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选题压轴题精选:立体几何模块
高考的立体几何压轴题精选

ABCDE F1.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其空间构型为一正四面体,碳原子位于该正四 面体的中心,四个氢原子分别位于该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若将碳原子和氢原子均视为一 个点(体积忽略不计),且已知碳原子与每个氢原子间的距离都为a ,则以四个氢原子为顶点 的这个正四面体的体积为( ) A,3827a3C,313a D,389a 2.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球,圆柱,圆锥在这两个平面上的射影都是圆,则它们的体积之 比为( )A,3:2:1 B,2:3:1 C,3:6:2 D,6:8:33.设二面角a αβ--的大小是060,P 是二面角内的一点,P 点到,αβ的距离分别为1cm, 2cm,则点P 到棱a 的距离是( )A,3B,3cm C,23cmD,34.如图,E,F 分别是正三棱锥A -BCD 的棱AB,BC的中点,且DE ⊥EF.若BC=a ,则此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A,324aB,324C,312a35.棱长为的正八面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 ) A,6πB,27C,3D,36.若线段AB 的两端点到平面α的距离都等于2,则线段AB 所在的直线和平面α 的位置关系是 .7.若异面直线,a b 所原角为060,AB 是公垂线,E,F 分别是异面直线,a b 上到A,B 距离为 2和平共处的两点,当3EF =时,线段AB 的长为 .8.如图(1),在直四棱柱1111A BC D 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ABCD 满足条件时,有1A C⊥1B 1D (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CDF ABOCD EOAA B C D P Q9.如图(2),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在原正方体中,有下列命题: ①AB 与EF 所连直线平行; ②AB 与CD 所在直线异面; ③MN 与BF 所在直线成060; ④MN 与CD 所在直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将所有正确的都写出)10.如图,在ABC ∆中,AB=AC=13,BC=10,DE//BC 分别交AB,AC 于D,E.将ADE ∆沿 DE 折起来使得A 到1A ,且1A DE B --为060的二面角,求1A 到直线BC 的最小距离.11.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AB=1,BC=a (0)a >,PA ⊥平面ABCD,且PA=1.(1)问BC 边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PQ ⊥QD?并说明理由;(2)若边上有且只有一个点Q,使得PQ ⊥QD,求这时二面角Q PD A --的正切.12. 已知三角形ABC 的顶点分别是A (1, 2, 3)、B (3, 4, 5)、C (2, 4, 7), 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A BCDA BC D图(1)A BENM 图(2)13.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C D -中,122AB BB==, P 为B 1C 1的中点.(1)求直线AC 与平面ABP 所成的角;(2)求异面直线AC 与B P 所成的角; (3)求点B 到平面APC 的距离.14.如图,正四棱锥P-ABCD 中,侧棱PA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26。
2021年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 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及解析

2021年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 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及解析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已知正方体1111 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2,M 为1DD 的中点,N 为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A .若2MN =,则MN 的中点的轨迹所围成图形的面积为πB .若N 到直线1BB 与直线DC 的距离相等,则N 的轨迹为抛物线C .若1D N 与AB 所成的角为3π,则N 的轨迹为双曲线 D .若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3π,则N 的轨迹为椭圆【答案】BC 【分析】对于A ,连接MN ,ND ,DP ,得到直角MDN △,且P 为斜边MN 的中点,所以1PD =,进而得到P 点的轨迹为球面的一部分,即可判断选项A 错误;对于B ,可知1NB BB ⊥,即NB 是点N 到直线1BB 的距离,在平面ABCD 中,点N 到定点B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DC 的距离相等,利用抛物线定义知B 正确;对于C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0)N x y ,利用空间向量求夹角知122121cos3224D N AB y x y D N ABπ⋅===⨯++⋅,化简可知N 的轨迹为双曲线;对于D ,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3MND π∠=,3ND =,可知N 的轨迹是以D 为圆心,33为半径的圆周; 【详解】对于A ,如图所示,设P 为MN 的中点,连接MN ,ND ,DP ,由正方体性质知MDN △为直角三角形,且P 为MN 的中点,2MN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为斜边的一半,知MDN △不管怎么变化,始终有1PD =,即P 点的轨迹与正方体的面围城的几何体是一个以D 为球心,1为半径的球的18,其面积214182S ππ=⨯⨯=,故A 错误;对于B ,由正方体性质知,1BB ⊥平面ABCD 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1NB BB ⊥,即NB 是点N 到直线1BB 的距离,在平面ABCD 中,点N 到定点B 的距离与到定直线DC 的距离相等,所以点N 的轨迹是以点B 为焦点,直线DC 为准线的抛物线,故B 正确; 对于C ,如图以D 为直角坐标系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N x y ,1(0,0,2)D ,(0,2,0)A ,(2,2,0)B ,则1(,,2)D N x y =-,(0,2,0)AB =,利用空间向量求夹角知122121cos3224D N AB y x y D N ABπ⋅===⨯++⋅,化简整理得:2234y x -=,即221443y x -=,所以N 的轨迹为双曲线,故C 正确;对于D ,由正方体性质知,MN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MND ∠,即3MND π∠=,在直角MDN △中,3ND =,即N 的轨迹是以D 3D 错误; 故选:BC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综合,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解析几何几种特殊曲线的定义,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转化与划归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难题.2.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2AC =,11CC =,点D 为BC 中点,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111122A D AB AC AA =+- B .三棱锥11D AB C -的体积为3C .1AB BC ⊥且1//AB 平面11AC DD .ABC 内到直线AC 、1BB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 【答案】ABD 【分析】A .根据空间向量的加减运算进行计算并判断;B .根据1111D ABC A DB C V V --=,然后计算出对应三棱锥的高AD 和底面积11DB C S,由此求解出三棱锥的体积;C .先假设1AB BC ⊥,然后推出矛盾;取AB 中点E ,根据四点共面判断1AB //平面11AC D 是否成立;D .将问题转化为“ABC 内到直线AC 和点B 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定义进行判断. 【详解】A .()11111111222A D A A AD AD AA AB AC AA AB AC AA =+=-=+-=+-,故正确; B .1111D AB C A DB C V V --=,因为D 为BC 中点且AB AC =,所以AD BC ⊥, 又因为1BB ⊥平面ABC ,所以1BB AD ⊥且1BB BC B =,所以AD ⊥平面11DB C ,又因为36322AD BD BC ===,111111222DB C S BB B C =⨯⨯=, 所以1111111162333D AB C A DB C DB C V V AD S --==⨯⨯=⋅⋅=,故正确;C .假设1AB BC ⊥成立,又因为1BB ⊥平面ABC ,所以1BB BC ⊥且111BB AB B =,所以BC ⊥平面1ABB ,所以BC AB ⊥,显然与几何体为正三棱柱矛盾,所以1AB BC ⊥不成立;取AB 中点E ,连接11,,ED EA AB ,如下图所示:因为,D E 为,BC AB 中点,所以//DE AC ,且11//AC A C ,所以11//DE AC ,所以11,,,D E A C 四点共面,又因为1A E 与1AB 相交,所以1AB //平面11AC D 显然不成立,故错误;D .“ABC 内到直线AC 、1BB 的距离相等的点”即为“ABC 内到直线AC 和点B 的距离相等的点”,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满足要求的点的轨迹为抛物线的一部分,故正确; 故选:ABD. 【点睛】方法点睛:求解空间中三棱锥的体积的常用方法:(1)公式法:直接得到三棱锥的高和底面积,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2)等体积法:待求三棱锥的高和底面积不易求出,采用替换顶点位置的方法,使其求解高和底面积更容易,由此求解出三棱锥的体积.3.已知图1中,A 、B 、C 、D 是正方形EFGH 各边的中点,分别沿着AB 、BC 、CD 、DA 把ABF 、BCG 、CDH △、DAE △向上折起,使得每个三角形所在的平面都与平面ABCD 垂直,再顺次连接EFGH ,得到一个如图2所示的多面体,则( )A .AEF 是正三角形B .平面AEF ⊥平面CGHC .直线CG 与平面AEF 2D .当2AB =时,多面体ABCD EFGH -的体积为83【答案】AC 【分析】取CD 、AB 的中点O 、M ,连接OH 、OM ,证明出OH ⊥平面ABCD ,然后以点O 为坐标原点,OM 、OC 、OH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EF ,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利用空间向量法可判断BC 选项的正误,利用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取CD 、AB 的中点O 、M ,连接OH 、OM , 在图1中,A 、B 、C 、D 是正方形EFGH 各边的中点,则1122CH GH EH DH ===,O 为CD 的中点,OH CD ∴⊥,平面CDH ⊥平面ABCD ,平面CDH 平面ABCD CD =,OH ⊂平面CDH ,OH ∴⊥平面ABCD ,在图1中,设正方形EFGH 的边长为()220a a >,可得四边形ABCD 的边长为2a , 在图1中,ADE 和ABF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45BAF DAE ∠=∠=, 90BAD ∴∠=,∴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a 的正方形,O 、M 分别为CD 、AB 的中点,则//OC BM 且OC BM =,且90OCB ∠=,所以,四边形OCBM 为矩形,所以,OM CD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M 、OC 、OH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0A a a -、()2,,0B a a 、()0,,0C a 、()0,,0D a -、(),,E a a a -、()2,0,F a a 、(),,G a a a 、()0,0,H a .对于A 选项,由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2AE AF EF a ===,所以,AEF 是正三角形,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0,AE a a =-,()0,,AF a a =,由111100m AE ax az m AF ay az ⎧⋅=-+=⎪⎨⋅=+=⎪⎩,取11z =,则11x =,11y =-,则()1,1,1m =-,设平面CGH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0,CG a a =,()0,,CH a a =-,由222200n CG ax az n CH ay az ⎧⋅=+=⎪⎨⋅=-+=⎪⎩,取21z =-,可得21x =,21y =-,则()1,1,1n =--,()22111110m n ⋅=+--⨯=≠,所以,平面AEF 与平面CGH 不垂直,B 选项错误;对于C 选项,6cos ,23CG m CG m a CG m⋅<>===⨯⋅, 设直线CG 与平面AEF 所成角为θ,则sin 6θ=,23cos 1sin θθ=-=,所以,sin tan 2cos θθθ==,C 选项正确; 对于D 选项,以ABCD 为底面,以OH 为高将几何体ABCD EFGH -补成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则E 、F 、G 、H 分别为11A D 、11A B 、11B C 、11C D 的中点,因为2AB =,即1a =,则1OH =,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2214V =⨯=,11211111113326A A EF A EF V S AA -=⋅=⨯⨯⨯=△,因此,多面体ABCD EFGH -的体积为111044463ABCD EFGH A A EF V V V --=-=-⨯=, D 选项错误.故选:AC. 【点睛】方法点睛:计算线面角,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1)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得到线面垂直,进而确定线面角的垂足,明确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即可确定线面角;(2)在构成线面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可利用等体积法求解垂线段的长度h ,从而不必作出线面角,则线面角θ满足sin hlθ=(l 为斜线段长),进而可求得线面角; (3)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设a 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n 为平面的法向量,则线面角θ的正弦值为sin cos ,a n θ=<>.4.一副三角板由一块有一个内角为60°的直角三角形和一块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如图所示,090B F ∠=∠=,060,45,A D BC DE ∠=∠==,现将两块三角形板拼接在一起,得三棱锥F CAB -,取BC 中点O 与AC 中点M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BC FM ⊥B .AC 与平面MOF 3C .平面MOF 与平面AFB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为45°D .设平面ABF 平面MOF l =,则有//l AB【答案】AD 【分析】证明BC ⊥面FOM 可判断A ;根据AC 与平面MOF 所成的角为060CMO ∠=判断B ;利用特殊位置判断C ;先证明//AB 面MOF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判断D ; 【详解】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 OF BC OM OM OF O ⊥⊥=,所以BC ⊥面FOM BC FM ⇒⊥,故A 正确;因为BC ⊥面FOM ,所以AC 与平面MOF 所成的角为060CMO ∠=,所以余弦值为12,故B 错误;对于C 选项可以考虑特殊位置法,由BC ⊥面FOM 得面ABC ⊥面FOM ,所以点F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在直线OM 上,不妨设点F 平面ABC 内的射影为M ,过点M 作//BC MN ,连结NF .易证AB ⊥面MNF ,则l ⊥面MNF ,所以MFN ∠为平面MOF与平面AFB 所成的二面角的平面角,不妨设2AB =,因为060A,所以23BC =,则13,12OF BC OM ===,显然MFN ∠不等于45°,故C 错误. 设面MOF 与平面ABF 的交线为l ,又因为//,AB OM AB ⊄面MOF ,OM ⊂面MOF ,所以//AB 面MOF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l AB ,故D 正确; 故选:AD.【点睛】方法点睛: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法,证明线面垂直找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利用平面几何知识解答;二是利用空间向量,求出直线的方向向量以及平面的方向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求解即可.5.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3,线段11B 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1EF =,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 .AC BE ⊥B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为定值C .点A 到平面BEF 的距离为定值D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是定值 【答案】ACD 【详解】由AC BD ⊥,1AC DD ⊥可证AC ⊥平面11D DBB ,从而AC BE ⊥,故A 正确; 取特例,当E 与1D 重合时,F 是F ',AE 即1AD ,1AD 平行1BC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是1C BF '∠,当F 与1B 重合时,E 是E ',BF 即1BB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是1A AE '∠,可知1C BF '∠与1A AE '∠不相等,故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不是定值,故B 错误;连结BD 交AC 于O ,又AC ⊥平面11D DBB ,点A 到平面11BDD B 的距离是2AO ,也即点A 到平面BEF 的距离是22,故C 正确; 2AO 为三棱锥A BEF -的高,又1111224BEFS =⨯⨯=△,故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112234224⨯⨯=为定值,D 正确. 故选:ACD 【点睛】求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常见方法为: (1)定义法:直接作平面的垂线,求垂线;(2)等体积法:不作垂线,通过等体积法间接求点到面的距离; (3)向量法:计算斜线在平面的法向量上的投影即可.6.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棱1DD 的中点,F 在侧面11CDD C 上运动,且满足1//B F 平面1A BE .以下命题正确的有( )A .侧面11CDD C 上存在点F ,使得11B F CD ⊥ B .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可能为30︒C .平面1A BE 与平面11CDD C 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切值为2D .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过点E ,F ,A 5 【答案】AC 【分析】取11C D 中点M ,1CC 中点N ,连接11,,B M B N MN ,易证得平面1//B MN 平面1A BE ,可得点F 的运动轨迹为线段MN .取MN 的中点F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1B F MN ⊥,即有11B F CD ⊥,A 正确;当点F 与点M 或点N 重合时,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最大,可判断B 错误;根据平面1//B MN 平面1A BE ,11B FC ∠即为平面1B MN 与平面11CDD C 所成的锐二面角,计算可知C 正确;【详解】取11C D 中点M ,1CC 中点N ,连接11,,B M B N MN ,则易证得11//B N A E ,1//MN A B ,从而平面1//B MN 平面1A BE ,所以点F 的运动轨迹为线段MN .取MN 的中点F ,因为1B MN △是等腰三角形,所以1B F MN ⊥,又因为1//MN CD ,所以11B F CD ⊥,故A 正确;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当点F 与点M 或点N 重合时,直线1B F 与直线BC 所成角最大,此时11tan C B F ∠=1tan 3023︒<=,所以B 错误; 平面1//B MN 平面1A BE ,取F 为MN 的中点,则1MN C F ⊥,1MN B F ⊥,∴11B FC ∠即为平面1B MN 与平面11CDD C 所成的锐二面角,11111tan B C B FC C F∠==22C 正确;因为当F 为1C E 与MN 的交点时,截面为菱形1AGC E (G 为1BB 的交点),面积为62D 错误.