肉通过收缩和松弛实现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3. 循环系统:心脏和血管构成循环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至全身各个部位。

4.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5.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等器官,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6.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路和泌尿器官,负责排泄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

7. 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附睾、输精管等,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子宫、阴道等,负责繁衍后代。

8.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负责传导和处理信息。

9. 内分泌系统:由各个内分泌腺和分泌物组成,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等功能。

四、人体腹部主要器官1. 肝脏:是最大的内脏器官,参与新陈代谢和解毒功能。

2. 胆囊:贮存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3. 胃:负责食物的储存和初步消化。

4. 肾脏:是排泄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排除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5. 胰脏:分泌胰液,参与消化和血糖调节。

6. 脾脏:参与免疫、造血和储备血液功能。

7. 肠道:包括小肠和大肠,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和废物的排除。

五、人体神经系统1.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

2.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肌肉运动。

3.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结构。

六、人体循环系统1.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

解剖课知识点总结

解剖课知识点总结

解剖课知识点总结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机体的结构、形态和组织的相关知识。

在临床医学中,解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深入了解人体结构和内部器官位置的基础。

在解剖学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掌握。

下面将对解剖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1.人体组织学人体组织学是解剖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体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人体的组织结构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等。

上皮组织主要分为上皮细胞和间皮细胞,在人体的器官表面和内部形成一种保护膜,保护器官免受外部侵害。

结缔组织主要包括结缔组织细胞、纤维和基质,起着支持和保护器官、连接组织和传递营养的作用。

肌肉组织主要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是人体重要的组织之一,它们可以通过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神经组织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是传递和处理信息的重要组织。

2.人体器官人体器官是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呼吸系统主要包括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它们起着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的作用。

消化系统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肠道和肝脏,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养分和排泄废物。

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它们的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代谢产物和调节水盐平衡。

内分泌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内分泌腺,它们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生殖器官,它们的主要功能是生殖和分泌性激素。

运动系统主要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它们通过协调运动来维持人体的姿势和完成各种活动。

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脊髓和神经组织,它们通过传递和处理信息来调节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

3.人体骨骼系统人体骨骼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的,它起着支撑、保护、运动和造血的作用。

解剖学必背考点

解剖学必背考点

解剖学必背考点运动系统1.人体解剖学姿势:身体立正向前看,手掌足尖也向前。

2.骨的分类——形态: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角——平对第2肋软骨。

4.脑颅骨(8):包括顶骨(2)、颞骨(2)、额骨(1)、枕骨(1)、蝶骨(1)、筛骨(1)。

5.面颅骨(15):包括泪骨(2)、颧骨(2)、腭骨(2)、下鼻甲(2)、鼻骨(2)、上颌骨(2)、犁骨(1)、舌骨(1)、下颌骨(1)。

6.翼点是由额、顶、颞、蝶四块骨连结处构成的H形骨缝。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

8.腰椎穿刺时由外向内依次经过的韧带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9.脊柱可见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

其中,颈、腰二曲凸向前,胸、骶二曲凸向后。

10.胸锁乳突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头后仰。

11.竖脊肌两侧同时收缩可使脊柱后伸和仰头,是维持人体直立的重要肌肉。

12.缝匠肌是全身最长的肌,呈扁带状,起于髂前上棘,止于胫骨上端的内侧面。

13.股四头肌:是全身最大的肌,是膝关节强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可屈大腿。

消化系统1.消化管是指从口腔到肛门的管道,可分为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2.消化腺按体积的大小和位置不同,可分为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两种。

大消化腺如大唾液腺、肝、胰。

3.食管的狭窄——第一狭窄:位于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约15c m。

第二狭窄:位于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25c m。

第三狭窄:位于食管通过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 m。

4.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内有胆囊动脉经过。

呼吸系统1.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称为下呼吸道。

2.左主支气管细而长,斜行;右主支气管粗而短,走行较陡直。

3.肺有一尖、一底、三面和三缘。

内侧面中央微凹的称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淋巴管等出入的部位。

解剖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解剖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

