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的各组成部分及基本功能

数码相机的各组成部分及基本功能
数码相机的各组成部分及基本功能

数码相机的各组成部分及差不多功能

图1是一个典型的数码相机,前面是它的镜头盖,镜头盖是用来爱护镜头的。同时,它和电源开关连动,在使用时将它打开,如此便会自动加上电源。

图1 典型的数码相机

打开镜头盖之后,如图2所示,前面是镜头部分,那个镜头是变焦镜头。在拍摄时将镜头对准景物,景物的图像就会射入数码相机的内部。在镜头的后面设有CCD图像传感器,它会将光图像变成电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记录到存储卡上。数码相机的闪光灯部分,是用来在被拍摄景物比较暗的情况下,将景物照亮的。

图2 数码相机的镜头、闪光灯等部分

在数码相机的背面是它的取景器、液晶显示屏以及操作面板(操纵键钮),如图3所示。

图3 数码相机的背面

在拍摄时,通过取景器来观看和取景,以便得到比较好的画面,同时,在液晶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要拍摄的画面。通过对液晶显示屏的观看,能够了解所要拍摄的景物目标,由于液晶显示屏耗电量比较大,因此为了省电能够关闭液晶显示屏,直接用取景器来观看所要拍摄的目标。

选定目标之后,就能够通过位于相机上方的变焦钮,来对所拍摄的景物进行放大和缩小,以便取得合适的镜头。在变焦钮旁边的是拍摄钮,拍摄钮是在选取好景物以及调整好镜头之后,按一下就能够拍摄出一幅照片。

在数码相机的侧面,如图4所示,上面是数据接口,它能够直接将数码信号送到计算机里面进行处理。在数据接口的下方是存储卡装入插口,装入存储卡之后,就能够将数码照片存储到存储卡上,取出存储卡,就能够进行交换或者是输出数据。

图4 数码相机的数据接口、存储卡插口以及电池仓

位于存储卡装入插口旁边的是电池仓,假如外出使用时,直接将电池装入那个仓中,然后将电池仓锁紧即可。注意,要使用性能良好的电池,因为数码相机的耗电比较大。

在数码相机的另一侧有两个插口,如图5所示,黄色的是视频输出插口,另一个是直流电源的输入插口。此数码相机能够使用电池,也能够直接使用直流适配器。

图5 数码相机的视频输出插口以及直流电源输入插口

数码相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通过内部结构能够了解数码相机的构成。在最前方的是数码相机的前面板,前面板上有一个镜头罩,那个镜头罩是用来爱护镜头的。在前面板的后面确实是数码相机的支架以及电池仓。

图6 数码相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位于镜头罩里面的,确实是数码相机的镜头,它具有变焦功能,能够对被拍摄的景物进行放大和缩小,因此又称变焦镜头。变焦是由电机驱动的,同时,它还具有自动聚焦的功能,自动聚焦也是由电机驱动的。在镜头里面有两个电机,分不操纵镜头的变焦和聚焦。

与镜头在一条轴线上的是CCD图像传感器。当景物通过镜头以后,将图像照耀到CCD图像传感器的感光面上,就会形成一小幅的光学图像画面。CCD图像传感器是一个集成电路,它通过同步驱动信号,将光图像变成电信号,再通过输出电路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中。

信号处理电路要紧是由数字图像信号处理电路构成的,其中数字图像处理电路又由许多的集成电路组成。这台数码相机除了能够拍摄静止画面之外,还能够拍摄动态的画面,因为它还具有视频输出电路。在主电路板上还有一个存储器,数码相机先将处理好的数字图像存储到存储器里,然后再送到存储媒体(存储卡)上。

电子产品结构工程师必读的书

推荐电子产品结构工程师读的书(49) 多次收到新入行的工程师咨询邮件,问:作为一个电子产品结构工程师,应该读哪些专业书,我均写邮件婉拒。一则因为我读书很杂;二则因为问者并没有详细介绍其工作内容,所以不能贸然推荐。 最近因为在写这个专业的工程应用书,所以系统梳理了自己读过的中外专业书,故不揣浅薄,将其列出。有几本英文书我读的是老版本,现有了新版本,故列出的是新版。 记得30年前我的技术启蒙老师龚维蒸对我说过,要想成为一个专业的工程师,首先要花3年时间将这个专业的代表书通读一遍;然后再化3年跟踪这个专业的新技术,这主要是读专业杂志和参加技术研讨会;同时结合自己的技术工作,通过10年的积累,就可以走在这个专业的前列了。 据我了解,从事这个专业的工程师约有60%是纯机械专业毕业的,所以对电子产品结构设计的特殊性认识不深,知识的结构也有待完善.一个专业工程师基本功一定要扎实,知识要全面,再加上逻辑思维能力,这技术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成为成为高手。 推荐的书分中文和英文两部分,不可否认的是,中文书的内容,大多可以从英文书中找到相应的内容,当代,科学技术的传播路径就是从西方到东方的过程。所以当达到一定水准,就可以读英文原版书,这样才能开阔了视野,跟上专业发展的步伐。如果要分个等级的话,中文书可以说是专业入门,英文书则是从入门到精通。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内容需要,选择部分书籍来读。 所列的书是结构设计专业工程师需要读的书,可能有偏颇之处,也请专业人士不吝指教。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先读这些书,然后再找一些同类书比较,这样就走进了学术研究的领域,对自己将有更大的提高。 1. 龚维蒸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基础东南大学1994. 2. 邱成悌电子设备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2005. 3. 钟明湖电子产品结构工艺(第二版)(附光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 赵惇殳电子设备热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5. 区健昌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6. 马宁伟电子产品结构材料特性及其选择方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7. 王健石电子机械工程设计手册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8. 陈文亮板料成形CAE分析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9. 丁玉梅等译塑料连接技术设计师和工程师手册(原著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0.杨桂通弹性力学简明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 11.Ronald A. Walsh. Electromechanical Design Handbook.McGraw-Hill Professional, Jan 2000. 12.James J.Allen. 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 1 edition.CRC Press,July 2005. 13. Ralph Remsburg.Thermal Design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1 edition(Electronics Handbook Series).CRC Press, Sep. 2000 14.Tim Williams. EMC for Product Designers 4 edition , Fourth Edition.Newnes, April 2007. 15.Charles Harper. Electronic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Handbook,McGraw-Hill Professional March 2009. 16.General Design Principles for DuPont Engineering Polymers. DuPont Design Guide. 17.Designing With Plastic The Fundamentals.Ticona Design Guide. 18.Sheet Metal Design Handbook. Quality Tool Design Guide. 19.Donail R. Askeland Essenti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homson learning, 2004.

