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其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及其应用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洁面用品到食品添加剂,从农业杀虫剂到制药原料,表面活性剂无处不在,可谓是现代生活的必备品。
那么,表面活性剂到底是什么,它在哪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呢?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对表面活性剂进行探究。
一、表面活性剂的理论基础表面活性剂,又称表面活性分子,是一类分子结构具有亲水和疏水两种不同区域的化合物。
它们的分子结构中包含着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亲水性较强的“头部”(或称为“极性基团”),这个部分可以与水形成氢键相互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水溶性基团;另一部分则是亲水性较弱的“尾部”(或称为“非极性基团”),它们可用于与非极性物质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这种分子结构使得它们在水中可以形成胶束,即亲水性的“头部”朝向水相,而疏水性的“尾部”则朝向胶束内部,从而使胶束能够承载疏水性物质,如油脂、污垢等,同时也能够稳定乳液和泡沫等。
二、表面活性剂的作用1. 清洁剂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胶束形成的特性,因此它们能够将非极性化合物包裹在胶束内部,使之分散在水中,从而改善了清洁效果。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增溶作用,能够促进清洁剂中的成分相互混合并均匀分布,进一步提高清洁效果。
2. 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制造过程中,表面活性剂被广泛应用于乳化、泡沫化和增稠等方面。
例如,在乳制品生产中,表面活性剂被用于稳定脂质和水相之间的界面,从而防止乳化液“分层”;在烘焙食品中,表面活性剂则被用于增强面团的韧性,使得制成的蛋糕、面包等食品口感更好。
3. 医药制剂表面活性剂在医药制剂中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在磺胺类抗生素中,表面活性剂被用于促进药物的溶解和吸收;在麻醉剂中,表面活性剂则被用于稳定药物的微小颗粒,从而使麻醉剂更加稳定和有效。
三、表面活性剂的应用1. 洗涤剂洗涤剂是应用最广泛的表面活性剂制品之一。
洗涤剂常常包括清洁剂、润滑剂、增稠剂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地去除污垢和油脂,保护被清洗物品的表面,并且具有增进清洁效果的作用。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界面科学中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在界面科学中的应用表面活性剂是一类能够降低液体表面或界面张力的化学物质。
它们由一个或多个亲水性(亲水)头基和一个或多个疏水性(疏水)烷基或烷基链组成。
表面活性剂的独特结构使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界面科学领域。
表面活性剂的合成通常使用有机合成方法来实现。
最常用的方法包括酯化、酸碱中和和醚化等。
例如,通过将一种疏水性溶剂(如脂肪醇)与一种亲水性溶剂(如硫酸钠)混合,在高温下反应,可以合成出一种常见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此外,还可以通过氧化、还原、取代和缩合等反应来合成各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
合成表面活性剂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反应的控制、纯度和产率等因素,以确保所得产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于改变界面的性质。
通过在液体-液体界面或液体-气体界面上引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界面张力,使两种物质能够更好地混合。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形成胶束结构,将疏水性物质包裹在其亲水性外壳中,从而增强分散性和溶解性。
这些特性使表面活性剂在乳化、分散、润湿和湿润等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其次,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科学中还可以用于表征界面的性质。
通过测量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的吸附行为、表面张力和胶束形成等参数,可以研究界面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这些数据可以为界面现象的解释和理解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也为界面科学的理论建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此外,表面活性剂还被广泛应用于浮选、分离和萃取等过程中。
在浮选过程中,通过在矿物颗粒表面吸附表面活性剂,来改变其表面性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类似地,在分离和萃取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以与特定物质形成络合复合物,从而实现目标物质的分离和富集。
这些应用不仅在矿物加工和环境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还在生物学、医学和食品工业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总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和应用在界面科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成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调控界面的性质,实现液体和液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有效相互作用。
表面活性剂

关于表面活性剂的学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本学期我们有幸同陈老师一起学习了《表面活性剂化学》,期间我们初步了解了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作用原理,更重要的是我们认识了到它在生活生产中的特殊作用。