解剖知识点资料整理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组织:众多形态结构相似、生理功能相近的细胞,由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称组织2、内脏: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大多数器官都位于体腔内,并借一定的孔道与外界相通,总称内脏。

3、正中矢状面:通过人体正中线的矢状面,称正中矢状面,它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半。

4、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趾向前的姿势,称解剖学姿势。

在描述人体器官时都必须以解剖学姿势为依据。

二、填空题1、解剖学方位中,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近体表者为浅,远离体表者为深;上肢的尺侧在内侧,下肢的腓侧在外侧。

2、按解剖学姿势,心位于心包腔外___,胸腔__内__。

眼在鼻之上,口在鼻之下。

3、人体按外部形态可分为头、 _颈__、躯干和__四肢等四大部分。

三、单选题1、左右方向上将人体切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是A.矢状面B.冠状面C.水平面D.横切面E.纵切面2、关于方位术语的正确描述是A.人体仰卧时,近腹者为上B.近正中矢状面者为近侧C.远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D. 近内腔者为内侧E.远头顶者为远侧3、矢状轴是A.左右方向的水平轴B.前后方向的水平轴C.与人体长轴平行的轴D.与人体长轴交叉的轴E.与人体长轴垂直的轴4、下述不符合解剖学姿势的是A.身体直立B.两眼向前平视C.双上肢垂于躯干两侧D.手掌向内侧E.两足并立、足尖向前答:1-4 BCBD第二章基本组织一、名词解释1、腺上皮:由腺细胞构成的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称腺上皮。

2、三联体:一条横小管及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图2-20)。

三联体是骨骼肌纤维兴奋收缩的结构基础。

3、闰盘:心肌纤维相互连接处有心肌膜的特化结构,称闰盘(intercalated disk)。

在心肌纵切的HE染色标本上,闰盘呈深染的带状结构,略呈阶梯状。

4、尼氏体:在神经元树突和核周细胞质内有许多呈嗜碱性的颗粒状或块状小体,称尼氏体(或嗜染质)。

解剖学重点知识

解剖学重点知识
[注释]
①腰椎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围部称纤维环,②
与邻椎体紧密连。
中部偏后是髓核,
白色胶样弹性垫。
[注释]
①成人有23个椎间盘,第1和第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
②周围部的纤维环坚韧而富于弹性,紧密连接两个相邻的椎体。5颅骨
颅骨共有二十三,
关节软骨逢来连。①
解剖学重点知识
1.骨的数量
全身有骨二零六,
配布四肢一二六。
上比下肢多两块,①
余下八十在中轴。
面颅十五脑颅八,
每侧鼓室藏着仨,②
加上躯干五十一,
中轴八十刚好齐。
[注释]
①上比下肢多两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②每侧鼓室藏着仨:每侧鼓室有三块听小骨。2.椎骨的一般形态
一体一弓围椎孔,①
椎体在前弓在后。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椎弓前根后为板,②
椎弓根间椎间孔。
两侧弓板愈合处,
向后伸出成棘突,
弓根弓板结合处,
上下关节和横突。③
[注释]
①一体一弓围椎孔:椎骨的前方为椎体,后部为椎弓,二者围成椎孔。
②椎弓前根后为板:椎弓的前部为椎弓根,后部为椎弓板。3腰椎形态特征
椎弓发达体粗壮,
棘突宽短呈板状。①
相邻棘突裂隙宽,
便于临床行腰穿。
血管神经孔内行。
[注释]
①小圆肌和大圆肌横行,构成三边孔和四边孔共同的上界和下界9手肌

解剖学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

解剖学基础必考知识点总结解剖学是生物医学领域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组织的构成和功能。

在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解剖学作为一门以观察、对比、实验、测量和系统化等方法来研究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础学科,其内容繁杂而庞大,包括人体的组织、器官及其系统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育和病理变化等方面。

解剖学是执业医师和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专业课程,掌握好解剖学的知识对未来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地总结一下解剖学基础必考的知识点。