故选:A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角,二面角,截面面积的求解,空间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综合性较强,属于较难题.7.(多选题)如图所示,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点P 在侧面11BCC B 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1AP BD ⊥,则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A .113P AA D V -=B .点P 必在线段1BC 上C .1AP BC ⊥D .AP ∥平面11AC D 【答案】BD【分析】对于A ,1111111113326P AA D AA D V S CD -=⋅=⨯⨯⨯⨯=, 对于B,C,D ,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判即可.【详解】对于A ,因为点P 在平面11BCC B ,平面11BCC B ∥平面1AA D ,所以点P 到平面1AA D 即为C 到平面1AA D 的距离,即为正方体棱长, 所以1111111113326P AA D AA D V S CD -=⋅=⨯⨯⨯⨯=,A 错误; 对于B ,以D 为坐标原点可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1,0,0),(,1,),(1,1,0),(0,0,1),(1,1,1),(0,1,0)A P x z B D B C所以11(1,1,),(1,1,1),(1,0,1)AP x z BD BC =-=--=--, 因为1AP BD ⊥,所以1110AP BD x z ⋅=--+=,所以x z =,即(,1,)P x x ,所以(,0,)CP x x =,所以1CP xBC =-,即1,,B C P 三点共线, 所以点P 必在线段1B C 上,B 正确;对于C ,因为1(1,1,),(1,0,1)AP x x BC =-=-,所以111AP BC x x ⋅=-+=,所以1AP BC ⊥不成立,C 错误;对于D ,因为11(1,0,1),(0,1,1),(0,0,0)A C D ,所以11(1,0,1),(0,1,1)DA DC ==, 设平面11AC 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100n DA x z n DC y z ⎧⋅=+=⎪⎨⋅=+=⎪⎩, 令1x =,则1,1z y =-=,所以(1,1,1)n =-,所以110AP n x x ⋅=-+-=,所以AP n ⊥,所以AP ∥平面11AC D ,D 正确,故选:BD【点睛】此题考查了空间线线垂直的判定,线面平行的判定,三棱锥的体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考查计算能力,属于较难题.8.(多选题)在四面体P ABC -中,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A .若1233AD AC AB =+,则可知3BC BD = B .若Q 为△ABC 的重心,则111333PQ PA PB PC =++C .若0PA BC =,0PC AB =,则0PB AC =D .若四面体P ABC -各棱长都为2,M N ,分别为,PA BC 的中点,则1MN = 【答案】ABC【分析】作出四面体P ABC -直观图,在每个三角形中利用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 【详解】对于A ,1233AD AC AB =+,32AD AC AB ∴=+,22AD AB AC AD ∴-=- , 2BD DC ∴=,3BD BD DC BC ∴=+=即3BD BC ∴=,故A 正确;对于B ,Q 为△ABC 的重心,则0QA QB QC ++=,33PQ QA QB QC PQ ∴+++=()()()3PQ QA PQ QB PQ QC PQ ∴+++++=,3PA PB PC PQ ∴++=即111333PQ PA PB PC ∴=++,故B 正确; 对于C ,若0PA BC =,0PC AB =,则0PA BC PC AB +=,()0PA BC PC AC CB ∴++=,0PA BC PC AC PC CB ∴++=0PA BC PC AC PC BC ∴+-=,()0PA PC BC PC AC ∴-+=0CA BC PC AC ∴+=,0AC CB PC AC ∴+=()0AC PC CB ∴+=,0AC PB ∴=,故C 正确;对于D ,111()()222MN PN PM PB PC PA PB PC PA ∴=-=+-=+- 1122MN PB PC PA PA PB PC ∴=+-=-- 222222PA PB PC PA PB PC PA PB PA PC PC PB --=++--+22211122222222222222222=++-⨯⨯⨯-⨯⨯⨯+⨯⨯⨯= 2MN ∴=,故D 错误.故选:ABC【点睛】用已知向量表示某一向量的三个关键点(1)用已知向量来表示某一向量,一定要结合图形,以图形为指导是解题的关键.(2)要正确理解向量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的几何意义,如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等于由起始向量的始点指向末尾向量的终点的向量.(3)在立体几何中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仍然成立.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如图,,M N 分别是正方形ABCD ,11BCC B 的中心.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平面1D MN 与11BC 的交点是11B C 的中点B .平面1D MN 与BC 的交点是BC 的三点分点C .平面1D MN 与AD 的交点是AD 的三等分点D .平面1D MN 将正方体分成两部分的体积比为1∶1【答案】BC【分析】取BC 的中点E ,延长DE ,1D N ,并交于点F ,连FM 并延长分别交,BC AD 于,P Q ,连1,D Q PN 并延长交11B C 与H ,平面四边形1D HPQ 为所求的截面,进而求出,,P Q H 在各边的位置,利用割补法求出多面体11QPHD C CD 的体积,即可求出结论.【详解】如图,取BC 的中点E ,延长DE ,1D N ,并交于点F ,连接FM 并延长,设FM BC P ⋂=,FM AD Q ⋂=,连接PN 并延长交11B C 于点H .连接1D Q ,1D H ,则平面四边形1D HPQ 就是平面1D MN 与正方体的截面,如图所示.111111////,22NE CC DD NE CC DD ==, NE ∴为1DD F ∆的中位线,E ∴为DF 中点,连BF ,,,90DCE FBE BF DC AB FBE DCE ∴∆≅∆==∠=∠=︒,,,A B F ∴三点共线,取AB 中点S ,连MS , 则12//,,23BP FB MS BP MS BC MS FS =∴==, 22111,33236BP MS BC BC PE BC ∴==⨯=∴=, E 为DF 中点,11//,233PE DQ DQ PE BC AD ∴=== N 分别是正方形11BCC B 的中心,11113C H BP C B ∴==所以点P 是线段BC 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点Q 是线段AD 靠近点D 的三等分点,点H 是线段11B C 靠近点1C 的三等分点.做出线段BC 的另一个三等分点P ',做出线段11A D 靠近1D 的三等分点G ,连接QP ',HP ',QG ,GH ,1H QPP Q GHD V V '--=, 所以111113QPHD C CD QPHQ DCC D V V V -==多面体长方体正方体从而平面1D MN 将正方体分成两部分体积比为2∶1.故选:BC.【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及多面体的体积,确定出平面与正方体的交线是解题的关键,考查直观想象、逻辑推理能力,属于较难题.10.如果一个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且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那么这样的棱锥叫正四棱锥.若一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8,则该正四棱锥的侧面积最小时,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棱的高与底边长的比为22B .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4πC .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的比为2D .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3π 【答案】AB【分析】 设四棱锥S ABCD -的高为h ,底面边长为a ,由21183V a h ==得254h a =,然后可得侧面积为242108a a+,运用导数可求出当32a =时侧面积取得最小值,此时3h =,然后求出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的比和SAO ∠即可选出答案.【详解】设四棱锥S ABCD -的高为h ,底面边长为a可得21183V a h ==,即254h a=所以其侧面积为1422⋅⋅==令()242108f a a a =+,则()23321084f a a a ⨯'=-令()233210840f a a a ⨯'=-=得a =当(a ∈时()0f a '<,()f a 单调递减当()a ∈+∞时()0f a '>,()f a 单调递增所以当a =时()f a 取得最小值,即四棱锥的侧面积最小此时3h =所以棱锥的高与底面边长的比为2,故A 正确,C 错误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SAO ∠,由3h =,a =可得3AO = 所以4SAO π∠=,故B 正确,D 错误 故选:AB【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线面角及利用导数求最值,属于综合题.。
浙江高考数学压轴题:立体几何选择题学生版

浙江高考数学压轴题:立体几何选择题1.已知在矩形ABCD 中,2AB =,4=AD ,E ,F 分别在边AD ,BC 上,且1AE =,3BF =,如图所示,沿EF 将四边形AEFB 翻折成A EFB '',则在翻折过程中,二面角B CD E '--的大小为θ,则tan θ的最大值为( )A B C D 2.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B AA ==,点P 满足1BP BC BB λμ=+,其中][0,1,0,1λμ⎡⎤∈∈⎣⎦,则( ) A .当1λ=时,△1AB P 的周长为定值B .当1μ=时,三棱锥1P A BC -的体积不是定值C .当12λ=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 ,使得AP BP ⊥D .当12μ=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 ,使得1A B ⊥平面1AB P3.已知三棱锥P ABC -三条侧棱,,PA PB PC 两两互相垂直,且2PA PB PC ===,,M N 分别为该三棱锥的内切球和外接球上的动点,则,M N 两点间距离的最小值为( )A .2+B 1C .2D 2-4.已知△ABC 在平面β内,不重合的两点P ,Q 在平面β同侧,在点M 从P 运动到Q 的过程中,记四面体M -ABC 的体积为V ,点A 到平面MBC 的距离为d ,则可能的情况是( )A .V 保持不变,d 先变大后变小B .V 保持不变,d 先变小后变大C .V 先变大后变小,d 不断变大D .V 先变小后变大,d 不断变小5.在三棱锥S ABC -中,,,SA SB SC 两两垂直且相等,若空间中动一点P 满足SP x SA y SB z SC →→→→=++,其中0,1,1x y z ≥≥≥且125x y z ++≤.记SP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的最大值为( )A .13BC .1D6.如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3AB =,5AD =,14AA =,点F 是1AA 的中点,点E 为棱BC 上的动点,则平面1C EF 与平面11ABB A 所成的锐二面角正切的最小值是( )A .513 BC D .135 7.如图,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ABC 的墙面前的点A 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A 到墙面的距离为AB ,某目标点P 沿墙面上的射线CM 移动,此人为了准确瞄准目标点P ,需计算由点A 观察点P 的仰角θ的大小,若15,25,30AB cm AC cm BCM ==∠=︒,则tan θ的最大值是( ).(仰角θ为直线AP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A B C D 8.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点A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的x 轴上移动,点C 在平面yOz 上移动,则1OC OB ⋅的最大值是( )A .2B .1C .4+D .69.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5AB AC PB PC ====,4PA =,6BC =,点M 在平面PBC 内,且AM =,设异面直线AM 与BC 所成的角为α,则cos α的最大值为( )A B C .25 D 10.正三棱锥A BCD -中G 为BC 的中点,H 为BG 上的任意上点,设AH 与CD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1θ,AH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2θ,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3θ,则( )A .213θθθ≤≤B .123θθθ≤≤C .231θθθ≤<D .312θθθ≤≤11.已知三棱锥P ABC -,其中PA ⊥平面ABC ,2PA =,2AB AC ==,2BAC π∠=.已知点Q 为棱PA (不含端点)上的动点,若光线从点Q 出发,依次经过平面PBC 与平面ABC 反射后重新回到点Q ,则光线经过路径长度的取值范围为( )A .(1+B .)4C .4⎫⎪⎭D .( 12.如图,平面OAB ⊥平面α,OA α⊂,OA AB =,120OAB ∠=︒.平面α内一点P 满足PA PB ⊥,记直线OP 与平面OAB 所成角为θ,则tan θ的最大值是( )A B .15 C D .1313.如图,四边形ABCD 中90A CBD ∠=∠=︒,30CDB ∠=︒,AB AC =,沿直线BC 将ABC 折成A BC ',使点A '在平面BCD 上的射影在BCD △内(不含边界),记二面角A BC D '--的平面角大小为α,直线A B '、A D '与平面BCD 所成角分别为β、γ,则( )A .αβγ>>B .βαγ>>C .αγβ>>D .γβα>>14.已知直角梯形ABCD 满足://, AD BC CD DA ⊥,且△ABC 为正三角形.将△ADC 沿着直线AC 翻折至△AD C ',且AD BD CD '''<<,二面角 , , D AB C D BC A D AC B '''------的平面角大小分别为,,αβγ,直线, , D A D B D C '''与平面ABC 所成角分别是123,,θθθ,则( )A .123,θθθαγβ>>>>B .123,θθθαβγ<<>>C .123,θθθαβγ>><<D .123,θθθαβγ<<<<15.已知菱形ABCD ,60DAB ∠=︒,E 为边AB 上的点(不包括A B ,),将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在翻折过程中,记直线BD 与CE 所成角的最小值为α,最大值为β( )A .αβ,均与E 位置有关B .α与E 位置有关,β与E 位置无关C .α与E 位置无关,β与E 位置有关D .αβ,均与E 位置无关16.如图,已知锐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1θ,A α∈,B β∈,M l ∈,N l ∈,AM l ⊥,BN l ⊥,C ,D 为AB ,MN 的中点,若AM MN BN >>,记AN ,CD 与半平面β所成角分别为2θ,3θ,则( )A .122θθ<,132θθ<B .122θθ<,132θθ>C .122θθ>,132θθ<D .122θθ>,132θθ>17.已知正四面体P ABC -,Q 为ABC 内的一点,记PQ 与平面PAB PAC PBC 、、所成的角分别为,,αβγ,则下列不等式恒成立的个数为( )①222sin sin sin 2αβγ++≥ ②222cos os 2cos c αβγ++≥③222tan an 1tan t αβγ++≤ ④2221111tan an tan t αβγ++≤ A .0 B .1 C .2 D .318.如图,矩形ABCD 中,已知2AB =,4BC =,E 为AD 的中点. 将ABE △沿着BE 向上翻折至A BE ',记锐二面角A BE C '--的平面角为α,A B '与平面BCDE 所成的角为β,则下列结论不可能成立的是( )A .sin αβ=B αcos β=C .α2β<D .πα4β-> 19.如图,在大小为1θ的锐二面角l αβ--中,A α∈,B β∈,M 、N l ∈,AM l ⊥,BN l ⊥,C 、D 分别为AB 、MN 的中点.记直线AN 与半平面β的夹角为2θ,直线CD 与半平面β的夹角为3θ.若AM MN BN >>,则( )A .122θθ<,132θθ<B .122θθ<,132θθ>C .122θθ>,132θθ<D .122θθ>,132θθ>20.在三棱锥D ABC -中,222AD AB AC BC ===,点A 在面BCD 上的投影G 是BCD △的垂心,二面角G AB C --的平面角记为α,二面角G BC A --的平面角记为β,二面角G CD A --的平面角记为γ,则( )A .αβγ>>B .αγβ>>C .βγα>>D .γβα>>21.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 BC ⊥,BC CD ⊥,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记平面ABC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1θ,直线AC ,EF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分别为2θ,3θ,若AB BC CD >>,则( )A .12θθ>, 132θθ<B .12θθ>,132θθ>C .12θθ<,132θθ<D .12θθ<,132θθ>22.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D E 分别是线段,AB AC 上异于端点的动点,且BD CE =,现将三角形ADE 沿直线DE 折起,使平面ADE ⊥平面BCED ,当D 从B 滑动到A 的过程中,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ADB ∠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B .二面角A BDC --的平面角的大小不会发生变化 C .B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变大 D .AB 与DE 所成的角先变小后变大23.已知底面ABCD 为正方形的四棱锥P ABCD -,P 点的射影在正方形ABCD 内,且P 到BC 的距离等于PD 的长,记二面角P AB C 的平面角为α,二面角P CD A --的平面角为β,二面角P AD C --平面角为γ,则下列结论可能成立的是( )A .αβγ==B .αγβ=<C .αβγ=<D .αβγ>=24.如图,长方形ABCD 中,AB =1AD =,点E 在线段AB (端点除外)上,现将ADE 沿DE 折起为A DE '.设ADE α∠=,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β,若π2αβ+=,则四棱锥A BCDE '-体积的最大值为( )A .14B .23CD 25.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点D 是AB 上靠近A 的三等分点,点E 是AC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沿直线DE 将ADE 翻折成A DE ',所成二面角A DE B '--的平面角为α,则( )A .A DB A EC α∠≥∠'≥' B .A EC A DB α∠≥∠'≥'C .A DB A EC α≥∠'∠≥'D .A EC A DB α≥∠'∠≥' 26.如图,三棱锥A BCD -的底面BCD 在平面α内,所有棱均相等,E 是棱AC 的中点,若三棱锥A BCD -绕棱CD 旋转,设直线BE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的取值范围为( )A .⎤⎥⎣⎦B .5,16⎡⎤⎢⎥⎣⎦C .⎡⎢⎣⎦D .⎡⎢⎣⎦ 2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AB <,将ACD △沿AC 翻折至ACD '△,设直线AD '与直线BC 所成角为α,直线BD '与平面ACD '所成角为β,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为γ,当γ为锐角时( )A .αβγ>>B .γβα>>C .γαβ>>D .αγβ>> 28.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D CD <,现将ACD △沿AC 折至1ACD △,使得二面角1A CD B --为锐二面角,设直线1AD 与直线BC 所成角的大小为α,直线1BD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β,二面角1A CD B --的大小为γ,则,,αβγ的大小关系是( )A .αβγ>>B .αγβ>>C .γαβ>>D .不能确定29.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PB BPC CPD DPA ∠=∠=∠=∠,平面ADP ⊥平面DCP ,若APC α∠=,BPD β∠=,AP 与平面DCP 所成的角为γ,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γβα<<B .βαγ<<C .βγα<<D .γαβ<<30.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1BC CC ==E ,F ,G 分别为AD ,AB ,11C D 上的点,AE ED =,AF FB =,11(4)DG GC λλ=≥,分别记二面角1G EF D --,G EF C --,G FB C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 ) A .αβγ>>B .βγα>>C .γβα>>D .与λ有关31.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BAD ∠=︒,线段AD ,BD 的中点分别为E ,F ,现将ABD △沿对角线BD 翻折,则异面直线BE 与CF 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A .,63ππ⎛⎫ ⎪⎝⎭B .,62ππ⎛⎤ ⎥⎝⎦C .,32ππ⎛⎤ ⎥⎝⎦D .2,33ππ⎛⎫ ⎪⎝⎭ 32.三棱锥P ABC -中,AB BC ⊥,D 是棱AB 上的动点,点P 在平面的射影在ABC 内部,PD 与BC 所成的角为α,PD 与面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P AB C 为λ,则( )A .βαλ≤≤B .βλα≤≤C .λβα≤≤D .λαβ≤≤33.记{},min ,,a a b a b b a b ≤⎧=⎨>⎩,已知矩形ABCD 中,2AB AD =,E 是边AB 的中点,将ADE 沿DE 翻折至A DE '(A '不在平面BCD 内),记二面角A BC D '--为α,二面角A CD E '--为β,二面角A DE C '--为γ,二面角A BE D '--为θ,则{}min ,,,αβγθ=( )A .αB .βC .γD .θ 34.在四面体ABCD 中,BCD ∆为等边三角形,2ADB π∠=,二面角B AD C --的大小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A .0,6π⎛⎤ ⎥⎝⎦B .0,4π⎛⎤⎥⎝⎦ C .0,3π⎛⎤ ⎥⎝⎦ D .0,2π⎛⎤⎥⎝⎦。
