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合集下载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使动用法(一)不及物动词使动: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词。

结构:A+动词+B,译法:A使B施行动作。

例句:A.1. 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吃惊。

2. 焉用亡郑以陪邻。

亡:使……灭亡。

3. 阙秦以利晋。

阙:使……(土地)亏损。

4.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

5. 既来之,则安之。

来:使……来。

6. 可烧而走之。

走:使……跑。

7. 止血灵。

止:使……停止。

1. (沛公)从百余骑。

从:zòng使……跟随。

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食:sì使……吃。

见:xiàn使……现。

3. 中国队大败美国队。

败:使……打败仗。

4. 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华之杀羊食七》惊心动魄:生死肉骨:滴水穿石:惊世骇俗:惊天动地:山有小口,才通人:(二)形容词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例句:1. 富国强兵:2. 强兵足食:3. 丰衣足食:丰、足:使……丰足。

4. 安邦定国:安、定:使……安定。

5. 无案牍之劳形:劳:使……劳累。

6. 良药苦口利于病:苦:使……苦。

7.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怀:使……怀念。

安老怀少:安:使……安逸。

8.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尊:使……尊贵。

9.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稳固。

10.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使……受苦、受累、受穷。

(三)名词使动用法:(少见)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

例:A.1. 汗牛充栋汗:使……出汗。

2. 汗马功劳3. 生死肉骨肉:使……长肉。

4.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wàng,使……做王。

B.1. 齐威王欲将孙膑将:任命……为将。

意动用法(一)名词意动: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译:把……当做。

例:1. 幕天席地:2. 草菅人命:3. 鱼肉百姓:4. 千金一刻:5. 友风而子雨:6. 稍稍宾客其父:7. 孟尝君客我: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9.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越国以鄙远:(二)形容词意动: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 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 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 而是由宾语发出的。换而言之,即此 时宾语与谓语是主谓关系。使动用法 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或形容词 来充当的。
1.动词的使动用法 一般说来,被活用为使动的动词,多数 是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 用于使动后,后面就带有宾语。动词的使动 用法是最常见的。 例句:却匈奴七百余里 直可惊天地、泣鬼神 烛之武退秦师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 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 词则活用为使动词。
例:会盟而谋弱秦
以愚黔首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使动用法的翻译可以采用直译,译为 “让/使+宾语&在古汉语里很少见, 在形式上和一般动宾结构没什么区别,区别 只是在意义上。如果有些及物动词读音的改 变(一般变为第四声),往往是使动用 法。 例句:序八州而朝同列 中军置酒饮(yì n)归客
2.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 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 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在古代汉语 里,名词用作使动词比较少见。 例: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与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情况是一致的,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数词的活用。

一、成语中名词的活用。

第一类: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是名词的使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使它后面的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如:报仇雪耻(“使……昭雪”)、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汗牛充栋(“使……出汗)等。

二是名词的意动用法,即成语中的名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什么看成(当成)什么的意思。

如:草菅人命(把……看作野草)。

三是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1)名词放在副词(主要是“不”)的后面而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如:不胫而走(长腿),不翼而飞(长翅膀),不稂不莠(长狼尾草、长狗尾草),密云不雨(下雨),不毛之地(长草木),不情之请(近人情),莫名其妙(说出),华而不实(结果实),不衫不履(穿上衣、穿鞋子),先礼后兵(讲礼貌、用兵)等。

(2)两个名词形成主谓或动宾结构时,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尽力实行),心猿意马(心如猿猴跳跃、意如快马奔驰),一诺千金(一个许诺下来就价值千金);洞烛其(照亮),计日程功(计量、考核),韩信将兵(带领),平步青云(行走,这里指走上)等。

第二类:名词活用作状语。

1、时间名词作状语。

A、日、月、年等用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经常性。

可译为“日日(每日)”、“月月(每月)”、“年年(每年)”。

例如:日理万机、日新月异。

B、日、月放在表变化的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可译为“一天天地”。

如:日积月累、蒸蒸日上。

C、“朝”“暮”“晨”“夕”等时间名词用在动词前,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朝不虑夕、朝闻夕改。

2、普通名词作状语。

A、表示方位和处所。

如: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外面);筑室道(在路上)谋;虎口余生(虎口里);金榜题名(金榜上);风餐露宿;风雨飘摇;管窥蠡测(从竹管孔里);道不拾遗等。

