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酶优质课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酶的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酶的教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酶的教案
主题:酶
目标:了解酶的概念和功能,学习酶的特点和分类,掌握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一、概念与功能:
1. 什么是酶?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能够加速生物化学反应的进行。

2. 酶的功能:促进生化反应、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

二、特点与分类:
1. 酶的特点:具有高度专一性、对环境条件敏感、可重复使用。

2. 酶的分类:按底物类分为氧化酶、还原酶等;按反应方式分为氧化酶、水解酶等。

三、作用及应用:
1. 酶在消化系统中的作用:蛋白酶、淀粉酶等帮助消化。

2. 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制酒、制糖、染料、清洁剂等。

四、示例分析:
举例说明:细胞色素氧化酶在细胞呼吸中的作用,淀粉酶在淀粉消化中的作用。

五、课堂练习:
1. 酶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 酶的分类有哪些,分别如何命名?
3. 举例说明一种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应用。

六、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章节,复习酶的概念、功能、特点和分类。

2. 搜集有关酶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并写成报告。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酶的概念和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酶的特点和分类。

希望学生能够在作业中继续加强对酶的理解,丰富对酶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的认识。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篇1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概念:酶通常是指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

(少数核酸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它们被称为“核酶”)。

2、控制变量:①人为改变的变量称作自变量。

②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叫因变量3、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4、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二、酶的特性酶的特性主要四点: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其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的7次幂~~10的13次幂。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1)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

(2)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

一般来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35~40℃之间;植物体内的酶最适温度在40~50℃之间;动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6.5~8.0之间,但也有例外,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植物体内的酶最适PH大多在4.5~6.5之间。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酶对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称为酶活性。

5、活性可调节性。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

7、易变性:大多数酶都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高中生物酶的特性教学设计篇2一、教材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

高中生物酶教案6篇

高中生物酶教案6篇

高中生物酶教案6篇高中生物酶教案篇1近几年,低碳成为谈论最热的环保话题,从交通环境到家居生活,低碳生活理念设计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家居是人们低碳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居室装修来说,除了涂料、装修材料的选择外,绿植的点缀也是体现低碳生活的重要一环。

绿植既能美化居室,有的更能净化室内空气。

日常生活中,只需花一点小小的心思,就能为“低碳”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新房刚装修后,有害物质极容易挥发,影响室内环境。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家养花种草,既能成为家居好摆设,又能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净化空气。

”绿植对居室装修的美化作用很强,并且一些绿植的确能吸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同时还能增加室内的氧气含量,调节室内空气湿度。

“像吊兰、绿萝等叶面较大的绿植,由于表面气孔丰富,对装修过程中甲醛及其他有害挥发性物质有很好的吸附作用。

”绿色植物--低碳生活的选择植物,尤其是绿色植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知道有些植物代表着了某种含义,比如象征着婚姻幸福和爱情地久天长的"文竹",象征着两人用结同心和吉祥如意的"马蹄莲",还有些植物,特别是绿色植物不仅给人以清晰,柔和,舒适之感,其中它还微妙的包含着影响人们科学生活的理念.绿色是最吉利的健康色彩,在居室中摆放适宜的植物,不仅能营造一种温馨祥和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进家庭的和谐,每当炎热夏天人们心情急噪,身体不适,当看到一片绿色或精致的绿色,心情自然就舒畅不少了.古代时候,早已把植物与生活伴随在一起了,如将菏叶撒在屋顶,将菖蒲与马兰化挂在墙上,让薄菏香满庭院,屋梁用香樟,门上是木兰,各色藤蔓绕成了窗帘,地上铺了草毯,垫席上垂着白玉兰,让兰花飘洒着香气,榛子与菏花缠绕,蝴蝶花与百合花交映,百花在园中开发......十分重要的是绿色植物还是庞大的"吸碳制氧厂".植物的绿叶吸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日光和叶绿素的作用下,与植物吸收的水分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氧气.所以房内摆设一些绿色植物,如富贵竹,发财树等,既有生机勃勃的象征,又能制造新鲜的氧气,极大的有利于健康,那就是我们低碳生活的好选择!1、低碳:英文为(low carbon)。

