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固体和液体

合集下载

气体、固体与液体

气体、固体与液体

自主
随堂专项演练
易错易混分析
限时规范训练
自我诊断
1.关于液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关于液晶, A.液晶是一种晶体 . B.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具有各向异性 .液晶分子的空间排列是稳定的, C.液晶的光学性质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D.液晶的光学性质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 解析:液晶的微观结构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虽然液晶分子在特定的方向排列 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所以 、 错误 错误; 比较整齐,具有各向异性,但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所以A、B错误;外界条 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 件的微小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从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如温 度、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光学性质的变化. 压力、外加电压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液晶光学性质的变化. 答案:C 答案:
自主学习回顾
核心要点突破
热考题型突破
随堂专项演练
易错易混分析
限时规范训练
3.晶体的微观结构 . (1)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在空间排 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有规则地、 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 列. (2)用晶体的微观结构解释晶体的特点. 用晶体的微观结构解释晶体的特点. 用晶体的微观结构解释晶体的特点 有规则地排列 晶体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形状是由于内部微粒有规则地排列. 晶体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形状是由于内部微粒有规则地排列. 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从内部任何一点出发, 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从内部任何一点出发,在不同方向上相等距离内微 粒数不同. 粒数不同. 不同 晶体的多型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不同的空间排列形成的. 晶体的多型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不同的空间排列形成的. 空间排列形成的 三、液体的表面张力 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 3.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 .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 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气体固体和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气体固体和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图 8-1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实验显示,无论液体还是气体,组成它们的分子都处 于永不停息的热运动之中。组成固体的微粒由于受到 彼此间的较大的束缚作用,一般只能在自己的平衡位 置附近作热振动。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图8-2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在式(8-1)中,由于s>t,所以斥力的有效作用距离 比引力的有效作用距离小得多。反映在图8-2中,只 有当r < r0时,分子间才表现为斥力作用。r0的数量 级为10-10m,与分子自身线度的数量级相同。对于 气体,在通常压强下,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而在低压状况下, 分子间距相当大,引力作用很小, 可以忽略。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3. 气体分子之间和分子与容器器壁分子之间,除以碰撞 的形式发生相互作用外,不存在分子力的作用。
在系统的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气体分子 之间的距离比分子自身的线度大得多,分子力可以忽略。 但当系统的压强很大、温度很低时,忽略分子力会导致 明显的差错。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8-1 气体动理论和理想气体模型 理想气体微观模型 micro-model of ideal gas
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来自第八章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一、气体的分子状况
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看,一个包含大量分子的气体系 统中的分子具有以下特点:
1. 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如果系统包含的物质的量是1 mol, 那么系统中的分子 数等于阿伏伽德罗常量 NA= 6.0221367×1023 mol-1。 如果所讨论的是氢气系统, 1 mol氢气的总质量是2.0 × 10-3 kg,每个氢分子的质量则为3.3 × 10-27kg。

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气体固体和液体的基本性质

气体的状态方程
T f ( p,V )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m RT M
或者写为 PV RT (克拉珀龙方程)
说明 (1) 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在任何条件下都严格遵守克拉
珀龙方程的气体; (2) 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当作
理想气体处理。且温度越高、压强越低,精确度越高.
4、分子之间存在分子力作用
假定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球对称性时,分子间的相
互作用(分子力)可近似地表示为
f rs rt
(s t)
分子力
要 分表子当现力为 主r 斥 要力 表r0; 现时当为,引r分力子.r力0 时主,
F
o
r0 ~ 1010 m
r0
r
r 109 m, F 0
分子力
二、理想气体模型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
单位:1m3 103 L 103dm3
压强(p) 作用于容器壁上单位面积的正压力(力学描述)
单位: 1Pa 1N m2
温度(T) 气体冷热程度的量度(热学描述).
单位:温标 K(开尔文). T 273.15 t
国际上规定水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
3、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在平衡状态下,系统的V、p、和T 之间存在的关系, 称为系统的物态方程。
§9-1 气体动理论 理想气体模型
一、气体的分子状况
1、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1mol气体系统的分子数:6.022×1023mol-1
阿伏伽德罗常数:1 mol 物质所含的分子(或原子) 的数目均相同 .
1mol氢气的总质量为:2.0×10-2kg , 每个氢分子的质量则为:3.3×10-27kg
§9-2 理想气体压强和温度

