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第三课特征

合集下载

Proe第3章 基准特征

Proe第3章 基准特征

第3章基准特征一、基准特征概述基准特征是零件建模的参照特征,其主要用途是辅助3D特征的创建,可作为特征截面绘制的参照面、模型定位的参照面和控制点、装配用参照面等。

此外基准特征(如坐标系)还可用于计算零件的质量属性、提供制造的操作路径等。

基准特征包括:基准平面、基准轴、基准点、基准曲线、坐标系等。

创建基本特征时,用户可通过单击菜单【插入】→【模型基准】选项,在弹出的如图3-1所示的菜单中,选择相应的选项建立相应的基准特征;用户也可使用如图3-2所示的位于工具栏中的快捷工具按钮建立相应的基准特征。

图3-1 基准特征菜单【平面】: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用来建立基准平面特征。

【轴】: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用来建立基准轴特征。

【点】: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用来建立基准点特征。

有如下几种方法建立基准点。

【点】: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从实体或实体交点或从实体偏离创建的基准点。

【草绘的】: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在草绘工作界面创建基准点。

【偏移坐标系】: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通过选定的坐标系创建基准点。

【域】: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直接在实体或曲面上单击左键即可创建基准点,该基准点在行为建模中供分析使用。

【坐标系】: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用来建立基准坐标系。

【缺省坐标系】:插入系统默认的坐标系。

【草绘曲线】:与工具按钮功能相同,在草绘工作环境中绘制基准曲线。

基准平面是零件建模过程中使用最频繁的基准特征,它既可用作草绘特征的草绘平面和参照平面,也可用于放置特征的放置平面;另外,基准平面也可作为尺寸标注基准、零件装配基准等。

基准平面有两个方向面,系统默认的颜色为棕色和黑色。

二、基准面【练习3-1】:打开附盘“\ch03\3-1.prt”文件,建立如图3-3所示的基准平面DTM1、DTM2。

基准面DTM1通过基准轴A_2且与RIGHT基准面相交55°、基准面DTM2与基准面DTM1平行且与圆柱表面相切。

操作步骤提示:单击基准特征工具栏中的按钮,打开【基准平面】对话框。

Proe实体特征-混合特征详解

Proe实体特征-混合特征详解

Proe实体特征——混合特征5.5.1 混合特征概述前面所介绍的拉伸特征、旋转特征和扫描特征都可以看作是草绘剖面沿一定的路径运动,其运动轨迹生成了这些特征。

这3类实体特征的创建过程中都有一个公共的草绘剖面。

但是在实际的物体中,不可能只有相同的剖面。

很多结构较为复杂的物体,其尺寸和形状变化多样,因此很难通过以上三种特征得到。

对实体进行抽象概括,可以认为任意的一个特征都可以看作由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无限个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而成,Pro/ENGINEER中,这种连接称为混合。

在Pro/ENGINEER中,使用一组适当数量的截面来构建一个混合实体特征,这样做既可以清楚地表示实体模型的特点,又简化了建模过程。

创建混合特征,也就是定义一组截面,然后再定义这些截面的连接混合手段。

1.混合特征分类混合特征由多个截面按照一定的顺序相连构成,根据建模时,各截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将混合特征分为3类:平行混合特征:将相互平行的多个截面连接成实体特征。

旋转混合特征:将相互并不平行的多个截面连接成实体特征,后一截面的位置由前一截面绕Y轴旋转指定角度来确定。

一般混合特征:各截面间无任何确定的相对位置关系,后一截面的位置由前一截面分别绕X、Y和Z轴旋转指定的角度或者平移指定的距离来确定。

当然,按照与前面三种特征相同的分类方法,也可以将混合特征分为混合实体特征、混合切口特征、混合曲面特征等种类。

2.混合顶点 混合特征由多个截面连接而成,构成混合特征的各个截面必须满足一个基本要求:每个截面的顶点数必须相同!在实际设计中,如果创建混合特征所使用的截面不能满足顶点数相同的要求,可以使用混合顶点。