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及答案

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及答案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B}C}中,AC = BC = AA i=2, ZACB = 90°, D, E, F分别为AC, AB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B. B、CJ /平而DEFD.点d到平面DFF的距离为比C. EF与4G所成的角为90。
2【答案】BCD【分析】利用异而直线的位這关系,线而平行的判泄方法,利用空间直角坐标系异而直线所成角和点到面的距离,对各个选项逐一判断.【详解】对选项A,由图知4C|U平而ACC.A. , EFD平面ACQA^E,且E AC r由异面直线的建义可知AC】与EF异面,故A错误: 对于选项B,在直三棱柱ABC — AQG中,BG HBC.•.•D,F分别是AC, AB的中点,• •FDIIBC, :・B\C\ IIFD.又••• BQ] (Z 平面DEF, DF u 平而DEF, ・・BG //平而DEF.故B正确:对于选项C,由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0,0, 0), A(2,0t 0), 5(0,2, 0),人(2,0, 2),坊(0,2, 2), C 】(0,0, 2),D(l,o, 0), E(2,0, 1), F(1,1, 0)..\EF = (-1,1, T), AC ;=(—2,0, 2).•.•EFAC ; = 2+0—2 = 0, :.EF 丄 AC ;, 丄 A©.•.•EF 与AC ;所成的角为90。
,故c 正确:对于选项D,设向量匝= (x,y, Z)是平而DEF 的一个法向疑.・••万E = (ho ・ 1) , DF = (0,l, 0),取 X = 1 ♦则 z=—1 ‘ ・••帀=(h 0, —1),设点耳到平而DEF 的距离为d ・二点d 到平而DEF 的距离为空,故D 正确.2故选:BC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异而直线的位置关系,线而平行的判定,异而直线所成角以及点到而的距 离,还考查思维能力及综合分析能力,属难题.2. 已知球O 为正方体ABCD-AgD 、的内切球,平而A {C }B 截球O 的而积为24兀,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A. 异而直线AC 与所成的角为60。
第5讲 立体几何选择压轴题(解析版)

第5讲 立体几何选择压轴题一、单选题1.(浙江超级全能生3月联考)如图,已知在中,为线段上一点,沿将翻转至,若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恰好落在线段上,则二面角的正切的最大值为( )AB .1C D【答案】C【分析】过作交BC 于E ,连接EH ,结合已知条件有二面角的平面角为,而,设且,则,即可求,,应用函数与方程思想,构造且在上有解求参数m 的范围,即可得二面角正切的最大值.【解析】过作交BC 于E ,连接EH ,∵在平面内的射影恰好落在线段上,即面,∴且,,即面,面,则,ABC 90,1,2,BAC AB BC D ∠=︒==BC AD ABD △AB D 'B 'ADC H AC B DC A '--B 'B E BC '⊥B DC A '--B EH '∠tan B H B EH m EH ''∠==AH x =01x <<HC x =B H '2HC EH =()g x 01x <<B DC A '--B 'B E BC '⊥B 'ADC H AC B H '⊥ABC B H BC '⊥B E BC '⊥B E B H B '''=BC ⊥B HE 'EH ⊂B HE 'BC EH ⊥∴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在中,,若令,则,又, ∴,且, 故,则,即方程在上有解时,m 的最大值即为所求,而开口向上且,即,对称轴. ∴当时,,显然成立; 当时,当对称轴在上,恒成立;当对称轴在上,,即; ∴综上,有,即,故二面角. 故选C . 【点睛】关键点点睛:利用三垂线定理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进而根据线段关系、勾股定理求,,由,结合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求参数m 范围,进而确定最大值. 2.(浙江宁波模拟)设三棱锥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是棱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与直线所成角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A .B .C .D .【答案】B【分析】本题以三棱锥为载体,综合考查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的概念,以及各B DC A '--B EH '∠Rt B HE 'tan B H B EH EH ''∠=AH x =HC x =1AB AB '==B H '=22HC x EH ==01x <<tan B EH m '∠==2222()(4)340g x m x x m =+-+-=01x <<()g x 21680m ∆=-≥202m <≤21x m=+22m =(0,1)3x =202m <<1(0,)22(1)(40f m =->1[,232(0)340f m =->243m >2423m <≤[(33m ∈-⋃B DC A '--B H 'EH tan B H B EH m EH''∠==V ABC -P VA PB AC αPB ABC βP AC B --γ,βγαγ<<,βαβγ<<,βαγα<<,αβγβ<<种角的计算.解答的基本方法是通过明确各种角,应用三角函数知识求解,而后比较大小.而充分利用图形特征,则可事倍功半.【解析】方法1:如图为中点,在底面的投影为,则在底面投影在线段上,过作垂直,易得,过作交于,过作,交于,则,则,即,,即,综上所述,答案为B .方法2:由最小角定理,记的平面角为(显然)由最大角定理,故选B .方法3:(特殊位置)取为正四面体,为中点,易得,故选B . 【点睛】常规解法下易出现的错误有,不能正确作图得出各种角.未能想到利用“特殊位置法”,寻求简便解法.3.(湖南长沙市·长沙一中高三月考)在三棱锥中,,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当三棱锥的体积的最大值为时,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B G AC V ABC O P D AO D DE AE //PE VG P //PF AC VG F D //DH AC BG H ,,BPF PBD PED α=∠β=∠γ=∠cos cos PF EG DH BD PB PB PB PBα===<=βαβ>tan tan PD PD ED BDγ=>=βy >ββα<V AB C --γ'γ'=γβ<γ'=γV ABC -PVA cos sin sin α=⇒α=β=γ=A BCD -60BAC BDC ∠=∠=︒A BC D --13-A BCD-45π6π7π8π【分析】根据两个射影,结合球的图形,可知二面角的平面角为;根据题意可知当,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根据体积的最大值可求得BC 的长,结合图形即可求得球的半径,进而求得表面积.【解析】如图,设球心在平面内的射影为,在平面内的射影为,则二面角的平面角为,点在截面圆上运动,点在截面圆上运动,由图知,当,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此时与是等边三角形, 设,则,,, ,解得, ,,设,则,解得∴,球的半径,所求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棱锥外接球的综合应用,根据空间几何关系求得球的半径,进而求得表面积,对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属于难题.4.(天一大联考(理))在棱长为的正四面体中,点为所在平面内一动点,且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B A BC D --AMD ∠AB AC =BD CD =A BCD -O ABC 1O BCD 2O A BC D--AMD ∠A 1O D 2OAB AC =BD CD =A BCD -ABC ∆BDC ∆BC a =AM DM ==2BCD S ∆=sin()h AM AMD π=-∠=313124A BCD DBC V S h a -∆=⋅==a =32DM =21DO =212O M =2AMD θ∠=21cos 22cos 13θθ=-=-tan θ=22tan 2OO O M θ==O R ==246S R ππ==2ABCD P ABC 433PA PB +=PD 3332【分析】由题意可知,点在所在平面内的轨迹为椭圆,且该椭圆的焦点为、,长轴长为,然后以线段的中点为坐标原点,直线所在直线为轴,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椭圆的方程,利用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可求得的最大值.【解析】如图所示,在平面内,,所以点在平面内的轨迹为椭圆,取的中点为点,连接,以直线为轴,直线为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椭圆的半焦距,长半轴, 所以,椭圆方程为. 点在底面的投影设为点,则点为的中心,, 故点正好为椭圆短轴的一个端点,,则, 因为,故只需计算的最大值.设,则,则,当时,取最大值,即,因此可得,P ABC A B 3AB O AB x CO yPDABC 432PA PB +=>P ABC AB O CO AB x OC y O xyz -1c=a =3b ==()2233104x y z +==D E EABC11333OE OC ===E 23CE OC ==DE ==222PD DE EP =+EP(),,0P xy 0,3E ⎛⎫ ⎪ ⎪⎝⎭22222241543333EP x y y y y y y ⎛=+-=-++=--+ ⎝⎭,933y ⎡=-∈-⎢⎣⎦2EP 22max 516393939EP ⎛⎛=-⨯--⨯-+= ⎝⎭⎝⎭2241640999PD ≤+=故的最大值为.故选B .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线段长度最值的求解,根据椭圆的定义得知点的轨迹是椭圆,并结合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求解的最大值是解题的关键,在求解时也要注意椭圆有界性的应用.5.(四川成都市·高三二模(理))已知四面体,,分别为棱,的中点,为棱上异于,的动点.有下列结论:①线段的长度为1;②若点为线段上的动点,则无论点与如何运动,直线与直线都是异面直线;③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为; ④.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为( )A .1B .2C .3 D.4 【答案】B【分析】将正四面体放在正方体中观察,对于①,可根据分别为正方体前后两个面的中心可得出结论; 对于②,取为的中点,取为的中点,此时与相交;对于③,计算可得由逼近思想可作出判断;对于④,空间问题平面化的技巧,将三角形与放在同一平面上,可计算出. 【解析】PD 3P EP ABCD M N AD BC F AB A B MN G MN F G FG CD MFN ∠⎡⎢⎣⎭FMN 1,M N F AB G MN FG CD cos MBN ∠=>ABC ABD 2NFFM在棱长为四面体,显然,分别为正方体前后两个面的中心,故线段的长度为正方体棱长,故 ①对; 对于②:如图,取为的中点,取为的中点,取为的中点,则由正方体的性质易知,该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故此时与相交于,故②错;对于③,,,又有,1ABCD ,MN MN 1F ABG MN I CD FG CD I 22BC BN ==BM ===1MN =故,故点无限接近点时,会无限接近,故的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不为,③错误; 对于④,如图将等边三角形与铺平,放在同一平面上,故有,当且仅当为中点时取最小值,故在正方体中,故,故④对,故选B .【点睛】把空间中的最短路线问题利用展开图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距离最短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求空间中最短路线的一种常用方法6.(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一模(理))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球O 上且,O 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B【分析】作出图形,根据题中的数据证明平面平面,并找出球心的位置,列出等式求出外接球的半径,结合球的表面积公式可得出结果.【解析】131cos MBN +-∠==>F B cos MFN ∠3MFN ∠⎡⎢⎣⎭ABC ABD ''''2N FFM M N F AB 2NFFM FMN 1ABCD 4AB AC BC BD CD =====AD =70π380π330π40πABC ⊥BCD取的中点,连接,设和的外心分别为,分别过点作平面和平面的垂线交于点,则点为外接球球心.由题意可知,和都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为的中点,,且,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易得,, 平面,平面∥AM ,同理可得∥DM ,则四边形为菱形, ,菱形为正方形,平面,平面,所以外接圆半径为, 因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B 【点睛】这个题目考查了外接球表面积的计算,找出球心位置,并计算外接球的半径是解答的关键,考查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7.(山东日照市·高三一模)已知直三棱柱的侧棱长为,,.过、的中点、作平面与平面垂直,则所得截面周长为( )A .BC .D .【答案】C【分析】确定平面与各棱的交点位置,计算出截面各边边长,由此可得出所得截面周长.【解析】BC M AM DM 、ABC BCD△F E 、FE 、ABC BCD O O ABC BCD △M BC AM BC ∴⊥AM DM ==222,M A AD A DM D =+=∴AM DM ∴⊥,D C M B M ⋂=AM ∴⊥BCD AM ⊂ABC ∴ABC ⊥BCD 13ME MF AM ===23BE DM ==AM ⊥BCDO E ⊥BCD OE ∴OF OEMF AM DM ⊥OEMF OE ⊥BCD BE ⊂BCD OE BE ∴⊥OB ==ABCD 2804OB 3ππ⨯=111ABC A B C -2AB BC ⊥2AB BC ==AB 1BB E F α11AAC C +α如下图所示,取的中点,连接,取的,连接,取的中点,连接、,,为的中点,则,平面,平面,,,平面,、分别为、的中点,则且,平面, 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即为平面,设平面交于点,在直棱柱中,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 、分别为、的中点,且,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 且,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平面,平面,平面, 设平面平面,平面,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可得, 所以,为的中点, AC J BJ AJ D DE 11A C K KJ 1BK AB BC =J AC BJ AC ⊥1AA ⊥ABC BJ ⊂ABC 1BJ AA ∴⊥1AC AA A ⋂=BJ ∴⊥11AAC C D E AJ AB //DE BJ 12DE BJ =DE ∴⊥11AAC C DE ⊂DEF DEF ⊥11AAC C αDEF α11B C I 111ABC A B C -11//AA CC 11AA CC =11AAC C 11//AC AC ∴11AC A C =J K AC 11A C 1//AJ A K ∴1AJ A K =1AA KJ 1//KJ AA ∴1KJ AA =11//BB AA 11BB AA =1//KJ BB ∴1KJ BB =1BB KJ //DE BJ DE ⊄1BB KJ BJ ⊂1BB KJ //DE ∴1BB KJ α1BB KJ FG =DE ⊂α//DE FG //FG BJ ∴//BF GJ BFGJ 11122GJ BF BB KJ ===G KJ延长交于点,,所以,,,又,所以,,,为的中点, 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为的中点, ,,则, 为的中点,,同理, 因为直棱柱的棱长为,为的中点,, 由勾股定理可得,且,平面,平面,平面,,、分别为、的中点,则,, 由勾股定理可得,同理因此,截面的周长为. 故选C .【点睛】思路点睛:本题考查直棱柱截面多边形周长的计算,在画几何体的截面,关键是画截面与几何体各面的交线,此交线只需两个公共点即可确定,作图时充分利用几何体本身提供的面面平行等条件,可以更快地确定交线的位置.8.(山东滨州市·高三一模)如图,斜线段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为斜足.平面上的动点满足,则点的轨迹为( ) DG 11A C H //DJ KH DJG HKG ∠=∠JDG KHG ∠=∠JG KG =DJG HKG ≅△△11122HK DJ AJ KC ∴===H ∴1KC //ABC 111A B C αABC DE =α111A B C IH =//DE IH ∴//DE BJ 1//BJ B K //DE IH 1//IH B K ∴I ∴11B C AB BC ⊥2AB BC ==AC ==J AC 12BJ AC ∴==12DE BJ ==IH =111ABC A B C -2F 1BB 1112BF BB ∴==EF ==IF =1//KJ BB 12KJ BB ==1BB ⊥ABC KJ ∴⊥ABC AC ⊂ABC KJ AC ∴⊥G D KJ AJ 112GJ KJ ==122DJ AJ ==DG ==GH =222DE IH EF IF DH ++++=++=AB απ4B αP π6PAB ∠=PA .圆B .椭圆C .双曲线的一部分D .抛物线的一部分【答案】B 【分析】首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点的轨迹是椭圆. 【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所以点的轨迹是椭圆. 故选B .【点晴】方法点睛:本题考查空间向量、轨迹及其方程,涉及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化归思想,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价转化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综合性较强,属于较难题型.9.(山东淄博市·高三一模)四棱锥中,侧面为等边三角形,底面为矩形,,(0,1,0),(0,0,1),(,,0)(0,1,1),(,,1)B A P x y AB AP x y ⇒=-=-22cos ,62(2)112AB AP x y ⇒<>=⇒+-=P (0,1,0),(0,0,1),(,,0)(0,1,1),(,,1)B A P x y AB AP x y ⇒=-=-22cos ,62(2)11AB AP x y ⇒<>=⇒+-=P S ABCD -SBC ABCD 2BC =,点是棱的中点,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棱上存在点使得面B .当落在上时,的取值范围是C .当落在上时,四棱锥的体积最大值是2D .存在的值使得点到面【答案】A 【分析】对于A:取BC 的中点E ,连结DE ,取SC 中点P ,连结PE 、PD .利用面PDE ∥面BFS ,可以证明面; 对于B :利用S 与H 重合,图形不能构成四棱锥,判断B 错误;对于C :求出体积的最大值为1.故C 错误;对于D :先判断当的最大时,点B 到面的距离d 最大;然后求出,判断D 错误. 【解析】对于A :取BC 的中点E ,连结DE ,取SC 中点P ,连结PE 、PD . ∵PE 为△BCS 的中位线,∴ PE ∥BS又面BFS ,面BFS ,∴PE ∥面BFS ;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DE ∥BF , 又面BFS ,面BFS ,∴DE 面BFS ; 又,∴面PDE ∥面BFS ,∴面.故A 正确;对于B :∵为等边三角形,,∴AB a F AD S ABCD H SC P //PD BSF H AD a (H AD S ABCD -a B SFC //PD BSF a =S ABCD V -S ABCD V -SFC 3d <BS ⊆PE ⊄BF ⊆DE ⊄DEPE E =//PD BSF SBC 2BC =SE =当S 与H 重合,图形不能构成四棱锥,与已知条件相悖,故B 错误;对于C :在Rt △SHE 中,当且仅当时,的最大值为1.故C 错误; 对于D :由选项C 的推导可知:当的最大时,点B 到面的距离d 最大.此时 ∴ ∴.故D 错误. 故选A 【点睛】(1)证明线面平行,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在面内找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等体积法是求三棱锥高的常用方法.10.(湖北武汉市·高三月考)已知三棱锥的各个顶点都在球的表面上,底面,,,,是线段上一点,且.