《固体、液体和气体》PPT课件

《固体、液体和气体》PPT课件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四单元 物体的形态
14 固体、液体和气体
探究活动一: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1.(出示活动材料)大家看一下课桌上的物体,先 来认识一下都有什么?
玻璃杯
石块
牛奶 水
木块

塑料袋装空气
螺母
2.对比观察课桌上的物体,说出它们的区别,并分 类摆放。 活动要求: (1)摸一摸、捏一捏、对比观察,说说它们的区别。 (2)确立标准,分类进行摆放。

放,水面都是平的。
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拓展活动: 了解生活中人们如何确定墙 上的两个点在一个水平面的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研究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放置块
实验过程 (1)将2块小木块倾斜、水平放置,分别观察木块的情况; (2)将2个装水的玻璃杯分别倾斜、水平放置,分别观察玻璃杯的情况;
实验现象 观察到的现象:对比液体和固体的平放和斜放情况,发现固体不会出
或实验结 现与液体相同的现象。固体在倾斜状态不能保持水平,液体不论怎样
实验步骤
观察木块,用手摸一摸。把袋装牛奶用手轻轻捏一捏 ,再放到水槽里,用牙签扎一个小孔,观察现象。收 集一袋空气,把口扎紧,用手轻轻捏一捏,用牙签扎 一个小孔,观察现象。
我的发现
木块( );牛奶和空气( ),能( )。
探究活动三:把物体倾斜放置,有什么发现?
学校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把物体倾斜放置,有什么发现?
总结:
像牛奶、醋、水这样可以流动的物体,我们称之为液体; 像木块、石块、玻璃瓶等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我们称之 为固体; 像空气等这样能向四面八方流动的物体,我们称之为气体。
探究活动二: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状

科学化学固体、液体、气体

科学化学固体、液体、气体

科学化学固体、液体、气体一、固体的基本特征1.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分子运动受到限制,因此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a.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固定的熔点。

b.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没有固定的熔点。

3.固体的密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固体难以被压缩。

二、液体的基本特征1.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大,分子运动较为自由,因此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2.液体存在表面张力,能使液体表面趋于收缩。

3.液体能够流动,具有流动性。

4.液体的密度较小,一般情况下,液体不易被压缩。

三、气体的基本特征1.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分子运动非常自由,因此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气体没有表面张力。

3.气体具有高度的流动性。

4.气体的密度很小,一般情况下,气体易被压缩。

四、固体、液体、气体的相互转化1.固体→液体:熔化,需要吸收热量。

2.液体→固体:凝固,释放热量。

3.固体→气体:升华,需要吸收热量。

4.气体→固体:凝华,释放热量。

5.液体→气体:汽化,需要吸收热量。

6.气体→液体:液化,释放热量。

五、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比较1.状态: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2.分子运动:固体分子运动受限;液体分子运动较为自由;气体分子运动非常自由。