高中生物酶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生物酶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生物酶教案模板范文教案主题:酶的作用教学内容:酶的特点、分类、作用和调节教学目标:1. 了解酶的特点和分类。

2. 掌握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3. 了解酶的调节方式。

教学重点:酶的特点和作用教学难点:酶的调节方式教具准备:投影仪、幻灯片、实验用物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教学内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有些反应可以在体内迅速完成,而有些需要很长时间?二、讲解酶的特点和分类(15分钟)1. 介绍酶的定义和特点。

2. 分类:根据催化反应的底物进行分类(例如氧化还原酶、水解酶、合成酶等)。

3. 举例说明不同种类的酶在生物体内的具体作用。

三、讲解酶的作用(15分钟)1. 酶的作用原理:降低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 介绍酶在消化、代谢等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3. 讲解酶的底物特异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四、讲解酶的调节(10分钟)1. 介绍酶的活性调节方式: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激活等。

2. 举例说明不同调节方式对酶活性的影响。

五、实验演示(15分钟)1. 展示酶在体内的作用实验,如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实验过程中酶的作用特点。

3.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六、课堂练习(10分钟)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等方式,检测学生对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和调节方式。

※※※※※※※※※※※※※※※※※※※※※※※※※※※※※※※※※※※※※※※※※※教学反思:1. 本教案设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酶的特点和作用,鼓励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和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2. 下节课可以设置更多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

生物催化剂——酶-沪科版高中第一册教案

生物催化剂——酶-沪科版高中第一册教案

生物催化剂——酶-沪科版高中第一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酶在生物催化中的作用原理和机理;2.掌握酶促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3.了解酶的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重难点1.酶的催化原理和机理;2.酶的结构和性质。

三、教学内容1. 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1.酶的定义和分类;2.酶的作用原理和机理;3.酶的基本性质和催化特点;4.酶促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

2. 酶的结构和特点1.酶的分子结构和组成;2.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效率;3.酶的失活和再生。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与学生提问相结合的方式;2.实验演示和数据分析的方式;3.学生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1. 酶的基本概念和作用原理1.酶的定义和分类教师简要介绍酶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氧化还原酶、水解酶等,并从生物学和医学的角度引出酶的作用原理。

2.酶的作用原理和机理介绍酶的作用原理和机理,包括亚基和活性中心、酶促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等。

3.酶的基本性质和催化特点讲解酶的基本性质和催化特点,包括酶对反应物和产物的选择性和特异性、酶对反应温度和pH值的敏感性等。

4.酶促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介绍酶促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包括酶浓度、温度、pH和反应物浓度等,同时教师通过中小学生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酶促反应的应用。

2. 酶的结构和特点1.酶的分子结构和组成教师详细分析和介绍酶的分子结构和组成,包括多肽、蛋白质、核酸和碳水化合物等,同时着重讲解酶的稳定性、催化效率和特异性等。

2.酶的失活和再生讲解酶的失活和再生,包括酶的热失活、酶的酸碱失活以及酶受酶抑制剂的影响等,并从中讲解酶的应用价值。

六、教学评估1.采用课堂讨论、实验演示和作业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评估;2.通过学生的答案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3.通过老师的评估和反馈,来检测教学效果和优化教学方法。

