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合集下载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

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探讨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政策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从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家庭结构、教育水平和文化消费等方面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收入水平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入水平的差异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一般来说,收入水平较高的城镇居民往往有更多的消费能力,因此会倾向于增加消费支出。

相反,收入水平较低的城镇居民则更倾向于节约和控制消费支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他们的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更倾向于高品质、高档次的消费品和服务。

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对于促进消费支出具有重要意义。

家庭结构也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家庭结构会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单身家庭和双职工家庭往往更倾向于高消费,而多子女家庭和老年家庭则更倾向于节约和保守消费。

家庭结构的变化还会对消费结构产生影响,例如多子女家庭更倾向于教育支出,而老年家庭更倾向于医疗支出。

了解家庭结构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消费也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文化意识的增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城镇居民对于文化消费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电影、音乐、旅游、美食等领域的消费逐渐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城镇居民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对于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积极意义。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是反映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支出也逐渐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大小和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长,也对国民经济的结构优化和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深入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消费趋势、指导宏观调控、促进消费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能够为政府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更加有效的政策来引导和促进居民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背景,本文旨在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是反映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可以更好地了解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民生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动向。

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可以为商家和企业提供市场研究数据,帮助他们更好地制定营销策略和产品定位。

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政府可以根据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消费增长,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研究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还可以发现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深入研究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关键因素,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己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

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也几倍于收入的平均增长;百姓对医疗领域向盈利方面的转化开始强烈不满。

教育、医疗和住房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二、理论综述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居民的被动储蓄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 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已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又未达到。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价格紧缩对国内价格变化将产生负面影响。

物价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居民的消费增长。

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但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消费热点,因此不能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23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23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实习报告——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其影响因素的分析一、研究的目的近几年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有关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

三、相关数据收集相关数据均来源于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根据数据和已知的理论基础,我们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一般模型为:Y=B0+B1X1+B2X2+B3X3+B4X4其中:——Y为人均消费支出——B0为常数项——回归方程的参数X1为平均每户就业人口数,X2为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口数,X3为平均每人实际月收入,X4为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实验过程(一)回归模型参数估计根据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首先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OLS估计,得样本回归方程。

利用Eviews输出结果如下:根据多元线性回归关于Eviews输出结果可以得到参数的估计结果,从而初步得到的回归方程为:Y=-1682.033+564.3090X1+569.0801X2+1.552318X3-1.180451X4Se= (1311.572) (395.2532) (379.8057) (0.629402) (0.742144)T= (-1.282456) (1.427715) (1.498345) (2.466337) (-1.590595)R^2=0.721193 F=11.64017 df=18(二)模型检验: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到,通过T检验,只有X3是显著的,其他变量C,XI,X2,X4都是统计不显著的,P值也都大大高于显著水平10%..而R^2的值只有0.721193,表明拟合度还不够高,变量不能很好解释被解释变量的变化水平.模型可能出现了多重线性问题.(三)处理多重共线性我们采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的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和处理:X1:X2:X3:X4:由上面得出的数据可以看出,X3 的调整判定系数最大,为0.585869,但是常数项的P值却大于显著水平10%,说明遗漏了其它相关变量。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计量与建模课程论文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金融计量与建模课程论文

金融计量与建模课程论文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姓名:黄静波专业:金融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学号:2012103217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根据一般消费理论,收入和价格是决定消费的两个主要因素。

而一国经济的发展与其居民的消费需求息息相关,因此在国际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经济上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和最终力量。

故本文根据统计学和金融计量分析方法,结合1978-2013年我国消费样本数据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 以及消费价格指数CPI 等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经过数据描述性统计、多重共线性和异方差的诊断和消除,得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价格指数对城镇居民人居消费支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根据模型得出的结论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字:城镇居民 人均消费支出 人均可支配收入 GDP一、引言与理论基础在社会总需求中, 消费需求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

其运行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生产、就业乃至整个经济系统。

1998 年以来, 扩大内需成为国民经济重要发展方向。

因此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国内的消费内情,对进一步缓解国内市场需求不足有着积极的作用。

