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六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和性能测试
超声波探伤仪五大性能测试法

第九部分 实验
实验一 仪器五大性能测试
1. 水平线性
1)测准零点;
2)声程标度设为Y 或S ;总声程范围设为125mm (即每格声程设为12.5mm ); 3)使25mm 厚试块的一至五次回波依次出现在第二、四、六、八和十格,保持探头不
动,调整增益、进波门位,使进波门内回波高为50%,依次读出一至五次回波声程值(Y 或S )。
2.分辨力测试
1)用户在CSK-IA 试块上移动直探头,当85mm 和91mm 两处的回波波峰等高且调至50%,记下增益值A 。
2)稳住探头,将85mm 和91mm 两处的回波波谷调至50%,记下增益值B 。
3. 垂直线性
1)在CS-1-5试块上移动直探头,使200mm 深Φ2平底孔处的回波高为100%。
2)增益步长调至2dB ,增益每次比上次减2dB 。
3)每减一次增益记下当前波幅值%。
4. 动态范围
1)在CS-1-5试块上移动直探头,使200mm 深Φ2平底孔处的回波高为100%。
记下增益值A 。
2)使200mm 深Φ2平底孔处的回波高调对刚刚能看到波幅, 记下增益值B 。
3)动态范围=A-B 。
CS —1—5平底孔试块
25mm
4.灵敏度余量测试
1)在CS-1-5试块上移动直探头,使200mm深 2平底孔处的回波高为50%。
记下增益值A。
2)除去探头,增加增益,使噪声电平达10%,记下增益B。
3)灵敏度余量=A-B。
附:性能测试表
一、水平线性
二、垂直线性
三、分辨力
四、动态范围
五、灵敏度余量。
超声波探伤操作规程

超声波探伤操作规程超声波探伤是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进行材料的质量检测。
下面将介绍超声波探伤操作规程,以保证探伤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一、设备准备1. 选择适当的超声波探伤仪器,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探头。
2. 确保仪器和传感器的电源正常,并进行必要的校准。
3. 准备好超声波探伤液或耦合剂,确保其质量和适用性。
二、工作区域准备1. 确保工作区域的清洁,清除杂物和无关物品,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防止光线和噪音干扰,确保工作区域的环境条件良好。
三、工作人员准备1. 工作人员应熟悉超声波探伤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技术要点,并掌握相关知识和经验。
2. 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规定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眼镜、耳塞等。
3. 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四、探伤操作步骤1.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和传感器,并连接好仪器。
2. 涂抹适量的超声波探伤液或耦合剂于待检测物体表面,确保传感器与被检测物体充分接触。
3. 设定仪器的工作参数,包括发射/接收增益、脉冲重复频率、脉冲宽度等。
4. 将探头与被检测物体表面垂直贴合,并保持稳定。
5. 轻轻移动探头,保持与被检测物体的接触性,确保多个位置的探测。
6. 观察仪器显示的波形图或闪烁信号,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判读。
7. 记录和保存检测数据,包括位置、缺陷特征、信号强度等信息。
8.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必要的修复和维护措施,确保物体的安全和可靠性。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需熟悉超声波探测技术原理和设备操作,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2. 切勿疏忽或马虎,确保操作的精确和准确性。
3. 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超声波辐射和耳聋等危害。
4. 注意超声波探伤液或耦合剂的选择和使用,避免对被检测物体造成损伤。
5. 定期维护仪器和传感器,确保其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以上是超声波探伤操作规程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和被检测物体的特点,还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超声波探伤实验报告

超声波探伤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超声波探伤的基本原理;2.掌握超声波探伤仪器的各个旋钮的名称、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了解超声检测仪的使用规范。
