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同步练习4 鲁科版必修1
化学(鲁科版)必修一同步练习:3-第1节碳的多样性 含答案

自我小测第1课时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1去味剂可以去除冰箱里的一些特殊气味,其去味原理是:去味剂具有吸附作用,能吸附物质散发的有特殊气味的气体。
下列物质中,可以做去味剂的是()A.干冰B.次氯酸钠C.石墨D.活性炭2石墨炸弹爆炸时能在方圆几百米范围内撒下大量石墨纤维,造成输电线、电厂设备损坏。
这是由于石墨()A.有放射性B.易燃、易爆C.能导电D.有剧毒3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依次装入()A.水;无水CaCl2固体B.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C.浓硫酸;饱和Na2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4有关NaHCO3和Na2CO3性质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Na2CO3产生的CO2少B.84 g NaHCO3、106 g Na2CO3分别与同浓度盐酸完全反应,Na2CO3消耗的盐酸是NaHCO3的二倍C.将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别倒入两种盐溶液中,都只有Na2CO3溶液产生沉淀D.通常情况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5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 )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B.通过灼热的炭层C.通过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6科学家发现C60后,近年又合成了许多球形分子(富勒烯),如C50、C70、C120、C540等,它们互称为()A.同系物B.同分异构体C.同素异形体D.同位素7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Na2CO3,现加热5。
00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使NaHCO3完全分解,混合物的质量减少了0。
31 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A.3。
38 g B.4。
58 gC.4.16 g D.4。
41 g8下列叙述可以肯定溶液中存在CO错误!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B.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该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加入Mg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D.加入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9请据下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版)鲁科化学必修一 3.1《碳的多样性》同步练习

第一节碳的多样性一、选择题(10*2=20只有一个答案)1、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它们都是电的良导体。
C.金刚石质硬,石墨质软。
D.他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关于Na2CO3和NaHCO3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CO3不如NaHCO3易溶于水。
B、NaHCO3比Na2CO3稳定。
C、石灰水能和NaHCO3反应,不于Na2CO3反应。
D、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3、人体吸入后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气体是()A、Cl2B、N2C、COD、CO24、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钟乳石③水垢④贝壳⑤蛋壳分别滴入盐酸时,会产生相同的气体的是()A、只有①②B、只有④⑤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5、已知某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① C + CO2=2CO ②CO +H2O =CO2+H2由此可以推断,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的顺序是()A、CO>C>H2B、C>CO>H2C、C>H2>COD、CO>H2>C6、要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A、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B、通过灼热的炭C、通过水D、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7、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不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相同C、是氧化还原反应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8.在空气中久置而不变质的是 ( )A、碳酸钠晶体B、漂白粉C.氧化钠 D、纯碱9、在盛有NaOH 溶液试剂瓶口,常看到有白色固体生成,该白色固体是( )A.NaOHB.Na 2OC.Na 2CO 3D.NaHCO 310、取两份质量相同的小苏打,一份直接与稀盐酸反应,另一份先加热至恒重,再与稀盐酸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消耗相同浓度的盐酸一样多B.消耗同浓度的盐酸后者多C.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一样多(不包括加热生成的)D. 与盐酸反应后相同条件下收集的气体后者多。
高中化学自然界中的元素第1节碳的多样性同步练习鲁科版必修1【精品】

第1节碳的多样性【模拟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关C60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一种单质分子C. 摩尔质量是720g ,1摩尔该物质含60摩碳原子D. 该物质能导电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 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C. 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D. 将等质量金刚石、石墨、C60 分别放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质量的CO2 可证明三者是同素异形体3、下列各组中是同素异形体的是()A. H2O2、H2OB. Cl2和氯水C. 含中子数分别是1和2的两种氢原子D. S4、S64、下列物质既可以与碳酸钠反应,又可以与碳酸氢钠反应的是()A. NaOH溶液B. CaCl2溶液C. C a(O H)2溶液D. 硝酸5、高温下,6gC和8gO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当碳、氧气已耗尽时,所得的产物是()A. 14克CO2B. 11克CO2和3克COC. CO2、、CO各7克D. 14克CO6、用足量的CO还原32g某种氧化物,将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60g沉淀,则该氧化物是()A. FeOB. Fe2O3C. CuOD. Cu2O7、用1L1mol/L的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A. 1:3B. 1:2C. 2:3D. 3:28、在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碳酸钠,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是()A. 