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

合集下载

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利用

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利用

5、利用废旧塑料生产阻燃建筑装饰材料
• 利用废旧热塑性塑料和锯木粉通过加入添加剂改性生产防 火阻燃型窗套、门套、墙裙等建筑装饰材料的方法。这种 材料阻燃性能良好,完全可以用作建筑装饰材料, 同时通过 造型还可以生产美观耐用的环保型城市垃圾桶。 • 设备:双辊炼型机、液压定型机 • 其工艺流程:
6、利用回收农膜与木屑复合制成塑质木材
废旧高分子材料处理
处理方式:焚烧、填埋、回收循环利用等。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方式是焚烧和填埋。 优点:处理量大、速度快。 缺点:能量资源浪费、造成二次污染。 回收循环利用是我国应着重发展的废旧高分 子材料处理方式。
回收循环利用
1、物理循环利用:指简单再生利用和复合再生利 用,回收废旧塑料制品经过分类、清洗、破碎、 造粒进行成型加工。 优点:工艺简单,设备要求低,产量大 缺点:性能较差 • 2、化学循环利用:通过对回收的高分子废旧材料 的化学改性,生产达到同类或异类使用要求的产 品。 • 特点:产品改性彻底,性能好,但工艺复杂,投 资高,产量相对低
• 浙江三泰板业厂利用回收农膜与木屑复合制成塑 质木材, 抗折强度为20.8MPa, 该材料除了具有与 天然木材一样可锯、刨、钉、粘等性能外, 还具有 耐潮、防蛀等优点, 而且制造的灵活性强, 既可挤 压成板材、型材,也可一次模压成产品。 • 其工艺流程: • 废农膜→ 计量 → 塑炼 → 热熔 → 在模具中压制 → 整理 → 制品
高分子废旧物在建筑材料的回收应用
1Affresol 公司开发出一种建造低碳住房(如下图)工艺, 采用包装物废弃料和加工废料等再生废旧塑料及矿产品作为原材料, 而且价格合理。每一座房屋约消耗18 吨本应进行填埋的材料。
2、废旧塑料PVC做建筑线槽
合肥华风改性塑料公司,使用塑料改性新配方,新技 术开发出一系列用于建筑建材行业的改性废塑PVC线槽。 不仅质量好,工人使用方便,产品有不同规格型号,更重 要的是这种材料价格大幅度下降。 设备:破碎机、磨粉机、改性设备、造粒机组、挤成型机 组 其工艺流程:

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

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

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高分子材料(Polymers)是一类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技意义。

然而,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和性质,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讨论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方式以及其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的价值。

一、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方式1. 回收再利用(Recycling)高分子材料回收再利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可再生利用方式。

通过回收废弃的高分子材料,可以将其重新经过加工处理,制成新的高分子制品。

这种方式可以降低新材料的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并减少对原始资源的需求。

2. 能源回收(Energy Recovery)对于无法通过传统回收再利用方式进行处理的高分子材料,可以进行能源回收。

能源回收主要包括焚烧和气化两种方式。

焚烧是通过高温将高分子材料转化为能量,同时产生热能可以用于发电或供热。

气化是通过高温和压力将高分子材料转化为气体,可以用于发电或者生产其他化工产品。

二、高分子材料的环保价值1. 减少海洋塑料污染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海洋塑料污染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塑料垃圾的数量,从而减少海洋塑料污染的程度。

通过建立完善的高分子材料回收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塑料垃圾难以处理的问题。

2. 节约能源和资源传统的高分子材料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石资源。

而通过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对新材料的需求,从而节约能源和资源。

此外,高分子材料回收再利用还可以延长物质的使用寿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高分子材料的社会经济价值1.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是循环经济理念的重要体现。

通过将废弃的高分子材料重新利用,可以建立起一个闭环循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循环经济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推动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符合绿色制造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高分子材料废物处理-循环原理

高分子材料废物处理-循环原理
因此,聚酰胺的再加工对裂解反应是相当敏感的,尤 其存在杂质情况下更为敏感,回收利用时须注意。
(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分解产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乙醛、对苯二甲酸、 水。
无规裂解历程,裂解发生在酯键,氧会加速降解,故 也存在自由基机理。