下面,我就表面活性剂在生活中的应用做一下简单的论述,并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如课本前言所述,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被誉为“工业味精”,它是一类重要的精细化学品,早期应用于洗涤、纺织等行业,大家日常所见的洗衣粉、洗涤剂就是此类物质。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表面活性剂的特点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洗涤只是其中很简单的一个应用。
具体讲来,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即使在加入很少量时仍能明显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的物质。
它能改变物系的界面状态,产生增溶、乳化、润湿、起泡和消泡等一系列作用,目前,这些作用已使表面活性剂的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精细化工的所有领域。
首先谈谈表面活性剂出现和发展的历史,表面活性剂最先是以洗涤用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肥皂、洗衣粉和洗涤液等等。
那么,到底是谁发明了或者发现了这一洗涤用品呢?按照陈老师在课堂的讲解以及我在相关资料中的搜索结果,得到下面这样一个结论。
早在2500年前,西方人在山上用牛羊祭祀诸神,牛羊的油脂与山上的草木灰混合,其中的高级脂肪酸与钾钙等离子作用生成了简易的肥皂,人们用它洗手,效果惊人,因此,这种方法得到广泛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洗涤液、洗衣粉等新型洗涤剂陆续被研发出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可以说是表面活性剂在生活中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应用。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去除污垢的任务是由肥皂来承担的。
除此之外,它的作用还不止于此。
在肥皂普及之前,由于周围有许多无法清洁的东西,因此很容易产生出严重的问题。
在约300年前的17世纪,欧洲曾大规模流行过鼠疫和天花等传染病。
于是,当时的法国政府考虑如果推广使用肥皂或铺设下水道,让人们过上清洁的生活,也许会抑制住灾害,多亏了肥皂的功用,因传染病死去的人数一下子降了下来,据说竟然降到了约十分之一。
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01 引言
03 应用
目录
02 定义 04 参考内容
引言
表面活性剂是一类具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化合物,具有亲水亲油性质,通常用 于清洁、保护和美化肌肤的化妆品中。在化妆品领域,表面活性剂的主要作用是 作为添加剂,提高产品的使用体验、增加产品销售以及提升产品品质。本次演示 将详细介绍表面
4、抗菌和防腐作用
一些两性表面活性剂还具有抗菌和防腐作用,可以有效地延长化妆品的保质 期,防止细菌和霉菌的滋生。例如,季铵盐类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能够杀灭多种细菌和真菌。
四、总结
本次演示主要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及其在洗涤化妆品中的应用。 由于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出色的洗涤、润湿、乳化、分散等性能以及温和不刺激、 抗菌防腐等特性,因此在洗涤化妆品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于化 妆品安全和
人们将更加表面活性剂的安全性和生物学性质,尽量避免对人体有害的成分, 同时追求更加温和、不刺激的配方。此外,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技术也将得到更加 广泛的应用,通过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可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除了传统类型的表面活性剂之外,新型的表面活性剂也在不断开发。例如, 含有氨基酸、糖类等天然成分的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和皮肤相 容性,将在化妆品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另外,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表面活 性剂也在研发中
活性剂的基本概念、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情况、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定义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极性基团和疏水基团的化合物。极性基团可以与水分 子相互作用,使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溶解;而疏水基团则倾向于与非极性物质 结合,使表面活性剂在界面上富集。这种特殊的分子结构使得表面活性剂具有降 低表面张力、润湿、乳化、分散等特性。
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第二章 表面张力和表面吸附
第一节 表面张 力 导入:提问为什么肥皂泡要用力吹才能变大?自来水龙头滴下
的水滴变成球形? 一、表面张力 1、定义
界面:物质与物质相接触的面称界面。 表面:物质与气相组成的界面为表面。 表面张力:增加单位面积时,液体表面自由能的增值, 即 表面过剩自由能。通常以mN/m为单位。表面张力或表面过剩自 由能是液体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 2、分析
2、作用: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改善加工效果,提高 生产效率,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二、纺织染整助剂分类 1、根据生产工艺分: ( 1 )纺织助剂 ( 2 )印染助 剂 2、印染助剂 (1)无机物 食盐、 盐酸、保险粉( Na2S2O4) 等。 (2)有机物 草酸、酒精、甘油(丙三醇)等。 3、印染助剂在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润湿、渗透、乳化、分散、洗涤、柔软、固色、防水、防霉、 抗静电等作用。 4、发展概论 我国印染助剂的潜力是巨大的
(4)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一般受PH值变化而改变性质。在等电点 时,形成内盐而沉淀析出。 2、无机盐稳定性
多价金属离子对羧酸类表面活性剂影响很大,容易产生 盐析。 3、氧化稳定性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磺酸盐类和非离子型中聚氧乙烯醚 型抗 氧性好,结构稳定。 4、 生物活性