七、教学反思1.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反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安全和规范,避免事故发生;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高中《生物催化剂酶》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催化剂酶》教案、教学设计
5.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学,关注生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酶的化学本质、活性中心的结构特点及其催化机理的理解。
2.酶的专一性、高效性等特性的深入认识。
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如温度、pH等对酶催化效果的影响。
4.酶在生物体内的应用及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景。
4.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5.通过比较、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酶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研究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追求真理。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催化剂酶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的小论文,字数在800字左右。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能够运用实例进行阐述。
2.设计一道关于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预期结果和结论。要求实验方案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5.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设计小组讨论、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6.注重课后反思与评价,指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发现自身不足,激发其自主学习动力。
-设计富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和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7.强化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其创新思维。
(二)教学设想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教案
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酶的定义、功能、分类以及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酶的定义和功能;
2. 酶的分类;
3. 酶的作用机制。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实验材料:淀粉溶液、淀粉酶、试管、试管架、加热器等;
3. 生物教科书和参考书籍。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上的物质是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酶存在,这些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是否会发生。

二、讲解酶的定义和功能(15分钟)
1. 讲解酶的定义:酶是一种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2. 介绍酶的功能:加速生物体中的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活化能。

三、讲解酶的分类(10分钟)
1. 根据活性中心的结构,将酶分为叶绿体酶、线粒体酶、溶酶体酶等。

2. 介绍不同分类酶的特点和作用。

四、实验:酶的催化作用(20分钟)
1. 准备实验材料:淀粉溶液、淀粉酶、试管等。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淀粉酶对淀粉的催化作用。

五、讨论与总结(10分钟)
1. 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和体会;
2.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作用。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练习题目和思考题,以巩固学生对酶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酶的作用原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热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多结合实验等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酶的特性微课教案高中生物

酶的特性微课教案高中生物

酶的特性微课教案高中生物教学目标:1. 了解酶的定义及其作用;2. 掌握酶的特性和分类;3.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酶在不同条件下的活性变化;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酶的特性和作用;2. 酶的分类和结构;3. 酶的活性受到物理和化学条件的影响。

教学难点:1. 理解酶的特性和分类;2. 掌握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酶、底物、试管、试剂、显色试剂等;2. 实验仪器:恒温水浴、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3. PPT课件和实验操作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简要介绍酶的概念和作用;2. 引入实验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酶的特性和分类(15分钟)1. 酶的特性:催化作用、底物特异性、酶-底物复合物等;2. 酶的分类:氧化还原酶、水解酶、缺失酶等。

三、实验操作(30分钟)1. 实验设计:选取不同条件下观察酶活性的变化,如温度、pH值等;2. 实验步骤:制备底物和酶的混合液,观察反应过程,测定活性的变化;3. 数据记录: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总结与讨论(10分钟)1. 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2. 讨论酶活性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3. 提出学生的疑问并解答。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总结本节课重点知识;2. 设计一个关于酶特性的实验方案。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酶的特性和分类,掌握实验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和创新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要求
1.描述酶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完善的观点。

2.说明酶的本质与特性以及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认同生命活动的复杂性。

3.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逐步形成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进行“活动:探究酶的专一性”时,尝试对假设中的重要变量下操作性定义,在教师指导下设计比较可行的实验方案,对探究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评估。

5.分析酶的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说明
“小资料:辅酶”及“课外读:酶的应用”只作为背景资料供阅读,不要求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

教学方法
“第三节酶”教学重点是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教学难点是酶的催化作用原理以及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学生对酶的认识有限,但对催化剂的作用比较熟悉,在教学中以学生已掌握的无机催化剂的知识作为切入点,通过进行过氧化氢在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速度的比较实验,证明“酶的催化效率”,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

介绍了酶的概念和成分,使学生对酶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再举例说明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和机理,以及酶催化作用的特性。

教学过程
【引入】有时候我们书面骂人时,会说某某人饭桶,我们每天早上、中午、下午一日三餐吃下去,大部分营养物质被消化吸收了。

【提问】这里消化吸收必须依靠什么啊?消化酶
【承接】酶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提问】1.1773年意大利斯帕兰札尼实验,把肉装在金属丝制的笼子里的目的
是什么?避免发生物理性消化。

