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PPT:中国科学技术馆 首师大版

合集下载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课件
70
三、用其他材料造船
1.决定造一艘什么船,准备需要的材料 2.画出草图并动手制作。 3.放到水中试行,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 方。 4.演示介绍自己的小船。
71
我们造的船
72
四、船的发展史
木伐,即用长木材捆扎成的木排, 是一种简易的水上交通工具。木 之多为高大乔木的枝干。
木筏
73
四、船的发展史
95
练习
1、铁块在水中是沉的,钢铁造的大轮船却 能浮在水面上,这如何解释呢?
答:铁块浸入水中的体积小,排开的水量 就小,它受到的浮力就小。造成大轮船后浸 入水中的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就大,它受到 的浮力就大。所以铁块在水中是沉的,而钢 铁造的大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还能载货物。
96
作业
• 一、我会填:
把拉力加上泡沫塑料块受到的重力, 就是泡沫塑料块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91
实验1: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拉力大小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
小部分侵入水中 大部分侵入水中 全部分侵入水中
92
实验2:测量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实验要求:
1.准备三块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 2.参照前一个活动的测量方法测量三块塑料块受到的浮力。
6
用图示法表示:
沉浮
7
观察物体的沉浮
8
观察物体的沉浮
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 1、快速预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
浮,把预测和理由填在表格中; 2、做实验验证结果; 3、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单里。
9
观察物体的沉浮
操作方法:必须将物体轻轻从水面放入 水里,物体要完全浸在水中,而不是把物 体扔进水中,也不是放在水面上。
• 1、把泡沫塑料块等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泡沫塑料 块有一个向( )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

五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五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活动1
把小孔成像盒改装成简易照相机。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凸透 镜、纸屏放在条直线上,并使它们的中心 高度基本相同。
2、保持蜡烛不动,适当调整凸透镜和 纸屏的距离,在纸屏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你有哪些发现?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调查
透镜有哪些用途?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透镜
观察
下面图中的两个镜片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上图中两个透明的镜片,叫做透镜。中 央比边缘厚的透镜叫凸透镜,中央比边缘薄 的透镜叫凹透镜。
思考: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呢?
实验1
用手电筒灯光分别照射凸透镜和凹透镜。 把发生的现象用笔画在下图空白处。
实验2
如下图所示,将凸透镜和纸屏朝向窗外 景物,移动凸透镜到纸屏的距离,你有什 么发现?
评价
用水和其他材料自制一个放大镜。看谁 做的放大镜既实用又简便。
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透镜 - 首师大版
谢谢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21.中国科学技术馆》PPT课件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21.中国科学技术馆》PPT课件

• 本主题展厅分为A、B两 厅,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 共设置8个主题展区。共有 166个展项、220件展品, 分为宇宙之奇、物质之妙、
运动之律、声音之韵等八大
展区,展示了科技的美妙和
神奇,人类与自然交汇进程 中的思维与方法,通过互动 体验,利用综合性多学科高
新生物识别技术连接的展项
“寻找自己”。体验科学探
次感。
• 设计指导思想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首先是 从对物质的认识开始展区以及展项的设计,要把人类对物质的探
索过程与观众自身的探索活动想融洽,多角度展示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展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过程中体现出 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优点: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 化重视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 理念,也寓意科学的众多学 科之间相互融合、某 一特性,各种特性相互联系,共 同体现物质性。球阵列、生命螺 旋、机械旋律、气泡成像、时间 之轮等大型展品的设立,将科技 的亲和力展现无余,让参观的人 们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 同时使人们还可以实现对未知神秘的事物大胆探索, 追求。培养人们不怕困难,努力探索的精神。
• 多为精神享受,易损度降低。
• 缺点:没设有独立的体验空间,多为展品已观看为主, 互动性差。
• 表现形式单一,易造成审美疲劳,。 • 利用率低,各场景间缺乏多种样式的联接通道。
秘”的寓意。
• 探索与发现 • 围绕人类科学探索的若
干重要方向及内容,把 反映宇观探索的宇宙和 微观探索的物质,反映 对身边自然现象探索的 运动、声音、光和电, 反映对自身探索的生命, 以及在人类探索活动中, 起到重要作用的数学等 科学内容串联起来,展 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 展示人类在与自然交互 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 学思想和方法,使观众 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科 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 启迪,享受探索与发现 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首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光的折射(共12张PPT)

