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8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Word 文档熊集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习目标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C)。
A: 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B: 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C: 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D: 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2.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D)。
A: 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 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 甲、乙两车都以匀速运动D: 甲、乙两车经过通过的路程都是3.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Word 文档A: 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B: 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C: 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音调变低的缘故D: 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4.下列措施中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是(B)。
A: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B: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C: 燃放鞭炮时用手捂住双耳D: 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装饰5.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A.冰雪消融Word 文档B.露珠的形成C.霜的形成D.冰的形成6.天气炎热,小明在吃冷饮时观察到一些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将冷饮从冰箱里拿出时,感觉到“粘”手是凝固造成的B.包装盒外面的霜,是液化造成的C.打开冷饮包装纸,看到有“白气”生成是升华造成的Word 文档D.吃冷饮时感到凉爽,主要是凝华造成7.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B)A.黑板左端反光B.月食的形成C.叶子经露珠成放大的像Word 文档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8. 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8年秋季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3X15=45分)1.小海在自习课上“吼”了一声,“吼”声达到85 dB ,旁边同学的耳朵被震得嗡嗡响,关于他的“吼”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吼”声属于超声波B .“吼”声传递了能量C .“吼”声属于噪声D .85分贝说明“吼”声响度大2.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 振幅 B. 响度 C. 音调 D. 音色3.小明同学在家中用两个平面镜和纸筒制作了一个简易潜望镜,如图所示, 他把该 潜望镜放到窗户下观察窗外的物体,则观察到的物体的像是( )A.正立的虚像B.倒立的虚像C.正立的实像D.倒立的实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 )A. 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3题图) (4题图) 5.下列关于我们考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课桌质量约50kg B. 课桌高度约为0.8m C. 桌面面积约为4m 2 D. 课桌抽屉容积约为1m36.甲、乙两物体都作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甲运动的时间是乙的1/2,则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 )A. 3倍B. 1/2C. 2/3D. 3/27.幻灯机的镜头焦距为f ,用它放映时,要在屏幕上成放大的清晰的像,屏幕与镜头间的距离应该( )A. 大于2fB. 等于fC. 大于f ,小于2fD. 小于f8.如图所示,用水壶烧水,水烧开后能看到壶嘴周围有“白气”产生,其中a 、b 两位置有一处“白气”较浓。
以下关于“白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它是水蒸气,a 处较淡B.它是水蒸气,b 处较淡C.它是小水滴,a 处较浓D.它是小水滴,b 处较浓9.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 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4℃时,液体密度最小 B. 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C. 1℃时液体的密度比5℃时的小D. 由1℃升高到8℃,液体体积一直变大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所走的路径总是最短的路径B. 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物体经平面镜成等大的实像D.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11.体育课上测量学生跳远成绩时,教体育的王老师选择下列哪种尺子比较合适( ) A.分度值为1mm 的米尺 B.分度值为1cm .量程为10m 的卷尺 C.分度值为1cm ,量程为1.5m 的软尺 D.分度值为1dm ,量程为20m 的卷尺 12.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 A. 甲向南运动,乙向北运动 B. 甲、乙都向南运动C. 甲、乙都向北运动D. 甲向北运动,乙向南运动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 太阳光传播到我们眼睛不需要时间C. 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D. 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14.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在脍炙人口的《三峡》名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一)及答案

2018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
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第I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1.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B. 图乙中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C. 图丙中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 图丁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2.大象可以用我们人类听不到的“声音”交流。
关于这种“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种“声音”是电磁波B. 这种“声音”人类听不到,因此没有响度C. 每头大象发出的这种“声音”的音色相同D. 这种“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3.甲用铁锤打击一下铁管的一端,乙在另一端把耳朵贴在铁管上能听到两次击管声,这是因为( )A. 一个是原声,另一个是回声B. 入耳的错觉C. 声音沿铁管传播快,先听到;沿空气传播慢,后听到D. 人的双耳效应4.下列事件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A. 用超声波清洗眼镜B.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C.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 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叫误差B. 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C. 误差是准确值和估读值之间的差异D. 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实验方法,可以减小误差6.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 正常的成年人心脏每跳动一次约5sB. 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C. 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10sD.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7.一个声源在振动,但是,人却听不到声音,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一定是声源的振幅太小B. 一定是声音的频率过高或过低C. 一定是声源与人耳之间没有介质在传播声音D. 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8.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B. “天宫二号”相对于“天舟一号”是静止的C. “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 “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9.下列单位换算不正确的是( )A. B.C. D.1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辆汽车的路程—时间图像,对此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甲车比乙车的速度大B.乙车比甲车的运动时间长C. 甲、乙两车同时出发D.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运动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11.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 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D. “海市蜃楼”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12.下列图中所描述的现象属于放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雾绕群峰C. 秋天,霜打枝头D. 冬天,千里冰封13.如图甲所示是小飞同学测体温时体温计的一部分。