3.密度:固体密度较大;液体密度较小;气体密度很小。

4.压缩性:固体不易被压缩;液体不易被压缩;气体易被压缩。

5.流动性: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固体不易流动。

6.表面张力:液体存在表面张力;固体和气体没有表面张力。

六、生活中的应用1.固体:如食盐、糖、化肥等,用作调味品、肥料等。

2.液体:如水、饮料、食用油等,用于饮用、洗涤、烹饪等。

3.气体:如空气、天然气、氧气等,用于呼吸、燃料、医疗等。

知识点:__________习题及方法:1.习题:固态二氧化碳被称为干冰,它在常温下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这一过程称为升华。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一、液体的微观结构1.特点液体中的分子跟固体一样是密集在一起的,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液体分子只在很小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暂时形成的,边界和大小随时改变,有时瓦解,有时又重新形成,液体由大量这种暂时形成的小区域构成,这种小区域杂乱无章地分布着.联想:非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非常相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极大的流体,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2.应用液体的微观结构可解释的现象(1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液体由大量暂时形成的杂乱无章地分布着的小区域构成,所以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2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分子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子密集在一起,相互作用力大,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所以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3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分子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的振动,但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液体分子可以在液体中移动,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4液体的扩散比固体的扩散要快:流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液体分子运动产生的,分子在液体里的移动比在固体中容易得多,所以液体的扩散要比固体的扩散快.二、液体的表面张力1.液体的表面具有收缩趋势缝衣针硬币浮在水面上,用热针刺破铁环上棉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收缩将棉线拉成弧形.联想:液体表面就像张紧的橡皮膜.2.表面层(1液体跟气体接触的表面存在一个薄层,叫做表面层.(2表面层里的分子要比液体内部稀疏些,分子间距要比液体内部大.在表面层内,分子间的距离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联想:在液体内部,分子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引力和斥力的数量级相等,在通常情况下可认为它们是相等的.3.表面张力(1含义:液面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力叫做表面张力.(2产生原因:表面张力是表面层内分子力作用的结果.表面层里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力和斥力都有所减少,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所以在表面层上划一条分界线MN时(图1,两侧的分子在分界线上相互吸引的力将大于相互排斥的力.宏观上表现为分界线两侧的表面层相互拉引,即产生了表面张力.图1(3作用效果: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水银滴呈球形.草叶上的露球、小水银滴要收缩成球形.深化: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面积趋于最小.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体积最小.三、浸润和不浸润1.定义浸润:一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在固体的表面上,这种现象叫做浸润.不浸润:一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在这种固体的表面,这种现象叫做不浸润.2.决定液体浸润的因素液体能否浸润固体,取决于两者的性质,而不单纯由液体或固体单方面性质决定,同一种液体,对一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一些固体是不浸润的,水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石蜡,水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误区: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水是浸润液体”,“水银是不浸润液体”.3.浸润和不浸润的微观解释(1附着层: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其特点是:附着层中的分子同时受到固体分子和液体内部分子的吸引.(2解释:当水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受玻璃分子的吸引比内部水银分子弱,结果附着层中的水银分子比水银内部稀硫,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使跟玻璃接触的水银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因而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相对较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互相排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面有扩展的趋势,从而形成浸润现象.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深化:浸润不浸润取决于固体分子对附着层分子的力和液体分子间力的关系.4.弯月面液体浸润器壁时,附着层里分子的推斥力使附着层有沿器壁延展的趋势,在器壁附近形成凹形面.液体不浸润器壁时,附着层里分子的引力使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在器壁附近形成凸形面.如图2所示.图2深化:“浸润凹,不浸凸”.四、毛细现象1.含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2.特点(1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后,形成凹月面,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后形成凸月面.(2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大.误区:在这里很多同学误认为只有浸润液体才会发生浸润现象.3.毛细现象的解释当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时,附着层里的推斥力使附着层沿管壁上升,这部分液体上升引起液面弯曲,呈凹形弯月面使液体表面变大,与此同时由于表面层的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管内液体也随之上升,直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伸作用与管内升高的液体的重力相等时,达到平衡,液体停止上升,稳定在一定的高度.联想:利用类似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的毛细管里下降的现象.五、液晶1.定义有些化合物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人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叫液晶.深化: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2.液晶的特点(1分子排列:液晶分子的位置无序使它像液体,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从某个方向上看液晶的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是从另一个方向看,液晶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辨析: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离子依照一定的规律在空间有序排列,构成空间点阵,所以表现为各向异性;液体却表现为分子排列无序性和流动性;液晶呢?分子既保持排列有序性,保持各向异性,又可以自由移动,位置无序,因此也保持了流动性.(2液晶物质都具有较大的分子,分子形状通常是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平板状分子.3.液晶的物理性质(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2液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液晶的光学性质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敏捷.液晶分子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和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因而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力、摩擦、电磁作用、容器表面的差异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如计算器的显示屏,外加电压使液晶由透明状态变为浑浊状态.4.液晶的用途液晶可以用作显示元件,液晶在生物医学、电子工业,航空工业中都有重要应用.联想:液晶可用显示元件:有一种液晶,受外加电压的影响,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浑浊状态而不再透明,去掉电压,又恢复透明,当输入电信号,加上适当电压,透明的液晶变得浑浊,从而显示出设定的文字或数码.。

