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元件筛选工艺工程

合集下载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本实验主要是对电路中使用的电阻进行筛选,以达到更好的电路性能。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两种不同品牌的电阻进行筛选,比较它们的参数差异,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最佳筛选方案。

通过本实验,我们加深了对电路中电阻的理解,并学会了筛选电阻的方法。

关键词:电阻;筛选;电路性能引言电阻是电路中常用的元件之一,其作用是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以达到所需要的电路性能。

在电路设计和制作中,电阻的质量和参数的准确性对电路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电路中使用的电阻进行筛选,以达到更好的电路性能,是电路设计和制作中必要的一步。

本实验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品牌的电阻参数差异,选出最佳筛选方案,从而加深了我们对电路中电阻的理解,并学会了筛选电阻的方法。

实验设计实验仪器1. 万用表2. 电源3. 电阻箱4. 示波器实验材料1. 两种不同品牌的电阻2. 电路板实验步骤1. 将两种不同品牌的电阻分别接入电路板中。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记录数据。

3. 更换电阻,重复步骤2,记录数据。

4. 将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种电阻的参数差异。

5. 选出最佳筛选方案。

实验结果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两种不同品牌的电阻的参数,如下表所示:| 品牌 | 阻值(Ω) | 精度(%) | 误差(%) ||------|---------|---------|---------|| A | 1000 | 1 | 0.5 || B | 1000 | 5 | 3.5 |从表中可以看出,品牌A的电阻精度更高,误差更小。

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品牌A的电阻作为筛选电阻。

我们在实验中还发现,电阻的阻值会随着使用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定期对电路中的电阻进行检测和更换,以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

结论本实验主要是对电路中使用的电阻进行筛选,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品牌的电阻参数差异,选出最佳筛选方案。

实验结果表明,品牌A的电阻精度更高,误差更小,因此,我们可以选择品牌A的电阻作为筛选电阻。

元器件筛选原则及常见的筛选项目

元器件筛选原则及常见的筛选项目

元器件筛选原则及常见的筛选项目1、元器件筛选的必要性安排测试筛选先后次序的两种方案:方案1:将不产生连环引发效果的失效模式筛选放在前面,将可以与其它失效模式产生连环引发效果的失效模式筛选放在后面。

方案2:将可以与其它失效模式产生连环引发效果的失效模式筛选放在询面,将不产生连环引发效果的失效模式筛选放在后面。

如果选择方案1,会发现将可以与其它失效模式产生连环引发效果的失效模式筛选放在后面,如果出现本身失效模式没有被触发,但其它关联的相关失效模式先被触发的情况,因为该类失效模式的检测已经在前面做过了,所以不能准确地定位和剔除这种带有缺陷的元器件。

而选择方案2就可以非常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使筛选过程更加优质、经济和高效。

2、筛选方案的设计原则定义如下:筛选效率W二剔除次品数/实际次品数筛选损耗率L二好品损坏数/实际好品数筛选淘汰率Q二剔降次品数/进行筛选的产品总数理想的可靠性筛选应使W二1, IX),这样才能达到可幕性筛选的忖的。

Q值大小反映了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大小。

Q值越大,表示这批产品筛选前的可靠性越差,亦即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越大,产品的成品率越低。

筛选项LI选择越多,应力条件越严格,劣品淘汰得越彻底,其筛选效率就越舟,筛选出的元器件可黑性水平也越接近于产品的固有可靠性水平。

但是这样做要付出更高的费用和更长的周期,最终降低了筛选效率。

因此,筛选条件选择过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筛选条件过低则劣品淘汰不彻底,产品的使用可黑性得不到保证。

山此可见,筛选强度不够或筛选条件过严都对整批产品的可靠性不利。

为了有效而正确地进行可靠性筛选,必须合理地确定筛选项LI和筛选应力。

为此,必须了解产品的失效机理。

产品的类型不同,生产单位不同以及原材料及匸艺流程不同时,其失效机理就不一定相同,因而可靠性筛选的条件也应有所不同。

因此,必须针对各种具体产品进行大量的可靠性试验和筛选摸底试验,从而掌握产品失效机理与筛选项LI间的关系。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标题: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筛选电阻设计,掌握电路的筛选方法及相关实验操作技能。