人教版2018年秋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测试题及解析

(5) 移去后面的蜡烛 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_( 选填“能”或
“不能”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所以平面镜所成的是 ________( 选填“实”或“虚” )像。
(6) 小阳同学测出某次前面高为 8cm 的蜡烛离平面镜的距离为 前面蜡烛距离为 ________cm ;接下来,他将前面蜡烛靠近平面镜 ________cm。 (不考虑蜡烛烧短 )
如图在扫一扫的过程中, 以下
A .手机内置摄像头是凸透镜
B .二维码的黑色图形可以反射光
C .二维码图形离镜头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D .扫描时,当手机发出“滴”的响声,则提示扫描成功,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的体积 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 m- V 图像,如图所示。则该液体密度是 (
参考答案
1. B 2.A 3.B 4.C
5. B 点拨:因为篮球变圆后,容积不会增大,所以当篮球变圆后,继续给它打气气体的体积不变,
但是所含的物质多了,所以气体的质量变大;又因为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而质量变大,体积不变,
所以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增大,故气体的密度增大。故选
B。
6. A 7.B 8.C
20. (1)CBDEA(2 分 ) (2)左 (1 分 )(3)26(1 分 ) 10(1 分 ) 2.6× 103(2 分 )
21.解: (1)Z72 从 16:47 到 17: 35,运行时间 t1= 48min(2 分 ),D6508 从 17:44 到 18: 23,运行时 间 t2=39min(2 分),少运行时间 t= t1-t2= 48min - 39min = 9min(1 分 );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分,共30分)”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B.潜望镜 C.凹面镜 D.平面镜)150m500mL矿泉水的质量为2g10s1.0×103kg/m3ρ= 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的是( )CT是利用了红外线,所以红外线对人体无害C.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对人体有害,所以人们应避免长时间被太阳直射D.汽车上的后视镜利用了凸面镜能扩大视野的作用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B. 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的工人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D. 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垂直照射到水平放置的镜面上,入射角等于90度B. 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实像C. 雷电发生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再听见雷声,是由于闪电近,雷声远D.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9、用体温计测得甲同学的体温为37 ℃,若没有甩过,又用它去测量乙同学和丙同学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是36.5℃和38℃,那么在测量时两次读数分别是( )A.36.5 ℃和38 ℃ B.37 ℃和38 ℃C.36.5 ℃和37 ℃ D.37 ℃和36.5℃10、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为气体跑掉了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11、下列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密封线内不要答题A C DB12、有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 )A. 密度为原来的一半B. 质量、体积、密度都不变C. 体积为原来的一半D. 质量、体积、密度都为原来的一半 1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 .用电吹风吹头发B .给墨水瓶加盖C .用地膜覆盖农田D .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14、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 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 cmB .小于10cmC .大于20cmD .在10cm 和20cm 之间15、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6、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 ______m/s ;日食、月食的形成和影子的形成一样,都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我们能从教室的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是因为光发生 反射的缘故。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C.1D.7.2018 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优质试卷A .8.下分)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一.36面1.在电话中听到熟人说话可辨别对方是谁,是靠辨别对方发出的声音的哪.音调B .音色.频率CA 一.响度D种.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2: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现)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象属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A.于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液化站在老鹰背上休憩的乌鸦不具有动能C.?老鹰能在空中飞翔主要是由于受到空气对它的浮力作用D..A.若游码没有放在零刻度处就将天平的横梁调节平衡,3用这样的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所得到数钢)(据比物体的实际质量水、不变、偏小A 、偏大B C、不能确定D 浇铸.一个人走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时4成.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A火B.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车.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C 轮B.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先不变,后变大D S.发出的光要使发光点S 1 5.图是远视眼成像的示意图,倒S会聚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在,下面哪种方法能达到目'地,下面哪种方法能达到目上的?的.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凸透镜A水一.在眼睛前放一块合适的凹透镜B 1图会.发光点的位置向右移C 儿.发光点的位置向上移D 变.下面哪一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6干了.小孔成像A.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桥的倒影B .早上草地上的草的叶子上有露水凝结C.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细D因此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9.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泠却液本身还要有防冻结的特性,因此汽车的冷却液应该是.无法确定.凝固点较高A B.凝固点较低DC.凝固点和纯水一样'S1210.一金属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每一块的密度和质分别是()B 、ρ/3,m/3C、ρ,mA 、ρ/3,mD、ρ,m/3 11.彩色电视机画面的颜色是用哪三种色条组成?A .红、蓝、黄B .红、绿、蓝C.红、橙、黄D.绿、紫、橙,20m/s 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羚羊奔跑的速度是12.一短跑运动员在5s 内跑完了)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A .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运动员、羚羊、汽车C .羚羊、汽车、运动员D分)分,共19 二.填空题(每空113.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过程是:发声体的产生声音,声音在的振动,这种振动通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中传播,到人耳中引起听觉神经将信号传给大脑,从而产生听觉,产生的的噪音影响附近民居的市民休息,即使将窗户关城市中的高架路的汽车流量很大,如果窗户用双层玻璃做,而且两块玻璃中间是的,可以上,噪音还是传到屋内大大减少噪声的影响。
