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汉语(Hànyǔ)语法基础知识词类(cílèi)和词性(一)知识(zhī shi)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suǒyǒu)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shící)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功用:一是用来构成词。
二是构成包含在词内部的“语素组”。
是词的“建筑材料”。
如:地、牛、羽等。
2、粘着:所谓粘着, 是指一个音义结合体绝对不能处于单说的地位, 即绝对不能单独成句。
3、当代类型学:研究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
其方法是比较这些语言,找出其相同和相异之处。
当代语言类型学实际是要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并且是一种蕴含性共性即有条件的共性:假如P那么Q【文字表达】P?Q【逻辑蕴涵关系表达式】4、配价:语法研究中的“配价”实际上就是借用了化学中“价”的概念。
化学中提出“价”( 亦称“原子价”或“化合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
如水分子式( H2 O ) 。
汉语语法引进“价”这个概念, 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
动词的“价”就决定于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
5、语义指向:按狭义的理解, 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联系。
如:( 1) 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 2) 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 3) 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广义的理解, 包括语义所指。
语义所指, 是指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 与先行词之间的照应关系, 以及空语类与名词成分之间的同指关系。
6、语法化: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
即一般称之为“实词虚化”。
7、话题和陈述:话题( topic )和陈述( comment )是语用学里谈论信息结构的一对概念。
话题就是说话所要叙述或谈论的对象, 陈述就是对话题所作的具体说明。
例如:西湖风景优美。
8、语义特征:“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是从语义学中借用来的,原指某个词语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
语法学中的语义特征是指某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其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要素。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实词:意义较实在,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加上一定的语气语调,一般可独立成句。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不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除了个别副词,一般不能独立成句。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一、实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物名词:如学生、群众、老头、妇女、同志、叔叔、维吾尔族、酒鬼等;有事物名词:如笔、杉木、蜗牛、猎豹、奥托、棒球、战斗机、冥王星、思想、中学、物理、过程等;有时间名词:如上午、过去、将来、午夜、三更、甲戊、世纪等;有方位名词:如东南、上面、前方、内部、中间等。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有行为动词:如跑、唱、喝、敲、吆喝、盯、踢、闻、听、摸;有发展动词:如生长、枯萎、发芽、结果、产卵;有心理动词:如喜欢、恨、气愤、觉得、思考、厌恶;有存现动词:如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有使令动词:如使、让、令、禁止、勒令;有能愿动词:如会、愿意、可以、能够、宁可;有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有判断动词:如是、为、乃。
3.形容词,表示事物性质、状貌特征的词。
有表形状的:如大、高、胖、瘪、细、壮;有表性质的:如甜、好、香、漂亮、圆滑、机智、单调;有表示状态的:如快、浓、满、多、迅速、静悄悄。
4.数词,表示事物数目的词。
有确数:如1、2、3、一、二、三、壹、贰、叁、二分之一、;有概数:如几、一些、左右、以下、余;有序数:如第一、第二、老大、老三、初九、初十。
5.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的单位。
有名量词:如尺、寸、里、公里、斤、两、辆、角、元;有动量词:如把、次、趟、下、回、声、脚、座。
6.代词,能代替事物名称的词。
有人称代词:如我、你、它、她们、大家、咱们;有疑问代词:如谁、什么、怎么、哪里、为什么、何以;有指示代词:这、那、那里、那边。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2、谓 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经常由动词、 形容词或动词、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
(1) 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 树叶黄了。 (3) 今天是感恩节。
文言倒装句式(一)——主谓倒装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 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 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 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汝之不惠甚矣!”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
(2)偏正短语
