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放水作业规程doc新井
探放水工操作规程

探放水工操作规程
《探放水工操作规程》
为确保水工操作的安全与顺利进行,制定了《探放水工操作规程》。
一、操作人员准备
1. 穿戴工作服和安全帽,并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 对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损。
二、操作步骤
1. 使用工具或设备清理工作区域,确保操作区域干净整洁。
2. 对水工进行定位和测量,确定探放的位置和深度。
3. 在操作位置附近设置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安全。
4. 手持探放设备,缓慢地将其放入水中,同时留意设备的指示反映,确保探放过程平稳安全。
5. 当探放设备到达预定深度后,将设备缓慢地取出水面,注意避免撞击到周围物体。
6. 对取出的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确保探放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注意事项
1.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在工作区域内吸烟、打闹或使用手机等行为。
2. 在水工操作过程中,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严禁向水中投放杂物或化学品。
3. 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停止操作并向相关部门报告,确保人员生命及设备的安全。
四、操作结束
1. 在完成水工操作后,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并做好相关记录。
2. 将工作区域清理干净,确保周围环境整洁无障碍。
通过《探放水工操作规程》的执行,保障了水工操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为科研和工程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井下探放水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井下探放水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前言井下探放水是指在井下作业过程中进行排水操作,确保井下环境干燥、安全的措施。
为了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要求,确保井下探放水工作的安全进行。
二、井下探放水前的准备工作1. 执行单位应在每次井下探放水之前,组织人员进行井下地质勘查,确定井下地形和水源位置,做好探放水的准备工作。
2. 负责井下探水作业的人员应当是具备相应操作证书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人员,操作前要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3. 负责探水作业的人员应当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服、防护鞋,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和手套。
同时应当携带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4. 探水作业前,应当向井下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确认井下作业人员已经撤离至安全地带,并设立相应的警示标识。
三、井下探放水操作流程1. 操作人员在进入井下作业区域之前,应当进行安全检查,确认井下通风良好,不存在有害气体和积水。
2. 操作人员应当根据井下探放水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排水设备和工具,做好准备工作。
3. 在进行井下探放水之前,应当首先检查井下排水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4. 操作人员应当按照正确的顺序进行操作,遵循设备的使用说明书,确保探放水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在进行探放水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当时刻关注井下环境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6. 当排水设备遇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等待技术人员进行修理和处理。
7. 探放水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当及时关闭排水设备,并进行清理和整理,确保工作区域的整洁和安全。
四、井下探放水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井下探放水作业时,操作人员应当时刻保持警觉,注意井下环境的变化,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作业规定,不得擅自操作或冒险行为,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煤矿井下探放水作业规程