混合顶点就是将一个顶点当作两个顶点来使用,该顶点和其它截面上的两个顶点相连。

如图5-66所示的两个混合截面,分别为五边形和四边形。

四边形中明显比五边形少一个顶点,因此需要在四边形上添加一个混合顶点(图5-67),所创建完成的混合特征如图5-68所示,可以看到,混合顶点和五边形上两个顶点相连。

Proe的最经典的特征操作

Proe的最经典的特征操作
⑵、隐含特征“子项”特征操作 :
在【隐含】对话框中点击【选项】,选择【子项处理】: 右击或使用菜单命令。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①、隐含:隐含该子项; ②、保留(挂起):不隐含该子项特征,但需要重新定义
子项特征参照; ③、冻结:仅限于组件模式,将所选特征组件(子元件)
保留在其当前位置; ④、替换参照:重定义所选子特征的参照;
㈠、特征失败原因:
特征创建或再生时出现下列情况时,特征失败。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1、不良几何;(扫描时轨迹曲率小,截面大) 2、断开父子关系 ;例题:jieju-liti2(删除圆角) 3、参照丢失或无效等。Jieju-Liti2(修改圆角)
可直接点 击改变方向
上一页
可改变 草绘平 面方向
继 下续一页
注:①、在编辑参照过程中,系统会检测特征重定义的参照
情况,以确定新旧参照是否兼容,若不兼容系统会给 出警告,并继续处理。 ②、对过渡的倒圆角、成组的阵列特征、只读特征不能 重定义参照。
㈧、零件的精度设置:
“精度”命令可修改几何计算的计算精度。零件精度与零件 大小有关。精度的有效范围为:,系统默认值
可重新定义截面位置 重新定义截面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②、旋转:
修改截面 移出截面 增加截面 显示截面
选择截面方式
例题:显示截面:bianjijiemian-liti2
截面
上一页
下继一续页
㈤、特征的插入和重新排序:
1、插入特征:
步骤:①、选择【编辑】菜单中的【特征操作】命令,在
出现的【特征】菜单中选择【插入模式】命令,点
㈠、特征的隐含与恢复: 1、基本概念:
当零件模型比较复杂时,为了简化零件模型,加速显示 及再生速度,可以将一些特征暂时消去,可作隐含操作。

第3章 proe 基准特征

第3章  proe 基准特征

注意: 1、创建基准时,不要让模型树中基准特征处 于选取状态,否则,选取的基准特征将被作为 创建的一个输入项 2、如果创建的基准较多,可以将其隐藏起来, 以使画面清晰。 方法是:右击模型树中基准特征,在快捷工 具栏中选择隐藏即可。 如果不要看到基准,可点击基准显示图标。
三、特征草绘模式的重要技巧 草绘特征一章中有一些没有讲到的重要技巧 1、参照设置 进入特征草绘面时,系统有时会提示选择 草绘基准的参照面或参照线,如果忽视这部分 设置,会导致草绘失败或出现错误信息。 首先,如果没有合适的参照面或参照线, 则失去尺寸基准。 其次,建模就象是搭积木,特征是累积的, 每个特征都有草绘,没有参照对齐,将产生误 差。
四、实作:基准面定义技巧
例二、 4、建梯形
草绘直线,并在直线两端建 两个基准点
建基准面DTM2,过草绘直线,垂直于TOP 以DTM2为基准建拉伸特征
四、实作:基准面定义技巧
例二、 5、建倾斜长方体 草绘直线 建基准面DTM3,过草绘直线, 与TOP夹45° 建基准面DTM4,过草绘直线,与DTM3垂直 以DTM4为基准建拉伸特征
二、Pro/E基准特征的创建 基准曲线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可作为扫描特征的轨迹、建立圆角的 参照,同时绘制和修改曲面也用到 新建→零件或组件→基准曲线图标→
四种方式创建 1、经过点:→完成→对话框:选项→选一 系列点→完成→确定 2、自文件:使用数据文件
3、使用剖面:用截面的边界建立,要先 有剖面才能建立
4、从方程(公式) →完成→对话框→选 坐标系→选坐标系类型:笛卡尔、圆柱、 球→进入方程书写→保存→退出
确定轴的几何条件:
1、边
2、过一点垂直于一平面

