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性硫磺的产品标准

合集下载

不溶性硫磺

不溶性硫磺
三维 网络结 构 , 也 就不 易产 生早 期 硫 化 ( 焦 烧) , 从 而 提 高 了 胶 料 的加 工 安 全 性 。
( 3 )能缩 短硫 化 周 期 , 很 适 合 于 高 温短 时
间硫化 工 艺 。
业对 不 溶 性 硫 磺 的 需 求 量 大 增 , 每年不下 2 5
0 0 0 t ( 2 0 0 7年 资 料 ) 。按生 产方 法划 分 , 不 溶 性
( 4 )活性 大 于普 通 硫 磺 , 有 利 于 胶料 保 持
均一 和 表 面新 鲜 , 有 利 于 胶 料 与 骨 架 材 料 之 间 的粘合 牢 固 。
硫 磺 有 水相 法 和溶 剂 法 两 大类 , 按 温 度划 分 又 有高温 、 低 温之分 。其 中 , 以高温 水相 法起 步最
早, 二 十世纪 7 O年 代 就 开 始 为 国产 子 午 线 轮 胎
由于 以上这 些 优 点 , 使 得 它 非 常适 合 于 在 子 午线 轮胎 中应用 , 另外 , 也 适合 在一 些高性 能 要求 的产 品 ( 特别某 些汽车配件 ) 中应 用 。 但 目前它 的价 格仍 然 偏 高 , 在 总 的用 量 上无 法 与
( 钱 伯章 )
第3 8卷第 1期
橡胶 小知识
・ 4 5・
不 溶 性 硫 磺
硫 磺 是 通用 橡 胶 中使 用 量 最 多 , 使 用 面 最 广的硫 化 剂, 粉 末 硫 磺 占 其 中 的 极 大 部 分 e 9 0 % 以上 ) 。实 际 上 橡 胶 中可 应 用 的硫 磺 品 种远 不止 粉末硫 磺 一种 , 但它们 的用途狭 窄 , 需 求量 又形 不成规 模 , 因此 , 人们对 它们 的重 视程 度不够 , 但 不溶 性硫磺 例外 。近 年来 , 随着 子午 线轮 胎 及 汽车 零 配件 的迅 速发 展 , 我 国橡 胶 工 料不发 黏 、 不喷霜 , 特别适 合在浅色制 品中使用 。 ( 2 )不 溶性硫 磺 的断键 能量 大大低 于斜 方 硫( 相 差 5~1 0倍 ) , 因此 , 在 加 工 中不 易形 成

不溶性硫磺

不溶性硫磺

不溶性硫磺介绍一、不溶性硫磺产品概述不溶性硫磺(Insoluble Sulfur),具有不溶于二硫化碳的性质,因而得名。

学名为硫的均聚物,又称聚合硫,简称IS。

不溶性硫磺是由大量硫原子聚合而成的硫的长链线性高分子聚合物,是普通硫磺的无毒高分子改性品种,是一种重要的橡胶硫化交联剂, 相对分子量为30000~40000,分充油型和未充油型两类。

充油型产品是将不溶性硫磺填充一定量的石油系专用油得到的,充油量一般为4%~34%,但不同油类对不溶性硫磺热稳定性影响不同,橡胶工业中使用的不溶性硫磺绝大多数(约99%) 是充油型产品。

二、不溶性硫磺的用途不溶性硫磺,它主要作为一种橡胶工业的高级促进剂和硫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轮胎及其它橡胶复合制品的生产制造中,诸如轮胎的胎体胶料、缓冲胶料、白胎侧胶及翻胎、胶管、胶带等橡胶与骨架材料粘合的胶料中,也可用于电缆、胶辊、油封、胶鞋等橡胶制品的胶料中,同时也应用于硫磺用量大的浅色橡胶制品中。

由于不溶性硫磺能使子午线、钢丝与橡胶粘贴更牢固,有效防止胶料喷霜,提高轮胎的耐热、耐磨性能。

因此,不溶性硫磺是轮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

目前国内外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生产不溶性硫磺。

三、不溶性硫磺国内生产和发展状况在我国,原化工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于1974年开始不溶性硫磺制备技术的研究,先后用干法(二硫化碳淬火)、湿法(水介质淬火)、熔融法、气化法制出含量为55%的不溶性硫磺产品,并于1977年在上海南汇瓦屑化工厂中试成功,为我国发展钢丝子午线轮胎起了很大作用。

“七五”期间,为了适应国家引进钢丝子午线轮胎配套需要,上海京海化工有限公司与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合作,瞄准了Crystex产品水平,开发出“三钱牌”不溶性硫磺系列产品,开发了新的稳定体系。

同时,该公司还与南化集团研究院合作,制订了不溶性硫磺的专业标准,淘汰了含量为58%的低品位产品,中、高品位产品发展到16个,IS-60含量不低于63%、IS-90含量不低于95%,一些产品还出口德国、巴西和美国等。