过点作球的截面,若所得截面圆面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C .D .【答案】B 【分析】将三棱锥补成长方体,设,计算出球的半径为,计算出截面圆半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得的值,可求得球的半径,进而可求得球的表面积. 【解析】平面,,将三棱锥补成长方体,如下图所示:a =SH =1213S ABCD V a-=⨯=≤232a =S ABCD V -S ABCD V -SFC 1122S BFC S ABCD V V --==SFCF ===1122224SFC S SF CF =⨯=⨯=△1325V d S ===<P ABC -O PA ⊥ABC AB AC ⊥6AB =8AC =D AB 2AD DB =D O 25πO 128π132π144π156πP ABC -PQMN ABEC -2PA x =O R =x O O PA ⊥ABC AB AC ⊥P ABC -PQMN ABEC -设,连接、、,可知点为的中点,因为四边形为矩形,,则为的中点,所以,且,设,且,,所以,球的半径为, 在中,,,,, 在中,,, 由余弦定理可得平面,平面,平面,则,,, 设过点的球的截面圆的半径为,设球心到截面圆的距离为,设与截面圆所在平面所成的角为,则.当时,即截面圆过球心时,取最小值,此时取最大值,即;当时,即与截面圆所在平面垂直时,取最大值,即,此时,取最小值,即.由题意可得,,解得所以,,AE BC F=OF DF OD O PE ABEC AE BC F =F AE //OF PA 12OF PA =2PA x =10AE ==PE ∴==O 12R PE ==Rt ABE △2ABE π∠=6AB =10AE =3cos 5AB BAE AE ∠==ADF 243AD AB ==5AF =DF ==PA ⊥ABCD OF ∴⊥ABCD DF ⊂ABCD OF DF ⊥12OF PA x ==OD ∴==D O r O d OD θsin d OD θ==0θ=O d r max r R ==2πθ=OD d max d OD ==r min r ==()()()222max min 1725r r x πππ⎡⎤-=+=⎣⎦0xx =R =因此,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B .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11.(安徽蚌埠市·高三二模(理))已知直四棱柱,其底面是平行四边形,外接球体积为,若,则其外接球被平面截得图形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 B .C .D .【答案】A 【分析】由条件可得为矩形,进而可得平面,所以,则四边形为正方形,所以直四棱柱为正四棱柱,设,由余弦定理可得的值,求出的值,由正弦定理可得的外接圆的半径为,由均值不等式可得的最小值,从而得出答案. 【解析】由直四棱柱内接于球,则四点在球面上, 所以四边形为球的一截面圆的内接四边形,所以对角互补. 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为矩形.在直四棱柱中,平面,所以 又,,所以平面,所以所以四边形为正方形,所以直四棱柱为正四棱柱.O 24132S R ππ==1111ABCD A B C D -ABCD 36π1AC BD ⊥11AB D 8π24310π8110π6πABCD BD ⊥1ACC BD AC ⊥ABCD 1111ABCD A B C D -1,AB AD a CC b ===11cos AD B ∠11sin AD B ∠11ABD 2r =r1111ABCD A B C D -,,,A B C D ABCD ABCD ABCD 1111ABCD A B C D -1CC ⊥ABCD 1CC BD ⊥1AC BD ⊥111AC CC C =BD ⊥1ACC BD AC ⊥ABCD 1111ABCD A B C D -由外接球体积为,则球的半径为,由为该外接球的直径,则设,则,则在中,由余弦定理可得所以设的外接圆的半径为,由正弦定理可得所以,即时取得等号,即的最小值为其外接球被平面截得图形面积的最小值为:故选A【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截面面积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先由线面垂直关系得出直四棱柱为正四棱柱,然后由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得出的外接圆的半径,由均值不等式求出最小值,属于难题.34363Rππ=3R=1AC16AC=1,ABAD a CC b===2221236AC a b=+=22362b a=-11AB D11AB AD====11B D=2222111111111cos2AD B D ABAD BAD B D+-∠===⋅11sin AD B∠===11AB D r2111362sinaABrAD B-===∠22r⎫===≥==a=r11AB D28S rππ==1111ABCD A B C D-11AB D2r=12.(浙江省宁海中学高三月考)如图,在中,,,点E 为线段AB 上一点,将绕DE 翻折.若在翻折过程中存在某个位置,使得,记为的最小值,则( )A .B .C .D .【答案】C 【分析】易知,A 在以AD 为母线的圆锥上的一部分(弧AF ),与所成的最大角为,只需. 【解析】如图,与所成的最大角为,只需即可. 即, 即,即.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中的翻折问题,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转化与化归能力,是一道难题.ABC ∆36A ∠=AD DB BC ==ADE ∆AE CD ⊥θADE∠(15,20]θ∈(20,25]θ∈(25,30]θ∈(30,35]θ∈AE CD FGA ∠90FGA ∠≥AE CD FGA ∠90FGA ∠≥90(54)(90)AFG FAG ADE ADE ≥∠+∠=-∠+-∠27ADE ∠≥27(25,30]θ=∈13.(天津河西区·高三一模)将长、宽分别为和的长方形沿对角线折成直二面角,得到四面体,则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C .D .【答案】A 【分析】取的中点,说明为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求出球的半径,利用球体的表面积公式可求得结果. 【解析】取的中点,连接、,如下图所示:由题意,因为,为的中点,所以,, 所以,为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且球的半径为,因此,四面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故选A .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43ABCD AC A BCD -A BCD -25π50π5π10πAC O O A BCD -O AC OBOD 5AC ==90ABC ADC ∠=∠=O AC 1522OB OD AC OA OC =====O A BCD -O 52R =A BCD -2425R ππ=14.(江西八校4月联考(理))已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则三棱锥的体积为( )A .8 BC .D .16【答案】A 【分析】求出球的半径得是球直径,中点是球心,取中点,则平面,求得后可得到底面的距离,从而可求得棱锥的高.【解析】设球半径为,则,,而,所以是球的直径,球心是中点,,所以中点是直角外心,所以平面,又平面,所以,,,, 是中点,所以. 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求棱锥体积,关键是求得棱锥的高,由于已知外接球的表面积,求得 半径后确定就是球的直径,从而利用球的截面圆性质,易得平面的垂线,再由体积公式计算.15.(山西临汾市·高三一模(理))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平面,则以平面P ABC-64π2AB=AC =AB AC ⊥8PA =P ABC -3PA PA O BC E OE ⊥ABC OE P R 2464R ππ=4R =8PA =PA O PA AB AC ⊥BC E ABCOE ⊥ABC AE ⊂ABC OE AE ⊥4BC ==122AE BC ==OE ===O AP 11122228332P ABC O ABC ABC V V S OE --==⨯⋅=⨯⨯⨯⨯=△PA ABC 1111ABCD A B C D -1B D α⊥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面积最大时的截面为底面,以为顶点的锥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答案】B【分析】由正方体的对称性,可知当截面为正六边形时,截面面积最大,再分当球心在棱锥内部时和当球心在棱锥外部时,建立方程求得外接球的半径可得选项. 【解析】如图,由正方体的对称性,可知当截面为正六边形, 设交截面于,则为的中点,所以设正六棱锥外接球的球心为,外接球半径为,当球心在棱锥内部时,有,解得,外接球面积为; 若球心在棱锥外部时,有,解得.∴以为顶点的锥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B . 【点睛】方法点睛:求解几何体外接球半径的思路是依据球的截面的性质:利用球的半径、截面圆的半径及球心到截面的距离三者的关系求解,其中确定球心的位置是关键.16.(浙江省宁海中学高三月考)如图,矩形中,,点在,上,满足,,将沿向上翻折至,使得在平面上的射影落在的重心处,设二面角的大小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分别为,,则( )α1B 12π253π203π6πEFGHKI EFGHKI 1B D EFGHKI M M 1B D 1112B M B D ==O R )222R R =+R =22543ππ⨯=(222R R =+-R =<1B 253πR r d 222R r d =+ABCD 236AB AD ==(),1,2i i E F i =CD AD 112E F =1221//E F E F 11DE F ∆11E F 11D E F ∆'D 'ABCD 22DE F ∆G D AB C '--αD A 'D C 'ABCD βγA .B .C .D .【答案】A 【分析】作的中垂线,根据几何关系得知点落在左边,故可得,则问题可解. 【解析】作的中垂线,中点为,取中点,故在上, 作交于,连接,如图所示:因为,,,可知点在左边, 则,由图可知,故 易知 ,由于 所以,则故选A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几何图形关系判断.17.(河南高三一模(理))如图,在棱长为1正方体中,为棱的中点,动点αβγ>>γαβ>>αγβ>>βαγ>>AC ML G ML GN GA GC <<AC ML AC O 22E F H G DH GN AB ⊥AB N ,GAGC 112E F =1221//E F E F 3,2AB AD ==G ML GA GC <GA GN >GN GA GC <<tan ,tan ,tan D G D G D GGN GA GCαβγ'''===GN GA GC <<tan tan tan αβγ>>αβγ>>GN GA GC <<1111ABCD A B C D -M AB P在侧面及其边界上运动,总有,则动点的轨迹的长度为( )A .BC .D【答案】A 【分析】分别取、的中点、,连,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可证动点的轨迹是线段,求出的长度即可得解. 【解析】如图:分别取、的中点、,连,,,因为为的中点,为的中点,为正方形,所以, 又平面,所以,而,所以平面,所以,同理可得,又,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因为动点在侧面及其边界上运动,所以动点的轨迹是线段,而,所以动点的11BCC B 1AP D M ⊥P 2π16BC 1BB E F EF P EF EF BC 1BB E F ,,AE AF EF 1,A M DM 1A F M AB E BC ABCD DM AE ⊥1D D ⊥ABCD 1D D AE ⊥1DMD D D =AE ⊥1D DM 1D M AE ⊥1D M AF ⊥AE AF A ⋂=1D M ⊥AEF AP ⊂AEF 1AP D M ⊥P 11BCC B P EF 2EF =P轨迹的长度为.故选A . 【点睛】关键点点睛:作出并证明动点的轨迹是本题解题关键,分别取、的中点、,连,则线段即为动点的轨迹,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即可得证.18.(江苏徐州市·高三二模)“帷幄”是古代打仗必备的帐篷,又称“幄帐”.如图是一种幄帐示意图,帐顶采用“五脊四坡式”,四条斜脊的长度相等,一条正脊平行于底面.若各斜坡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正切值均为,底面矩形的长与宽之比为,则正脊与斜脊长度的比值为( )A .B .C .D .1【答案】B 【分析】取幄帐顶部,如图几何体,作平面,垂足为,则到边的距离相等,作于,于,得是二面角的平面角,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因此有,设,用表示出,即可得比值.【解析】取幄帐顶部,如图几何体,作平面,垂足为,则到边的距离相等,由平面,平面,得,同理. 作于,于,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同理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已知,2P BC 1BB E F EF EF P 125:33589910ABCD EF -FO ⊥ABCD O O ,AB CD FM AB ⊥M FN BC ⊥N FNO ∠F BC O --FMO ∠F AB O --1tan tan 2FNO FMO ∠=∠=5,3AB a BC a ==a ,EF FB ABCD EF -FO ⊥ABCD O O ,AB CD FO ⊥ABCD BC ⊂ABCD FO BC ⊥FO OB ⊥FM AB ⊥M FN BC ⊥N FOFN F =,FO FN ⊂FON BC ⊥FON ON ⊂FON BC ON ⊥FNO ∠F BC O --FMO ∠F AB O --OM AB ⊥1tan tan 2FNO FMO ∠=∠=由,设,则,所以, 由得,,则, 由上知是正方形,,, 所以.故选B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由二面角计算线段长,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解题是作出各斜坡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利用它们的正切值均为,并设出底面矩形边长后,用底面矩形边长表示出正脊与斜脊的长度,从而得比值.19.(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在矩形中,,,E 、F 分别为边、上的点,且,现将沿直线折成,使得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四边形内(不含边界),设二面角的大小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直线与直线所成角为,则( )A .B .C .D .【答案】D:5:3AB BC =5,3AB a BC a ==32MO a =313tan 224FO MO FMO a a =⋅∠=⨯=1tan 2FO FNO ON ∠==32ON a =35222EF a a a =-⨯=OMBN 2OB a ==94FB a ===28994EF a FB a ==12ABCD AB =3AD =AD BC 2AE BF ==ABE △BE 1A BE 1A BCDE CDEF 1A BE C --θ1A B BCDE α1A E BCββαθ<<βθα<<αβθ<<αθβ<<【分析】根据题意作出相应的二面角,线面角,线线角,结合点在平面上的射影求解. 【解析】过A 作的垂线,分别交,,于M ,G ,N ,如图,显然.因为,所以直线与所成角即为.当在平面上的射影为G 时,平面,此时.于是当在平面上的射影在线段上时,,所以. 由于,,进而得,.因为是在平面上的射影,所以由线面角最小性知,即.再由二面角的最大性知.故选D .【点睛】关键点点睛:根据二面角平面角、线面角、异面直线所成的的角的定义,分别在图形中作出或找到是解题的关键,再根据位置分析角的变化范围即可比较大小.20.(河南高考适应性考试(理))棱长为的正方体密闭容器内有一个半径为的小球,小球可在正方体容器内任意运动,则其不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为( ) A . B . C . D . 【答案】A【分析】由题可得小球在八个角不能到达的空间相当于边长为2的正方体中间挖掉一个半径为1的球的剩余部分,小球在12条边活动不到的空间相当于高为2,底面积为4的正四棱柱中间挖掉底面积为,高为2的圆柱剩下的部分,且有3个,由此可计算出体积.【解析】由题可得小球在八个角不能到达的空间相当于边长为2的正方体中间挖掉一个半径为1的球的剩余部分,其体积为,小球在12条边活动不到的空间相当于高为2,底面积为4的正四棱柱中间挖掉底面积为,高为2的圆柱剩下的部分,且有3个,则其体积为,1A BCDE BE EB EFDC A MN θ'∠=//BC AD A E 'AD βA 'BCDE AE ⊥A EF '2πβ=A 'BCDE GN 2A ED π'∠<A ED β'=∠EA EA '=MA MA '=2EAA β'∠=2MAA θ'∠=AM AA 'ABCD 22EAA MAA βθ''∠=>∠=βθ>θα>,,βθα4122323π-4812π-4283π-13203π-π334421833ππ-⨯=-π()4223246ππ⨯-⨯=-则小球不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为.故选A . 【点睛】本题考查几何体体积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得出小球在运动中不能到达的空间的结构特点. 21.(辽宁高三一模(理))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最短连线的长度,就是经过这两个点的大圆在这两点间的一段劣弧的长度(大圆就是经过球心的平面截球面所得的圆),我们把这个弧长叫做两点的球面距离.已知正的项点都在半径为的球面上,球心到,则、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 ) A . B .C .D .【答案】C【分析】设球心为点,计算出,利用扇形弧长公式可求得结果.【解析】设球心为点,平面截球所得截面圆的半径为, 由正弦定理可得,,又,所以,为等边三角形,则,因此,、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故选C . 【点睛】思路点睛:求球面距离,关键就是要求出球面上两点与球心所形成的角,结合扇形的弧长公式求解,同时在计算球的截面圆半径时,利用公式(其中为截面圆的半径,为球的半径,为球心到截面的距离)来计算.22.(湖北武汉市·高三月考)某圆锥母线长为2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2B CD .1【答案】A【分析】如图截面为,P 为MN 的中点,设,,进而可得面积最大值. 【解析】()4228+2463233πππ⎛⎫--=- ⎪⎝⎭ABC 2ABC A B π2π23π34πO AOB ∠O ABC O r ==3sin AB ACB =∠233AB π∴==2OA OB ==AOB 3AOB π∠=A B 2233ππ⨯=22d R r -=r R d SMN (0=<≤OP x x =SMNS。
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 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含答案

高考数学高考数学压轴题 立体几何多选题分类精编含答案一、立体几何多选题1.如图①,矩形ABCD 的边2BC =,设AB x =,0x >,三角形BCM 为等边三角形,沿BC 将三角形BCM 折起,构成四棱锥M ABCD -如图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若T 为BC 中点,则在线段MC 上存在点P ,使得//PD 平面MATB .当)3,2x ∈时,则在翻折过程中,不存在某个位置满足平面MAD ⊥平面ABCDC .若使点M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落在线段AD 上,则此时该四棱锥的体积最大值为1 D .若1x =,且当点M 在平面ABCD 内的射影点H 落在线段AD 上时,三棱锥M HAB -6322++【答案】BCD 【分析】对于A ,延长AT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N ,此时,DP 与MN 必有交点; 对于B ,取AD 的中点H ,表示出2223MH MT HT x --,验证当)3,2x ∈时,无解即可; 对于C ,利用体积公式21233V x x =⨯⨯-,借助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即可; 对于D ,要求外接球半径与内切球半径,找外接圆的圆心,又内接圆半径为2323r =++【详解】对于A ,如图,延长AT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N ,则面ATM ⋂面()MDC N MN =.此时,DP 与MN 必有交点,则DP 与面ATM 相交,故A 错误; 对于B ,取AD 的中点H ,连接MH ,则MH AD ⊥.若面MAD ⊥面ABCD ,则有2223MH MT HT x =-=- 当)3,2x ∈时,无解,所以在翻折过程中,不存在某个位置满足平面MAD ⊥平面ABCD故B 正确;对于C ,由题可知,此时面MAD ⊥面ABCD ,由B 可知,(3x ∈,所以()22222221223232331333232x x V x x x x ⎛⎫+-⎛⎫=⨯⨯-=-≤== ⎪ ⎪⎝⎭⎝⎭当且仅当223x x =-,即6x =时等号成立.故C 正确; 对于D ,由题可知,此时面MAD ⊥面ABCD ,且2MH =因为AHB ,MHB 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M ABH -底面外接圆的圆心是中点,所以1R =,由等体积法,可求得内接圆半径为2323r =++,故61322R r ++=,故D 正确.故选:BCD . 【点睛】本题从多个角度深度考查了立体几何的相关内容,注意辅助线的作法,以及求内接圆半径的公式、基本不等式、构造函数等核心思想.2.如图,矩形ABCD 中,M 为BC 的中点,将ABM 沿直线AM 翻折成1AB M ,连结1B D ,N 为1B D 的中点,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所有正确的是( )A .存在某个位置,使得1CN AB ⊥ B .翻折过程中,CN 的长是定值C .若AB BM =,则1AM BD ⊥D .若1AB BM ==,当三棱锥1B AMD -的体积最大时,三棱锥1B AMD -外接球的体积是43π【答案】BD 【分析】对于A ,取AD 中点E ,连接EC 交MD 与F ,可得到EN NF ⊥,又EN CN ⊥,且三线,,NE NF NC 共面共点,不可能;对于B ,可得由1NEC MAB ∠=∠(定值),112NE AB =(定值),AM EC =(定值),由余弦定理可得NC 是定值.对于C ,取AM 中点O ,连接1,B O DO ,假设1AM B D ⊥,易得AM ⊥面1ODB ,即可得OD AM ⊥,从而AD MD =,显然不一定成立.