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纳税人少缴税款,虚开等税收违法行为进行的管理,其主要管理手段是通过税收风险指标对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管理员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专项整治等应对措施消除风险,以达到提高征管质量的目的。

风险指标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原则。

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如往来金额过大,库存过大,成本费用过大等。

二是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如企业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增值税低税负,所得税低贡献率,长期有收入无税款等。

三是风险指标数据的取得要有征管信息系统的支持,即能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提取到该数据。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经营过程和申报结果可分为:资金往来异常,货物异常,收入异常,成本费用异常,税负异常,抵扣异常等六大类,三十五个指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后,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

现将六大类三十五项指标具体分述如下:

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

A级风险指标主要是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和虚开虚抵隐患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最高级别的税收风险。

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后未收回的货款,出现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除本期销售没收回货款外,上期销售也有大量没收回的货款,这就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或基本不收回货款)的情况。一个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的交易行为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交易的真实性。如果其交易存在虚假或部分虚假,则虚开的风险是巨大的。

另外,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现象也可能是企业乱记账,乱对应科目造成。例如,企业销售的未货物(以后还要),正确的应记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而企业错误地记为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库存商品(产成品、在途商品)的减少等。

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付账款是核算企业购进货物应付未付的货款。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企业销售的货物购进时都没有(或绝大部分没有)付款,购货长期不用付款使交易的虚假成分增大,虚开

的风险也很大。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

按正常规律,新认定一般纳税人谋划初期由于资金、市场营销经验、客户忠诚度等缘故原由短期内销售收入一般不会很大。对在短期内销售暴增的新开业户应注意其谋划业务的真实性,防止虚开和突然刊出。

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

企业毛利率一般不会超过30%(个别企业除外),如果期间费用大于销售收入的30%,则企业经营根本无利可图,是不能正常运转的。企业期间费用大于30%一般是由于非正常费用挤入造成的,最常见的一是多列运费,二是多列成品油,三是多列过桥过路费,四是虚构工资津补贴等,五是多列其他各项杂费等。其中许多项目既多抵进项税又多列支费用。

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

商贸企业税负超过2%(即企业有11.76%的毛利),从增值税负的角度反算,企业的毛利均超过了正常水平,但在实际经营中,这些企业税负高并不是因为毛利高造成,而是由于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进项所致。即这部分企业入账的成本费用中有很多的取得是与实际经营不符的,即有的是找来的假票,有

的是与经营无关的其他,有的是代开的其他,还有一些是白条入账,这些不合理、不规范的进货和费用在计算所得税时是不能列支的,那么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隐患。由于这些企业进项无法正常取得,使我们对其业务的真实性很难判断。因此这些企业中极易存在虚开增值税专用的隐患。

A6、存货与留抵税金不匹配:虚开隐患,虚抵隐患。

企业留抵税金是反映存货中所含的税金,其最大数额不应大于存货×17%。造成留抵税金大于存货×17%的缘故原由一是企业销售价格低于进货本钱,即本钱大于收入。二是有非本钱身分的税金抵扣过大,如固定资产、运费、制品油、农产品等。三是进项票获得不及时,即估价入库的货物已销售,但进项滞后获得。以上无论哪类情况,税收上都存在明显疑点

二、B级风险指标也称高级风险指标(10个)

B级风险指标主要是针对企业可能存在十分明显的偷税行动,并且数额可能较大的行动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高级别税收风险,绝大部分存在明显的偷税疑点。

B1、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现象:偷税风险。

所谓“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就是根据我国增值税的设计道理和计较方法,用一个相瞄准确的公式计较出每个企业理论上应

纳的增值税额,用这个理论应纳税额减去实际交纳的税额就是存在的理论少缴税额。

根据增值税设计原理,企业应纳增值税=企业毛利额(增值额)×17%,但中国的增值税实行扣税法计算,一些费用项目固定资产的进项是可以抵扣的,主要包括运费、汽油费、固定资产、等。同时,我国增值税是按月计算的,所以还应考虑到期初期末留抵税金的影响,其中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中还包括一些活劳动(非抵扣项目),经测算,一般工业成本中的非抵扣项目占5%以上。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我们得出商业企业和工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公式:

商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成本)×17%-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 产业企业理论少缴税款=(销售收入-销售本钱×95%)×17%-申报应纳税额-运费抵扣-固定资产抵扣-|(期初留抵-期末留抵)|

对每户企业理论少缴税款的计较办理了用行业均匀税负进行监控导致的疑点不准确和操作性不强的题目,比方某企业毛利率是20%,税负应到达3.4%(20%×17%),但该企业通过各类作弊手段使自己的税负始终在 2.1%摆布,而税务机关对该企业所在行业的均匀税负监控值为 1.8%,虽然该企业实际

税负较低,但税务机关始终监控不到,实际上该企业的偷税率仍在38.24%((3.4-2.1)÷3.4×100%),对这类企业,通过理论少缴税额的计算就使其暴露在税务监管之下。

对存在理论少缴税款的企业,虽然指明了其存在的题目,但存在题目标具体环节和科目还需求进一步检查评估才干找到,但至少给我们供给了其纳税额与所挣毛利额差距很大的线索,这类企业容易存在虚抵、延压收入等税收题目。

B2、存货为负数:多转本钱等偷税风险。

存货是不应该为负数的,存货负数反映为企业多结转了成本,造成这种的原因一是人为抬高结转成本价格,二是人为多转数量,三是销售产品与实际结转产品的品种不对,如销售了5个水杯,结转了5个轮胎等,税收疑点相当明显。