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大全

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大全 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大全 包括如下内容: 1、数码相机的保养! 2、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 3、数码相机英文标识注解 4、数码相机的日常保养 5、数码相机所用的电池 6、如何为数码相机选择电池、 7、数码摄像机的使用与技巧 8、数码拍摄常用术语 9、数码相机与普通相机有啥不同 10、如何选购数码相机 11、如何选购家用型数码相机 12、如何选购半专业型数码相机 13、何为白平衡? 14、漫谈PL偏振镜的种类与性能 15、数码相机摄影技巧 1数码相机的保养! 数码相机这种精密仪器的东西,可不比传统相机来的坚固耐用。有一些使用者会把数码相机放置在日光下的密闭汽车当中,高温不仅会使塑料壳变形,同时也会缩减数码相机的使用寿命。另外,下起雨来,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因为数码相机可不是一般的传统相机,一旦电路板渗入太多雨水引发短路就没救啰! 1.LCD的保养 在LCD上,最常见的就是会有手指指纹或是一些油垢灰尘之类的覆盖,看来不甚光彩的面貌,一般可用细致的眼镜布或「3M」公司出产的魔布,都可以拿来擦拭,切记要轻轻擦拭,注意不要使用强烈的玻璃清洁剂,因为部份数码相机的LCD表面有一层抗强光膜,这层膜一旦被破坏之后,无法修护,也不在保固范围之内。另外,也可以购买使用屏幕保护贴,只要拿回去剪裁成适当大小,贴在LCD屏幕上,就可以防止LCD屏幕被刮伤刮坏的机率喔! 2.镜头的保养 相机使用后,镜头多多少少也会沾上灰尘,而镜头上的灰尘,又会造成相片的显影品质,所以镜头的保养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就先用吹球将镜面上的灰尘除去,如果跳过这个步骤直接先将在镜面上擦拭的话,等同于用沙子在镜片上磨,直接造成镜面毁损。然后使用镜头专用的拭镜布,由中心向外面轻轻擦去污渍;如要使用镜头专用清洁液,请先沾于拭镜布上再擦拭于镜头上,可不能直接就滴落在镜头上唷! 3.防潮防霉

解读数码相机,既数码相机参数详解

第一从感光元件解读数码相机 1、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有哪几种? 数码相机采用电子元器件成像而非胶卷——这是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最本质的区别所在。数码相机的成像器件主要分为两类: CCD——英文Charge Couple Device的缩写,中文名称“电荷耦合器件”。 CMOS——英文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的缩写,中文名称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2、1)CCD是目前主流的成像器件,主要分为: (1)R-G-B原色CCD:这是数码相机上应用的最多的CCD。 (2)C-Y-G-M补色CCD:早些时候尼康部分数码相机使用过这种补色CCD。 (3)R-G-B-E四色CCD:这是索尼最新发布的CCD,它比RGB原色CCD多出一个E(Emerale,翠绿)的颜色。 2)Super CCD:是日本富士公司的专利技术,中文名称为超级CCD,由CCD演变而成,目前已经发展到第4代。 3)CMOS:作为数码相机成像器件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大有与CCD分庭抗争之势,其基本结构中的像素排列方式与R-G-B原色CCD并没有本质差别。佳能是CMOS阵营的主要支持者。 4)Foveon X3:它的本质也是CMOS,只是其结构与CMOS有较大区别,目前最高像素达到500万。 3、数码相机是怎样成像的? a)光线透过镜头投射到感光元件表层; b)光线被感光元件表层上滤镜分解成不同的色光; c)色光被各滤镜相对应的感光单元感知,并产生不同强度的模拟电流信号,再由感光元件的电路将这些信号收集起来; d)模拟信号通过数模转换器转换成为数字信号,再由DSP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还原成为数字影象; e)数字影象再被传输到存储卡上保存起来。 4、CCD有何特点? CCD技术成熟,成像质量好,毕竟它是现在应用的最广泛的成像元件,但它也有其缺点:1)耗电量大。早期的数码相机有“电老虎”的“美誉”,主要原因之一便来自CCD。虽然现在采用低温多晶硅显示屏等低能耗的部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相机的功率,但CCD依然是数码相机的耗电大户——CCD从数码相机一开机便随时保持着工作状态,更是无谓地消耗大量的电能。 2)工艺复杂,成本较高。CCD复杂的结构决定了它制造工艺的复杂性,因而到目前为止,CCD 还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电子产业巨头能生产。 3)像素提升难度大。CCD前两个缺点也直接导致了这一个缺点,CCD像素提升无非是通过两个途径:第一,保持感光元件单位面积不变而增大CCD面积,在大面积CCD上集成更多的感光元件。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CCD成品率降低,制造成本更高,功耗更大,在民用领域这是