《井下探放水、注浆作业规程》目录第一节总则第二节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第三节探放水设备的安装、拆卸与搬运第四节钻进第五节探放水操作第六节注浆管理第七节事故的预防及处理第八节封孔第九节机械的使用与维护井下探放水、注浆作业规程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确保煤矿井下探放水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实现探放水、注浆工程优质、高效、低耗,特制定本规程。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山西义棠煤业有限公司所有井下探放水工作。
第二条凡井下探放水作业人员必须执行本规程,在施工有特殊专用的钻孔时,应根据工程性质、特点和不同技术要求,按有关规程执行。
第三条凡从事井下探放水作业人员,上岗之前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和探放水工作基本知识,经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四条每项探放水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设计,施工条件,编制施工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发放有关单位。
第五条现场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规程,钻场内必须有足够照明,通风良好,无瓦斯有害气体积存,如发现积存停止作业,报有关部门处理。
第二节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第六条从事井下探放水、注浆工作需要熟悉以下知识:(一)必须熟悉《煤矿安全规程》和井下工作的一般安全知识,经专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二)熟悉钻探、注浆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各种钻探、注浆设备的操作要领、维护保养及排除故障的技术。
(三)掌握掘进超前探水、煤层注水、封堵水注浆等各种钻孔的封孔和施工方式。
(四)掌握《煤矿安全规程》对掘进超前探水、封堵水注浆的有关规定。
(五)了解有关矿井突水、老空出水的预兆知识。
(六)熟悉预防矿井灾害的措施和矿井避灾路线。
第七条掌握井下打钻、注浆、封孔、煤层注水等各种工程的施工方法。
第八条下井前必须熟悉钻孔的施工目的,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并了解现场的施工情况。
第九条根据工作安排,准备、检查、带足本班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第十条开工前,首先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确认,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
同时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一)检查探放水、注浆现场有害气体含量。
井下探放水操作规程

井下探放水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井下探放水工必需具备钻探技术基本学问,或经特地培训,经过考核并有合格证,方可上岗作业。
2、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需遵守下井须知,在有水与瓦斯突出威逼的矿区,必需熟知预防灾难的措施和井下避灾路线。
3、井下探放水工程施工前,必需仔细了解该工程设计的目的、任务、施工方法与质量要求。
一台钻机组人员的配置不得少于3人。
(二)、探放水设备安装:1、设备安装应遵守以下程序和要求:(1)、钻机安装前要清除浮煤、矸石,整平底板,设置地梁木,选择适当位置安放钻机。
(2)、钻机主轴中心线对准钻孔位置,摆正钻机架,机座与地梁木之间用螺栓连接,固定于基台木上,打上立柱。
(3)、垂向钻孔需挑顶作钻窝,安装天轮时应设置平安挡板。
(4)、钻机立轴、天轮前缘切点与钻孔必需在一条中心线上,立轴角度必需与钻孔设计全都。
2、井下钻场应保持干净,钻杆用木架要垫起、排放整齐。
3、井下钻场必需具备的平安设施及条件:(1)、在上山工作面或独头巷道探水时,应有平安躲避硐室及平安撤离措施。
(2)、井下钻场应设专用电话。
(3)、放水前要疏通事先挖好的水沟。
(4)、探水人员应备有自救器。
(5)、工作面人员进入钻场必需首先检查钻场四周的支架、顶板、工作面及两帮的平安状况是否良好,如有担心全因素,不得工作。
4、设备拆卸与运输中必需作到:(1)、钻机在车盘上必需捆绑牢固,不准超高或超长。
拆下的螺钉等零件,要用有盖的木箱或铁箱装好。
易于丢失的零件,由钻工自带,不得装车。
(2)、在拆卸搬运时,设备的气孔、油眼必需堵严,各连接螺栓、螺母、轴座、销子等应装回原处。
装卸设备时,应用专用工具,严禁用锤直接敲打。
(3)、井下人工搬运设备时,设备要用绳子系牢,并要轻台轻放,要有专人统一指挥,起落动作全都。
(三)、井下钻机运转1、钻机开工前,必需由机(班)长亲自检查立轴的方位、倾角是否与设计相符,检查钻机各部件安装是否稳固,并进行试运转。
2、正式开钻前应进行下列检查:(1)、操作系统各手把、按钮、仪表是否齐全,敏捷牢靠。
井下探放水安全规程范本(2篇)

井下探放水安全规程范本1. 概述井下探放水是指在矿井及其他地下工程中,为了排除积水、保证矿井运行安全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确保井下探放水工作的安全进行,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规程。
2. 一般要求2.1 所有参与井下探放水工作的人员,必须接受培训,熟悉探放水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规程,并取得相应的工作资质证书。