收入是决定居民消费需求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无论在早期消费函数理论中还是在现代消费函数理论中, 这都是毋庸置疑的。

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认识与刻画消费函数,形成了以下四种常见的消费函数理论: (一)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是他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

消费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也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的研究热点。

消费函数则是消费理论的基本表达工具。

所谓消费函数, 就是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在经典理论中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线性函数的形式:t t bY a C +=,式中C 表示消费,Y 表示收入,下标t 表示时期,a 为自发消费,b 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民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消费水平不仅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购买力,还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消费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计量经济分析的方法,全面探讨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各种因素。

文章首先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明确研究背景和意义。

接着,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从宏观经济、社会人口、消费环境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各种因素。

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的认识,还能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也能为其他领域的消费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居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逐渐成为经济学研究的热点。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早期的研究主要关注于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凯恩斯在其消费函数中明确指出,收入是影响消费的最重要因素,且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如收入的增加快,即存在所谓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现象。

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实证支持,他们通过计量经济模型验证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除了收入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因素也在影响着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

例如,价格水平、消费者信心、社会保障制度、教育水平、人口结构等都被认为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其中,价格水平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购买能力;消费者信心则反映了消费者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对消费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预期和消费决策;教育水平则通过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来影响消费水平;人口结构的变化,如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也会对消费产生深远影响。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因素分析引言消费支出是指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消费支出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而消费支出的变化又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对于了解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状况以及宏观经济走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能更好地了解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及其变化规律。

一、经济收入水平经济收入水平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们的消费水平一般与其经济收入水平成正比,即收入越高,消费越大。

一般来说,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教育水平、职业类型、工作年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会直接促进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价格水平价格水平是另一个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

当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上涨时,相同数量的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就会减少,从而导致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减少。

相反,当价格下降时,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就会增加。

价格水平的变化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就业状况就业状况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就业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从而影响到其消费支出。

一般来说,就业率高、工资水平稳定的城镇居民,其消费支出就会相对较高。

相反,就业率低、工资水平不稳定的城镇居民,其消费支出就会相对较低。

就业状况的改善对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具有重要的影响。

四、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观念是指城镇居民对消费的态度、观念。

一般来说,消费观念比较开放、消费意愿强烈的城镇居民,其消费支出就会相对较高。

相反,消费观念比较保守、节俭的城镇居民,其消费支出就会相对较低。

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影响到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及其消费支出。

七、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往往受到儿童、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等不同人口群体的影响。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相关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相关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eviews分析)

计量经济学上机作业学院:班级:学号:姓名: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相关因素分析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收入状况有了很大改善,消费支出也随之上升。

但由于近两年来的通货膨胀状况的出现,CPI 的上涨,居民的生活质量也难免有所下降。

一个国家居民的消费状况从侧面反映了该国的整体经济水平以及社会福利的大小,体现着一个国家的质量。

现实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水平,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消费者偏好、价格水平、GDP 等等。

但由于样本数据的可收集性及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我就仅从以下几个因素着手分析。

从居民角度来看,居民的储蓄存款、个人可支配收入以及个人所得税的多少都影响着其消费性支出的高低;而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来看,国内价格指数和生产总值同样影响着居民的消费支出。

二、预设模型以上因素对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可通过计量经济学模型来分析,预设模型为Y=μββββββ++++++55443322110X X X X X ,其中Y 代表消费性支出,X1代表储蓄存款,X2代表可支配收入,X3代表个人所得税,X4代表价格指数,X5代表生产总值,由于存在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增添μ随机误差项。

三、数据收集中国统计局2010年统计年鉴中各地区数据如下:四、模型的初步建立运用EViews5.0软件,分别作出被解释变量Y与各变量间的散点图:由被解释变量Y与各变量建的散点图观察可知Y并不是与每个解释变量间都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运用EViews5.0软件对表1中的数据进行OLS回归分析:可得到回归结果:Ŷ=5925.291–0.001X1+ 0.536X2+ 12.916X3–33.411X4–0.029X5 (0.4244)(-0.0118)(7.8010)(1.7961)(-0.2456)(-0.6328)R²=0.953617 D.W.=1.798101 F=102.7972从经济学角度看:X5系数为负不符合经济学意义,但它应该是一定程度上的决定变量,所以暂不排除;从统计学角度来看:R²,F值都比较高,X1,X4,X5的t统计量不显著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经济学论文
题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

