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现代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
了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和掌握汉语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汉语。
一、汉语词性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不同的词性,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等。
名词用来表达事物的名称或代词,动词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形容词用来描述事物的属性或状态,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助词用来表示词语的语法关系。
二、汉语句子结构汉语句子的基本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但是在具体应用中,主语、谓语和宾语的位置可以有所变化。
除了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句型,例如倒装句、被动句、疑问句等。
了解句子结构对于准确表达意思以及理解他人的意思非常重要。
三、汉语的时态和语气汉语的时态包括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
在汉语中,时态的表示主要通过动词的变化来实现。
此外,汉语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时态表示方式,例如趋向动词和补语的使用。
语气是指语句所表达的情感或意味,包括陈述语气、祈使语气、疑问语气等。
准确使用时态和语气对于准确表达意思非常重要。
四、汉语的语序汉语的语序是比较自由的,但是有一定的基本规则。
一般情况下,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谓宾,即主语在前,谓语在中间,宾语在后。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语序可以发生变化,例如强调某个成分、倒装句等。
了解汉语的语序规则对于理解和运用汉语非常重要。
五、汉语的修饰成分汉语中的修饰成分包括定语、状语和补语。
定语是修饰名词的成分,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副词的成分,补语是补充或说明谓语或宾语的成分。
了解这些修饰成分的使用规则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非常重要。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梳理

施事主语:主语是行为、动作的发出者。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是“主动者+动作”。例如:
02
鸟在水草边梳理 那晃眼的羽毛。
表情抓住了每个观众的视线。
注意:A 从语法关系上看,这里所说的施事是广义的,既包括动作的发出者,又包括了不能发出动作的事物。如例②。
05
B 主语是施事的句子叫施事主语句。这是汉语最常用的句式,句子中谓语动词是及物动词,一般要求带上受事的成分。
01
副词作状语。程度副词“很、极”也可以作补语。
03
就、仅、单单、只等表示范围的,如:
05
才、就、好、大概、恰好等,如:
02
副词一般修饰谓词,有的可以修饰名词性成分。
04
今天就你一个淘气。光书就有十箱。
06
用了恰好50元。花了才五天。
2、副词的语法特征
副词一般不能单说,即单独成句,只有“不、没有、也许、有点儿、当然、马上、何必、刚好、刚刚、的确”等在省略句中可以单独成句。
2
任指:表示任何人或事物。
3
谁也听不懂他说什么。(谁=任何人)
4
他哪儿也不想去。(哪儿=任何地方)
5
指代不能肯定的人或事物。如:
6
别管是谁的,横竖我领情就是了。(不知道、不想说和说不出的)
7
信上说,谁谁谁当了运输大队长------(不必具体说明的对象)
8
车厢里堆满了鸡鸭鲜鱼什么的(列举不完全)
9
01
汉语语法知识结构图
语素的概念
语素 语素的种类(单音节、多音节/自由、半自由、不自由
语素与汉字的关系(一字一素/一字多素/多字一素)
词语的概念 词语的种类(实词、虚词) 词语 词语的结构(并偏支补陈加叠,外加名量很特别) 词语的意义(同义词、近义词、熟语、成语) 词语的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知识点一、名词解释1、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功用:一是用来构成词。
二是构成包含在词内部的“语素组”。
是词的“建筑材料”。
如:地、牛、羽等。
2、粘着:所谓粘着, 是指一个音义结合体绝对不能处于单说的地位, 即绝对不能单独成句。
3、当代类型学:研究各种语言的特征并进行分类的学科。
其方法是比较这些语言,找出其相同和相异之处。
当代语言类型学实际是要探索人类语言的共性,并且是一种蕴含性共性即有条件的共性:假如P那么Q【文字表达】P?Q【逻辑蕴涵关系表达式】4、配价:语法研究中的“配价”实际上就是借用了化学中“价”的概念。
化学中提出“价”( 亦称“原子价”或“化合价”)的概念为的是说明在分子结构中各元素原子数目间的比例关系。
如水分子式( H2 O ) 。
汉语语法引进“价”这个概念, 是为了说明一个动词能支配多少种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
动词的“价”就决定于动词所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
5、语义指向:按狭义的理解, 语义指向是指句中某个句法成分与哪一个成分之间有语义联系。
如:( 1) 他喜滋滋地炸了盘花生米。
( 2) 他早早地炸了盘花生米。
( 3) 他脆脆地炸了盘花生米。
广义的理解, 包括语义所指。
语义所指, 是指代词(第三人称代词与反身代词) 与先行词之间的照应关系, 以及空语类与名词成分之间的同指关系。
6、语法化: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
即一般称之为“实词虚化”。
7、话题和陈述:话题( topic )和陈述( comment )是语用学里谈论信息结构的一对概念。
话题就是说话所要叙述或谈论的对象, 陈述就是对话题所作的具体说明。
例如:西湖风景优美。
8、语义特征:“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是从语义学中借用来的,原指某个词语在意义上所具有的特点。
语法学中的语义特征是指某小类实词所特有的、能对其所在的句法格式起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要素。
(完整版)现代汉语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一、语法知识概述(一)词类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名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名称的实词。
如:"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