2.2 在进行探放水作业之前,必须对井下相关设备进行检查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配备足够的安全装备,包括头盔、安全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2.4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进行作业,并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措施。
3. 井下作业前的准备工作3.1 进入井下作业现场之前,必须与地面指挥中心联系,了解井下的情况和最新的安全信息。
3.2 检查并确保所使用的探放水设备和工具完好,并经过检修和试验。
3.3 进入井下作业现场之前,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通风程序进行通风,并检查通风系统的运行情况。
3.4 在井下作业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确保所有人员都清楚了解其含义和作用。
4. 井下作业操作规程4.1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指挥员的指令进行作业,并保持通讯畅通。
4.2 井下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进行作业,并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4.3 在进行探放水作业时,必须注意监测水位和水流的变化,并及时向指挥员汇报。
4.4 井下作业人员在进行探放水作业时,必须保持清醒和警觉,严禁酒后作业。
4.5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井下通道的畅通,并清理掉可能影响作业安全的障碍物。
5. 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5.1 在发生火灾、瓦斯泄漏、瓦斯爆炸等突发情况时,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按规定的紧急撤离程序进行撤离。
5.2 在发生井下事故时,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按照逃生和自救的原则进行行动,并立即向指挥员报告情况。
5.3 在井下作业过程中,如遇有其他紧急情况,井下作业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探放水工安全操作规程

探放水工安全操作规程探放水工安全操作规程一、适用范围第 1 条本规程适用于贵州矿业公司根本建设、生产矿井的探放水工。
第 2 条探放水工必需生疏《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和井下工作的一般安全学问,必需具备钻探技术根本学问或经过考核,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合格证后,方许上岗操作。
第 3 条探放水工必需把握各种钻机的操作要领和维护保养及排解故障的学问。
第 4 条应把握瓦斯抽放,防突等各种钻孔的封孔和施工方法。
第 5 条探放水工必需了解下井须知,了解煤矿瓦斯、煤尘爆炸、水害的相关学问。
学习并熟知预防灾难的措施和井下避灾路线。
二、探放水设备安装第6 条探放水设备安装应遵守以下程序和要求:1、钻机安装前要去除浮煤、矸石,整平底板,设Z 地梁木,选择适当位Z 安放钻机。
2、钻机旋转主轴中心线对准钻孔位Z,摆正钻机架,机座与地梁木之间用螺栓连接,固定于基台木上,打上立柱。
3、垂向钻孔施工,巷道高度不够时需挑顶作钻窝,安装提升轮时应设Z 安全挡板。
4、钻机旋转主轴与开孔点必需在一条中心线上,旋转主轴角度必需与钻孔设计角度全都。
第7 条井下钻场应保持干净,钻杆用木架要垫起、排放整齐。
第8 条井下钻场必需具备的安全措施条件如下:1、在上山工作面或独立巷道探水时,应有安全躲避硐室及安全撤离措施。
2、井下钻场应设专用,距工作地点不大于10 米。
3、放水前要疏通事先挖好的排水沟或试好排水设备及管路,并一用一备。
4、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要求悬挂便携仪,保持常开。
5、探水人员应备有自救器。
6、工作人员进入钻场必需首先检查钻场四周的支架、顶板、工作面及两帮的安全状况是否良好,如有担忧全因素,不得工作。
第9 条设备拆卸与运输中必需做到以下几点:1、钻机在车盘上必需捆绑结实,不准超高或超长。
拆下的螺丝等零件,要用有盖的木箱和铁箱装好。
易于丧失的零件,由钻工自带,不得装车。
2、在拆卸搬运时,设备的气孔、油眼必需堵严,各连接螺栓、螺母、轴座、销子等应装回原处。
井下探放水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井下探放水安全操作规程模版一、目的与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井下探放水作业的安全进行,保护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规程适用于井下探放水作业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二、设备与材料准备1. 在进行井下探放水作业前,必须对所使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并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 检查井下调水泵、水管、电缆等设备是否完好,并做好润滑保养工作。
3. 检查阀门、管道等是否有漏水、堵塞等情况,并及时清理和修复。
三、作业前准备1. 作业前必须将探放水区域划分出,并进行标识,确保作业区域的安全。
