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远程监测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单片机作为一种集成了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接口等功能的微控制器,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使用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环境和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干预的需要,并实现自动化。
意义:1. 提高监控效率: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和控制设备,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这大大提高了监控效率,减少了系统故障和人为失误的可能性。
2. 降低成本:传统的监控系统通常需要人工巡检,这不仅浪费人力资源,还增加了成本。
而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能够自动化地实现远程监控,无需人为干预,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3. 提高安全性: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能够灵活地监控和控制设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4. 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通过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远程访问和控制设备。
这种灵活性和便捷性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使其能够快速响应和处理各种事件。
5. 提高生产效率: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收集设备运行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使得用户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状况,从而能够针对性地优化设备运行方案,提高生产效率。
6. 降低能耗:通过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用户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的能耗情况,并根据数据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这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浪费,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 实现智能化管理: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可以与其他智能化设备和系统进行联动,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控制。
这将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控制权,能够更好地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综上所述,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具有提高监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安全性、实现远程访问和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以及实现智能化管理等多方面的意义。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单片机远程监测系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监测系统调研报告

监测系统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监测系统在各个行业中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大。
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收集、处理和分析各类数据,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帮助解决问题和优化运营。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监测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了解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背景1. 监测系统的定义和功能监测系统是利用传感器、仪器、设备等技术手段对特定对象或环境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和展示的系统。
其主要功能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展示等。
2. 监测系统的应用领域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测、安全监测、交通监测、能源监测、制造监测等。
不同领域的监测系统根据其特点和需求有所差异,但都具备对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能力。
三、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1. 监测系统的现状当前,监测系统已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城市交通监测系统、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等。
这些系统通过引入新的技术手段和算法,不断提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并将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紧密结合,提高了监测系统的综合性能。
2. 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监测系统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能化发展,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于监测系统,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智能化水平;二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管理;三是跨领域整合,将不同领域的监测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提供综合性的监测方案。
四、监测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1. 环境监测领域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水质污染、噪音等环境指标的变化,并将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展示和报警。
此外,还可以应用于园林绿化、农业环境等方面。
2. 安全监测领域安全监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用于监测火灾、气体泄漏、结构安全等情况。
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
3. 交通监测领域交通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收集和分析道路交通流量、拥堵情况、车流速度等信息,为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
石油石化装备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研究

01 一、背景介绍
03 三、研究内容
目录
02
二、相关文献综述与 现状
04 四、结果与讨论
05 五、总结与展望
06 参考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石油石化装备的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已经成为行 业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次演示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旨在为石油石化行业的 智能化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帮助。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将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一个集数据采集、处 理、分析和预测于一体的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
1、数据采集: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石油石化装备的关键部位, 获取振动、温度、压力等重要参数。