数码相机使用(入门)技巧

数码相机使用技巧(入门级) 一、拍摄图像不清晰 1.虽然使用了最高分辨率,光线好,但拍摄出来の照片模糊不清。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在按快门释放键时照相机抖动造成の。由于数码相机の感光度低,所以,使用数码相机拍照时,需要握住相机の时间更长。要拍摄最清晰の照片,拍照时必须握稳相机,即便最轻微の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の图像。处理方法:拿稳相机,拍照时最好使用三角架,或者将相机放到桌子、柜台或其安固定の物体上。再有就是一个“练”字,平时多练习持机の基本功。 2.取景器の自动聚焦标志未置于拍照物上。将自动聚焦框定位于拍照物上或使用聚焦锁定机能。 3.镜头脏污。镜头脏污会造成相机取景困难而使拍出の图像模糊。用专用の清洁镜头用纸清洁镜头。 4.模式选择不当。选择标准模式时,拍照物短于距离镜头の最小有效距离(0.6m)。或者在选择近拍模式时,拍照物远于最小有效距离。当被摄物于0.3--0.6M 范围之内时,用近拍模式拍照。在此范围以外时,用标准模式拍照。 5.在自拍模式下,站在照相机の正面按快门释放键。应看着取景器按快门释放键,不要站在照相机前按快门释放键。 6.在不正确の聚焦范围内使用快速聚焦机能。视距离使用正确の快速聚焦键。 二、图像太暗 1.闪光灯被手指挡住。正确握住照相机,不要让手指挡住闪光灯。 2.在闪光灯充电之前按了快门释放键。等到橙色指示灯停止闪烁。 3.未使用闪光灯。按闪光辅助杆设定闪光灯。 4.被摄物置于闪光灯の有效范围之外,将被摄物置于闪光灯有效范围之内。 5.拍照物太小而且逆光。将闪光灯设定于辅助闪光模式或使用定点测光模式。 三、图像太亮 1.闪光灯设定于辅助闪光模式。将闪光模式设定为辅助闪光以外の模式。 2.拍照物极亮。调整曝光。 四、室内拍照の图像色彩不自然 原因是灯光装置影响图像。此时将闪光模式设定为辅助闪光模式。 五、图像轮廓模糊 因是镜头被手指或背带挡掉一部分。应正确拿住照相机,不要让手指或背带挡住镜头。 六、闪光灯不发光 1.未设定闪光灯。按闪光灯弹起杆,设定闪光灯。 2.闪光灯正在充电。等到橙色指示灯停止闪烁 3.拍照物明亮。使用辅助闪光模式。 4.在已设定闪光灯の情况下,指示灯在控制面板上点亮时,闪光灯工作异常。请予以修理。 七、相机不动作

单反相机基本参数调试详解

单反相机基本参数调试详解

————————————————————————————————作者: ————————————————————————————————日期:

单反相机基本参数调试详解 单反相机作为一种比较复杂的摄影工具,让一些新手望而却步。其实只要了解了相机的一些简单的参数,想要上手还是比较容易的,今天小编就整理了网上的一些关于单反相机基本参数调试的内容,分享给大家。?一、镜头的焦距?焦距在物理中是指透镜中心到平行光聚集点的距离;而在摄影中,是指当对焦在无穷远时,镜头中心到感光器成像平面的距离。因此,只要知道镜头的焦距是怎样影响拍摄效果的就可以了。图下就是不同焦距拍摄的示意图。? ? ?