B3、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预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货物时先收货款但没有发货的款项。预收账款一般是在企业销售的货物比较紧俏的情况下发生的,即购货需要先付款预定,否则买不到货。因此,有预收账款的货物凭其紧俏程度一般不应有大额存货。如果企业既有预收账款又有存货则可能存在货物已经发出但没有记销售的情况。

B4、存货大于销售收入的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商业企业存货是库存商品,工业企业存货是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按照存货周转率的要求,企业的存货一年至少要周转5圈以上,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20%。在企业存货周转率考核中,低于3(圈)的为不达标,即存货为销售成本的33%以上为不达标,反映为存货太大。

存货周转率=当期累计销售本钱/均匀存货

均匀存货=当期累计销售本钱/存货周转率

假定企业销售毛利为10%,则存货最高(剔除个别特殊企业)应占销售收入的30%,跨越30%则为异常状况。

另外,从实际谋划情况看,存货到达销售收入30%,则意味着存货够3.6个月销售,已经超出企业一般备货2-3个月储量的请求。

企业超大库存往往是货物已经销售,但不记销售、不转成本、不申报纳税而长期趴在库存中隐藏,使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不符,形成库存虚数。有的企业库存商品明细账记载某商品进货后几年都不动,实际早已无货,且数额巨大,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上亿元库存,税收疑点十分明显。B5、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虚转成本,价格倒挂,偷税风险。

销售成本大于销售收入就是低于成本价销售的行为。由于市场行情原因,有时企业可能短期或个别交易存在低于成本价

销售的情况,但如果某企业长期存在低于成本价销售则存在较大异常。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企业售价没问题,是人为多转成本造成了成本大于收入。二是企业成本没问题,是人为压低价格,使价低于实际交易价格,从而逃避纳税。三是企业低价销售是为了促进销售数量吃厂家的返利,这部分返利最少应能抵消企业低价销售部分的损失,但这部分返利企业往往不记账。B6、全年有销售收入无增值税企业:虚抵,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对有销售收入但没实现增值税的企业,这显然是异常状况,但出现这种状况的企业往往用以下理由应对税务机关:一是开业初期进货量大,所以一直没抵扣完,或是为了完成年度销售任务进货多,全年也没抵扣完,一直有留抵。这种情况多存在于各种地区代理商、总经销等企业,但实际上企业存在着定期返利或实际销售后人为不记账仍在库存商品账户中趴着等状况。二是长年低于进价销售导致不实现税款,主要是经营公用事业产品的企业,如水、电、热力、煤气、天然气、汽柴油等国家控制价格的单位,但实际上国家对这些单位都留有一定的利润空间,或给予一定的补贴。三是对区域总代理企业低价销售产品造成长期不实现税款,主要是区域总代理和生产厂家之间存在关联交易,实际购买价与价格不符,厂家通过对总代理考

核,在月底或季度末对代理商价格进行调整或让利。四是其他人为压低产品售价,造成购销倒挂或人为虚抵进项等也是造成长年不实现税款的原因。因此无论什么情况,全年不实现税款都存在着较大的隐患,应彻底查清。

B7、应收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应收账款为负数就是实际收回的货款多于应收的货款,即多收回了货款。正常情况下是不应出现的,这类情况一般是企业将收回的货款记在应收货款的反方以隐瞒收入造成。另外,导致应收账款为负数的还可能是企业乱用错用科目,隐瞒其他事项造成。

B8、应对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应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应付的货款,而有收回的货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

B9、预付账款为负数: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预付账款负数反映的是没有预付的货款而有收回的货款,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企业将收回的货款隐瞒在该科目逃避纳税的行为。

B10、商业零售企业无票收入低于总收入30%:隐瞒收入,偷税风险。

对贸易零售企业特别是谋划终端消费品的烟酒、食品、手机、家电、服装、汽车修理等企业一般应当有没有票收入,因为这些企业100%地纳税是很难做到的,根据过去已发案件统计和省局纳税服务处对个体零售纳税人调查及国有贸易零售企业无票收入占总销售收入比例绝大部分高于30%的事实等,其无票收入一般在总收入的30%--70%之间。

三、C级风险指标也称中级风险指标(10个)

C级风险指标是对不直接涉税项目异常进行的监控,这些项目虽然异常但是不能直接确定其是否存在偷税,还需要结合账簿和企业经营情况检查后确定。这些指标异常,涉及偷税风险较大,但须进一步核实,是中级风险。

C1、其他应收款大于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是核算不涉及货物交易的应收应付款项。按正常说其应是不涉税科目,但有的企业就是钻这样的空子,将有货物交易的本应计入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款项专门混入其他应收、其他应付科目,这样就要求将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比照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要求进行异常监控,当然,也可能是股权交易、资金拆借、分红分息、返利等形成的。

C2、其他应对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存在隐瞒收入、虚假交易、偷税的风险。

参照“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的说明。

C3、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可能存在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流转税申报收入与所得税申报收入及损益表收入不一致一般是由以下情况造成。一是企业是兼营单位,有营业税项目,如交通运输、建筑安装收入等,这样导致申报收入不一致。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企业财务核算上是否将增值税项目和非增值税项目的核算严格分开,是否存在两个项目在一个帐内核算,营业税业务的抵扣税金在增值税项目抵扣;所得税方面,两项业务的成本计算和结转截然不同,有无乱转、多转成本费用现象。二是税务机关评估、稽查中查出的少计收入部分只补充申报了流转税,没有补充申报所得税,或只补充申报了所得税没有补充申报流转税,或者只调整了损益表的收入没进行纳税申报表调整,导致三者收入不一致和少缴税款。三是人为故意或计算错误造成。有的企业将销售材料收入、下脚料收入、废品收入等故意不申报增值税,只申报所得税等,造成三者不一致和少缴税款。C4、增值税超低税负企业:可能存在虚抵、隐瞒收入、偷税的风险。

