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激发学生对皂荚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2 教学内容:观察校园中的皂荚树,了解其外观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皂荚树在校园中的作用。
1.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的皂荚树下,进行实地观察。
引导学生观察皂荚树的外观特征,如树干、树叶、花朵等。
让学生思考皂荚树在校园中的作用,如提供阴凉、美化环境等。
第二章:皂荚树的生长过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成长等。
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知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皂荚树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成长等。
分析皂荚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2.3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皂荚树的生长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皂荚树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
第三章:皂荚树的生态价值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生态价值,包括提供栖息地、食物来源等。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皂荚树的生态价值,如提供栖息地、食物来源等。
分析皂荚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3.3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皂荚树的生态价值。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皂荚树对生态环境的贡献。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皂荚树生态价值的理解。
第四章:皂荚树的利用价值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利用价值,包括药用、食用等。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2 教学内容:介绍皂荚树的利用价值,如药用、食用等。
分析皂荚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皂荚树的利用价值。
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皂荚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第五章:实践活动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皂荚树的关爱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动力。
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2 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给皂荚树浇水、清理周围环境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皂荚树和生态环境。
5.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给皂荚树浇水、清理周围环境等。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

高大的皂荚树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皂荚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皂荚树的特点:形态特征、生长习性、果实用途等。
2. 皂荚树的生长环境:适应性、生态作用等。
3. 皂荚树的分布区域:国内外分布情况、我国主要分布区域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皂荚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
2. 教学难点:皂荚树的生态作用及保护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皂荚树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开展户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皂荚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皂荚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讲解演示:介绍皂荚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讲解皂荚树的生态作用及保护意义。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皂荚树在各自所在地区的生长状况,分享观察心得。
4. 户外实践:组织学生前往校园或周边地区的皂荚树进行实地观察,了解其生长环境和生态作用。
5.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总结皂荚树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皂荚树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皂荚树生态作用和保护意义的理解程度。
3. 评价学生在户外实践活动中观察、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有关皂荚树的图片、视频、文献等。
2. 教材或教辅资料:有关皂荚树的相关知识点。
3. 实物资源:皂荚树的实物标本或模型。
4. 户外实践资源:校园或周边地区的皂荚树。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皂荚树的特点、生长环境和分布区域。
2. 第二课时:讲解皂荚树的生态作用及保护意义,开展小组讨论。
3. 第三课时:组织户外实践活动,观察皂荚树的生长环境。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引入1、板书:高大的皂荚树2、介绍皂荚树〔看插图〕落叶乔木,枝上有刺,羽状复叶,叶小呈卵形或长圆形,总状花序,开淡黄色的花。
结荚果,扁平、褐色,泡水可用来洗衣服。
荚果、刺、树皮都可以入药,是祛痰剂。
荚果也叫皂角。
二、理解课文内容1、生字:皂、荚注意字音、偏旁、组词2、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作者是怎样把皂荚树四季生长的特点和为同学们提供的方便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描写的?小组讨论,填好表格,并说说皂荚树给你什么感受?〔体会皂荚树无私的奉献精神。
〕季节生长特点带来方便春满树新绿遮雨夏枝繁叶茂凉爽秋皂荚成熟了清洁冬落叶取暖4、填完表格反应时,注重对学生朗读的训练。
怎么感受到皂荚树枝叶繁茂的?清洁后的同学们什么样?应该怎样读?5、把作者沉思的句子读一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指什么种子?〔皂荚树--一颗饱含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种子〕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被皂荚树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7、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三、小结1、皂荚树有一种奉献精神,你还知道其它树具备的好品质吗?〔如,联想到校园里的树,院子里的树,公园里的树,家乡的树,还可以联想到值得颂扬的其它事物。
〕2、写作方法: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排比句3、再读读课文。
内容总结〔1〕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2〕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教学目的:1、认识2个生字〔3〕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法〔4〕3、作者是怎样把皂荚树四季生长的特点和为同学们提供的方便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和描写的〔5〕〔皂荚树--一颗饱含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种子〕作者为什么这么说〔6〕〔被皂荚树的奉献精神所感动。