二、实验设备和器材1.超声检测仪2.直探头和斜探头3.耦合剂:甘油4.试块和试件三、实验内容超声波探伤是利用探头发射超声波扫描试件内部,在荧光屏上可得到工件两界面(表面及底面)的反射波,如工件内部有缺陷,则缺陷将产生缺陷反射回波并显示在两界面波之间。
缺陷波峰距两界面波之间的距离即缺陷至两界面之间的距离,缺陷大小及性质可按相关标准确定。
1、超声波探伤原理(1)超声波的传播特性声波是由物体的机械振动所发出的波动,它在均匀弹性介质中匀速传播,其传播距离与时间成正比。
当声波的频率超过20000赫时,人耳已不能感受,即为超声波。
声波的频率、波长和声速间的关系是:(1)式中 λ——波长;c——波速;f——频率。
由公式可见,声波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超声波则具有很短的波长。
超声波探伤技术,就是利用超声波的高频率和短波长所决定的传播特性。
即:1)具有束射性(又叫指向性),如同一束光在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可以定向控制。
2)具有穿透性,频率越高,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因此可以探测很深(尺寸大)的零件。
穿透的介质超致密,能量衰减越小,所以可用于探测金属零件的缺陷。
3)具有界面反射性、折射性,对质量稀疏的空气将发生全反射。
声波频率越高,它的传播特性越和光的传播特性接近。
如超声波的反射、折射规律完全符合光的反射、折射规律。
利用超声波在零件中的匀速传播以及在传播中遇到界面时发生反射、折射等特性,即可以发现工件中的缺陷。
因为缺陷处介质不再连续,缺陷与金属的界面就要发生反射等。
如图1所示超声波在工件中传播,没有伤时,如图1a,声波直达工件底面,遇界面全反射回来。
当工件中有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的伤,声波遇到伤界面也反射回来,如图1b。
当伤的形状和位置决定界面与声波传播方向有角度时,将按光的反射规律产生声波的反射传播。
超声波探伤实验

实验6—6 超声波探伤实验【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及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了解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原理。
3.掌握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纵波探伤缺陷的识别和定位方法。
【实验原理】在超声波探伤中,很多场合都需要知道材料中声波传播的速度。
对于超声波探伤人员来说,测定声速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超声波探伤仪来测定,由于现在的超声波探伤仪都是工作在脉冲波状态下,因此这种方法也可归结为脉冲测量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测量时,可用单探头方式,也可用双探头方式;能用于纵波声速的测量,也能用于横波声速的测量,只是两者在材料中激发超声波的类型和接收超声波的方式方面有所不同。
脉冲反射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超声波探伤法。
它使用的不是连续波,而是有一定持续时间按一定频率间隔发射的超声脉冲。
探伤结果可以用示波器显示。
发生器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发射一个触发脉冲信号,通过专用压电换能器的作用,使得信号以相同的频率作机械振动,这个高频脉冲信号相应地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形成一个起始脉冲信号。
当探头接触到所要探测的工件面时,超声波以一定的速度在其内部传播,当遇到缺陷或工件底面时,就会引起反射,反射后的超声波返回到探头。
此时,压电换能器又将声脉冲转换成电脉冲并将讯号再次传送到示波器,形成一个反射脉冲信号。
由于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移动与超声波在均匀物质中传播过程都是匀速的,所以来自缺陷或底面的反射脉冲信号距起始脉冲的距离与探头距缺陷或底面的距离是成正比的。
脉冲反射法就是根据缺陷及底面反射信号的有无,反射信号幅度的高低及其反射信号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来判断有无缺陷、缺陷的大小以及缺陷的深度的。
脉冲反射法可以分为直接接触纵波脉冲反射法和斜角探伤法,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直接接触纵波脉冲反射法。
我们知道纵波是指材料中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型。
探伤时,当探头垂直地或以不大于第一临界角的角度耦合到工件上时,在工件内部都能获得纵波。
直接接触纵波脉冲反射法通常分为一次脉冲反射法、多次脉冲反射法及组合双探头脉冲反射法。
超声探伤实验报告