二、等效焦距?我们把镜头上标注的焦距定义为绝对焦距。绝对焦距是不会随着相机的改变而改变的,它反映了镜头本身的物理特性。而等效焦距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因为不同相机有着不同大小的感光器。简单来讲,相同的镜头装在不同大小感光器的相机上,照片拍出来的范围会有区别。 怎么来量化不同大小感光器带来的这种差异呢??尼康(NIKON)和佳能(CANON)全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一般在36mm*24mm左右,如尼康(NIKON)D3x,尼康(NIKON)D700,佳能(CANON)1DsMarkIII,佳能(CANON)5DMark II。尼康(NIKON)和佳能(CA 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的感光器大小大约分别在24mm*16mm和22mm*15mm。我们将全幅相机(感光器大小为36mm*24mm的相机)作为摄影衡量标准。也就是说:所有能装在全幅相机上的镜头,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而镜头在所有其他大小感光器相机上,等效焦距等于绝对焦距乘以一个固定的系数。?举个例子,镜头装在尼康(NIK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D300s,D90,等效焦距约等于绝对焦距乘以1.5倍;镜头装在佳能(CANON)的非全幅(APS-C画幅)相机上,如7D,60D,等效焦距约等于绝对焦距乘以1.6倍。意思就是这些镜头装在非全幅(APS-C画幅) 的相机上,拍摄出来的画面范围等效为一个更长的镜头在全幅相机上拍摄出来的范围。图下的几张例图可以很容易的帮助理解。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200mm的镜头在APS-C画幅机器尼康(NIKON)D90上拍摄到的范围与一个300mm镜头在全画幅机器尼康(NIKON)D700上一致。 ?三、对焦?对焦又叫聚焦,

相机基本使用方法

相机基本使用方法 基本可调参数设置 我们在照相时,可调整的参数主要有光圈F值、曝光时间、ISO感光度、白平衡、曝光补偿值等。由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差异,下面介绍的设置方法并非是一成不变地适用,仅仅是一种经验与规律性的总结,实际操作时还需进行相应改进处理。 1.光圈值 光圈值与光圈大小成反比,决定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的光线的多少光圈越大,亮度越高。 (1)在室外夜晚、较暗的阴天或阴暗室内的暗弱照明条件下,F值可设置为f/2、f/2.8; (以获得足够的曝光量。由于景深浅,有助于使背景离开焦点,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上。) (2)在多云天气,阴影下或是较明亮的室内,F值可设置为f/4、f/5.6; (可以具有该镜头最佳的结像质量。具有稍大的景深。提供有限的清晰聚焦的范围,以便当照明情况较最佳状态稍差时获得合适的曝光量。) (3)在户外日光充足或室内明亮照明情况下,F值可设置为f/8、f/11及以上; (具有很大的景深与极好的结像质量。) 2.快门速度(曝光时间) 相机曝光时间是指从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间隔,在这一段时间内,物体在底片上留下影像。曝光时间越短,景深越短,抓拍效果越好。 (1)暗淡照明情况下拍摄静景:1秒、1/2秒,需要相机支架; (使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可用现场光或摄影灯照明) (2)暗淡照明情况下的人物肖像:1/4秒,1/8秒,需要相机支架; (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 (3)多云天气或阴影处:1/30秒、1/60秒; (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相机意外地受到震动而使拍摄失败的情况可能较明显。适用于单反相机的闪光灯同步。) (4)户外较充足日光下:1/125秒; (使用中等大小的光圈到小光圈能产生很好的景深来自相机本身的微弱震动减到最小。适合用于某些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用闪光灯拍摄。) (5)抓拍一般速度运动体:1/250秒; (当你并不需要大景深,而主要是想抓住动作的时候,可以在户外日光照明情况下用这档快门速度,以使相机的震动程度减至最小。适合于手持相机安装上250mm焦距镜头进行拍摄。) (6)抓拍速度较快物体:1/500秒、1/1000秒; (因为使用该快门速度时需用比其它快门速度时更大的光圈,因此它的景深最小。这是手持相机400mm以内焦距的长焦距镜头进行拍摄时极好的快门速度。) 3.光圈与快门的组合 在摄影过程中,相机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设置相当重要。光圈值主要用来控制光线穿过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则是控制光线投射到胶卷上的时间。只有将二者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曝光效果。 光圈与快门的最佳组合表:

数码相机与镜头上的符号

数码相机与镜头上的符号 一、机身与镜头上的那些标识。 属用器材是摄影进阶的第一步,所以首选你需要知道镜头和机身上符号的意思。有人会说,单反机身上的那些符号,就让我们看说明书自己意会就是了。此话是理,不过笔者在这里还是再强调一些关键的内容,希望图省事的你不要错过。本文虽不能说全面,不过看一看还是会帮助你,可以快速上手单反的使用。下面就通过品牌,来分门介绍那些“它不认识你,你不认识它的”符号们。本章内容可能会有些枯燥,但是掌握这些符号的意思会让你对摄影这一爱好培养出更多的兴趣点来,也会让你不会在日后的摄影和采购器材中盲从。 佳能类单反 在购买摄影器材的时候,很多朋友们会对于镜头的选择犯晕。镜头的种类很多,到底谁才是适合自己的呢?原则上,单反套机内的镜头都是入门者们最需要的。它们多数涵盖的焦段广泛,变焦比巨大。比如一镜走天下的18-200mm镜头, 18-105mm镜头等。除了全画幅类DSLR,其他的非全副类单反都需要在镜头的焦距上乘以成像芯片产生的差值。 估计你已经听乱了,还是先看看简单的,机身上的基本功能按键的作用吧。下面的内容非常无聊,希望你不会越看越困。 1.菜单,点击可在LCD中对相机进行设置。 2.关闭屏幕,或在回放照片的时候关闭/显示拍摄时的具体参数信息 3.选重照片回放时,可配合④对照片进行扩大或缩小回放浏览