(3)PVC 升温160℃脱去氯化氢,形成不饱和双键或
热老化
一、热老化过程 热老化在高分子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都会遇到。热
老化通常分为三个过程:热降解、热氧化降解和水解; 热降解过程也有自由基产生、增长和结合过程。
交联是热降解中出现的一个明显过程,可以在聚 合物结构中引入微凝胶。
热氧化降解
热降解类似,主要在降解过程中有氧的存在。 氧的存在往往影响降解过程,降解产物往往是氧化物,
二、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原理
途径1——物理循环
材料循环(Material recycling ),又称物理循环(Physical recycling):废旧材料的再加工。
途径2—化学循环(CHEMICAL RECYCLING)。
化学循环——高分子材料可通过高分子解聚反应、高分 子裂解反应、高分子加氢裂解、高分子汽化等方法加以 利用。高分子经解聚可获得单体及低聚物。可用于高分 子材料的再生产。
发生交联。 双键存在使材料变色。
(5)PC
广泛交联,形成碳化物。 反应初期:存在酯交换,水解,脱羧反应。 反应后期:分子结构重排后,形成芳香醚结构或
交联。 对水非常敏感,加热就水解。
4.2.1.2 大气老化或降解 (1)、高分子材料的风蚀及影响因素 不同的聚合物具有不同的最大损坏波长(最大活化波
如醉、醛、酸等物质。 高分子在氧存在下会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容易产生自
由基,然后进行自由基的增长和终止反应,最重要的 特点是在此过程,有含氧自由基的参与。

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与再生技术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与再生技术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与再生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与再生技术备受瞩目。

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长链分子构成的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但由于其难以降解和再生利用的特点,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与再生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还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可再生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已有多种可再生技术被提出和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其中,物理方法是最常见的可再生技术之一。

通过物理方法,例如再熔、粉碎和纺丝等,高分子材料可以经过简单的转变重新使用。

此外,化学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可再生技术。

通过化学方法,将高分子材料进行化学反应,使其分子结构改变,从而实现可再生利用。

二、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利用废弃高分子材料进行资源回收,二是通过可再生材料替代传统高分子材料。

对于废弃高分子材料的资源回收利用,目前主要采用物理方法。

例如,将废弃的塑料瓶经过粉碎、回熔等处理,再次加工成为新的塑料制品。

而对于可再生材料的使用,则是通过研发新型的可再生材料来替代传统的高分子材料。

这些可再生材料通常由天然资源或可再生能源提供原料,能够有效减少对非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三、高分子材料的再生技术研究进展随着可再生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分子材料的再生技术研究也日益深入。

目前,已有多种再生技术被应用于高分子材料领域。

例如,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高分子材料进行催化降解,从而实现高效再生利用。

此外,还有一种新兴的再生技术——生物降解技术。

通过引入生物体,使高分子材料在自然环境中迅速降解,进而实现可再生利用。

这些再生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分子材料的可再生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四、高分子材料的再生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展望尽管高分子材料的再生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高分子材料的再生技术需要解决材料的性能降低和再生成本的提高等问题。

高分子材料的可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可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研究

高分子材料的可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研究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塑料制品、纤维材料等。

然而,由于其难以降解和处理,高分子材料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因此,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可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可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

一、物理回收技术物理回收技术是通过物理性质的差异实现高分子材料的分离与回收。

目前,常见的物理回收技术包括筛选、重力分离和磁力分离。

1. 筛选筛选是一种常见的物理回收技术。

通过不同颗粒大小的筛网,将高分子材料与杂质分离。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小差异明显的颗粒,如塑料颗粒的回收。

2. 重力分离重力分离是利用高分子材料与杂质的密度差异进行分离。

通过调整流体的流速和倾角,使高分子材料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而杂质漂浮在流体上方,从而实现分离。

3. 磁力分离磁力分离是利用高分子材料与杂质的磁性差异进行分离。

通过在适当条件下施加磁场,使高分子材料受磁力作用而被吸附,而杂质则不受磁力影响,从而实现分离。

以上物理回收技术可以根据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和需要,进行组合使用,以提高回收效率。

二、化学回收技术化学回收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使高分子材料降解为可再利用的原料。

目前,常见的化学回收技术包括溶解、水解和气相裂解。

1. 溶解溶解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回收技术。

通过选择合适的溶解剂,将高分子材料溶解为溶液。

然后,通过进一步的分离和纯化步骤,可以回收溶液中的高分子原料。

2. 水解水解是一种通过水作用使高分子材料分解的化学回收技术。

在适当的条件下,高分子材料与水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产物。

这些产物可以被进一步利用,用于生产新的高分子材料。

3. 气相裂解气相裂解是一种将高分子材料加热至高温,使其在缺氧或氧不足的条件下分解为气体产物的化学回收技术。

这些气体产物可以被捕获和回收,并用于生产新的高分子材料。

化学回收技术可以根据具体材料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条件进行设计和优化,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高效回收与再利用。

