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父母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三字经》103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

《三字经》103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
这句话是说:有的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金银钱财,而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大后做个有所作为的人。
启示: 知识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
做父母的再有钱,如果子孙不求长进,又有什么用呢,钱总有用完的一天。
到那时,一无所长什么也不会干,反而害了他们。
而书中自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才是取之不竭的财富。
世人留给子孙的都是物质财富,是满箱的金银财宝,我留给子孙的只有这一部《三字经》。
这几句话的字面意思很简单,但其中的道理却非常人所能理解,更是难以做到。
汉朝的著名学者疏广,字仲翁,是西汉兰陵人,对《春秋》有独到的研究。
汉宣帝征他为博士,授以太子太傅的官职,他的侄子疏受也被聘为太子少傅。
二人都是辅导太子的老师,地位相当高。
五年后的一天,疏广对疏受说:“我们的官做得够大了,名声也不小,再不急流勇退,就该树大招风了”。
于是二人就向汉宣帝奏请告老还乡。
宣帝与太子厚赠给他们一笔钱财,让二人荣归故里。
疏广回乡后,将这些钱财都分送给了亲朋故友。
有人劝疏广给子孙留一些,他摇摇头说:“我的子孙如果有才德,钱财只能损伤他们的志气;如果愚昧昏庸,钱财只会掩盖他们的过失”。
人们都很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人的福德属于心性,是可以遗传的;物质属性的钱财是不能遗传的,故有“富不过三代”的古训。
有智慧的父母无不教导子女“幼儿学,壮而行”,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长大以后行道做德,立身于社会。
有出息的子女,一定可以独立开创一份事业,没出息的子女有了钱反而坐吃山空,什么也不学、什么也不会。
等他们老了,钱也用光了,自己又没有本领,你让他们怎么办?古人说:“糊涂的爷娘,败家的儿郎”,这话说得并不过分。
所以遗财给子孙,不如遗德给子孙。
祖先把自己的经验、嘉猷、忠告遗留给子孙后代,这些才是千金难买的宝贵财富。
所以这里才说“我教子,惟一经”,一部《三字经》就够了。
《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史,用极简单的文字将经史子集各部类的知识揉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
三字经解释: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经

【导语】有的⼈遗留给⼦孙后代的是⾦银钱财,⽽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后做个有所作为的⼈。
下⾯是分享的三字经解释:⼈遗⼦⾦满赢我教⼦经。
欢迎阅读参考! rényízǐ ⼈遗⼦ jīnmǎnyíng ⾦满赢 wǒjiàozǐ 我教⼦ wéiyījīng 经 【注释】 遗:遗留,留给。
:⽵⼦编的箱⼦。
经:经书的总称。
【解释】 有的⼈遗留给⼦孙后代的是⾦银钱财,⽽我并不这样,我只希望他们能精于读书学习,长⼤后做个有所作为的⼈。
【启⽰】 知识是⼈类最宝贵的财富。
做⽗母的再有钱,如果⼦孙不求长进,⼜有什么⽤呢,钱总有⽤完的⼀天。
到那时,⼀⽆所长什么也不会⼲,反⽽害了他们。
⽽书中⾃有修⾝、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这才是取之不竭的财富。
【赏析】 “⼈遗⼦,⾦满籯。
”“遗”是遗留、留下的意思。
“籯”是存放财物的盛器。
与“盈”字相通,有“满盈”的意思。
这句的意思是⼈们给孩⼦留下的往往是满满的⼀籯⾦⼦,⽐如⽗亲的财产或公司等等。
在中国有“⼦承⽗业”的传统。
但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也就是第⼀代艰苦创业打拼来的财产,第⼆代尚且能守,第三代就败光了。
⾦⼭银⼭总有⽤完的时候,但知识却是怎么也取⽤不竭的。
拥有知识就拥有财富。
所以与其留给⼦孙后代⾦银珠宝等物质的东西,倒不如留给他们丰富的学识和做⼈的品德。
“我教⼦,惟⼀经”的意思就是说做⽗亲的不⼀定要留下许多财物给⼉⼦,重要的是经常教导他去读书。
做家长的最重要的是要求⼉⼦能知书明礼,守仁达义,为民服务,为国添光。
要使⼉⼦成此⼤业,就必须教他读书,通过经书来培育民族道德观念与知识才能。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