是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在它们前头起修饰作用 的成分组成的短语,其中名词、动词、形容词是中心语, 修饰名词的成分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成分是状 语。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如: (我的)老师 [恭敬地]鞠躬
(清晰的)字迹
(一个)顾客 (可爱)的人 (可贵的)精神
[小心地]翻阅
比较判断短语类型 经济发展(主谓) 发展经济(动宾) 描写景物(动宾) 景物描写(偏正) 表达见解(动宾 ) 表达的见解(偏正 ) 我国文学( 偏正 ) 我国的文学(偏正 )
历史悠久(主谓 ) 悠久历史( 偏正) 市场繁荣( 主谓) 市场的繁荣( 偏正) 我的弟弟( 偏正) 我和弟弟( 并列) 小说散文(并列 ) 小说和散文( 并列)
(7)的字短语
• 是由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等 加“的”组成的短语。的字短语可 以用来代替名词,相当于一个名词 的功能。如:
集体的 小红的 大家的 别人的
吃的
用的
红的
大的
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
巍峨挺立(偏正)废寝忘食(并列) 历史悠久(主谓)色彩缤纷(主谓) 交通规则(偏正)大家的 (的字) 风和日丽(并列)激动不已(动补) 禁止吸烟(动宾)从北京来(介宾) 辛勤耕耘(偏正)竞选州长(动宾) 气氛热烈(主谓)热了起来(形补)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实词:
名词
意义较实在, 能独立充当 句子成分; 加上一定的 语气语调, 一般可独立 成句。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个别副 词,一般 不能独立 成句。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 的词。
时间名词:如芒种、上午、过去、将来、 午夜、夏季、戊戌、世纪等;
四、单句的句子结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慧眼识珠,请找出句子中的名词。
1、牛吃草。 2、今天星期一。 3、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4、出门向东,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 先生的家了。 5、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表动作、行为、发展变化:跑、思考、吆喝、 学习、提高、转变、减少 表心理:喜欢、恨、气愤、觉得、同意、厌恶; 表存现: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表使令:使、让、令、禁止、勒令; 表能愿:必须、会、愿意、可以、能够、应该、 表趋向:来、去、上、下、起来; 表判断:是
有语气:不、没有、一定、必然、确实、幸亏、岂、
难道、尤其、甚至、简直、大约、偏偏等;
副词的语法功能: 1、副词主要修饰动或形,作状语。 2、副词放在形容词后,作补语。 3、副词不能修饰名、代词。
牛刀小试:看谁找的副词最准确。 1、今天早上,我差点就迟到了。 2、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我已经再三请求他别这样做。 4、我再也不撒谎了。
❖ 1、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 2、【赶快】救人。 ❖ 3、空中【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 ❖ 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 5、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雨果】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括(一)词类汉语的词能够分为 12 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沓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 "专用名词 ",如 " 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 "抽象名词 " ,如 " 范围、思想、质量、道德、友情、方法 " 。
表示方向的叫做 " 方向名词 " ,如 "上""下 "" 左"" 右"" 前"" 后"" 中"" 东"" 西"" 南""北"" 前方 ""后边 ""东边 "" 南面 "" 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腾飞、审察、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 "想、重视、着重、敬爱、认识、相信、钦佩、挂念 " 等,这样的动词前方常常能够加上 "很、十分 "。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 "能愿动词 ",它们是 "能、要、应、肯、敢、得( dei)、能够、应当、应当、愿意、能够、可能、一定 ",这些能愿动词经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方,如 " 得去、能够做、能够考虑、愿意学习、应当说明、可能发展 "。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与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 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与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与虚词就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就是组织短语与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就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就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就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 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与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积累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积累一、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等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等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珊瑚、疙瘩、蚯蚓、铃铛、牡丹、磅礴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等。