2. 确定井下探放水的设备与人员配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3. 作业现场必须具备相关的通风设施,确保井下空气质量良好。
4.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防尘口罩等。
四、探水操作流程1. 在开始探水前,应先检查水位标尺,确保探水能得到准确的水位数据。
2. 探水操作时,必须保持井口周围的清洁,防止杂物掉落或人员滑倒。
3. 探水操作必须由专业操作人员进行,确保操作准确、稳定。
4. 在探水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时刻关注水位的变化,并及时记录。
五、放水操作流程1. 放水前必须对水位进行准确测量,确保水位高度可控。
2. 放水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监控整个放水过程和水位变化情况,确保放水操作的安全性。
3. 放水操作中,禁止随意调整水泵的水量大小,必须经过事先的合理计算和调整。
4. 放水操作过程中,禁止站在水流下方或靠近放水口附近,防止被水流冲击或卷入。
5. 放水完毕后,必须记录放水量和水位变化情况,并对放水设备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六、紧急情况应急处理1. 在探放水作业中,如发生意外事故,应立即向井口上方的工作人员发出求助信号,并立即切断电源。
2. 如发现井下有异常情况,如井内有坍塌、水位突然上升等,应立即通知上方的工作人员,并进行紧急疏散。
3. 在疏散过程中,应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进行疏散,不得慌乱,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井下探放水安全操作规程范本(四篇)

井下探放水安全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井下探放水作业的安全和高效进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井下探放水作业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施工人员等。
第三条井下探放水作业必须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第四条井下探放水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掌握本规程的内容。
第二章作业前准备工作第五条作业前必须对井下环境进行详细的勘察,确定井内存在的可能的风险、隐患。
第六条作业前必须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设备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保养。
第七条作业前必须编制安全作业方案,并报送相关管理部门审核。
第八条作业前必须对作业区域进行隔离,确保无关人员无法进入。
第三章作业操作流程第九条作业前必须对井下通风设备进行调试,确保通风良好。
第十条作业前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包括防护服、防护鞋、安全帽、护目镜等。
第十一条作业前必须准备好放水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第十二条作业前必须对井下的电气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能擅自变动操作流程。
第十四条作业过程中必须及时清理作业区域的积水,避免因积水导致的滑倒等意外。
第四章注意事项第十五条作业时必须密切关注井下的环境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
第十六条作业时必须时刻保持联络通畅,确保能及时向上级汇报情况。
第十七条作业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禁止进行违法违规行为。
第十八条作业时必须保持井下整洁,禁止随意丢弃杂物,防止堵塞设备。
第五章应急措施第十九条发生紧急情况时,必须立即采取紧急停机措施,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第二十条发生事故时,必须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并做好相应的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发生火灾时,必须立即启动灭火设备并紧急撤离井下。
第六章监督与检查第二十二条运营管理部门要定期对井下探放水作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作业符合规定。
第二十三条作业人员要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工作,如实提供相关资料,不得隐瞒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概况 (3)第一节概述 (3)第二节地质特征与构造 (5)第三节水文地质 (15)第二章探放水 (22)第一节成立探放水领导组及专业探放水队伍 (22)第二节钻孔布置 (23)第三节探水前的准备工作 (23)第四节探水钻的安装与操作 (24)第五节放水与排水 (27)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一节探放水过程中注意事项及安全技术措施 (30)第二节通风措施和瓦斯检查制度 (33)第三节突发情况的安全措施 (34)第四节探放水管理制度 (35)第五节矿井防治水制度 (37)第六节水灾处理措施 (38)第四章钻孔技术参数及钻孔布置图 (39)主斜井探放水钻孔技术参数 (41)主斜井探放断面、水平面、剖面钻孔布置图 (42)副斜井探放水钻孔技术参数 (43)副斜井探放断面、水平面、剖面钻孔布置图 (44)回风立井探放水钻孔技术参数 (45)回风立井探放水断面、平面、剖面钻孔布置图 (46)主斜井、副斜井井底车场、回风立井总回风大巷探放水避灾路线图 (47)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山西中阳暖泉煤业有限公司位于中阳县暖泉镇青山垣,在中阳县西南直距28km处,行政区划属中阳县暖泉镇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1°01´23´´—111°05´12´´,北纬37°10´08´´—111°10´42´´,井田东为煤层露头线,西与干河底煤矿相邻,南、北边界无煤矿,批准开采4、10号煤层,井田南北走向长 2.0—3.9km,东西倾斜宽 1.33—3.07km,井田面积:10.8301k㎡,设计生产能力:1.2mt/d。
该矿井距河(河底)暖(暖泉)公路1.5km,井田简易公路与之相通,交通较为便利。
井田位于中阳县西部,与石楼县、柳林县相通,处于三县交汇的三角地带。
本井田地处吕梁山西侧,黄河东岸,属黄土高原地形地貌,地势东南高而北西低,最高点位于矿区东界中西部,海拔标高1516.5m,最低点位于矿区西部边界处的柏凹沟中,海拔标高1230m ,相对高差286.5m。
井田内无常年性流水通过,有几条大的冲沟,但区内植被发育,雨季时洪水无大的危害。
本区属大陆性季节性半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雨水集中,冬季干旱,年平均最高气温8.8℃左右,平均降水量522.9mm,最大降雨量792.1mm,最小降雨量253.7mm,蒸发量2146.4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全年无霜期为125天,每年11月底结冻,翌年3月初解冻,最大冻土厚度0.91m。
据《中国(山西)地震烈度区划图》区内地震烈度为6度区域,重力加速度0.05kg。
我矿始建于1976年,1977年投产,批采4、10号煤层,开采10号煤层,于2005年我矿经省煤炭工业局晋煤行发〔2005〕143号文批复批准我矿进行改扩建,设计生产能力:1.2mt/d。
改扩建采用开拓方式,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井三个井筒,其井口坐标见表各井口坐标数据X Y Z 主斜井4116016.971 19506472.286 1338.500 副斜井4116029.090 19506437.508 1338.500 回风立井4117024.672 19506850.684 1366.800 主斜井倾角:17°,斜长:395.943m,副斜井倾角:24°,斜长260.263m,回风立井垂深53m,工程建设进展情况:我矿2006年进入开工建设阶段,主要完成了位于井田中部工业场地的平场工作,在该工业场地由南向北掘主斜井,倾角17°,净断面12.68㎡,已完成开拓395.943m。
由南向北掘副斜井,倾角24°,净断面9.14㎡,已完成开拓260.263m,现正在开拓井底车场。
回风井是旧立井经过刷大后,直径为4米,深度为53米已建设完成,现在开始开拓回风大巷,按水平巷道布置,净断面为10.13㎡,目前已开拓600m(总长703m)。
该工业场地地面建设以基本完成。
矿井采用35kv双回路供电电源,一回35kv电源引自距工业场地8km的张家庄35kv变电站35kv母线段,另一回35kv电源引自距工业场地7km的武家庄110kv变电站35kv 母线段。
在井田内新凿一口深井,取用奥陶系上、下马家沟组地层中,水质较好的岩溶水,一般单井出水量可达800 m3/d,能够满足全矿井的生活、建设用水。
第二节地质特征与构造一、地质特征(一)、地层井田内发育的地层有:奥陶中统峰峰组(O2f)、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上统太原组(C3t);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x)、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
现自老而新分述如下:1、奥陶系(O2)(1)中统峰峰组(O2f)勘探区内没有出露,据钻孔ZK0-3、ZK1-3及ZK中25-1资料,主要岩性为厚层灰岩,坚硬性脆,局部可见有方解石脉充填。
厚度大于31m。
2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井田内没有出露,据ZK0-3、ZK1-3及ZK中25-1资料,岩性为灰白色粘土岩,黄灰、灰白色硬质粘土岩及紫红色山西式铁矿等。
本溪组厚度 3.89~11.25m,平均6.14m。
(2)上统太原组(C3t)本组地层由砂岩、砂质泥岩、黑色泥岩、煤和石灰岩层组成,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以碎屑岩为主夹有可采煤层,上部石灰岩与泥岩、煤和细砂岩交互出现为特征,发育有不可采煤层。
现分述如下:下部:下部底界为K1砂岩,岩性为灰白色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相变为中粒砂岩,厚度 2.95~41.35m,平均18.63m;K1砂岩以上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中细粒砂岩,含有10号、10号下和11号、12号等四层煤,其中10号煤为全区主要稳定可采的煤层。
10号下煤仅ZK4-0钻孔可见;11号煤有6个钻孔可见,平均厚度0.25m;12号煤层在ZK中25-1、ZK0-0钻孔可见,厚度均为0.28m。
下部上界为L1灰岩,L1灰岩与10号煤之间发育细碎屑岩及局部可采的8号煤层以及不可采的9号上和9号煤层。
上部以L1-L1三层灰岩与泥岩、细砂岩及薄煤层交互出现为特征。
