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基础模块语文期中考试卷

合集下载

中职职业模块语文期中试卷

中职职业模块语文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跃然纸上(yuè)、翩翩起舞(piān)、纷至沓来(tà)、冥思苦想(míng)B. 雕梁画栋(diāo)、心旷神怡(kuàng)、蔚为壮观(wèi)、风驰电掣(chè)C. 源远流长(yuán)、络绎不绝(luò)、风和日丽(hé)、水滴石穿(dī)D. 豁然开朗(huò)、轻车熟路(shú)、眉清目秀(méi)、一帆风顺(fāng)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B.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方式也在不断改变。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同学们的榜样。

3.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A. 贻笑大方B. 贻笑大方C. 贻笑大方D. 贻笑大方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A. 他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如同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B. 她的声音悦耳动听,如同天籁之音。

C. 这座城市高楼林立,如同巨龙蜿蜒。

D. 她的笑容如花似玉,让人陶醉。

5.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勤奋(fèn)、毅力(lì)、专心致志(zhì)、持之以恒(héng)B. 谦虚(qiān)、勤奋(fèn)、持之以恒(héng)、专心致志(zhì)C. 勤奋(fèn)、毅力(lì)、专心致志(zhì)、持之以恒(héng)D. 谦虚(qiān)、勤奋(fèn)、持之以恒(héng)、专心致志(zhì)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人”相同的一组是:()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书写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5. 下列成语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的是:()三、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职高语文试卷期中

职高语文试卷期中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B. 惊弓之鸟,杯弓蛇影C. 风驰电掣,行尸走肉D. 莫须有,载歌载舞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他的成绩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进步,是因为他每天坚持努力学习。

C. 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有丝毫的马虎。

D. 我对他的成功表示祝贺,也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

3.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水到渠成B. 画蛇添足C. 火上浇油D. 胸有成竹4.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眼泪如泉涌B. 花儿像彩云C. 山河壮丽D. 青山绿水5. 下列诗句中,表达对家乡思念之情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 下列文学常识中,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看那高山,它为何如此巍峨?B.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吧。

C. 这个问题很难,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D. 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勤奋、努力B. 欢乐、快乐C. 坚强、勇敢D. 美丽、漂亮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C.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D.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10.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反义词的一项是:A. 爱与恨B. 黑与白C. 高与矮D. 上与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下列句子出自哪篇课文:《劝学》2.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语文职中期中考试卷

语文职中期中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炽烈炽情B. 奋进奋勇奋扬C. 炽热炽扬炽情D. 奋进奋扬奋勇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对他的关心,他深感温暖。

B.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增强了团结协作的精神。

C. 我们学校有一位教授,他经常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D. 他的讲话虽然内容丰富,但是没有条理。

3. 下列词语中,与“步履蹒跚”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踌躇满志B. 踌躇不前C. 跌跌撞撞D. 意气风发4.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

B. 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广泛关注。

C. 他的言行举止都显得十分得体。

D. 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商讨解决。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呢?”他问。

B.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呢?”他问。

C.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呢?”他问。

D.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你呢?”他问。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快看,快看,那是什么?”走在公园的小路上,小明指着不远处惊呼起来。

只见一只小鸟从树上飞起,在空中盘旋了一圈,又落回树枝上。

“那是一只喜鹊。

”爸爸在一旁解释道,“喜鹊是一种吉祥的鸟,人们常说‘喜鹊报喜’。

”小明好奇地问:“为什么喜鹊会报喜呢?”“这就要从喜鹊的生活习性说起了。

”妈妈接过话茬,“喜鹊是一种善于筑巢的鸟类,它们会选择树枝、树洞或者房屋等地方筑巢。

当喜鹊在巢中孵化出小鸟后,它们会变得非常忙碌,不停地寻找食物喂养小鸟。

这时候,人们就会看到喜鹊在树枝间忙碌的身影,认为它们在传递好消息,所以就有了‘喜鹊报喜’的说法。

”小明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明白了。

”(1)根据文章内容,喜鹊报喜的说法源于什么?(2分)(2)文章中提到的喜鹊的生活习性有哪些?(3分)(3)为什么人们认为喜鹊是吉祥的鸟?(2分)三、古诗文阅读(每题5分,共25分)1.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期中试卷