2、数据处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预处理和分析, 提取与设备运行状态相关的特征信息。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石油石化装备的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进行了 广泛的研究。一些研究集中在基于振动分析、声发射技术、油液分析等传统的故 障诊断技术上。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设备的运行状态,但是往往需要 人工参与,且对早期故障的敏感性不够。另外,一些研究涉及到物联网、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为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五、结论
复杂装备远程智能监测、诊断与维护系统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谢谢观看
四、结果与讨论
通过构建远程在线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我们能够实现对石油石化装备的实 时监控和智能诊断。具体成果包括:
1、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通过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预测,可以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故障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
2、降低维护成本:系统能够根据监测数据提供优化建议和决策支持,帮助 企业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维修和更换成本。
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原理
远程监控最早来自于医疗系统中的远程诊断系统。监控系统的演变,是一个从集中监控向网络监控的发展历史。 监控技术大致经过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单机监控系统,主要是针对单台或者单一类型的设备进行监控,系 统是封闭的,状态信息仅仅供内部使用第二个阶段是集中式监控系统,由多台计算机组成,其中一台计算机控制其 他多台计算机进行监控第三个阶段是网络范围内的远程监控系统。
系统简介
远程监控是建立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图形技术上的一个新的应用。远程监控是指 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系统实现对远程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监视和控制,能够实现远程监控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 称为远程监控系统。远程监控技术是远程监测与控制技术的结合是本地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系统特别是对远端的 控制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
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本地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系统特别是对 远端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的系统
01 系统简介
03 系统分类 05 系统结构
目录
02 原理 04 系统功能分析 06 应用及意义
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是本地计算机系统通过网络系统特别是对远端的控制系统进行监测与控制的系统。系统 结构包含现场智能设备层、SCADA监控层以及远程操控层。远程监控技术可以对各监控对象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监 控,也意味着各种异地资源通过网络连接的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
远程监控层
远程监控层位于整个系统的上层部分,是整个系统面向世界的窗口。这一部分提供给管理人员一个方便的管理 手段,使管理人员能从任一地点实现对控制设备的管理。它要与各个现场监测系统进行通讯,将各现场监测系统的 信息进行处理和存贮,为远程控制提供依据。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维修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维修管理系统研究1. 内容概览随着物联网(IoT)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设备监控与维护管理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检查、定期维护和故障后维修,这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难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测性维护,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本文深入研究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维修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部署在机械设备上的传感器和智能设备,实时收集设备的运行状态、工作环境、性能参数等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中央监控平台进行分析处理。
系统还具备故障诊断和安全预警功能,能够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潜在安全隐患时及时发出警报,指导现场人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本文还探讨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适应性,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在物联网应用中的共性和差异,并针对特定行业和应用场景提出了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通过实际案例验证,证明了该系统在提高机械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维修管理系统是实现机械设备智能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对于提升工业生产水平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1 研究背景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管理过程中,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提升管理水平。
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维修管理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物联网应用场景,已经在许多企业和工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的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维修管理系统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系统稳定性不高、数据传输速度慢、故障诊断准确率不高等。
研究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维修管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现有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一种具有高效、稳定、可靠的机械设备远程监测与维修管理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研究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研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物联网已逐渐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这个基础上,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也呼之欲出。
本文将从物联网与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关系入手,探讨其实现原理、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物联网与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关系物联网是指许多物体都装有可以感知和通信的装置,通过网络互相沟通、协同工作,实现信息的共享、处理与利用。
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则是将物联网的概念应用于设备监控领域,通过网络连接、数据传输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远程设备的数据监测、分析、控制及管理。
物联网与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物联网提供了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所需的技术支持,而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则是物联网的一项具体应用。
二、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实现原理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具体实现需要依靠以下技术手段:1. 硬件设备: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需要使用与被监测设备相匹配的装置,将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网络通讯器等设备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设备监测系统。