我们对工业、商业零售、商业批发三大类上市公司的公开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得出,95%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毛利率在7%以上,95%的商业批发企业毛利率在0.8%以上。因此,正常经营的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税负应在1.19%以上(毛利率7%×税率17%),商业批发企业税负应在0.136%以上(毛利率0.8%×税率17%),当然对非正常经营和亏损企业则另当别论。

对低税负企业应加强日常监控管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情况,掌握单个商品的销售毛利率,测算其合理税负应该是多少;对超低税负企业,要通过评估和稽查手段进行检查剖析,每查一户要彻底解决一户存在的问题。

要注意超低税负企业和低于行业平均税负企业的区别,超低税负企业存在税收问题的概率很高,而低于行业平均税负企业存在税收问题的概率相对较低。

C5、所得税超低贡献率企业:可能存在多列支出、少列收入、偷税的风险。

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最低毛利率为7%,商业批发最低毛利率为0.8%,企业费用率占毛利率的比例一般为30%-40%之间,我们按高费用率40%计算,毛利中最低应有60%是纯利,即工业的纯利率为 4.2%(7%×60%),商业的纯利率0.48%

(0.8%×60%),那么,工业和商业零售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最低应为 1.05%(4.2%×25%),商业批发企业的所得税贡献率最低应为0.12%(0.48%×25%),对毛利率数值的采用只是按一般正常情况下大多数企业的取值,个别特例企业不足以影响指标的实用性。

对低贡献率企业检查和低税负企业的检查基本相同,一要靠日常对企业毛利和纯利情况的掌握和监控,二要靠账实结合的评估检查。

C6、运费抵扣异常:可能存在虚抵运费、偷税的风险。

运费抵扣税额占到总进项税额1%以上的视为异常,应予以检查,主要是防止虚抵运费,既影响增值税又影响所得税。

C7、有在建工程又有留抵税金:可能存在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凡是有在建工程的,其工程材料往往与生产谋划的原材料、商品货物等容易混淆,在建工程进项税予以抵扣,部分生产材料被在建工程领用但仍摊入生产本钱,还有基建运费、利息等混转现象。因此,凡是有在建工程的单元均应对其具体检查。

C8、固定资产大额抵扣,导致当期不实现增值税:可能存在超规模抵扣、偷税的风险。

要查看固定资产是否本单元应抵扣的项目,有没有将土建部分抵扣,或将关联单元的固定资产抵扣等。查看大的项目中固定资产的抵扣规模是否正确等。防止多抵和虚抵固定资产。

C9、农产品抵扣异常:农产品收购企业的农产品抵扣跨越总进项的98%,其他企业农产品抵扣跨越总进项的10%,可能存在虚抵农产品、偷税的风险。

对使用农产品收购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和经销企业,主要包括棉花、花生、粮食、油菜籽等,如果农产品抵扣税额超过98%或经营额过大,要结合实际分析其购销存数量的真实性,以防止虚开收购多抵进项和向下游虚开增值税专用。

对使用农产品作为原辅材料的企业,如酿酒、食品加工等,农产品抵扣比例超过全部进项税额的10%(不含面粉加工)的要进行详细检查,看是否真实需要那么多的农产品,有无从农产品收购企业接受虚开的现象。

C10、待处置惩罚流动资产损失金额到达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跨越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真销售、虚假损失、不转进项税等偷税风险。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是核算流动资产盘亏、报废、损毁但还未经批准转销处理的损失。该项损失中既涉及已抵扣税金的

进项转出,又涉及批准核销后减少应税所得,因此该项损失应查清具体形成原因和处理是否正确。

该项损失在税收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将已销售的货物不记销售,长期在库存中趴着,库存较大无法掩盖时,通过盘亏、报废、损毁等各种理由计入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并分期或一次转入损失处理,冲减利润,但对其所涉及的进项税金往往不予进项转出,能蒙混过去就蒙过去。

4、D类风险指标也称一般风险指标(9个)

D类风险指标是指对间接涉税的科目、项目出现数据异常可能导致税收问题进行监控的指标,该类指标异常一般可能出现少缴税款的问题,但不是恶性行为,是一般性税收风险。

D1、营业外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

营业外收入是核算与企业生产谋划无直接干系的收入。企业营业外收入数额较大时,就需求弄清该部分收入究竟是什么收入,是否应当纳税,防止有的企业将应税收入故意计入营业外收入以躲避纳税。若有的企业将下脚料收入和销售废品收入,违约金收入等计入营业外收入。

D2、补贴收入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

补贴收入主要核算税费返还和财政补贴款,这部分收入中财政补贴是免税的,但返还的税费是要合并缴纳所得税的,如福利企业退还的增值税及有的企业把上级部门各种费用性返还等都计入补贴收入,这都是要合并纳税的。因此应查清补贴收入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D3、预提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预提费用主要核算预提的租金、保险费、利息、修理费等。但有的企业为了扩大当期费用或对不同属期的费用进行工钱调节,故意多提预提费用;还有的企业将不属于预提规模的事项进行预提,如预提运费,预提工资等造成核算期预提费用较大。因此,如果预提费用跨越销售收入的1%,则仅预提费用就消耗1%的利润,应具体查清预提的费用是否合理,是否影响当期所得税。