超声探伤实验报告超声探伤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探测材料中的缺陷,并分析其形状和大小。
二、实验原理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机械波,其频率通常在20kHz以上。
在材料中传播时,会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当超声波遇到材料中的缺陷时,部分能量会被反射回来,在接收器上形成回波信号。
通过对回波信号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三、实验器材1. 超声探伤仪2. 试件:厚度为10mm的钢板四、实验步骤1. 将试件放置在水箱内,确保试件完全浸入水中。
2. 打开超声探伤仪,设置检测模式为脉冲回波检测。
3. 调整超声探头与试件之间的距离,并设置合适的控制参数(如幅值、增益等)。
4. 开始进行扫描,记录下每个缺陷的位置和信号强度。
5. 根据扫描结果,分析每个缺陷的形状和大小,并进行评估。
五、实验结果本次实验共检测到3个缺陷,分别位于试件表面、内部和底部。
通过对回波信号的分析,确定了每个缺陷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其中,表面缺陷为圆形,直径为5mm;内部缺陷呈现长条状,长度为15mm,宽度为2mm;底部缺陷为椭圆形,长轴长度为10mm,短轴长度为5mm。
六、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超声探伤技术在材料缺陷检测中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准确性。
同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检测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超声探伤技术成功地检测到了试件中的3个缺陷,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评估。
这表明超声探伤技术在材料缺陷检测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精度。
超声波探伤实验

实验6—6 超声波探伤实验【实验目的】1.深入了解超声波的产生及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了解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原理。
3.掌握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方法。
4.掌握纵波探伤缺陷的识别和定位方法。
【实验原理】在超声波探伤中,很多场合都需要知道材料中声波传播的速度。
对于超声波探伤人员来说,测定声速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超声波探伤仪来测定,由于现在的超声波探伤仪都是工作在脉冲波状态下,因此这种方法也可归结为脉冲测量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测量时,可用单探头方式,也可用双探头方式;能用于纵波声速的测量,也能用于横波声速的测量,只是两者在材料中激发超声波的类型和接收超声波的方式方面有所不同。
脉冲反射法是运用最广泛的一种超声波探伤法。
它使用的不是连续波,而是有一定持续时间按一定频率间隔发射的超声脉冲。
探伤结果可以用示波器显示。
发生器在一定时间间隔内发射一个触发脉冲信号,通过专用压电换能器的作用,使得信号以相同的频率作机械振动,这个高频脉冲信号相应地在示波器荧光屏上形成一个起始脉冲信号。
当探头接触到所要探测的工件面时,超声波以一定的速度在其内部传播,当遇到缺陷或工件底面时,就会引起反射,反射后的超声波返回到探头。
此时,压电换能器又将声脉冲转换成电脉冲并将讯号再次传送到示波器,形成一个反射脉冲信号。
由于电子束在荧光屏上的移动与超声波在均匀物质中传播过程都是匀速的,所以来自缺陷或底面的反射脉冲信号距起始脉冲的距离与探头距缺陷或底面的距离是成正比的。
脉冲反射法就是根据缺陷及底面反射信号的有无,反射信号幅度的高低及其反射信号在荧光屏上的位置来判断有无缺陷、缺陷的大小以及缺陷的深度的。
脉冲反射法可以分为直接接触纵波脉冲反射法和斜角探伤法,这里我们主要介绍直接接触纵波脉冲反射法。
我们知道纵波是指材料中质点振动方向与声波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型。
探伤时,当探头垂直地或以不大于第一临界角的角度耦合到工件上时,在工件内部都能获得纵波。
直接接触纵波脉冲反射法通常分为一次脉冲反射法、多次脉冲反射法及组合双探头脉冲反射法。
超声波探伤实验报告

超声波探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超声波探伤技术,对不同材料进行探伤实验,分析其内部缺陷情况,探讨超声波探伤技术在材料检测中的应用。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选取了铝合金、钢材和陶瓷材料作为实验对象,这些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对其质量和内部缺陷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器对不同材料进行了预热处理,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我们将超声波探伤探头与被测材料表面紧密接触,调节超声波探伤仪器的参数,包括频率、幅值等,进行超声波探伤。
