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影像与航拍的区别

合集下载

卫星影像与航拍的区别

卫星影像与航拍的区别

卫星影像图与飞机航拍图的区别一、卫星影像图与飞机航拍图区别(一)定义1、卫星影像图:卫星影像图是以卫星作为遥感平台,通过卫星上装载的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所获得的遥感图像。

2、飞机航拍图:飞机航拍图是以飞机作为遥感平台,在近地点的稳定高度拍摄地面各种目标所获得的图像。

(二)成图原理、方式1、卫星影像图:以卫星为航天遥感平台(一般大于80km),以扫描方式获取图像,有很多波段,最大可达350多个以上,彩色图像基本上都是波段组合和融合而成,色彩不太真实。

2、飞机航拍图:以飞机为航空遥感平台(小于80km),以光学摄影进行的遥感,一般是黑白,真彩和彩红外摄影,一般最多4个波段,颜色比较真实。

(三)分辨率1、卫星影像图:比例尺小,分辨率低,清晰度相对较低,一般分辨率可从0.5米—1000米之间;2、飞机航拍图:比例尺较大,分辨率较高,清晰度高,一般分辨率可从0.04米—1米之间。

(四)图像变形1、卫星影像图:摄影高度较高,因此建筑的投影差方向和大小基本上都一样,变形小。

2、飞机航拍图:摄影高度较低,因此建筑的投影差方向和大小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变形大。

(五)成图面积1、卫星影像图:成图面积大,含信息丰富,拍摄面域广,获取速度快,可做全球动态监测。

2、飞机航拍图:成图面积小,离地面距离相对要近得多, 观察格外清晰、准确, 图像稳定, 精度高,避免了常规调查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无效工作, 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节约了财力和物力。

(六)图像用途1、卫星影像图:国土,规划,水利等大型工程。

2、飞机航拍图:小面积测绘,应急、抗灾。

(七)优点1、卫星影像图:宏观性强、覆盖面积大;多时相重复,资料更新快,现势性强;以多波段方式观测,可反映地物光谱特征;以数字方式记录,除制成图像产品以外,还可提供数字产品,便于进行各种专业用途的计算机处理;观测平台高,几何畸变小,在计算机图像几何精纠正之后制作的卫片,一般专业用图可不经纠正直接成图;大多数卫片可公开发售,无保密性,易于购买使用,同时价格相对低廉,一般相同面积区域的卫片成本不到航片的十分之一。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知识

航空摄影测量基础知识航空摄影测量基础知识航空摄影测量指的是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航空摄影测量基础知识,希望能帮到你!一、航空摄影定义:空中摄影是利用飞机或其它飞行器(如气球、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等),在其上装载专门的摄影机对地面进行摄影而获得像片,其中用飞机进行空中摄影的叫航空摄影。

航空摄影具有以下优点:(1)可以居高临下地观察;(2)航片能把观察到的各种地面特征在同一时间里客观地记录下来;(3)记录动态现象;(4)航片是现状的永久性记录,且有充裕时间来仔细研究,可将外业现场搬至室内探讨;(5)提高空间分辨率。

1、摄影方式按摄影机镜头主光轴的方位不同,摄影方式分为垂直摄影和倾斜摄影两种。

镜头主光轴处于铅垂位置的摄影称为垂直摄影,实际上,很难控制摄影机主光轴的铅垂,常含有微小的倾斜角,只要倾角小于2度都称之为垂直摄影。

镜头主光轴偏离铅垂直位置的倾斜角大于2度时就称之为倾斜摄影。

2、对航空像片的要求(1)影像呈像清晰、色调一致、反差适中。

(2)一条航线上相邻两张像片应有一定的重叠影像,一般要求55%-65%的重叠度。

相邻航线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旁向重叠,要求有30%左右的重叠度。

(3)航摄像片倾斜角应越小越好,一般不应大于2度,个别最大倾斜角不应超过3度。

(4)航线弯曲最大偏离值与航线全长之比不大于3%。

3、像片比例尺像片上某两点间的距离与地面上相应两点的`水平距离之比,叫像片比例尺。

通常用表示:——摄影镜头的焦距; *——镜头中心相对于地面的高度,称为相对航高。

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蛇形时飞机不可能始终保持同样的高度,地面也总有起伏,航高并不一致,因而像片上各部分的比例尺亦是不一致的。

二、地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高于地面的烟囱、水塔、电杆等竖直物体,在地形图上的位置为一点,但在航片上的影像则往往不是一点,而是一条小线段。