D4、待摊费用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在50万元以上: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待摊费用主要核算各种预先支付但不能一次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主要包括开办费、预付的租金、保险费、修理费等。如果待摊费用金额过大,则很可能企业将不属于待摊费用的项目混入了待摊费用。如将基建支出、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摊派、

集资款、捐献,以及运费、上级管理费、统筹费、违约金等各种杂费列入待摊项目。因此,待摊费用较大时就有扩大成本费用挤占利润之嫌。应查明每笔待摊费用的真实性质。

D5、营业外支出超过销售收入的1%或绝对额超过50万元:可能存在多列费用、偷税的风险。

营业外支出金额较大时主要是查企业是否将应由税后列支的与生产经营无关的各种罚款、滞纳金、违约金、赞助、捐赠等列入营业外支出;同时对应列入营业外支出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净损失、各种减值准备等要查看其计算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多列支出的现象。

D6、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无投资收益:可能存在帐外经营或隐瞒分红、分息,偷税的风险。

对有长期投资或短期投资但没有投资收益的要查看其投资项目的性质、座落地点、机构级次、股份比例、及分配方案、纳税方式等;看是否有应分配所得、是否按规定纳税,有无帐外经营等。D7、其他应收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

参照“应收账款为负数”的说明。

D8、其他应付款为负数: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偷税的风险。

参照“应付账款为负数”的说明。

D9、海关入口公用缴款书抵扣跨越总进项40%:可能存在虚抵进项,偷税的风险。

海关进口专用缴款书抵扣额超过总进项40%说明该企业经营的商品或消耗的原料从国外进口占比较大,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看其从国外进口的货物是否企业必须的,查看其生产经营现场是否真正有国外进口货物及消耗比例是否正常,查看其进口完税凭证手续是否齐全,交易是否真实。

关于税收风险提醒有关指标解释

一、税收指标

二、财务指标

三、配比指标

一、税收指标

一)本期增值税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

二)增值税税负变动率=(本期增值税税负-同期增值税税负)/同期增值税税负

三)增值税修正税负=(应纳税额+NVL(本期免抵税额,0)+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应税销售收入+货物销售额(免抵调))

免抵退税额=离岸价格*汇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1)当月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退税额=当月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

2)当月留抵税额>免抵退税额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税额=0

四)进项税额掌握额差异率=(进项税额掌握额-本期进项税额)/本期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控制额=(期末存货较期初增加额+本期销售成本)×主要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农产品13%、海关完税凭证13%或17%、废旧物资10%)+本期运费支出数×7%。

五)本期农产品进项税额抵扣率=农产品收购抵扣税额/进项税额

六)本期运费占应税收入比=抵扣运费金额/应税销售收入七)本期进项税额转出比=进项税转出额/进项税额

八)本期应纳税额占进项税额比(国际处专用)=应纳税额/进项税额

九)息税前利润率(国际处)=(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资产期初数+资产总额期末数)/2)备注:企业可能存在隐瞒应税收入或收入体外循环等方面的风险

十)本期材料投入百分比=(防伪税控开具金额-固定资产进项金额)/(应税销售收入+货物销售额(简易征收)+货物销售额(免抵调)+货物销售额(免税))?

十一)原材料占本钱的比例=((进项税额-申报抵扣运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0.17+存货期初数-存货期末数+NVL(本期生产企业进料加工入口料件中的组成计税价格,0))/主营业务本钱

十二)本期销售收入布局异常=(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本期应税销售收入)/本期应税销售收入

十三)主营业务本钱差异额风险识别(大企业处_通用)=(进项税额-固定资产进项税额)/0.17+(累计折旧期末数-同期累计折旧期末数)+本期工资薪金支出-(存货期末数-存货期初数)/2-主营业务本钱

十四)本期预收账款余额与全部销售收入比=预收帐款月末数/(应税销售收入+货物销售额(简易征收)+货物销售额(免抵调)+货物销售额(免税))

十五)本期生产型出口企业还原增值税税负=((销项税额+货物销售额(免抵调)*0.17-(进项税额-进项税转出额+期初留抵税额-期末留抵税额+评估期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

税务风险指标

税务风险指标 1. 引言 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因素之一。税务风险指标是对税务风险进行度量和评估的指标体系,用于帮助企业识别、监控和管理税务风险。本文将介绍税务风险的定义和特征,以及税务风险指标的种类和应用。 2. 税务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遵守税法的过程中面临的可能导致税务纠纷或增加税务成本的不确定因素。税务风险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多元性:税务风险的形成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税法法律性质、税务政策、纳税人行为等。 •不确定性:税收法规经常变动,使企业很难预测和评估税务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影响广泛性:税务风险不仅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还可能对企业的声誉和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3. 税务风险指标的种类 税务风险指标是对税务风险进行度量和评估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指标: 3.1 税收合规风险指标 税收合规风险指标用于评估企业是否按规定纳税,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税收申报比例:企业纳税申报是否准确、完整,是否按时上报和支付税款。•稽查风险:企业是否存在逃避税务检查和审计的行为,是否有可能受到税务机关的审计和调查。 •税务违法行为:企业是否存在虚假记账、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