最后,我们记录并分析了实验数据,对不同材料的探伤结果进行了比对和总结。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在铝合金材料中,超声波探伤显示了一处内部裂纹,这对于铝合金材料的质量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钢材中,我们观察到了一处气孔缺陷,这也是超声波探伤技术的优势所在。
在陶瓷材料中,我们成功地检测到了一处微小的内部裂纹,这进一步验证了超声波探伤技术在材料缺陷检测中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论,超声波探伤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方法,能够对材料的内部缺陷进行精准的检测和定位。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超声波探伤技术在铝合金、钢材和陶瓷材料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总结,超声波探伤技术具有高效、精准、非破坏性等特点,对于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缺陷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波探伤技术将在工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材料质量的提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超声波探伤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希望本实验能够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启发,为材料检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超声探伤技术的实验与应用

超声探伤技术的实验与应用超声探伤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超声探伤技术的原理和实验过程,并探讨其在应用中的优缺点与前景。
原理超声探伤技术是利用超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来判断材料内部存在的缺陷或变化。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声波,其频率通常在1MHz到100MHz之间。
超声波在检测材料中的传播速度与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相关,材料中存在的缺陷或变化会影响超声波的传播。
实验过程超声探伤的实验过程通常包括四个步骤: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和仪器,并将其连接好。
清理被测物体表面,消除杂质和污渍。
2. 超声探伤:将超声探头放置在被测物体表面,并由仪器向内发射超声波。
超声波在被测物体内部传播,碰到材料中的缺陷或变化时会反射回来。
这些反射信号会被探头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发送到仪器。
3. 数据处理:仪器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解析出其反射位置和信号强度。
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被测物体内部的缺陷或变化的位置和大小。
4. 结果分析:根据所得到的反射信号和处理结果,分析被测物体内部存在的缺陷或变化类型和严重程度。
优缺点与前景超声探伤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例如:1. 无损检测:超声探伤技术可以在不破坏被测物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检测和诊断。
这对于某些特殊材料来说非常重要。
2. 灵敏度高:超声探伤技术可以检测出微小的缺陷或变化,远远超出人类眼睛的可见范围。
3. 准确性高:超声探伤技术可以精确地测量被测物体内部的缺陷或变化,误差很小。
4. 应用范围广:超声探伤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工业、医学、航空航天等。
它可以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缺陷检测和生产线的监测等方面。
当然,超声探伤技术也有其缺点和局限性,例如:1. 设备价格昂贵:高质量的超声探伤设备价格较高,对于某些预算有限的企业或个人来说不太实用。
