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合集下载

电梯智能监控系统

电梯智能监控系统

电梯智能监控系统第一点:电梯智能监控系统的概述电梯智能监控系统是一种集成了现代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系统,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舒适性,同时降低电梯的维护成本和提高电梯的管理效率。

电梯智能监控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电梯控制系统、电梯监测系统、电梯通信系统和电梯管理信息系统。

电梯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电梯的运行,包括电梯的启动、停止、加速、减速、开门、关门等操作。

电梯监测系统负责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包括电梯的速度、位置、加速度、电压、电流等参数。

电梯通信系统负责实现电梯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包括电梯的控制命令、运行状态、故障信息等。

电梯管理信息系统负责对电梯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提供电梯的运行状态报告、故障预测、维护计划等功能。

电梯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是电梯监测系统。

该系统通过安装在电梯各个关键部件上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电梯的运行数据,包括电梯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电压、电流等参数。

将这些数据通过通信系统传输到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单元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电梯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维护人员及时进行处理。

电梯智能监控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提高电梯的安全性。

通过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可以及时发现电梯的异常情况,避免电梯发生故障和事故。

2.提高电梯的可靠性。

通过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数据,可以及时发现电梯的潜在问题,提前进行维护和修复,减少电梯的故障率。

3.提高电梯的舒适性。

通过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数据,可以精确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加速度,提供平稳和舒适的乘坐体验。

4.降低电梯的维护成本。

通过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数据,可以精确了解电梯的运行状态,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维护和维修。

5.提高电梯的管理效率。

通过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数据,可以实时了解电梯的运行状态,提供电梯的运行状态报告,帮助管理人员进行决策。

第二点:电梯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电梯智能监控系统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商业楼宇、住宅小区、公共交通站点、医院、学校等。

杭州市电梯物联网整体设计方案

杭州市电梯物联网整体设计方案

杭州市电梯物联网规划设计方案中国电子工业部第五十二研究所电子五十二所和华数数字电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2011-07-25目录第一章规划设计概述 (3)1.1 项目背景 (3)1.2 设计原则 (3)1.3 设计依据 (5)第二章电梯物联系统整体规划 (8)2.1 电梯物联体系架构 (8)2.2 电梯物联系统拓扑图 (10)2.3 电梯运行管理模块 (11)2.4 电梯监控管理模块 (13)2.4.1系统逻辑架构 (14)2.4.2 系统功能介绍 (20)2.5 电梯应急视频管理模块 (22)第三章网络系统规划 (26)3.1 系统架构规划介绍 (26)3.2 业务流程介绍 (27)第四章网络系统设计 (31)4.1宽带城域IP网络设计 (32)4.1.1网络带宽的保障 (32)4.1.2组网设计图如下: (33)4.2 电梯无线WIFI宽带网设计 (35)4.2.1 电梯无线WIFI宽带组网图 (35)4.2.2 电梯无线组网说明 (36)4.2.3无线WIFI模块技术指标 (37)4.2.4统一网络管理系统 (39)第五章系统实施验收和服务承诺 (41)5.1质量保证 (41)5.2技术培训 (41)5.3系统实施规范 (41)5.3.1系统实施规范目的 (41)5.3.2适用范围及总体要求 (41)5.3.3系统实施技术要求 (41)第六章售后服务部分 (46)6.1服务体系综述 (46)6.2系统日常维护方式 (47)6.3故障申告与故障处理承诺 (48)第七章方案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规划设计概述1.1 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梯的数量增长迅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我市目前在用电梯为4.3万余台,市政府还计划为楼层高于6层的房屋改造加装电梯,估计约在2~3万部电梯,数量为全省第一,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电梯数量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经成为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特种装备(电梯)物联网智慧监管系统

特种装备(电梯)物联网智慧监管系统

特种装备(电梯)物联网智慧监管系统前言电梯,是一种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机电设备,长时间运作会引发机器故障。

据统计,使用10-15年的电梯已进入“老龄化”阶段,故障率最高,电梯维保缺乏安全监管技术手段,涉及多重责任单位,难于管理监督,组建特种设备(电梯)应急处置机构迫在眉睫。

目前已有多座城市建设完成电梯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96333电梯应急救援电话一.特种设备(电梯)物联网特种装备(电梯)物联网智慧监管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通过对电梯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电梯内情况实时监控,实现电梯故障自动告警、电梯困人紧急救援及视频安抚等应急处置机制以及实现电梯维保监管、考核等远程综合监管平台。

二.特种设备(电梯)物联网解决方案A.成立电梯应急处置中心1.组建电梯应急处置机构:成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审批及人员招募;维保救援单位任务部署、考核。