遥感卫星影像在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遥感卫星影像在航空摄影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 : 遥感 卫 星影像 ; 应用 ; 变化 ; 前景
中图分 类号 :26 P3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47 2 1) 1— 0— 4 95 (0 0 0 2 0
On t o e o a e r m e o e s n i g he r l fi g s f o r m t e sn m s t l t s i h u v y a el e n t e s r e i
bewe n t e h g t e h ih—r s l to ma e r m e t e sn aelt sa d ta iin lar o n h tg a h .Th no - e ou in i g sfo r mo e s n i g s t l e n r d to a ib r e p o o r p y i e i fr
r n e s t d e to e t p s o ps e d r he a v n fn w y e fma .W ih t e t c n lg c lp o e s i ma i t h e h o o ia r g s n i gng,n v ltc n q e rt e p o r o e e h i u sf h r - o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1 00年第 1 总第 1 期 3期 J u a o h a x eg n tue or l f ani n S En ryIsi t t No. 3S m. 01 1 u 12 0
遥 感 卫星 影像 在 航 空摄 影 测量 工作 中的应 用
魏 宁凤
i uv ya d ma pn . O h te a d,e e dn e tr l aa a d tx n oain it h aele i g s n s re n p ig n teoh rh n mb d ig v co a t n e ta n tt no te stlt ma e i d o i

无人机和卫星影像处理技术比较研究

无人机和卫星影像处理技术比较研究

无人机和卫星影像处理技术比较研究无人机和卫星技术是现代地理信息技术领域中应用广泛的两种影像获取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两种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经逐渐扩大。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两种技术进行比较,以探讨它们各自的优劣势。

一、原理比较无人机技术是基于航空技术的一种影像获取技术。

通常是通过GPS 和地面控制设备操控飞行器进行影像采集。

采集过程中,飞行器搭载相机或传感器,拍摄或测量地面的影像信息。

无人机技术通常要求对目标地区进行比较充分的飞行规划,然后在准确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数据采集。

而卫星影像技术则是基于人造卫星的图像采集技术。

由于卫星定位精度高,覆盖面广,同时通过卫星传感器采集的影像具有较高的时效性和实时性,因此卫星影像在很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卫星影像技术通常是由专业的卫星影像提供商提供服务。

二、成本比较无人机影像技术相对于卫星影像技术而言,可能依靠其较为直接的数据采集方式和低廉的价格使得其在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无人机技术的成本随着飞行器的价格、飞行器的搭载设备的功能等因素的增加而逐渐上升。

相反,卫星影像技术的成本并不由采集者决定,而是由卫星影像提供商所设定的价格。

三、精度比较无人机和卫星影像技术在精度上区别较大。

无人机影像技术的精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气象、环境、设备等因素的影响。

而卫星影像技术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相对稳定的操控性,已经在许多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同时,卫星影像技术能够实时监测气象、测绘、军事、环保等领域,提供灵活的数据服务。

四、应用比较根据不同行业和需求,无人机影像技术和卫星影像技术均可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无人机影像技术在遥感、地质勘探、城市规划、自然保护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随着人们对于空间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大,卫星影像技术在气象、遥感、农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卫星影像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数据处理的精度,从而对于实时精细数据处理、评估和监视都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五、总体比较综上所述,无人机影像技术和卫星影像技术各自具有其优劣势。

论航测遥感内业数据处理技术

论航测遥感内业数据处理技术

论航测遥感内业数据处理技术一、数据获取航测遥感数据的获取是航测遥感技术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步骤。

目前常见的数据获取方式主要有航拍、卫星遥感和无人机遥感等。

航拍是指通过飞机进行航空摄影获取影像数据的方法,其优点是数据分辨率高,可用于大范围的地物分类和变化检测。

卫星遥感是指通过在地球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携带传感器获取地面影像数据,其优点是覆盖范围广,可实现全球范围的数据获取。

无人机遥感是指通过搭载传感器的无人机进行航拍或遥感数据采集,其优点是灵活性强,数据采集过程可根据需要调整飞行路径和参数。

二、数据预处理数据预处理是指在获取原始数据后,对数据进行一系列处理以减小数据的噪声、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的过程。

常见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包括大气校正、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等。

大气校正是指对数据进行大气影响的校正,以消除大气因素对数据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几何校正是指将影像数据与地理坐标系对应起来,使其能够在地理信息系统中进行准确的地图制作和地物提取。

辐射校正是指将原始辐射数据转换为反射率数据,以减小数据的辐射误差,提高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三、数据配准数据配准是指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或不同平台获取的数据进行坐标统一的过程,以便进行数据的融合和比较分析。

常见的数据配准方法包括影像配准、点匹配和特征匹配等。

影像配准是指对影像数据进行坐标变换,使其与其他数据一致,以便进行数据融合和信息提取。

点匹配是指通过识别和匹配地物上的控制点,对数据进行坐标统一,以实现不同数据之间的配准。

特征匹配是指通过提取地物特征,对数据进行匹配和对准,以实现地物变化和监测。

四、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是指从遥感影像数据中提取目标地物的特征信息,包括形状、大小、颜色、纹理、空间位置等。