2. 网络通信: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需要通过网络连接被监测设备与监测终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常用的网络通信方式包括蓝牙、WiFi、GPRS、3G、4G等。
3. 数据处理及分析: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将被监测设备的数据传输到监测终端,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算法,将数据转化为可视的数字化信息,以供人们进行判断和决策。
4. 远程控制: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实现远程开关、调整、维护等多种功能。
三、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工业生产监测: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压力、流量等参数,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故障诊断与维护:智能设备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设备的故障进行诊断和判断,并远程进行调整和维护。
挖掘机远程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This article’s summarizes appear in the last chapter of the paper , this chapter points out the deficiencies exist in the work as well as the direc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improvements .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 the task’s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remote monitoring technology’s research status in our country and abroad , through analysis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demand in excavator’s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 and fully understand thetechnologies relate to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s , developed the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s overall design project.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是在挖掘机方面,对远程监测技术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研究的重点在于提高设备的信息化、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努力完善产品的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微电子技术、嵌入式技术[9]、GPS全球定位系统[10]、GIS地理信息系统[11]、GSM/GPRS无线通信技术[12-13]、现场总线技术的日渐成熟为挖掘机远程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4]。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策略分析

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策略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策略分析是当前工业领域中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的策略分析,为工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解决方案。
一、物联网技术在设备远程监控中的应用1.1物联网技术概述物联网技术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数据传输设备及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对各种设备、物品进行实时感知、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和智能处理的一种网络化智能系统。
在工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生产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并及时获取数据信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1.2物联网技术在设备远程监控中的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进行设备远程监控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可以实现对多个设备进行集中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其次,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算法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最后,在发生故障时可以及时响应并进行远程维修,减少停机时间。
1.3物联网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目前,在各个行业都有着丰富的物联网应用案例。
例如,在制造业领域,通过部署传感器网络对机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利用云计算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在能源行业,则可以通过智能电表和智能电表系统实现对电力消耗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等。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故障诊断策略分析2.1设备故障诊断概述设备故障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机器或装置无法正常运转或达到预期效果的情况。
针对不同类型的故障需要采取相应的诊断方法来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修复。
2.2基于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故障诊断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来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在线检测功能可以帮助快速定位问题所在;其次,在云端平台上可以存储历史数据并建立模型来预测可能出现问题;最后,在线维修功能也大大减少了维修时间。
2.3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改进故障检测准确性目前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改进故障检测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陈新宇1 周锋2 王丽华1 荀东升31.天津科技大学2.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3.天津普辰电子公司 摘要:论述了基于Internet的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研究了以D ataSocket 和A ctiveX技术来实现远程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的传输和显示,以德国进口的大型珩磨机为例,采用C lient2serv2 er(C S)模式,实现了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测和简单的故障诊断。
关键词:远程监测 数据采集 C S模式Study on Rea l-ti m e M on itor i ng Syste m for Re m ote Equ ip m en tChen X inyu Zhou Feng W ang L ihua Xun Dongsheng Abstract:T he m ethods of real ti m e monito ring fo r remo te equi pm ent are discussed based on virtual instru2 m ents(V I).A new m ethod of data trans m issi on and disp lay of running status of the equi pm ent is studied by D ataSocket and A ctiveX techno logy.T ake ger m an i m po rted grinding m ach ine fo r examp le,the real2ti m e moni2 to ring system fo r the remo te equi pm ent is realized in client2server(C S)mode.Keywords:remo te monito ring data acquisiti on client2server(C S)mode1 概述网络测控是融合通信网络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一门前沿应用学科。