B、表示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时,后面的宾语有时可 以省略,但从特定的上下文关系,可以补足宾 语。 《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 不服而不能来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操军方连船舰, 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也可用作使动,但比较少见。及物动 词本来就可以带宾语,在结构形式上与使动用法 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所表达的意义不 同。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 活用。 《左传· 宣公二年》:“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汉书· 苏武传》:“单于愈益欲降武。” 《左传· 宣公二年》:“将战,华元杀羊食士。” 《论语· 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有些使动用法通过改变读音和本义加以区别。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 尽心上》
人的认识 变化者:
主语
人的行动 变化者:
意 动 用 法 使 动 用 法
工师得大木,则王 喜……匠人斫而小之,
则王怒。
《孟子· 梁惠王下》
宾语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宾语所 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 状态,具有“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状”的意思。 1《战国策· 齐策》:“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 具。” 2《战国策· 齐策》:“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 我也。” 3《老子》:“……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代词,指代“夫人”,可译为:她。 夫人之:是名词“夫人”加指代“之”构成名词 活用的意动述宾短语,用“意动用法”解读,其语序 可理解为:称之为夫人。可翻译 为:称她为夫人。
4《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今我在也,而人 皆藉(践踏、蹂躏)吾弟;令我百年后,皆鱼肉之 矣。” 5韩愈《师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 乎吾,吾从而师之。” 6苏轼《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 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 以相属。” 7王安石《伤仲永》:“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 父。”

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中的使动用法

词类活用一、使动用法:1.概念: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的用法。

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用为使动词,表示"使......"的意思。

例如:(1)其风流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黄州快哉亭记》)(2)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2.思考:根据下列例子,思考实词使动用法有几种类型?(1)变化倏忽,动.心骇.目。

(2)闻.寡人之耳者,受上赏。

(3)春风又绿.江南岸。

(4)可以富安..天下。

(5)荣.于身后。

《五人墓碑记》3.常见类型:(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例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来之。

(《季氏将伐颛臾》忧患思虑劳吾心于内。

(《六一居士传》)动词的动作是由宾语发出(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例如:忧劳可以兴国。

(《伶官传序》)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触龙说赵太后》)形容词所描述的性质和状态是宾语所具有的。

(3)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宾语成为某种人或事物。

例如:舍相如广成传。

(《廉颇蔺相如传》)名词所描述的动作属性或身份是宾语所具有的。

二、意动用法:1.概念: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以之为何”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宾语当作怎样。

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是存于意念的想法或看法,客观上不一定如此。

一般可译为“认为......”“以......为......”等。

2.常见类型:(1)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宾语当成某种人或事物,例如: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前赤壁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②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伤仲永》)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是动宾结构,意为“以宾客之礼待其父”。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状态,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

古汉语使动用法举例分析

古汉语使动用法举例分析

使动用法举例分析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使之怎么样”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

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

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

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掌握使动用法对学习文言文帮助很大。

文言文的使动用法有四种形式,分别为动词、形容词、名词还有数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的活用只有一种,就是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例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前后的“来”都是谓语动词,而这个动作并不是主语(“有国有家者”)所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远人”)施行“来”的行为。

即“使……来”的意思。

这就是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的含义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使动用法的句子从理论上说必须有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不出现,但是可以补出。

例2:“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这句承接上文“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还是使动用法,只是省略了宾语而已。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经常可以活用作使动。

由于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而使动用法一般都应该有宾语(除非省略)。

因此,可以根据不及物动词后面出现宾语这个现象判断其活用。

例3:“止子路宿。

”——“止”是留止的意思,本是不及物动词。

在这句里带上了宾语“子路”,意思是使子路留止。

——“活”本是不及物动词,这里带上了宾语“之”(指代项伯),也是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救活他)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本来就带有宾语,因此我们不能依据有没有宾语来判别其活用与否。

但是,由于使动用法的特点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因此上下文文意经常可以提示我们有效地辨别其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

成语中的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古代汉语名词用作动词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在成语中同样保留,如:能文能武、门可罗雀、人皆可夫2.名词用作状语这里所讨论的用作状语的名词,是指普通名词来说的,普通名词用作状语,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对人的态度,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1)表示比喻这是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的行动特征,来描绘动词所表示的行动的方式或状态,例如:虎居龙潭、狼吞虎咽、烟消云散、风驰电掣、狼心狗肺、龙争虎斗、花容月貌、土崩瓦解等等此类成语中的名词可翻译为“像……一样”。

(2)表示处所或工具,如:东张西望、道听途说、风餐露宿、南征北战、拳打脚踢3.名词的使动用法上面我们已经叙述过名词用如一般动词的情况,名词偶然也用如使动,如:深根固蒂,“深”和“固”均用作使动。

4.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如意动,意思是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成这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物。

如:鱼肉百姓、草菅人命、幕天席地(二)动词的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顾名思义,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施行这个动作。

在古汉语中,这种情况很多,成语中也较多,如:飞沙走石、惊天动地、打草惊蛇、破釜沉舟、沉鱼落雁、兴风作浪(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用作使动,即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如:富国强兵、厚古薄今、精兵简政2.形容词用作意动所谓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不是说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这种性质或状态,如:自高自大、重男轻女、不远万里、目空一切、兵贵神速、安贫乐道、重理轻文。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