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回收运用

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回收运用

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回收运用摘要:在现阶段,我国能源短缺问题及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各种新型材料的应用既赋予了建筑产业全新的发展活力,又使得以往建筑企业所头疼的材料污染问题得以有效控制。

其中,通过应用废旧高分子材料建设建筑墙体、装饰和地板,不仅能够满足建筑材料可回收利用的基本需求,又可大幅降低建筑工程建设的材料成本,有利于促进整个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对此,文章围绕废旧高分子材料,在简述其在建筑材料中回收运用优势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具体的应用方法,旨在给予国内建筑企业一定的帮助,并最终促进我国建筑产业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关键词:废旧高分子材料;建筑材料;回收运用;可持续发展;应用策略引言:长期以来,建筑行业关于废旧高分子材料如何回收利用所进行的讨论从未停止,而针对包括塑料、纤维、橡胶在内的废旧高分子材料,倘若不采用科学的回收机制进行处理,会因其很难降解而造成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会大幅增加建筑施工的总体成本,并最终影响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此基础上,通过就废旧高分子材料进行回收利用,能够将其用于建筑墙体材料、建筑装饰材料等诸多方向,可大幅减少材料处理所致的人力物力成本,最终借此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建筑产业效益的全面提高。

1 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危害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而在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使人们生活质量及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的背景下,以塑料、纤维、橡胶为主的高分子材料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逐渐在建筑领域中应用愈发广泛。

然而,在实际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不难发现,虽然高分子材料以其较为突出的应用优势能够满足建筑行业的施工成本降低需求,但针对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处理工作一直是整个建筑领域关注的重点。

一方面,围绕塑料、纤维、橡胶等常见高分子材料,其很容易在太阳光照射下分解为各种污染气体,其中尤其是二氧化硫的产生,不仅有毒有害会对大气造成较大污染,同时也是温室效应等其他环境问题的产生因素之一;另一方面,针对聚乙烯等材料,其可降解性相对较差,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废旧材料处理工艺相对落后,导致因材料处理所致的白色污染问题十分严重,既会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并最终制约材料工艺以及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墙体建筑中的回收与利用

浅析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墙体建筑中的回收与利用

浅析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墙体建筑中的回收与利用【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危害及其来源,介绍了几种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筑材料的的回收利用技术,最后对这些废旧高分子材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回收应用意义做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废旧塑料;建筑材料;回收应用以塑料、纤维、橡胶为主体的高分子材料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随处可见,高分子材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与高分子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人们使用的高分子材料数量也迅速增加,由于通常高分子材料的使用寿命比较短,所以废旧高分子材料的数量也大量增加。

由于大量的废旧高分子材料不能在大自然中自然降解,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

日常生活中用量最大的热塑性高聚物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树脂制品的消费量达1135万t/年。

据调查,每年产生废弃物数量巨大,美国1800万t,日本488万t,西欧1140万t,我国也有90万t。

目前,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填埋以及回收再利用。

回收循环利用高分子材料主要有两种,一是物理循环技术,物理回收循环利用技术主要是指简单再生利用和复合再生利用,回收废旧塑料制品经过分类、清洗、破碎、造粒进行成型加工。

这类再生利用的工艺路线比较简单,生产量巨大,但再生制品的性能欠佳,一般制作档次较低的塑料制品。

二是化学循环利用,通过对回收的高分子废旧材料的化学改性,生产达到同类或异类使用要求的产品。

化学循环再生材料生产工艺复杂,投资高,产品改性彻底,但产量低,对回收高分子材料要求也高。

我国处理废弃的高分子材料的技术还是比较落后,大部分只是较简单地单纯再生及复合再生。

大批量的废弃高分子材料都变成为垃圾,大量的废旧高分子材料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分散在土壤中塑料地膜,易使土质板结,影响农作物对氧、空气、水分、光的吸收;地面上飞散的薄膜碎片易引起火灾、污染环境;部分废旧高分子材料在降解中释放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及毒素。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案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方案

