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1(5)》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

染色体变异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知道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变异类型及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原因、观察染色体变异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染色体模型、显微镜、染色体图片、PPT等。

2. 材料: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染色体试剂、实验仪器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染色体模型和染色体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

2. 讲解:讲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以及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

3. 演示实验:在显微镜下观察染色体变异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对生物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染色体变异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染色体的结构图,标注染色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2. 列举两种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简要说明其原因。

3. 讨论:染色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举例说明。

六、教学活动:探索染色体变异的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染色体试剂处理细胞,观察和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现象。

2. 实验原理:染色体试剂能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通过特定的染色方法,可以观察到变异的染色体。

3. 实验步骤:a. 准备实验材料:细胞培养液、染色体试剂、染色剂等。

b. 将学生分组,每组分配实验材料。

c. 按照实验步骤,使用染色体试剂处理细胞。

d. 观察并记录染色体的变异现象。

e. 拍摄实验结果照片,进行数据分析。

4.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提交实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实验步骤、观察结果、数据分析等。

七、教学活动:染色体变异的案例分析1. 案例介绍:提供几个染色体变异的案例,如克里费尔特综合症、唐氏综合症等。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物_《染⾊体变异—染⾊体数⽬变异》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染⾊体变异——染⾊体数⽬变异》教学设计⼀、教学⽬标的确定《普通⾼中⽣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最新修订版)》中有关本节的内容规定如下:举例说明染⾊体数量的变异可能导致⽣物性状的改变。

《普通⾼中⽣物课程标准(2017版)解读》对这部分内容的说明如下:“举例说明染⾊体数量的改变可导致⽣物性状的变异,形成染⾊体变异的概念。

以果蝇或⼈类染⾊体组型等为例,解释染⾊体组的概念,简述多倍体和单倍体的特征和来源,举例说明多倍体育种和单倍体育种在实践中的应⽤。

”有关核⼼素养⽅⾯的要求如下:1.树⽴⽣命观念,能运⽤遗传和变异的观点,解释常规遗传学技术在育种等⽣产⽣活中的应⽤。

2.发展科学探究,探究简单的遗传、变异、⽣物适应性形成等问题。

3.增强社会责任,关注遗传学的研究进展,关注其研究成果在⽣活和⽣产实践中的应⽤。

从教材编写的特点来看,本节内容从染⾊体数⽬变异的类型⼊⼿,以果蝇染⾊体为例,展开对染⾊体组概念的探讨。

将⼆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进⾏对⽐,给出三者的概念,多倍体、单倍体⽣物的特点,获得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法及在⽣产⽣活中的应⽤。

教材通过⽂字介绍、图⽰等让学⽣通过主动学习和交流探讨树⽴核⼼素养。

本节内容学习⽬标如下:1.通过分析单倍体、⼆倍体和多倍体的异同,培养归纳、概括能⼒和批判性思维能⼒。

(科学探究)2.通过分析讨论染⾊体变异对⽣物性状产⽣的影响,建⽴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命观念)3.通过分析讨论染⾊体变异在育种⽅⾯应⽤的事例,培养学⽣将来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社会责任)⼆、教学设计思路三、教学实施的程序《染⾊体变异—染⾊体数⽬变异》学情分析学⽣已经学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体、⾮同源染⾊体和基因在染⾊体上等概念,为染⾊体组等新概念的建构奠定了认知基础。

通过初中⽣物的学习和学农实践活动,学⽣对植物杂交、植物激素在农业⽣产上的应⽤有了初步了解。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等奖

染色体变异教学设计一等奖

5.2染色体变异教案高中生物必修二【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正常个体与某些变异个体的染色体组成(数目的变化),列举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染色体变异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甚至死亡。

2、通过对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观察与统计,概括染色体组的概念。

3、通过对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的发育起点以及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分析和比较,阐明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概念。

(2)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新课导入】各位同学请看我手里这两种水果见过吗?一种是相交,一种是马铃薯。