物态的变化:固体、液体、气体

物态的变化:固体、液体、气体

物态的变化:固体、液体、气体物态是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形态和状态。

物质在自然界中通常以三种主要形式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

这三种物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被称为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不仅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本文将详细探讨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变化过程。

固体的特征固体是物质的一种基本形态,其特征主要包括: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并紧密排列,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

这使得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变形程度有限。

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大类。

晶体与非晶体晶体是指其内部原子的排列具有一定规则和长程有序的材料,如冰、盐等。

而非晶体则没有这种严格的排列,分子或原子之间的排列较为无序,例如玻璃和塑料等。

由于结构不同,这两种固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如熔点、硬度等。

液体的特征液体是另一种常见的物质状态,其主要特征是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

当液体被放入容器中时,它会根据容器的形状来改变自身的形状,但是始终占据同样的空间。

液体中的分子相对自由移动,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吸引力,使得液体能够流动,但又不会像气体那样完全分散。

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还有一个独特的特性,即表面张力。

这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相互作用力造成的一种现象,能够使得液滴呈现为球形。

此外,随着温度的变化,液体的粘度和密度也会发生改变,这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例如,热水相比冷水更容易流动。

气体的特征气体是一种没有固定形状和定量取向的物质状态,其分子距离较远,相互之间几乎没有吸引力。

因此,气体能够填充整个容器,并且可以自由流动。

在气态下,分子运动速度比较快,这使得气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均匀分布。

理想气体与真实气体在理论上,理想气体是指分子间不发生相互作用及占据空间极小的气体。

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气体都属于真实气体,其行为会受到温度与压力等因素影响。

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真实气体往往展现出偏离理想情况的一些特性,如压缩性和黏性等。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