2.建设96333救援专线:7*24小时接处警、救援任务下派、救援过程监管、救援结果核实确认、救援情况记录备案。

3.规划网格化救援站点:救援网格站点划分、救援站点动员培训、三级救援站点落实、每站点覆盖60-800部电梯。

网格化救援4.电梯救援3级响应:一级响应——维保单位救援;二级响应——网络站点救援、三级响应——专家指导公共救援。

1110119120求援人接警中心维保单位救援站点A 救援人员指挥层专家救援组救援人员决策层主管领导知识库应急处置中心救援站点B 维保救援站点23三级响应5.移动单兵救援全程监管:救援人员GPS/北斗定位;救援行动视频监控、救援环节语音指挥、救援过程录像、救援人员紧急情况呼救、取证拍照。

6.电梯故障统计分析:在用电梯按类别、品牌、分布区域统计;故障电梯按区域、使用场所性质统计;按故障电梯使用年限、时间段统计;同一电梯发生5次以上故障统计分析;故障原因统计分类等。

7.接处警信息公布:典型事故案例曝光、救援响应情况排名、维保救援单位末位淘汰、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电梯系统解决方案(3篇)

电梯系统解决方案(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工具,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传统的电梯系统在安全、舒适、节能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为了满足现代高层建筑的需求,本文提出了一套电梯系统解决方案,旨在提高电梯系统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二、电梯系统现状及问题1. 安全问题:传统的电梯系统在安全性能方面存在隐患,如电气故障、机械故障、控制系统缺陷等,容易导致乘客受伤甚至生命危险。

2. 舒适性问题:电梯在运行过程中,速度不稳定、抖动、噪音等问题严重影响乘客的舒适度。

3. 节能性问题:传统的电梯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耗较高,不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

4. 维护管理问题:电梯系统的维护管理较为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

三、电梯系统解决方案1. 安全保障方案(1)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和传感器,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2)完善的安全保护装置:在电梯系统中设置多种安全保护装置,如紧急制动装置、限速器、缓冲器等,确保电梯在发生故障时能够迅速停车。

(3)智能故障诊断系统:通过收集电梯运行数据,实现智能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 舒适性提升方案(1)优化电梯运行曲线:通过调整电梯的运行速度和加速度,使电梯在启动、运行、停止过程中更加平稳,减少抖动和噪音。

(2)改善电梯内部环境:采用环保材料,降低电梯噪音;安装空气净化系统,提高空气质量。

(3)智能调度系统:根据乘客需求,合理分配电梯资源,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3. 节能降耗方案(1)采用节能电机: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梯电机,降低电梯系统的能耗。

(2)智能变频调速:根据电梯的运行状态,智能调节电机转速,实现节能运行。

(3)智能照明系统:根据电梯运行时间和乘客需求,智能调节照明亮度,降低照明能耗。

4. 维护管理方案(1)建立完善的电梯维护管理体系:制定严格的维护管理制度,明确维护保养周期和内容。

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建立方案(三篇)

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建立方案(三篇)

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建立方案电梯安全一直是一个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

为了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建立电梯安全监测平台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建立的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系统架构设计:- 前端:用户界面提供实时监控、告警通知、统计报表等功能,可通过Web端、移动端等多种终端访问。

- 后端:负责数据采集、传输,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并提供对外接口。

- 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在电梯内部或周边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负责采集电梯运行状态、温度、湿度、震动等数据。

2. 数据采集和传输:-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包括电梯运行状态监测、载荷监测、温度传感、湿度传感和震动传感等设备。

- 通过物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后端系统,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3. 数据存储和处理:- 建立稳定的数据库存储采集到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导入数据分析工具,利用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电梯运行状态进行分析,预测潜在故障。

4. 告警和监控功能:- 设定合理的告警规则,如电梯超载、运行速度异常、故障报警等,及时通过短信、邮件、APP推送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

- 实时监控电梯运行状态,包括运行速度、停留时间、载荷情况等,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措施。

5. 统计报表和远程管理:- 提供电梯运行状态的统计报表,包括故障频次、平均修复时间、运行时长等,帮助管理人员进行电梯维护和管理的决策。

- 支持远程管理和控制功能,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对电梯进行监控和管理。

6. 安全防护和权限管理:- 设定合理的权限管理,对不同用户进行不同的权限限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 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采用加密技术和防火墙等措施,防止系统被攻击或数据泄漏。

以上是一个简要的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建立的方案。

在实际建设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建立电梯安全监测平台,可以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故障风险,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互联网+电梯运营保障系统解决方案