表示专用名称的叫做"专用名词",如"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
表示抽象事物的名称的叫做"抽象名词",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
表示方位的叫做"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中""东""西""南""北""前面""后边""东边""南面""中间"等。
动词: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
有的动词表示一般的动作,如:来、去、说、走、跑、学习、起飞、审查、认识"等。
有的动词表示心理活动,如"想、重视、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这样的动词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有的动词表示能够、愿意这些意思,叫做"能愿动词",它们是"能、要、应、肯、敢、得(dei)、能够、应该、应当、愿意、可以、可能、必须",这些能愿动词常常用在一般的动词前面,如"得去、能够做、可以考虑、愿意学习、应该说明、可能发展"。
还有一些动词表示趋向,叫做"趋向动词",如"来、去、上、下、进、出、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过来、过去、起,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如"跳起来、走下去、抬上来、跑过去"。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简介

一、名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名词性成分并列) 2、定中结构的偏正短语 3、同位短语 4、方位短语 5、数量短语(用名量词) 6、“的”字短语 7、“所”字短语
40
二、动词性短语 1、并列短语(动词性成分并列) 2、状中(动词)结构的偏正短语 3、动宾短语 4、动补短语 5、连动短语 6、兼语短语
16
7、年老了,身体不行了 你怎么老哭? 8、他买的雨伞是白色的。 我今天又白跑了。 9、你再说,我和你急。 我和你都是这个班级的学生 10、班级制度怎能因为你而改变? 因为他不想在这件事上再纠缠,风波 于是平息了。
17
第二讲
短语的类别
18
Ⅰ 短语的结构类别
19
•短语按照结构来考察,可以分为十多 种: •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介宾短 语/补充短语/主谓短语/的字短语/兼语 短语/连动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数 量短语/助词短语/固定短语等等。
45
9.赠送学校一辆小汽车 动宾短语 10.命令部队立刻出发 11.请他作报告 兼语短语 兼语短语 动宾短语 连动短语 动宾/偏正
46
12.希望他作报告
13.听清楚再回答 14.咬死了猎人的狗
第三讲
句子的语法成分 和 复句中常用的关联词
47
单句的语法成分
48
• 1、短语的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 宾语、补语、定语、状语。短语带上语 气语调就构成句子,构成句子的短语的 成分也就是句子的成分。 • 2、在一个比较完整的陈述句中(主谓 句),句子中各种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是: •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 语〉(定语)宾语。
• 六、中(动、形)补短语 • 由动词、形容词和在它后面起补充 说明作用的词组成的短语,动词、形容 词是中心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叫作 补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是补充 关系,有些补语前头用结构助词“得”, 这个“得”就是补语的标志;有些补语 则不能用“得”。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

实词:
名词
意义较实在, 能独立充当 句子成分; 加上一定的 语气语调, 一般可独立 成句。
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代词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语气词
虚词:
不能独立 充当句子 成分;除 了个别副 词,一般 不能独立 成句。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 的词。
时间名词:如芒种、上午、过去、将来、 午夜、夏季、戊戌、世纪等;
四、单句的句子结构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慧眼识珠,请找出句子中的名词。
1、牛吃草。 2、今天星期一。 3、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4、出门向东,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 先生的家了。 5、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及发展变化的词。 表动作、行为、发展变化:跑、思考、吆喝、 学习、提高、转变、减少 表心理:喜欢、恨、气愤、觉得、同意、厌恶; 表存现:消失、显现、有、丢失、幻灭; 表使令:使、让、令、禁止、勒令; 表能愿:必须、会、愿意、可以、能够、应该、 表趋向:来、去、上、下、起来; 表判断:是
有语气:不、没有、一定、必然、确实、幸亏、岂、
难道、尤其、甚至、简直、大约、偏偏等;
副词的语法功能: 1、副词主要修饰动或形,作状语。 2、副词放在形容词后,作补语。 3、副词不能修饰名、代词。
牛刀小试:看谁找的副词最准确。 1、今天早上,我差点就迟到了。 2、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3、我已经再三请求他别这样做。 4、我再也不撒谎了。
❖ 1、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 2、【赶快】救人。 ❖ 3、空中【纷纷扬扬】地飘着雪花。 ❖ 4、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 5、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雨果】
现代汉语知识梳理-语法篇

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语法与语法体系语法概念:①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②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实施的说明,有主观性。
词类词法构词法语法学研究: 构形法句法成分句法句法结构句子分类语法的性质:抽象性、稳固性、民族性、递归性汉语语法的特点:汉语缺少表示语法意义的词形变化与词类标志。
因此现代汉语语法呈现出一系列分析性语言(与综合性语言相对)的特点:①词序与虚词就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②词法结构与句法结构基本一致;③词的多功能性(可充当多种句子成分)。
