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克

合集下载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悔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悔

第一讲: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理解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其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其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克制,为五行之间的异常克制现象。

相乘和相侮,是指五行系统关系在外界因素的作用影响下所产生的反常状态,都是指五行之间不正常的相克。

作为人体,则是病理上的相互传变。

相乘:即相克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制约力量,从而使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的协调。

此种反常现象的产生,一般有两种情况:1、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袭者乘其虚而凌其弱。

如土气不足,则木乘土(虚)。

2、是乘袭者亢极,不受它行制约,恃其强而袭其应制之行。

如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则木(亢)乘土,从而使土气受损。

应当说明,“相克”与“相乘”是有区别的。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统结构关系失去正常协调的另一种表现。

同样也有两种情况:1、是被克者亢极,不受制约,反而欺侮克者。

如金本克木,若木气亢极,不受金制,反来侮金,即为木(亢)侮金。

2、二是克者本身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侮之。

如金本克木,若金气虚衰,则木因其衰而侮金,即为木侮金(衰)。

一般来说,凡因某一行过度亢盛而产生相乘或相侮,如木亢乘土或木亢侮金等,在病变过程中常表现为机能过亢的实证性病理变化;而因某一行虚衰所导致的相乘或相侮,如木乘土虚或木侮弱金等,则常表现为机能不足的虚证性病理变化。

第二讲: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对应的五脏生克乘侮首先谈:相生1、木生火五脏对应的是肝生心2、火生土五脏对应的是心生脾3、土生金五脏对应的是脾生肺4、金生水五脏对应的是肺生肾5、水生木五脏对应的是肾生肝其次谈相克:6、木克土五脏对应的是肝克脾7、土克水五脏对应的是脾克肾8、水克火五脏对应的是肾克心9、火克金五脏对应的是心克肺10、金克木五脏对应的是肺克肝再次谈相乘11、木乘土五脏对应的是肝乘脾12、土乘水五脏对应的是脾乘肾13、水乘火五脏对应的是肾乘心14、火乘金五脏对应的是心乘肺15、金乘木五脏对应的是肺乘肝再谈相侮16、木侮金五脏对应的是肝侮肺17、金侮火五脏对应的是肺侮心18、火侮水五脏对应的是心侮肾19、水侮土五脏对应的是肾侮脾20、土侮木五脏对应的是脾侮肝共二十条,简称为病机20条,每一条在临床上都可以得到灵活的运用。

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

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

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
五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生相克是五行离不开的概念。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互相调配,互相支持;五行相克是指五行之间互相制约,互相消长。

学习五行相生相克是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相生:
木生火:木具有生气,火依赖于氧气,氧气与生气相融合,则使火得以燃烧。

火生土:火能烧尽枯树败草,然后变成灰烬,成为土肥的一部分。

土生金:地里的金属矿物质从土中提炼出来,需要使用的精细铁器也需要在土中制造。

金生水:金在水中搅动形成的暗流可以带来金矿和珠宝等贵重物品。

水生木:流水可以滋养生物,有利于植物的成长。

相克:
木克土:树木的根系强大,可以将土地紧紧地缠住,使土壤松散变薄,造成土地的萎缩。

土克水:土地影响了水的流动,使水源流失,水质受到破坏。

水克火:水能绝缘,可以降低火的温度,熄灭火焰。

火克金:火能熔化金属,铸造、加工是生产的基本工艺之一。

金克木:刚劲的金可以砍伐树木,而木些又会因此而长
得茂盛,于是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状态。

以上是五行相生相克查询表,通过学习掌握五行相生相克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一)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构成了万事万物,但五行之间仍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

在正常状态下,有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机制。

1. 五行相生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难经》称为母子关系。

以木为例,由于土生木,而木又生火。

也就是土是木之母,木为土之子。

而火为木之子,木为火之母。

2. 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与五行相生一样,也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与“我克”两种关系。

“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

《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

以土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为土的“所不胜”;我克者是水,故水为土之“所胜”。

3. 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生化、变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的动态平衡关系。

《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相生,助长、促进事物的发生与成长。

相生太过,就必须克制,所以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约事物的过分亢盛为害。

这样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正常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二)五行的反常生克五行在正常范围内,虽有量的变动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动,但不致出现质的变化。

若因某种原因,对立统一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就会导致反常的生克关系。

常见的有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与反克四种情况。

1. 相生太过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过,若无有效及时抑制,必定会亢盛为害。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中医五行学说: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一)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构成了万事万物,但五行之间仍按一定的规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生化不息的动态平衡。