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大的皂荚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皂荚树的高大和美丽,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环境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皂荚树的特点和价值,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皂荚树的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皂荚树的认知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学生齐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3.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皂荚树的特点和价值。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并解释词义。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巩固生字词记忆。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加强语音语调的掌握。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皂荚树的短文。
2. 拓展作业:调查周围环境,了解其他树木的特点和价值,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作业完成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朗读熟练度、生字词掌握情况和短文写作水平。
3. 知识掌握评估:通过课后拓展作业,了解学生对树木特点和价值的认识,以及他们关爱环境的意识。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大的皂荚树》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高大的皂荚树》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高大的皂荚树》。
能够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词汇。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兴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高大的皂荚树》是一篇描述一棵高大皂荚树的课文,通过描绘树的样子、果实和与人们的关系,展现了皂荚树的美丽和重要作用。
2.2 词汇学习:学习生词:高大、皂荚树、枝繁叶茂、果实、摘取、希望、帮助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学生对课文细节的理解和分析。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皂荚树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感受。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的要点。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作业内容: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高大的皂荚树》的内容。
学生选择一个生词,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造句。
5.2 作业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课文内容。
学生造句时要注意语法和意义的准确性。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评价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和运用。
6.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
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和分享的表现。
第七章:拓展活动7.1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阅读兴趣。
7.2 活动内容: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树木,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高大的皂荚树》教学设计之三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高大的皂荚树》教学设计之三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及句子意思。
2、读懂课文,了解皂荚树的高大,茂盛的特点和四季给同学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3、了解皂荚树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它的高大茂盛有何联系。
4、给课文分段。
5、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棵皂荚树,体会皂夹树的精神,教育学生学习皂夹树的精神,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2、弄懂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四季带来的方便及这与它的高大茂盛的联系。
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末句的含义,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2、体会文章中心,教育学生做有用之人。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生字词,理解词义。
3、按提示分段,学习第一段内容。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你见过皂荚树吗?(学生自由谈对皂荚树的了解。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他们校园里的那棵不寻常的皂荚树。
那么它哪些地方不同寻常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2、检查预习情况:(1)抽读课文(分段抽读)(2)学习生字词。
①抽读生字词,订正读音。
②齐读生字词,分析字形:区别字形:蓬-篷熬-傲曾-增区别多音字:空(kōng kng)盛(chng shng)旋(xun xun)理解词义:曾经、格外、袅袅(3)齐读全文,并弄清全文有几个自然段。
3、根据课后提示分段:4、学习第一自然段:(1)齐读(2)这棵皂荚树生长在什么地方?(3)三十步见方是什么意思?(4)这段主要写什么?5、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3)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2-10自然段,了解皂荚树的特点及四季给我们带来的方便,明白这些方便与它的高大茂盛有什么联系?2、理解沉思的内容,体会文章末句的含义3、体会皂荚树的精神,教育学生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教学手段:电教多媒体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了解特点:(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齐读课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教学设计_1.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教学设计教学理念:1、无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还是任何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应该把关注学生的个性心理放在首要位置。
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也是有关一个人终身发展的首要也是必要的条件。
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因材施教。