Pro E 野火版 3 教程:第3章 基准特征

Pro E 野火版 3 教程:第3章 基准特征
通过基准点和轴/边加 以约束来创建基准平 面
22

2019/1/19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3.2 基准轴的创建
任务1:创建垂直于曲面的基准轴并调整其显 示尺寸 1.在【基准】(Datum) 工具栏中单击 按钮。【基准轴】(DATUM AXIS) 对话框 打开。或者,单击【插入】(Insert)→【模 型基准】(Model Datum)→【轴】(Axis)。

2019/1/19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0

3.如果【偏距】不是选定参照的缺省约束, 可从【参照】(References) 收集器中的约 束列表中选取【偏距】(Offset)。
2019/1/19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1

4.要调整偏移距离,可:
1)在图形窗口中,使用拖动图柄将基准曲面 手工平移到所需距离处。 2)在【基准平面】(DATUM PLANE) 对话框 内,向【偏移平移】(Offset Translation) 值框 中键入距离值,或从最近使用值的列表中选取 一个值。 本例中,选取拉伸_2的侧面为参照面,偏移距 离为50mm

2019/1/19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9
5.单击【确定】(OK),系统会沿基准坐标 系的其中一个轴或通过该基准坐标系的其 中一个虚拟平面,按照指定方向偏移,创 建偏移基准平面。 本例中采用系统缺省设置,即通过 YZ 平面 放置基准平面并在x 轴方向上偏移50 mm, 得到新创建的基准平面DTM4,如图

2019/1/19
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9

3.然后点击圆柱面,【参照】 (References) 收集器内出现“曲面F13 (拉伸_3)”作为约束,系统自动地选择 与圆柱面的轴线“同轴”的方式创建基准 轴.所创建的基准轴如图

proe第三讲

proe第三讲

提示:绘制的轨迹线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
● 选取轨迹 该选项用于选取已有的基准线或者其他特征的边线作为扫描的轨迹 线。选择该选项后,【菜单管理器】将出现【链】菜单,【链】菜 选择该选项后, 菜单管理器】将出现【 菜单, 单共有6种选取方式。 单共有 种选取方式。 种选取方式 ①依次 该选项用于选取单一的曲线或者边线。按住 键可以多选。 该选项用于选取单一的曲线或者边线。按住Ctrl键可以多选。 键可以多选 ②相切链 该项用于选取相切的边线作为扫描特征的轨迹线。 该项用于选取相切的边线作为扫描特征的轨迹线。当用户以该方式 选取某条边线时, 选取某条边线时,系统将自动选取与该边线相切的所有边线作为特 征的轨迹线。 征的轨迹线。 ③曲面链 该项用于选取曲面的边线作为轨迹线。 该项用于选取曲面的边线作为轨迹线。当用户以该方式选取某一曲 面时,系统将自动选取该曲面的边线作为特征的轨迹线。 面时,系统将自动选取该曲面的边线作为特征的轨迹线。
(2)属性设置 ) 在完成轨迹线的绘制或选取之后, 在完成轨迹线的绘制或选取之后,系统根据不同的扫描轨迹线显示 不同的【属性】菜单。 不同的【属性】菜单。 当用户欲建立的扫描特征是零件模型的第一个特征并且绘制的轨迹 线为开放型时,系统将不显示【属性】菜单而直接产生扫描特征。 线为开放型时,系统将不显示【属性】菜单而直接产生扫描特征。 当用户绘制或选取的轨迹线是封闭型时, 当用户绘制或选取的轨迹线是封闭型时,系统将显示如图所示的 属性】菜单。 【属性】菜单。
设置深度的补充 前边讲到的都是从草绘平面开始沿着拉伸方向第一侧指定的拉伸 深度,当某些特征需要从草绘平面的两侧同时进行拉伸时,可以单 击【选项】按钮,在弹出的【深度设置】面板中进行设置。 5.1.2旋转特征 1、旋转特征的概念 旋转特征是指在草绘平面上一定形状的闭合曲线(即特征的截面) 绕着一条中心线旋转一定角度而生成的特征。 建立方法如下:首先在草绘平面上绘制具有一定形状的闭合曲线, 由该闭合曲线构成旋转特征的截面,并且绘制一条中心线作为特征 的旋转轴线,然后指定旋转的角度,即可建立旋转特征。 (1)设置属性 设置属性 同拉伸特征一样如果是一个空的模型空间中或者说空间中没有任 何基体类型,那么拉伸特征可以用来创建实体、 何基体类型,那么拉伸特征可以用来创建实体、曲面以及薄板三种 基体类型;如果模型空间中已经有任意创建好的基体类型, 基体类型;如果模型空间中已经有任意创建好的基体类型,那么拉 伸特征还可以用来切剪材料。 伸特征还可以用来切剪材料。