一、绪论1. 解剖学的定义、分类和意义2. 解剖学的研究内容、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3. 解剖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二、细胞生物学与组织学1. 细胞的形态特征和结构2.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3. 细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4. 细胞的生物化学基础和代谢过程5. 组织学的基本概念和组织的分类6.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三、骨骼系统解剖学1. 骨骼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人体骨骼的命名和分类3. 不同骨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4. 脊柱、胸廓和头颅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5. 人体关节的结构分类和生理功能6. 骨关节和软骨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四、肌肉系统解剖学1. 肌肉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骨骼肌和平滑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3. 人体主要的肌肉及其部位、结构和功能4. 肌腱和肌肉骨5. 四肢肌肉和腹肌的结构和功能6. 人体肌肉的命名和分类五、循环系统解剖学1. 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心脏、血管和淋巴器官的结构及其循环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3. 心脏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4. 循环系统的血管组织的结构和功能5. 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六、呼吸系统解剖学1. 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上呼吸道、下呼吸道和胸膜腔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3. 呼吸系统的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4. 气管、支气管和肺泡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七、消化系统解剖学1.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消化道的各部位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3. 消化腺的结构和功能4. 消化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5. 肝脏、胆囊和胰腺的结构和功能八、泌尿系统解剖学1. 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3.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九、内分泌系统解剖学1.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内分泌器官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3. 内分泌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十、神经系统解剖学1.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大脑、小脑和脑干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3. 脑脊液的结构和功能4. 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5. 神经系统的主要神经及其结构和功能十一、感觉系统解剖学1. 感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视觉系统、听觉系统、嗅觉系统和味觉系统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3. 感官系统的感觉细胞和感受器官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十二、生殖系统解剖学1.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3. 生殖系统的生殖腺、生殖管和生殖器官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4. 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总之,解剖学基础必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人体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涉及细胞生物学、组织学、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感觉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详细掌握各个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人体解剖学重点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解剖学重点重点知识总结

人体解剖学重点重点知识总结1.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由不同的组织器官系统组成,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系统都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工作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2.骨骼系统:骨骼系统由骨骼和关节组成,主要功能是支撑和保护身体器官,以及参与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人体骨骼结构复杂,包括颅骨、脊柱、四肢等,不同骨骼之间通过关节连接,允许身体进行多种动作。

3.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运动。

人体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连接骨骼,通过收缩和伸展产生运动;平滑肌存在于内脏器官壁上,负责内脏功能的调节;心肌是心脏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收缩和舒张实现心脏的收缩和血液的泵送。

4.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主要功能是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输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心脏负责泵送血液,通过动脉将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然后通过静脉将含有代谢产物的血液回输到心脏。

5.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咙、气管和肺部等,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氧气通过鼻腔进入,经过喉咙和气管到达肺部,然后通过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将氧气输送给身体组织,同时将代谢产物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6.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器官等,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并吸收到血液中。

食物经过口腔咀嚼和混合,通过食管到达胃部进行消化和吸收。

然后经过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最后残余物质经过大肠排出体外。

7.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和尿路系统,主要功能是排泄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肾脏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剩的液体,并生成尿液。

尿液通过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8.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主要功能是接收、传递和处理信息,控制和调节人体各种生理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根、神经丛和神经末梢。

解剖学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

解剖学知识点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人体的内部结构、器官的形态、位置、相互关系及其功能等内容。

掌握解剖学知识对于医学生和医生来说至关重要,下面将介绍一些解剖学中常见的知识点。

一、人体器官系统1. 骨骼系统:人体的骨骼系统由骨骼、关节和韧带组成,主要功能是支持和保护身体器官,以及参与运动。

骨骼系统包括颅骨、脊柱、胸廓、上肢骨和下肢骨等部分。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组成,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肌肉的主要功能是运动,保持体位,维持姿势等。

肌肉系统与神经系统紧密联系,共同完成人体各种动作。

3.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养分到身体各个部位,排除代谢废物。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器官,负责泵血。

4.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部组成,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协同工作,保持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5.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主要功能是将食物消化吸收,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有口腔、食管、胃、肝、胆囊、胰腺和肠道等。

6.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器官,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废物,维持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排泄尿液。