对于D ,当平面B 1AM ⊥平面AMD 时,三棱锥B 1﹣AMD 的体积最大,可得球半径为1,体积是43π. 【详解】对于A 选项:如图1,取AD 中点E ,连接EC 交MD 与F , 则11////NE AB NF MB ,,又11AB MB ⊥,所以EN NF ⊥, 如果1CN AB ⊥,可得EN CN ⊥,且三线,,NE NF NC 共面共点, 不可能,故A 选项不正确;对于B 选项:如图1,由A 选项可得1AMB EFN ≈△△,故1NEC MAB ∠=∠(定值),112NE AB =(定值),AM EC =(定值), 故在NE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cos CN CE NE NE CE NEC =+-⋅⋅∠,整理得222212422AB AB AB CN AM AM BC AB AM =+-⋅⋅=+ 故CN 为定值,故B 选项正确.对于C 选项:如图,取AM 中点O ,连接1,B O DO ,由AB BM =,得1B O AM ⊥,假设1AM B D ⊥,111B D B O B =,所以AM ⊥面1ODB ,所以OD AM ⊥,从而AD MD =,显然不恒成立,所以假设不成立,可得C 选项不正确.对于D 选项:由题易知当平面1AB M 与平面AMD 垂直时,三棱锥1B AMD -的体积最大,此时1B O ⊥平面AMD ,则1B O OE ⊥,由1AB BM ==,易求得122BO =,2DM =22221122122B E OB OE ⎛⎫⎛⎫=+=+= ⎪ ⎪ ⎪ ⎪⎝⎭⎝⎭, 因此1EB EA ED EM ===,E 为三棱锥1B AMD -的外接球球心,此外接球半径为1,体积是43π.故D 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D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线面、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难题.本题C 选项的解题的关键在于采用反证法证明,进而推出矛盾解题,D 选项求解的关键在于把握平面1AB M 与平面AMD 垂直时,三棱锥1B AMD -的体积最大.3.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BC ==,18AA =,点P 在线段11A C 上,M 为AB 的中点,则( ) A .BD ⊥平面PACB .当P 为11AC 的中点时,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半径为72C .三棱锥A PCD -体积为定值D .过点M 作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截面,所得截面圆的面积的最小值为4π【答案】ACD 【分析】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断A 选项的正误;判断出四棱锥P ABCD -为正四棱锥,求出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可判断B 选项的正误;利用等体积法可判断C 选项的正误;计算出截面圆半径的最小值,求出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可判断D 选项的正误. 【详解】对于A 选项,因为AB BC =,所以,矩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BD AC ⊥, 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A ⊥底面ABCD ,BD ⊂平面ABCD ,1BD AA ∴⊥,1AC AA A ⋂=,AC 、1AA ⊂平面PAC ,所以,BD ⊥平面PAC ,A 选项正确;对于B 选项,当点P 为11A C 的中点时,PA ===同理可得PB PC PD ===因为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四棱锥P ABCD -为正四棱锥, 取AC 的中点N ,则PN 平面ABCD ,且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球心在直线PN上,设该四棱锥的外接球半径为R ,由几何关系可得222PN R AN R -+=, 即2288R R -+=,解得92R =,B 选项错误; 对于C 选项,2114822ACDSAD CD =⋅=⨯=, 三棱锥P ACD -的高为18AA =,因此,116433A PCD P ACD ACD V V S AA --==⋅=△,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设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球心为E ,则E 为1BD 的中点, 连接EN 、MN ,则1142EN DD ==,122MN AD ==, E 、N 分别为1BD 、BD 的中点,则1//EN DD , 1DD ⊥平面ABCD ,EN ∴⊥平面ABCD ,MN ⊂平面ABCD ,EN MN ∴⊥,EM ∴==过点M 作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截面为平面α,点E 到平面α的距离为d ,直线EM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d EM θθ==≤ 当且仅当2πθ=时,等号成立,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外接球半径为222126AB AD AA R ++'==,所以,截面圆的半径()()222226252r R d '=-≥-=,因此,截面圆面积的最小值为4π,D 选项正确.故选:ACD. 【点睛】方法点睛:求空间多面体的外接球半径的常用方法:①补形法:侧面为直角三角形,或正四面体,或对棱二面角均相等的模型,可以还原到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去求解;②利用球的性质:几何体中在不同面均对直角的棱必然是球大圆直径,也即球的直径; ③定义法:到各个顶点距离均相等的点为外接球的球心,借助有特殊性底面的外接圆圆心,找其垂线,则球心一定在垂线上,再根据带其他顶点距离也是半径,列关系求解即可.4.如图,已知正方体1ABCD ABC D -的棱长为a ,E 是棱CD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 )A .11EB AD ⊥B .二面角11E A B A --的大小为4πC .三棱锥11A BDE -体积的最小值为313a D .1//D E 平面11A B BA 【答案】ABD 【分析】连接1A D 、1B C ,则易证1AD ⊥平面11A DCB ,1EB ⊂平面11A DCB ,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判断选项A 正确;二面角11E A B A --的平面角为1DA A ∠,易知14DA A π∠=,则可判断选项B 正确;用等体积法,将求三棱锥11A B D E -的体积转化为求三棱锥11E AB D -的体积,当点E 与D 重合时,三棱锥11E AB D -的体积最小,此时的值为316a ,则选项C 错误;易知平面11//D DCC 平面11A B BA ,而1D E ⊂平面11D DCC ,则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1//D E 平面11A B BA ,可判断选项D 正确. 【详解】选项A ,连接1A D 、1B C ,则由正方体1ABCD ABC D -可知,11A D AD ⊥,111A B AD ⊥,1111A DA B A =,则1AD ⊥平面11A DCB ,又因为1EB ⊂平面11A DCB ,所以11EB AD ⊥,选项A 正确; 选项B ,因为11//DE A B ,则二面角11E A B A --即为二面角11D A B A --, 由正方体1ABCD ABC D -可知,11A B ⊥平面1DA A , 则1DA A ∠为二面角11D A B A --的平面角,且14DA A π∠=,所以选项B 正确;选项C ,设点E 到平面11AB D 的距离为d , 则11111113A B D E E AB D AB D V V S d --==⋅,连接1C D 、1C B ,易证平面1//BDC 平面11AB D ,则在棱CD 上,点D 到平面11AB D 的距离最短, 即点E 与D 重合时,三棱锥11A B D E -的体积最小, 由正方体1ABCD ABC D -知11A B ⊥平面1ADD , 所以1111123111113326D AB D B ADDADD a V V S A B a a --==⋅=⋅⋅=, 则选项C 错误;选项D ,由正方体1ABCD ABC D -知,平面11//CC D D 平面11A B BA ,且1D E ⊂平面11CC D D , 则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1//D E 平面11A B BA ,则选项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对于选项C 的判断中,利用等体积法求三棱锥的体积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3,点E ,F 分别在1CC ,1BB 上,12C E EC →→=,12BF FB →→=.动点M 在侧面11ADD A 内(包含边界)运动,且满足直线//BM 平面1D EF ,则( )A .过1D ,E ,F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等腰梯形B .三棱锥1D EFM -的体积为定值C .动点M 10D .过B ,E ,M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小值为10【答案】BCD 【分析】由题做出过1D ,E ,F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梯形1D EFN ,进而计算即可排除A 选项;根据//BM平面1D EF ,由等体积转化法得1111D EFM M D EF B D EF D BEFV V V V ----===即可得B 选项正确;取1AA 靠近1A 点的三等分点H , 1DD 靠近D 点的三等分点I ,易知M 的轨迹为线段HI ,故C 选项正确;过M 点做BE 的平行线交1AA 于P ,交1DD 于O ,连接,BP OE ,易知过B ,E ,M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即为平行四边形BPOE ,进而得当H 位于点I 时,截面面积最小,为四边形ABEI 的面积,且面积为S AB BE =⋅= 【详解】解:对于A 选项,如图,取BF 中点G ,连接1A G ,由点E ,F 分别在1CC ,1BB 上,12C E EC →→=,12BF FB →→=,故四边形11A D EG 为平行四边形,故11//AGD E ,由于在11A B G △,F 为1B G 中点,当N 为11A B 中点时,有11////NF A G D E ,故过1D ,E ,F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梯形1D EFN ,此时1D N ==,EF ==1D EFN 不是等腰梯形,故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三棱锥1D EFM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1M D EF -的体积,由于//BM平面1D EF ,故三棱锥1M D EF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1B D EF -的体积,三棱锥1B D EF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1D BEF -的体积,而三棱锥1D BEF -的体积为定值,故B 选项正确; 对于C 选项,取1AA 靠近1A 点的三等分点H , 1DD 靠近D 点的三等分点I ,易知1////HB AG NF ,1//BI D F ,由于1,HI BI I NFD F F ==,故平面//BHI 平面1D EF ,故M 的轨迹为线段HI ,故C 选项正确;对于D 选项,过M 点做BE 的平行线交1AA 于P ,交1DD 于O ,连接,BP OE ,则过B ,E ,M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即为平行四边形BPOE ,易知当H 位于点I 时,平行四边形BPOE 边BP 最小,且为AB ,此时截面平行四边形BPOE 的面积最小,为四边形ABEI 的面积,且面积为S AB BE =⋅=D 选项正确; 故选:BC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依次做出过1D ,E ,F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为梯形1D EFN ,过B ,E ,M 的平面截正方体所得截面即为平行四边形BPOE ,进而讨论AD选项,通过//BM平面1D EF ,并结合等体积转化法得1111D EFM M D EF B D EF D BEF V V V V ----===知B 选项正确,通过构造面面平行得M 的轨迹为线段HI ,进而讨论C 选项,考查回归转化思想和空间思维能力,是中档题.6.已知四面体ABCD 的所有棱长均为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为60︒ B .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263C .四面体ABCD 6πD .动点P 在平面BCD 上,且AP 与AC 所成角为60︒,则点P 的轨迹是椭圆 【答案】BC 【分析】在正四面体中通过线面垂直可证得AC ⊥BD ,通过计算可验证BC,通过轨迹法可求得P 的轨迹为双曲线方程即可得D 错误. 【详解】取BD 中点E ,连接,AE CE ,可得BD ⊥面ACE ,则AC ⊥BD ,故A 错误;在四面体ABCD 中,过点A 作AF ⊥面BCD 于点F ,则F 为为底面正三角形BCD 的重心,因为所有棱长均为2,22263AF AB BF =-=即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263,故B 正确;设O 为正四面体的中心则OF 为内切球的半径,OA 我外接球的半径, 因为11433A BCD BCD BCD V S AF S OF -=⋅=⨯⋅△△,所以4AF OF =,即6=6OF AO =,, 所以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体积3344633V R OA πππ===,故C 正确; 建系如图:26230,0,,0,,0A C ⎛⎫⎛⎫⎪ ⎪ ⎪ ⎪⎝⎭⎝⎭,设(,,0)P x y ,则262326,,0,,333AP x y AC →→⎛⎫⎛⎫=-=- ⎪ ⎪ ⎪ ⎪⎝⎭⎝⎭,因为cos 60AP AC AP AC →→→→⋅=,所以222324812241393972y x y +=++⨯+⨯, 即222388=33y x y +++,平方化简可得:22323400399y x y ----,可知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故D 错误. 故选:BC .【点睛】方法点睛:立体几何中动点轨迹的求解问题,解决此类问题可采用空间向量法,利用空间向量法表示出已知的角度或距离的等量关系,从而得到轨迹方程.7.在直角梯形ABCD 中,2ABC BCD π∠=∠=,1AB BC ==,2DC =,E 为DC 中点,现将ADE 沿AE 折起,得到一个四棱锥D ABCE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四棱锥D ABCE -体积的最大值为13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恒为4π C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二面角A EC D --的大小为45︒D .在四棱锥D ABCE -中,当D 在EC 上的射影恰好为EC 的中点F 时,DB 与平面ABCE所成的角的正切为15 【答案】ABD 【分析】对于A ,四棱锥D ABCE -的底面面积是固定值,要使得体积最大,需要平面DAE ⊥平面ABCE ,此时DE CE ⊥,可求得1133D ABCE ABCE V S DE -=⋅=可判断A ;对于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AE BC ,所以异面直线AD 与AE 所成的角即为AD 与BC所成角,由翻折前可知4DAE π∠=可判断B ;对于C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结合翻折前可知AE ⊥平面DEC ,又AE ⊂平面ABCE ,所以平面DEC ⊥平面ABCE ,即二面角A EC D --的在大小为2π判断C ;对于D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DF ⊥平面ABCE ,所以DBF ∠为直线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在直角DFB △中,15tan 5DF DBF BF ∠==,可判断D 正确;【详解】对于A ,ADE 沿AE 折起得到四棱锥D ABCE -,由四棱锥底面面积是固定值,要使得体积最大,需要四棱锥的高最大,即平面DAE ⊥平面ABCE ,此时DE CE ⊥,由已知得1DE =,则111111333D ABCE ABCE V S DE -=⋅=⨯⨯⨯=,故A 正确; 对于B ,在ADE 沿AE 折起的过程中,//AE BC ,所以异面直线AD 与AE 所成的角即为AD 与BC 所成角,又1AB BC ==,2DC =,E 为DC 中点,可知4DAE π∠=,即异面直线AD 与BC 所成的角恒为4π,故B 正确;对于C ,由翻折前知,,AE EC AE ED ⊥⊥,且EC ED E =,则AE ⊥平面DEC ,又AE ⊂平面ABCE ,所以平面DEC ⊥平面ABCE ,即二面角A EC D --的大小为2π,故C 错误; 对于D,如图连接,DF BF ,由C 选项知,AE ⊥平面DEC ,又DF ⊂平面DEC ,则AE DF ⊥,又由已知得EC DF ⊥,且EC AE E ⋂=,则DF ⊥平面ABCE ,所以DBF ∠为直线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在直角DFB △中,222222113122152tan 5511122DE CE DFDBF BFBC CE ⎛⎫⎛⎫-- ⎪⎪⎝⎭⎝⎭∠=====⎛⎫⎛⎫++ ⎪ ⎪⎝⎭⎝⎭,所以DB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的正切为15,故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关键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综合问题,求体积,求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解题的关键要熟悉几种角的定义,通过平移法找到线线角,通过证垂直找到线面角和面面角,再结合三角形求出角,考查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转化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属于难题.8.如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3,线段11B D 上有两个动点,E F ,且1EF =,以下结论正确的有( )A .AC BE ⊥B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为定值C .点A 到平面BEF 的距离为定值D .三棱锥A BEF -的体积是定值 【答案】ACD 【详解】由AC BD ⊥,1AC DD ⊥可证AC ⊥平面11D DBB ,从而AC BE ⊥,故A 正确; 取特例,当E 与1D 重合时,F 是F ',AE 即1AD ,1AD 平行1BC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是1C BF '∠,当F 与1B 重合时,E 是E ',BF 即1BB ,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是1A AE '∠,可知1C BF '∠与1A AE '∠不相等,故异面直线,AE BF 所成的角不是定值,故B 错误;连结BD 交AC 于O ,又AC ⊥平面11D DBB ,点A 到平面11BDD B 的距离是2=AO ,也即点A 到平面BEF 的距离是22,故C 正确; 2=AO 为三棱锥A BEF -的高,又1111224BEFS =⨯⨯=△,故三棱锥A BEF -的体积为112234224⨯⨯=为定值,D 正确. 故选:ACD 【点睛】求空间中点到平面的距离常见方法为: (1)定义法:直接作平面的垂线,求垂线;(2)等体积法:不作垂线,通过等体积法间接求点到面的距离; (3)向量法:计算斜线在平面的法向量上的投影即可.9.如图四棱锥P 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侧面PAD 是边长为26的正三角形,底面ABCD 为矩形,23CD =,点Q 是PD 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CQ ⊥平面PADB .PC 与平面AQC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C .三棱锥B ACQ -的体积为D .四棱锥Q ABCD -外接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答案】BD 【分析】取AD 的中点O ,BC 的中点E ,连接,OE OP ,则由已知可得OP ⊥平面 ABCD ,而底面ABCD 为矩形,所以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D OE OP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依次求解即可. 【详解】解:取AD 的中点O ,BC 的中点E ,连接,OE OP , 因为三角形PA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OP AD ⊥, 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所以OP ⊥平面 ABCD , 因为AD OE ⊥,所以,,OD OE OP 两两垂直,所以,如下图,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D OE OP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O D A ,(P C B ,因为点Q 是PD的中点,所以Q , 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0,1,0)m =,6(22QC =-,显然 m 与QC 不共线, 所以CQ 与平面PAD 不垂直,所以A 不正确;3632(6,23,32),(,0,),(26,22PC AQ AC =-==, 设平面AQ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3602260n AQ x zn AC ⎧⋅=+=⎪⎨⎪⋅=+=⎩,令=1x ,则y z ==, 所以(1,2,n =-, 设PC 与平面AQC 所成角为θ,则261sin 366n PC n PCθ⋅===, 所以22cos 3θ=,所以B 正确; 三棱锥B ACQ -的体积为1132B ACQ Q ABC ABCV V SOP --==⋅ 1112326326322=⨯⨯⨯⨯⨯=, 所以C 不正确;设四棱锥Q ABCD -外接球的球心为(0,3,)M a ,则MQ MD =,所以()()()22222263236322a a ⎛⎫⎛⎫++-=++ ⎪ ⎪ ⎪ ⎪⎝⎭⎝⎭,解得0a =,即(0,3,0)M 为矩形ABCD 对角线的交点, 所以四棱锥Q ABCD -外接球的半径为3,设四棱锥Q ABCD -外接球的内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x , 将四面体拓展成正方体,其中正四面体棱为正方体面的对角线,故正方体的棱长为22x ,所以22236x ⎛⎫= ⎪ ⎪⎝⎭,得224x =, 所以正四面体的表面积为2342434x ⨯=,所以D 正确. 