职高语文基础模块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悬崖(xuán yá)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ò zhuǎn)B. 漫步(màn bù)赏心悦目(shǎng xīn yuè mù)C. 沉默(chén mò)耳濡目染(ěr rú mù rǎn)D. 纷繁(fēn fán)眉开眼笑(méi kāi yǎn xiào)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走马观花(zǒu mǎ guān huā)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B. 气吞山河(qì tūn shān hé)纸醉金迷(zhǐ zuì jīn mí)C. 满载而归(mǎn zài ér guī)指点江山(zhǐ diǎn jiāng shān)D. 轻歌曼舞(qīng gē màn wǔ)一挥而就(yī huī ér jiù)3.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A.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步入中年。

B. 这场雨下得真大,仿佛要把整个城市淹没。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D. 这篇文章写得很有深度,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前赴后继(qián fù hòu jì)雪中送炭(xuě zhōng sòng tàn)B. 落花流水(luò huā liú shuǐ)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C. 举世闻名(jǔ shì wén míng)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D. 翻天覆地(fān tiān fù dì)惊天动地(jīng tiān dòng dì)5. 下列句子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A. 这本书通俗易懂,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阅读。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中测试题(一)11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中测试题(一)11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中测试题(一)(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2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木屐.(jì)蓑.(suō)衣惆怅.(zhànɡ)斗笠.(lì)B.黯.(àn)然砭.(biān)骨摇曳.(yè)逶迤.(yí)C.夯.(hānɡ)实刹.(shà)那悲恸.(dònɡ)横亘.(ɡèn)D.履.(lǔ)痕恍.(huǎnɡ)惚上溯.(shù)浩淼.(miǎo)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哽咽踌躇忧邑神色暗然B.蓦然严峻空濛动人心魄C.舐犊恢泓吞噬姿意妄为D.旖旎耄耋匍匐怦然心动3.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土豪”一词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土气的富豪”。

近日有消息称,《牛津词典》编委会关注到了“土豪”这一中国热词,并有望明年将其收入《牛津词典》,此事大快人心,网友觉得这种“土话”受关注才显得接地气,但贬低国人的“土豪”收入《牛津词典》,是不是人家处心积虑丑化中国人的恶意炒作?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当然,“土豪”一词风行网络本身也值得我们深思:少数富人道德失范、文化虚无、诚信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等。

A.大快人心 B.接地气 C.处心积虑 D.失范4.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读到一篇好文章,顷刻间茅塞顿开,或者感受到真知灼见....带来心灵的震颤,这样的经历也许我们都曾有过。

B. 大家对小刘提出的这项合理化建议唯唯诺诺....,一致表示同意。

C. 有信心才会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希望,妄自菲薄....是不可取的。

D. 听到大家的夸奖,李娜开始有些得意忘形....了,常常情不自禁地炫耀自己。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练了意志,增长了见识。

职高试卷语文期中

职高试卷语文期中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赫赫有名气喘吁吁B. 欣欣向荣精益求精C. 震耳欲聋气壮山河D. 草长莺飞一丝不苟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增设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

C.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缺乏实践能力。

D. 这个产品价格便宜,质量却非常好。

3. 下列词语中,与“风和日丽”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阳光明媚B. 雨过天晴C. 暴风骤雨D. 霜冻严寒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B. 他工作认真,像一块永动机。

C. 他的眼神坚定,像一把利剑。

D. 他跑得快,像一阵风。

5. 下列诗句中,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是: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6.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美丽——漂亮B. 勇敢——鲁莽C. 高兴——悲伤D. 坚强——软弱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花儿在微风中翩翩起舞。

B. 雨水滋润着大地。

C.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D. 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8. 下列句子中,句式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工作能力强。

B. 这个问题他回答得怎么样?C. 他正在家里看电影。

D. 我昨天买了一本书。

9. 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

B. 这个公园里的景色真美啊!C.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

D. 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动词的一项是:A. 森林B. 明亮C. 水晶D. 飞跑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匆匆》的作者是__________,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参考答案7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参考答案7

《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期中测试题(一)参考答案期中测试题(一)1.B(A“屐”应读“jī”,“怅”应读“chànɡ”。

C“刹”应读“chà”,“恸”应读“tònɡ”。

D“履”应读“lǚ”,“溯”应读“sù”。

)2.D(A“邑”应为“悒”,“暗”应为“黯”。

B“濛”应为“蒙”。

C“泓”应为“弘”或“宏”, “姿”应为“恣”。

)3.A(A项“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打击或惩罚,使大家非常痛快,这里用错对象。