常见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目标检测、目标分割和目标识别等。

目标检测是指通过遥感影像数据检测出地面上的目标,包括建筑物、道路、绿地等,以实现地物分类和变化检测。

目标分割是指将目标地物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地物识别和信息提取。

卫星影像特征及应用

卫星影像特征及应用

卫星影像特征及应用卫星影像是通过卫星搭载的传感器获取的地球表面的图片数据。

卫星影像特征包括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等。

1. 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指的是图像中能够分辨出的最小对象的大小。

空间分辨率越高,即最小可分辨对象越小,图像细节越清晰。

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可以提供更为精确的地形、土地利用、植被分布等信息。

2. 光谱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指的是传感器能够获取的光谱波段的数量和分辨率。

不同波段的光谱信息可以反应地表不同物质的反射特性。

例如,可见光波段可以反映植被分布情况,红外波段可以反映地表的地温等。

光谱分辨率高的卫星影像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地表信息。

3. 时间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时间分辨率指的是卫星重复拍摄同一地点的时间间隔。

时间分辨率越高,卫星影像可以提供更为频繁的观测数据,从而能够捕捉到地表变化的动态过程。

这对于监测自然灾害、城市扩张等具有重要意义。

4. 光谱分辨率:卫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的光谱范围和分辨率,例如可见光波段、红外波段等。

这些光谱信息可以提供地表不同物质的反射特性,从而反映出地表不同物质的类型、分布等信息。

通过卫星影像的光谱分辨率,可以进行土地利用分类、植被监测等应用。

卫星影像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环境监测:卫星影像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监测数据,包括空气质量监测、水质监测、土壤质量监测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监测环境污染程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等。

2. 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对人类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卫星影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实时监测数据,帮助科学家、政府和救援机构及时捕捉到灾害发生的信息,并进行灾害预警和应对措施。

3. 农业和林业管理:通过对卫星影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状况,包括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等,从而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和森林的覆盖范围。

这有助于农民和林业管理者制定种植和采伐计划。

卫片介绍

卫片介绍
野外15米分辨率
而我们日常在Google Earth中所说的高清卫星地图,就是特指由DigitalGlobe、GEOEYES、SPOT等公司为Google Earth提供的高分辨率卫图,如0.5米分辨率、0.6米分辨率、1米分辨率、2.5米分辨率、4米分辨率的影像。
1.Digital Globe World View-2 0.5米分辨率
可对用户所购买或提供的任意位图、矢量数据进行制图。如为影像数据加入经纬网、标注、名称,边线修饰等基础数据加工工作。加工过程中的经纬网间隔值、标注内容率卫星地图影像对专题图的制图与测绘是一种简洁高效技术手段,目前 在很多相关行业中传统的测量与制图手段已经完全被高分辨率卫星技术手段所代替。通过对原始卫星数据的辐射纠正、传感器的姿态引起的误差纠正、几何校正、正射校正、地图投影、坐标转换等一系列处理,卫星数据能够很精确的与当地已有的地图资料相嵌配,这样在非常清晰与自然的真实地物信息资料基础上进行地图更新以及通过地物分类来做专题图,都能获得非常精确的成果图。
分辨率:0.5米,地面上每0.5米的物品在影像中占1个像素,相当于视角高度约为300m
分辨率:25厘米,地面上每25厘米的物品在影像中占1个像素,相当于视角高度约为150m
分辨率:12.5厘米,地面上每12.5厘米的物品在影像中占1个像素,相当于视角高度约为80m
分辨率:10厘米,地面上每10厘米的物品在影像中占1个像素,相当于视角高度约为60m,或20楼的高度
卫片介绍
卫星影像,简称卫图,确切的说法是“卫星遥感图像,也叫卫星地图”。
所谓遥感,即遥远地感知。卫星遥感即通过卫星在太空中探测地球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其发射的电磁波,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 将这些电波信息转换、识别得到的图像,即为卫图。

卫星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卫星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卫星成像的原理和应用1. 卫星成像的原理卫星成像是利用人造卫星搭载的相机设备来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信息的技术。

卫星成像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光学原理卫星成像利用光学器件来接收地球表面反射的光线,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光学器件包括透镜、光栅、滤光片等,它们的作用是对光信号进行聚焦、分光和滤波,以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度。

1.2 探测原理卫星成像的相机设备是由光电探测器和信号处理器组成的。

光电探测器主要有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两种类型,它们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信号处理器则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模数转换等处理,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数据。