故选:BD【点睛】此题考查线面垂直,线面角,棱锥的体积,棱锥的外接球等知识,综合性强,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较难题.10.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棱AA ',CC '的中点,过直线EF 的平面分别与棱BB ',DD '交于点M ,N ,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 )A .0MN EF ⋅=B .ME NE =C .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为2:3D .四棱锥A MENF -与多面体ABCD EMFN -体积之比为1:3 【答案】ABD 【分析】证明EF ⊥平面BDD B '',进而得EF MN ⊥,即可得A 选项正确;证明四边形MENF 为菱形即可得B 选项正确;由菱形性质得四边形MENF 的面积12S MN EF =⋅,再分别讨论MN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可;根据割补法求解体积即可. 【详解】对于A 选项,如图,连接BD ,B D '',MN .由题易得EF BD ⊥,EFBB '⊥,BD BB B '⋂=,所以EF ⊥平面BDD B '',又MN ⊂平面BDD B '',所以EF MN ⊥,因此0MN EF ⋅=,故A 正确.对于B 选项,由正方体性质得:平面''//BCC B 平面''ADD A ,平面''BCC B 平面EMFN MF =,平面''ADD A 平面EMFN EN =, 所以//MF EN ,同理得//ME NF ,又EF MN ⊥,所以四边形MENF 为菱形, 因此ME NE =,故B 正确.对于C 选项,由B 易得四边形MENF 的面积12S MN EF =⋅,所以当点M ,N 分别为BB ',DD '的中点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S 最小, 此时2MN EF ==,即面积S 的最小值为1;当点M ,N 分别与点B (或点B '),D (或D )重合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S 最大,此时3MN =,即面积S 的最大值为62, 所以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为2:6,故C 不正确. 对于D 选项,四棱锥A MENF -的体积1112123346M AEF N AEF AEF V V V DB S --=+=⋅=⨯⨯=△; 因为E ,F 分别是AA ',CC '的中点,所以BM D N '=,DN B M '=,于是被截面MENF 平分的两个多面体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的体积也是相同的,因此多面体ABCD EMFN -的体积21122ABCD A B C D V V ''''-==正方体,所以四棱锥A MENF -与多面体ABCD EMFN -体积之比为1:3,故D 正确. 故选:ABD .【点睛】本题考查立体几何与向量的综合、截面面积的最值、几何体的体积,考查空间思维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本题解题的关键在于证明四边形MENF 为菱形,利用割补法将四棱锥A MENF -的体积转化为三棱锥M AEF - 和N AEF -的体积之和,将多面体ABCD EMFN -的体积转化为正方体的体积的一半求解.。
压轴题06 立体几何小题常考全归类(解析版)-2023年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项训练(江苏专用)

压轴题06立体几何小题常考全归类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小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关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命题的真假判断;二是常见一些经典常考压轴小题,难度中等或偏上.考向一:外接球、内切球、棱切球与截面面积问题考向二:体积、面积、周长、角度、距离定值问题考向三:体积、面积、周长、距离最值与范围问题考向四:立体几何中的交线问题考向五:空间线段以及线段之和最值问题考向六:空间角问题考向七:轨迹问题1、几类空间几何体表面积的求法(1)多面体:其表面积是各个面的面积之和.(2)旋转体:其表面积等于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的和.(3)简单组合体:应弄清各构成部分,并注意重合部分的删、补.2、几类空间几何体体积的求法(1)对于规则几何体,可直接利用公式计算.(2)对于不规则几何体,可采用割补法求解;对于某些三棱锥,有时可采用等体积转换法求解.(3)锥体体积公式为13V Sh =,在求解锥体体积时,不能漏掉3、求解旋转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注意圆柱的轴截面是矩形,圆锥的轴截面是等腰三角形,圆台的轴截面是等腰梯形.4、球的截面问题球的截面的性质:①球的任何截面是圆面;②球心和截面(不过球心)圆心的连线垂直于截面;③球心到截面的距离d 与球的半径R 及截面的半径r 的关系为=+222R r d .注意:解决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作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可能多地包含球、几何体的各种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空间问题平面化的目的.5、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有三类:一是空间几何体中相关的点、线和面在运动,求线段长度、截面的面积和体积的最值;二是空间几何体中相关点和线段在运动,求有关角度和距离的最值;三是在空间几何体中,已知某些量的最值,确定点、线和面之间的位置关系.6、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思路方法:一是几何法,利用几何体的性质,探求图形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二是代数法,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点的坐标表示所求量的目标函数,借助函数思想方法求最值;通过降维的思想,将空间某些量的最值问题转化为平面三角形、四边形或圆中的最值问题;涉及某些角的三角函数的最值,借助模型求解,如正四面体模型、长方体模型和三余弦角模θαβ=cos cos cos (θ为平面的斜线与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l 所成的角,α为该斜线与该平面所成的角,β为该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与直线l 所成的角).7、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这是一类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交汇题型,既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即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又考查用代数方法研究轨迹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直观想象等素养.8、解决立体几何中的轨迹问题有两种方法:一是几何法.对于轨迹为几何体的问题,要抓住几何体中的不变量,借助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球)的定义;对于轨迹为平面上的问题,要利用降维的思想,熟悉平面图形(直线、圆、圆锥曲线)的定义.二是代数法(解析法).在图形中,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或平面直角坐标系.一、单选题1.(2023·河南商丘·商丘市实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矩形,2,,AD AB AB PD PA PD ==⊥=,则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A .B .36πC .D .256π3【答案】B 【解析】如图,在矩形ABCD 中,连接对角线,AC BD ,记AC BD F ⋂=,则点F 为矩形ABCD 的外接圆圆心,取AD 的中点E ,连接,PE EF ,记PAD 的外接圆圆心为G ,易知1//,1,2EF AB EF AB PE AD ==⊥,且,,P E G 共线.因为,,AB PD AB AD AD PD D ⊥⊥⋂=,,AD PD ⊂平面PAD ,所以AB ⊥平面PAD ,所以EF ⊥平面PAD ,PE ⊂平面PAD ,EF PE ⊥,EF AD E = ,,EF AD ⊂平面ABCD ,所以PE ⊥平面ABCD ,所以PE ,所以PA PD ===120APD ∠= ,所以由正弦定理得PAD 的外接圆半径为2sin AD APD∠=GP =过G 作GO ⊥平面PAD ,且1GO EF ==,连接FO ,由GO ⊥平面PAD ,可知GO EF //,则四边形EFOG 为矩形,所以//FO PG ,则FO ⊥平面ABCD .根据球的性质,可得点O 为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球心.因为3PO ===,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34π336π3⨯=.故选:B2.(2023·河南·校联考二模)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矩形,AB PD ⊥,AB =PA PD =,120APD ∠=︒.若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5003π,则该球上的点到平面PAB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A .6B .7C .8D .9【答案】C 【解析】如图,在矩形ABCD 中,连接对角线AC ,BD ,记AC BD F ⋂=,则点F 为矩形ABCD 的外接圆圆心,设PA PD a ==,在PAD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2212cos 2()32AD PA PD PA PD APD a a a a a =+-⋅⋅⋅∠=+-⋅⋅⋅-=,即AD ,PAD 的外接圆半径为2sin AD a APD=∠,记PAD 的外接圆圆心为G ,则GP a =,取AD 的中点E ,连接PE ,EF ,显然//EF AB ,12EF AB ==,PE AD ⊥,且P ,E ,G 共线,因为AB PD ⊥,AB AD ⊥,AD PD D =I ,于是AB ⊥平面PAD ,即EF ⊥平面PAD ,PE ⊂平面PAD ,有PE EF ⊥,而,,EF AD E EF AD =⊂ 平面ABCD ,因此PE ⊥平面ABCD ,过G 作GO ⊥平面PAD ,使GO EF =,连接FO ,于是//GO EF ,则四边形EFOG 为矩形,有//FO PG ,则FO ⊥平面ABCD ,根据球的性质,得点O 为四棱锥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因为球O 的体积为5003π,则3450033PO ππ⨯=,解得5PO =,而AB =Rt PGO ,PG a ===因此PAB 外接圆直径8PB =,取PB 的中点H ,连接OH ,显然H 为PAB 外接圆圆心,则OH ⊥平面PAB ,且3OH =,所以四棱锥P ABCD -的外接球上的点到平面PAB 的距离的最大值为8.故选:C3.(2023·广西柳州·柳州高级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BC CP ⊥,且1BC =,2CP =,3AB =,AP =)AB .714π3C .π3D .【答案】B【解析】如图1,因为AB BC ⊥,1BC =,3AB =,所以2210AC AB BC +=又2CP =,14AP =所以在APC △中,有22214CP AC AP +==,所以,π2ACP ∠=,即AC PC ⊥.又BC CP ⊥,AC ⊂平面ABC ,BC ⊂平面ABC ,AC BC C = ,所以PC ⊥平面ABC .则该三棱锥可以看作是长方体的一部分,如图2其中,1BC =,2CP =,3AB =,则22214AP AB BC CP =++=所以此三棱锥外接球的半径为142AP R ==所以,此三棱锥外接球的体积为33144π14π34π33R V ⋅⎝⎭===.故选:B.4.(2023·江西·校联考模拟预测)在直四棱柱中1111ABCD A B C D -中,60BAD ∠=︒,12AB AD AA ===,P 为1CC 中点,点Q 满足1DQ DC DD λμ=+,([]0,1λ∈,[]0,1μ∈).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若1λμ+=,则四面体1A BPQ 的体积为定值B .若//AQ平面1A BP ,则AQ C .若1A BQ △的外心为M ,则11A B A M ⋅ 为定值2D .若1AQ =Q 的轨迹长度为2π3【答案】C【解析】对于A ,因为][()1,0,1,0,1DQ DC DD λμλμ⎡⎤=+∈∈⎣⎦ ,1λμ+=,所以1,,Q C D 三点共线,所以点Q 在1CD ,因为1//CD 1A B ,1CD ⊄平面1A BP ,1A B ⊂平面1A BP ,所以1//CD 平面1A BP ,所以点Q 到平面1A BP 的距离为定值,因为1A BP 的面积为定值,所以四面体1A BPQ 的体积为定值,所以A 正确;对于B ,取1,DD DC 的中点分别为,M N ,连接,,AM MN AN ,则//AM BP ,因为AM ⊄平面1A BP ,BP ⊂平面1A BP ,所以//AM 平面1A BP ,因为//MN 1CD ,1//A B 1CD ,所以//MN 1A B ,因为MN ⊄平面1A BP ,1A B ⊂平面1A BP ,//MN 平面1A BP ,因为MN AM M ⋂=,,MN AM ⊂平面AMN ,所以平面//AMN 平面1A BP ,因为AQ ⊂平面AMN ,所以//AQ 平面1A BP ,所以当AQ MN ⊥时,AQ 最小,因为160,2BAD AB AD AA ∠==== ,所以AM MN ==AN =所以222AM MN AN +=,所以,Q M 重合,所以AQ B 正确,对于C ,若1A BQ △的外心为M ,过M 作1MH A B ⊥于H ,因为1A B == ,所以2111142A B A M A B ⋅== ,所以C 错误,对于D ,过1A 作111AO C D ⊥于点O ,因为则可得1DD ⊥平面1111D C B A ,1AO ⊂平面1111D C B A ,所以11DD AO ⊥,因为1111C D DD D = ,111,C D DD ⊂平面11DD C C ,所以1A O ⊥平面11DD C C ,111πcos 13OD A D ==,在111,DD D C 上取点32,A A ,使得13121D A D A ==,则1312322A A A A OA OA ===,所以若1AQ =,则Q 在以O 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弧23A A 上运动,因为1131,D O D A =32π3A OA ∠=,则圆弧23A A 等于2π3,所以D 正确,故选:C.5.(2023·四川达州·统考二模)三棱锥A BCD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表面上,平面ABD ⊥平面BCD ,6AB AD =AB AD ⊥,260BDC DBC ∠∠==︒,则球O 的体积为()A .43πB .323πC .493πD .3π【答案】A 【解析】如图所示:取BD 的中点O ,因为AB AD ⊥则ABD △是直角三角形,因为260BDC DBC ∠∠==︒。
高考数学压轴题突破训练——立体几何(含详解)

高考数学压轴题突破训练——立体几何1. 1. 如图,平面如图,平面VAD VAD⊥平面⊥平面ABCD ABCD,△,△,△VAD VAD 是等边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D ABCD 是矩形,是矩形,AB AB AB∶∶AD AD==2∶1,F 是AB 的中点.的中点.(1)求V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所成的角; (2)求二面角V-FC-B 的度数;的度数;(3)当V 到平面ABCD 的距离是3时,求B 到平面VFC 的距离.的距离.2.2.如图正方体如图正方体ABCD-1111D C B A 中,中,E E 、F 、G 分别是B B 1、AB AB、、BC 的中点.的中点.(1)证明:F D 1⊥EG EG;; (2)证明:F D 1⊥平面AEG AEG;; (3)求AE <cos ,>B D 1.3. 3. 在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P 1DCB 中,中,P P 1D//CB D//CB,,CD//P 1D 且P 1D D = = 6,BC = = 33,DC =6,A 是P 1D 的中点,沿AB 把平面P 1AB 折起到平面PAB 的位置,使二面角P -CD CD--B 成45°角,设E 、F 分别是线段AB AB、、PD 的中点.的中点. ((1)求证:)求证:AF//AF//AF//平面平面PEC PEC;; ((2)求平面PEC 和平面PAD 所1. 1. 如图,平面如图,平面VAD VAD⊥平面⊥平面ABCD ABCD,△,△,△VAD VAD 是等边三角形,ABCD 是矩形,是矩形,AB AB AB∶∶AD AD==2∶1,F 是AB 的中点.的中点.D B C F E A P (1)求V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所成的角; (2)求二面角V-FC-B 的度数;的度数;(3)当V 到平面ABCD 的距离是3时,求B 到平面VFC 的距离.的距离.2.2.如图正方体如图正方体ABCD-1111D C B A 中,中,E E 、F 、G 分别是B B 1、AB AB、、BC 的中点.的中点.(1)证明:F D 1⊥EG EG;; (2)证明:F D 1⊥平面AEG AEG;; (3)求AE <cos ,>B D 1.3. 3. 在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P 1DCB 中,中,P P 1D//CB D//CB,,CD//P 1D 且P 1D D = = 6,BC = = 33,DC =6,A 是P 1D 的中点,沿AB 把平面P 1AB 折起到平面PAB 的位置,使二面角P -CD CD--B 成45°角,设E 、F 分别是线段AB AB、、PD 的中点.的中点. ((1)求证:)求证:AF//AF//AF//平面平面PEC PEC;; ((2)求平面PEC 和平面PAD 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3)求点D 到平面PEC 的距离.的距离. 成的二面角的大小;成的二面角的大小; ((3)求点D 到平面PEC 的距离.的距离.BC DA P 1 DBCF E A P4. 4. 如图四棱锥如图四棱锥ABCD P -中,中,^PA 底面ABCD ,4=PA 正方形的边长为2 (1)求点A 到平面PCD 的距离;的距离;(2)求直线PA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大小;所成角的大小; (3)求以PCD 与PAC 为半平面的二面角的正切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立体几何的动态问题题型一 :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角度问题例1.(2016·四川高考)如图,四边形ABCD 和ADPQ 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动点M 在线段PQ 上,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设异面直线EM 与AF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的最大值为( )A .15B .35C .25D .45【举一反三】1.(2020·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是AC 中点,点P 在线段11A C 上,若直线OP 与平面11A B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的取值范围是( ).A .3⎣⎦B .11,32⎡⎤⎢⎥⎣⎦C .⎣⎦D .11,43⎡⎤⎢⎥⎣⎦2.(2020·广东高考模拟)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侧面11ADD A 内的动点,且1B E //平面1BDC ,则直线1B E 与直线AB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是( )A .13 B C .12 D 3.(2020·浙江台州中学高三)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EFGR -的上底面中心为H ,点O 为AH 上的动点,P 为FG 的三等分点(靠近点F ),Q 为EF 的中点,分别记二面角P OQ R --,Q OR P --,R OP Q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 )A .γαβ<<B .αγβ<<C .αβγ<<D .βαγ<<题型二 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距离问题【例2】(2020·山西高三)设点M 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D 的中点,点P 在面BCC 1B 1所在的平面内,若平面D 1PM 分别与平面ABCD 和平面BCC 1B 1所成的锐二面角相等,则点P 到点C 1的最短距离是( )A B .2C .1D .3【举一反三】1.(2020·四川高三(理))已知三棱锥S ABC -中,1SA SB SC ===,且SA 、SB 、SC 两两垂直,P 是三棱锥S ABC -外接球面上一动点,则P 到平面ABC 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A B C D2.如图,已知正方体棱长为4,点在棱上,且,在侧面内作边长为1的正方形,是侧面内一动点,且点到平面距离等于线段的长,则当点运动时,的最小值是( )A .21B .22C .23D .253(2020广西柳州市模考)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1,点P 为线段A 1C 上的动点(包含线段端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当A 1C ⃑⃑⃑⃑⃑⃑⃑ =3A 1P ⃑⃑⃑⃑⃑⃑⃑ 时,D 1P ∥平面BDC 1B .