B项“接地气”指广泛接触老百姓,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

C项“处心积虑”指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亦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含贬义。

D项“失范”指没有或失去社会规范。

)4.B (“唯唯诺诺”虽有“表示同意的应答”的意思,但主要形容“自己没有主意,一味听从附和,不敢表示不同意见”,用在这里显然与“一致同意”的语境不合。

)5.D(A缺主语,多用了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B语序不当,应把“虽然”放“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前。

C主谓搭配不当,应为“晚年的袁枚”。

)6.C(比喻和夸张)7.C8.C(“大约”、“可能”、“或”、“基本”等语言不够明确、严谨)9.一蓑烟雨任平生10.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相迎”一词,表现出诗人经过风雨之后,感受到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雨后清新的喜悦(大意相同即可。

)11.感悟:自然界如此,人生的旅程何尝不是如此!一切政治风雨都会过去,经过了阵风骤雨的洗礼,得到的常常是轻松与平静。

性格: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及其超脱的人生观(大意相同即可。

)12.C(A项全文是以“木屐”为线索;B项文章并未表达“我”对故土的热爱眷念之情;D项语言含蓄、朴实无华)13.时间顺序;以木屐为线索。

14.画线句:①爸爸突然返身,抚摸着我的头说:“孩子,爱惜东西要像爱惜牲口一样!”②见我望着他,爸爸忙挤出一丝笑,自我安慰地说:“放心去吧!孩子。

语文职高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职高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精益求精(jīng yìng jīng qì)B. 鸡飞蛋打(jī fēi dàn dǎ)C.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D. 风驰电掣(fēng chí diàn chè)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工作很忙,但从不耽误学习。

B. 为了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老师付出了很多心血。

C.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D. 他因为生病,所以不能按时参加这次活动。

3. 下列词语中,与“小心翼翼”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慢条斯理B. 轻手轻脚C. 大摇大摆D. 疾步如飞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只雄狮。

B.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C. 这篇文章写得很生动。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气很冷,北风呼啸。

B. 我们要努力学习,争取早日成才。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趣。

D. 他个子很高,身材很瘦。

6.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快乐——高兴B. 长大——成熟C. 高兴——快乐D. 美丽——漂亮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知道春天是什么颜色的吗?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C. 这本书是谁写的?D. 我很喜欢吃苹果。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飞一样快。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趣。

C. 她的歌声像天籁之音。

D. 这座山很高,有几百米。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是不是已经准备好了?B.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C. 这本书是谁写的?D. 他这么聪明,怎么会做错这道题呢?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座山像一只雄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高二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科技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

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

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被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数百万年堆积而成的,华夏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累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

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

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送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

沙尘和水汽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

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活动的一大灾害。

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

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流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

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源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哥德说过:“大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

”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1.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

2.下列对“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沙尘这种天气现象古已有之,它在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B.沙尘逐渐积聚形成沙尘暴,在全球范围内起了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C.沙尘含有碱性,能使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得到平衡,从而减缓酸雨的发生。

D.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而且在全球水循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3.下列对沙尘暴灾害加剧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强上升气流把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

B.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放不加控制,造成生态巨变。

C.沙尘暴中混入了工矿企业排放的有害成分和来自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

D.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

(二)散文阅读(共21分)胡杨树肖复兴①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树。

我完全被它惊呆、慑服,为它心潮澎湃而热血沸腾。

真的,平淡的生活中,很难有这样的人与事,让我能够如此激动以至血液中腾起炽烈的火焰,更别说司空见惯的被污染的大气层玷污得灰蒙蒙的树了。

这样的树却让我精神一振,一下子涌出生命本有的那种铺天卷地推枯拉朽的力量来。

②这便是胡杨树!③这样的树只有这大漠荒原中才能够见到。

站在清冽而奔腾的塔里木河河畔,纵目眺望南北两岸莽莽苍苍的胡杨林,我的心中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震撼,如同那汹涌的河水冲击着我的心房。