2. 操作难度较大:超声探伤技术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和学习,操作难度较大,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上手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和性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了解超声波探伤仪的工作原理。
2、掌握超声波探伤仪的使用方法。
3、掌握仪器主要性能如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动态范围、分辨力、灵敏度余量等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目前在实际探伤中,广泛应用的是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
这种仪器荧光屏横坐标表示超声波在工作中的传播时间(或传播距离),纵坐标表示反射回波波高。
根据荧光屏上缺陷波的位置和高度可以判定缺陷的位置和大小。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由同步电路、发射电路、接受放大电路、扫描电路(又称时基电路),显示电路和电源电路等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 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仪的电路方型图电路接通以后,同步电路产生脉冲信号,同时触发发射电路、扫描电路。
发射电路被触发以后高频脉冲作用于探头,通过探头的逆电压效应将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发射超声波。
超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异质界面(缺陷或底面)反射回来被探头接受。
通过探头的正压电效应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送至放大电路被放大检波,然后加到荧光屏垂直偏转板上,形成重叠的缺陷波F和底波D。
扫描电路被触发以后产生锯齿波,加到荧光屏水平偏转板上,形成一条扫描亮线,将缺陷波F和底波D按时间展开。
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仪型号各异,但主要旋钮和调节方法基本相同。
1、扫描基线的显示与调节【电源开关】-置“开”时,仪器电源接通,面板上电压指示红区,约1分钟后,荧光屏上显示扫描基线。
【辉度】-调节扫描基线的明亮程度。
【聚焦】与【辅助聚焦】-调节扫描基线的清晰程度。
【垂直】-调节扫描基线在垂直方向的位置。
【水平】-调节扫描基线在水平的位置。
一般不用调。
2、工作方式的选择单探头-一只探头兼作发射和接收。
双探头-一只探头发射,另一只探头接收。
3、探测范围的调节【粗调】或【深度范围】-根据工件厚度粗调探测范围。
【微调】-微调探测范围,微调与【脉冲移位】(CTS-32)配合使用,可按一定比例调节扫描基线。
CTS-32最大探测范围为5000mm.4、工作频率的选择【频率选择】-调节超声波探测频率,即探头晶片振动频率。
频率选择一般视材料的衰减和发现的最小缺陷而定。
当材料衰减小,要求发现的缺陷小时,宜选用较高频率;反之可选用较低的频率。
频率选定以后,注意使仪器与探头频率一致,否则灵敏度会降低。
CTS-32采用宽频带放大器,仪器的工作频率取决于探头的实际工作频率。
5、重复频率的选择【重复频率】-调节仪器同步脉冲的频率,重复频率是仪器每秒钟内产生脉冲的次数。
重复频率高,单位时间内扫描次数多,荧光屏图象亮度高,便于观察。
但这时每次发射脉冲的强度减弱了,因此仪器的灵敏度有所下降。
重复频率过高,往往在缺陷回波出现之前,第二次同步信号就开始扫描,从而荧光屏上出现幻影,干扰正常探伤,造成漏检。
CTS-32【重复频率】与【深度范围】同轴,一般不会出现幻影。
6、仪器灵敏度的调节仪器灵敏度是指仪器输出功率的大小,输出功率大,灵敏度高,反之灵敏度低。
仪器灵敏度可以通过【增益】、【衰减器】、【抑制】、【发射强度】等旋钮来调节。
【增益】-通过调节接收放大器的放大倍数来调节荧光屏上的波高使之准确达到规定高。
增益大,灵敏度高。
【衰减器】-定量地调节荧光屏上的波高,常用于比较某回波高与基准波高的相对高度,单位为dB。
衰减器分粗调与细调,均为步进式调节。
【抑制】-限制检波后信号的输出幅度。
抑制杂波,提高信噪比。
使用【抑制】,将使仪器的垂直线性变坏,动态范围变小。
因此当使用荧光屏面板对缺陷定量时,不得使用(抑制)。
抑制增加,灵敏度降低。
【发射强度】-调节发射脉冲的输出的功率。
发射强度强,灵敏度高。
但这时脉冲宽度增大,分辨力降低。
7、扫描选择【同步】-同步电路同时触发扫描电路和发射电路,荧光屏上完整地显示始波T、缺陷波F和底波B。
【延迟】-扫描延迟于发射脉冲一段时间,使始脉冲之后一定范围不显示回波,而把后面更远声程的回波显示出来,可用于较深缺陷展宽分析。
8、深度补偿【深度补偿】是用改变放大量的方法来补偿超声波在介质中的衰减,使位于不同深度的相同反射体得到同样高度的回波。
使用【深度补偿】后将破坏反射体距离――波幅曲线的正常变化规律,实际探伤一般不用。
当工件衰减很大时才用。