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

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己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

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

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也几倍于收入的平均增长;百姓对医疗领域向盈利方面的转化开始强烈不满。

教育、医疗和住房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居民的被动储蓄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 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已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又未达到。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价格紧缩对国内价格变化将产生负面影响。

物价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居民的消费增长。

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但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消费热点,因此不能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三、模型设立
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的概念,可知消费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

对消费者而言,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常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模型形式来表示:
Y = a + βX 其中a > 0 0 < β < 1
模型中,系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购买力与新增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

X代表居民的收入,Y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

四、数据的搜集
安徽省1999-2008城镇居民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网数据中心。

五、模型的估计与调整
X与Y的相关系数为0.992610,表明它们高度正相关。

由相关图可知,X与Y呈现一种线性的相关关系,为此,构建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 = a + βX 其中a > 0 0 < β < 1 由最小二乘法估计回归模型,得:
Yˆ= 135.8738482 + 0.5888855301X
(19.10032)(0.025452)
T = (7.113697)(23.13676)
R2 =0.985275 R2 = 0.983435 F = 535.3095 S.E = 17.30431
经济意义检测:回归系数的数值大小和符号符合实际。

统计检验:R2 =0.985275,接近于1,表明模型对样本数据优度高;
P(F)趋向于0 ,说明模型线性关系显著;
t = 23.13676 > 2,说明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有显著性影响。

回归系数的经济意义:可支配收入平均每增加1元,消费支出将增加0.58889元。

计量经济学检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引入的是一元线性模型,就不存在多重共线性检验与调整了;同时,由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散点图可知,
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自1999年以来,尽管增加的幅度不一,但
都是逐年递增的,不存在异常数据,故不需要引入虚拟变量。

1 异方差检验:
选用white 检验法检验异方差性
White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F-statistic 17.29990 Probability 0.190054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20/10 Time: 18:28 Sample: 1999 200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399.342 368.6978 6.507611 0.0003 X -5.880556 1.013768 -5.800695 0.0007 X^2
0.003673
0.000658
5.584986
0.0008 R-squared
0.831730 Mean dependent var 239.5513 Adjusted R-squared 0.783653 S.D. dependent var 225.2489 S.E. of regression 104.770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38474 Sum squared resid 76837.75 Schwarz criterion 12.47552 Log likelihood -58.92372 F-statistic 17.29990 由于99.5)2(4.317305.022=<=χnR ,所以函数不存在异方差性。

2自相关性检验:
在用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回归模型中,知道DW=2.422876,此时
u d <DW<4-u d 说明该模型不存在一阶正自相关性。

偏相关系数检验
由图可知,只存在一阶自相关,不存在高阶自相关。

3 滞后变量模型:
由y与x各期滞后值的相关系数可知,消费支出与居民可支
配收入相关,故设:t t t t t x b x b x b a y ε++++=--22110
利用阿尔蒙法估计模型:
t t t t z z z y
210281801283316.0388374.08588.130ˆ--+= t = (1.7243) (-3.3064) (-0.8501) R 2=0.9921
9862.02=R
DW=1.7854
所以库存模型为
2117674.038837.038989.0588.8130ˆ---++=t t t t x x x y
t = (3.0394) (1.7244) (-1.2137) 六、本文结论
1、从数据上来看,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有着重要的影响。


民的消费支出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而有相应的增长。

2、从因果检验上看,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是消费支出增长的
主要原因,但并非唯一原因。

消费支出同时还收到家庭人数、物价水平、政府政策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故在研究如何扩大内需,鼓励消费,促进经济增长时,要将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结合各种相关因素综合考虑。

七、政策建议
1、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①建立城镇居民增收长效机制
②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③建立健全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2、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①积极拓宽消费领域
②更新居民消费观念
③强化消费市场监督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