E.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法兰克福、奥林匹克、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语素按组词能力划分,可以分成:①自由语素--——前后都可以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还可以单独成词。
如金--黄金、金条、白金、金黄,布--帆布、布匹、布衣、粗布等。
②不自由语素--只能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
如第--第一、第二、第三,子--桌子、椅子、盆子、李子、中子等。
③ 半自由语素--——可以在前后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但不能单独成词。
如民--人民、民众、草民、民意,食--食物、饮食、粮食、食品等。
词词是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
(一)词的结构分类:1、单纯词:有一个词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1)单音词: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古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
如:山、水、羊。
(2)复音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
坎坷、崎岖、逶迤、磅礴、奥林匹克、阿斯匹林2、合成词:两个以上词素组合成的词。
斗争、买卖、迟早、忘记、冰凉、雪白、出席、放心、改善、建成、民主、军用(6)重叠式:妈妈、奶奶、星星、本本、哥哥、妹妹(二)词的功能类别1、实词(词汇表实在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大庆铁人中学韩晶一、词类词类:根据词能否作句法成份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
实词:特点:有实在意义,能单独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独立成句。
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拟声词、叹词虚词:特点:无实在意义,不单独做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能帮助实词造句,起“连接”和“附着”作用。
分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实词:(一)名词1、定义: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包括表示时间、处所、方位的词在内。
如:教师、长江、月、房屋、上午、星期六、沿海、周围、上、下、道德、思维等。
2、语法特点:经常作主语和宾语,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不、很、非常等)修饰。
(二)动词1、定义: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
如:唱、改革、想、高兴、开始、发生、使、等于、能够等。
2、语法特点:能受副词修饰,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三)形容词1、定义:形容词是表示人和事物的性质、形状,或动作行为的性质、状态的词。
如:大、好、糊涂、宁静、心狠、可惜、书生气、沉甸甸等。
2、语法特点:大多数形容词受程度副词修饰,主要做定语、谓语或谓语中心语,不能带宾语。
(四)数词1、定义:数词是表示数目多少和次序先后的词。
2、分类:基数词(表示数目的多少)、序数词(在基数词前加“第”或“初”组成)3、语法特点:常与量词组合,构成数量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五)量词1、定义:量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计算单位的词。
2、分类:(1)物量词。
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如个、张、件、群、伙;(2)动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如次、回、遍、场、下;3、语法特点:一般不能单独运用,用在数词、指示代词之后构成量词短语充当句子成分。
(六)代词1、定义:代词是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2、分类:人称代词: 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代词的区别,如我、你、他;指示代词:分近指与远指,如这、那;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七)副词1、定义:副词是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等意义的词。
2、分类:有程度副词:如很、极、非常、太、过等;有时间、频率副词:如已、刚、才、一向、总是等;有范围副词:如都、全、总、只、仅、一律等;有情态、方式副词:如肆意、亲自、公然、连忙、全然、悄悄等;有语气副词:如准保、确实、岂、难道、尤其、甚至、绝对等;有肯定、否定副词:如必、必须、的确、没有、别、是否、不用等;有处所:处处、到处、四处等。
3、语法特点:副词都能作状语,部分副词兼有关联作用,如“就”“又”。
(八)拟声词1、定义:拟声词是模拟声音的词。
如汪汪、叽叽喳喳、劈里啪啦、轰隆隆、哗啦。
2、语法特点:拟声词可以作状语、定语、谓语、补语、独立语等,也可单独成句,不受否定副词、程度副词修饰。
(九)叹词1、定义:叹词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的词。
如啊、唉、哼、喂、嗯。
2、语法特点:叹词独立性很强,常用作感叹语(独立成分),也可单独成句。
虚词:(一)介词1、定义: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
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由于、除了等。
(二)连词1、定义: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2、分类:并列连词:和、跟、与、同、及等。
承接连词:至于、说到、此外、如、比方等转折连词:却、只是、不料、岂知等。
因果连词:因为、由于、因此、以致等。
选择连词:或、抑、非…即、不是…就是等假设连词:如果、假如、假使、倘若、要是等让步连词:虽然、固然、尽管、纵然、即使等(三)助词1、定义:助词是表示结构关系、动态等语法意义的附着性词语。
2、分类: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时态助词:如着、了、过;比况助词:如似的、似地、一般、一样其他助词:如所、们、连、给、们(四)语气词1、定义:语气词是句末或句中停顿处表示各种语气的词。