【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国学商道】学孟洛川大商之道:财自道生,利缘义取2015-08-09 15:55青年孟洛川和他的跟班孟三,在茶馆遇到正发愁分元宝的三兄弟,孟洛川巧妙地帮助三兄弟整分元宝:亡故的先父留下遗嘱,共有遗产17个元宝,老大得元宝的二分之一、老二得元宝的三分之一、老三得元宝的九分之一,问他们每一个人分别应该分几个元宝?答案是:老大9个元宝、老二6个元宝、老三2个元宝,亲爱的读者,你会算吗?!孟洛川正式拜士朋为师。
第一次上课,孟洛川就在士朋面前炫耀自己的生意经: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生意做独市、买卖抢先行;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南瓜再大本地卖、辣椒再小穿省过。
如上言语,被士朋当头呵斥,士朋告诉孟洛川大商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夫大商者,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也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子牙之于治国;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
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闳远,境界之高明,岂是你这等空想妄论,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可笑之极。
轻狂自负的孟洛川终于静下心来,开始虚心求教。
课堂上,士朋拿出十二颗珠子,分别刻有“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士朋告诉孟洛川,将这十二颗珠子上的容学完,便可以结业而入道了。
士朋首先拿出“道”与“术”两枚珠子,讲解万事万物皆不出“道”“术”这两大畴。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道”是方向法则和“术”是方法谋略。
孟洛川首先选择了“术”珠,它认为方法谋略在经商中的作用比方向法则更为重要。
士朋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失望。
国学中的亲子智慧

国学中的亲子智慧
国学,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了丰富的亲子智慧。
这些智慧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也为现代家庭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首先,国学强调“孝”的重要性。
孝道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它要求子女尊敬、顺从父母,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
通过践行孝道,子女能够培养感恩之心,学会珍惜父母的付出。
同时,孝道也是亲子沟通的桥梁,有助于建立和谐、亲密的家庭关系。
其次,国学注重家庭教育的言传身教。
古人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父母可以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培养他们的品德和习惯。
此外,国学还提倡“和合”的家庭氛围。
和合文化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包容和协作。
在这种氛围中,父母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他们的需求,给予关爱和支持。
同时,孩子也能够学会尊重和理解父母,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最后,国学中的亲子智慧还体现在“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上。
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个性和潜能,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通过因材施教,父母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用之才。
综上所述,国学中的亲子智慧为现代家庭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启示。
通过践行孝道、注重言传身教、营造和合氛围以及因材施教,父母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品德和才能,建立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国学学习体会家长篇

国学学习体会家长篇我家周冰洁原来在家贪玩不懂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遇到了改变我孩子一生的余老师。
余老师是金华一中的一位英语高级老师,20XX年开始,在工作之余,放弃任何高薪诱惑,潜心学习国学,退休后专心公益事业一一传授国学。