实现测控技术网络化的实用意义至少有以下3点。
1)有利于降低测控系统的成本。
利用网络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的检测设备联系在一起,使昂贵的硬件、软件在网络内得以共享,减少设备的重复投资。
2)有利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
通过网络,一台计算机采集的数据可以立即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操作人员也可以在另一台计算机控制这台计算机的采集及输出。
3)有利于实现设备的远距离诊断和维护。
特别是进出口设备,如果能实现基于In ternet跨国的远程监测和诊断,将大大降低维修费用。
因此,网络测控是当今测控技术发展的方向。
2 实现原理与构成2.1 实现原理设备远程监测的原理是:用户连接到网络上,通过远程访问的客户程序发送客户身份验证信息和与远程主机连接的要求,远程主机的服务器端程序验证客户身份,如果验证通过,就与客户建立连接,并向用户发送验证通过和已建立连接的信息。
这时,用户便可以通过客户端程序监控或向远程主机发送要执行的指令,而服务器端程序则执行这些指令,然后把执行的结果传递给客户端,并在客户端按一定规则显示出来。
远程控制软件一般为C S模式,即客户 服务器模式。
这种模式包含2个部分:一个客户端程序,一个服务器端程序。
使用前需要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主控端计算机上,将服务器程序安装到被控端计算机上。
2.2 系统的硬件构成设备远程监测系统根据被测设备的配制而异,通常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有些设备本身具有联网能力,可以直接接入网络;而大多数设备不具备这样的接口,因此,一般须通过传感系统将被测设备运行状态转换成电量,信号调理单元将转换的电信号进行适当的处理(诸如放大、调制、滤波等),直到便于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服务器通过In ternet将信息传输到网上,并传输到远程监84 电气传动 2005年 第35卷 第2期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测端,监测端根据此信息可以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监测,并判断和了解远程设备的工作状态。
图1 设备远程监测系统构成原理图2.3 系统的软件构成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的基础是数据传输,包括测量数据的传输及控制命令的传输。
因此,如何保证数据准确高效地传输是本系统实现的关键所在。
D ataSocket 是N I 公司提供的一项软件技术,它通过网络传送测试数据就如同向一个文件中写入信息一样方便。
可以使用D ataSocket 组建一个远端的测试节点,在该节点上运行应用程序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控制等任务,并利用D ataSocket 提供的功能通过网络将测试数据发送回本地PC 节点。
借助它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和数据源之间共存数据。
D ataSocket 还可以访问本地文件及H T T P 和FT P 服务器上的数据,D ataSocket 为底层通信协议提供了一致的A P I ,编程人员无需为不同的数据格式和通信协议编写具体的程序代码。
而且通常这些数据源分布在不同的计算机上。
D ataSocket 使用一种增强数据类型来交换仪器类型的数据,这种数据类型包括数据特性(如采样率、操作者姓名、时间及采样精度等)和实际测试数据。
可以看出,D ataSocket 是面向高层应用、非常适合测控领域使用的网络技术。
D ataSocket 控件包含以下3个工具。
1)D ataSocket A ctive Con tro l ——连接数据源和数据库,并使其共享数据的元件。
因为它是一种A ctive 控件,可以用它在VB 、V C ++、Bo r 2land 和D elp h i 的A ctiteX 环境中开发数据应用程序。
2)D ataSocket Server ——在2个应用程序间采用D ST P 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交换。
在服务器端运行了D ataSocket Server 后,当在客户端运行基于D ataSocket A P I 的应用程序时,就可以使诸如In ternet 这样的网络连接是可访问的。
3)D ataSocket Server M anager ——用以对D ataSocket Server 进行配置。
通过配置,可以进行对用户的读、写等权限的授予和取消,并且可以选择是否支持多用户。
基于In ternet 的信息传递可以遵循TCP 和UD P 两种数据传输协议进行,其中TCP 是面向联接的,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设备的远程监测需要得到完整准确的测量数据,因此适于采用TCP 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
美国N I 公司的D ataSocket 技术实现了基于In ternet 的网络测控功能。
D ataSocket 遵循TCP IP 协议,并对底层进行了高度封装,只需要U RL和所需传输的数据,即可通过因特网进行实时的数据传输。
3 基于D ataSocket 技术的远程监测控制系统的实现 基于D ataSocket 的远程监测控制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D ataSocket 远程监测及控制模型 安装有PC I 8333多功能数据输入输出卡的计算机上运行D ataSocket 服务器,可放在工作环境较恶劣、不适合工作人员现场操作的地方。
作为远程监测控制的C lien t 端则完全取得对现场计算机的控制权。
C lien t 端向ServerSocket 发送采集指令,并将采集参数传递给Server ,Server 接到采集命令后,根据接收到的参数信息进行采集。
采集完毕将采集数据写入D ataSocket 服务器。
C lien t 端自动从D ataSocket 服务器获得数据。
Server 只传递原始数据,对数据处理全部在C lien t 端进行。
当需要输出时,C lien t 端可向Server 发送输出指令,并设置输出的电压值。
以德国进口的大型珩磨机为例,实现了设备的远程监测,德国进口的大型珩磨机本身具有并行的输出接口,可以通过数据采集卡与计算机通信,PC I 8333多功能数据卡实现对珩磨机的数据采集。
采集程序用L abw indow s CV I 开发,用户端用V isual C ++和Com ponen ts 2.0开发,异地2台计算机分别运行服务器程序和客户程序,图3和图4分别为服务器端和客户端运行时的界面。
94 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电气传动 2005年 第35卷 第2期 图3 服务器端的数据采集图4 客户端的数据显示4 结论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从试验结果来看,本系统在局域网中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而在In ternet 上的实现效果则取决于网络带宽。
随着光纤宽带的发展,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1 张毅刚,乔立岩编著.虚拟仪器软件开发环境L ab W indow s CV I 6.0.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2 李建文,朱名铨.监测设备网上实时监测研究.航空精密制造技术,2003,1(39):36~39收稿日期:2004201215修改稿日期:2004212211(上接第30页)∃e (K )=e (k )-e (k -1)(3)K m =0,当e (k )>K k F s 时1,当e (k )<K k T s 时式中:K p 为比例系数;T 为采样周期;T i 为积分时间常数;T d 为微分时间常数;F s 为张力设定值;F p (k )为第k 次张力采样值;K k 为控制系数(由调试时确定);K m 为积分作用系数;u (k )为控制器输出信号;e (k )为偏差信号;∃e (k )为偏差信号增量。
采用该算法,既保证了积分的作用,又减少了超调量,使控制性能有较大的改善。
保证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张力F 变化始终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张力检测分析图如图8所示。
图8 张力检测分析图 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
完成张力信号的数据采集、数字滤波及数值运算,为控制处理模块实时提供数据。
张力信号计算算法如下:G =F 1co s Η1+F 2co s Η2+W当F 1=F 2=F ,Η1=Η2=Η时G =2F co s Η+W 式中:W 为受力轮自重。
键盘程序模块。
完成键盘扫描,接收键入的各种键信号后送相关程序处理,键盘由数字键、功能键组成。
显示模块。
根据主程序的协调与控制,完成设定值的显示,张力值的动态实时显示。
5 结束语琴弦张力控制系统的研制成功和使用,使原来的机械式琴弦生产设备在整体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增加较少的投资即可增强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使操作更方便,产品一致性也更好,最终使产品的合格率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1 鲍小南.单片机基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2 刘国荣.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3 余人杰.计算机控制技术.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收稿日期:2003208227修改稿日期:20042102155 电气传动 2005年 第35卷 第2期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