1.3 遥感原理卫星成像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球表面的图像信息。

遥感是指通过遥距探测和测量地面目标物理特性的技术。

卫星利用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的光谱、辐射、形态等信息,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和解译,得到地表的图像和相关地理信息。

2. 卫星成像的应用卫星成像技术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了几个重要的应用领域:2.1 地球观测和环境监测卫星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地表观测和环境监测数据。

通过获取地表的图像和辐射信息,可以监测全球气候变化、森林覆盖变化、冰川消融等环境变化情况,为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2 农业和农村发展卫星成像技术对农业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获取农田的图像和植被指数等信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遥感监测、病虫害预警和农田水资源管理等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村发展水平。

2.3 自然灾害监测与应急响应卫星成像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和应急响应中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监测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可以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损失并提供救援指导。

例如,在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通过卫星成像获取受灾地区的图像,可以快速评估灾害影响,指导救援工作。

2.4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卫星成像技术在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影像图与飞机航拍图的区别
一、卫星影像图与飞机航拍图区别
(一)定义
1、卫星影像图:卫星影像图是以卫星作为遥感平台,通过卫星上装载的对地观测遥感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所获得的遥感图像。

2、飞机航拍图:飞机航拍图是以飞机作为遥感平台,在近地点的稳定高度拍摄地面各种目标所获得的图像。

(二)成图原理、方式
1、卫星影像图:以卫星为航天遥感平台(一般大于80km),以扫描方式获取图像,有很多波段,最大可达350多个以上,彩色图像基本上都是波段组合和融合而成,色彩不太真实。

2、飞机航拍图:以飞机为航空遥感平台(小于80km),以光学摄影进行的遥感,一般是黑白,真彩和彩红外摄影,一般最多4个波段,颜色比较真实。

(三)分辨率
1、卫星影像图:比例尺小,分辨率低,清晰度相对较低,一般分辨率可从0.5米—1000米之间;
2、飞机航拍图:比例尺较大,分辨率较高,清晰度高,一般分辨率可从0.04米—1米之间。

(四)图像变形
1、卫星影像图:摄影高度较高,因此建筑的投影差方向和大小基本上都一样,变形小。

2、飞机航拍图:摄影高度较低,因此建筑的投影差方向和大小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变形大。

(五)成图面积
1、卫星影像图:成图面积大,含信息丰富,拍摄面域广,获取速度快,可做全球动态监测。

2、飞机航拍图:成图面积小,离地面距离相对要近得多, 观察格外清晰、准确, 图像稳定, 精度高,避免了常规调查的盲目性和不必要的无效工作, 极大的节约了时间和精力, 节约了财力和物力。

(六)图像用途
1、卫星影像图:国土,规划,水利等大型工程。

2、飞机航拍图:小面积测绘,应急、抗灾。

(七)优点
1、卫星影像图:
➢宏观性强、覆盖面积大;
➢多时相重复,资料更新快,现势性强;
➢以多波段方式观测,可反映地物光谱特征;
➢以数字方式记录,除制成图像产品以外,还可提供数字产品,便于进行各种专业用途的计算机处理;
➢观测平台高,几何畸变小,在计算机图像几何精纠正之后制作的卫片,一般专业用图可不经纠正直接成图;
➢大多数卫片可公开发售,无保密性,易于购买使用,同时价格相对低廉,一般相同面积区域的卫片成本不到航片的十分之
一。

2、飞机航拍图:
➢局部范围,覆盖面积小;
➢地面分辨率较高,成图比例尺大;
➢影像清晰而且细致;
➢反映的地物也较丰富,比较容易判读;
二、南方卫星影像图现状
南方常年多雨、云雾,是限制卫星影像应用的最大因素,卫星影像自身是从地球外部拍摄的影像,多云、多雾的天气获取影像不清晰,回访周期较长。

因此,中国南方地区的影像一直是比较少,给应用部门带来了诸多不便,正是由于这一因素飞机航拍影像逐渐的崛起,在南方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飞机航拍影像区分为大飞机和小飞机,大飞机影像的造价较高,工作量大,小面积获取影像受到限制,小飞机获取影像造价较低,不受区域面积限制。

小飞机航拍影像近两年来正逐步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飞机本身不受区域限制,操作灵活,数据获取快速,响应时间短,飞行技术,处理技术也逐渐的走向成熟。

三、建议
鉴于卫星影像和飞航拍两种影像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建议根据图像的特点,管线3公里范围的使用已经购买的卫星影像,在管道200米范围采用飞机航拍图。

采用这种方式,能够较好的反映管道周边我们所关心的人口分布、道路等应急数据,对管道运营期管道的维护、应急、抢维修提供可靠、有效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