回答正确,很好。

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们的香蕉无籽呢?我们的马铃薯染色体是多少条?那么接下来我们共同学习本节内容,染色体变异.【新课讲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师活动:讲解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分为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以一套完整的非同源染色体为基数成倍地增加或成套地减少。

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1三体综合征(多1条21号染色体)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1)染色体组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染色体组数的判断: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几个染色体组②染色体组数: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教师活动:首先讲解多倍体的含义,讲解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并展示相关图片。

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

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

3.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1)、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人教版教学教案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能力目标:进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教学难点:1、染色体组的概念;2、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及其联系。

3、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

四、教学课时:2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言通过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受精作用的学习,我们知道每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及染色体形态是稳定的。

从而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然而一切事物都是变化的,染色体也不例外,当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发生改变时,染色体的结构或染色体的数目可以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听讲1.染色体变异的概念问:什么是染色体变异?【叙述】根据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染色体变异可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两类。

在自然条件和人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

回答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问:“猫叫综合征”是怎样引起的?它属于哪种染色体变异?问: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哪4种类型?教师出示染色体结构变异4种类型图解,再一进行解说归纳。

缺失:指一条染色体断裂而失去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上的基因也随之丢失。

如果失去的基因是显性的,同源染色体上保留下来的是隐性的,这一本来不能显出的隐性性状就能显出来。

重复: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接到同源染色体的相应部位,结果后者就有一段重复基因。

倒位: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位置倒过来后再接上去,造成这段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颠倒。

易位: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片段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

看书第85—86页后回答。

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易位可使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发生连锁。

要注意到,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严重的可以造成死亡。

比如当两个同源染色体相同部分都缺失时,某些基因就都不存在,这就可以造成死亡。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

高中生物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和结构,掌握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

2.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理解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及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及染色体变异的实例。

3. 结合典型实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染色体的概念与结构1.1 染色体的定义1.2 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DNA、蛋白质)1.3 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2.1 结构变异2.1.1 缺失2.1.2 重复2.1.3 倒位2.1.4 易位2.2 数目变异2.2.1 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2.2.2 细胞内的染色体组增加或减少3. 染色体变异的原因3.1 自然因素3.2 人工因素3.3 生物因素4.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4.1 染色体变异与遗传病4.2 染色体变异与生物进化4.3 染色体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5课时,每课时45分钟。

六、教学过程6.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染色体变异?为什么染色体变异会对生物产生影响?6.2 教学环节6.2.1 染色体的概念与结构(第1课时)1. 介绍染色体的定义,引导学生理解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2. 讲解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如DNA和蛋白质。

3. 通过实物图片或模型,展示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染色体。

6.2.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第2课时)1. 讲解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如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2. 通过实例,分析各种结构变异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染色体变异教案(精选8篇)染色体变异教案篇1一、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1、本小节主要讲授“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组的概念,染色体倍性(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2、教材从“猫叫综合征”讲起,介绍了“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四种类型及其对生物体的影响”。

之后安排了“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选做)”的实验。

帮助学生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理解,并学习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的方法。

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其中后一类变异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比较密切,是教材重点介绍的内容。

4、染色体组的概念通过分析果蝇的染色体组成而得出。

然后,根据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区分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几种主要类型---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重点讲述多倍体和单倍体。

最后教材用小字讲述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过程,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5、本小节可以为本章第五节《人类遗传病与优生》中有关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和第七章《生物的进化》中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A:识记);(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A:识记)。

2、能力目标:学会观察果蝇唾腺巨大染色体装片。

四、重点实施方案1、重点: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2、实施方案:通过挂图、幻灯片、投影片等多媒体教具,变抽象为具体,让学生抓住关键,学会知识。

五、难点突破策略1、难点:染色体组、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概念。

2、突破策略:通过生殖细胞中的两套不同的染色体,引导学生从全部染色体的许多特征中抓住共同的关键特征。

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具体实例,搞清难点所在。

突破难点,理清思路。

六、教具准备1、猫叫综合征幼儿的照片;2、精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3、果蝇的精子与卵细胞图、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知识结构投影片;4、果蝇染色体活动的多媒体课件。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染色体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变异的定义: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