冰洁经过了余老师两期的免费国学经典教育,成长多了:现在回家主动和父母问好,主动的帮父母做家务,为父母洗脚盛饭,总而言之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我的孩子很幸运有这样的机会,谢谢余老师的悉心教导,让我的孩子有这样巨大的变化。
一一一周冰洁家长润物细无声这次偶然机缘,使我和儿子真正认识了国学,认识了可亲的余老师。
说句实话刚开始,老师推荐儿子来上国学,我还是犹豫的。
心想:一、一年级的孩子不是应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上兴趣班我内心是拒绝的;二、我觉得孩子小,国学太深奥,一通"之乎者也"枯燥难以理解。
但是,抱着试试的心理踏进余老师的课堂,豁然开朗,这里没有枯燥的说教,余老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教学慢慢沁入孩子的内心,真是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诵读《弟子规》的时候,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国学文化的课堂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经文诵读理解与实践导行相结合,把行为规范与习惯养成相结合,寓教于乐,孩子的反应情况很好。
经过一期的学习,我家杰杰懂得父母之恩,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洗碗,洗衣服,我们下班回家他会说:"爸爸妈妈辛苦啦!" 还会帮我们揉揉肩捶捶背。
觉得他突然长大了很多。
在跟儿子一起学习的日子里,我也领悟了很多:教育孩子空洞的说教永远比不上父母自己的身体力行;教儿教女先教己;先学会做人再做事······· 谢谢!金颂杰妈妈国学---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这句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对于我来说意义非凡,接触国学我就是从这句开始的。
不要过早的让孩子享福

不要过早的让孩子享福01-06古语云:福尽灾来,禄尽人亡。
世人皆愿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殊不知,世人之福,皆有定数;福报享尽,灾到人亡。
古圣先贤告诉后人,少年培福,中年积福,老年享福。
如此一来,则人之福报则绵长不尽矣。
世上每一个活在世上的人,能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有福报。
如果他的福报尽了,不论是天龙鬼神,还是帝王将相,皆命终。
今人多无知,不孝父母,不敬长辈,唯独溺爱子孙。
从小就给孩子锦衣玉食,娇生惯养,衣食住行,皆是最好。
结果孩子成长期间,忤逆父母,唯我独尊,事事不如意,还染上种种不良习气,更有甚者,违法乱纪,败坏家风。
以上现象,当今社会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可是有人找过真正的原因吗?其实原因很简单:是父母把孩子的福报提前用光了。
当今社会,伦常颠倒,本末倒置,父母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只是在消子孙的福!孩子呱呱坠地,来到这个世间,对于家庭社会毫无贡献可言,能有多少福报?!你从小让他过上皇太子的生活,那是在折他的寿!吃不必太好,卫生就行。
穿不必太好,温暖就行。
住不必太好,和睦就行。
用不必太好,安全就行。
学校不必太好,师长有德行学问就行。
娶老婆不必太漂亮动人,能孝顺公婆、能持家教子就行。
嫁老公不必太有钱太帅气,能养家糊口、能不染恶习、能心善仁慈就行。
求师问道,不一定要是大彻大悟的活菩萨,也不一定要是能飞天遁地的阿罗汉,只要德行与学问在你之上,皆可以以他为师。
古今中外圣哲皆有云:“我幼年时,我父母给我最大的遗产就是贫穷!”古德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孟子》云:“天将降大任斯人也,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古谚云:“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当今社会,物质丰盈,父母不需以贫穷来迫使孩子早懂事、早立志、早当家。
但是,父母必须早让孩子知道钱财饭食,一分一毫皆来之不易,让孩子学会勤俭节约,独立勤劳等品性。
让孩子接触圣贤教育,培养孝心善心,明白德行与学问是在未来人生道路中最为宝贵的财富。
唯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用功学习,不交恶友,不染恶习。
具有少儿财商教育意义的古语

具有少儿财商教育意义的古语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这句古语意味着获取财富应该遵循正当的途径,不义之财不可取。
教育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让他们明白财富的获取需要付出努力和智慧,而不是靠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取。