具体目的如下:1.了解电阻的定义、特性以及电路中的作用;2.熟练掌握筛选电阻的设计方法和实验操作步骤;3.掌握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和方法1.电阻的定义和特性电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元件,通常用符号R表示。

电阻的大小用欧姆(Ω)表示,其数值大小取决于电阻体的特性和几何结构。

电阻在电路中起到调节电流和保护电路的作用。

2.筛选电阻的设计方法筛选电阻是指在多个电阻中找出满足一定电学特性要求的电阻。

其设计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1)使用串联法或并联法进行筛选,通过改变组合方式,选择出符合要求的电阻;(2)通过电阻的温度系数选择;(3)通过外观标识和标定选择;(4)通过直接测量电阻值筛选。

3.实验方法(1)设计电路图,选择所需电阻和信号源等元器件;(2)通过串并联组合法或直接测量法筛选所需电阻;(3)测试电路的电学特性,记录实验数据;(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三、实验操作步骤1.设计电路图,串并联选择所需电阻;2.使用万用表直接测量电阻值,并比较选出符合要求的电阻;3.将所选电阻安装到电路中,并测试电路的电学特性;4.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四、实验器材和材料1.万用表;2.示波器;3.实验电路板;4.电阻、电容、半导体器件等元器件;5.直流稳压电源。

五、实验注意事项1. 在进行实验之前,应对选用的电阻进行初步检查和筛选;2. 在选择电路元件时,应注意安全操作,禁止接错或错误连接;3.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稳定和干净,避免污染和短路等不良后果。

六、实验结果和分析经过实验测试,我们选出了符合要求的电阻,并安装到电路中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可以得到电路的输入电压、电流、输出电压、电流等电学特性数据。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了相应的结论,说明所选电阻可以满足电路的要求。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

筛选电阻设计实验报告本实验以筛选电阻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探究了筛选电阻的设计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

本文首先介绍了筛选电阻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然后详细描述了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包括实验器材和实验流程,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得出了一些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筛选电阻;设计原理;应用;实验方法;结果分析一、引言筛选电阻是一种特殊的电阻器,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电阻范围和精度,并且能够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分类。

在电路设计中,筛选电阻常常用于调节电路的参数,如增益、幅度、频率等。

因此,了解筛选电阻的设计原理和应用,对于电路设计和调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探究筛选电阻的设计原理和应用,并总结出一些实用的经验和技巧。

本文将分别介绍筛选电阻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实验的步骤和方法、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

二、筛选电阻的基本原理和分类筛选电阻是一种具有特殊电阻范围和精度的电阻器。

其电阻范围一般为几个百分点到几个千分点,精度一般为1%到5%。

筛选电阻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照电阻范围分类:筛选电阻根据其电阻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大范围筛选电阻、中范围筛选电阻和小范围筛选电阻。

2.按照电阻值精度分类:筛选电阻根据其电阻值的精度,可以分为1%、2%、5%等级的筛选电阻。

3.按照电阻值分布分类:筛选电阻的电阻值分布可以分为正态分布、均匀分布、非均匀分布等。

其中,正态分布的筛选电阻在实际应用中最为常见。

三、实验步骤和方法1.实验器材:(1)筛选电阻:本实验选用了一组1kΩ、5%精度的筛选电阻。

(2)电阻箱:本实验选用了一台精度为0.1%的电阻箱。

(3)万用表:本实验选用了一台精度为0.01%的数字万用表。

2.实验流程:(1)将筛选电阻连接到电路中,记录电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2)使用电阻箱对筛选电阻进行调节,使得电路的参数满足要求。

(3)记录调节过程中的电阻值和电路参数,以及电阻箱的调节误差。

电阻片生产工艺

电阻片生产工艺

电阻片生产工艺电阻片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料制成电阻片的整个生产过程。

以下是电阻片生产工艺的大致步骤和流程:1. 原料准备:根据需要制作的电阻片类型,选取相应的原料,如碳粉、陶瓷材料等。

将原料进行筛分、研磨等处理,使其达到所需的颗粒度和质量要求。

2. 混料:将经过处理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各种成分均匀分布。

这一步可以通过手工混料或机械混料完成。

3. 压制成型:将混料放入模具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其压制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