4.同③ 5.EV设置,光圈优先 6.白平衡调节,或连入电脑时数据传送 7.测光模式调节,或者向上翻页 8.设置键,或确定 9.AF自动对焦,或向右移动 10.单张/连拍/定时拍摄设置,或向左移动 11.回放按键或者回到拍摄模式 12.照片模式选择,如标准,鲜艳,黑白等 13.删除 1.ISO,感光度调节 2.开关机 3.对焦点选择 4.曝光锁定 5.拍摄模式选择:依次为景深优先/全手动/光圈优先/快门优先/程序曝光模式/自动/人像/风景/微距/运动/闪光灯等。

数码相机常见参数

数码相机常见参数 快门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时间的机构。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机档次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不过当你要拍的是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慢速快门才能拍出来。 ISO 在数码相机中ISO表示CCD或者CMOS感光元件的感光速度。ISO数值越高就说明该感光元器件的感光能力越强。ISO的计算公式为H*S=0.8(S感光度,H 为曝光量),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感光度越高,对曝光量的要求就越少。变形公式:H=0.8/s,相同曝光量的前提下,iso50时的曝光时间为iso100时的曝光时间的两倍。常用的ISO值有50、 100 、200、400 、1000等,iso50,iso100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使用,而高iso值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iso值越低,相片的质量越高,相片的细节表现的得越细腻,iso值越高,相片的亮度就越高,而相片的质量会随着iso值的升高而降低,噪点会变得越来越严重,但高iso值可以弥补光线的不足。 光圈 光圈的 f值 = 镜头的焦距 / 镜头口径的直径 完整的光圈值系列如下: f1,f1.4,f2,f2.8,f4,f5.6,f8,f11,f16,f22,f32,f44,f64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光圈 f 值愈小,在同一单位时间内的进光量便愈多,而且上一级的进光量刚好是下一级的两倍,例如光圈从 f8 调整到 f5.6,进光量便多一倍,我们也说光圈开大了一级。对于消费型数码相机而言,光圈 f 值常常介于 f2.8 - f16。此外许多数码相机在调整光圈时,可以做 1/3 级的调整。 F后面的数值越小,光圈越大:光圈的作用在于决定镜头的进光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 F后面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简单的说就是,在快门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画面比较亮;光圈越小,画面比较暗。 光圈的作用 1、改变快门速度 通常来讲,在相同感光度下相机的曝光是由光圈大小(光圈F值)和快门速度决定的。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知道光圈F值=镜头的焦距/镜头口径的直径,也就是说光圈F值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光量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光圈来提升快门速度,或者缩小光圈以降低快门速度。 大光圈镜头通常在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有着很好的表现,在单反相机领域里被称为“夜之镜”的一系列镜头,比如尼康的Noct 58mm/F1.2以及徕卡的

电子产品热设计规范

电子产品热设计规范 1概述 1.1热设计的目的 采用适当可靠的方法控制产品内部所有电子元器件的温度,使其在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下不超过稳定运行要求的最高温度,以保证产品正常运行的安全性,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1.2热设计的基本问题 1.2.1耗散的热量决定了温升,因此也决定了任一给定结构的温度; 1.2.2热量以导热、对流及辐射传递出去,每种形式传递的热量与其热阻成反比; 1.2.3热量、热阻和温度是热设计中的重要参数; 1.2.4所有的冷却系统应是最简单又最经济的,并适合于特定的 电气和机械、环境条件,同时满足可靠性要求; 1.2.5热设计应与电气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同时进行,当出现矛盾时,应进行权衡分析,折衷解决; 1.2.6热设计中允许有较大的误差; 1.2.7热设计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结构与尺寸 功耗 产品的经济性

与所要求的元器件的失效率相应的温度极限 电路布局 工作环境 1.3遵循的原则 1.3.1热设计应与电气设计、结构设计同时进行,使热设计、结构设计、电气设计相互兼顾; 1.3.2热设计应遵循相应的国际、国内标准、行业标准; 1.3.3热设计应满足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以保证设备内的元器件均能在设定的热环境中长期正常工作。 1.3.4每个元器件的参数选择及安装位置及方式必须符合散热要求; 1.3.5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冷却系统(如风扇等)的故障率应比元件的故障率低; 1.3.6在进行热设计时,应考虑相应的设计余量,以避免使用过程中因工况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热耗散及流动阻力的增加。 1.3.7热设计不能盲目加大散热余量,尽量使用白然对流或低转速风扇等可靠性局的冷却方式。使用风扇冷却时,要保证噪首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1.3.8热设计应考虑产品的经济性指标,在保证散热的前提下使其结构简单、可靠且体积最小、成本最低。 1.3.9冷却系统要便于监控与维护 2热设计基础 2.1术语 2.1.1 温升

数码相机促销方案

数码相机促销方案 一.活动目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世界上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世界上最无私的感情就是母爱,每个人心中最完美的女人应该是母亲,因为她温柔,体贴,因为她身上的葱花味最有家的味道。母亲节,身在他乡人们提醒你回望家的方向,对妈妈说一声谢谢!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你想怎样表达你对母亲的爱呢?你想为母亲送上什么特别的礼物呢?一束康乃馨,一盒巧克力还是亲手做的美味佳肴?这些食物往往只存在于片刻,我们何不留住美好的瞬间,将母亲灿烂的笑容永远的保存下来! 二.活动对象 A类消费群:25—45岁的消费群,此类消费者都是母亲节相机消费的主力人群。此类群体或是处于事业的起步期、上升期,或已事业有成,由于工作繁忙,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一般较少,特别是与父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更少,所以一般都存在“回报养育之恩”的心结,由于性格、年龄、偏好、收入、环境、习惯、价值观等原因,使得此类群体显得心态尤为成熟,能深切体会到做母亲的疾苦。 B类消费群:45岁以上的消费群,此类人群虽然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不如年轻人,但由于母亲节气氛的影响,或儿女能够推波助澜,媒体

