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历史数学人物的故事

合集下载

数学手抄报内容

数学手抄报内容

优选素材数学家的故事---祖冲之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人,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刻苦实践,最终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

.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绩,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

.祖冲之在前人成绩的根底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

.祖冲之究竟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一结果,现在无从考查,但由此可见他在治学上的顽固毅力和聪敏才智是令人敬佩的。

祖冲之计算得出的圆周率,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

祖冲之回和他的儿子祖暅〔也是我国有名的数学家〕一起,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球体体积的计算。

学习数学的意义数学是一门根底学科,也是一种工具。

它规律性强,能训练我们的思维能力;它注重方法方法,能让我们的思维更加敏锐;更重要的是,数学能援助我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

数学是人类探究世界,研究自然界任何事物的核心。

没有数学,就没有除了言语学科以外的其它学科,人类将会永远停滞不前!有很多看似枯燥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都有意想不到的应用。

比方二进制和圆锥曲线的原理,就是反光镜、冷却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数学的作用就是问一些看似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完全有可能推动人类进步的问题,学数学的意义是不光会做老师安排的作业,更重要的是把这些问题变成人人都喜听乐见的实际性成果。

如果没有数学,可以说就没有这个世界!数学符号数学符号的制造和使用比数字晚,但是数量要多得多,现在常用的就有200多个。

数量符号:如e、π等;运算符号:如+、-等;关系符号:如=、>等;结合符号:如〔〕、{ }等;性质符号:如±等;省略符号:如△、sin等。

.。

三年级手抄报数学家的故事

三年级手抄报数学家的故事

三年级手抄报数学家的故事一、祖冲之:圆周率背后的超级大脑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祖冲之这个超级厉害的数学家。

祖冲之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南朝时期。

那时候可没有咱们现在这么高科技的计算工具,啥电脑啊、计算器啊,统统没有。

但是,这可难不倒祖冲之。

他就对那个圆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想算出圆周率(π)到底是多少。

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这可不好算呢。

祖冲之就开始了他的“计算马拉松”。

他用一些超级复杂的方法,在小竹片上写写画画,算了一遍又一遍。

他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可是一个超级精确的数字啊!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能算到这个程度,就像现在有人能不借助任何工具就登上月球一样厉害。

祖冲之的这个发现对全世界都特别重要。

比如说,要是没有这么精确的圆周率,咱们盖房子的时候,那些圆形的柱子、拱门啥的就很难设计得准确;还有做车轮子,也会做得歪歪扭扭的。

所以,祖冲之就像一个数学界的大明星,他的名字和他算出的圆周率,一直被人们传颂到现在呢。

二、阿基米德:洗澡洗出的大发现再来说说阿基米德,这个古希腊的大数学家可有趣了。

阿基米德呀,特别聪明,满脑子都是奇思妙想。

有一天,国王让他帮忙鉴定一个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这可把阿基米德难住了,因为不能破坏皇冠啊。

他想啊想啊,想得脑袋都快冒烟了,还是没有办法。

这时候,他决定去洗个澡放松放松。

当他一屁股坐进澡盆的时候,不得了啦,水“哗啦”一下就溢出来了。

阿基米德那聪明的小脑袋突然就像被点亮的灯泡一样,他想到了!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它排开的水的体积。

他高兴得光着身子就跑上街大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街上的人都惊呆了,还以为这个大数学家疯了呢。

阿基米德可没疯,他用这个发现成功地解决了皇冠的问题。

阿基米德还有很多厉害的发明呢。

他发明了一种超级厉害的螺旋提水器,可以把水从低处提到高处,就像一个水上小电梯一样。

他的数学知识还帮助古希腊的士兵设计武器、建造防御工事。

数学手抄报数学名人故事

数学手抄报数学名人故事

数学手抄报数学名人故事# 数学名人故事。

一、祖冲之的“超级大脑”祖冲之可是咱中国古代超级厉害的数学家呢!那时候可没有什么高级计算器,全靠他自己的大脑和笔杆子。

祖冲之对圆周率那叫一个痴迷。

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这个数可不好算啊。

他就整天琢磨这个事儿,在自己的小屋子里,对着一堆算筹(那时候的计算工具,就像小木棍似的),不停地摆弄。

他计算圆周率的精度那可是相当惊人。

他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可比西方早了好多好多年呢!你想啊,就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在当时得花费多少心血才能算得这么精确。