高中物理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知识梳理

⾼中物理第⼆章《固体、液体和⽓体》知识梳理⾼中物理第⼆章《固体、液体和⽓体》知识梳理⼀、液体的微观结构1.特点液体中的分⼦跟固体⼀样是密集在⼀起的,液体分⼦的热运动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的振动,但液体分⼦只在很⼩的区域内做有规则的排列,这种区域是暂时形成的,边界和⼤⼩随时改变,有时⽡解,有时⼜重新形成,液体由⼤量这种暂时形成的⼩区域构成,这种⼩区域杂乱⽆章地分布着.联想:⾮晶体的微观结构跟液体⾮常相似,可以看作是粘滞性极⼤的流体,所以严格说来,只有晶体才能叫做真正的固体.2.应⽤液体的微观结构可解释的现象(1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液体由⼤量暂时形成的杂乱⽆章地分布着的⼩区域构成,所以液体表现出各向同性.(2液体具有⼀定的体积:液体分⼦的排列更接近于固体,液体中的分⼦密集在⼀起,相互作⽤⼒⼤,主要表现为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振动,所以液体具有⼀定的体积.(3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分⼦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微⼩的振动,但没有长期固定的平衡位置,液体分⼦可以在液体中移动,这是液体具有流动性的原因.(4液体的扩散⽐固体的扩散要快:流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液体分⼦运动产⽣的,分⼦在液体⾥的移动⽐在固体中容易得多,所以液体的扩散要⽐固体的扩散快.⼆、液体的表⾯张⼒1.液体的表⾯具有收缩趋势缝⾐针硬币浮在⽔⾯上,⽤热针刺破铁环上棉线⼀侧的肥皂膜,另⼀侧的肥皂膜收缩将棉线拉成弧形.联想:液体表⾯就像张紧的橡⽪膜.2.表⾯层(1液体跟⽓体接触的表⾯存在⼀个薄层,叫做表⾯层.(2表⾯层⾥的分⼦要⽐液体内部稀疏些,分⼦间距要⽐液体内部⼤.在表⾯层内,分⼦间的距离⼤,分⼦间的相互作⽤⼒表现为引⼒.联想:在液体内部,分⼦间既存在引⼒,⼜存在斥⼒,引⼒和斥⼒的数量级相等,在通常情况下可认为它们是相等的.3.表⾯张⼒(1含义:液⾯各部分间相互吸引的⼒叫做表⾯张⼒.(2产⽣原因:表⾯张⼒是表⾯层内分⼦⼒作⽤的结果.表⾯层⾥分⼦间的平均距离⽐液体内部分⼦间的距离⼤,于是分⼦间的引⼒和斥⼒⽐液体内部的分⼦⼒和斥⼒都有所减少,但斥⼒⽐引⼒减⼩得快,所以在表⾯层上划⼀条分界线MN时(图1,两侧的分⼦在分界线上相互吸引的⼒将⼤于相互排斥的⼒.宏观上表现为分界线两侧的表⾯层相互拉引,即产⽣了表⾯张⼒.图1(3作⽤效果:液体的表⾯张⼒使液⾯具有收缩的趋势.如吹出的肥皂泡呈球形,滴在洁净玻璃板上的⽔银滴呈球形.草叶上的露球、⼩⽔银滴要收缩成球形.深化:表⾯张⼒使液体表⾯具有收缩趋势,使液体表⾯积趋于最⼩.在体积相等的各种形状的物体中球形体积最⼩.三、浸润和不浸润1.定义浸润:⼀种液体会润湿某种固体并附在固体的表⾯上,这种现象叫做浸润.不浸润:⼀种液体不会润湿某种固体,也就不会附在这种固体的表⾯,这种现象叫做不浸润.2.决定液体浸润的因素液体能否浸润固体,取决于两者的性质,⽽不单纯由液体或固体单⽅⾯性质决定,同⼀种液体,对⼀些固体是浸润的,对另⼀些固体是不浸润的,⽔能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蜡,⽔银不能浸润玻璃,但能浸润锌.误区:不能以偏概全地说“⽔是浸润液体”,“⽔银是不浸润液体”.3.浸润和不浸润的微观解释(1附着层: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薄层,其特点是:附着层中的分⼦同时受到固体分⼦和液体内部分⼦的吸引.(2解释:当⽔银与玻璃接触时,附着层中的⽔银分⼦受玻璃分⼦的吸引⽐内部⽔银分⼦弱,结果附着层中的⽔银分⼦⽐⽔银内部稀硫,这时在附着层中就出现跟表⾯张⼒相似的收缩⼒,使跟玻璃接触的⽔银表⾯有缩⼩的趋势,因⽽形成不浸润现象.相反,如果受到固体分⼦的吸引相对较强,附着层⾥的分⼦就⽐液体内部更密,在附着层⾥就出现液体分⼦互相排斥的⼒,这时跟固体接触的表⾯有扩展的趋势,从⽽形成浸润现象.总之,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作⽤的表现.深化:浸润不浸润取决于固体分⼦对附着层分⼦的⼒和液体分⼦间⼒的关系.4.弯⽉⾯液体浸润器壁时,附着层⾥分⼦的推斥⼒使附着层有沿器壁延展的趋势,在器壁附近形成凹形⾯.液体不浸润器壁时,附着层⾥分⼦的引⼒使附着层有收缩的趋势,在器壁附近形成凸形⾯.如图2所⽰.图2深化:“浸润凹,不浸凸”.四、⽑细现象1.含义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称为⽑细现象.2.特点(1浸润液体在⽑细管⾥上升后,形成凹⽉⾯,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下降后形成凸⽉⾯.(2⽑细管内外液⾯的⾼度差与⽑细管的内径有关,⽑细管内径越⼩,⾼度差越⼤.误区:在这⾥很多同学误认为只有浸润液体才会发⽣浸润现象.3.⽑细现象的解释当⽑细管插⼊浸润液体中时,附着层⾥的推斥⼒使附着层沿管壁上升,这部分液体上升引起液⾯弯曲,呈凹形弯⽉⾯使液体表⾯变⼤,与此同时由于表⾯层的表⾯张⼒的收缩作⽤,管内液体也随之上升,直到表⾯张⼒向上的拉伸作⽤与管内升⾼的液体的重⼒相等时,达到平衡,液体停⽌上升,稳定在⼀定的⾼度.联想:利⽤类似的分析,也可以解释不浸润液体的⽑细管⾥下降的现象.