【初二物理试题精选】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题(人教版教材全解附答案)

2018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题(人教版教材全解附
答案)
期末检测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你所在考场的温度为50 ℃B你答题所用2B铅笔的质量约8 g C你正常呼吸一次所用时间约1 minD你考试所用答题卡的宽度约30 dm
2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车的速度之比是()
A3∶1B3∶4C5∶3D4∶3
3(2018 呼和浩特中考)如图1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图2)中描述正确的是( )
图1A B C D
图2
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播能量
5不漏气的橡皮氢气球由地面上升过程中,球内气体的质量与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质量增加,密度增加B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C质量减小,密度减小D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6(2018 哈尔滨中考)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018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3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7题是单选题,每小题2分;8—10题是多选题,每小题3分,漏选得2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1.下列估测值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 .镇江市六月份平均气温约为8℃B .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C .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约为IminD .一本初中物理书的质量约为3kg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 . 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C .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 . 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3.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B .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 .光污染是因为漫反射造成的D .照相机拍照时所成的像是虚像 4.沂蒙革命老区四季分明,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下列热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A .初春,冰雪消融B .盛夏,露珠凝结C .深秋,绿叶凝霜D .严冬,雪花粉洒 5.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 ﹣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 .0﹣30s 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7题图 6题图 7题图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时烛焰在光屏 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得分评卷人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像B .光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像C .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D .该次成像规律与照相机原理相同7.检查视力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视力 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A 、2.0mB 、2.5mC 、4.5mD 、5m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改变叫运动 B.乌云遮住了太阳,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C.研究某个物体的运动时,可同时选择几个物体做参照物D.某同学站着感到没风,当他快跑时,立即感到有风迎面吹来,是以他做参照物的 9.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A B C D10.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B .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改变C .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D .铜的密度是8.9×103kg/m 3,表示体积是1m 3铜其质量为8.9×103kg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2017年5月31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2s 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2.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平直的公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且方向相同,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乙车向________运动,且v Z ______v 甲(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秋学期八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11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将答案直接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 解题过程)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基本工具是 ;某一个分子的直径约为9×10-8m = nm 。
2、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在春节晚会上被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演绎得淋漓尽致: (1)如图1所示,观众看不见领舞者身后站着的其她舞蹈者,这是因为光是 的缘故。
(2)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 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是不同的。
(填“音调”、 “音色”或“响度”)(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这是固态二氧化碳 _______时____ 热, 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而产生的效果。
(填物态变化) (4)聋哑少女听不清声音,她们是如何感知音乐节奏的?训练中,技术 人员通过加大音量,使音箱、舞台产生________,从而使靠在音箱 上或站在舞台上的聋哑少女感觉到音乐节奏的变化。
3、在下面的数字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一瓶酱油的质量约是500 ;一元人民币硬币的直径约为25.0 ____ 。
4、下列应用中,主要是这些物质的什么特性:(1)用铜做电线芯 ; (2)烧饭用的铁锅 。
5、如图2甲所示是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
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似。
如图2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被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是逐渐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摄像头。