而且祖冲之还把他的数学知识用到了实际生活中。

他制定了很精确的历法,让农民伯伯能更好地根据季节来种地,就像是给大自然和人类生活之间搭了一座精确的数学桥梁。

他就像一个数学界的魔法师,用数字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二、阿基米德的“浴缸发现”阿基米德是古希腊的一个超级大脑。

他这个人啊,做事情特别专注,对数学和物理那是爱得深沉。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个任务,要鉴定一个皇冠是不是纯金的。

这可把他难住了,因为不能破坏皇冠来鉴定啊。

阿基米德就整天冥思苦想,吃饭想,走路想,连睡觉做梦都在想这个事儿。

直到有一天,他去泡澡。

当他进入浴缸的时候,发现水溢了出来。

他那聪明的小脑袋一下子就开窍了。

他想到了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等于排开液体的体积这个原理。

他高兴得不得了,连衣服都没穿就跑上街大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这要是放在现在,估计得被当成疯子。

他就靠着这个发现,成功地解决了皇冠的鉴定问题。

而且这个浮力原理在后来的航海、建筑等很多领域都起到了超级重要的作用。

阿基米德就像一个从浴缸里诞生的科学精灵,给人类带来了伟大的科学发现。

三、高斯的“神速计算”高斯小时候就是个数学小天才。

有一次,他的老师想让同学们安静一会儿,就出了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让大家从1加到100。

这老师心里想着,这题够你们算一阵子的了,我可以偷会儿懒啦。

数学家的故事 小报内容

数学家的故事 小报内容

数学家的故事在数学领域,有许多杰出的数学家,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努力,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理解和掌握世界的工具。

以下是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一、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和哲学家,他对数学和哲学的贡献都很大。

他有一个重要的发现,即“毕达哥拉斯定理”,这个定理是关于三角形的边的关系的。

他发现,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这个定理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工程和物理学等领域。

二、牛顿牛顿是英国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对力、运动和万有引力等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发明了微积分学,这是一门研究变化和速度的数学分支。

他还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定律解释了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牛顿的工作对现代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高斯高斯是德国的数学家,他对数学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发现了许多重要的定理和公式,其中包括高斯公式,这个公式是关于正态分布的。

他还解决了许多重要的数学问题,例如哥德巴赫猜想和费马大定理。

他的工作对现代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1 —四、欧几里得欧几里得是古希腊的数学家,他对几何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写了一本名为《几何原本》的书,这本书是几何学的基础,包含了许多重要的定理和公理。

欧几里得的工作对现代几何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数学家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和发现的学科。

他们不仅在数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他们的努力和智慧也激励着我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追求卓越。

— 2 —。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报数学名人故事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报数学名人故事

四年级上册数学小报数学名人故事
刘徽(生于公元250年左右),三国后期魏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也是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其生卒年月、生平事迹,史书上很少记载。

据有限史料推测,他是魏晋时代山东邹平人。

终生未做官。

他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杰作《九章算术注》和《海岛算经》,是中国最宝贵的数学遗产。

《九章算术》约成书于东汉之初,共有246个问题的解法。

在许多方面:如解联立方程,分数四则运算,正负数运算,几何图形的体积面积计算等,都属于世界先进之列,但因解法比较原始,缺乏必要的证明,而刘徽则对此均作了补充证明。

在这些证明中,显示了他在多方面的创造性的贡献。

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十进小数概念的人,并用十进小数来表示无理数的立方根。

在代数方面,他正确地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及其加减运算的法则;改进了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在几何方面,提出了"割圆术",即将圆周用内接或外切正多边形穷竭的一种求圆面积和圆周长的方法。

他利用割圆术科学地求出了圆周率π=3.14的结果。

刘徽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

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的故事在人类的历史上,数学家扮演了不可忽视的角色,他们通过对数字和形式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世界的奥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数学家的故事源远流长,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述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探索他们的智慧和贡献。

第一位数学家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他创立了毕氏定理,成为几何学的重要基石。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是神圣的,他提出了“万物皆数”的观念,认为通过数学可以探索宇宙的真理。

他的理论影响深远,对后世数学家产生了巨大的启发。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另一位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

他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被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和方法,如计算圆周率的阿基米德方法。