不溶性硫磺生产技术

不溶性硫磺生产技术

该法同样避免了高温气化法的种种 问题,但是由于仍然选择CS2作萃取剂, 所 以它的应用也受到了很大的局限。 目前,该工艺已经在洛阳富华化工 厂工业化生产,文献报道应用效果良好。
5.低温液相法 针对不溶性硫磺传统生产方法(气化法和熔 融法)的不足,重庆大学化工学院与中国人民解 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系合作,采用低温 液相法制备不溶性硫磺的粗粉料,以不燃、不 爆的浸取剂TE浸取,制得高品位的不溶性硫磺, 其生产方法是:将片状硫磺和稳定剂按比例计 量后加入反应釜,搅拌并逐渐升温,在指定温 度下搅拌一定时间后,缓慢倒入急冷液中骤冷,
不溶性硫磺的用途比较单一,主要用于做 子午线轮胎的硫化剂。
子午线轮胎的耐磨性比普通轮胎提高30%一 50%,使用寿命为普通轮胎的1.5倍,节油 6%~8%,且在高速下行驶具有安全、舒适、 经济等优点,已成为轮胎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些发达国家的轮胎子午线率已达90%以上, 而我国在“九五”末期达到35%左右。
使固液(质量)比为1:(15~30),温度维持 在65~70℃,粉碎10~20min后再添加溶 剂,使固液质量比达1:(30~35);密闭 好球磨机后再运转,在65~70℃(最好在 67~70℃)下研磨50~55min后放出,过 滤掉含有可溶性硫磺的抽提物,在65~ 70℃下通人空气或惰性气体,除去不溶 性硫磺中的残余溶剂,得到的粉状产品 中含95.9%~97.1%的不溶性硫磺。
经稳定化处理后不溶性硫磺两端硫原子外 层电子数达到8个,成为稳定结构,以抑制硫原 子链断裂的速度,延缓向可溶性硫的转化。 据文献报导,卤素及其衍生物、稀酸、硫化 氢、硫化物、烃油、烯烃、一些路易斯(Lewis)酸 碱体系等都可作不溶性硫磺的稳定剂。稳定剂中 的卤素原子、氢原子等与不溶性硫磺两端的硫原 子成键,起到稳定不溶性硫磺的作用。但迄今为 止尚未发现具有永久稳定作用的稳定剂。

不溶性硫磺低温液相法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不溶性硫磺低温液相法制备工艺条件优化

反应时间 / i a rn
图 2 反应 时 间 与 I 含 量 的 关 系 S
F g2 Re ain h p o e ci n t n S c n e t i . l t s i f a t i a d I o tn o r o me
3 . 淬冷液 p .1 2 H值 的影 响 反应温度 20C, 6  ̄ 反 应时间 6 mn 抗静电剂用量 08 得到的不溶性硫 0 i, . % 磺液 。采用蒸馏水和硝酸分别配制 p H值为 445 、.、 5 5 、 的弱酸性水溶液为淬冷液 ,将熔融 的液体 、. 6 5 硫迅速倒人并搅拌 , 最后测得产 品中不溶性硫磺的 含量 。其结构见表 1 。





C e i l ni e h m c E g er a n
文 章 编 号 :0 2 l2 l0 )1 0 4 — 5 10 一 4 1 1- 0 9 0 1 2 1
2 1 年第 1 期 01 1
: 王
程 师



不溶性硫磺 低 温液相 法制备 工艺条件优化
荆 玉泉 、
《 潍坊工程职业学 院, 山东 青州 2 2 0 6 5 0)

要: 不溶性硫磺是高质量子午线轮胎 的专用 硫化剂 , 近几年 国内外正 在开发利用低 温液相法制备不
溶性硫磺。本文主要探 讨了反应 条件对不溶性硫磺产率及含量的影响 , 从而选择适宜的生产工艺 。 关键词 : 不溶性硫磺 ; 制备工艺 ; 化选择 优 中图分类号 :Q 2 . T 1 51 文献标识码 : A
l h。
( ) 得 到 的褐 色粘 稠 聚合 物迅 速 倒 入含 有 有 2将
机稳定剂的淬冷液中冷却。

GB3150-1999食品添加剂硫磺

GB3150-1999食品添加剂硫磺


的 规定确定采样单元数 采样时 将采样器自包装袋的上方斜插至料层
深度的四分之三处采样 将采得的样品混匀后 按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
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
具塞广口瓶中 密封 瓶上粘贴标签 注明 生产厂名 产品名称 批号 采样日期和采样者姓名 一瓶用
于检验 另一瓶保存三个月备查
食品添加剂硫磺应由生产厂的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按照本标准的规定进行检验 生产厂应保证所有
酸度 以