等于1.06gB. 大于1.06g小于2.86gC. 等于2.86gD. 大于2.86g9、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中应分别盛放()A. 水;无水CaCl2固体B. 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C. 浓H2SO4 ; 饱和NaHCO3溶液D. 饱和NaHCO3溶液; 稀H2SO410、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和气体aL, 在密闭容器中用电火花引燃,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体积变为b L, 则原混和气体中CO的体积可能是()A. b LB. (a-b)LC. 2 (a-b) LD. (2b-a) L二、填空题1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和N2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紫色石蕊试液时,紫色石蕊试液没有变色;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有红色的铜生成;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第1课时) 作业

课后训练1.据报道,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世界上最薄的材料——碳膜片,其厚度只有一根头发的二十万分之一。
如下图,这种碳膜片状如蜂巢,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六边形单元向外延展而成,以下有关碳膜片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碳膜片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碳膜片与石墨的构造一样C.碳膜片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D.碳膜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和碳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2.科学家在不断深化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碳单质,对碳单质的研究现已开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碳科学。
以下关于碳单质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A.碳的各种单质都只含有碳元素B.碳元素的各种单质构造虽然不同,但物理性质差异不大C.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化学性质不同,其用处也不同D.碳元素的单质只有金刚石、石墨和C603.将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的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不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和石墨性质一样C.是氧化复原反响D.是化学变化但不是氧化复原反响CO ==CO2↑+H2O表示的是() 4.以下化学方程式中,可用离子方程式2H++23A.稀硫酸中滴加小苏打溶液B.稀盐酸中滴加纯碱溶液C.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响D.碳酸钾与足量醋酸反响5.为了验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
以下实验及判断中,正确的选项是() A.加热,观察是否有气体放出B.溶于水后加石灰水,看有无沉淀C.溶于水后加氯化钡溶液,看有无沉淀D.加热后称量,看质量是否变化6.为制备枯燥、纯洁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响生成的气体先后通入装有以下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最好依次装入()A.水;无水CaCl2固体B.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D.饱和NaHCO3溶液;稀硫酸7.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中HCO-3浓度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B.逐渐变小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后增大8.以下实验方案中,可以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是()①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响,量取产生的气体体积为b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②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响,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③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A.只有①②B.只有②③C.只有③D.全部可以9.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离子反响方程式解释生活中化学的应用。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3.1《碳的多样性》同步测试.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碳的多样性》检测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Na 23 H 1 Ca 40Ⅰ卷(选择题 50分)一、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气体中,均属于大气污染物的一组是( )A.CO、SO2、NO2 B.N2、O2、CO2C.H2、N2、SO2D.CO、CO2、SO22.下列关于NaHC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溶解度小于Na2CO3B.加热至200℃左右,可完全分解,利用这种性质,可由NaHCO3制取纯碱C.与Na2CO3相同质量时,分别跟足量盐酸反应后,则NaHCO3可得到较多的二氧化碳D.它是一种碳酸盐3.欲除去NaHCO3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可加人()A.饱和石灰水 B.NaOH溶液 C.盐酸 D.通人CO2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钠与水反应:2Na+2 H2O = 2Na+2OH-+H2↑B.氧化钠与盐酸:O2-+2H+ = H2OC.碳酸氢钠与稀硫酸: CO32-+2H+=H2O+CO2↑D.烧碱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HCO3-+OH-= H2O+CO2↑5.下列物质中与其它三组组成不同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 B.红磷、白磷C.氧气、臭氧 D.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HCO3―、Na+、OH―、K+B、CO32―、Ba2+、K+、NO3―C、Ba2+、OH―、Cl―、Na+D、CO32―、Na+、NO3―、H+7.在下列物质中,受热能放出某气体A,并将所得残渣与盐酸反应又能生成气体A的化合物是( )A、NH4HCO3B、K2CO3C、Ca(HCO3)2D、KClO38.为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人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应依次装人()A.水;无水CaCl2固体 B.饱和NaHCO3溶液;浓H2SO4C.浓H2SO4;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稀H2SO49.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A.Na2O2和CO2 B.Na和O2 C.NaOH和CO2 D.C和O210.下列各溶液与强酸溶液反应,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CO3―+H+=CO2↑+H2O 表示的是( )A、碳酸氢钾溶液B、纯碱溶液C、碳酸氢钙溶液D、小苏打溶液二、选择题(每题有1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0分)11.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影响植物的生长,例如水果越来越大。