④量词十分丰富,有语气词。
语法单位: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由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就是组织短语与句子的备用单位);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句法成分:句法结构的组成成分。
主谓:陈述关系。
主语:被陈述的对象。
谓语:陈述主语。
动宾:动语:表动作行为,就是支配、涉及后面的宾语的成分。
宾语:表人、物或事情,就是动作所支配、涉及的对象。
偏正: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中补:补语就是动词、形容词形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层次分析法第二节词类一、词类划分依据词类: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分类依据:语法功能(主要):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能否充当、充当什么)词与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实词与实词、虚词依附实词或短语) 形态:构形形态、构词形态。
意义: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二、实词概念: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
(一)名词种类:①专有名词;②普通名词;③时间名词;④处所名词;⑤方位名词语法特征:①经常放在动词前后分别作主语与宾语。
②前面一般能够加上表示名量的数量短语,一般不能加副词。
③一般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积累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积累一、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点语素语素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言单位。
语素按音节分类可以分成:①单音节语素:如土、人、水、风、子、民、大、海等。
②双音节语素:组成该语素的两个音节合起来才有意思,分开来没有与该语素有关的意义,双音节语素主要包括联绵字、外来词和专用名词。
A.双声,声母相同的联绵字:如琵琶、乒乓、澎湃、鞑靼、尴尬、荆棘、蜘蛛等B.叠韵,韵母相同的联绵字:如从容、葱茏、葫芦、糊涂、匍匐等C.非双声叠韵联绵字:如蜈蚣、珊瑚、疙瘩、蚯蚓、铃铛、牡丹、磅礴等。
D.外来词,由汉语以外的其他语种音译过来的词语。
如干部、涤纶、甲克(夹克)、的士、巴士、尼龙、吉普、坦克、芭蕾等。
E.专用名词,主要是地名、人和事物名称。
如纽约、巴黎、北京、苏轼、李白、孔子、萝卜、菠菜、番茄、红薯等。
③多音节语素:主要是拟声词、专用名词和音译外来词。
如:喜马拉雅、珠穆朗玛、法兰克福、奥林匹克、凡士林、噼里啪啦、淅淅沥沥、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等语素按组词能力划分,可以分成:①自由语素--——前后都可以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还可以单独成词。
如金--黄金、金条、白金、金黄,布--帆布、布匹、布衣、粗布等。
②不自由语素--只能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
如第--第一、第二、第三,子--桌子、椅子、盆子、李子、中子等。
③ 半自由语素--——可以在前后加上别的语素组成一个词语,但不能单独成词。
如民--人民、民众、草民、民意,食--食物、饮食、粮食、食品等。
词词是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法单位。
(一)词的结构分类:1、单纯词:有一个词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1)单音词:一个音节构成的词。
古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
如:山、水、羊。
(2)复音词: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
坎坷、崎岖、逶迤、磅礴、奥林匹克、阿斯匹林2、合成词:两个以上词素组合成的词。
斗争、买卖、迟早、忘记、冰凉、雪白、出席、放心、改善、建成、民主、军用(6)重叠式:妈妈、奶奶、星星、本本、哥哥、妹妹(二)词的功能类别1、实词(词汇表实在意义、能独立充当句子成分)(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的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整理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及应用
第一单元
词类
词可分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够独立成句。
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名词的分类: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
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
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
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
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
动词:表示人或者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动词的分类:
1、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判断:是、就是、正是
7、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二】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形容词的分类: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
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
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短语和句子的词叫做代词。
代词的分类:
1、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大家、人家、你、我、他们、我们、自己
2、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怎样、哪、哪里
3、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三】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例:一、二、千、万、亿、第一、初五、三分之一、九成、三倍、十倍