7.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主要功能是生殖。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精子管、前列腺等器官;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器官。

二、人体解剖学名词1. 部位名词:头、颈、胸、腹、骨盆、四肢等。

2. 方向名词:前、后、上、下、内、外、左、右等。

3. 结构名词:动脉、静脉、神经、淋巴、脏器、腺体等。

4. 骨骼名词:颅骨、脊柱、肋骨、骨盆、肢骨等。

5. 脏器名词:心脏、肺部、脾脏、肾脏、肝脏、胰腺、生殖器官等。

6. 神经系统名词:大脑、脊髓、脑神经、脊神经等。

7. 淋巴系统名词:淋巴结、淋巴管、淋巴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筋膜近侧为肱三头肌腱膜增强。
深筋膜远侧在腕背增厚
屈肌支持带。
深筋膜与前臂内外侧肌间隔、
尺、桡骨及骨间膜共同形成
前臂后骨筋膜鞘。
3、前臂后肌肉的配布:
由桡向尺 腕长短、指总小固尺侧腕。 外侧旋后拇长展、 示固拇长和拇短。
4、骨间后神经、血管的行程和分布:
桡N在肘窝分为浅、深两支。
桡N深支和 深支
6、腋鞘:
由颈筋膜包绕腋血管及臂丛而成。
7、腋腔疏松结缔组织的交通关系: 腋血管、臂丛、及腋淋巴结之间, 有疏松结缔填充,并沿血管、神经 与邻近各区相交通。 向上 向下 经腋鞘达颈根部。 达臂前、后区。
向后
经三边孔、四边孔分别与
肩胛区、三角区交通。
向前
胸肌间隙。
(三)三角肌区及肩胛区: 三角肌区: 该肌所在的区域,由腋N及 旋肱后血管伴行穿四边孔, 绕肱骨外科颈,向前与旋 肱前血管吻合共同支配。 肩 胛 区: 肩胛骨后面区域 。肌由浅入
鱼际纹斜于鱼际尺侧,深面有正中N。
三 条
掌 纹
掌中纹桡侧与鱼际纹重叠,其与掌中
线的交点是 掌浅弓的顶点。
掌远侧纹适对第3—5掌指关节的连线。
2、手掌浅层结构:
皮厚无毛囊及皮脂腺,汗腺丰富。 浅筋膜在掌心处致密,浅血管、淋巴管和 皮N穿行其间。
浅V和浅淋巴管多
尺N掌支和桡N浅支
吻合成网。
彼此重叠。
3、腕管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排列关系:
及桡血管、尺N血管束、正中N。
后骨筋膜鞘内有 前臂后肌群、骨间后
血管N束。
六、手
(一)手掌: 近侧为

腕前区、 掌 心,
远侧中央呈三角形凹陷称
其桡侧隆起称
腕近侧纹
鱼 际。
平尺骨头,
三条腕
腕中纹约
平尺、桡骨茎突。
平屈肌支持带,其
横 纹: 腕远侧纹
中点对掌长肌腱隆起,是正中N入掌处。
掌长肌腱居腕前中线,深面有正中N。 三条腱 隆 起: 桡侧为桡侧腕屈肌腱,其与桡侧茎突 间有桡A。 尺侧为尺侧腕屈肌腱,止于豌豆骨。


(一)肩部的分区: 腋区、三角肌区、肩胛区。
臂与胸上部之间。
上肢外展时,向上呈穹隆状的凹陷;其深
部呈四棱锥状腔隙,由四壁、一顶、一底
围成,称为
2、腋腔的构成:
“腋窝”。
顶、底、 四壁。

顶:

由锁骨中1/3、第一肋和肩胛骨上缘 围成,是腋窝的上口,与颈根部相 通。
底:
由浅入深为皮肤、浅筋膜及腋筋膜。
4、上肢神经干的投影: 正中N: 在臂部与肱A一致;在前臂为从肱骨 内上髁与肱二头肌腱连线的中点至 腕前远侧横纹中点稍外侧的连线。 尺 N: 从腋窝顶,经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 间,至豌豆骨桡侧缘的连线。
桡 N: 自腋后襞下缘外端与臂交点处,斜过
肱骨后方,至肱外上髁的连线。
二、
(二)腋区: 1、腋区的位臵:
肱骨前方为
肱骨后方为
肱肌和肱二头肌。
肱三头肌,
它与肱骨桡N沟之间为
肱骨肌管。
四、 肘