广告刺激到位,则此类消费群可能成为一只“绩优股”,升值潜力很大,而且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C类消费群:18—25岁的消费群,他们富有激情,崇拜时尚,喜欢接受新事物,是一个为了求新、求变永远也不会厌倦的时尚阶层。 三.活动主题 从今天开始,留下母亲灿烂的笑容! 四.活动方式 (一).价格(薄利多销),满1000元商品打九折;满2000元商品打 8.8折康乃馨一束;满3000元商品打8.5折并赠送台式风扇一台;满4000-6000元商品同样以八折优惠,赠送折叠自行车一辆以及康乃馨一束;满7000元及以上产品即刻返800元现金,XXXXX楼全家福一套。 (二).优惠,买相机,第二件产品更以7折优惠价卖给大家,同样还有相应的赠品(7折产品一般在1500元以下),同样还拥有满足顾客各种欲望的优惠,买佳能相机赠原装电池,买富士相机赠充电套装……优惠活动应有尽有,大家马上参加吧! (三).抽奖,凡是购买商品达到3000元者,即可通过购物小票参与抽奖活动,买的越多抽奖次数越多哟!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怎么看数码相机的主要参数

怎么看数码相机的主要参数 面对你买的数码相机,很多朋友问的第一句话,你的数码相机是多少像素的,其实这一点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像素越高就能带来更高的清晰度,他只能带来在电脑上看更高的分辨率而已!接下来,让我了解下CCD和像素之间秘密吧!到底需要多少CCD像素? CCD,是英文Charge Coupled Device的缩写,中文译名即“电荷耦合器件”。从功能上看,它负责将镜头传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类似于普通光学相机的胶片。 CCD光电转换是通过CCD上面布满的许多感光点(MOS电容)来实现的。一张图片,就是通过这一个个的感光点来描述其色彩、亮度与灰度的。对CCD感光点,我们通常的另一种描述是“像素”。理论上,像素越多,拍摄时就能使被拍摄物的影像分得更精细,对图像的描述也会更精细。也就是说,要提高图像的分辨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高像素个数,即CCD感光点的个数。正是由于这个原因,CCD像素的个数,构成了数码相机成像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因素,甚至被绝大多数人当作了唯一重要的参数,尤其是在普通消费者那里,“唯像素论”已经变成了主流消费观念。先头的例子中,那位同事,就是了为500万像素,甚至连变焦能力和镍氢电池都可以容忍。那么,在实际应用中,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像素的个数呢?有人说,如果要达到普通35mm光学相机的画面质量,数码相机的像素至少要到千万以上。这句话的另外一层意思好像是,即使如600万像素级的高档家用数码相机,其成像质量也无法与普通的光学相机相比。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上面的比较是不公平的,因为所有的一切皆取决于我们的应用。在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出版、影像、广告行业等,它们经常需要将图片放得很大。对这种应用,即时目前最先进的千万像素级数码相机,与传统光学相机相比,也捉襟见肘。而在家用领域,却极少有把照片放大到7寸以上的需求——即使7寸照片,200万像素也完全满足需要了。下面列出一组分辨率、像素与实际成像大小的关系:600×800=48万像素=3寸照片 700×1000=约80万像素=5寸照片(3.5×5英寸,毫米规格89×127) 800×1200=约100万像素=6寸照片(4×6英寸,毫米规格102×152) 1000×1400=约150万像素=7寸照片(5×7英寸,毫米规格,127×178) 1200×1600=约200万像素=8寸照片(6×8英寸,毫米规格152×203) 1600×2000=约310万像素=10寸照片(8×10英寸,毫米规格203×258) 1600×2400=约400万像素=标准照片(8×12英寸,毫米规格203×304) 1600×2800=约400万像素=宽幅照片(8×14英寸,毫米规格203×356)(注:以上分辨率是相应尺寸照片所需要的分辨率,可能与数码相机所能调节的分辨率档次略有不同。一般地,图片的分辨率乘积就是所需像素的个数。在同一像素数情况下,所能成像的最大尺寸也大致相差无几。比如,300万像素产品,其可 调节的分辨率档次在数码相机中可能表现为2048×1536,也可能表现为1600×2000。)从上面的对比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普通家庭,如果没有特殊的放大需要,那么,300万像素应该是一个性价比都比较好的产品档次,甚至,200万像素也说得过去。如果在一种较低价位上,片面追求高像素值,那就极有可能损失相机的其他功能,而这些功能,比如变焦能力、微距拍摄能力、镜头质量、芯片处理速度等,对数码成像的质量而言,同样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300万甚至 4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所拍摄的画面质量倒不如部分