石灰岩发育特别稳定,单层厚度0.80~10.92m,单层厚度变化不大,其中L1、L3富含海百合等动物化石,L2含有燧石成分。
灰岩之间夹有6号上、6号、7号、7号下四层煤,6号上煤厚0.00~0.99m,平均0.46m;6号煤6个钻孔可见,有可采厚度点,在井田范围内呈不连续分布,属零星可采煤层;7号煤厚0.00~0.73m;7号下煤厚度0.00~0.28m。
本组地层厚度108.69~130.70m,平均116.32m。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本组地层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建造,底部为灰黑、灰白色石英砂岩(K1),厚度 1.73~11.17m,平均 6.45m,下部为灰褐、深灰、灰色砂质泥岩、泥岩、碳质泥岩、薄层砂岩,上部岩性主要为灰岩、泥岩、砂质泥岩,本组含6、7、8上、8下、10号等五层煤层,其中10号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
其余为不可采煤层。
三号灰岩自下而上分别为L3、L4、L5,其厚度均为3-5m。
本组地层厚度为70.84~104.26m,平均93.5m,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3、二叠系(P)(1)下统山西组(P1s)底部为K7砂岩,岩性为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颗粒较粗,斜层理发育,个别地段充填有方解石脉,厚度0.45~2.89m,平均为1.74m,K7砂岩向上为黑色泥岩,炭质泥岩等细碎屑岩建造,其中发育有4号、5号煤,4号煤平均厚度0.48m,其中仅ZK4-0钻孔达到可采厚度,为1.05m;5号煤厚度平均厚度0.86m,夹有0.10~0.65m的矸石,厚度不稳定,属不可采煤层。
中部K8砂岩,呈灰白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坚硬,钙质胶结,厚度0.00~14.75m,平均389m,和下面的4号煤层之间为灰黑色泥岩、炭质泥岩过渡。
上部为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细粒砂岩、砂质泥岩等,局部夹有中砂岩薄层,其间发育有1号、1号下、2号、2号下、3号等爆煤层,均属不可采煤层。
1号煤平均厚度0.32m ;1号下煤仅ZK4-0钻孔可见,厚度0.25m;2号煤平均厚度0.45m;2号下煤平均厚度0.31m;3号煤厚度0.00~1.00m,平均0.60m。
这部分地层煤层与细碎屑岩交互发育,漩回特征明显。
本组地层在勘探区内沟谷中零星出露,厚度45.41~78.18m,平均57.91m。
(2)下统下石盒子组(P1x)底部为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K9),厚度 2.40~12.71m,平均 5.82m。
泥质及钙质胶结,成分中含少量云母及暗色矿物,局部充填有方解石细脉。
上部为灰绿、棕红色泥岩和灰、灰白、灰绿色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泥岩呈均一状,局部略含砂质;砂岩为泥质及钙质胶结,发育有水平、脉状及扰动层理,可见泥砾;顶部可见灰色粘土岩,含少量植物根部化石。
顶部发育一层2~4米的颜色鲜艳的含菱铁矿鲕粒的粘土质泥岩,即“桃花页岩”,它是上、下石盒子组的辅助分层标志层。
下部为灰、灰黑色泥岩夹灰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及灰色粘土岩薄层,泥岩中含大量植物根部化石、少量炭化体及菱铁矿结核。
本组地层在勘探区内沟谷中零星出露,厚度为88.60~101.30m,平均92.73m。
(3)上统上石盒子组(P2s)上部为紫红色、棕红色泥岩和灰褐色、黄褐色、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中部颗粒较细为灰绿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和灰色粉砂岩,泥岩中局部微含砂质、粘土质;砂岩为泥质胶结,可见泥砾。
下部为灰绿、棕红色泥岩和灰、灰绿色粗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互层,其中中部泥岩含砂量较大呈砂质泥岩,并夹有薄层砂岩;砂岩呈泥质及钙质胶结,水平层理发育,可见泥砾、豆状黄铁矿及细脉。
顶部泥岩中,常含灰白、肉红、黑色燧石条带,它是上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分界是的主要辅助标志。
本组地层在勘探区内沟谷中零星出露,改组地层在井田内发育不完全,其中河东煤田ZK中25-1钻孔揭露厚度最大为197.30m。
4、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主要由浅棕色、土黄色亚粘土和亚砂土组成,底部可见1~2层厚度0.80~2.30m的砾石层。
本组厚度为60.70~156.25m,平均95.93m。
二、地质构造井田内构造简单,总体为向西缓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向280°左右,倾角一般为10~15°,受区域性F4、F5断层影响井田内局部存在有宽缓的波状起伏。
井田西北角发育有F4正断层(河东煤田远景调查报告编号),及其次生的F41正断层、F42正断层,该系列断层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65~80°,短距F4约60m, F41约30m, F42约20m,(ZK3—2钻孔穿过F41、F42,从ZK3—2钻孔岩性分析得出F42断层短距,F4及F42断层短距则依据所取得成果综合分析而得出),该系列断层为区域性断裂,从暖泉镇郭家山——新胜村——高崖头一直延伸至暖泉井田以北,总延长约15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