3.2 税务成本风险指标 税务成本风险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在纳税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成本压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税收负担率:企业纳税所占比例是否过高,是否存在税务优惠政策可以利用。•税务费用:企业为履行纳税义务所支出的成本,如税务顾问费、会计费等。•税收合规成本:企业为确保纳税合规所增加的内部管理成本和系统建设成本。 3.3 税务管理风险指标 税务管理风险指标用于评估企业在税务管理方面的风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税务组织架构是否合理:企业是否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体系,是否明确了税务职责和权限。 •税务内控风险:企业在纳税流程中是否存在内部控制不完善、风险防范不足的问题。 •税务人员素质:企业税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纳税能力是否达到要求。 4. 税务风险指标的应用 税务风险指标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风险识别:通过对税务风险指标的监测和分析,及时识别和预测潜在的税务风险。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以便制定应对策略。 •风险控制:通过加强内部控制、规范纳税行为等方式,控制和降低税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风险监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控机制,及时掌握和跟踪税务风险的动态,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5. 总结 税务风险是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税务风险指标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评估和控制税务风险,提高税务合规能力,降低税务成本。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利用税务风险指标,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一) 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

税务风险指标预警值

税务风险指标预警值 一、概念定义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的涉税行为因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税务风险指标预警值则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结合自身业务特点、税收筹划策略以及风险管理策略,所设定的一组用于识别、评估和监控税务风险的量化指标。 二、预警指标 税务风险指标预警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增值税税负率:该指标用于反映企业增值税的税收负担水平。根据行业特点和地域差异,预警值会有所不同。 2. 所得税税负率:该指标用于反映企业所得税的税收负担水平。同样,根据企业所属行业和地域,预警值会有所不同。 3. 印花税税负率:该指标主要用于反映企业印花税的税收负担水平。预警值的设定需考虑企业业务类型和行业特点。 4. 营业税税负率:该指标用于反映企业营业税的税收负担水平。预警值的设定需结合企业业务类型和行业特点。 5. 其他税种税负率:对于其他主要税种,如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

也可设定相应的预警指标。 三、预警值设定原则 设定税务风险指标预警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预警值的设定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特点、税收筹划策略以及风险管理策略。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预警值应有所区别。 2. 参考行业和地域标准:在设定预警值时,应参考同行业、同地域的平均水平或行业标准,以确保预警值的合理性。 3. 考虑税收法规变化:随着税收法规的不断变化,预警值的设定应与时俱进,确保其与现行法规保持一致。 4. 保持灵活性:预警值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便在特殊情况下进行调整。例如,对于某些特殊业务或税收筹划方案,可以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调整预警值。 四、预警值实施步骤 为确保税务风险指标预警值的实施有效,应遵循以下步骤: 1. 制定风险管理策略:企业应首先制定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明确

税收风险30个预警指标分析

税收风险30个预警指标分析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四、纳税人期末存货与当期累计收入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存货-当期累计收入)/当期累计收入。

税收风险管理简介

税收风险管理简介 税收风险管理简介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企业经济活动中不可避免的成本。税收风险是企业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它指的是企业可能因为不了解税法规定或者未能正确预测税法改革而产生的税收支出增加或税务处罚等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对税收风险的管理,以减少税务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税收风险的类型 税收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风险:企业对税收法规的适用不当、理解不透彻、应用不准确等情况,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税务损失和惩罚。 2. 税务政策风险:企业可能因为未能及时了解税收政策的调整而错失优惠政策或者面临不利调整,导致税务支出增加。 3. 税收环境风险:指政治、经济、文化、法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税收环境的不稳定,从而给企业的经营造成影响。 4. 税务风险:企业可能因为对税务、会计人员的管理不当、人员流动等原因,导致企业税务风险增加。

二、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 税收风险管理的具体流程如下: 1. 风险识别:企业应该及时了解税务政策、法规的最新 消息及变化,了解风险源。 2. 风险评估:对于发现的税收风险,应该进行风险评估,了解风险的严重程度和概率。 3. 风险防范:针对识别和评估出来的税收风险,采取相 应的防范措施来规避风险。 4. 风险监管:对于已经存在的税收风险,应该实施风险 管理和监管,及时消除潜在风险来源。 5. 风险应对:对于已经发生的税收问题,应该及时进行 应对,降低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三、税收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1. 增强法规意识:企业应该加强对税收法规的学习和意识,不断增强对税收风险的认识。 2. 加强税种了解:企业应该加强对各项税种的了解,了 解税种适用条件和减免政策。 3. 加强内部管控: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管控制度, 加强对税务人员的管理、培训和监督。 4. 增强信息化建设:应该采用信息化工具加强税务管理,提高纳税申报质量和效率。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风险管理是为了管理纳税人的税收违法行为,如少缴税款和虚开等,通过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管理员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专项整治等应对措施来消除风险,以提高征管质量。 风险指标设计遵循三项原则,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以及风险指标数据的取得要有征管信息系统的支持。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经营过程和申报结果可分为六大类,包括资金往来异常、货物异常、收入异常、成本费用异常、税负异常和抵扣异常,共计三十五个指标。 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主要是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和虚开虚抵隐患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异常是最高级别的税收风险。其中,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应

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和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是A级风险指标之一。 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可能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也可能是企业乱记账。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企业销售的货物购进时都没有(或绝大部分没有)付款,存在虚假成分。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可能存在虚开隐患。 通过风险指标的识别和监控,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税收风险,从而提高税收征管质量。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 企业的存货分为商业企业存货和工业企业存货。商业企业存货指库存商品,而工业企业存货则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等。根据存货周转率的要求,企业的存货每年至少要周转5圈以上,也就是存货应占销售成本的20%。如果低于3圈,则被认为不达标,也就是存货占销售成本的33%以上,反映为存货太大。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

十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一) 1、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 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2、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