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3. 染色体变异的特点:可遗传、随机性、低频性。

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特点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机理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实例。

3. 开展小组讨论,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染色体变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引发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兴趣。

2. 讲解染色体变异的定义、类型和特点。

3. 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介绍染色体变异的基本概念,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2.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染色体变异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识别它们是结构变异还是数目变异。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以及这些变异如何在进化过程中发挥作用。

七、实践操作1. 实验室练习:安排学生在实验室中观察染色体的结构,通过显微镜来识别染色体的变异。

2. 染色体模型制作:让学生制作染色体模型,以加深对染色体结构和变异的理解。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编写一个关于染色体变异的短文,描述他们观察到的实验室现象。

2. 选择一个生物进化的案例,分析染色体变异在该过程中的作用。

九、评估方式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实验室报告:评估学生制作的染色体模型和观察报告的质量。

《染色体变异》教案

《染色体变异》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让学生掌握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3. 让学生了解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2.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3. 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4. 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5. 实验:观察染色体变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染色体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教学难点: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作用。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的结构和相关实例。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

4. 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5. 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提问“什么是染色体?”引导学生思考染色体的概念和作用。

2. 讲解:介绍染色体的结构和功能,展示相关多媒体课件。

3. 分析: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实例和例子。

4.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染色体变异实验,观察并记录结果。

5. 讨论:小组内讨论染色体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应用和意义。

6.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染色体变异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的理解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

3. 作业练习:检查学生对染色体变异类型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染色体的结构、染色体变异的实例和例子。

2. 实验材料:提供染色体变异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3. 参考书籍:为学生提供染色体变异相关的阅读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染色体数目变异教学设计
I.学生课前活动设计
学生课前搜集猫叫综合征,21 三体综合征,果蝇棒状眼,果蝇缺刻翅形成的原因.学生搜集四倍体葡萄与二倍体葡萄的区别,染色体加倍的草莓与野生草莓的区别。

搜集雄峰的产生过程资料。

II.教学环节设计
典型例题:下图中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
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和
1.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分类
2.染色体组:
(1)探究活动
一副扑克牌一共减去大王,小王还剩下多少张?这52 张牌可以分为几组?
例如:梅花:A,2,3,4,5,6,7,8,9,10,J,Q,K
①这组牌的特点是什么
②如果把52 张扑克牌看成细胞中52 条染色体,那一组染色体的特点是什么?
(2).展示“雌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片”
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五.课堂
小结
六.课后作
(6)典型例题
①.人类染色体,有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几条染色
体?
②.分析下图的对照图,从A、B、C、D 中确认出表示含一个染色体组业
七.限时
检测
的细胞,是图中的
③.右图是某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模式图。

判断该植物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染色体组数目是。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做二倍体。

在自然
界中,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均是二倍体。


题:那么有三个的呢?有更多个的呢?
III课堂学生学习效果评测工具和方法设计
一.典型例题
1.下图中① 和
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

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2.人类染色体,有几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有几条染色体?
3.分
析下
图的
对照
图,

A、B
、C、
D 中
确认
出表示含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图中的
4.右图
是某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模式图。

判断该植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染色体组数目是? ,。

二.限时检测
2. 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目?
① 同一形态的 染 色 体 有条,
此细胞中就有 个染色体组。

如右图有 个染色体组。

②某细胞的基因型为 AAaaBBbb,该细胞中共 有 个染色体组。

③果蝇体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分为 种
形态,则染色体组的数目为 个 2. 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成的植株通常称为A.六倍体 B .三倍体 C .一
倍体 D .单倍体
3.
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的单倍体植株,可以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 色体两两配对,形成 12 对。

据此现象可推知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 )
A .二倍体
B .三倍体
C .四倍体
D .六倍体
三.画思维导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