互联网+电梯运营保障系统解决方案

降低维护成本
远程维保
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维保,减少现场维护的人力和 物力成本。
智能诊断
系统能够自动诊断电梯故障,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 本。
延长寿命
通过科学的维护计划和预警机制,延长电梯使用寿命,降 低更换成本。
市场前景分析
市场需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电梯老龄 化问题凸显,市场对电梯运营保 障系统的需求不断增长。
技术创新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电梯运 营保障系统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未来将有更多创新产品涌现。
政策支持
政府对电梯安全监管力度的加强 将推动电梯运营保障系统的普及 和应用。
THANKS
感谢观看
智能预警
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电梯故障预警,提前进行维护, 减少突发故障。
保障乘客安全
1 2
紧急救援
在电梯发生故障时,系统能够迅速响应,启动紧 急救援程序,保障乘客安全。
视频监控
通过电梯内的摄像头,实时监控电梯内部情况, 确保乘客安全出行。
3
智能报警
遇到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自动报警,及时通知 相关人员处理。
测试目的
确保系统功能正常、稳定,满足用户需求。
测试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 面。
测试方法
采用黑盒、白盒测试方法,模拟实际使用场 景进行测试。
测试周期
根据项目进度安排,通常在系统开发完成后 进行。
效果评估
评估目的
衡量系统实际运行效果,为后续优化提供依 据。
评估指标
包括系统运行效率、故障率、用户满意度等 。
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数据采集
物联网技术能够采集电梯运行过程 中的各种数据,如使用频率、载荷 情况等,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基 础。

智慧电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电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测试验收
对开发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功能和性 能符合要求。
部署上线
将系统部署到实际运行环境中,进行最后的调试和优化 。
任务分工和人员配备情况介绍
01
项目经理
负责整体项目管理和协调,制定项 目计划和时间表。
开发工程师
负责编码实现和测试验收,保证系 统质量和进度。
03
02
技术负责人
负责技术选型和系统设计,解决技 术难题。
UI设计师
负责设计系统界面和用户体验,提 供美观易用的界面设计。
04
时间表安排和里程碑事件预测
项目启动(第1周):完成项目团队 组建和初步需求调研。
需求分析和技术选型(第2-4周): 完成详细需求文档和技术选型报告。
系统设计(第5-8周):完成系统整 体架构和数据库设计,评审通过后进 行下一步。
编码实现(第9-16周):按照设计文 档进行编码实现,每周进行进度汇报 和评审。
THANKS
感谢观看
整性。
自动化测试
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对系统进行批量 、重复的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
性。
白盒测试
基于系统内部逻辑结构的测试方法, 通过检查代码、路径覆盖等方式,提 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测试用例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和功能点,设计覆盖所 有业务场景的测试用例,确保系统在 各种情况下都能正常运行。
维护保养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建立
数据分析与优化
通过对电梯运行数据的分析,优化电梯的运行效率和维护计划,降 低运营成本。
远程管理与智能控制
实现电梯的远程管理和智能控制,提高管理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 便捷的服务。
项目目标与预期成果
构建智慧电梯管理系统平台

电梯物联网

电梯物联网

• 采用“端、管、云”的技术架构。客户只需要关心两端,数据采集端和客户端即可。数据采集端负责采集数据, 客户端负责数据呈现。
• 红色部分为需要在电梯中增加的部分; • 数据采集系统若采用IOT-WL210D,即无视频采集功能; • 五方对讲系统通过IOT-TIM产品接入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五方对讲与远程通话,实现5+1方对讲。
• 《杭州市电梯安全监察办法》 • 第十五条 “公共场所使用的电梯,应当配置具有图像采集功能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系统,并与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联网”, • “新建住宅使用的电梯和既有住宅增设的电梯,应当配置具有运行参数采集功能的电梯安全运
行监控系统,并与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单位的电梯安全运行监控中心联网”
• 政府认为电梯物联网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Innovation+ Advance
电梯行业政策与标准
• 国质检特函〔2011〕370号 关于电梯安全监察工作若干问题的 指导意见,重点鼓励“推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电梯安全 保障水平”,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开展研发和应用试 点”。
• 北京(东城、通州、顺义),上海(闵行),天津,重庆四大 直辖市已试点或试点完成;
电梯物联网系统 产品介绍 V3.00
苏州默纳克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汇川汇通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市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Innovation+ Advance
Beyond your imagination
目录
Part 1 宏观环境 Part 2 解决方案 Part 3 成功案例 Part 4 合作双赢
¾ 美国:2009年1月, 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即美国奥巴马 总统把物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方案 2016年11月 精品文档