常用的压制方法有挤压、压块和压瓷等。

4. 烘烤:将成型后的电阻片放入烘炉中进行热处理,以消除残留水分和有机杂质,并使原料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固化成坚硬的电阻材料。

烘烤条件和时间要根据不同的原料和产品要求进行调整。

5. 打印电阻值:烘烤后的电阻片表面一般都是一层均匀的导电层,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在上面进行打印电阻值。

打印电阻值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如喷墨打印、丝网印刷等。

6. 焙烧:打印好电阻值后,将电阻片再次放入烘炉中进行高温处理,使打印的电阻层固定在电阻片上,并提高电阻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清洗:将焙烧后的电阻片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残留物和杂质。

清洗方法可以采用水洗、化学洗涤等。

8. 测量和选级:对清洗后的电阻片进行测量,以确定其电阻值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选级分类,将符合要求的电阻片分为不同等级。

9. 包装和质检:将选级好的电阻片进行包装,一般采用塑料包装袋或盒子。

同时,对包装的电阻片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以上就是电阻片生产工艺的大致步骤和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厂家和产品的生产工艺细节可能会有所不同,这里只是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概述。

筛选电阻 实验报告

筛选电阻 实验报告

筛选电阻实验报告筛选电阻实验报告引言: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元件之一,它的作用是限制电流的流动。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筛选出满足特定要求的电阻。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探究如何筛选电阻。

实验目的:1. 理解电阻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学习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3. 掌握筛选电阻的方法和技巧。

实验仪器和材料:1. 电阻箱;2. 万用表;3. 直流电源;4. 连接线。

实验步骤:1. 将实验仪器连接好,确保电路连接正确;2. 打开电源,调节电压为合适的数值;3. 选择一组电阻进行筛选;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并记录下来;5. 根据实验要求,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电阻。

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和筛选,我们得到了一组符合要求的电阻。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电阻值的大小与电流的关系呈线性,符合欧姆定律。

同时,我们还发现电阻的材料、长度、截面积等因素都会对电阻值产生影响。

讨论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测量电阻值来筛选电阻。

然而,电阻值的测量结果受到一定的误差影响,如测量仪器的精度、温度的变化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做出适当的修正。

此外,电阻的筛选还需要根据具体需求来确定。

不同的电路和应用场景对电阻的要求不同,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电阻。

例如,在高精度测量中,我们需要选择精度较高的电阻;在功率较大的电路中,我们需要选择耐高功率的电阻。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阻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并学会了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

同时,我们还掌握了筛选电阻的方法和技巧。

电阻作为电路中重要的元件之一,其筛选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本次实验以筛选电阻为主题,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加深了我们对电阻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电阻的筛选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提高电阻筛选的能力,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C1.元器件筛选技术

C1.元器件筛选技术

电阻器的质量判别方法 ①看电阻器引线有无折断及外壳烧焦现象。 ②用万用表Ω挡测量阻值,合格的电阻值应稳 定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如超出误差范围或阻 值不稳定,则不应选用。 ③根据“电阻器质量越好,其噪声电压越小” 的原理,使用“电阻噪声测量仪”测量电阻器 噪声,判别电阻器质量的好坏。

电阻器的老化 人工老化有温度循环老化和电老化两种: ①温度循环老化——将电阻放入90±5℃的高 温箱中,4小时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再 置于低温箱中降温至-40℃,保持4小时后取出, 自然恢复至室温。按此过程进行三次循环后进 行测量。 ②电老化——在电阻两端加直流电压,使电阻 所承受的功率为额定功率的1.5倍(但不应超过 其最大工作电压),通电5分钟后在常温下恢 复30分钟再测量其阻值。