在正常状态下,有五行相生与五行相克两种机制。

1. 五行相生生有资生、助长、促进之意。

五行相生,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种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难经》称为母子关系。

以木为例,由于土生木,而木又生火。

也就是土是木之母,木为土之子。

而火为木之子,木为火之母。

2. 五行相克克有克制、抑制、制约之意。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与五行相生一样,也形成周而复始的圆周运动。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与“我克”两种关系。

“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

《内经》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

以土为例,克我者是木,故木为土的“所不胜”;我克者是水,故水为土之“所胜”。

3. 五行制化制,即制约、克制;化即生化、变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行生克的动态平衡关系。

《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相生,助长、促进事物的发生与成长。

相生太过,就必须克制,所以才有五行相克,以抑制、制约事物的过分亢盛为害。

这样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正常的平衡协调和发展变化。

(二)五行的反常生克五行在正常范围内,虽有量的变动而引起生克平衡的波动,但不致出现质的变化。

若因某种原因,对立统一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去了动态平衡,就会导致反常的生克关系。

常见的有相生太过、相生不及、相克太过与反克四种情况。

1. 相生太过五行中任何一行相生太过,若无有效及时抑制,必定会亢盛为害。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又称为“五行生成”与“五行克制”,是古代中国哲学家针对宇宙万物相互作用关系的总结和理论提炼。

这个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由五行(金、木、水、火、土)构成,这些五行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相生成或互相克制。

五行相生,即相互生成的关系。

首先是水生木。

水滋润土壤,木从水中汲取养分长大。

这是因为水具有滋润的属性,可以为生命提供所需的润泽,同时也提供了成长的环境。

其次是木生火。

木燃烧时能够产生火焰。

这是因为木有生长能力,不断摄取阳光、吸收营养,所储存的能量可以被火焰释放出来。

然后是火生土。

火可以将木燃烧成灰烬,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这是因为火的热能可以将木材转化为无机物质,成为土壤的组成部分。

接着是土生金。

金属大多数都存在于地壳中,土壤中的矿物质、矿藏等都是由地壳构成的。

这是因为地壳是由岩石、土壤等无机物构成的,其中也包括金属元素。

最后是金生水。

水有一定程度上从地底下涌出的现象,往往会伴随着金属元素的溶解。

这是因为金属在地壳中存在,与地下的水源接触时可以发生溶解。

五行相克,则指一种元素能够克制另一种元素。

首先是木克土。

植物的根系可以破坏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变得疏松。

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和水分,它们的根系能够疏松土壤以便更好地吸收养分。

其次是土克水。

土壤可以吸收水分,阻止水分流失。

这是因为土壤具有一定的吸水性能,可以吸收周围的水分,并防止水分的大量蒸发。

然后是水克火。

水可以抑制火势,控制火焰的燃烧。

这是因为水具有消防和吸热的作用,可以减缓或扑灭火焰。

接着是火克金。

火可以熔化金属,使金属变为液态。

这是因为火的高温能够将金属加热至其熔点以上,使其变成液态。

最后是金克木。

金属工具可以砍伐木材,阻止木材自然生长。

这是因为金属的硬度和锋利性使其能够轻易地砍伐木材。

五行相生相克原理在古代的哲学、医学、农学等领域均有应用。

在哲学中,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诠释宇宙的生成与变化。

在医学中,五行理论被应用于辨证施治,即依据五行的相互作用关系来诊断病症和选择治疗方法。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中的相生相克相生关系:1、木(肝胆)生火(心、小肠),〔木材可以做火的燃料。

肝藏血,肝系统好了,血液充足,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火(心、小肠)生土(脾、胃):形象的用太阳对地面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

心循环系统好,血液可运行全身,促进脾的正常运转。

3、土(脾、胃)生金(肺、大肠):用金属从土中而生作比喻。

脾有运输全身气血的功能脾功能好,则气血可正常运行至肺,可以促进肺系统正常运转。

4、金(肺、大肠)生水(肾、膀胱):自然界中发现,有石就有水。

石头机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石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

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深“之说。

而图机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

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

肺主气,肺系统好,气则足,气足可推动水液的正常运转,促进肾系统正常运转。

5、水(肾、膀胱)生木(肝胆):树木生长要靠水。

肾控制水,肾循环系统好,可带动血液的运行,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相克关系:1、木(肝胆)克土(脾、胃):树木的种子破土而出。