他还在力学和静力学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发现不仅在古代广泛应用,而且在现代科学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我们转向近代数学家的故事。

爱因斯坦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但他也对数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的相对论理论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而相对论的推导离不开数学的严密推理。

爱因斯坦在数学和物理学的交叉领域展示了他卓越的才华,他的工作对于改变我们对于时空和宇宙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后,我们来看看数学家中的一位女性,黎曼。

作为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她是函数论和数论的开创者之一。

她在黎曼几何和复分析的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的理论为后世的数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黎曼通过对数学的深入研究,打破了性别壁垒,为女性在科学领域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以上只是数学家中的几位代表,每个数学家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贡献。

他们的研究不仅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也深刻影响了其他科学领域。

数学家的故事鼓舞人心,让我们看到人类智慧的辉煌,同时也激励着我们继续追求知识和探索未知的领域。

希望通过了解这些数学家的故事,大家能对数学有更深的理解和兴趣。

数学是一门美妙而神奇的学科,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让我们一起向这些伟大的数学家致敬,并继续传承和发展数学的智慧。

数学名人故事手抄报内容

数学名人故事手抄报内容

数学名人故事手抄报内容数学名人故事(一)徐光启(公元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吴淞(今属上海)人。

他从万历末年起,经过天启、崇祯各朝,曾作到文渊阁大学士的官职(相当于宰相)。

他精通天文历法,是明末改历的主要主持人。

他对农学也颇有研究,曾根据前人所著各种农书,附以自己的见解,编写了著名的《农政全书》,全书有六十余卷,共六十多万字。

明朝末年,满族的统治阶级从东北关外屡次发动战争,徐光启曾屡次上书论军事,并在通州练新兵,主张采用西方火炮。

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科学家。

他没有入京做官之前,曾在上海、广东、广西等地教书。

在此期间,他曾博览群书,在广东还接触到一些传教士,对他们传入的西方文化开始有所接触。

公元1600年,他在南京和利玛窦相识,以后两人又长期同住在北京,经常来往。

他和利玛窦两人共同译《几何原本》一书,1607年译完前六卷。

当时徐光启很想全部译完,利玛窦却不愿这样做。

直到晚清时代,《几何原本》后九卷的翻译工作才由李善兰(公元1811—1882年)完成。

《几何原本》是我国最早第一部自拉丁文译来的数学著作。

在翻译时绝无对照的词表可循,许多译名都从无到有,当时创造的。

毫无疑问,这是需要精细研究煞费苦心的。

这个译本中的许多译名都十分恰当,不但在我国一直沿用至今,并且还影响了日本、朝鲜各国。

如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四边形……这许多名词都是由这个译本首先定下来的。

其中只有极少的几个经后人改定,如“等边三角形”,徐光启当时记作“平边三角形”;“比”,当时译为“比例”;而“比例”则译为“有理的比例”等等。

《几何原本》有严整的逻辑体系,其叙述方式和中国传统的《九章算术》完全不同。

徐光启对《几何原本》区别于中国传统数学的这种特点,有着比较清楚的认识。

他还充分认识到几何学的重要意义,他说“窃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

清康熙帝时,编辑数学百科全书《数理精蕴》(公元1723年),其中收有《几何原本》一书,但这是根据公元十八世纪法国几何学教科书翻译的,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差别很大。

数学手抄报之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手抄报之数学家的故事

数学手抄报之数学家的故事一、阿基米德:泡澡泡出的重大发现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这家伙可有趣啦!有一天,国王让工匠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可是他怀疑工匠在王冠里掺了银子,就把阿基米德叫来,让他想办法鉴定王冠是不是纯金的,但又不能破坏王冠。

阿基米德想啊想啊,简直是绞尽脑汁。

有一次,他正在泡澡,当他一屁股坐进浴缸的时候,水就“哗啦”一下溢了出来。

阿基米德那聪明的小脑袋突然灵光一闪,他发现浸入水中的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的水的体积。

于是他兴奋得光着身子就跑上街大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他根据这个原理,通过测量王冠和等重量的纯金块排开的水的体积,成功地鉴定出王冠是否掺假。

阿基米德可真是个在生活小事中发现大科学的天才呢!二、祖冲之:与圆周率的“亲密接触”咱们中国也有超级厉害的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那个没有计算器,没有先进测量工具的年代,祖冲之就对圆周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圆周率就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这可是个很神奇的数字。