电位器的质量判别方法 ①用万用表“Ω”档测量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电阻,并 与标称值进行核对。如果万用表指针不动或比标称值 大得多,表明电位器已坏;如果表针跳动,表明电位 器内部接触不好。 ②测量滑动端与固定端的阻值变化情况。移动滑动端, 阻值应从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连续变化。测量中最小 值越小越好,最大值接近标称值,说明电位器质量较 好。如果阻值间断或不连续,说明电位器滑动端接触 不好,则不能选用。 ③可以用“电位器动噪声测量仪”来判别电位器质量 的好坏。

电阻的选用和质量判别

⒈电阻器的合理选用和质量判别 电阻器的选用 选用电阻器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各因素: ①所选用电阻器额定功率值,应高于电路工作 中实际值的0.5~1倍。 ②应考虑温度系数对电路工作的影响,同时要 根据电路特点来选择正、负温度系数的电阻器。 ③电阻器的非线性及噪声应符合电路要求。 ④考虑实际工作环境与电阻器的可靠性等。

电子元件老化筛选工艺规程

电子元件老化筛选工艺规程

本安用电子元件老化筛选工艺规程1 范围1.1 本工艺适应于防爆电器产品中本安用锗、硅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电容器元件的老化筛选。

1.2 本工艺适用于进厂检验合格的元件进行老化筛选。

2 引用标准2.1 GB4032半导体分立器件GB4936.1半导体分立器件总规范GB4938 半导体分立器件接收和可靠性3 设备、仪器、工具3.1 晶体管老化台3.2 晶体管特性图示仪3.3 晶体二极管测试仪3.4 万用电桥3.5 电容测试仪3.6 电热鼓风干燥箱3.7 交流稳压器3.8 万用表4 高温储存4.1目的使具有潜在缺陷的器件(如污染、引线不良、氧化缺陷等)提前失效,加以清除。

4.2储存温度a)锗二、三极管:85±2℃b)硅二、三极管:85±3℃c)集成电路:85±2℃4.3 储存时间24h4.4 试验方法4.4.1初试4.4.1.1标准测试条件a)环境温度:25±5℃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106kpa4.4.1.2 技术要求按器件电参数规范测试a)二极管V BR:击穿电压。

I K:反向电流。

b) 三极管I CBO:集电极—基极反向击穿电流。

V(E R)CEO: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V CE(sat):集电极—反向饱和压降。