proe:零件建模的草绘特征

proe:零件建模的草绘特征

创建基准轴的操作步骤如下: 创建基准轴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基准工具栏中的按钮 ,或单击主菜单中的【 插入】→【模型基准】→【轴】选项,打开〖基准轴 〗对话框。 在图形窗口中为新基准轴选择至多两个“放置”参 照。可选择已有的基准轴、平面、曲面、边、顶点、 曲线、基准点,选择的参照显示在〖基准轴〗对话框 的〖参照〗栏中。 在〖参照〗栏中选择适当的约束类型。 重复步骤 ~ ,直到完成必要的约束。 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基准轴的创建。
建立旋转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进入“零件设计”模式,单击菜单【插入】→【旋转】选项 ,或直接单击【旋转工具】按钮 ,打开旋“转特征操控板” 。 单击〖位置〗面板中的【定义】按钮,系统显示〖草绘 〗对话框,该对话框中显示指定的草绘面、参照平面、视 图方向等内容。 在绘图区中选择相应的草绘平面或参照平面,在〖草绘 〗对话框中设定视图方向和特征生成方向。 单击〖草绘〗对话框中的【草绘】按钮,系统进入草绘 工作环境。 在草绘环境中使用绘制中心线工具绘制一条中心线作为 截面的旋转中心线,在中心线的一侧绘制旋转特征截面, 绘制完毕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 ,回到旋转特征操控 板(若在草绘环境中没有绘制中心线,应在三维模型中指 定作为旋转中心线的几何元素,这一功能是在新版本中增 加的)。
提示:在进行减料特征操作时,将光标移到特征操作方 提示 向箭头处,如图6-7所示,单击左键即可完成特征生成方 向的更改。在其他特征的操作中也有类似功能,请读者 留心学习使用。
图6-7 将光标移到特征操作方向箭头处
实例
使用拉伸特征建立如图6-8所示的模型。
图6-8 使用拉伸特征建立的模型
步骤 1 建立新文件
此外,系统允许用户预先选定参照,然后单击按钮 ,即 可创建符合条件的基准平面。可以建立基准平面的参照组 合如下: 选择两个共面的边或轴(但不能共线)作为参照,单击 按钮 ,产生通过参照的基准平面。 选择三个基准点或顶点作为参照,单击按钮 ,产生通 过三点的基准平面。 选择一个基准平面或平面以及两个基准点或两个顶点, 单击按钮 ,产生过这两点并与参照平面垂直的基准平面 。 选择一个基准平面或平面以及一个基准点或一个顶点, 单击按钮 ,产生过这两点并与参照平面垂直的基准平面 。 选择一个基准点和一个基准轴或边(点与边不共线), 单击按钮 ,〖基准平面〗对话框显示通过参照的约束, 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建立基准平面。