高中化学碳的多样性学案4鲁科版必修1

碳的多样性学习目标:一、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二、明白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及其之间物理性质的不同及形成不同的原因。
3、了解碳及其化合物的普遍存在形式。
导学进程:碳是自然界中的最主要的元素之一。
其在自然界中能够以态和态形式存在。
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
一、同素异形体:碳的三种同素异形体:、、氧的两种同素异形体:、一、金刚石:的晶体,正八面结构,是最的天然物质,可用于装饰品,切割玻璃、大理石等。
二、石墨:色、质,导电性,常常利用作:3、C60足球烯足球烯是:色固体试探: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为何性质不同如此之大?二、普遍存在的含碳化合物由碳元素与、、、等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中碳主要以氧化物、碳酸盐等形式存在。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天然气:大理石:方解石:白云石:菱锌矿:菱镁矿:菱铁矿:苏打:小苏打:课堂达标:一、最近,科学家研制得一种新的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结构,化学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素异形体C.C60中含离子键 D.C60的式量是720二、以下气体因与人体的血红蛋白作用而引发中毒的是()3、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事实是()A.都具有较高的熔点B.都难溶于一般的溶剂C.在O2里充分燃烧都只生成CO2D.在一定条件下,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4、由CO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经分析测知含氧质量分数为70%,则该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体积比为()∶3∶33 ∶7∶15、将CO2通入下列物质的溶液中不与其反映的是()①Na2CO3②Na2SiO3③NaAlO2④C6H5ONa⑤Ca(ClO)2⑥CaCl2⑦CaCO3A.①③④⑤⑥B.①和⑥C.只有①D.只有⑥五、水蒸气通过灼热的煤所产生的混合气,其主要成份是CO、H2,还含有CO2和水蒸气。
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中含有CO和H2。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 作业

化学鲁科版必修1 第3章第1节碳的多样性作业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金刚石和石墨由相同的元素组成,因此它们具有相同的性质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单质2.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增大是产生“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自然界缓解“温室效应”的是()A.CO2+H2O===H2CO3(C6H10O5)n+6n O2 B.6n CO2+5n H2O−−−→光叶绿素C.NH3+CO2+H2O+NaCl===NaHCO3↓+NH4ClD.CaCO3+CO2+H2O===Ca(HCO3)23.在通风良好、燃烧正旺的煤炉中,下列反应最不容易发生的是()A.C+O2点燃CO2B.S +O2点燃SO2C.CO2+C高温2CO D.2C+O2点燃2CO4.向Na2CO3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溶液中的HCO-3浓度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增大B.逐渐变小是()A.地窖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B.地窖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C.地窖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D.地窖中含有大量的沼气9.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可能产生沉淀的是()A.CaCl2溶液B.Ca(OH)2溶液C.Na2CO3饱和溶液D.Na2SiO3溶液10.下列关于Na2CO3、NaHC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在相同状况时放出的CO2体积相同B.它们的物质的量相等时,跟足量的盐酸反应,所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相同C.它们的质量相等时,在水中电离出相同物质的量的Na+D.它们的质量相等时,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物质的量相同的CO2能力提升11.在含有7.4 g Ca(OH)2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气体后,得8 g白色沉淀,则通入CO2气体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A.一定是2.24 LB.一定小于2.24 LC.一定大于2.24 LD.可能小于2.24 L,也可能大于2.24 L12.(综合题)若将含HCl 0.20 mol的稀盐酸滴入到0.15 mol Na2CO3的溶液中,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为()Na2 CO3HCl NaClNaHCO3Amol0 mol0.05mol0.10molB 0.5mol0 mol0.20mol0 molCmol0 mol0.20mol0.10molDmol0.05mol0.15mol0.15mol13.(图表信息题)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碳的多样性-鲁科版高一化学必修1同步练习