电子产品设计规范案例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 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件。上盖组件里面又分为A壳组件,B壳组件和LCD组件。下盖组件里面又分为C壳组件,D壳组件,主板组件和电池组件等。还可以再往下分 3、初始造型阶段:分三个方面; A:由造型工程师设计出产品的整体造型(ODM);可由客户选择方案或自主开发。 B: 客户提供设计资料,例如:IGS档(居多)或者是图片(OEM)。 C: 由原有的外形的基础上更改;可由客户选择方案或自主开发。 4 建摸阶段第四步,位置检查,一般元件的摆放是有位置要求的。 例如:LCD的位置可以这样思考,镜片厚度1.50mm,双面帖厚度0.20mm,面壳局部掏薄厚

数码相机培训基本知识及常见问题

数码相机培训基本知识及常见问题 本文由昆明二手电脑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410394145.html,编辑 1、数码相机,英文全称:Digital Still Camera (DSC),简称:Digital Camera (DC),是数码照相机的简称,又名:数字式相机。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按用途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等。 优点: 1、拍照之后可以立即看到图片,从而提供了对不满意的作品立刻重拍的可能性,减少了遗憾的发生。 2、只需为那些想冲洗的照片付费,其它不需要的照片可以删除。 3、色彩还原和色彩范围不再依赖胶卷的质量。 4、感光度也不再因胶卷而固定,光电转换芯片能提供多种感光度选择。 缺点: 1、由于通过成像元件和影像处理芯片的转换,成像质量相比光学相机缺乏层次感。 2、由于各个厂家的影像处理芯片技术的不同,成像照片表现的颜色与实际物体有不同的区别。 3、由于中国缺乏核心技术,后期使用维修成本较高。 3、卡片相机:卡片相机在业界内没有明确的概念,仅指那些小巧的外形、相对较轻的机身以及超薄时尚的设计是衡量此类数码相机的主要标准。主要特点:卡片数码相机可以不算累赘地被随身携带 2、单反相机: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此类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重。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大多数35mm照相机都采用这种取景器。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即将“看见”的相同影像。 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在DSLR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便投影到感光原件上感光,然后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另外,单反数码相机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还有就是现在单反数码相机都定位于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因此在关系数码相机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的面积上,单反数码的面积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这使得单反数码相机的每个像素点的感光面积也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因此每个像素点也就能表现出更加细致的亮度和色彩范围,使单反数码相机的摄影质量明显高于普通数码相机。 可以很简单的说,单反数码相机并不是适合任何用户,首先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是一方面,其次要用好单反数码相机必须搭配不同型号的镜头,这很可能使镜头的花费高于购买数码相

数码相机性能参数大全

数码相机术语祥解 感光器件 提到数码相机,不得不说到就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器件。与传统相机相比,传统相机使用“胶卷”作为其记录信息的载体,而数码相机的“胶卷”就是其成像感光器件,而且是与相机一体的,是数码相机的心脏。感光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也是最关键的技术。数码相机的发展道路,可以说就是感光器的发展道路。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感光器件工作原理 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借助于计算机的处理手段,根据需要和想像来修改图像。CCD由许多感光单位组成,通常以百万像素为单位。当CCD表面受到光线照射时,每个感光单位会将电荷反映在组件上,所有的感光单位所产生的信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幅完整的画面。 CCD和传统底片相比,CCD 更接近于人眼对视觉的工作方式。只不过,人眼的视网膜是由负责光强度感应的杆细胞和色彩感应的锥细胞,分工合作组成视觉感应。CCD经过长达35年的发展,大致的形状和运作方式都已经定型。CCD 的组成主要是由一个类似马赛克的网格、聚光镜片以及垫于最底下的电子线路矩阵所组成。目前有能力生产CCD 的公司分别为:SONY、Philps、Kodak、Matsushita、Fuji和Sharp,大半是日本厂商。 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CMOS的制造技术和一般计算机芯片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电)和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然而,CMOS的缺点就是太容易出现杂点, 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设计使CMOS 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会产生过热的现象。 两种元件不同之处 由两种感光器件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CCD的优势在于成像质量好,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复杂,只有少数的厂商能够掌握,所以导致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特别是大型CCD,价格非常高昂。同时,这几年来,CCD从30万像素开始,一直发展到现在的600万,像素的提高已经到了一个极限。 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价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CCD 来说要低一些。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消费级别以及高端数码相机都使用CCD作为感应器;CMOS感应器则作为低端产品应用于一些摄像头上,若有哪家摄像头厂商生产的摄想头使用CCD感应器,厂商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以其作为卖点大肆宣传,甚至冠以“数码相机”之名。一时间,是否具有CCD感应器变成了人们判断数码相机档次的标准之一。 CMOS影像传感器的优点之一是电源消耗量比CCD低,CCD为提供优异的影像品质,付出代价即是较高的电源消耗量,为使电荷传输顺畅,噪声降低,需由高压差改善传输效果。