【提问】笼内的肉消失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胃液中有一种能消化肉的物质,可以和肉发生化学反应。

【小结】这种能消化肉的物质后来被证实是消化酶。

【承接】消化酶最早被发现,我们再来看酿酒,酒精发酵要用到的酶。

【提问】科学家巴斯德与李比希对酒精发酵的争论焦点是什么? 酒精发酵需要的是酵母细胞还是只要酵母细胞中的某种物质。

【提问】之后谁设计实验验证,得出了什么结论?毕希纳发现利用无细胞的酵母汁就可以进行酒精发酵。

毕希纳证明酒精发酵是酵母中的某种物质。

【承接】那么酶的本质是什么呢?
【提问】1926年萨母纳尔得到脲酶(分解尿素的酶)结晶,发现其本质是什么?蛋白质。

【讲述】绝大多数酶本质都是蛋白质
【承接】酶的本质都是蛋白质吗?
【提问】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发现一些RNA分子也有催化能力,这一事实说明什么? 极少数酶是RNA
【讲述】这些酶称为核酶
【表格小结】我们对酶的本质进行总结
【提问】那么酶在我们生物体内有什么作用呢?催化作用
【小结】所以我们给酶下个定义: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质。

【提问】酶作为催化剂能使反应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常温下
【提问】为什么没有酶,氧化分解有机物需在高温下进行呢?降低了活化能。

【呈现图片】
【提问】什么是活化能?反应物分子活化所需要的能量。

【承接】酶作为生物催化剂怎么实现它的催化作用呢?
【呈现图片】
【提问】哪个是酶?哪个是底物?如果底物是2个氨基酸,产物是什么?二肽【提问】你能描述这个过程吗?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体。

酶-底物复合体形状发生改变。

【提问】酶-底物复合物形状改变的作用是什么?促使反应进行。

【提问】反应结束后,酶有没恢复原状?恢复了
【提问】由此可见酶在化学反应前后有没发生改变?没有
【提问】如果将酶看做是锁,根据底物和酶的性状之间的关系,底物可以看做是什么?钥匙
【提问】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催化化学反应的速度我们叫做什么?酶的活性【提问】酶的活性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单位时间内底物(反应物)的消耗量或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

【承接】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和化学上的无机催化剂相比,催化反应速率相比如何呢?
【实验演示】实验成败关键:两个塞子都要塞上。

先点无机催化剂。

【提问】实验结果是什么?1号试管气泡产生速率小于2号试管,1号试管复燃火焰大小也小于2号试管。

【提问】实验的结论是什么?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远高于MnO2
【提问】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做实验?可用煮熟的肝脏吗?新鲜的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高,如果将肝脏煮熟,过氧化氢酶将由于高温失活。

【提问】如果没有将肝脏制备为匀浆,直接取少许肝脏组织进行实验,结果是否与本实验相同,为什么?实验现象可能没有制成匀浆后明显。

因为没有制成匀浆的肝脏,其过氧化氢酶主要存在于细胞中。

【讲述对照实验如何设计】
【小结】由此可见,酶具有什么特性?高效性
【承接】酶还有其他特性吗?
【实验:淀粉酶和蔗糖酶的催化作用】
【提问】哪几个试管会出现反应?3号和6号。

实验现象是什么?出现红黄色沉淀
【提问】哪几个试管作为对照?1、2、4、5
【提问】实验结论是什么?上述实验说明,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水解,蔗糖酶只能催化蔗糖水解。

【讲述】这就是酶的专一性。

【提问】酶的专一性的原因是什么?每一种酶具有特定的形状,只适合与一种或是少部分分子结合。

【承接】酶在发挥催化作用时,其催化作用的速率会受其他因素影响吗?
【讲述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讲述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设问】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使酶失活吗?温度过低不会的
【观看录像】
【讲述】此外催化反应的速率还会受到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的影响,曲线分析。

【小结】酶的发现、本质、作用、特性、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