I C—V CE:共射极输出特性曲线。

H FE:共射极静态电流放大系数。

c) 稳压二极管UZ:稳定电压IZ:稳定电流d)电阻器选择筛选的电阻器测量阻值的误差范围不得超过±5%。

e)集成电路选择能预示器件早期失效的参数,作为筛选参数。

注:集成电路种类、规格繁多,差异较大,根据实际应用情况选测主要参数。

f)电容器电解电容量允许误差为±20%,无极电容电容量允许误差为±5%。

4.4.2 试验步骤4.4.2.1 将初测合格的器件装入专用金属盒,放入烘箱,把温度调到规定值.4.4.4.2 温度达到规定值时开始计算时间,48h后取出器件,并在室温下恢复应不少于1h.4.4.2.3 重复4.4..1条的测试步骤.5常温静态功率老化5.1 目的在较长时间内对器件连续施加一定的电压力,通过电—热应力的综合作用,来加速器件内部的物理\化学反映的过程.促使器件内部各种潜在的缺陷及早暴露,以剔除早期失效的器件.5.2 试验要求5.2.1 二极管5.2.1.1 检波、开关、整流二极管的正向电功率的老化,应取额定正向电流的1.5倍,老化时间为48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2 检查接地情况。
1.1.3 测试仪器的测试线和测试夹具进行开路、短路校正(归零)。
1.2 人员要求:
1.2.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熟练操作;
1.2.2 所有操作人员应具防静电意识,带防静电手镯。
防静电手镯
1.3 环境要求: 温度:15°C - 35°C 湿度:20%RH-80%RH
高低温箱
40
间小于 10min,高温结束为一次循环,按此方法共循环五次。
4.2 温箱取出后常温放置 2h。
5 常温 5.1 同 3.1 步骤。 复测 5.2 a) 常温复检(数量不少于 100 个)的不合格率小于 10%时,将不合格 元件挑出,并填写《电子元器件复验/筛选报告单》,准备退回; b) 常温复检的不合格率大于 10%时,将不合格元件挑出,并填写《质 量问题(事故)快报表》、《电子元器件复验/筛选报告单》,准备退回。
温湿度计
气压: 86KPA-106KPA
2 外观 2.1 核对器件数量、型号、品名; 初查 2.2 目视或用 5~10 倍放大镜检查下列项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产品型号、出厂日期等标志应清楚、正确,要有滑动端和固定端的标记; b)主体无变形、毛边、裂纹、针孔,镀层无气泡、剥落、附着不良、破
更改标记 更 改 单 号
1.2.2 所有操作人员应具防静电意识,带防静电手镯。
防静电手镯
1.3 环境要求:温度:15°C - 35°C 湿度:20%RH-80%RH
温湿度
气压: 86KPA-106KPA
2 外观 2.1 核对器件数量、型号、品名; 初查 2.2 目视或用 5~10 倍放大镜检查下列项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a)产品标志应清楚、正确; b)产品不应有变形,引线不应有损伤、锈蚀等现象; c)壳体无变形、毛边、裂纹、针孔,镀层无气泡、剥落、附着不良;
件挑出,并填写《电子元器件复验/筛选报告单》,准备退回;
b) 常温初检的不合格率大于 5%小于 10%时,将不合格元件挑出,并填
写《质量问题(事故)快报表》、《电子元器件复验/筛选报告单》,准备退回。
测试仪器
1
LCR-821
更改标记 更 改 单 号
签 名 日期
阶段标记
S
共 页第 页
产品工号 会签
工艺文件目录
时间小于 10min,高温结束为一次循环,按此方法共循环五次;
4.2 温箱取出后常温放置 2h。
更改标记 更 改 单 号
签 名 日期
高低温箱
40
1
阶段标记
S
共 页第 页 第页 页
产品工号 会签
工艺文件目录
产品代号
工 序 工序
名称 号
5 常温 5.1 同步骤 3。
工序内容
零、部、组(整)件代号 零、部、组(整)件名称 工 艺 文 件 编 号
d)器件大小符合规范要求;
e)管脚无锈蚀、玷污,涂覆完整、无损伤性弯曲或弯曲度不影响使用,
刚性符合常规要求。
3 常温 3.1 a)总阻值测试: 应符合元件详细规范的规定;
初测
b)平滑度测试:阻值应连续变化,当滑动端移动至终端时,终端电阻
的大小符合技术指标的规定。
3.2 a) 常温初检(数量不少于 100 个)的不合格率小于 5%时,将不合格元
签 名 日期
放大镜
1
阶段标记
S
共 页第 页 第页 页
产品工号 会签
工艺文件目录
产品代号
工 序 工序
名称 号
损等现象
工序内容
零、部、组(整)件代号 零、部、组(整)件名称 工 艺 文 件 编 号
电位器元件
GYR.2014.522A
辅助材料
专用仪器、仪表
工时定额(min)
及工艺装备 准结 单件 总计
c)引线不应有机械损伤、裂纹、锈蚀和断腿现象;
工时定额(min)
及工艺装备 准结 单件 总计
e)管脚无锈蚀、玷污、涂覆完整,无损伤性弯曲或弯曲度影3.1 测试条件: 测试电压:10 欧以下的电阻,测试电压不大于 0.1V
初测
10 欧以上的电阻,测试电压不大于 1V
测试频率:1KHZ
3.2 夹具安装
3.2.1 直插电阻测试方法:将 TEST LEADS 工装插入仪器接口,以贴有 LCR-06
更改标记 更 改 单 号
签 名 日期
放大镜
1
阶段标记
S
共 页第 页 第页 页
产品工号 会签
工艺文件目录
产品代号
工 序 工序
名称 号
工序内容 d)元件大小形状符合规范要求;
零、部、组(整)件代号 零、部、组(整)件名称 工 艺 文 件 编 号
电阻器元件
GYR.2014.522A
辅助材料
专用仪器、仪表
数量 1 1 1 1 1 1 1
1
零、部、组(整)件代号 零、部、组(整)件名称 电阻器、电位器元件
工艺文件编号 GYR.2014.522A
用 于 零、 部、 组 (整) 件
使用 备 注 单位
更改标记 更 改 单 号
签 名 日期
批准
阶段标记
共 页第 页 第页 页
产品工号
工艺流程图
准备工作
产品代号
零、部、组(整)件代号 零、部、组(整)件名称 电阻器、电位器元件
工时定额(min)
及工艺装备 准结 单件 总计
3.3 用镊子将待测电阻放在夹具上。
3.4 夹具/卡具上放置好器件后,按 F3(对应 MODE),将模式调节到 R/Q,按
START 键即可测出阻值 R。计算 R 值误差,不应大于规定的范围,否则
视为不合格。
3.5 a)常温初检(数量不少于 100 个)的不合格率小于 5%时,将不合格元
电阻器元件
GYR.2014.522A
辅助材料
专用仪器、仪表
工时定额(min)
及工艺装备 准结 单件 总计
60
1.1.1 检查电脑、测试仪器通电连接状况。
工作 1.1.2 检查接地情况。
1.1.3 测试仪器的测试线和测试夹具进行开路、短路校正(归零)。
1.2 人员要求:
1.2.1 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熟练操作;
有机、无机介质无极性电容 GYC.2014.522A
器、电解电容器