税务风险指标

税务风险指标 一、引言 税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税务风险指标是企业评估 和控制税务风险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从税务风险的概念入手,分析税 务风险指标的种类和作用,并详细介绍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税务风险 指标体系。 二、税务风险概述 1. 税务风险定义 税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能面临的与税收相关的各种不确定 因素或可能导致纳税义务增加或减少的因素。 2. 税务风险分类 (1)合规性风险:主要包括企业未能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如漏报、少报、错报等。 (2)操作性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在纳税申报和缴纳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疏漏,如计算错误、缺乏必要证明材料等。 (3)政策变化性风险:主要包括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变化对企业纳税义务产生影响。 (4)复议诉讼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在纳税申报和缴纳过程中产生争议,需要进行复议或诉讼的风险。

三、税务风险指标分类 1. 合规性指标 (1)合规率:指企业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纳税义务的比例。(2)违法违规行为次数:指企业在纳税申报和缴纳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的次数。 (3)信用评级:指企业在税务部门信用评级体系中所处的等级。 2. 操作性指标 (1)申报错误率:指企业在纳税申报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比例。(2)缴款延误率:指企业未按时足额缴纳税款的比例。 (3)补交率:指企业在接到税务机关补交通知后,及时补交所欠税款的比例。 3. 政策变化性指标 (1)政策变化适应度:指企业对于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变化所做出调整和适应的能力。 (2)政策解读准确度:指企业对于国家、地方政策法规及相关部门规章的解读准确度。 4. 复议诉讼指标 (1)复议率:指企业对税务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或征收决定提出复议的比例。

税务风险评估指标

税务风险评估指标 税务风险评估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评估企业在税务方面可能面临的风险,可以帮助企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潜在风险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本文将介绍常用的税务风险评估指标,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税务风险管理。 一、合规风险指标 1. 纳税申报准确性:评估企业纳税申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报税时的计算、分类、报送等环节。 2. 税收筹划合规性:评估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是否符合税法的要求,是否存在利用法律漏洞避税的行为。 3. 会计准则符合性:评估企业的会计准则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存在虚假记账、隐瞒利润等违规行为。 二、税务审核风险指标 1. 税务检查频率:评估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接受税务机关检查的频率,频率高可能意味着企业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 2. 税务检查结果:评估企业接受税务机关检查后的处理结果,包括补缴税款、罚款金额等。 3. 税务检查时效:评估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税务检查的时效,长时间的检查可能意味着企业需要承担更多的罚款和处罚。 三、税务争议风险指标

1. 税务争议次数:评估企业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税务争议次数, 频繁的争议可能表明企业在税务合规上存在较大问题。 2. 税务争议结果:评估企业在税务争议解决后的结果,包括退税、 减免税款等。 3. 税务争议时间:评估企业解决税务争议所花费的时间,长时间的 争议解决可能对企业经营造成较大影响。 四、税务法规风险指标 1. 税务法规变化频率:评估税务法规变动的频率,频繁的变动可能 增加企业的税务风险。 2. 税务政策解读准确性:评估企业对最新的税务政策是否有准确的 理解和适应能力。 3. 税务风险预警机制:评估企业是否建立了与税务部门保持沟通、 及时了解税务政策变化的机制。 五、税务合规管理风险指标 1. 税务内部控制:评估企业内部对税务合规管理的控制程度,包括 风险预防、内部审计等措施。 2. 员工税务意识:评估企业员工对税务法规的了解程度,培养员工 的税务合规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 3. 税务合规培训:评估企业是否定期组织针对税务合规的培训活动,提高员工对税务合规的认识和理解。

税收风险评估(纳税评估)通用指标

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一般纳税人专票使用量—一般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及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及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临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二、期末存货大于实收资本差异幅度异常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应付账款"、“其它应付款”“预收帐款”以及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化的原因进行询问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三、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动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虚开发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虚记收入的行为.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混凝土行业税收风险指标分析指南

混凝土行业税收风险指标分析指南 一、行业总体情况及行业特点 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增值税征收方式均实行简易征收办法,无论从购进环节还是从销售环节看,绝大部分购销业务均以普通结算。企业所得税征管方面,8家企业中2家为外资企业(其中1家为减半征收期),其余6家均在2001年以后登记注册,企业所得税统一由国税部门征管,征收方式均为查账征收。 商品混凝土企业的行业特点比较明显,均为以销定产,区内企业生产的商品商品混凝土以C25、C30和C35(C为强度等级代号、数值越大强度越高)为主,C25以下和C35以上的很少,五大主要材料为水泥、石子、黄沙、粉煤灰和外加剂,水泥标号以32.5和42.5为主,配方严格但生产工艺简单,运输用水泥搅拌运输车和运送臂架式泵车有自有有租用,生产销售数据均有电脑记录,生产量就是出库量,企业无成品库存,砂石采购对象多为个人,产品销售以房开建安企业为主,投产上马快,营运资金大,“上下道”资金结算时间严重滞后,财务办税人员素质低流动性大。 业务流程:第一步,企业与客户签订合同;第二步,客户通过施工单位向企业发出需求通知;第三步,生产部门根据客

户需求安排生产计划;第四步,试验部门按要求确定配方并进行试验;第五步,将配方送企业的商砼站正式生产;第六步,将成品用水泥搅拌运输车将商品混凝土运到工地;第七步,到达工地后,由专门的运送泵将商品混凝土运到指定的位置。 二、税收征管风险理会 1、材料采购票据风险 水泥、黄沙、石子、粉煤灰和外加剂为主要材料,水泥、粉煤灰和外加剂的供应商相对正规固定,风险点主要存在在黄沙和石子采购业务上,取得的票据基本上是普通,由于实际供应商个人居多,但收受的普通有代开的、有企业的,业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存在较高风险。 2、运送车辆费用风险 从经济角度考虑,商品混凝土企业租用水泥搅拌运输车辆比较划算,所以租用水泥搅拌运输车辆情况比较普通。可水泥搅拌运输车拥有者一般多为个人,所以与物流运输企业相似,商品混凝土行业水泥搅拌运输车辆也存在挂靠现象。租用车辆发生的相关费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商品混凝土企业的利润,在通常情况下,企业是不会作纳税调整的。 3、成本收入配比风险