第3章.proe课件 基本建模特征

第3章.proe课件 基本建模特征

图3-38 封闭轨迹线扫描属性
2. 扫描方式 无内部因素:要求截面封闭,此时生成的扫描特征不是封闭的实体特 征,没有顶面和底面. 增加内部因素:要求截面不封闭,此时生成的扫描特征是封闭的实体 特征,系统自动添加顶面和底面. 截面开口方向向着封闭轨迹的内部.
图3-39 无内部因素的扫描特征
图3-40 增加内部因素的扫描特征
FRONT
FRONT
FRONT
DTM1
(a) 盲孔
(b) 对称
图3-25 指定旋转角度的方法
(c) 到选定项
2. 其它选项说明 (1) :将旋转的角度方向更改为草绘的另一侧。 (2) :为截面轮廓指定厚度创建薄壳特征。 (3)“选项”:单击该按钮,弹出如图3-26所示“选项”上滑面板,在该上 滑面板中可以重定义草绘平面一侧或两侧的旋转角度。“封闭端”复选框可以设 置创建的曲面旋转特征端口是否封闭。但在创建实体特征时不可用。
中心线
图3-20 二维特征截面
图3-21 创建旋转特征
图3-22 输入旋转角度
第6步,在“旋转特征”操控板中,指定“盲孔”方式,即从草绘平面以指定的 角度值旋转(此为默认设置),选择“旋转角度值”为360,如图3-22所示,单 击 图标按钮。
3.2.2 创建去除材料旋转特征
操作步骤如下:
第1步~第4步,同本书第5.2.1小节第1步~第4步。 第5步,草绘二维特征截面并修改草绘尺寸值,如图3-23所示,待重生成草 绘截面后,单击 图标按钮,回到零件模式。 第6步,在“旋转特征”操控板中,单击“去除材料” 图标按钮。 第7步,在“旋转特征”操控板中,指定“盲孔”方式,即从草绘平面以指 定的角度值旋转(此为默认设置),选择“旋转角度值”为90,单击 图标按 钮,生成的三维实体模型如图3-24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ROE第三课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绘制的草绘特征截面不可彼此相交。 截面与轨迹设置不当会造成扫描干涉,不 能完成扫描特征的建立。
PROE第三课特征
实例1 建立如图6-34所示的扫描模型。
图6-34 要建立的扫描模型
PROE第三课特征
步骤1创建新的零件文件
步骤2以扫描方式建立增料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实例2
本例练习在已有的实体模型中建立扫描特征,使读者理解【自 由端点】与【合并终点】的不同及其用法。
步骤1打开练习文件 步骤2 创建合并终点形特征
步骤3修改为自由端点形式的扫描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实例3
通过本例的练习,使读者理解和学习扫描中使用“添加 内部因素”和“无内部因素”的特点。
步骤1创建新零件文件
步骤2无内部因素的扫描增料特征
图6-46 绘制轨迹线
PROE第三课特征
步骤3添加内部因素的扫描增料特征
图6-49 无内部因素的扫描增料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提示:在使用添加内部因素进行扫描时,轨迹线 必须封闭,截面为不封闭,方可完成扫描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6.5 混合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建立扫描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扫描】→【伸出项】(如果建立减 料特征选【切口】选项)。 在〖扫描轨迹〗菜单中选择创建轨迹线的方式。 如果在步骤中,选择的是【草绘轨迹】,则需定义绘图面 与参考面,然后绘制轨迹线;如果选择【选取轨迹】,则需在 绘制区中选择一条曲线作为轨迹线。 如果轨迹线为开放轨迹并与实体相接合,则应确定轨迹的 首尾端为【自由端点】还是【合并终点】。如果轨迹为封闭的, 则需配合截面的形状选择【增加内部因素】或【无内部因素】 选项。 在自动进入的草绘工作区中绘制扫描截面并标注尺寸(注: 位置尺寸的标注必须以轨迹起点的十字线的中心为基准)。 完成后,单击模型对话框中的【预览】按钮,观察扫描结 果,单击鼠标中键完成扫描特征。
PROE第三课特征
草绘特征基础知识
可由草绘特征生成的实体:
截面 3 截面 2
拉伸特征
旋转特征
扫描特征
混合特征 混合
筋特征