当P 为A 1C 中点时,四棱锥P −AA 1D 1D 的外接球表面为94πC .AP +PD 1的最小值为√6 D .当A 1P =√33时,A 1P ⊥平面D 1AP题型三 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面积、体积问题【例3】(2020·河南高三(理))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P 是底面ABCD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设1PD ,PE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分别为12θθ,(12θθ,均不为0),若12θθ=,则三棱锥11P BB C -体积的最小值是( )1111ABCD A B C D -H 1AA 11HA =11BCC B 1EFGC P 11BCC B P 11CDD C PF P 2||HPA .92B .52C .32D .54【举一反三】1.(2020·四川高三期末)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1BC =,12AA =,P 为该正方体侧面11CC D D 内(含边界)的动点,且满足tan tan PAD PBC ∠+∠=则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A .20,3⎛⎤ ⎥⎝⎦B .233⎤⎥⎣⎦ C .40,3⎛⎤⎥⎝⎦D .4,33⎤⎥⎣⎦ 2.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中,是中点,点是面所在的平面内的动点,且满足,则三棱锥的体积最大值是( )A. 36B.C. 24D.3.(2020·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高三)如图,在单位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在线段1AD 上运动,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异面直线1A P 与1BC 间的距离为定值;②三棱锥1D BPC -的体积为定值;③异面直线1C P 与直线1CB 所成的角为定值;④二面角1P BC D --的大小为定值.其中真命题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题型四 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轨迹问题【例4】(2020南充高考一模)如图,直二面角AB αβ--,P α∈,C β∈,D β∈,且AD AB ⊥,BC AB ⊥,5AD =,10BC =,6AB =,APD CPB ∠=∠,则点P 在平面α内的轨迹是( )A.圆的一部分B.椭圆的一部分C.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在三棱台111ABC A B C -中,点D 在11A B 上,且1AA BD ∥,点M 是111A B C △内(含边界)的一个动点,且有平面BDM ∥平面1A C ,则动点M 的轨迹是( )A .平面B .直线C .线段,但只含1个端点D .圆2、(2020贵阳高考模拟)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点P 为平面11AA D D 中的一个动点,且点P 满足:直线1PC 与平面11AA D D 所成的角的大小等于平面PBC 与平面11AA D D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则点P 的轨迹为( )A .直线B .椭圆C .圆D .抛物线 3、已知平面平面,,且.是正方形,在正方形内部有一点,满足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点的轨迹长度为 ( ) A. B. C. D.三.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1.(2020·内蒙古高三期末)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线段1A 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异面直线AD 与1CB 所成的角为45︒ ②11DC D M ⊥③三棱锥1M DCC -的体积为定值 ④1AM MD +的最小值为2.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④D .②③④2.(2020河南省焦作市高三)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在棱AA 1和AB 上,且C 1E ⊥EF ,则|AF|的最大值为( )A .12B .1C .32D .23.(2020·重庆巴蜀中学高三(理))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N 为1CC 的中点,P 在底面ABCD 内运动,1D 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1θ,N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2θ,若12θθ=,则AP 的最小值为( ) A .2B .83C .4D .14.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边AA 1,CC 1上的中点,点M 是BB 1上的动点,过点E ,M ,F 的平面与棱DD 1交于点N ,设BM =x ,平行四边形EMFN 的面积为S ,设y =S 2,则y 关于x 的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5.(2020郑州一中高三期末)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BAC =120°,AP =√2,AB =2,M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线段PM 长度最小值为√3,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9π2B .9√2πC .18πD .40π6.(2020九江高三一模)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 =DD 1=1,AB =√3,E,F,G 分别是棱AB,BC,CC 1的中点,P 是底面ABCD 内一动点,若直线D 1P 与平面EFG 没有公共点,则三角形PBB 1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32B .1C .√34D .127.(2020·浙江高三期末)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AB AC BC ======,点Q 为ABC ∆ 所在平面内的动点,若PQ 与PA 所成角为定值θ,π(0,)4θ∈,则动点Q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8.(2020·上海格致中学高三月考)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若点P (异于点B )是棱上一点,则满足BP 与AC '所成的角为45︒的点P 的个数为( )A .0B .3C .4D .69.(202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如图,已知三棱锥P −ABC ,PA ⊥平面ABC ,D 是棱BC 上的动点,记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α,与直线BC 所成的角为β,则α与β的大小关系为( )A .α>βB .α=βC .α<βD .不能确定10.(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理))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23BAC π∠=,3AP =,AB =Q 是边BC 上的一动点,且直线PQ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3π,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45π B .57πC .63πD .84π二、填空题11.(2020·浙江高三期末)在正四面体P ABC -中,点M 是棱P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且AN AB λ=,设异面直线NM 与AC 所成角为α,当1233λ≤≤时,则cos 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2020·江苏高三(理))如图所示的正方体是一个三阶魔方(由27个全等的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构成),正方形ABCD 是上底面正中间一个正方形,正方形1111D C B A 是下底面最大的正方形,已知点P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点Q 是线段1B D 上的动点,则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1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E ,F 为AA 1,AB 的中点,M 点是正方形ABB 1A 1内的动点,若C 1M//平面CD 1E ,则M 点的轨迹长度为______.14.(2020·上海复旦附中高三期中)如图,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等于1,60ABC ∠=,O 和1O 分别是上下底面对角线的交点,H 在线段1OB 上,13OH HB =,点M 在线段BD 上移动,则三棱锥11M C O H -的体积最小值为______.15.(2020·湖北高考模拟(理))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 中,AB ⊥BC ,AD ∥BC ,1AB BC AD 12===,点E 是线段CD 上异于点C ,D 的动点,EF ⊥AD 于点F ,将△DEF 沿EF 折起到△PEF 的位置,并使PF ⊥AF ,则五棱锥P -ABCEF 的体积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题型一 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角度问题例1.(2016·四川高考)如图,四边形ABCD 和ADPQ 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动点M 在线段PQ 上,E 、F 分别为AB 、BC 的中点,设异面直线EM 与AF 所成的角为θ,则cos θ的最大值为( )A .15B .35C .25D .45【答案】C 【解析】解法一:根据已知条件,AB ,AD ,AQ 三直线两两垂直,分别以这三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2AB =,则:()0,0,0A , ()1,0,0E , ()2,1,0F ;M 在线段PQ 上,设()0,,2M y , 02y ;∴(1,,2),(2,1,0)EM y AF =-=;cos |cos ,|55y EM AF θ∴=<>=;设()55y f y =,()f y '=;函数()25g y y =--是一次函数,且为减函数,(0)50g =-<; ()0g y ∴<在[]0,2恒成立,()0f y ∴'<;()f y ∴在[]0,2上单调递减;0y ∴=时,()f y 取到最大值25.故选:C .解法二:281161814552y y t t+=≥++-,当1t =时取等号.所以22112(1)12222cos 511555451144yy y y θ-+-==≤⨯=⋅++⋅++,当0y =时,取得最大值.【举一反三】1.(2020·黑龙江牡丹江一中高三(理))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是AC 中点,点P 在线段11A C 上,若直线OP 与平面11A B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的取值范围是( ).A .,33⎣⎦B .11,32⎡⎤⎢⎥⎣⎦C .43⎣⎦D .11,43⎡⎤⎢⎥⎣⎦【答案】A【解析】如图,设正方体棱长为1,()11101A PAC λλ=≤≤.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C ,1DD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11,,022O ⎛⎫ ⎪⎝⎭,()1,,1P λλ-,所以11,,122OP λλ⎛⎫=--⎪⎝⎭.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可证1B D ⊥平面11A BC , 所以()11,1,1B D =---是平面11A BC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1sin cos ,OP B D θ===所以当12λ=时,sin θ0λ=或1时,sin θ取得最小值3. 所以sin 3θ∈⎣⎦.故选A . 2.(2020·广东高考模拟)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侧面11ADD A 内的动点,且1B E //平面1BDC ,则直线1B E 与直线AB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是( )A .13 BC .12 D【答案】B【解析】以D 为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棱长为1,设E(a,0,c),0a 1≤≤,0c 1≤≤,1B (1,1,1),B(1,1,0) D(0,0,0),1C (0,1,1),()1B E a 1,1,c 1=---,DB (1,=1,0),1DC (0,=1,1),设平面1DBC 的法向量n (x,=y ,z),则1n DB 0n DC 0x y y z ⎧⋅=+=⎪⎨⋅=+=⎪⎩,取x 1=,得()n 1,1,1=-,1B E //平面1BDC ,1B E n a 11c 10∴⋅=-++-=,解得a c 1+=,()222a c a c 2ac 12ac ∴+=+-=-,2a c 1ac 24+⎛⎫≤=⎪⎝⎭, 设直线1B E 与直线AB 所成角为θ,AB (0,=1,0),(11AB B E cos θAB B Ea ⋅∴==⋅2a c 1ac 24+⎛⎫≤= ⎪⎝⎭,322ac 2∴-≥,1222ac 3∴≤-,sin θ∴=====. ∴直线1B E 与直线AB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小值是3.3.(2020·浙江台州中学高三)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EFGR -的上底面中心为H ,点O 为AH 上的动点,P 为FG 的三等分点(靠近点F ),Q 为EF 的中点,分别记二面角P OQ R --,Q OR P --,R OP Q --的平面角为,,αβγ,则( )A .γαβ<<B .αγβ<<C .αβγ<<D .βαγ<<【答案】D 【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111,,0,Q ,0,0,R 01,0,O 0,0,132P ⎛⎫⎛⎫⎪⎪⎝⎭⎝⎭. 设平面OPQ 的一个法向量为1(,,)n x y z =,由111(,,)(,0,1)02211(,,)(,,0)02323x n OQ x y z z x y n PQ x y z ⎧⋅=⋅-=-=⎪⎪⎨⎪⋅=⋅--=--=⎪⎩,得322x y x z ⎧=-⎪⎪⎨⎪=⎪⎩,令2x =,得1(2,3,1)n =-.同理可得平面OPR 和平面OQR 的法向量分别为23(2,3,3),(6,3,7)n n ==. 结合图形可得:1323521cos cos ,,cos cos ,7471147n n n n αβ====⨯⨯12cos cos ,7n n γ==⨯∴cos cos cos γαβ<<,又0,,γαβπ<<,∴γαβ>>.故选D . 题型二 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距离问题【例2】(2020·山西高三)设点M 是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AD 的中点,点P 在面BCC 1B 1所在的平面内,若平面D1PM 分别与平面ABCD 和平面BCC 1B 1所成的锐二面角相等,则点P到点C 1的最短距离是( ) AB .2C .1D .3【答案】A【解析】如图,过点P 作1D M 的平行线交BC 于点Q 、交11B C 于点E ,连接MQ , 则PQ 是平面1D PM 与平面11BCC B 的交线,MQ 是平面1D PM 与平面ABCD 的交线.EF 与1BB 平行,交BC 于点F ,过点F 作FG 垂直MQ 于点G ,则有,MQ 与平面EFG 垂直,所以,EG 与MQ 垂直,即角EGF 是平面1D PM 与平面ABCD 的夹角的平面角,且sin EFEGF EG∠=, MN 与CD 平行交BC 于点N ,过点N 作NH 垂直EQ 于点H ,同上有:sin MNMHN MH∠=,且有EGF MHN ∠=∠,又因为EF MN AB ==,故EG MH =,而2EMQ S EG MQ MH EQ ∆=⨯=⨯,故MQ EQ =,而四边形1EQMD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故它还是菱形,即点E 一定是11B C 的中点, 点P 到点1C 的最短距离是点1C 到直线BE 的距离,以A 为原点,AB 为x 轴,AD 为y 轴,1A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1,2E ,()2,0,0B , ()12,2,2C ,()0,1,2BE =, ()10,2,2BC =,∴点P 到点1C的最短距离:2111||||1()||||BE BC d BC BE BC =-==.故选:A .【举一反三】1.(2020·四川高三(理))已知三棱锥S ABC -中,1SA SB SC ===,且SA、SB 、SC 两两垂直,P 是三棱锥S ABC -外接球面上一动点,则P到平面ABC 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 A B CD 【答案】C 【解析】三棱锥S ABC -,满足,,SA SB SC 两两垂直,且,,1SA SB SC =,∴如图,,SA SB SC 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MNQB ADCS -上具有公共顶点S 的三条棱,以B 为原点,,,BM BQ BS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0,0,0,1,0,1,0,1,1,0,0,1,1,1,0B A C S N ,()()()1,0,1,0,1,1,1,1,0BA BC BN ===,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n x y z =,则00n BA x z n BC y z ⎧⋅=+=⎨⋅=+=⎩,取1x =,得()1,1,1n =-, 三棱锥S ABC -外接球就是棱长为1的正方体MNQB ADCS -的外接球,P 是三棱锥S ABC -外接球上一动点,∴由正方体与球的几何性质可得,点P 点与N 重合时,点P 到平面ABC 的距离最大,∴点P 到平面ABC的距离的最大值为11BN n d n⋅++===.故选C. 2.如图,已知正方体棱长为4,点在棱上,且,在侧面内作边长为1的正方形,是侧面内一动点,且点到平面距离等于线段的长,则当点运动时,的最小值是( )A .21B .22C .23D .25 【答案】B【解析】在上取点,使得,则面,连结,则.在平面上,以所在直线为轴,以所在直线为轴,由1111ABCD A B C D -H 1AA 11HA=11BCC B 1EFGC P 11BCC B P 11CDD C PF P 2||HP 1BB K 11B K =HK ⊥11BCC B PK 222216HP HK PK PK =+=+11BCC B 1CC x GF y题意可知,点轨迹为抛物线,其方程为,点坐标为,设,则(其中,当时,,故.3(2020广西柳州市模考)如图,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棱长为1,点P 为线段A 1C 上的动点(包含线段端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当A 1C ⃑⃑⃑⃑⃑⃑⃑ =3A 1P ⃑⃑⃑⃑⃑⃑⃑ 时,D 1P ∥平面BDC 1B .当P 为A 1C 中点时,四棱锥P −AA 1D 1D 的外接球表面为94π C .AP +PD 1的最小值为√6 D .当A 1P =√33时,A 1P ⊥平面D 1AP【答案】C【解析】对于A ,连结AB 1,B 1D ,AD 1,则V A−A 1B 1D 1=13×12×1=16,S ΔAB 1D 1=12×√2×√2×sin60∘=√32,A 1C =√3,设A 1到平面AB 1D 1的距离为ℎ,则13×√32×ℎ=16,解得ℎ=√33, ∴ℎ=13A 1C .∴当A 1C ⃑⃑⃑⃑⃑⃑⃑ =3A 1P ⃑⃑⃑⃑⃑⃑⃑ 时,P 为A 1C 与平面AB 1D 1的交点. ∵平面AB 1D 1∥平面BDC 1,∵D 1P ⊂平面AB 1D 1,∴D 1P ∥平面BDC 1,故A 正确. 又由以上分析可得,当A 1P =√33时,A 1P 即为三棱锥A 1−D 1AP 的高,∴A 1P ⊥平面D 1AP ,所以D 正确.对于B ,当P 为A 1C 中点时,四棱锥P −AA 1D 1D 为正四棱锥, 设平面AA 1D 1D 的中心为O ,四棱锥P −AA 1D 1D 的外接球为R , 所以(R −12)2+(√22)2=R 2,解得R =34,P 221x y -=K ()04,()P x y ,221x y =-1[22371],x y ⎡⎤∈-∈⎢⎥⎣⎦,,()22222421816615PK x y y y y y y =+-=-+-+=-+17,223y ⎡⎤=∈⎢⎥⎣⎦2min 6|PK =2min |16622HP =+=故四棱锥P −AA 1D 1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94π,所以B 正确.对于C ,连结AC ,D 1C ,则RtΔA 1AC ≅RtΔA 1D 1C , ∴AP =D 1P ,由等面积法得AP 的最小值为AA 1⋅AC A 1C=√63, ∴AP +PD 1的最小值为2√63.所以C 不正确.故选:C.题型三 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面积、体积问题【例3】(2020·河南高三(理))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是1AA 的中点,P 是底面ABCD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设1PD ,PE 与底面ABCD 所成的角分别为12θθ,(12θθ,均不为0),若12θθ=,则三棱锥11P BB C -体积的最小值是( ) A .92B .52C .32D .54【答案】C【解析】建系如图,正方体的边长为3,则(3E ,0,3)2,1(0D ,0,3),设(P x ,y ,0)(0x ,0)y ,则(3PE x =-,y -,3)2,1(PD x =-,y -,3),12θθ=,(0z =,0,1),12cos cos θθ∴=,即11||||||||||||PD z PE z PEz PD z =,3=整理得:228120x y x +-+=,变形,得:22(4)4(02)x y y -+=, 即动点P 的轨迹为圆的一部分,过点P 作PF BC ⊥,交BC 于点F ,则PF 为三棱锥11P BB C -的高∴点P 到直线AD 的距离的最大值是2.