税收风险评估通用指标

税收风险评估通用指标 纳税评估的指标通常根据企业的规模、行业、地域等因素进行量化和 定制,但还是有一些通用指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纳税评估指标: 1.纳税合规程度: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的要求及时、 正确地履行纳税义务。评估纳税合规程度可以通过查阅企业纳税申报和缴 纳记录、税收核定记录等来了解企业是否存在违规纳税行为。 2.税负水平:税负水平是指企业纳税金额占企业利润或销售收入的比例。税负水平高可能意味着企业纳税优惠政策应用不足,或存在避税行为,而税负水平低可能暗示企业存在逃税行为。 3.税收争议和诉讼:企业是否存在税务争议和涉税诉讼也是纳税评估 的重要指标。税务争议和涉税诉讼可能暗示着企业纳税行为存在不确定性 和风险。通过查阅税收争议和诉讼记录,可以了解企业是否存在与税收相 关的纠纷和风险。 5.税务政策变化风险:税收政策的频繁变化可能会给企业造成纳税风险。因此,企业需要密切关注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并尽早调整税务策略,以降低政策变化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6.协调与争议解决能力:企业在与税务机关沟通和协调方面的能力也 是纳税评估的指标之一、企业应具备处理税务争议和解决涉税纠纷的能力,以避免长期纠纷对企业经营和声誉造成不利影响。 7.税务合规管理制度:纳税评估还需要评估企业的税务合规管理制度 和流程。企业应建立规范的税务管理制度,明确各类税务事项的负责人和 操作流程,以确保纳税行为的合规性和稳妥性。

8.税务风险防范措施:纳税评估还需要评估企业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税务风险防范措施。企业可以针对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制定相应的规避策略,并建立防范控制机制,以减少纳税风险的发生和影响。 总之,针对企业的规模、行业和地域的不同,税收风险评估指标会有所差异,但上述通用指标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和评估自身的纳税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风险,提高纳税合规性。

会计实务:税收风险预警指标分析说明三

税收风险预警指标分析说明三 二十一、纳税人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与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 指标值=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主营业务利润变动率。 2、问题指向:正常情况下两者应基本同步增长,弹性系数应接近1。 (1)当弹性系数大于1,且两者相差较大,两者都为正时,可能存在企业少报或瞒报收入以及多列成本费用等问题;二者都为负时,无问题。 (2)弹性系数小于1,二者都为正时,无问题;二者都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 (3)当弹性系数为负数,前者为正后者为负时,可能存在上述问题;后者为正前者为负时,无问题。 3、预警值:1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以往年度申报表以及附表分析企业收入构成历史变动情况,如有异常,应结合“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和“其他应付款” 等科目的期初、

期末数进行分析,如出现“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红字和“预收账款”期末大幅度增长等情况,应判断可能存在少计收入问题。实地检查上述账户的原始凭证、业务合同,核实业务的真实性;到仓库核实存货。 二十二、纳税人成本费用率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纳税人成本费用率-全市平均成本费用率)/全市平均成本费用率。 成本费用率=费用/成本。 2、问题指向:成本费用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提、多摊相关费用,有无将资本性支出一次性在当期列支;成本费用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也应判断为异常,需要查明纳税人有无多转成本或虚增成本。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原材料结转方法是否发生改变,产成品于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是否合理,是否将在建工程成本挤入。 二十三、纳税人流动资产变动率与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弹性系数异常 1、计算公式:指标值=期末流动资产变动率/销售收入变动率。 流动资产变动率=(本期流动资产期末值-上期流动资产期末值)/上期流动资产期末值。 销售收入变动率=(本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上期销售额。

【重磅】税务风险指标

一、税收遵从风险管理 1.防范与应对 企业在报税时数据填报准确,降低税务风险,对于税务局关注的指标,日常账务处理时注意规避。 2.风险分析 税务局根据风险分析系统中提示的风险,划分等级,有需要的,要求企业说明风险原因,是否存在偷税、漏税行为。 3.排序 税务局根据上一年纳税总额对企业进行划分,如大于200万元为大企业,100——200万为中小企业,对大企业要求填报重点税源,进行重点监察。 4.评估 税务局按照指标体系对企业进行税务风险评分。 二、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分为10个基本指标,10个修正指标。指标的选取是根据各税种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第三方信息以及补充申报表中的项目和科目,通过财务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演算成的特定分析指标。 序号类别指标名称指标公式 1基本指标税收贡献弹性系数应纳税额变动率÷营业收入变动率 2总体税负率各税种税收收入(不含消费税)÷营业收入 3税会报表销售收入差异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流转税申报表营业收入 4留存收益变量差异率(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所有者权益合计期初余额)÷(净利润+实收资本期末余额-实收资本期初余额) 5资本保值率[(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期末实收资本-期初实收资本)]÷初始实收资本 6企业增加值变动率(分析期企业增加值-基期企业增加值)÷基期企业增加值 7主营业务收入变动率(分析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基期主营业务收入8成本费用变动率与营业收入变动率配比成本费用变动率÷营业收入变动率 9其他往来账款变动率[分析期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基期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基期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10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11修正指标