仪器的主要性能仪器性能仅与仪器有关。
仪器主要性能有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和动态范围。
1、水平线性仪器荧光屏上时基线水平刻度值与实际声程成正比的程度,称为仪器的水平线性或时基线性。
水平线性主要取决于扫描锯齿波的线性。
仪器水平线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测距精度,进而影响缺陷定位。
2、垂直线性仪器荧光屏上的波高与输入信号幅度成正比的程度称为垂直线性或放大线性。
垂直线性主要取决于放大器的性能。
垂直线性的好坏影响应用面板曲线对缺陷定量的精度。
3、动态范围仪器的动态范围是指反射信号从垂直极限衰减到消失时所需的衰减量,也就是仪器荧光屏容纳信号的能力。
影响动态范围的主要因素的仪器的线性范围和荧光屏的大小。
仪器与探头的主要综合性能仪器与探头的主要综合性能不仅与仪器有关,而且与探头有关。
主要综合性能有盲区、分辨力、灵敏度余量等。
1、盲区从探测面到能发现缺陷的最小距离,称为盲区。
盲区内缺陷一概不能发现。
盲区与放大器的阻塞时间和始脉冲宽度有关,阻塞时间长,始脉冲宽,盲区大。
2、分辨力在荧光屏上区分距离不同的相邻两缺陷的能力称为分辨力。
能区分的两缺陷的距离愈小,分辨力就愈高。
分辨力与脉冲宽度有关,脉冲宽度小,,分辨力高。
3、灵敏度余量灵敏度余量是指仪器与探头组合后,在一定的探测范围内发现微小缺陷的能力。
具体指从一个规定测距孔径的人工试块上获得规定波高时仪器所保留的dB数。
保留的dB 数愈高,说明综合灵敏度愈高。
三、实验仪器设备1.、仪器:CTS-32。
2.、探头:2.5MHzφ20或2.5 MHzφ14的直探头)。
3.、试块:CSK-IA、200∕Φ1平底孔试块等。
4.、耦合剂:机油。
四、实验要求1、要求学生加强理解超声探伤的基本原理,了解探伤仪的功能和熟悉探伤仪的操作;2、要求学生能独立操作每一个实验步骤,了解和掌握其相关的原理,培养学生熟练的试验操作。
五、实验内容1、水平线性的测试(1) 调有关旋钮时基线清晰明亮,并与水平刻度线重合。
(2) 将探头通过耦合剂置于CSK-IA 或IIW 试块上,如图2的A 处。
(3) 调【微调】、【水平】或【脉冲移位】等按钮,使荧光屏上出现五次底波B 1-B 5,且使B 1, B 5前沿分别对准水平刻度值20和100,如图3。
(4) 观察记录B 2 、B 3 、B 4与水平刻度值40,60,80的偏差值a 2 ,a 3 ,a 4100%δ⨯αmax=0.8b(5) 计算水平线性误差:式中 max α——123ααα、、中最大者,b ——荧光屏水平满刻度值。
图2 水平、垂直线性测试图3 水平线性测试波形2、垂直线性的测试(1) 【抑制】至“0”,【衰减器】保留30dB 衰减余量。
(2) 探头通过耦合剂置于CSK-IA ,如图2是B 处。
(3) 调【增益】使底波达荧光屏满幅度100%,但不饱和,作为0dB 。
(4) 固定【增益】,调【衰减器】,每次衰减2dB ,并记下相应回波高度打,填入表1表中:相对波高%=iidb H 100%db H ∆⨯衰减波高衰减0波高理想相对波高ii i 2000H H 1%10100%20lgi H n H ∆⎛⎫⎛⎫=⨯=-∆ ⎪ ⎪⎝⎭⎝⎭(5) 计算垂直线性误差D= (d1d2)%+ d1 ——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正偏差; d2 ——实测值与理想值的最大负偏差; 3. 动态范围的测试(1) 【抑制】至“0”,【衰减器】保留30dB 。
(2) 探头置于图2的A 处,调【增益】使底波达荧光屏满幅度80%。
(3) 固定【增益】,记录这时衰减余量N1,调【衰减器】使底波降1mm,记下这时的衰减余量N2。
(4) 计算动态范围:△=N2-N1 (db) 4. 分辨率的测定(1) 【抑制】至“0”,其它旋钮位置适当。
(2) 探头置于图4 所示的CSK-IA 的III 处,前后左右移动探头,使荧光屏出现声程为85,91,100的三个反射波。
(3) 当A,B,C 不能分开时,如图5(a ),则分辨率为 F 1= (91-85)a 6a(mm)a b a b=-- (4) 当A,B,C 能分开时,如图5(b ),则分辨率为 F 1= (91-85) c 6c(mm)a b a b=--5. 灵敏度余量的测试(1) 【抑制】至“0”, 【增益】最大,【发射强度】至强。
(2)连接探头,调节【衰减器】使仪器噪声电子为满幅度10%,记录这时【衰减器】的读数N1。
(3) 探头置于图6所示的灵敏度余量试块上(200∕ 1平底孔试块),调【衰减器】使平底孔回波达满幅度80%,这时【衰减器】的读数N2。
(4) 计算:灵敏度余量△N =N2-N1 (db)图4 分辨率测试(a) A 、B 不能分开(b) A 、B 能分开图5 测分辨率波形图6 灵敏度余量六、实验报告要求1、每人一份实验报告;2、严格按照试验步骤注意记录试验数据,分析试验结果;3、指出实验过程中的参数测量是否有其它方式并加以说明。
七、思考题1、决定探伤仪水平线性和垂直线性的因素是什么?2、扫描基线的聚焦性能对实际探伤有无影响,为什么?八、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探头和试块应尽量贴紧,以减少声波损耗;2、使用试块过程中要小心,探测时应该试块放稳;将搬动时防止砸伤自己或砸损化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