包括:毒性、杀菌力,且两者相对应。 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季铵盐类毒性大,但杀菌力好。 5、 生物降 被逐渐分解,转化成CO2和H2O等对环境无公害的物质。
LD50、LC50、ECO50等参数。 毒性大小顺序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及其增溶应用

表面活性剂及其增溶应用一、表面活性剂的定义和分类1.表面活性和表面活性剂一定条件下的任何纯液体都具有一定的表面张力,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2.75mN·m-1,苯的表面张力为28.88 mN·m-1。
当液体中溶解有某种物质时,溶液的表面张力因溶质的加入而发生变化,一些无机盐和糖类物质可使液体的表面张力略有升高;而一些有机酸、醇、醛则可使液体的表面张力略有下降;当在溶液中加入肥皂、洗衣粉等时,可使液体的表面张力产生显著的下降。
凡能使液体表面张力下降的物质都是表面活性物质。
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的性质则称为表面活性。
但只有那些能使表面张力明显下降的物质被称为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除能降低表面张力外,还具有增溶、乳化、润湿、去污、杀菌、消泡和起泡等应用性质,这是与一般表面活性物质的重要区别。
表面活性剂也有其鲜明的化学结构特征,它们是由非极性碳氢基团和一个以上的极性基团组成的分子,碳氢基团可以是脂肪烃碳链(直链或支链),芳烃碳链(包括带有侧链的芳烃基团)或环烷烃等,烃链长度一般在8个碳原子以上。
极性基团则可以是解离的离子,也可以是不解离的亲水基团,一般有以下几类:①羧酸及其可溶性盐;②磺酸及其可溶性盐;③硫酸酯及其可溶性盐;④磷酸基及磷酸酯基;⑤氨基或胺及其盐酸盐;⑥羟基;⑦巯基;⑧酰胺基;⑨醚键;⑩羧酸酯基。
在这些亲水基团中,①~⑤类有很强的亲水性,⑥~⑧类亲水性较强,而最后两类亲水性则较弱。
2.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根据溶解性质,表面活性剂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但更普遍的分类是根据极性基团的离解性质,将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大类。
根据离子表面活性剂所带电荷,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每类中又可根据亲水或亲油基团分为不同的种类,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分类如表2—13:性剂高级胺盐型烷链碳原子数大于8低级胺盐型烷链碳原子数小于8季铵盐型R1R2N+R3R4高级季铵盐型其一烷链碳原子数大于8低级季铵盐型烷链碳原子数小于8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R(CH3)2N+CH2COO-氨基酸型RN+H2CH2CH2COO-咪唑啉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RO(C2H4O)n H烷基酚聚氧乙烯醚RC6H5O(C2H4O)n H脂肪酸聚氧乙烯酯RCOO(C2H4O)n H聚氧乙烯烷基胺RNHC2H4(C2H4O)n OH聚氧乙烯烷基醇酰胺RCONC2H4(C2H4O)n OH多元醇型甘油脂肪酸酯RCOOCH2CHOHCH2OH季戊四醇脂肪酸酯RCOOCH2C(CH2OH)3山梨醇脂肪酸酯RCOOCH2-C5H6O-(OH)3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蔗糖脂肪酸酯RCOOC12H21C10基醇酰胺RCON(CH2CH2OH)2一些水溶性高分子也表现出较强的表面活性,同时具备有一定的起泡、乳化、增溶等应用性能,这些高分子统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海藻酸钠、果胶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维酮、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等。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其原理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及其原理1. 概述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可以降低液体表面的张力,提高液体的湿润性。
它们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洗涤剂、化妆品、农药、纺织、石油等。
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根据其离子性质可被分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具体分类如下:2.1 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缔合表面活性剂。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硫酸十二烷基醚钠(SDS)、烷基苯磺酸钠(LAS)等。
常用于洗涤剂和清洁剂中。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等。
常用于柔软剂和润滑剂中。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如辛醇聚醚(Triton X-1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Tween)等。
常用于乳化剂和润湿剂中。
•缔合表面活性剂:如磺酸嵌段聚醚盐(SPSA)等。
常用于油田碳酸盐岩酸化工艺中。
2.2 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主要由氧化物、聚合物等组成。
常用于乳化剂、分散剂和稳定剂中,如十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Triton X-405)等。
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3.1 洗涤剂和清洁剂•表面活性剂作为洗涤剂和清洁剂的核心成分,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渍和油脂。
例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洗衣液和洗洁精中,可以改善洗涤的效果。
•在清洁剂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玻璃清洁剂、家具清洁剂等中,可以提高清洁效果。
3.2 化妆品•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作乳化剂、稳定剂和润湿剂等。