有机物含量
砷 含量
水分
表 要求
指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准
实施
试验方法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指分析纯试剂和
中规定的三级水
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杂质标准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
之规定制备
鉴别试验
在温度
下熔融成黄色流动性液体 再加热到
时 变黑变粘
在蓝色火焰上燃烧成二氧化硫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酸度的测定
方法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有机物含量的测定
方法


允许差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
砷含量的测定 砷斑法
方法提要


试剂和材料
食品添加剂硫磺在符合本标准包装 运输和贮存的条件下 自生产之日起保存期为一年
安全要求
食品添加剂硫磺无毒 易燃 自燃点为 加剂硫磺时应防止泄出硫磺粉尘
硫磺粉尘易爆 爆炸下限为
运输食品添

硫磺药典标准

硫磺药典标准

硫磺药典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硫磺的药用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抗菌和抗病毒功能上。

硫磺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和真菌,对于治疗许多皮肤病和感染疾病有着显著的疗效。

硫磺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和消炎止痛,对于治疗湿疹、皮肤瘙痒和其他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硫磺药典标准包括了硫磺的质量要求、生产工艺、储存条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硫磺的质量要求主要包括外观、颗粒度、纯度和杂质含量等指标。

好的硫磺应该是均匀的黄色结晶状粉末,没有杂质和异物,纯度高达99%以上。

硫磺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符合一定的工艺标准,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硫磺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也有一些要求。

硫磺需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明火,避免受潮和曝晒。

在使用硫磺的时候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接触眼睛和皮肤。

硫磺药典标准还规定了硫磺的最大使用剂量和禁忌症状,以确保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篇示例:硫磺药典标准是指对硫磺在医学、药学和化学领域中的规定和标准化要求。

硫磺是一种常见的化合物,被广泛用于药物制备、皮肤病治疗、农业和化工等领域。

硫磺在药品中的应用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因此对硫磺的质量、纯度和使用标准进行规范十分重要。

硫磺药典标准包括硫磺的质量标准、纯度标准、生产工艺标准等多个方面的规定。

硫磺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外观、溶解度、水分含量、灼烧残渣等指标。

硫磺应为黄色结晶性固体,无杂质,无异味。

溶解度应符合规定,水分含量和灼烧残渣也应在一定范围内。

这些指标保证了硫磺的质量和纯度,确保其在药物制备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硫磺的纯度标准是指硫磺中杂质的含量限制,包括硫磺的硫含量、杂质元素含量和杂质化合物含量等。

硫磺应为高纯度的硫元素化合物,应符合一定的硫含量要求,同时应限制杂质元素的含量和杂质化合物的含量,以确保硫磺的纯度和安全性。

生产工艺标准是指硫磺的生产过程中应遵守的操作规程和生产流程。

硫磺的生产过程应符合一定的生产标准,包括原料选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不溶性硫磺工艺

不溶性硫磺工艺

3 基本原理及工艺流程3.1 基本原理气化法制备不溶性硫磺是将原料硫磺加热到熔点以上,经气化室气化,形成过热蒸气.并将该蒸气迅速喷入含有稳定剂的冷却液中淬冷,即可制得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硫的混合物。

4 工艺条件的选取4.1 原料的干燥在对原料预熔之前必须对其干燥.一般需将原料置于60℃下干燥10 h 左右,才可达到工艺要求。

4.2 预熔温度的选取普通α型硫磺的熔点为112.8℃,当其在113~l59℃下时为流动态,其粘度随温度上升而降低,但到达139 C时其液体粘度将突增高100倍。

假如此后仍继续加热,则变成极粘稠的黑色液体。

为了方便输送,预熔温度最好控制在130~150℃之间.使其具有良好的流动状态。

4.3 硫的气化温度的选取普通a型硫转化成μ型硫(不溶性硫)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有所提高。

n 硫处于160℃时即熔融态时的转化率仅为7,而当其被加热气化时(700℃)其转化率达到了64%,可是继续加热其转化率仅仅在几个百分点内变化。

考虑到节约能源和减少高温态硫对设备的腐蚀,其气化温度最好选在700℃左右。

4.4 淬冷液的选取淬冷液主要由淬冷剂和稳定剂组成。

a.淬冷剂:主要有水、酸性水溶液、二硫化碳、四氯化碳、苯、甲苯、丁烷、氯化烃等。

其中水最廉价,被广泛认为是最理想的淬冷介质。

b.稳定剂:稳定剂主要有卤素结予体、烯烃、氧化还原体三大系列。

卤素结予体中普遍使用碘,虽然产品转化率高,但它价格贵,来源缺乏,而且产品必须进行后处理;烯烃中则多用苯乙烯,可是其致命缺点是280℃时,它会发生自聚,易堵塞喷嘴;而氧化还原淬火液中三氯化铁的硝酸溶液具有原料易得、价廉、有效、对设备腐蚀性小,产品含杂质量少,不需后处理等优点,被认为是最佳的稳定剂。