第三章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7)1、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 A.3.38g B.4.58g C.4.16g D.4.41g2、向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A. -2-+3OH +CO +2H -32HCO +H OB. -2-+32OH +CO +3H -32HCO +2H OC. -2-+32OH +CO +4H 223CO H O ↑+D. -2-+3OH +CO +3H 22 2CO H O ↑+3、将足量2CO 通入KOH 和()2Ca OH 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 )和通入2CO 体积(V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C. D.4、有关C 60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一种单质分子C.摩尔质量是720g ,1摩尔该物质含60摩碳原子D.该物质能导电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碳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C.金刚石和石墨的相互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D.将等质量金刚石、石墨、C 60分别放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等质量的CO 2可证明三者是同素异形体6、下列各组中是同素异形体的是( )A.H 2O 2、H 2OB.Cl 2和氯水C.含中子数分别是1和2的两种氢原子D.S 4、S 67、某同学用3NaHCO 和3KHCO 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下列分析推理不正确的是(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1mol L -⋅B.根据表中数据能计算出混合物中3NaHCO 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g 时盐酸过量D.15.7g 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8、下列关于23Na CO 和3NaHCO 的性质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 233Na CO NaHCO >B.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233Na CO NaHCO >C.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233Na CO NaHCO >D.等质量的固体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2CO 的质量: 323NaHCO Na CO >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可用点燃的方法除去2CO 中混有的COB.将CO 、2CO 分别通入2CaCl 溶液中,都能产生白色沉淀C. CO 可用于人工降雨, 2CO 可用于光合作用D. CO 、2CO 都是无色气体,可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它们10、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含有2CO 、CO 、()2H O g 、2H 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如下连续处理(假定每步处理均反应完全): ①通过碱石灰时,气体体积变小; ②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时,固体变成红色; ③通过白色硫酸铜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 ④通过澄清石灰水时,溶液变浑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的多样性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
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8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变化中,在木炭燃烧时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A.2C+O2点燃2COB.C+O2点燃CO2C.CO2+C点燃2COD.CO2=C+O22.(2009年连云港质检)下列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的物理性质的实验是()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铅笔芯的主要原料是石墨,儿童在使用时不会引起中毒B.CO有毒,生有煤炉的居室可放置数盆清水,这样有效地吸收CO,防止煤气中毒C.“汽水”浇灌植物有一定的道理,其中CO2的缓释,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D.金刚石中所有的碳原子都按一定的方式连成一个向空间伸展的网络,而C60中每60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分子4.(2009年泰安质检)碳是自然界的基本构成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不停地转化、循环,构成了生机盎然的物质世界,如图为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图。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A.过程①中还可能有另外的含碳物质产生B.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主要是通过CO2的生成和消耗来实现的C.加速过程②将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D.只有使图中所示的各转化的总体保持基本平衡,才能维持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5.(2009年滨州质检)用1 L 10 mol·-1LNaOH溶液吸收08 mol 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A.1∶3B.2∶1C.2∶3D.3∶26.(2010年济宁一中质检)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体积(V)的关系正确的是()7.(2010年枣庄质检)旅游洞穴一般是指供游人观览的喀斯特洞穴。
多姿多彩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等碳酸钙沉积体是喀斯特洞穴中的主要景观。
由于游人呼吸有时会使旅游洞穴中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升高,可能造成的后果是()A.抑制碳酸钙沉积体的生长B.促进碳酸钙沉积体的生长C.使游客有憋闷的感觉D.使照明灯下的植物大量死亡8.近期《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为碳源,金属钠为还原剂,在470 ℃、80MPa下合成出金刚石,具有深远意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二氧化碳合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B.金刚石是碳的一种同位素C.钠被氧化最终生成碳酸氢钠D.金刚石中只含有共价键二、非选择题9.吸烟有害健康,科学实验表明香烟所产生的烟雾中至少有300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H2SO4,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他无明显现象,请回答:(1)①中现象说明____________ 。
(2)烟雾中是否存在CO?____________,做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
(3)③中无明显现象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10.A、B、C、D、E、F六种物质有如下变化关系,E是淡黄色粉末,判断:(1)写出A、B、C、D、E、F的化学式:A._________ 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直接写离子方程式)B→C:____________ ,E→B:____________ ,C→F:____________ ,F→C:____________ 。