例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常用于乳液、面霜等产品中,可以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和延展性。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用于染发剂和护发素中,可以使染发剂更好地渗透和染色,并使护发素更好地附着在头发上。
3.3 农药•表面活性剂在农药中的应用主要是作为增效剂和消泡剂。
例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农药对作物的附着性和渗透性,提高农药的效果。
•缔合表面活性剂可用于制备微乳液农药,提高农药的溶解度和吸附性,减少环境污染。
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2.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
不论表面活性剂属于何种类型,都是由性质不同的两部 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疏水亲油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 团,另一部分为亲水疏油的极性基。这两部分分别处于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两端。为不对称的分子结构。
图2 两亲分子示意图
3.表面活性剂效率和有效值
3.1 表面活性剂效率
HLB值=
亲水基质量 亲水基质量+憎水基质量
×100/5
例如:石蜡无亲水基,所以 HLB=0;聚乙二醇,全部是亲水基,HLB=20。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0~20之间,根据需要,可根据HLB值选择合适的 表面活性剂,例如:HLB值在2~6之间,作油包水型的乳化剂; 8~10之间作润湿 剂;12~18之间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
2.非离子型
小极性头,如RSOCH3 大极性头,如R(OC2H3)nOH
6.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表面活性剂都是两亲分子,由于亲水和亲油基团的不同,很难用相同的单 位来衡量.
Griffin(格里芬)提出了用HLB(hydrophile - lipophile balance,亲水亲油平 衡)值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性.
使水的表面张力明显降低所需要的表面活性剂的 浓度。显然,所需浓度愈低,表面活性剂的性能 愈好。
3.2 表面活性剂有效值
能够把水的表面张力降低到的最小值。显然,能 把水的表面张力降得愈低,该表面活性剂愈有 效。
表面活性剂的效率与有效值在数值上常常是相反 的。例如,当憎水基团的链长增加时,效率提高 而有效值降低。
4.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随着浓度增大,表面上聚集的 活性剂分子形成定向排列的紧密单分子层,多余 的分子在体相内部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互相靠 拢,聚集在一起形成胶束( micell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按用途分类 净洗剂、精练剂、润湿剂、渗透剂、分散剂、乳化剂、 起 泡剂、消泡剂、匀染剂、缓染剂、固色剂、剥色剂、 柔软剂、 防水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 3、按照结构分类 分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型表 面活性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特殊类型等类型。
LD50、LC50、ECO50等参数。 毒性大小顺序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 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编辑ppt
11
作业: 1、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结构特点是什么? 2、画出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的关系曲线? 3、画出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排列,并标出两个部分? 4、按ISO分类法分类表面活性剂,并写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通式?
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增大, 但至一定温度后,溶解度增加很快(Krafft点)。(如下图所示)
编辑ppt
8
2、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一般情况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低温时易溶,温度升
至一定程度后,溶解度下降,表面活性剂溶液混浊,表面活性 剂析出、分层。克拉夫特点和浊点分别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反映。 二、 化学稳定性 1、酸、碱稳定性 (1)一般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强酸中不稳定:羧酸盐易析出 游离酸;硫酸酯盐易水解;磺酸盐稳定。而在碱液中均稳定。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酸液中稳定而在碱液中不稳定,但 季铵盐耐酸、耐碱性均好。 (3)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酸、碱液中均较稳定,但环氧乙 烷 加成物例外。
编辑ppt
图1-1
4
二、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表示方法 1、基本结构 表面活性剂是一种两亲分子,既亲水又亲油;一端是亲水 基(极性的);另一端是亲油基(非极性的),形成不对称结 构。 2、结构表示方法
如图1-2所示
一部分溶于水,另一部分易从水中逃离,具有双重性。
编辑ppt
5
三、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四大类分类法(ISO分类)
编辑ppt
6
四、 按表面活性剂结构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特点:价廉,与碱合用能增强去污力,织物洗后手感较好。 (1)羧酸盐类 RCOOM
如:肥皂、雷米邦A等。 (2)磺酸盐类RSO3M
如:601洗涤剂、ABS、 拉开粉BX、胰加漂T等。 (3)硫酸酯盐类ROSO3M (4)磷酸酯盐类ROPO3M 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较少)
5、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分别是什 么?