税收风险评估(纳税评估)通用指标

1、计算公式:指标值=普通纳税人专票使用量-普通纳税人专票上月使用量. 2、问题指向:增值税专用发票用量骤增,除正常业务变化外,可能有虚开现象. 3、预警: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超过上月30%<含>并超过上月10 份以上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购销合同是否真实,检查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是否与签订的合同情况相符并实地检查存货等.主要检查存货类"原材料〞、"产成品〞以与货币资金"银行存款〞、"现金〞以与应收帐款、预收帐款等科目.对于暂时增量购买专用发票的还应重点审查其合同履行情况. 1、计算公式: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的比例. 2、问题指向:纳税人期末存货额大于实收资本,生产经营不正常,可能存在库存商品不真实,销售货物后未结转收入等问题.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对付账款〞、"其它对付款〞"预收帐款〞 以与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期末贷方余额是否有大幅度的增加,对变 化的原因进行问询并要求纳税人提供相应的举证资料,说明其资金的合 法来源;实地检查存货是否与帐面相符. 1、计算公式:指标值=税负变动率; 税负变动率=<本期税负-上期税负>/上期税负*100%; 税负=应纳税额/应税销售收入*100%. 2、问题指向:纳税人自身税负变化过大,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已实现纳 税义务而未结转收入、取得进项税额不符合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期 间购进货物不取得可抵扣进项税额发票或者虚开辟票等问题. 3、预警值:±30% 检查重点:检查纳税人的销售业务,从原始凭证到记帐凭证、销售、应收帐款、货币资金、存货等将本期与其他各时期进行比较分析,对异常 变动情况进一步查明原因, 以核实是否存在漏记、隐瞒或者虚记收入的行为. 检查企业固定资产抵扣是否合理、有无将外购的存货用于职工福利、个人消费、对外投资、捐赠等情况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分析

税收风险管理指标+解释 税收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纳税人少缴税款,虚开发票等税收违法行为进行的管理,其主要管理手段是通过税收风险指标对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采取纳税辅导、风险提醒、管理员核查、纳税评估、税务稽查、专项整治等应对措施消除风险,以达到提高征管质量的目的。 风险指标设计主要遵循三项原则. 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反映的相关数据违背经营常规的要求.如往来金额过大,库存过大,成本费用过大等. 二是申报税款低于当期各项税收平均指标或最低指标。如企业存在理论少缴税款,增值税低税负,所得税低贡献率,长期有收入无税款等. 三是风险指标数据的取得要有征管信息系统的支持,即能通过征管信息系统提取到该数据。 根据上述原则选取的风险指标按照企业经营过程和申报结果可分为:资金往来异常,货物异常,收入异常,成本费用异常,税负异常,抵扣异常等六大类,三十五个指标,基本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以后,随着对各种风险指标的研究,成熟一个添加一个,以满足风险监控的需要。 现将六大类三十五项指标详细分述如下: 一、A级风险指标也称特级风险指标(6个) A级风险指标主要是对可能存在虚假交易和虚开虚抵隐患的行为进行监控的指标,这些指标出现 异常是最高级别的税收风险。 A1、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收账款是核算企业销售后未收回的货款,出现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除本期销售没收回货款外,上期销售也有大量没收回的货款,这就是只销售货物不收回货款(或基本不收回货款)的情况。一个没有经营性现金流的交易行为我们有理由怀疑其交易的真实性。如果其交易存在虚假或部分虚假,则虚开的风险是巨大的。 另外,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现象也可能是企业乱记账,乱对应科目造成。例如,企业销售的未开票货物(以后还要开票),正确的应记应收账款和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加,而企业错误地记为应收账款的增加和库存商品(产成品、在途商品)的减少等。 A2、应付帐款大于销售收入:虚假交易,虚开隐患. 应付账款是核算企业购进货物应付未付的货款。应付账款大于销售收入说明企业销售的货物购进时都没有(或绝大部分没有)付款,购货长期不用付款使交易的虚假成分增大,虚开的风险也很大。 A3、新认定一般纳税人3个月销售收入超过1个亿或6个月超过3个亿:虚开隐患。 按正常规律,新认定一般纳税人经营初期由于资金、市场营销经验、客户忠诚度等原因短期内销售收入一般不会很大。对在短期内销售暴增的新开业户应注意其经营业务的真实性,防止虚开和突然注销。 A4、期间费用总额大于销售收入的30%:虚抵,虚开隐患。 企业毛利率一般不会超过30%(个别企业除外),如果期间费用大于销售收入的30%,则企业经营根本无利可图,是不能正常运转的.企业期间费用大于30%一般是由于非正常费用挤入造成的,最常见的一是多列运费,二是多列成品油,三是多列过桥过路费,四是虚构工资津补贴等,五是多列其他各项杂费等。其中许多项目既多抵进项税又多列支费用. A5、增值税超高税负企业:所得税隐患,虚开隐患。 商贸企业税负超过2%(即企业有11.76%的毛利),从增值税负的角度反算,企业的毛利均超过了正常水平,但在实际经营中,这些企业税负高并不是因为毛利高造成,而是由于不能取得合法有效的进项发票所致.即这部分企业入账的成本费用中有很多发票的取得是与实际经营不符的,即有的是找来的假票,有的是与经营无关的其他发票,有的是代开的其他发票,还有一些是白条入账,这些不合理、不规范的进货发票和费用发票在计算所得税时是不能列支的,那么企业在所得税方面就存在很大的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