最新电子产品结构设计过程资料

电子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一个完整产品的结构设计过程 1.ID造型; a.ID草绘............ b.ID外形图............ c.MD外形图............ 2.建模; a.资料核对............ b.绘制一个基本形状............ c.初步拆画零部件............ 1.ID造型; 一个完整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从ID造型开始的,收到客户的原始资料(可以是草图,也可以是文字说明),ID即开始外形的设计;ID绘制满足客户要求的外形图方案,交客户确认,逐步修改直至客户认同;也有的公司是ID绘制几种草案,由客户选定一种,ID再在此草案基础上绘制外形图;外形图的类型,可以是2D 的工程图,含必要的投影视图;也可以是JPG彩图;不管是哪一种,一般需注名整体尺寸,至于表面工艺的要求则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完整;外形图确定以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结构设计工程师(以下简称MD)的了; 顺便提一下,如果客户的创意比较完整,有的公司就不用ID直接用MD做外形图; 如果产品对内部结构有明确的要求,有的公司在ID绘制外形图同时MD就要参与进来协助外形的调整; MD开始启动,先是资料核对,ID给MD的资料可以是JPG彩图,MD将彩图导入PROE后描线;ID给MD的资料还可以是IGES线画图,MD将IGES线画图导入PROE后描线,这种方法精度较高;此外,如果是手机设计,还需要客户

提供完整的电子方案,甚至实物; 2。建摸阶段, 以我的工作方法为例,MD根据ID提供的资料,先绘制一个基本形状(我习惯用BASE作为文件名);BASE就象大楼的基石,所有的表面元件都要以BASE 的曲面作为参考依据; 所以MD做3D的BASE和ID做的有所不同,ID侧重造型,不必理会拔模角度,而MD不但要在BASE里做出拔模角度,还要清楚各个零件的装配关系,建议结构部的同事之间做一下小范围的沟通,交换一下意见,以免走弯路; 具体做法是先导入ID提供的文件,要尊重ID的设计意图,不能随意更改; 描线,PROE是参数化的设计工具,描线的目的在于方便测量和修改; 绘制曲面,曲面要和实体尽量一致,也是后续拆图的依据,可以的话尽量整合成封闭曲面局部不顺畅的曲面还可以用曲面造型来修补; BASE完成,请ID确认一下,这一步不要省略建摸阶段第二步,在BASE的基础上取面,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拆分方式以ID的外形图为依据; 面/底壳,电池门只需做初步外形,里面掏完薄壳即可; 我做MP3,MP4的面/底壳壁厚取1.50mm,手机面/底壳壁厚取2.00mm,挂墙钟面/底壳壁厚取2.50mm,防水产品面/底壳壁厚可以取3.00mm; 另外面/底壳壁厚4.00mm的医疗器械我也做过,是客人担心强度一再坚持的,其实3.00mm 已经非常保险了,壁厚太厚很容易缩水,也容易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担心强度不足完全 可以通过在内部拉加强筋解决,效果远好过单一的增加壁厚; 建摸阶段第三步,制作装配图,将拆画出各个零部件按装配顺序分别引入,选择参考中心 重合的对齐方式;放入电子方案,如LCD,LED,BATTERY,COB。。。将各个零部件引入装配图时,根据需要将有些零部件先做成一个组件,然后再把组件引入装配图时。 例如做翻盖手机时,总装配图里只有两个组件,上盖是一个组件,下盖是一个组

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三)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1.安装存储卡 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之前,首先要把存储卡插入相机内(存储卡内置型除外)。 2. 安装电池 打开相机的电池盖,确定电池方向,将电池推入,注意极性相对。 3. 打开电源 转动电源开关,打开相机。 4. 拍摄模式的选择 数码照相机一般分有自动、运动、夜景、风景、特写、录像等几档的模式转换开关,拍摄前必须根据拍摄主题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 5.拍摄状态设定 数码相机在拍摄之前,可根据需要通过功能菜单进行各种工作状态设置,这些设置将直接影响所拍照片的质量。 (1)设置分辨率 分辨率指影像所含像素的多少。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效果越清晰,但文件的容量也会越大。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提供多种分辨率可选择,拍摄时究竟该用什么分辨率,取决于对画面的质量要求以及拍摄的目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拍摄的数码影像文件最终要通过打印或其他方法得到高质量照片、精美印刷品,则应以最高分辨率拍摄。 如拍摄的画面通过计算机显示器观看,或通过投影机投影,则拍摄分辨率可根据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率或投影机的分辨率而定,应力求使拍摄画面的分辨率与这些设备的分辨率相吻合。 如拍摄的画面主要是供上网传输,考虑到显示器的分辨率和目前上网传输的速率都不是很高,大的影像文件上网传输需要很多的时间,因此拍摄分辨率不宜太高。 (2)设置感光度 感光度是表示图像传感器对光的灵敏度。感光度越高,对光线就越敏感,但是其影像颗粒越粗,分辨景物的细微部分的能力越差。 选择感光度,应根据用途和拍摄环境来选:室外光线强,可选用中速感光度(ISO100);室内光线较暗或高速运动的物体,宜选用高速感光度(ISO400);需放大型照片的,宜选用低速感光度(ISO50)。 (3)设置闪光灯 数码相机常见的闪光灯模式有四种状态:自动、强制、关闭和防红眼。 ①“自动”闪光状态:无论在任何时候,当光线不足时数码相机将会自动测试拍摄环境的光线强弱,并且将根据当时选定光圈的大小、快门速度的快慢和测得的环境光线数值,决定是否使用闪光灯和闪光灯输出多少光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