6、如图3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静的水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度,折射角 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7、身高1.6m 的小红站在高1m 的镜子前3m 处,她与她的像之间相距________m ,当她靠近平面镜时,她的像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
8、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______形成的。
从冰箱里取出瓶装矿泉水时,常会发现瓶的外壁“出汗”,这是因为发生了_______现象。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9、质量相等、体积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则它们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小的是________,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
(已知:ρ铜>ρ铁>ρ铝)10、有一空瓶质量是15 g ,装满水后总质量是60 g ,则该瓶子容积是_____ mL ;若用此空瓶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是69 g ,则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 ㎏/m 3。
11、(1)如图4所示,作出物体AB 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 ’B ’;(2)完成如图5所示的光路图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该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2、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是 ( )A .质量B .密度C .体积D .温度13、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 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 ④远视眼镜⑤汽车观后镜 ⑥近视眼镜。
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1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A .(1)(3) B .(2)(4) C .(3)(4) D .(1)(2) 15、下面的质量最接近4.5×107㎎的是 ( )A .一只足球的质量B .一只老母鸡的质量C .一个学生的质量D .一头大象的质量16、测绘图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 ,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 ( ) A.100mm 以外 B.50mm 以内 C. 恰为50mm D.略大于50mm17、把一块体积较大的冰放在一个容器中熔化,当冰全部化成水以后,可知 ( ) A.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减少了B.变成水后质量和体积都未变化C.变成水后质量未变,体积减少了D.变成水后质量少了,体积未变18、如图6所示,MN 是凸透镜的主光轴,P 、Q 、S 是在主光轴上的三个位置,把一物点放在P 处,像成在Q 处,把物放在Q 处,凸透镜位置不变,像成在S 处,则可判断凸透镜的位置在 ( ) A .P 的左边B.PQ 之间C.QS 之间D.S 的右边19、如图7所示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由图可知,这两种物质的密度关系为 ( )考场 班级 考号 姓名图1图5F O F 乙丙甲图2图4图3图14ABCD图13A .ρA <ρB B .ρA =ρBC .ρA >ρBD .无法确定图6 三、实验题(第20题4分,第21题10分,第22题4分,第23题7分,共25分)20、如图8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 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尺不正确,正确使用的刻度尺 的读数为________cm 。
2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9,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其中A 是操作过程,B 是读数过程。
①A 图中的错误是 ②B 图中的错误是 (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水的初温如图11所示,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水沸腾时间,你觉得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12中(a)、(b )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示意图,其中图_____是水 在沸腾前的情况,当水温升至沸腾后,又观察了几分钟,然后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水停止沸腾,说明沸腾过程需要 (填“吸”或“放”)热。
2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 ”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实验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为10cm ,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
(1)实验时,首先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的是 。
(2)光源“F ”放在15cm 处,其大小如图14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上所成的像( )23、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
但他漏填了第 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15中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表。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
(2)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其表达式为:______。
四、简答与计算题(第24题6分,第25题6分,第26题9分,共21分)24、 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
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25、不用量筒,只用托盘天平(配砝码),你能不能称量出100mL 的酒精?( 酒精=0.8×103kg/m 3)26、 “十·一”黄金周,征征和妈妈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16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44.4g ,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杯子中,从杯子中溢出水的质量是14.8g 。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59g ,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图8图12图1130 40℃ 图10图9m/㎏BA图7 V/m 3图15图162012秋学期八年级物理学科期末考试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11题4分)1.刻度尺,托盘天平,90 ;2.1)沿直线传播2)音色3)升华吸液化4)振动;3.g(或克),mm(或毫米) 4. 铜是导体,铁是热的不良导体;5.凸,照相机,远离;6.120,小于;7.6,不变;8.凝华,液化;9.铝球,铜球;10.45,1.2×103;11.略三、解答题:(每空2分)20. B 2.21(或2.22 , 2.23)21.(1) ①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②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读数(2) 用热水加热(或用少量的水或加盖子加热)(3)b ②吸22(1)使像成在光屏中央(2) D23.78,10,7.80;⑴①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②不同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③同种物质,其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④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不相等。
(答对即可)⑵ρ=m/V(或m=ρ·V,V=m/ρ)四、计算题24、(1)与冷空气相遇,降低了暖湿气流的温度,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才会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3分(2)天空中必须有暖湿气流(或大量的水蒸气);干冰的作用是: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暖湿气流的温度降低。
降低了暖湿气流的温度,暖湿气流中的水蒸气才会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
3分25.能 2分酒精的体积V=100mL=100 cm3酒精的质量m=ρV=0.8g/cm3×100 cm3=80g即只需用托盘天平称量出80g的酒精即可。
4分26.解:⑴V盖=V水=m水/ρ水=14.8g/(1.0g/cm3)=14.8cm3 3分ρ壶=m盖/V盖=44.4g/14.8cm3=3.0g/cm3(或3.0×103kg/m3) 3分⑵V壶=m壶/ρ泥=159g/(3.0g/cm3)=53cm3(或5.3×10-5m3)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