. 目录 1. 系统概述 ................................................................................................................................... 3 2. 系统方案 ................................................................................................................................... 5 2.1 硬件部分说明 ......................................................................................................................... 6 2.1.1 服务器 ............................................................................................................................. 6 2.1.2 工作站 ............................................................................................................................. 6 2.1.3 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 6 2.1.4 调度中心光纤交换机 ..................................................................................................... 8 2.1.5 通信管理机 ..................................................................................................................... 9 2.1.6 网络硬盘录像机NVR ..................................................................................................... 9 2.1.7 视频摄像机 ................................................................................................................... 12 2.1.8 电梯振动分析仪 ........................................................................................................... 13 2.1.9 温湿度采集器 ............................................................................................................... 13 2.1.10 噪音采集器 ................................................................................................................... 14 2.1.11 信号采集控制器 ........................................................................................................... 14 2.2 软件部分说明 ....................................................................................................................... 15 2.2.1 系统子站软件 ............................................................................................................... 15 2.2.2 调度中心系统软件 ....................................................................................................... 15

3. 系统报价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精品文档

. 1. 系统概述 电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已经管饭应用于高层住宅、大型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长期以来我国因电梯事故而照成人员伤亡的情况屡有发生,事故发生率与严重程度远远高出发达国家和地区,电梯作为一种与人们群众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运行越来越受到关注。为解决电梯安全问题,急需构建一种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中心处理三个主要功能的电梯物联网监控系统。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由感知层、汇聚层、传输应用层组成。

框架图 感知层由安装在电梯外围各部分的各类传感器组成,传感器信号与电梯内部运行信号相互独立,避免相互影响。这些传感器信号实时监控电梯各个位置的物理以及环境状况,不间断的相汇聚层传输信息。 精品文档 . 汇聚层的核心是汇聚分站将感知层传送的各类信息进行整理,并根据需求将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区别处理,根据电梯运行情况对处理结果分级,设计特别严重影响人身安全的情况要立即发出报警信息,其他情况通过事项提示并存储记录,再通过传输层发送到应用层进行后续处理。 传输应用层主要通过无线或有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平台,利用互联网络实现各个相关方的管理运维。应用层平台是接收各汇聚子站传输的实施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全面了解各个电梯的实施运行状态和故障分布情况,将潜在的故障和已出现的故障及时准确的传递给相关单位和个人。精品文档

. 2. 系统方案 电梯物联网和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部分由噪音采集器、温湿度采集器、电梯振动分析仪、服务器、工作站、交换机、视频摄像机、数字硬盘录像机等设备组成。软件部分由系统子站软件和调度中心系统软件组成。

拓扑图 精品文档

. 2.1 硬件部分说明 2.1.1 服务器 功能: 主站服务器用于调度中心系统软件,子站服务器用于系统子站软件。 参数配置:  CPU型号Xeon E5-2603;  主板芯片组Intel C600;  内存类型ECC DDR3 16GB;  RAID卡:H330;  硬盘:1TB 7.2K RPM SATA 6Gbps;  网络控制器Intel四端口千兆网卡;

2.1.2 工作站 功能: 主站工作站用于主站工作人员查看所有电梯数据,子站服务器用于子站工作人员查看各个电梯数据。 参数配置  1.英特尔至强处理器E5-1603(四核,2.8GHz,10MB);  2.4GB 1600MHz DDR3;  3.500GB 3.5英寸 serial ATA 硬盘;  4.1GB NVIDIA Quadro K600。

2.1.3 系统子站光纤交换机 系统子站的光纤交换机功能:  支持IEEE802.3、802.3X/802.3Z、IEEE802.1Q 精品文档 .  交换功能:SWRing、在线升级、上传下载配置文件、用户名登入系统等  SW-Ring:支持Single、Couple、Chain、Dual homing等环网结构  支持2K MAC地址表和MAC地址过滤功能  支持端口状态显示,端口数据更新  所有端口线速过滤、转发  背压和流量控制放置网络高负荷情况下的数据包丢失  支持SW-Ring环网冗余技术,网络故障自愈时间<20ms  支持WEB、Telnet  支持虚拟串口设置和AT指令集  支持TCP、UDP、HTTP、DHCP、DNS  符合工业4级设计要求  支持冗余宽范围直流电源输入,具备1路继电器告警输出  IP40等级防护 系统子站的光纤交换机参数:  标准:IEEE802.3、IEEE802.3u、IEEE802.3x  协议:ARP、ICMP、TCP、UDP、DHCP、DNS、HTTP、Telnet、SW-Ring  流控:IEEE802.3x、Back Pressure  百兆电口:5个,10Base-T/100Base-TX自适应,RJ45口  百兆光口:2个(SC或ST接口,单模或多模)  告警端口:2芯7.62mm间距接线端子,1路继电器告警信息输出  串口:2路RS-485;  转发速度:148810pps  最大过滤速度:148810pps  传输方式:存储转发  系统交换带宽:1.2G  缓存大小1Mbits  MAC地址表:2K  交换延时:<10us  输入电压:DC12V  工作温度范围:-40-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