则min 321PF =-=.1111119332212BB C BB B C S ∆=⋅⋅=⨯⨯=,1111193132213P BB C BB C V PF S -∆=⨯⨯⋅⋅=∴=故选:C .【举一反三】1.(2020·四川高三期末)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2AB =,1BC =,12AA =,P 为该正方体侧面11CC D D 内(含边界)的动点,且满足tan tan PAD PBC ∠+∠=则四棱锥P ABCD -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A .20,3⎛⎤ ⎥⎝⎦B .233⎤⎥⎣⎦C .40,3⎛⎤ ⎥⎝⎦D .4,33⎤⎥⎣⎦【答案】B 【解析】在RT PAD 中,tan PD PAD PD AD ∠==,在RT PBC 中,tan PCPBC PC BC∠==,因为tan tan PAD PBC ∠+∠=PD PC +=.因为2PD PC CD +=>=,所以点P 的轨迹是以,C D 为焦点2a =的椭圆. 如下图所示:a =1c =,1b ==,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212x y +=.1(0,1)P联立22112x x y =⎧⎪⎨+=⎪⎩,解得:y =.所以2(P -,3P . 当点P 运动到1P 位置时,此时四棱锥P ABCD -的高最长, 所以max 1112()21333P ABCD ABCD V S PO -=⨯⨯=⨯⨯=. 当点P 运动到2P 或3P 位置时,此时四棱锥P ABCD -的高最短,所以min 211()23323P ABCD ABCD V S P D -=⨯⨯=⨯⨯=.综上所述:233P ABCD V -≤≤. 2.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中,是中点,点是面所在的平面内的动点,且满足,则三棱锥的体积最大值是( )A. 36B.C. 24D.【答案】B3.(2020·重庆市松树桥中学校高三)如图,在单位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P 在线段1AD 上运动,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异面直线1A P 与1BC 间的距离为定值; ②三棱锥1D BPC -的体积为定值;③异面直线1C P 与直线1CB 所成的角为定值; ④二面角1P BC D --的大小为定值.其中真命题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答案】D【解析】对于①,异面直线1A P 与1BC 间的距离即为两平行平面11ADD A 和平面11BCC B 间的距离,即为正方体的棱长,为定值.故①正确.对于②,由于11D BPC P DBC V V --=,而1DBC S ∆为定值,又P ∈AD 1,AD 1∥平面BDC 1,所以点P 到该平面的距离即为正方体的棱长,所以三棱锥1D BPC -的体积为定值.故②正确.对于③,由题意得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B 1C ⊥平面ABC 1D 1,而C 1P ⊂平面ABC 1D 1,所以B 1C ⊥C 1P ,故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90︒.故③正确;对于④,因为二面角P −BC 1−D 的大小,即为平面ABC 1D 1与平面BDC 1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而这两个平面位置固定不变,故二面角1P BC D --的大小为定值.故④正确. 综上①②③④正确.选D .题型四 立体几何中动态问题中的轨迹问题【例4】(2020南充高考一模)如图,直二面角AB αβ--,P α∈,C β∈,D β∈,且AD AB ⊥,BC AB ⊥,5AD =,10BC =,6AB =,APD CPB ∠=∠,则点P 在平面α内的轨迹是( )A.圆的一部分B.椭圆的一部分C.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答案】A【解析】以AB 所在直线为x 轴,AB 的中垂线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 x y ,()30A -,,()3,0B ,AD AB ⊥,BC AB ⊥,则AD α⊥,BC α⊥,5AD =,10BC =,6AB =,APD CPB ∠=∠,Rt APDRt CPB ∴∆∆,51102APAD BPBC ∴==== ,即()()2222343x y x y ⎡⎤-+=++⎣⎦,整理得:()22516x y ++=,故点P 的轨迹是圆的一部分,故选A .【举一反三】1.如图所示,在三棱台111ABC A B C -中,点D 在11A B 上,且1AA BD ∥,点M 是111A B C △内(含边界)的一个动点,且有平面BDM∥平面1A C ,则动点M 的轨迹是( )A .平面B .直线C .线段,但只含1个端点D .圆【答案】C【解析】过D 作DN ∥A 1C 1,交B 1C 1于N ,连结BN ,∵在三棱台A 1B 1C 1﹣ABC 中,点D 在A 1B 1上,且AA 1∥BD ,AA 1∩A 1C 1=A 1,BD∩DN =D ,∴平面BDN ∥平面A 1C ,∵点M 是△A 1B 1C 1内(含边界)的一个动点,且有平面BDM ∥平面A 1C ,∴M 的轨迹是线段DN ,且M 与D 不重合,∴动点M 的轨迹是线段,但只含1个端点.故选:C .2、(2020贵阳高考模拟)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点P 为平面11AA D D 中的一个动点,且点P 满足:直线1PC 与平面11AA D D 所成的角的大小等于平面PBC 与平面11AA D D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则点P 的轨迹为( )A .直线B .椭圆C .圆D .抛物线 【答案】D3、已知平面平面,,且.是正方形,在正方形内部有一点,满足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则点的轨迹长度为 ( )A. B. C.D.【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以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则,,设,易知直线与平面所的角分别为,均为锐角,三.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x1.(2020·内蒙古高三期末)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M 是线段1A 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异面直线AD 与1CB 所成的角为45︒ ②11DC D M ⊥③三棱锥1M DCC -的体积为定值 ④1AM MD +的最小值为2. A .①②③ B .①②④C .③④D .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AD ∥BC ,∴异面直线AD 与1CB 所成的角即为BC 与1CB 所成的角, 可得夹角为45︒,故①正确;②连接1CD ,∵1DC ⊥平面A 1BCD 1,1D M ⊂平面A 1BCD 1, ∴11DC D M ⊥,故②正确;③∵1A B ∥平面DCC 1D 1,∴线段A 1B 上的点M 到平面DCC 1D 1的距离都为1, 又△DCC 1的面积为定值12, 因此三棱锥M −DCC 1的体积1111326V =⨯⨯=为定值,故③正确; ④将面AA 1B 与面A 1BCD 1沿A 1B 展成平面图形,线段AD 1即为AP +PD 1的最小值, 在△D 1A 1A 中,∠D 1A 1A =135°,利用余弦定理解三角形得12AD ==<,故④不正确.因此只有①②③正确.故选:A .2.(2020河南省焦作市高三)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点E 、F 分别在棱AA 1和AB 上,且C 1E ⊥EF ,则|AF|的最大值为( )A .12 B .1C .32D .2【答案】B【解析】以AB ,AD ,AA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C 1(4,4,4),设E (0,0,z ),z ∈[0,4],F (x ,0,0),x ∈[0,4],则|AF|=x .EC 1⃑⃑⃑⃑⃑⃑⃑ =(4,4,4﹣z ),EF ⃑⃑⃑⃑⃑ =(x ,0,﹣z ).因为C 1E ⊥EF ,所以EC 1⃑⃑⃑⃑⃑⃑⃑ •EF ⃑⃑⃑⃑⃑ =0 ,即:z 2+4x ﹣4z =0,x =z ﹣14z 2. 当z =2时,x 取得最大值为1.|AF|的最大值为1.故选:B .3.(2020·重庆巴蜀中学高三(理))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N 为1CC 的中点,P 在底面ABCD 内运动,1D 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1θ,N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2θ,若12θθ=,则AP 的最小值为( ) A .2B .83C .4D .1【答案】A【解析】分析:先证明PD=2PC ,再在底面ABCD 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出211680sin()99PA αϕ=-+,再利用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出|AP|的最小值. 【详解】设12θθθ==,所以12tan tan DD PD θθ==,1PC tan tan CN θθ==,所以PD=2PC. 在底面ABCD 内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设点P(x,y),则=整理得22516454(),cos ,sin 39333x y x y αα++=∴=-=, 所以2224841168011680(cos )(sin 2)sin()43339999PA αααϕ=-+-=-+≥-=, 即||2AP ≥,所以|AP|的最小值为2.故选:A4.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E ,F 分别是边AA 1,CC 1上的中点,点M 是BB 1上的动点,过点E ,M ,F 的平面与棱DD 1交于点N ,设BM =x ,平行四边形EMFN 的面积为S ,设y =S 2,则y 关于x 的函数y =f (x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由对称性易知四边形MENF 为菱形,∴ S MENF =12EF ·MN , ∵EF =√2,MN =2(12(√22)=2√(x −12)2+12∴ S MENF =√2·√(x −12)2+12f(x)=2(x −12)2+1.为二次函数,开口向上,顶点为(12,1).故选:A .5.(2020郑州一中高三期末)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BAC =120°,AP =√2,AB =2,M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线段PM 长度最小值为√3,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A .9π2B .9√2πC .18πD .40π【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AP =√2,AB =2, M 是线段BC 上一动点,线段PM 长度最小值为√3, 则:当AM ⊥BC 时,线段PM 达到最小值, 由于:PA ⊥平面ABC ,所以:PA 2+AM 2=PM 2,解得:AM =1, 所以:BM =√3,则:∠BAM =60°, 由于:∠BAC =120°,所以:∠MAC =60° 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BC =2√3,在△ABC 中,设外接圆的直径为2r =2√3sin120°=4,则:r =2,所以:外接球的半径R =(√22)=√92,则:S =4⋅π⋅92=18π,故选:C .6.(2020九江高三一模)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D =DD 1=1,AB =√3,E,F,G 分别是棱AB,BC,CC 1的中点,P 是底面ABCD 内一动点,若直线D 1P 与平面EFG 没有公共点,则三角形PBB 1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32 B .1C .√34D .12【答案】C【解析】补全截面EFG 为截面EFGHQR 如图,其中H 、Q 、R 分别为C 1D 1、A 1D 1、A 1A 的中点,易证平面ACD 1∥平面EFGHQR , ∵直线D 1P 与平面EFG 不存在公共点, ∴D 1P ∥面ACD 1,∴D 1P ⊂面ACD 1,∴P ∈AC ,∴过P 作AC 的垂线,垂足为K ,则BK=1×√32=√32,此时BP 最短,△PBB 1的面积最小,∴三角形PBB 1面积的最小值为12×1×√32=√34,故选:C .7.(2020·浙江高三期末)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AB AC BC =====,点Q 为ABC ∆ 所在平面内的动点,若PQ 与PA 所成角为定值θ,π(0,)4θ∈,则动点Q 的轨迹是 A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抛物线【答案】B【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求出Q 轨迹方程,可得其轨迹.由题,三棱锥P ABC -为正三棱锥,顶点P 在底面ABC 的射影O 是底面三角形ABC 的中心,则以O 为坐标原点,以OA 为x 轴,以OP 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题意可得1OA OP ==,设Q 为平面ABC 内任 一点,则()()()()()1,0,0,0,0,1,,,0,1,0,1,,,1A P Q x y PA PQ x y =-=- ,由题PQ 与PA 所成角为定值θ,π0,4θ⎛⎫∈ ⎪⎝⎭,则, cos 2PA PQ PA PQ θ⋅==⋅则()()22222cos11x y x θ++=+ ,化简得222cos22cos 2cos20x y x θθθ⋅+⋅-+= ,ππ0,,20,,cos 20,42θθθ⎛⎫⎛⎫∈∴∈> ⎪ ⎪⎝⎭⎝⎭故动点Q 的轨迹是椭圆.选B8.(2020·上海格致中学高三月考)在正方体''''ABCD A B C D -中,若点P (异于点B )是棱上一点,则满足BP 与AC '所成的角为45︒的点P 的个数为( )A .0B .3C .4D .6【答案】B 【解析】不妨设棱长1AB =,(1B ,0,1),(1C ,1,1).①在Rt △AAC ''中,||tan ||A C A AC AA '''∠'='45A AC '∠'≠︒.同理AB ,AD 与AC '所成的角都为45≠︒.故当点P 位于(分别与上述棱平行或重合)棱BB ',BA ,BC 上时,与AC '所成的角都为45≠︒,不满足条件;②当点P 位于棱AD 上时,设(0P ,y ,1),(01)y ,则(1BP =-,y ,0),(1AC '=,1,1)-.若满足BP 与AC '所成的角为45︒||||cos ,|||||1BP AC BP AC BP AC '-=<'>==', 化为2410y y ++=,无正数解,舍去;同理,当点P 位于棱A D ''上时,也不符合条件; ③当点P 位于棱B C ''上时,设(1P ,y ,0),(01)y , 则(0BP =,y ,1)-,(1AC '=,1,1)-.若满足BP 与AC '所成的角为45︒2||||cos ,|||||13BP AC y BP AC BP AC '=<'>==', 化为2410y y -+=,01y ,解得2y =(1,2P .④同理可求得棱C D ''上一点(5P -,棱C C '上一点4)P . 而其它棱上没有满足条件的点P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点P 有且只有3个.故选:B9.(202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如图,已知三棱锥P −ABC ,PA ⊥平面ABC ,D 是棱BC 上的动点,记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α,与直线BC 所成的角为β,则α与β的大小关系为( )A .α>βB .α=βC .α<βD .不能确定 【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P A ⊥平面ABC ,∴PD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α=∠PDA, 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E ,连接PE ,∵P A ⊥平面ABC ,∴P A ⊥BC ,∴BC ⊥平面P AE ,∴BC ⊥PE, 在Rt △AED ,Rt △P AD ,Rt △PED 中:cos α=AD PD,cos β=ED PD,cos ∠EDA =ED AD,∴cos ∠EDA ×cos α= cos β< cos α,又α,β均为锐角, ∴α<β,故选C.10.(2020·湖南长郡中学高三(理))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23BAC π∠=,3AP =,AB =Q 是边BC 上的一动点,且直线PQ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3π,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45π B .57πC .63πD .84π【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图形找出ABC △的外接圆圆心与三棱锥P ABC - 外接球的球心,求出外接球的半径,再计算它的表面积.详解:三棱锥P ABC PA ABC 中,平面,-⊥ 设直线PQ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θ ,如图所示;则3PA sinPQ PQ ,θ== 由题意且θ的最大值是3π3PQ=,,解得PQ =即PQ 的最小值为∴AQ A 到BC AQ BC ∴⊥,AB BC ∴== 6BC ;∴= 取ABC △的外接圆圆心为O ',作OO PA ' ,62120r sin ∴=︒,解得r =;O A ∴'=M 为PA 的中点,32OM O A PM ∴='==,由勾股定理得CP R === ∴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224457S R πππ==⨯⨯=.故选B. 二、填空题11.(2020·浙江高三期末)在正四面体P ABC -中,点M 是棱P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AB 上一动点,且AN AB λ=,设异面直线NM 与AC 所成角为α,当1233λ≤≤时,则cos α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答案】 【解析】设P 到平面ABC 的射影为点O ,取BC 中点D ,以O 为原点,在平面ABC 中,以过O 作DB 的平行线为x 轴, 以OD 为y 轴,以O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 设正四面体P −ABC的棱长为则()()(((0,4,0,,,,A B C P M --, 由AN AB λ=,得(),64,0N λ-,∴((),56,NM AC λ=---→-=-,∵异面直线NM 与AC 所成角为α,12 33λ≤≤, ∴2NM AC cos NM ACα⋅==⋅,设32t λ-=,则5733t∴222111124626()41t cos t t t tα==-+-⋅+,∵1313375t <,∴71938cos α. ∴cos α的取值范围是3838⎡⎢⎣⎦. 12.(2020·江苏高三(理))如图所示的正方体是一个三阶魔方(由27个全等的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构成),正方形ABCD 是上底面正中间一个正方形,正方形1111D C B A 是下底面最大的正方形,已知点P 是线段AC 上的动点,点Q 是线段1B D 上的动点,则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解析】以1B 为坐标原点,1111,B C B 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0,1,2,3,2,1,3,2,2,3B A C D , 设11B Q B D λ=,AP AC μ=,[],0,1λμ∈.()12,2,3B Q λλλ=,()1111,2,3B P B A AP B A AC μμμ=+=+=+-. ()1112,22,33QP B P B Q μλμλλ=-=+----,()()()2222122233QP μλμλλ=+-+--+-222215191730221417217234λλμμλμ⎛⎫⎛⎫=-+-+=-+-+ ⎪ ⎪⎝⎭⎝⎭当1517λ=且12μ=时,2QP 取到最小值934,所以线段PQ . 1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E ,F 为AA 1,AB 的中点,M 点是正方形ABB 1A 1内的动点,若C 1M//平面CD 1E ,则M 点的轨迹长度为______.【答案】√2【解析】如图所示,取A 1B 1的中点H ,B 1B 的中点G ,连接GH ,C 1H ,C 1G ,EG,HF .可得:四边形EGC 1D 1是平行四边形,∴C 1G//D 1E . 同理可得:C 1H//CF . ∵C 1H ∩C 1G =C 1. ∴平面C 1GH//平面CD 1E ,∵M 点是正方形ABB 1A 1内的动点,若C 1M//平面CD 1E . ∴点M 在线段GH 上.∴M 点的轨迹长度=GH =√12+12=√2.故答案为√2.14.(2020·上海复旦附中高三期中)如图,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所有棱长等于1,60ABC ∠=,O 和1O 分别是上下底面对角线的交点,H 在线段1OB 上,13OH HB =,点M 在线段BD 上移动,则三棱锥11M C O H -的体积最小值为______.【解析】因为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ABC =60∘,边长为1,∴O 1C 1⊥平面BB 1D 1D ,且O 1C 1=12,O 1B 1∴C 1到平面BB 1D 1D 的距离为O 1C 1=12, ∵OH =3HB 1,点M 是线段BD 上的动点,∴当△O 1MH 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三棱锥11C O MH -的体积有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