肘部: 介于臂与前臂之间。肱骨内、外上髁连 线上、下各两横指的环形线为上下界。 (一)肘前区:
1、浅层结构及浅V的吻合类型:
头V 与前臂外侧皮N行于肱二头肌腱外侧。
贵要V与前臂内侧皮N行于肌腱内侧。
肘正中V从头V斜向上内,连于贵要V,
2、臂前区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
向上 向下 移行于三角肌筋膜及腋筋膜。 移行于前臂筋膜。
在屈、伸肌之间形成内、外侧肌间隔,附
着于肱骨,并共同围成臂前区骨筋膜鞘,
包绕 肱二头肌、喙肱肌和肱肌。
3、血管神经束的行程及结构的位臵关系:
(1)肱A: 在大园肌的下缘续于腋A 。
(1)肱 A 沿肱二头肌内侧沟下行至肘窝深部。 越过喙肱肌、肱三头肌长头和肱 肌的前方。 其分支有: 肱深A 起自肱A上端,与桡N伴 行,穿肱骨肌管至臂后部。 尺侧上副A 平肱肌起点处发自肱A,与尺N
中副A
与骨间后的骨间返A
吻合。
五、 前
(一)前臂前区:


பைடு நூலகம்
1、前臂前区的浅层结构:
浅筋膜尺侧
有贵要V及其属支及
前臂内侧皮N。
浅筋膜桡侧
有头V及其属支及 前臂外侧皮N。
正中N和尺N的掌支
于屈肌支持带 近侧浅出深筋膜 。
4、桡血管神经束的行程及束内结构间的
位臵关系: 由桡血管及桡N浅支组成。 走行于前臂桡侧屈、伸肌分界线上。
支配桡侧腕长、短伸肌。
骨 间 后 N: 穿旋后肌在桡骨头下方5—7cm
处改名为
骨间后N。
骨间后A: 骨间膜近侧臂后,营养附近肌及
关节。 在浅层间 伴骨间后N。
(三)前臂中1/3横断面:
浅层外有 尺侧有 头V和前臂外侧皮N, 贵要V和前臂内侧皮N。 肌间隔 形成
深筋膜向部发出
前臂前、后骨筋膜鞘。
前骨筋膜鞘内有 前臂前肌群、桡N浅支、
肌纤维斜向下外,止于桡骨中1/3的外后面。
止点近端有旋后肌附着,
远端有旋前方肌附着。
桡骨骨折在止点以上和以下,
其错位结果不同。
(二)前臂后区: 位于尺、桡骨和前臂骨间膜的后方。 1、前臂后区的浅层结构: 浅筋膜内有头V和贵要V的属支。 前臂后皮N是桡N的分支。 与臂内、外侧的N共同分布此区。
2、前臂后骨筋膜鞘的构成:
布于三角肌。
布于臂外区。
臂后皮N;前臂后皮N
桡N的分支。
2、臂后区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
臂后区深筋膜厚而坚韧,借臂内、外侧肌 间隔与肱骨共同围成臂后区 包绕 肱三头肌。 骨筋膜鞘,
3、肱骨肌管的内容及其与肱骨肌管的关系:
肱三头肌的内、外侧头、长头与肱骨桡N沟
形成一个绕肱骨中份后面的管道,
称肱骨肌管,
(二)肘后区:
1、肘后区的结构及神经位臵与临床意义: 皮肤厚而松驰。
皮肤与鹰嘴之间有鹰嘴皮下囊。
肱三头肌止于尺骨鹰嘴。
尺N在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间通过。
肘关节脱位或内上髁骨折时可伤尺N。
(三)肘关节动脉网:
尺侧下副A的前支
尺侧下副A的后支
与尺侧返A前支吻合。
尺侧上副A
与尺侧返A吻合。
桡侧副A 与桡侧返A吻合。
吻合成“ N ”形。
前臂正中V分为
头正中V和贵要正中V,
呈“ Y ”形分别汇入头V和贵要V 。 以上V管粗大,位臵表浅,比较固定, 是临上穿插剌及导管插入的常用部位。
