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汇总
202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古诗和文言文汇总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第1首观沧海东汉末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第2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第3首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第4首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第1篇《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第2篇诫子书三国蜀汉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八年级下册古诗词第21首关雎《诗经·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必考)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原文和翻译(必考)语录体类1.《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②.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陷入邪说的)危险。
”5.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全集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全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第一单元5、童趣(沈复)第二单元10、《论语》十则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西江月(辛弃疾)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第四单元20、*山市(蒲松龄)第五单元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第六单元30、*寓言四则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第一单元5、伤仲永(王安石)第二单元10、木兰诗第三单元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第四单元20、口技(林嗣环)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两小儿辩日《列子》第六单元30、*狼(蒲松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22、短文两篇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23、核舟记(魏学洢)24、大道之行也(《礼记》)25、杜甫诗三首望岳春望石壕吏第六单元26、三峡(郦道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28、观潮(周密)29、湖心亭看雪(张岱)30、诗四首归园田居(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登黄鹤楼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吴均)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23、马说(韩愈)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25、诗词曲五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赤壁(杜牧)过零丁洋(文天祥)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第六单元26、小石潭记(柳宗元)27、岳阳楼记(范仲淹)28、醉翁亭记(欧阳修)29、满井游记(袁宏道)30、诗五首饮酒(其五)(陶渊明)行路难(其一)(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己亥杂诗(龚自珍)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司马迁)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23、隆中对(陈寿)24、出师表(诸葛亮)25、词五首望江南(温庭筠)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渔家傲(范仲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武陵春(李清照)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第五单元17、公输《墨子》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9、鱼我所欲也《孟子》20、《庄子》故事两则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左传》2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23、愚公移山《列子》24、《诗经》两首关睢蒹葭。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文言文汇总

七年级上1、《论语》六则《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卫灵公》)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 (唐代)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虽有嘉肴 - 古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节选自《礼记学记》)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gān),山门圮(pǐ)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zhào)数小舟,曳(yè)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è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ā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初一到初三文言文大全人教版

人教版初一至初三必背文言文大全七年级上册(七篇)《世说新语》二则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诫子书[三国]诸葛亮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狼[清]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诗词文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背诵【《论语》十二章】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2]》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2]》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11.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七年级全部文言文

七年级全部文言文人教版七年级文言文有:-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重点字词:- 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 文义:文章的义理。
- 俄而:不久,一会儿。
- 骤:急。
- 欣然:高兴的样子。
-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 未若:不如,不及。
- 译文: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论文章的义理。
不久,雪下得更急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谢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 重点字词:-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 日中:正午时分。
-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 乃:才。
-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 不:同“否”。
-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委,舍弃。
-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 引:拉,牵拉。
- 顾:回头看。
-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太丘就丢下(他)而离开,(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仅七岁,在门外玩耍。
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元方)回答说:“(父亲)等您很久(您)却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
”友人就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诗词文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背诵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1]》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2]》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XXX,回也!”《雍也》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2]》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此夫,不舍日夜。
”《子罕》11.子曰:“全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2.XXX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XXX在其中矣。
”《子张》观沧海】(XXX"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XXX生残夜,XXX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XXX】(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XXX"南宋)XXX惊鹊,清风半夜XXX。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XXX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XXX"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目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二单元10、《论语》十二章--------------------------------------------
第三单元15、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20、虽有嘉肴《礼记》---------------------------------------第五单元25、河中石兽纪昀---------------------------------------第六单元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10、木兰诗----------------------------------------------------
第三单元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山海经》---------------------------------
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
第六单元30、狼(蒲松龄)-----------------------------------------------
第五单元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岳阳楼(陈与义)------------------------------------------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第六单元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17、公输《墨子》----------------------------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左
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23、愚公移山《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 --------------------------------
蒹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