量词:表示人、事物或行为的单位的词。
(1)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个、位、尺、只、条、批、群、套、双、副、丈、尺、亩
(2)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
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表示程度、范围、时间、语气、然否等的词。
副词的分类:
1.时间(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已经、正在、将要、马上、顿时、忽然、一时、终于、常常、
再三、向来、始终、永远、一旦、暂时、渐渐、赶紧、恰巧、仍旧、曾、才、将、就、再
2.范围:都、全、总、只、仅、全部、总共、统统、只好、仅仅
3.程度:很、最、太、更、还、非常、十分、格外、稍
4.然否:必、必定、一定、不、没有、未必、也许、或许、大概、大约
5.语气:可、偏偏、索性、简直、原来、反正、居然、难道、究竟
6.关联:又、也、再、还、才
【四】介词:用在名词(或短语)、代词前头,组成“介宾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
表时间:在于自自从从当由趁随着到
表处所:从打朝向在沿着顺着
表排除:除除了
表对象、范围:对于和跟同与替将把关于被
表方式、手段:按照依依照根据以凭本着用
表目的、原因:为为了为着因由
【五】连词:能够把两个词或比词大的单位连接起来的词。
连词的分类:
1.并列:和、跟、同、及、与、并、并且、而、不是……而是……、既……又……
2.递进:并、并且、而且、况且、不但……而且……、尚且……何况……、与其……不如……
3.选择:或、或者、或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是……不是……
4.转折:但、但是、可是、然而、而、不过、虽然……但是……
5.假设:如果、假设、假若、倘若、要是、只要、即使、倘使、要不是
6.条件:只有、只要、除非、无论、不论、不管
7.因果:因为、所以、因此、以致、既然
助词:附着在词、短语或者句子上,表示一些附加意义的词。
助词的分类:
1.结构助词:的、地、得、所
2.动态助词:着了过
3.语气助词:了、呢、吗、吧、啊
第二单元
短语
短语是由词和词构成的,短语可以作为句子成分;大多数短语加上一定的语调就可以成为句子。
【六】(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
次之分。
例如:报纸杂志老师和同学雄伟壮丽唱歌又跳舞调查研究光荣而艰巨
(2)偏正短语:由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和在它们前头起修饰限制作用的词组成。
其中名词、动词或形容词是中心语,修饰名词的词语是定语,修饰动词、形容词的词语是状语。
定语、状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是偏和正的关系。
定语用“( )”表示,状语用“[]”表示,中心语不标符号
例如:
(汉语)语法(祖国)大地[完全]相信[小心]翻阅[更加]坚强[多么]伟大
练习
【七】(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它的宾语组成。
宾语在动词之后,是动词的支配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结果、处所等。
宾语用“﹏﹏”表示
例如:吃晚饭盖房子住石洞看文件热爱祖国保卫和平
有的动词(如“给、送、教、告诉”等)可以带两个宾语。
这样的宾语叫双宾语。
离动词近的叫近宾语,离动词远的叫远宾语。
例如:给我笔教你一首歌
(4)补充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
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
补充短语分为两类,一是动补短语,一是形补短语。
补语用“〈〉”表示。
例如:洗得〈干净〉说得〈好〉翻了〈一阵〉抱〈起来〉活跃〈在基层〉热得〈出汗〉
【八】(5)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主语在前,表示陈述对象;谓语在后,表示陈述的内容。
例如:红旗‖飘扬天气‖好思想‖健康他是‖军人
(6)介宾短语
如:从今天(开始) 向我(走来) 对学校的情况(很熟悉),(坐)在小河边
(7)“的”字短语
如:男的(排左边) 大红的(是牡丹) 开车的买票的穿花衣裳的
一个短语还可以扩展成复杂的短语。
这样短语中包含短语。
扩展后的短语,能够表达比较复杂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
例如:迷人的秋色——一派迷人的秋色——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走进来——急急忙忙走进来——神色慌张、急急忙忙走进来
用“说”组成下列结构的动词短语
1、动+动——
2、动+宾——
3、动+补——
4、状+动——
5、状+动+宾——
6、状+动+补——
7、动+补+宾—— 8、状+动+补+宾——
9、能愿动词+动——
第三单元
单句
【九】
单句的句子成分: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
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符号:双横线“===”,划在主语下面。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
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一般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符号:单横线“”,划在谓语下面。
宾语:是动词支配的对象。
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
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符号:波浪线“﹏”,划在宾语下面。
定语:是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经常由名词、形容词、动词、代词充当。
一般定语与中心词之间有“的”字连接。
符号:小括号“()”,用在定语前后。
状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经常由副词、形容词、动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和方位词充当。
一般状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地”字连接。
符号:中括号“[ ]”,用在状语前后。
补语:是谓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语。
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副词充当。
一般补语与中心词之间有“得”字连接。
符号:单书名号“〈〉”,用在补语前后。
【附】句子成分分析口诀:
主要成分主谓宾,修饰成分定状补。
定语位于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的”定“地”状“得”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