④塔里木河两岸各自纵深四十余公里,是胡杨的领地。

前后一片绿色,与包围着它的浓重的浑黄做着动人心魄的对比。

这一片浓重的颜色波动着,翻涌着,连天铺地,是这晨最为醒目的风景线。

⑤真的,只要看见这样的树,其他的树都太孱弱渺小了。

都说银杏树古老,一树金黄的小扇子扇着不尽的悠悠古风,能比得上胡杨吗?一亿三千万年前,胡杨就生存在这个地球上了。

都说松柏苍翠,经风霜不凋如叶针般坚贞不屈,能比得胡杨吗?胡杨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沙干旱,活着不死一千年,死后不倒一千年,倒地不烂又一千年,松柏抵得上它这三千年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宁折不弯、宁死不朽的性格吗?更不要说纤纤如丝摇弯腰枝的杨柳,一抹胭脂红取媚于春风的桃李,不敢见一片冰雪花的棕檬桉,不能离开温柔水乡的老榕树……⑥胡杨!只有胡杨挺立在塔里木河河畔,四十公里方阵一般,横空出世,威风凛凛。

无风时,它们在阳光下岿然不动,肃穆超然犹如静禅,仪态万千犹如根雕——世上永远难以匹敌的如此巨大苍莽而诡谲的根雕。

它们静观世上风云变化,日落日出,将无限心事埋在心底。

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⑦劲风掠过时,它们纷披的枝条抖动着,如同金戈铁马呼啸而来,如同惊涛骇浪翻卷而来。

它们狂放不羁地啸叫,它们让世界看到的是男儿心是英雄气是泼墨如云的大手笔,是世上穿戴越来越花哨却越来越难遮掩单薄的人们所久违的一种力量,一种精神!⑧远处望去,它们显得粗糙,近乎梵高笔下的矿工速写和罗中立笔下的父亲皱纹斑斑的脸。

但它们都苍浑而凝重,遒劲而突兀,每一棵树都犹如从奥林匹亚山擎着火把向你奔来的古希腊男子汉。

⑨走近处看,每一棵树的树皮都皱裂着粗粗大大的口子,那是岁月的标记,是风沙的纪念,如同漂洋过海探险归来的航船,桅杆和帆上挂满千疮百孔,每一处疤痕都是一枚携风兵雷的奖章。

每一棵树的树的树干都扭曲着,如同剽悍的弓箭手拉开强劲的弓弩,绷开一身赤铜色凸起饱绽的肌肉。

每一棵的树枝都旋风般直指天空,如同喷吐出的蛇信,摇曳升腾的绿色火焰。

⑩这样的树,饱经沧桑,参悟人生。

它们把最深沉的情感埋在根底,把最坚定的信念写在枝条,把要倾吐的一切付与飞沙走石与日月星辰。

这样的树,永远不会和大都市用旋转喷水龙头浇灌的树、豪华宴会厅中被修剪得平整犹如女人刚剪过发的树雷同。

⑾我会永远珍惜并景仰这种树!我摘下几片胡杨树叶带回北京,那是儿子专门嘱咐我带给他的。

树叶很小,上面有许多褐色斑点,如同锈的痕迹,比柳树叶还要窄、短,甚至丑陋。

但儿子说北京没有这种树。

是的,北京没有。

1.作者说,“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树”,作者认为这样的树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概括。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说“它们每一棵树都是一首经得住咀嚼和思考的无言诗”,从文中看,作者“咀嚼和思考”出了什么?请分条作答。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结尾说“是的,北京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下列鉴赏角度任选一个,结合原文写一段鉴赏文字,要求:①所选角度至少举出两例加以分析;②不少于100字。

(5分)(1)妙用比喻(2)善用对比四、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诗歌阅读(5分)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①邯郸:唐县名,今河北邯郸市。

②驿:驿站,客店,古代的传递公文或出差官员途中的歇息的地方。

③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日。

在古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民间互馈酒食,贺节,类似过春节。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分)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5分)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语出时代的曹操所写的《》一诗。

(2分)2. “逝者如斯”语出《》,意为。

(2分)3.“孟德困于周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往事。

(1分)4.作者超越自我,把生命放到宇宙的永恒中加以考察,终于积郁释然,做出了作出了超旷达观的解释,得出了“”的结论。

(2分)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每题2分,共8分)(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3)下江陵,顺流而东也(4)侣鱼虾而友糜鹿五、作文(50分)选择走进阳光,便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态度.喜爱阳光的人,总是义无返顾地踏入阳光照耀的土地.阳光给予这些对他满怀炙热之爱的人闪耀的光辉,却同时在他们身后涂下鲜明的黑影.然而爱阳光的人从来不惧怕这些.他们自从下决心拥抱阳光那一刻起,就已然放下了对黑影的惧怕,热烈而奔放地向着阳光跑去,用阳光的灿烂为自己奏响生命炽热而辉煌的进行曲。

请以“走进阳光”为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