页数


有可靠性指标的固体电解质钽电容器总规范
半导体分立器件试验方法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
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 有可靠性指标的 2 类瓷磁介质电容总规范
非固体电解质钽电容总规范
膜固定电阻和陶瓷电容总规范
铝电解电容器总规范
高可靠性磁介质固定电容器总规范
产品工号
密级
内部
软盘编号 录入
产品系统代号 产品代号
电阻元件
工艺文件 编号
阶段 标记
GYR.2014.522A S
会签 页
工艺文件
共册第册
工艺文件名称 零、部 、组 (整) 件 代 号 零、部 、组 (整) 件 名 称






电阻元件筛选工艺规程 电阻器、电位器元件
第页
共 页第 页
产品工号
引用文件目录
序号
1
2
会签
3
4
5
6
7
8
9


GJB 63B-2001
GJB 128A-1997
GJB 360A-1996
GJB 548B-2005
GJB 924-1990
GJB 1312A-2001
GJB 1861-1994
GJB 3516-1999
GJB 4157-2001
产品代号
零、部、组(整)件代号 零、部、组(整)件名称 工 艺 文 件 编 号
件挑出,并填写《电子元器件复验/筛选报告单》,准备退回;
3.5 b)常温初检的不合格率大于 5%小于 10%时,将不合格元件挑出,并填
写《质量问题(事故)快报表》、《电子元器件复验/筛选报告单》,准备退回。
4 温度 4.1 条件:(-55±3)℃ 至(85±3)℃(试验温度不应超过产品极限工作
循环
温度)五次。先在低温下存放 30min,再转换到高温存放 30min,转换
测试仪器
1
LCR-821
6 外观 6.1 同 2 步骤。 复查
7 打印 7.1 凡经筛选合格的电阻器使用白色油性记号笔标筛选标记。 标记 7.2 分类装袋,并写上器件数量、型号、品名。
更改标记 更 改 单 号
签 名 日期
放大镜
1
白色油性记号笔
1
阶段标记
S
共 页第 页 第页

更改标记 更 改 单 号
编制
签名
校对 日期
审核
标检 批准
阶段标记
S
共 页第 页 第页 页
产品工号 会签
仪器、仪表、设备明细表
仪器、仪表、设备


名称


1 高低温环境试验箱
2 电子元器件检测仪
3
防静电手环
K-2-GDWW-102 LCR-821
4
防静电手套
5
镊子
6
放大台灯
7
油性记号笔
8
温湿度计
产品代号
更改标记 更 改 单 号
签 名 日期
测试仪器
1
LCR-821
阶段标记
S
共 页第 页 第页 页
产品工号 会签
工艺文件目录
产品代号
工 序 工序
名称 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