草绘特征特点:由平面内草图经过一定截面操1 作而生成
截面
拉伸方向
轴线
截面 旋转 360°
截面 扫描
扫描轨迹
2.4 扫描特征
扫描是将二维截面沿着指定的轨迹线扫描生成三维实体特征, 使用扫描建立增料或减料特征时首先要有一条轨迹线,然后再 建立沿轨迹线扫描的特征截面。 单击菜单【插入】→【扫描】→【伸出项】(或【切口】选 项),会显示如图6-28所示的〖扫描轨迹〗菜单。 草绘轨迹:在草绘图中绘制扫描轨迹线。 选取轨迹:选择已有的曲线作为扫描轨迹线。
由数个截面混合生成的特征称为混合特征。 按混合方式的不同,混合特征分为三种形 式:平行混合、旋转混合、一般混合。
PROE第三课特征
在使用混合特征建模时,首先在系统显示的〖混合选项〗 菜单中选择混合的形式及截面的绘制形式,如图6-53所示。
平行:选择此项为平行混合方式,所有截面 相互平行。 旋转:选择此项为旋转混合方式,截面绕Y 轴旋转。 一般:选择此项为一般混合方式,截面可沿 X、Y、Z轴旋转或平移。 规则截面:以草绘平面所绘制的面,或由现 有零件选取的面为混合截面。 投影截面:以草绘平面所绘制的面,或选择 现有零件在投影后所得的面作为混合截面。 选取截面:选择已有的截面作为混合截面。 草绘截面:在草绘图中绘制混合截面。
PROE第三课特征
6.5.1 平行混合 平行混合是混合特征中最简单的方法,平
行混合中所有的截面都相互平行,所有的 截面都在同一窗口中绘制,截面绘制完毕, 指定截面的距离即可。
PROE第三课特征
建立平行混合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 单击菜单【插入】→【混合】→【伸出项】选项;若建立厚 度均匀的实体,则选择【薄板伸出项】。 在弹出的〖混合选项〗菜单中选择【平行 】选项,并相应选择截面的绘制形式及方法 。 在弹出的〖属性〗菜单中确定截面混合的 6-54 确定方截面式混合方是式 【直的】还是【光滑】,若建立混合 曲面还应选择端面为【开放终点】还是【封 闭端】,如图6-54所示。 选择草绘平面与参照面,绘制第1个截面, 标注尺寸,并观察或调整起始点的位置。 在绘图窗口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 中单击【切换剖面】选项,绘制的第1个截面 颜色变淡,此时绘制第2个截面,标注尺寸, 并观察或调整起始点的位置。
PROE第三课特征
在建立混合特征时,无论采用何种混合形式,所有的混合 截面必须具有相同数量的边,当数量不同时,可通过如下 方式解决:
使用草绘命令工具栏中的【分割】按钮 。 利用【混合顶点】命令(单击菜单【草绘】→【特征工
具】→【混合顶点】选项)指定草绘截面的1个点作为一 条边。 此外,在绘制特征截面时应注意截面起始点的位置不同, 混合后的结果有所不同。截面的起始点就是截面绘制完后, 截面中出现的箭头位置,通过右键菜单中的【起始点】选 项,可以更改起始点的位置。
第 3课 扫描特性
本章通过详细讲述几个典型模型 设计的建模过程,理解Pro/E建模的基本操 作过程及如何综合运用建模特征构建三维 零件模型,为今后学习高级建模技术打下 基础。
PROE第三课特征
2 特征 关于特征(Feature)、零件【Part)与组件(Assembly)的层级关系,就好像人体 一样,特征。如细胞,零件则是器官,而组件就是四肢及身躯,将所有的组件组合 起来,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由图所示的组成关系可知,特征是构成零件的 基本要素。
PROE第三课特征
如果在已有的轨迹曲线中选择轨迹线,会显示6-29所示的 〖链〗菜单,利用该菜单可采用不同的方式选择曲线。
依次:对已有的边线进行逐一选取作为扫描轨迹线。 相切链:在一条曲线链中,单击一条边,所有从它出发 的边线,只要链点是切点,其相连边线自动被选中,直到 该链点不为切点为止。 曲线链:选择曲线链中的边作为扫描轨迹。 边界链:通过选取1个曲面,并使用其单侧边来定义轨迹; 若曲面有多个环,可选择1个特征环来定义。 曲面链:通过选取1个面,并使用该面的边来定义轨迹。 目的链:通过选择模型中预先定义的边集来定义。 选取:根据选中的链类型,进行边线、曲线的选择。 撤销选取:撤销当前曲线或边的选择。 修剪/延伸:对选择的曲线进行裁剪或延长。 起始点:选择扫描曲线的开始点。 完成:单击该键完成轨迹曲线的设定。 退出:单击该键终止链选择,返回到上一级菜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