“积少成多,积谷防饥。
”——这句话教导孩子们要懂得积累财富的重要性。
从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财富,可以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有忧患意识,为未来做好储备。
“开源节流,量入为出。
”——这句话告诉孩子们要学会理财,增加收入来源,同时也要节约开支,控制支出。
只有做到收支平衡,才能让财富得以积累和增长。
“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
”——这句话教导孩子们保持正确的价值观,不为贫贱而放弃原则,不为富贵而失去本心。
财商教育不仅仅是教孩子如何赚钱,更重要的是教育他们如何正确地看待财富和运用财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句话告诉孩子们要有长远的眼光和规划,考虑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和规划。
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未来的困境,也可以让财富得到更好的增值和保值。
这些古语虽然简洁,但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道理。
通过引导孩子学习和理解这些古语,可以帮助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念和价值观,为未来的生活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父母积福报行大善,子孙必显贵、常出贤能之人

⽗母积福报⾏⼤善,⼦孙必显贵、常出贤能之⼈所有的家长都希望⾃⼰的后代⼦孙有出息,有能⼒受⼈尊重,甚⾄有财富做⾼官,都希望,⽽这是⼀个结果。
果必须有因,就是种⼦,种⼦是什么呢?种⼦就是因,是什么呢?就是⽗母乐善好施,仗义疏财。
那什么是乐善好施,仗义疏财,是什么样⼀种状态,是什么样⼀种样⼦呢?我们常常听到这个字眼⼉这个词,但是实际什么样⼦呢?我们很多家长、做⽗母的还很模糊,拿不准。
那么在这⾥给⼤家做个解释。
乐善就是乐于做善事,乐于做善事。
换句话说就是乐于⽆偿的帮助别⼈,成全别⼈,给别⼈以好处、⽅便,这叫做乐善。
好施呢,就是他喜欢布施,他⽤钱财,⽤物质,常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喜欢布施。
当然这些⼈常常是有⼀些经济基础的⼈,有财富的⼈不论多少总是很宽裕。
他⽤他宽裕出来的钱来帮助别⼈。
当然也有⼀些⼈钱不宽裕,但是也是好施,乐善好施。
好施就是⽤⾃⼰的财富、物质来接济⼈,当然被接济者、被帮助者,也是需要这个财富。
还有仗义疏财。
仗义就是这个⼈很义⽓,⼀起很讲义⽓啊。
疏财,疏财就是什么呢?就是⾝边⼈,好朋友也好,亲属也好,或者真正有困难也好,求助着他了,他怎么样呢?慷慨解囊,帮助别⼈解除困境。
⽐⽅说某⼈做企业,在经营当中出现了困难,⽐⽅说资⾦周转不灵,银⾏贷款⼜不给贷怎么办?跟⾝边的好朋友说,⽽这位好朋友。
却是仗义疏财之⼈,两个⼈交往也很好。
于是这个⼈就拿出⼿⾥的不⽤的钱来帮助他,甚⾄他⾃⼰⼿⾥没有,他帮他去借去。
也⼤有⼈在。
我⾝边⼉就有这样⼀位令我们尊敬的,敬佩的这个朋友,给⼤家讲个例⼦。
我⾝边有个朋友,因为种种原因陷⼊了困境,或者陷⼊了困境,这个⾮常艰难。
他资⾦周转不利,别⼈⽋他将近七⼋千万。
我这个朋友希望我能帮他,帮他那些事情解除困境,另外帮他借钱。
⼤家知道,我现在不是做⽣意的,我没有什么财富。
没有余富的钱帮他怎么办?我很上⽕,很着急,他求到我了,于是我就找了另外⼀个朋友,就是这位仗义疏财之⼈。
⽽他的经营情况也不是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学:父母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曾经,美国杂志记者劳特斯问李嘉诚先生: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
勤劳?是比别人聪明?比别人更会沟通?
李嘉诚就用两个字回答:气概
气概是什么?气概是一个人的格局,一个人的高度。
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会跟刘备打天下,是因为刘备有匡扶大汉的气概。
如果您希望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培养他的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
劳特斯再问李嘉诚:你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李嘉诚先生感叹: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这些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
虽然李嘉诚只有初中毕业,但不影响他成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所以一个人的成就,关乎他小时候精神喂养的是什么!