11.(2010年枣庄质检)据统计,截止2009年11月4日,我国内地共发现19589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甲流感问题已成为目前人们关注的热点。
防控专家表示,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消毒可防甲型H1N1流感。
(1)下列含氯化合物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
A.HClB.KClO3C.HClOD.ClO2(2)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
A.MnO2B.KMnO4溶液C.稀硫酸D.Na2SO3溶液(3)漂白剂亚氯酸钠(NaClO2)在常温下放在黑暗处可保存一年,亚氯酸不稳定可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HClO2=4ClO2↑+H++Cl-+2H2O。
当1 mol HClO2发生分解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高效、无毒的广谱消毒剂,它可由KClO3在酸性条件下与Na2SO3反应制得。
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
12.(2010年烟台质检)市场上一种新型洗涤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两种常见物质固体A和液体B形成的白色结晶化合物,某化学小组对该洗涤进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1)提出问题:该洗涤剂中A和B各是什么?它们的配比如何?(2)定性实验探究:内;另取②上层清液少许,滴入稀MgCl2溶液(3)定量实验探究:为测定洗涤剂中A和B的配比,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仪器,组装一套测定某物理量的最简便的装置,该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是(填各接口的字母代号)____________,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欲达实验目的还必须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
(4)根据该结晶化合物的性质,你认为在储存和使用该洗涤剂时应注意的问是(写出任意一点即可)。
参考答案:1.解析:CO2不能分解,因此,D项错误。
答案:D2.解析:A选项可以证明CO2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能支持蜡烛燃烧,B选项可以证明CO2能与石灰水反应,C选项可以证明CO2溶于水显酸性,D选项只能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答案:D3.解析:CO难溶于水,B中方法不能防止煤气中毒。
金刚石为空间网状结构,以每个碳原子为中心形成一个正四面体,相邻碳原子作用力强;C60为球形分子,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形似足球,球面由五碳环和六碳环构成,球内为空,分子内相邻碳原子间作用力强,分子与分子间作用力弱。
答案:B4.解析:腐生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不但能生成CO2,也会生成其他含碳物质,如CH4等,A项正确;据题示可知,碳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循环主要是通过CO2的生成和消耗来实现的,B项正确;加速化石燃料的开发利用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C项不正确;只有CO2的释放和消耗保持基本平衡,才能维持大气中CO2的含量相对稳定。
答案:C5.解析:由于CO2与NaOH可能发生如下反应:CO2+2NaOH=Na2CO3+H2O、CO2+NaOH=NaHCO3,从反应可确定其界点为1/2、1。
又知:n(CO2)/n(NaOH)=0.8/1×1.0=4/5 (1/2 < 4/5 <1 ),故反应按上述两反应进行。
合并得:5NaOH+4CO2=Na2CO3+3NaHCO2+H2O。
由此确定出CO32-与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答案:A6.解析:本题的实质是考查离子反应的本质,亦是考查多反应均能发生时,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当K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时,CO2与OH-反应生成CO32-,CO32-与Ca2+结合为难溶的CaCO3,当OH-完全反应后,CO2与CO32-反应生成HCO3-,此时CaCO3还不会溶解,即沉淀量不减少,当CO32-消耗完后CO2再与CaCO3反应,此时沉淀的量开始减少,直至完全溶解。
答案:D7.解析:CO2的浓度升高,使Ca(HCO3)2的量增大,抑制CaCO3沉积体的生长,也使O2的浓度降低,让游客有憋闷的感觉。
答案:AC8.解析:同位素指的是具体原子而不是具体物质。
根据相应概念进行分析、判断,可知选项A、D正确,B错误;由金属钠的性质知识可知,选项C最终产物为碳酸钠,不正确。
答案:BC9.解析:要清楚题设情境是香烟所产生的烟雾,若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则一定含有CO2;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后,CO2已被除去,通过灼热的CuO后又产生了CO2,所以烟雾中一定存在CO;由于烟雾中还有其他成分,若黑色粉末无明显现象变化,很可能是Cu又被其他成分氧化的结果。
答案:(1)该烟雾中含有CO2(2)存在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CO还原CuO得到的Cu又被氧化,故看不到CuO变色。
10.解析:据C F的转化关系,可知C为碳酸盐,F为酸式碳酸盐,再结合E是淡黄色粉末,应为Na2O2,则A、B、C、D、F分别为Na、NaOH、Na2CO3、NaCl、NaHCO3。
答案:(1)Na NaOH Na2CO3 NaCl Na2O2 NaHCO3(2)B→C:CO2+2OH-=CO32-+H2OE→B:2Na2O2+2H2O=4Na++4OH-+O2↑C→F:CO32-+CO2+H2O=2HCO3-F→C:2NaHCO3Na2CO3+CO2↑+H2O11.解析:(1)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HClO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
故答案为B。
(2)过碳酸钠只发生还原反应。
一定与还原剂反应,且该物质能被H2O2氧化,故答案为D。
答案:(1)B(2)D(3)0.8×6.02×1023或0.8 N A(4)2ClO-3+SO32-+2H+=2ClO2↑+SO42-+H2O12.解析:(2)加入MnO2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O2),滴入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该物质是H2O2(或Na2O2的水溶液)。
取澄清液少许,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味且使带火星木条熄灭的气体,则该气体为CO2,取②的上层清液加入MgCl2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有CO32-,故固体物质一定是Na2CO3,那么液体物质只能是H2O2。
(3)由图⑤知产生O2,故可用已有装置用排水法测量产生O2的体积,由此求出H2O2的物质的量。
(4)该晶体化合物具有Na2CO3和H2O2的性质,因而贮存应置于阴凉干燥处处存放,使用时应注意H2O2的漂白性和Na2CO3的碱性。
答案:(2)Na2CO3H2O2(3)G接B,A接F氧气的体积A的质量或Na2CO3的质量(答洗涤剂的质量不给分)(4)若不慎滴入眼中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就医;置于阴凉干燥处密封存放;不要洗涤有色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