祖冲之就开始了他漫长而又艰辛的计算之旅。

他用算筹(那时候的计算工具,就像一根根小木棍),一遍又一遍地计算。

他白天算,晚上算,吃饭的时候可能都在想着圆周率的事儿。

他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这一成果可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呢!就像他在数学的赛道上一路狂奔,把其他国家的数学家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祖冲之的这个成就,让我们中国人在数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高斯:从小就是数学小天才高斯小时候就是个超级聪明的孩子。

在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想让同学们安静一会儿,就出了一道超级难的数学题:1 + 2 + 3 + 4 + … + 100等于多少?老师心想,这题够你们算半天的了。

可是小高斯不这么想,他眼睛一转,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他发现1 + 100 = 101,2 + 99 = 101,3 + 98 = 101……这样两两相加一共有50组,所以答案就是101×50 = 50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历史数学人物的故事
下面是有关于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为你提供了三篇历史数学人物的故事,供你参考。

一、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数学故事韩信点兵
我国汉代有位大将,名叫韩信。

他每次集合部队,只要求部下先后按l~3、1~5、1~7报数,然后再报告一下各队每次报数的余数,他就知道到了多少人。

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也叫隔墙算,或称为韩信点兵,外国人还称它为“中国剩余定理”。

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用诗歌概括了这一算法,他写道: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月正半,除百零五便得知。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3除所得的余数乘上70,加上用5除所得余数乘以21,再加上用7除所得的余数乘上15,结果大于105就减去105的倍数,这样就知道所求的数了。

比如,一篮鸡蛋,三个三个地数余1,五个五个地数余2,七个七个地数余3,篮子里有鸡蛋一定是52个。

算式是:
1×70+2×21+3×15=157
157-105=52(个)
二、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中国组合数学家陆家羲
陆家羲是中国组合数学家,生于上海一个贫苦市民家庭。

父亲是个收入低微的小商贩,母亲没有职业,靠给别人缝洗衣服弥补家计的不足。

他是这个家庭的独子,5岁开始上学,先后在上海正德小学、声扬中学和麦伦中学读书。

他十分珍惜父母亲辛劳节俭给他提供的读书机会,从小就勤奋好学,成绩优秀。

初中毕业后,因父亲去世家境困窘而中断学业,并到公共汽车五金材料行当徒工。

工余时,他仍孜孜不倦地读书自学,立志日后要攀登科学高峰。

上海解放后,他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的统计训练班。

短期学习后,于1952年5月被分派到哈尔滨电机厂生产科担任统计工作。

在此期间他自修了高中课程和俄语,并广泛涉猎天文、地理、文学、哲学、伦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1957年在职考入东北师范大学物理系接受高等教育。

1961年毕业分配到包头钢铁学院担任助教。

高校调整时该校下马,他被调入XX市教育系统,先后在XX市教育局教研室、包头8中、包头5中、包头24中以及包头9中等校担任物理教师直到逝世。

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期间,一次,他阅读了一本名为《数学方法趣引》的书——这是对他一生道路有决定意义的一件事。

这本书是我国老一辈数学家孙泽瀛编写的数学普及读物。

书中所介绍的两个问题——“柯克曼女生问题”和“斯坦纳系列问题”强烈地吸引了他,使他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愿望。

此后,对这两个组合设计问题的追求再也没有同他的生活分离。

他的本行专业不是数学。

尽管数学是理工科的基础课,但对从事数学
研究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50年代末期的中国也还没有开始对组合数学的系统研究,没有中文的参考书。

他也难以找到向这方面求教的行家。

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和条件下,他靠顽强的毅力而闯入组合设计领域。

对于一个外行来说、起步时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

“女学生问题”如果对于较小酌阶数,还可以作为一种数字游戏,以拼拼凑凑的方式去寻求答案。

但随着阶数的增大,设计问题的成功已远非碰运气所能奏效的了。

在众多的(甚至近乎天文数字的)可能排列组合中去搜寻少得可怜的正确组态真犹如大海捞针,即使是现代高速计算机也难以完全胜任。

这里的关键是要掌握现代设计理论的方法和工具。

意识到这一点,他感到首先必须去艰苦地学习,才能尽快地进入前沿而想方设法地学习。

笔者曾经有幸在他生前于1983年大连会议上听他讲过这样一段话:“我从一名数学外行最终得以入门进到组合设计的前沿,一要感谢孙泽瀛先生的小册子,它确实对我是一个有趣的向导;二要感谢那些可供不同层次读者学习的专业书籍。