把废橡胶制备成胶粉是其再生利用的主导方向。胶粉的制 备方法有冷冻粉碎、常温粉碎和湿法粉碎三种。
轮胎翻新因耗能少、成本低而受到重视。翻新所耗原料为 新胎的15~30%,价格仅为新胎的20~50%。
再生和脱硫能够使硫化橡胶转化成能够再次混合、加工和 硫化的新橡胶共混物,能够转化成类似生胶一样的高质量 聚合物。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 Nhomakorabea目录
1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状况 2 存在的问题 3 主要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 4 其他典型聚合物的回收利用
1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状况
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橡胶和合成纤维三大类。 我国1998年生胶产量1080kt,位于世界第三位。 合成高分子树脂种类繁多,性质差异较大,就品种而言, 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 聚苯乙烯(PS)。
3 主要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
在高分子合成材料中,塑料用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其 中,PE、PP、PVC、PS的产量占总产量的70%,这四种 材料的再生利用也最为成熟。
3.1 PE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1)简单利用——将回收的PE经过清洗、破碎、造粒后直 接加工成型。 2)改性再生利用——将再生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改性后, 加工成型。 3)产气技术——在600~800高温下,废PE可裂解成乙烯、 甲烷和苯。 4)产油技术——废PE在450裂解时的产物为碳原子数为 7~12的重油,但常温粘度较大,不宜作为燃料使用。 5)产蜡技术——由产油技术产生的油可制得聚乙烯蜡, 因这种蜡无毒无腐蚀,硬度大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3.4 PS废塑料的再生循环
1)直接热熔PS再生利用 2)填充改性其他材料 3)制作涂料、粘合剂、防水材料、改性沥青和阻燃剂 4)裂解PS制作单体及燃料油——PS能在苯乙烯溶剂中进 行溶液裂解,生成苯乙烯单体 5)溶剂法再生PS——将废PS塑料融于脂肪烃、芳烃中, 可制备PS再生料 6)非溶剂型热介质消泡再生PS——将PS废料放入消泡罐 中,加入热介质消除泡孔,将物料与介质分离即可得到 PS再生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化工行业渗透在各个方面,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是国民经济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而化工环保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其中对原材料成本和副产品循环利用效率为重中之重。

本文综述塑料、橡胶、复合材料和其他交联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现状和进展,简述了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存在的科学与技术问题及其发展方向。

目前全球高分子聚合物的产量已超过2亿吨,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处理、循环、消耗、使用、回收和废弃的过程中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担。

聚合物废料的来源主要有:1、生产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如废品,边角料等。

其特点是干净,易于再生产;2、商业废料:一次性用于包装物品,电器,机器等包装材料,如泡沫塑料。

3、用后废料:指聚合物在完成其功用之后形成的废料,这类废料比较复杂,其污染程度与使用过程,场合等有关,相对而言污染比较严重,回收和利用的技术难度高,是材料再循环研究的主要对象。

我国每年废弃塑料和废旧轮胎占城市固态垃圾重量的10%,体积30-40%,难以处理,形成所谓“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和黑色污染(废弃轮胎),影响人类生态环境,也影响高分子产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对建设循环经济、节约型社会意义重大。

【关键字】高分子材料化工环保回收利用1、国内外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研究及现状1.1国内外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现状废弃高分子材料又叫废弃塑料,随着高分子材料工业的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0年全世界塑料总产量已超过一亿一千万吨,中国总消费两也超过数百万吨,随着塑料产量的增加,废弃塑料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全球废弃塑料量也已经达到四千万吨,已成为全世界的“白色污染”,这是环境保护的一大公害,已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由此,已引起全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和关注,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有的国家投入巨大资金进行治理,美国采取限制塑料的生产,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三令五申,严禁乱扔塑料薄膜袋,减少或杜绝“白色污染”。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已开始回收高分子材料的工作,但是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差,不自觉,乱扔,所以到处都是塑料袋,已造成对环境的“白色污染”。

1988年我国废弃塑料收购量为22.7万吨,2000年收购量为125万吨,在1988年废弃工程塑料和聚酯树脂分别占其产量的2%和5%,各为400吨和5万吨,由于聚酯废弃量较大,故国内首先开发聚酯塑料的回收利用。

在烯烃方面,回收废弃塑料量最大的是聚氯乙烯树脂,约占烯烃塑料的40%,其回收率也高,其次是聚乙烯约占5%-30%,而对聚乙烯包装袋回收利用还是比较低的,再其次是聚丙烯,其积压量很大,没有开展利用起来。