比如鲁迅、老舍、巴金、郭沫若、朱自清、沈从文、徐志摩、林语堂、熊十力、辜鸿铭、梁实秋、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等等这些文豪,全部都是读国学长大的,没有一个是读我们这些“小明小华上学校,小猫小狗哈哈叫”长大的,最终他们都成为白话文的文豪!
还有我们国家的领袖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温家宝,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苏步青。
甚至包括台湾的首富王永庆,虽然是小学毕业,但他饱读经典,不妨碍他成就一番大事业。
海尔的总裁张瑞敏,也曾说过他是应用国学的智慧让海尔走向全世界。
家长们:关乎孩子小时候的精神喂养是什么?这至关重要!
如果您生的是一个儿子,记住了,一定要让他读国学,国学能教会你您的儿子做一个正直的男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的思想像大海一样深邃,他的心胸
像天空一样开阔,他绝对不会为了一点小是小非斤斤计较,更不会因为一点小小的挫折,就闷闷不乐。
如果您生的是一个女孩,就更应该让她读国学,因为国学能教会您的女儿,像水一样柔软,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会教会你的女儿自尊自爱、善良贤慧。
江苏辅延小学曾经做过的国学教学实验,这个教学实验证实了,读了三年国学的孩子,识字量基本达到了4000多个字,大家知道吗,现在我们小学六年的语文教育,孩子也只能认识2450个字而已。
所以,读了三年国学的孩子的语文程度已经达到了高中生水平,甚至一些聪慧肯用功的孩子已经达到大学中文系的水平。
除大量识字之外,国学还能给孩子带来些什么?
1、《易经》——不学易,无以为将相、无以成大医
《易经》16589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经》的字数是4934字。
《易经》就是经典的源头活水,在《易经》的影响下,产生许多著作,比如《道德经》《黄帝内经》,都离不开《易经》的思想,在《易经》的影响下,发展出道家、儒家、医学、甚至于兵法等等,那么,我们就跟在圣贤后面,也去喝源头之水,来读群经之源,万经之首,看到了那些著作对圣人有着深远影响!圣人以不言之教告诉我们该选择什么书读,那么,我们按照圣贤的指引,让孩子从高起点起飞!我们也让孩子读读《易经》!童蒙养正!
2、《大学》——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约2000字,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曾国藩选拔人才的标准“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所谓“器宇”即一个人的心量。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小就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人生格局。
3、《中庸》——“和谐”人生的指南
约4000字,“中”是指内修不偏不倚、中正平和;“庸”就是外用恰到好处、周全到位,所以,《中庸》说的就是内圣外王的和谐之道。
学了《中庸》,能够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素养的人才。
4、《老子》——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约5000字,是中国人的智谋奇书,众所周知的《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科学研究领域;企业家张瑞敏则运用《老子》将海尔打造成世界知名企业;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尔不凡。
5、《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约16000字,共498章,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教会一个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6、《千字文》——“天下第一字书”
由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韵文,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
词藻华丽,语言优美,且脉络清晰,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
学完《千字文》,孩子就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7、《三字经》——中国文化史纲
约1100字,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三字经》选入《儿童道德丛书》,向全世界发行和推荐。
《三字经》是一部高度浓缩的中国文化简史。
学了《三字经》,就等于将中国文化史纲记在脑子里,对孩子的升学考试和文化修养都有极大的帮助!
8、《弟子规》——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约1000字,是一整套系统化的“儿童行为守则”。
《弟子规》是教育小朋友从小懂礼貌、讲信用、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姐妹、和别人平等相处等,而这些正是一个人与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人生成功幸福的基础。
国学经典教育已经帮助世界上1500多万华人家庭提升了教育理念。
相信有缘接触到国学经典的家长及孩子,必定会受益匪浅!
【教子有道】
《朱子治家格言》中讲: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国学经典能提升孩子的境界,放大孩子的格局,提升智慧,只有这样的孩子才是人格饱满,人性光明,德才兼备的孩子。
为人父母,我们应该让孩子在童蒙时期就做到亲近圣贤,开启孩子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