2、追求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读文章的感情上,在对文章的理解上,都不求绝对的统一。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语文第七册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理解课文描写皂荚树的样子和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的方便这两方面的内容。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描写的方法,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使学生在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助人为乐,舍己为人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1、学习皂荚树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精神。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描写的方法。
教学时间:2003年7月教学地点:长春市安达小学教学班级:四年七班教学准备:电脑软件幻灯片授课类型:一类课文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准字音1、字音:采取师生换位法处理清楚字音。
皂荚帐篷空地一串串打旋儿轻烟袅袅曾经盛水2、词义:简单词即可当场解决,复杂词可设为悬念,留在课文中解决。
二、读清课文1、自由课文:读准字音,停顿自然,力求熟练。
2、互相听读:想读给谁听都可以,听者给予正确评价。
三、了解内容1、初步了解:谈知道了哪些内容?什么地方感觉良好?2、质疑问难:简单问题可以当场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可引发学生独立思考,争取下节课自已解决。
第二课时引入: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弄清楚?敢想敢问是个好孩子,如果你们能自已钻研,这些问题解决了就更好了。
敢干吗?老师提示一点方法:多认真读,多设身处地想。
学习24自然段。
读课文。
1、自由读,语感听起来要令人舒服。
2、听读,教师或朗读较好的学生范读,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每个人在小组中交流自已欣赏的地方。
高大的皂荚树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高大的皂荚树教案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学科领域:语文、自然科学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高大的皂荚树》,了解皂荚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课文《高大的皂荚树》的内容简介。
2. 皂荚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 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皂荚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皂荚树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运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运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 采用朗读、默写、写作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准备1. 课文《高大的皂荚树》文本。
2. 皂荚树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分组名单。
4. 笔记本、彩笔等学习用具。
5. 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皂荚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皂荚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高大的皂荚树》,感受课文的意境。
3. 学习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皂荚树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 总结发言: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观察实践: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
3. 写作练习:学生以“我身边的植物”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案-高大的皂荚树
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位。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皂荚树的方位。
教学步骤: (一)导入1.出示皂荚树的照片。
同学们,现在你们看到的这棵树是皂荚树,它属于落叶乔木,枝上有刺,叶子呈卵形,开淡黄的花,结荚果,扁平,褐色,可用来洗衣,也可入药。
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一定很想进一步了解皂荚树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高大的皂荚树》。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明确:课文介绍了学校操场上的一棵高大、茂盛的皂荚树以及它带给同学们的欢乐与方便,赞美了皂荚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三)检查预习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正音。
出示生字卡片,用指名读的方法从读生字。
帐(zhàng)、遮(zhē)是翘舌音、皂(zào)、曾(céng)暗平舌音。
3.指名说一说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这和皂荚树的高大、茂盛有什么联系?(四)讨论,给课文分段1.根据“我们学校前面有一棵高大
的皂荚树”和“一年四季,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方便”两个意思,给课文分段。
2.课文可以分为两段第一段(第1至4自然段):讲皂荚树的位置和样子。
第二段(第5至10自然段):讲皂荚树一年四季给同学们带来许多方便和欢乐。
(五)讲读第一段1.指名读第一段。
说说每个自然段各写什么?2.齐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皂荚树生长在什么位置3.指名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介绍皂荚树的样子?作者是怎样写树干、树枝和树叶的?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
4.指名朗读第一段。
(六)总结第一段写了皂荚树的位置和它的样子,使我们认识了皂荚树。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皂荚树的特点,领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一)复习导入1.指名读第1—4自然段。
2.回忆一下,这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二)讲读第二段1.想一想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哪些方便?这和皂荚树的高大、茂盛有什么联系?2.根据上述问题找出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课文结尾那句话的含义。
4.作者写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5.指导朗读这一段,体会皂荚树为同学们提供了许多方便和对同学们的启示。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1.指名读课文。
2.思
考:作者怎样从树干、树叶、果实等方面,联系一年四季生长的不同特点,来观察和描写高大的皂荚树?(四)识记字形出示生字卡片。
“篷”的部首是“竹”,不是“辶”,“曾”下面是一横。
(五)指导用“格外”、“曾经”造句1.指出带有“格外”、“曾经”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两个词的意思。
2.指名用“格外”、“曾经”造句,选想好再说。
(六)布置作业1.把用“格外”“曾经”造的句子写在作业本上。
2.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两遍。
(七)板书设计教案点评:本篇教学设计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自主地运用前面学习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探究实践,了解本文抓住皂荚树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感悟作者借皂荚树抒发的对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之情,学习借物抒情的表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