五、液晶1.定义有些化合物像液体⼀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们把处于这种状态的物质叫液晶.深化:液晶是⼀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所处的状态介于固态和液态之间.2.液晶的特点(1分⼦排列:液晶分⼦的位置⽆序使它像液体,排列有序使它像晶体.从某个⽅向上看液晶的分⼦排列⽐较整齐;但是从另⼀个⽅向看,液晶分⼦的排列是杂乱⽆章的.辨析: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分⼦、原⼦或离⼦依照⼀定的规律在空间有序排列,构成空间点阵,所以表现为各向异性;液体却表现为分⼦排列⽆序性和流动性;液晶呢?分⼦既保持排列有序性,保持各向异性,⼜可以⾃由移动,位置⽆序,因此也保持了流动性.(2液晶物质都具有较⼤的分⼦,分⼦形状通常是棒状分⼦、碟状分⼦、平板状分⼦.3.液晶的物理性质(1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2液晶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液晶的光学性质对外界条件的变化反应敏捷.液晶分⼦的排列是不稳定的,外界条件和微⼩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排列的变化,因⽽改变液晶的某些性质,例如温度、压⼒、摩擦、电磁作⽤、容器表⾯的差异等,都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如计算器的显⽰屏,外加电压使液晶由透明状态变为浑浊状态.4.液晶的⽤途液晶可以⽤作显⽰元件,液晶在⽣物医学、电⼦⼯业,航空⼯业中都有重要应⽤.联想:液晶可⽤显⽰元件:有⼀种液晶,受外加电压的影响,会由透明状态变成浑浊状态⽽不再透明,去掉电压,⼜恢复透明,当输⼊电信号,加上适当电压,透明的液晶变得浑浊,从⽽显⽰出设定的⽂字或数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液体的表面张力 1.作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2.方向:表面张力跟液面相切,跟这部分液面的 分界线垂直. 3.大小: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 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 面张力越大.
四、液晶 1.物理性质 (1)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2)具有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3)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 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 2.应用 (1)利用液晶上加电压时,旋光特性消失,实现显 示功能,如电子手表、计算器、微电脑等. (2)利用温度改变时,液晶颜色会发生改变的性质 来测温度.
二、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与非晶体 (1)物理性质:有些晶体(单晶体)在物理性质上表 现为 各项异性 ,非晶体的物理性质表现为 各项同行 . (2)熔点:晶体 具有一定 的熔化温度,非晶体 没有 一定的熔化温度. 2.单晶体与多晶体 (1)单晶体整个物体就是一个晶体,具有天然的 有规则 的几何形状,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而 多晶体是由许许多多的细小的晶体 ( 单晶体 ) 集合而 成,没有天然的规则的几何形状,物理性质表现为各 向同性. (2)熔点: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五、饱和蒸汽、未饱和蒸汽和蒸汽压 1.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做饱和蒸汽,而 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蒸汽叫做未饱和汽. 2.在一定温度下,某种液体的饱和蒸汽的压强是 一个定值,这个压强叫做这种液体的饱和汽压,未饱 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3.饱和汽压专指空气中这种液体的蒸汽的分气 压,与其它气体的压强无关,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 模型,其微观模型是:①分子本身大小可忽略;②分 子间除碰撞外不计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无分子势 能,内能只与 温度 有关; ③ 分子间的碰撞看 成 弹性碰撞 . 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可近似 看做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内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状态变化时, 它的压强与体积的乘积跟热力学温度的比值保持不 变,这种关系称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p1V1 p2V2 ②数学表达式: T =恒量或 = . T1 T2