解析 : 是余音使潜蛟与嫠妇舞、泣。 意为“使----起舞”“使—哭泣”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解析:“亡”的是秦族,秦族不会主动灭亡自己, 是并起的山东豪俊使秦族灭亡。 意为“使---灭亡”
4、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解析:是江东父老使我为王。 意为“使---成为王”
5、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产生某种动作行为。
成语解析使动用法 1、汗牛充栋 解析:书太多,使牛累的出汗。意为 “使----出汗”
2、闭月羞花,沉鱼落雁
解析:是美人的容貌使月躲进云里, 使花羞惭,使鱼沉入水底,使雁落下 沙州。
3、飞沙走石
解析:是风使沙粒飞起,使石滚动
使动用法典例分析
故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解析:是上天使心志、筋骨、体肤苦、劳、饿。 意思分别是“使---受苦”“使----劳累” “使----饥饿”
使动用法
1、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 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 生”,遂恶之。
解析 :是庄公使姜氏受了惊吓。 意为“使----受了惊吓”
2、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是臣使他活,意为“使----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成语中的使动用法
汗牛充栋——汗:名词作使动词,使牛累得出汗。

例“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袁枚《黄生借书说》)
生死肉骨——肉:名词作使动词,使长肉。

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复生。

例“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闭月羞花——闭、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躲藏,使羞惭。

例“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 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元
沉鱼落雁——沉、落: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沉入水底,使降落沙洲。

例“他二人长的一个是沉鱼落雁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飞沙走石——飞、走:动词的使动用法。

飞,使飞扬;走,使滚动。

例“苍梧、南海,岁有风瘴气之害,风则折木,飞沙转石,气则雾郁,飞鸟不经。

”(《三国志•吴志•陆凯传》)
既来之,则安之——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来。

安:形容词作使动词,使之安定。

例“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威武不屈——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之屈服。

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悦近来远——悦: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悦服。

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归。

例“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

”(《韩非子•难三》)
一鸣惊人——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震惊。

例“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安邦定国——安、定: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安定、巩固。

例“我本是安邦定国李存孝,今日个太平不用旧将军。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
大快人心——快: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痛快。

例“若果有激浊扬清之当道,则乘是狱之起,并其监生而黜之,是为大快人心者矣。

”(清•全祖望《移诘宁守魏某帖子》)
殚精竭虑——殚、竭:形容词作使动词,使耗尽、用尽。

例“于是居肆子弟皆踊跃登来,殚精竭虑,以求推陈出新之法。

”(清•杨宜治《俄程日记》卷下)
丰衣足食——丰、足:形容词作使动词,使丰富、充足。

例“堂头官人,丰衣足食,所住无不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五)
富国强兵——富、强: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富足、强大。

例“故治国者,其专力也,以富国强兵也。

”(《商君书•壹言》)
光宗耀祖——光、耀: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光彩、荣耀。

例“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3回)
洁身自好——洁:形容词作使动词,使纯洁。

例“归洁其身而已矣。

”(《孟子•万章上》)
劳师袭远——劳: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劳累、疲劳。

例“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强干弱枝——强、弱: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树干强壮,使枝叶柔弱。

例“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也,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
矣。

”(《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
赏心悦目——悦: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愉快。

例“两人到山脚下一看,只见新叶嫩碧,土地金黄,野草开着些红红白白的小花,真是连看看也赏心悦目。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
深根固本——深、固:形容词作使动词,使深、固。

例“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权不外授,威不下黩,所以杜其萌际,深根固本,传之百世。

”(《晋书•文苑传•伏滔》)
完璧归赵——完:形容词作使动词,使完好。

例“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
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惊天动地
惊天地,泣鬼神
古诗词中使动用法
春风又绿江南岸”( 王安石《泊船瓜洲》),一个“绿”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得别开生面,既形象又凝练地描绘了一年一度、春到江南的盎然生机。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北宋?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一个悦字,既是鸟悦,也是诗人见到青山欢鸟后的那种愉悦心情的写照.;一个空字,是说潭水涤除了尘世的杂念,使人心空明。

两字都是使动用法,其效果是让所描绘的情景更加生动传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溅”和“惊”都是使动词:繁花使人泪溅,鸣鸟使人心惊。

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欢笑愉快;而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使人听此凋朱颜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


为动用法
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
(1)夫人将启之----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出自《触龙说赵太后》
(2)等死,死国可乎,----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 出自《陈涉世家》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出自《病梅馆记》
(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出自《阿房宫赋》
(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

丧,为……治丧《史记滑稽列传》
(7)文嬴请三帅。

请三帅:替三帅请求《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

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 《左传?成公二年》
(9)广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

脉,为……诊脉《三国志?华佗传》
(10)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

死名:为了名而死。

死利:为了利而死。

《庄子?骈拇》
(11)君子死知己。

死,为……而死陶渊明《咏荆柯》
(12)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1980年高考语文试题) “履我”:给我穿上(鞋子)。

为取履:替(他)取了鞋。

履之:替他穿上(鞋子)。

(分析:句中的“履我”“履之”和“为取履”交错使用,结构相同,用法也相同。

)
(13)《蜀道难》:猿猱欲度愁攀援 (愁:为动用法,译为“为……发愁”)
(13)柳宗元《辩鹖冠子》:贪夫殉财(殉财:为财而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