我国从国外引进回收废塑料设备的企业有好几家。

其中,北京从日本引进一套废弃塑料回收装置;上海由联合国提供一套比利时回收废弃塑料装置;成都引进一套奥地利废弃塑料回收装置。

另外中国还有几家自己制造的回收废弃塑料设备。

其中有衡阳废弃塑料回收制造厂,江西回收废弃塑料制造厂。

然而,国内引进的几套废弃塑料回收装置,都不能投入正常生产。

其原因有二:一是废弃塑料难以集中起来,难以满足生产装备的需要,大部分的回收塑料(约占60%)都被乡镇企业所收购,尤其是江苏和浙江一带废旧塑料回收非常活跃,而城市塑料回收的原料满足不了生产,都处于停工和半停工状态;二是进口设备耗电量太高,每处理一吨废弃塑料需耗电在300KW·h以上,另外设备损坏率高,一个月要更换一次,需要大量的外汇。

全世界循环利用废旧塑料的数量由1988年的90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430万吨,到2000年约为1250万吨,世界各国废塑料的处理中其利用率约占废旧量的7%左右。

世界废弃旧塑料主要是在包装、建筑、消费、工业用途、汽车等领域的废弃物;按品种分为聚烯烃、聚酯、聚氯乙烯、尼龙、聚苯乙烯、工程塑料等。

1.2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技术现状在美国和欧洲,聚合物的回收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机械回收发展到原料回收和焚烧能量回收一体化。

在我国一般采用3种方法,一是物理法回收利用废旧高分子材料,二是化学法综合利用,三是通过燃烧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与利用能量。

物理法是废旧高分子材料经收集、分离、提纯、干燥等程序之后,加入稳定剂等各种助剂,重新造粒,并进行再次加工生产的过程。

目前许多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是利用此法来实现的。

化学法是利用光、热、辐射、化学试剂等使聚合物降解成单体或聚合物的过程。

其产物用作油品或化工原料。

能量回收是以高分子材料作为燃料或取热或产生蒸汽,进而进行发电,或用高分子材料作助燃料等过程。

填埋处理:填埋是处理垃圾或固体废弃物的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世界各地普遍采用,但填埋将占有土地,就算填埋结束或者关闭后也不能用作它用,甚至周边土地也受影响,因为会产生污染迁移及不稳定性。

而且填埋会产生渗漏液,渗漏液含有分解产物,许多毒性有机物、络合金属盐、有机金属化合物会从地下渗透到水源,进入河湖,污染水源和土地。

随着时间的延长,不同的污染产物会达到高峰浓度。

同时固体废弃物填埋后分解的废物会产生许多气体,主要是CO2、CH4、H2、N2等,和有毒、不良味道的气体如H2S、挥发性硫醇、带臭味的有机酸。

放出气体的臭味大、污染大且存在爆炸的危险。

且聚合物废料相对密度较小,体积大,在土中难以分解,因而许多国家和地区正积极采取措施减少填埋处理,以减少填埋废料对“地下生态环境的影响”。

再循环:有效的、比较科学的处理废旧高分子材料的方法是再循环。

循环是废旧高分子材料利用的有效途径,不仅使环境污染得到妥善解决,而且资源得到最有效的节省和利用。

从资源的利用角度出发,对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利用首先应考虑材料的循环,然后考虑化学循环。

材料循环是指以废旧塑料制品为原料的再资源化和再利用。

化学循环又称为化学裂解,是指通过化学反应使废旧塑料转化成低分子化合物或低聚物。

所采用的工艺方法是将聚合物的长链切断,恢复其原有的性质,裂解出的原料可用来制作新的塑料。

能量回收:指燃烧不能以其它方法加工的混合塑料或残留物,以利用其释放的热能,包括焚烧废物获取能量(EFW,Energy From Waste)和燃烧废物燃料(RDF,Refuse-Derived Fuel)以获取能量。

前者用垃圾作燃料源来产生蒸汽、热水和电;后者用废料制燃烧粒子,并在锅炉或焚烧器中燃烧产生能量。

但是焚烧法会产生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焚烧的无毒化处理设备投资大、成本高,目前还局限于发达国家和我国局部地区。

能量回收是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中比较重要的循环方法,但要注意二次污染问题。

2、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工艺2.1高分子材料物理循环工艺1)配料:单一高分子在实际过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少的,一般情况下要加入各种添加剂,以满足材料的使用性能要求。