(3)盖—吕萨克定律(等压变化): 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它的体积跟热力学温度成 正比 . V V1 V2 V1 T1 ②数学表达式: T=C 或 = 或 = . T1 T2 V2 T2 ③适用条件:a.气体质量不变、压强不变;b.气体 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 ④V-T 图象——等压线: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 V-T 图上的等压线是一条延长线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V-t 图中的等压线在 t 轴的截距是-273.15 ℃,在下 图中 p1<p2.
3.晶体的微观结构 (1)晶体的微观结构特点:组成晶体的物质微粒 有规则地、周期性地在空间排列. (2)用晶体的微观结构解释晶体的特点. 晶体有天然的规则几何形状是由于内部微粒 有规则 地排列. 晶体表现为各向异性是由于从内部任何一点 出发,在不同方向上相等距离内微粒数 不同 . 晶体的多型性是由于组成晶体的微粒不同的 空间排列 形成的.
④p-V 图象——等温线: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 p-V 图上的等温线是双曲线的一支,如图 A 所示, 从状态 M 经过等温变化到状态 N,矩形的面积相等, 在图 B 中温度 T1<T2.
1 1 ⑤p-V图象:由 pV=CT,可得 p=CTV,斜率 k =CT,即斜率越大,温度越高,且直线的延长线过原 点,如图 C 所示,可知 T1<T2.
一、气体 1.描述气体状态的物理量 (1)体积 V: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的体积,密 闭容器中气体的体积 等于 容器的容积. 单位:m3,1 m3=103 dm3(L)=106 cm3(mL). (2)温度(T 或 t): 摄氏温标与热力学温标关系:T=(t+273)K,Δ T =Δ t. (3)压强 p: ①气体的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 单位面积 上的压 力.
(2)查理定律(等容变化): 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它的压强跟热力学温度成 正比 ,这个规律叫做查 理定律. p p1 p2 p1 T1 ②数学表达式:T=C 或 = 或 = . T1 T2 p2 T2 ③成立条件: a.气体的质量、体积保持不变; b. 气体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 ④p-T 图象——等容线: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 p-T 图上的等容线是一条延长线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p-t 图中的等容线在 t 轴的截距是-273.15 ℃,在下 图中 V1<V2.
2.气体实验定律 (1)玻意耳定律(等温变化): ①内容: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保持不变时, 它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 或者说, 压强和体积的 乘积保 持不变. ②数学表达式:pV=C(常量)或 p1V1=p2V2. ③适用条件:a.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b.气体 温度不太低(与室温相比)、 压强不太大(与大气压相比).
②产生原因及决定因素 宏观: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大小 取决于分子数密度和温度 T. 微观: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对器壁碰撞产 生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分子数密度 ) 和分子平均速度. ③气体压强的特点:封闭气体压强处处 相等 . ④单位:国际单位是帕 (Pa),常用单位有:标准 大气压 (atm) 、厘米汞柱 (cmHg) 和毫米汞柱 (mmHg). 换算关系是: 1 atm = 76 cmHg = 1.013×105 Pa 用湿度来描述. 1.绝对湿度 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压强 p1 来表示空气的湿 度,叫做绝对湿度. 2.相对湿度 用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 p1 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 气压 p0 之比来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这个比值叫做空 气的相对湿度. 水蒸汽的实际压强 p1 相对湿度= × 100% = × p0 同温度水的饱和汽压 100%. 相对湿度越大,人就感到越潮湿;相对湿度越小, 人就感到越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