4.5 萃洗剂的选择萃洗的目的是使不溶性硫与束转化的普通斑分离,而得到含不溶性硫高的产品。

现已有的革洗剂有二硫化碳、二氯化烯、二氯甲烷、苯、甲苯、二甲苯等。

而最理想、最高教的萃洗剂是二硫化碳,虽然它易燃、易爆对人体有毒,但是其对普通硫的溶解度大、效率高、易于回收再利用的优点是其它萃洗剂无法达到的。

不溶性硫磺质量

不溶性硫磺质量
HS—IS非充油系列不溶性硫磺执行标准:QB/MF4001—2008
项目
HS—60
HS—90
IS—60
IS—90
检测方法
外观
黄色粉末
HG/T2525-5.1
元素硫总含量,%≥
94.00
95.2
不溶性硫含量,(占元素硫含量)%≥
64
96
60
90
Q/MF4001-5.3
0.30
HG/T2525-5.8
HS充油系列不溶性硫磺(一)执行标准:QB/MF4001—2008
项目
HS70-20
HS75-20
HS60-33
HS60-10
检测方法
外观
黄色不飞扬粉末
HG/T2525-5.1
元素硫总含量,%≥
79.00-81.00
79.00-81.00
66.00-68.00
89.00-91.00
0.30
HG/T2525-5.8
IS充油系列不溶性硫磺(二)执行标准:QB/MF4001—2008
项目
IS60-05
IS50-10
IS40-10
检测方法
外观
黄色不飞扬粉末
HG/T2525-5.1
元素硫含量,%≥
89.00
89.00-91.00
89.00-91.00
HG/T2525-5.2
不溶性硫含量,(占元素硫含量)%≥
0.50
HG/T2525-5.6
150um筛余物,%≤
0.30
HG/T2525-5.8
热稳定性,(不溶性硫余值),120℃,15min %≥
75
Q/MF4001-5.9
HS充油系列不溶性硫磺(二)执行标准:QB/MF4001—200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溶性硫磺(IS系列)
不溶性硫磺是一种无毒、可燃的黄色粉末,是普通硫磺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它是由大量硫原子聚合而成的线性高分子,具有不溶于二硫化碳和其它溶剂的性质,也不溶于橡胶,所以称之为不溶性硫磺或聚合硫磺,学名为高分子聚合硫,简称IS。

其中含有不同量的充油成份,分为充油型和非充油型产品。

目前,所生产的绝大部分不溶性硫磺用在橡胶工业中。

特点:
1)不溶性硫磺在橡胶中以分散状态存在,使得胶料不喷霜,有良好的粘性,同时可保证浅色制品的外观质量。

2)不溶性硫磺在胶料中均匀分散,有效地抵制硫磺的聚集,减少胶料存放过程的焦烧倾向。

3)不溶性硫磺使胶料在存放期内不喷霜,保持胶料组份性能均一。

防止对制品和模具的污染,并去掉了为克服喷霜而增添的涂浆工艺,为生产联动化提供条件。

4)不溶性硫磺使橡胶在相邻胶层中无迁移现象。

特别是在顺丁胶和丁基胶的胶料中,而普通硫磺迁移速度很高,配加不溶性硫磺后则可避免。

5)不溶性硫磺缩短了硫化的时间。

当达到硫化温度后,它具有一个“活化阶段”,即链式解聚作用,使硫化速度加快,减少硫磺用量,有利于制品老化性能的改善。

不溶性硫磺的产品标准:(注:本标准是由青岛同科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用途:
不溶性硫磺,它主要作为一种橡胶工业的高级促进剂和硫化剂被广泛应用于轮胎及其它橡胶复合制品的生产制造中,诸如轮胎的胎体胶料、缓冲胶料、白胎侧胶及翻胎、胶管、胶带等橡胶与骨架材料粘合的胶料中,也可用于电缆、胶辊、油封、胶鞋等橡胶制品的胶料中,同时也应用于硫磺用量大的浅色橡胶制品中。

由于不溶性硫磺能使子午线、钢丝与橡胶粘贴更牢固,有效防止胶料喷霜,提高轮胎的耐热、耐磨性能。

因此,不溶性硫磺是轮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

目前,在橡胶工业中以硫磺做硫化剂仍然是很广泛的,作为硫(S)的一种变体—不溶性硫磺(IS),在国内外比较广泛用于轮胎、胶鞋、胶管、胶带、杂品制造,并已在橡胶与钢丝
的粘合中普遍采用。

贮存条件:
干燥、通风、阴凉处贮存,注意防火,防热、防潮,贮存温度不大于40℃,不能接近碱性,胺类物质,防受压结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