首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光的折射(共12张PPT)

光的折射
1、用什么实验材料? 2、怎样操作? 3、观察什么? 4、实验时什么条件不变,变化的 是哪个条件?
实验1
1、准备一个玻璃被和一张白纸。将 白纸剪成长等于玻璃杯的周长、宽等于 玻璃杯高的长方形。将白纸的一半涂黑, 在涂黑的部分可以调竖直的缝。把纸贴 在一个玻璃杯的外壁上。
2、让激光笔的光倾斜地通过纸上的直 缝射入玻璃杯内,观察光照射在直缝对面 的玻璃杯壁的白纸上的位置,并在白纸上 做记号。
3、不改变激光笔的光射入的方向,在 玻璃杯里倒入水,观察光射在玻璃杯对面 壁上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做好记号。
提示:激光笔的光不要直接照射到人。
空气 水
实验2
1、在碗底放入一枚硬币,移动碗的位置, 使自己的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
2、把水慢慢地谢

首师大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套课件汇总

首师大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套课件汇总

轮轴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那些方便?
这样搬家太困难了,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吗?
斜面坡度的大小对小车拉力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螺丝钉上的螺纹与斜面有什么关系?
生活中刀、斧、人类的门牙都是楔。
想一想修建盘山公路的道理。
怎样才能较容易地骑自行车上陡坡?
答:为了减缓陡坡的程度, 骑自行车上陡坡时可以走螺 旋形,这样就能比较容易的 上陡坡,但这样也增加了行 走的距离。
答案:(光的传播时间忽略) 看见闪电后, 立刻看表, 记下时间; 看过几
秒后听到雷声. 利用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 根据 s=vt 即可求
出闪电处的距离.
小结:
1、 能够发光的物体 叫做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 影、日食都是 光沿直线传播 产生的现象;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108 米/秒 。 约 3×105 千米/秒。
练习: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B )
A、月亮
B、萤火虫
C、夜晚的星星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金属 E、镜子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 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 用 光沿直线传播 来解释。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在空气中的速度:340米/秒
在真空中最快:3×108 米/秒 光
在空气中的速度:约3×108 米/秒
(在水中的速度:2.25 ×108 米/秒 在玻璃中的速度:2 ×108 米/秒)
★光在空气中1s内传播的距离相当于绕地球7.5圈,
光从月球传到地球只需1.3s。
想想议议:
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估测发生雷 电的地方离你有多远?
实验1
水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体积膨 胀,受冷体积收缩,这种性质叫做 热胀冷缩 。

五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

五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
五年级下册科学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教材解读与知识点梳理 • 互动环节设计与实践 • 课堂练习与巩固提高 • 拓展延伸与知识应用 • 总结回顾与课堂反馈
0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引言
课程背景与目标
01
课程背景
介绍五年级下册科学课程的背 景,包括本册内容、与前几册
的关联等。
明确本册科学课程的学习目标, 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现实生活中应用举例
01
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如智能家居、无人驾驶等,展示科学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02
环境保护措施的实际应用
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介绍环保措施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实施。
03
科学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如水力发电、电磁感应等,解释科学原理如何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
预习要求
要求学生预习相关章节,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
预习资源
提供相关的预习资源,如课本、在线视频或教学资料,以便学生提 前了解和准备。
THANKS
实验环节设计与操作演示
实验设计
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验,确 保实验安全、易操作且具有趣味
性。
操作演示
教师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强调注 意事项,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
学生实践
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及 时纠正错误操作,确保实验顺利进 行。
小组讨论环节设计与实施
01
02
03
话题选择
选择与生活、社会热点相 关的科学话题,激发学生 讨论兴趣。
跨学科知识融合
1 2 3
与语文学科的融合
通过科学故事、科普文章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提高跨学科知识整合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本主题展厅分为A、B两厅, 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共设 置8个主题展区。共有166个 展项、220件展品,分为宇 宙之奇、物质之妙、运动之
律、声音之韵等八大展区,
展示了科技的美妙和神奇,
人类与自然交汇进程中的思 维与方法,通过互动体验, 利用综合性多学科高新生物识别技术连接的展源自“寻找自己”。体验科学探索与发
• 就围绕展区有意识的通过两个和 三个展项的组合来体现物质的某 一特性,各种特性相互联系,共 同体现物质性。球阵列、生命螺 旋、机械旋律、气泡成像、时间 之轮等大型展品的设立,将科技 的亲和力展现无余,让参观的人 们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 同时使人们还可以实现对未知神秘的事物大胆探索, 追求。培养人们不怕困难,努力探索的精神。