肝循环系统不好,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如肝胃不和等。

2、土(脾、胃)克水(肾、膀胱):土能阻挡水运行。

脾循环系统不好,肾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

但是,土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

3、水(肾、膀胱)克火(心、小肠):水能灭火。

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如肾性心脏病等。

4、火(心、小肠)克金(肺、大肠):火可融化金。

心循环系统不好,肺系统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

5、金(肺、大肠)克木(肝胆):金属可伤木。

肝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

五行的相生相克的规律

五行的相生相克的规律

五行的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关于自然界和人体的描述。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和土,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规律,这种规律贯穿了古代医学、农业、建筑等各个领域。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相生相克是指五行之间相互影响、制约和调节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相生关系。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能产生流动的水,水能滋养生长的木,木可以供给火燃烧所需的能量,火可以烧成灰尘,形成土壤。

相生关系展示了五行之间的依存和闭合。

接下来,我们来看相克关系。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金能够伐木,木能够生长在土地上并消耗其养分,土能够吸收水分让其不再流动,水可以熄灭火,火可以熔化金属。

相克关系展示了五行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平衡。

这些相生相克的规律被广泛应用于中医学中。

中医学认为,人体也包含了五行的要素,并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实现身体的健康。

例如,中医师会根据病人的体质和疾病表现,运用五行的知识来开出相应的草药,并帮助患者调整饮食和生活方式。

比如,如果一个人火气旺盛,中医师可能会建议他多吃水果蔬菜以达到平衡的目的。

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还应用于农业。

古人认为,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

如果一个农田的土壤含金属成分丰富,那么种植木材的作物可能会受到损害。

相反,如果土地缺乏金属成分,那么种植禾本科作物(如小麦、大米等)可能更为适宜。

此外,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还影响着建筑和室内设计。

古人相信,在建筑物的设计和摆放中应考虑五行,以保证风水的平衡。

例如,火属南方,水属北方,在设计建筑物时,应将火属性的设施放置在南方,以保持五行之间的和谐。

总之,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体现,它贯穿于中医学、农业和建筑等各个领域。

相生相克的规律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和人体之间的关系,启发我们在实践中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互动。

无论是中医师调理身体,农民种植庄稼,还是建筑师设计建筑,都可以从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中获得一些启示。

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哲学概念,它描述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根据五行理论,相生是指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滋生、助长和促进,相克则是指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制约、克制和抑制。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的关系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说明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它们之间的动态平衡维持着事物的正常发生和发展。

在人体中,五行理论也被用来描述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心属火,肾属水,水克火,即肾水能制约心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总的来说,五行相生相克辩证关系是一个复杂而深入的概念,它涵盖了事物的生长、变化和制约等多个方面。

这种理论对于理解事物的本质和相互关系,以及指导人们的行动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行相生相克
(一)五行学说的实质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最基本物质构成的,宇宙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包括人在内)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太上化道度世仙经》中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乃造化万物,配合阴阳,为万物之精华者也。


(二)五行的特性
《尚书_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木,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

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

金,具有清静、收杀的特性。

水,具有寒冷、向下的特性。

先天五行顺序:金、水、木、火、土,概取自河图。

后天五行顺序:金、木、水、火、土,概取自洛书。

(三)五行的生克
五行学说认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着事物的发展变化。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规律。

相生,含有互相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

相克,含有互相制约、克制和抑制的意思。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相生相克,象阴阳一样,是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

没有相生就没有相克,没有相克,就没有相生,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互相为用的关系推动和维持事物的正常生长、发展和变化。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而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类经图翼》)
(四)亢乘与反侮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失常,则事物的协调性便遭到了破坏,从而出现反常的变化现象,在自然界则表现为自然灾害,在人体则表现为疾病。

五行之间的反常现象,主要是“亢乘”和“反侮”。

亢乘,物盛极为亢太过。

凡事物亢极则乘。

乘,乘虚侵袭,强而欺弱,相克太过。

反侮,五行中并不只存在着顺克,有时也会出现逆克,如旺克衰,强克弱的现象。

如:土旺木衰,木受土克;木旺金衰,金受木克;水衰火旺,水受火克;土衰水旺,土受水克;金旺火衰,火受金克,这种逆克,叫反克也称反侮。

反侮,反过来欺侮。

(五)五天五方五色五帝
古时把天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