如的、了、啊、呢、吧、吗。
2、分类: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
练习:一、选出词类相同的一项( )A.肃穆肃立 B.也许立刻 C.聪明智慧 D.欣然果然二、判断加点词的词性1.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3.月色给大地带来一片朦胧。
4.隔着云看太阳,就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
5.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
6.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
7.这道题老师讲得很明白。
8.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9.我们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
10.革命队伍必须严肃纪律。
三、请将下列虚词归类。
A.副词B.叹词C.介词D.拟声词越发除了始终依照沿着索性扑通哦屡次何必自从砰啊却四、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一个人为自己所热爱的目标而奋斗时,即使困难重重,也会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二、词组词组:短语,也称词组,是词和词组合成的语言单位。
分类:根据其构成方式可以分成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介宾短语、同位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方位短语、量词短语、“的”字短语、比况短语、“所”字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并列组成的短语。
如:老师和同学(名+名)调查研究(动+动)培养和提高庄严肃穆(形+形)我和你(代+代)四面八方(数量+数量)又如:万紫千红、理直气壮、丰功伟绩、是非黑白等。
2、偏正短语:词和词按修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定语或状语加中心词组成。
定语+中心语(名、代)如:我的老师(代+名)一个顾客(数量+名)伟大的人民(形+名)昨天的事(名+名)前进的步伐(动+名)状语+中心语(动、形)如:小心观察(形+动)慢慢地吃更加坚定(副+动)突然发现这么走(代+动)一步一步地走(数量+动)非常壮观(副+形)3、动宾短语:词和词按照支配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
如:吃晚饭、盖房子、歌唱祖国、顾全大局、关心集体、饱经风霜、理清思路等。
4、中补短语:词和词按照补充关系构成的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加上补语组成。
如:看明白、想得太多、送出去、住一宿、说两句、红得发紫、害怕得要命、好得很、傻呆了、漂亮极了。
5、主谓短语:词和词按照陈述关系构成的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如:心情舒畅、人声鼎沸、春光明媚、好人一生平安、明天星期三等。
6、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
如:从山中(来)、向沙漠(进军)、为人民(服务)、因下雨(中止)、把大门(推开)在教室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关于课堂纪律问题当黎明到来的时候7、同位短语:由两个所指相同、语法地位也一样的词构成的短语。
如:故乡四川、伟大领袖毛泽东、酒仙李白、智多星吴用、小明他们、天王刘德华等。
8、连动短语:由动词或动词短语连用而成的短语。
如:去踢球、去领书、画蛇添足、守株待兔、买菜回来、打靶归来等。
9、兼语短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套合构成的短语。
如:叫你不要讲话、让他把话说完、引狼入室、请君入瓮、引人入胜、使羊将狼、放虎归山等。
10、方位短语:由方位词直接附在名词性或动词型性词语后组成,主要表处所、范围或时间,具有名词性。
如:大门外、三天前、喝酒以后等。
11、量词短语:由数词或指示代词加上量词组合成的短语。
如:一群、一条、一箩筐、两趟、四十年、那一次、这件。
12、“的”字短语:由“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但只能做主语、宾语。
如:大的、该来的、他首先听到的、想到的。
13、比况短语:由比况助词“似的、一样、(一)般”附在名词等词语后面组成,表示比喻,有时也表示推测。
如:(暴风雨般)的掌声、浇得(落汤鸡似的)、(触电一样)哆嗦了一下。
14、“所”字短语:由“所”字加在及物动词前面组成,指称动作所支配或关涉的对象,是名词性短语。
如:所想、所需要、所认识。
练习:判断下列的短语类型:天气睛朗发挥作用仔细翻阅丰功伟绩扫得干净美好回忆甜言蜜语打击敌人舒活筋骨认真讲解歌咏春天黑得发亮差得很远长江源头一粒种子灵魂深处性格和蔼灯火辉煌白云飘飘积累经验狂风暴雨光明正大仔细观察手舞足蹈三、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分类: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一、单句的句子结构:完整的句子结构是:(定)主//[状]谓<补>+(定)宾例如:我们学生||[一定][要]学<好>(专业)课程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明天星期日。
谓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名词、名词性短语不能无条件地单独做谓语。
名词做谓语限于说明日期、天气等等简短的口语句子,例如:①今天‖星期三。
②昨天‖晴天。
名词性短语做谓语限于说明人物的籍贯、容貌等简短的口语句子,加否定词时一般要加“是”。
例如:③鲁迅‖浙江人。
④这位老工人,‖花白的头发。
数词、数量短语做谓语,用来说明事物数量;重叠的量词做谓语,用来描写事物之多。
例如:①(比赛结果:)上海队‖第—,广州队‖第二。
②甲班‖五十本,乙班‖四十本。
③他‖今年二十岁,你‖二十五了吧?④白云‖朵朵。
主谓短语也可以做谓语,例如:⑤同学们‖心潮如海。
⑥什么书‖他都看。
⑦明媚如画的江南水乡,‖歌声阵阵。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黄的珍珠。
(2)三杯美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状语一般是放在主语后谓语中心前的。
但是也有许多状语可以放在主语前。
例如:①[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进步很快。
②[在地质会议上],人们[以极大的敬意]看着李四光。
③[关于改进操作方法的问题],我们[已经]讨论过了。
④[夜晚],市区万家灯火,人人满面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