利用挤出机或各种混炼机,在原料树脂中混入增塑剂、稳定剂、填料等助剂的操作过程称为配料。

2)造粒及粉碎:经过混炼得到的炼成物,为了减少固体尺寸,一般须经造粒或粉碎,以备下一步成型使用,粉碎后的颗粒大小不均,而造粒可得到比较整齐且具有固定形状的粒子。

3)挤出成型:亦称为挤塑成型或挤压成型,在热塑性塑料成型中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加工方法,也是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的主要加工方法。

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成型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塑化→成型→定型。

挤出成型工艺生产过程连续,生产效率高;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单,工艺容易控制;应用广泛,产品花样多,质量均匀。

4)注塑成型:又称为注射成型,是高分子材料加工的重要方法,可以用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和再生高分子材料的成型,近年也逐渐用于热固性高分子材料成型。

5)压延成型:是热塑性塑料加工的主要工艺之一,对于生产回收薄膜和片材来说,是较佳的生产工艺。

压延成型是先用各种塑炼设备将成型物料加热熔融塑化,然后使已熔融塑化的熔体通过一系列相向旋转的辊筒间隙,使之经受挤压与延展作用成为平面状的连续塑性体,再经冷却定型和适当的后处理即可得到膜、片状塑料制品。

6)吹塑成型:借助压缩空气,使处于高弹态或塑性状态的空心塑料型坯发生吹胀变形,再经冷却定型,获取塑料制品的成型加工方法称为吹塑成型。

7)模压成型:又称压缩成型,此法是先将塑料或再生塑料放入具有一定温度的模具型腔中,然后闭模加压,使其成型并硬化,最后脱模取出制品。

模压生产工艺为:嵌件安放→加料→闭模→排气→固化→脱模→模具清理8)热成型:利用热塑性塑料的片材作为原料来制造塑料制品的方法,制造时先将裁成一定尺寸和固定形样的片材夹在框架上并将它加热到高弹态,而后凭借施加的压力使其贴近模具的表面,得到与型面相仿的形样。

9)发泡成型:泡沫塑料是以树脂为基础而内部具有无数微孔性气体的塑料制品,又称为多孔性塑料。

再生的热固性和热塑性塑料一般都能制成泡沫塑料。

由于有气孔的存在,泡沫塑料具有密度低、隔热、吸音等优点。

泡沫塑料的发泡方法可分为三种:物理发泡法、化学发泡法和机械发泡法。

10)浇铸成型:塑料的浇铸成型类似于金属的浇铸,是从机械工业中的“翻砂”铸造发展起来的一种成型方法。

浇铸成型是将聚合物的单体、预聚的浆状物、熔融的热塑性塑料、高聚物的溶液溶胶等倾倒到一定形状规格的模具里,然后固化定型或因溶剂挥发而硬化成为制品的一种方法。

其工艺过程为:浇铸液的配制→过滤和脱色→浇注→硬化→脱模→后处理→制品2.2高分子材料化学循环工艺废旧高分子材料的化学循环主要是指高分子材料通过粉碎、清洗、干燥后,再进行化学处理,从而得到有用的化工原料或油品的过程。

一般的化学循环工艺为:→燃料气——气体→| →化工原料| →化工原料废旧高分子材料→→裂解设备→ |→液体→| →油品| →铺路——固体→→防漏材料2.3高分子材料能量回收工艺转炉窖和烧火炉是固体废弃物焚烧的最常用的两种,流化床炉适合于水煤渣。

固体废弃物须进行分类,将不能燃烧的物质除去,以减少固体残留物和飞灰,增加焚烧废物的热量。

焚烧的最佳材料是塑料、纸和木质产品,且粉状比较好,块状燃烧也常见,但底部残留物要高得多。

废物由烧火炉栅格引入燃烧室,为了保证固体废弃物中所有有机物的完全燃烧和分解,炉温必须保持在1000-1500℃。

低温、空气流不足和滞留时间过短将会导致散发有机化合物,如二噁英、呋喃、PCB、CO、氯苯、多环芳香族化合物。

废物→废物焚化炉→气体及灰层→后处理→排放↓残留物→处理→填埋3、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的若干科学和技术问题当前处理垃圾的国际潮流是“综合性废物管理”,实行3R行动,把垃圾的产生量减少下来。

3R的行动口号“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

对废弃高分子材料回收利用而言,以下几方面科学和技术问题值得关注并加以深入研究:3.1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方面采用高分子材料绿色工程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