我没有时间也不需要从头到尾去读大部头的专论。

我是带着问题学,实用主义式的。

我当然还要感谢国内外数学界前辈和同行的工作,他们的文章为我打好了基础,也使我从中借鉴了不少好的方法。

”这就是他所选择的学习道路和研究方式。

这既是一条捷径,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进入大学后,他借阅有关的书籍,逐一学习自己不懂的数学概念、术语、方法,学习组合设计理论的方法。

他边学边实践,搞懂了就去联想、构思,从实用中尝到甜头,提高信心,再进一步学习。

这个期间,他先后学习了近世代数、
初等数论、0—1矩阵理论、有限几何、差集理论以至正交拉丁方理论等多个数学分支。

热切地追求真理的愿望和顽强执着地向既定目标迈进的精神,使图书馆、资料室、走廊灯下、校园僻静处都成了他的数学天地。

在这个天地中,他的辛劳勤奋不仅使他以优异成绩取得物理专业的毕业文凭,而且完成了他自己的第一篇数学论文,在攻克“柯克曼女生问题”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工作以后,他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

为了能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再在自己心心思念的两个数学问题上投入力量,他投入了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不分日夜、没有节假、理发周期一再增长、简单的饮食乃至婚姻大事也一直被忽略到37岁的年纪。


们都知道居里夫妇的实验室,既类似马厩,又宛若马铃薯窖。

但是谁又能和中国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艰难程度相比呢?陆家羲一家4口挤住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小屋内,这既是卧室,又是厨房和写字间。

室内仅有一些陈旧的家俱和寒酸的衣物。

唯一的一张可写字的桌面要让给上学的女儿用。

他是趴在多处贴补了旧报纸的破土炕上演算着世纪性难题!包头地处边睡,信息闭塞,资料缺乏。

为了查阅文献,他除了通过各方面关系与一些高校的图书资料部门取得联系外,还不时要千里迢迢自费进京。

他唯一的业余爱好是欣赏京剧唱段,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的京剧唱片换成了英语唱片。

他的一切:家庭生活、时间、精力和有限的金钱都完完全全地付给了唯一的目标——攻克尖端、他逝世后,他的女儿在“悼念爸爸”的短文中遗憾地写道:
“爸爸,您走得这样匆忙,……您前几年提出要照一张全家福,可一直没抽出时间。

如今,我们只有把这张全家福印在心上了。

”他的妻子曾说:“……是祖国和人民将他培养起来的。

……他所以不分昼夜地拼,更重要的还是要干出成绩来报效国家,报效人民。


三、小学生数学手抄报内容——中国著名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
祖冲之(429-500),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祖冲之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个管理朝廷建筑的长官。

祖冲之长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就读了不少书,人家都称赞他是个博学的青年。

他特别爱好研究数学,也喜欢研究天文历法,经常观测太阳和星球运行的情况,并且做了详细记录。

宋孝武帝听到他的名气,派他到一个专门研究学术的官署“华林学省”工作。

他对做官并没有兴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专心研究数学、天文了。

我国历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据研究天文的结果来制定历法。

到了宋朝的时候,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

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号)。

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也就是两年冬至点之间的时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冲之请求宋孝武帝颁布新历,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议。

那时候,有一个皇帝宠幸的大臣戴法兴出来反对,认为祖冲之擅自改变古历,是离经叛道的行为。

祖冲之当场用他研究的数据回驳了戴法兴。

戴法兴依仗皇帝宠幸他,蛮横地说:“历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应该改动。

”祖冲之一点也不害怕。

他严肃地说:“你如果有事实根据,就只管拿出来辩论。

不要拿空话吓唬人嘛。

”宋孝武帝想帮助戴法兴,找了一些懂得历法的人跟祖冲之辩论,也一个个被祖冲之驳倒了。

但是宋孝武帝还是不肯颁布新历。

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尽管当时社会十分动乱不安,但是祖冲之还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学。

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

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

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

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在科学发明上是个多面手,他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XX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

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晚年的时候,掌握宋朝禁卫军的萧道成灭了宋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