6、什么是克拉夫特点和浊点? 7、什么是生物降解性? 8、表面活性剂有哪些一般性质?
编辑ppt
12
第二章 表面张力和表面吸附
第一节 表面张力
导入:提问为什么肥皂泡要用力吹才能变大?自来水龙头滴下
编辑ppt
10
1.3 印染助剂对环保的影响
复习: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 系表面活性剂的化学稳定性(酸、碱稳定性,无机稳定性等) 一、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已是当今世界环境科学所关注的三大问 题。 二、印染工业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尤其对水的影响) 1、水体富营养化。 2、生物降解。 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编辑ppt
9
(4)两性型表面活性剂一般受PH值变化而改变性质。在等电点 时,形成内盐而沉淀析出。 2、无机盐稳定性
多价金属离子对羧酸类表面活性剂影响很大,容易产生盐析。 3、氧化稳定性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磺酸盐类和非离子型中聚氧乙烯醚型抗 氧性好,结构稳定。 4、 生物活性
包括:毒性、杀菌力,且两者相对应。 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季铵盐类毒性大,但杀菌力好。 5、 生物降解性 定义:表面活性剂在自然界的微生物作用下,有机碳化合物 被逐渐分解,转化成CO2和H2O等对环境无公害的物质。
如:季铵盐类。 3、两性型表面活性剂 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如:聚乙二醇类 、平平加等。 5、特殊类型
编辑ppt
7
1.2 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
复习:表面活性剂的定义、结构特点、表示方法、ISO分类法。 导入:表面活性剂的一般性质包括:溶解度和化学稳定性。 一、 溶解度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溶解度的一般规律是:在一定温度下,溶 解度随亲油基相对增大而降低。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编辑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
2
二、纺织染整助剂分类 1、根据生产工艺分: ( 1 )纺织助剂 ( 2 )印染助剂 2、印染助剂 (1)无机物 食盐、 盐酸、保险粉( Na2S2O4) 等。 (2)有机物 草酸、酒精、甘油(丙三醇)等。 3、印染助剂在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润湿、渗透、乳化、分散、洗涤、柔软、固色、防水、防霉、 抗静电等作用。 4、发展概论 我国印染助剂的潜力是巨大的 (1)新型助剂的研究开发和使用 (2)复配型助剂的开发和使用
染整助剂及其应用
第三篇
编辑ppt
1
第一章 总论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肥皂、洗衣粉均可清洗污垢, 食盐可以作为固色剂。这些物质都属于助剂,其中大 部分是表面活性剂,本书我们主要讨论印染工业中常 用的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 一、 助剂及其在纺织染整工业中的应用 1、定义:纺织工业从纺丝、纺纱、织布、印染到成 品的各道加工工序中,都要用到各种辅助化学品,它 赋予纺织品各种优异的应用性能,这种辅助化学品通 称为纺织染整助剂。 2、作用:提高纺织品的质量,改善加工效果,提高 生产效率,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
编辑ppt
3
1.1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复习:印染助剂在染整工业中的主要用途。 导入:印染助剂中用量最多的表面活性剂的基本知
识。 一、表面现象
自然界中物质与物质相接触的界面称为相界面。 若为气-液的相界面称为表面,发生在表面的现象 称为表面现象。在表面现象中最突出的是表面张力。 二、表面活性剂
对于纯净的液体而言,表面张力大小与物质本 身湿度、压强有关。当溶剂中(一般为水)加入很 少量某种物质时,就能增加表面活性,大大降低溶 剂的表面张力或液-液界面张力,改变体系的界面 状态,从而产生润湿或反润湿、乳化或破乳、起泡 或消泡,以及增溶、净洗等一系列作用,这种物质 就称为表面活性剂。(如图1-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