2、深层结构:
上续 臂筋膜、下连 前臂筋膜。
向下内止于前臂筋膜的部份称肱二头肌腱 膜。
与肱二头肌腱交角处,
是触及肱A和测血压的听诊部位。
由屈肌支持带及腕骨沟共同构成。
其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9条。
9条肌腱分别被屈肌总腱鞘和拇长肌
入掌。
6、正中神经血管的行程及束内结构的关系:
穿旋前园肌肱、尺两头间, 经指浅、深屈肌腱深面。
至前臂中1/3位于指浅、深层肌之间。
远侧1/3位于桡侧腕屈肌与掌长肌间。
术中应注意与掌长肌腱的鉴别。
其桡侧没有分支,是安全侧。
7、旋前园肌的起止和临床意义:
肱头起自肱骨内上髁。 尺头起自尺骨冠突,两头间有正中N穿过。 尺头深面有尺A穿过。
第二段: 其内侧为臂丛内侧束, 后方为臂丛后束;外侧为臂丛外侧束。 位于胸小肌下缘至大园肌下缘之间。 腋 A 分布于冈下窝附近诸肌、背阔肌、
第三段: 三角肌及肩关节。
前有正中N内侧根、后有桡N、腋N。
外侧有正中N、肌皮N、内侧有尺N。
3、腋淋巴结群的位臵及流注关系: 外侧淋巴结: 沿腋V远端排列,收纳上肢 的L;注入中央及尖L结。 胸肌淋巴结: 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胸 前外侧壁、乳房外侧;注入 中央及尖L结。
在臂上部位于肱A后方,再沿
桡N沟走行。
在臂中部绕肱骨背侧转向外下,
穿肱骨肌管至臂后区。
(5)肌皮N: 自臂丛外侧束发出, 穿喙肱肌,
经肱二头肌与肱肌之间向外下。 在肱二头肌外侧沟下份浅出深筋 膜, 称前臂外侧皮N 。
(二)臂后区:
1、臂后区的浅层结构:
臂外侧上皮N: 腋N的皮支
臂外侧下皮N: 桡N的分支
内有
桡N及伴行的肱深血管。
4、尺N的行程:
在臂上部位于 肱A后方。
在臂中点上方离开肱A, 穿臂内侧肌间隔入臂后区,
与尺侧上副A伴行。
在臂中份以下,
经肘后内侧沟至
前臂前区。
(三)臂部中1/3横断面: 头V位于 肱二头肌外侧沟的浅筋膜内。
贵要V位于肱血管内侧,肱血管外侧为正中N。 深筋膜在臂部屈、伸肌之间、形成 臂内、外侧肌间隔。 臂内侧肌间隔的后方 有尺N和尺侧上副A 。
7、 臂前区的浅层结构。
8、 臂前区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
9、 臂后区的浅层结构;臂后区骨筋膜鞘的
构成及肌肉。
10、臂部中1/3横断面。
11、肘后区浅、深层结构。
12、肘后三角和肘外侧三角的构成。 13、肘关节动脉网。
14、前臂前区的浅层结构。
15、前臂前骨筋膜鞘的构成及肌肉的配布。 16、旋前园肌的起止和临床意义。 17、前臂后区的浅层结构。
5、臂前区血管神经束的行程及束内结构的位臵
关系。
6、肱骨肌管的内容及其与肱骨的关系。
7、尺神经的行程。
8、 浅静脉的吻合类型并了解其应用意义。
9、 肘窝的构成及其内容的毗邻关系。 10、 尺神经在肘后区的位臵及 临床意义。 11、 桡、尺血管神经束及正中神经血管束的行
程及束内结构间的位臵关系。
12、骨间后神经、血管的行程和分布。
深为斜方肌、背阔肌、冈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