2.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 里去打 猎,或 到海边 去捕鱼 ,还把 捕到的 活山羊 畜养起 来。后 来他竟 有了成 群的山 羊,可 以常喝 羊奶, 吃羊肉 。

3.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 受尽折 磨的处 境,但 是其中 也有一 些值得 宽慰的 东西。

4.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 世人: 在困境 中,我 们可以 把好处 和坏处 对照起 来看, 并且从 中找到 一些东 西来宽 慰自己 。
现带来的乐趣,激发科学幻 想,启迪创新意识。
宇 宙 之 奇 物 质 之 妙
声 音 之 韵
生 命 之 秘
数 学 之 魅
运动之 律
电 磁 之 奥
光影之绚
设计风格上: 展区布景选
用原子分子造 型,有物质的 结构和千变万 化的物质世界 之喻意,展项 得外形设计也 以原子分子结 构的意向呈现。 展区主要以深 邃的紫色,与 纯洁的白色展 台以及墙面 相 互陪衬,显得 简洁并富有层
• 设计指导思想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首先是 从对物质的认识开始展区以及展项的设计,要把人类对物质的探
索过程与观众自身的探索活动想融洽,多角度展示物质的组成,
结构性质变化及应用,展示人类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过程中体现出 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优点: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 化重视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 理念,也寓意科学的众多学 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5.我的朋友是一位中学老师,她的职 业性质 决定了 她要经 常与粉 笔打交 道。当 粉笔灰 尘雪花 一样把 她的世 界装点 得银装 素裹的 同时, 也悄然 腐蚀着 她的手 指。

6.到了冬天,天冷的时候,她的手指 常常被 冻裂开 ,一堂 课板书 下来, 疼痛不 已。上 课前擦 的润肤 油,不 到几分 钟的时 间就被 粉笔灰 吸得一 干二净 。
首师大版 五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 中国国家级科技馆,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普及科学知识, 提高公众科学文化 素养的大型社会科
技教育设施。
中国科学技术馆——规划设计
科技馆的主体建筑 利用若干个积木般的 块体相互咬合,使整 个建筑呈现出一个巨 大的“鲁班锁”,又 像一个“魔方”,蕴 含着“解锁”、“探
• 多为精神享受,易损度降低。
• 缺点:没设有独立的体验空间,多为展品已观看为主, 互动性差。
• 表现形式单一,易造成审美疲劳,。
• 利用率低,各场景间缺乏多种样式的联接通道。
谢谢观看!

1.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 他喜欢 航海和 冒险, 到过世 界上很 多地方 ,碰到 过许多 危险, 但他一 点儿也 不畏惧 ,希望 走遍天 涯海角 。
秘”的寓意。
• 探索与发现 • 围绕人类科学探索的若
干重要方向及内容,把 反映宇观探索的宇宙和 微观探索的物质,反映 对身边自然现象探索的 运动、声音、光和电, 反映对自身探索的生命, 以及在人类探索活动中, 起到重要作用的数学等 科学内容串联起来,展 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 展示人类在与自然交互 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科 学思想和方法,使观众 在参与和体验中受到科 学精神、思想和方法的 启迪,享受探索与发现 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