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料与爆料的用法差异

合集下载

易错词语辨析

易错词语辨析

易错词语辨析●颁布公布●颁布:一般用于法令、条律等,用于比较郑重的场合如:~法令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一般使用范围较广,如~新宪法食堂的帐目每月~一次●包含包涵●包含:里面含有包涵:请人原谅如:请多~●保障保证●保障1)保护(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不受侵害。

如~安全~权利。

保证:担保,担保做到●报复抱负●报复:打击批评自己或损害自己利益的人抱负:远大的志向抱怨报怨抱怨:指因不满而埋怨,如: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抱怨别人。

报怨指对所有怨恨的人做出反应,现在不常用,常见的似乎只有成语“以德报怨”。

●暴发爆发●暴发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

这一点与爆发不会混淆。

第二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的、具体的现象或事物发作。

爆发作“忽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忽然发作或发生。

如:爆发力、爆发战争等。

另外,“爆发”还可特指火山爆发。

本义本意本义: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比喻义相对。

本意:心里本来的想法、目的。

●必须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定要,或用于加强命令语气,一般作状语,后面往往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学习必须刻苦钻研;“必需”意为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相当于一个形容词,一般用于修饰名词,作定语,如:煤铁等是发展工来所必需的原料。

●变换变幻●变幻意为不规则的改变,即变换的方式或内容很不固定,如:风云变幻、变幻莫测。

变换意为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其过程或结果一般是具体的,甚至是可以看见的,如:变换位置,变换手法。

●辨别鉴别●辨别:辨识区别。

鉴别:分析比较,鉴定识别。

如:~古画,~矿石●辨正辨证●辩证辨正:辨明是非,纠正谬误。

如“辨正发音”,可写作“辩正”。

辨证:辨析考证,如“经学者多方辨证”。

亦为中医术语,“辨证医治”。

辩证:哲学术语,如“辩证唯物主义”。

亦同“辨证”第一义。

●表扬表彰●表扬: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表彰:表扬伟大功绩、壮烈事迹。

高考近义词辨析

高考近义词辨析

1.爱恋:接恋人、故土等。

爱怜:后接晚辈、小动物等。

2.颁布:公布或者发布(法令、条例)。

发布:上级对下级发布或者授予奖项等。

3.包含:里面含有。

包涵:客套话,请求原谅。

饱含:充分具有。

4.抱怨:诉说心中的不满。

报怨:报复仇怨。

5.爆发:侧重猛烈性,多用于火山、重大事件等。

(从一个点往外延伸)暴发:侧重突发性。

如洪水、传染病等。

6.必须:副词,只能作状语,修饰动词。

必需:一定需要。

动词。

7.变换:具体事物。

变幻:抽象事物。

如风云变幻。

8.不齿:轻视,瞧不起。

不耻:不以为耻,不要脸。

9.猖狂:用于人的行为。

猖獗:不限于人。

10.场所:提供活动的处所、地方。

场合:一定时间、地点、人员等构成的某种环境。

后者包含前者。

11.呈现:具体的事物显露出。

浮现:抽象的事物。

如往事、感情等。

12.充足:数量多。

充实:内容丰富。

13.传诵:诵读(诗文)。

传颂:歌颂(事迹)。

14.纯朴:指人纯真,生活朴素。

淳朴:性格、风俗等醇厚朴实。

15.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

窜改:改动文字。

16.诞生:动词,指人出生。

诞辰:名词。

生日。

17.淡泊:不追求名利。

淡薄:关系或印象冷淡。

18.定金:具有法律效率,一般不退。

订金:不具有法律效率,可以退。

19.督促:监督催促。

敦促:催促。

20.遏制:极力制止或控制。

遏止:极力阻止。

21.法制:名词,法令制度。

法治:以法治理。

区别“人治”。

22.反应:名词。

反映:动词。

23.分辨:用眼睛区分。

分辩:用语言辩解。

24.伏法:被枪决。

服法:服从法律或者药物的吃法。

25.抚养:长辈对晚辈。

扶养:平辈或者晚辈对长辈。

26.搁浅:船只进入浅滩。

搁置:放置起来,停止进行。

27.工夫:时间。

功夫:武术本领。

28.沟通:褒义。

贬义:贬义。

29.故居:名人。

旧居:也可用于一般人。

30.贯穿:具体的事物。

贯串:抽象的。

31.灌注:把液体灌进某个地方。

也比喻心血、精力集中投入到某事业。

贯注:精神、精力等集中。

32.国事:国家的事物性事情。

英语口语:“爆料,报料”用英语怎么说

英语口语:“爆料,报料”用英语怎么说

英语口语:“爆料,报料”用英语怎么说我们对英语“新知”的获得,我喜欢主张的学习方式,是应该基于首先有英语体验的基础上。

我们不赞成那种总是在没有任何英语体验为先的前提下直接用中文某某英语怎么说告诉你英语答案,有的人直接从中文里得到答案还算好,但一到英语体验中去读英语心里就发怵。

我们不反对适当用绕开英语体验的“某某某用英语怎么说?”的方式“学”英语。

这样做一开始你没有错。

有错的是你永远都是这么做。

我们先看英语,再解决“爆料用英语怎么说?”问题:1. An unidentified assailant attacked the two men in their 20s before fleeing on foo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Keller Street parking garage, leaving a trail of blood, Lt. Tim Lyons said. Police tracked the blood drops up Telephone Alley to Washington Street and into the garage, where the trail stopped, Lyons said.A tipster reported hearing a car drive away at a “high rate of speed” around the time of the incident, Lyons said. Descriptions of the suspect and a potentially associated vehicle were not available.读到A tipster reported hearing a car时,你从英语体验中知道了:哦,原来tipster就是我们中文的“爆料,报料”的意思。

行政公文常用词语解释

行政公文常用词语解释

行政公文常用词语释义A【案卷】就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分类保存以备查考的文件。

【按期】、【按时】都是依照规定期限或时限的意思。

【按语】就是发文单位批转的或转发的公务文书所做的说明或提示。

B【颁布】就是公布、多用于公布重要的法律、规定、条例、命令等。

【颁发】就是“发布”或“授予”的意思,多用于领导机关发布重要文件或向有关单位或人员授奖。

【报请】就是“用书面报告请示”,多用于将某一事项向上级领导机关报告,并请求批复时。

【报经】就是上报并已经过的意思。

【备案】就是向主管机关报告事由存案以备查考。

【比照】就是按照已有的同一类型的作法或同一范畴的制度对比处理。

【不日】就是“不久、不几天”的意思。

【不宜】就是不适宜。

【不予】就是不准或不给的意思。

C【参照】就是参考并仿照的意思。

【参酌】就是参考实际情况,加以斟酌。

【草拟】就是指文件的起草撰拟。

【查收】就是检查后收下。

【查照】就是提请对方注意文件内容或按照文件内容办事。

【查复】就是核查后作出答复。

【呈报】就是用公文报告上级。

【呈请】就是用公文请求或请求。

【承蒙】就是" 受到" 的雅语。

【此复】就是这样答复的意思,多用于批复或函复的结尾处。

【此令】就是这样命令的意思,多用于命令的结尾处。

【存查】就是保存起来,以备查考。

【存档】就是把已经处理完毕的公文、资料归人档案,留供以后查考。

D【当否】就是是不是恰当合适。

【当即】就是当时、立即的意思。

【度】是量词,表示“次”的意思,如“一度”、“再度”等。

E【讹误】就是指文字上的错误。

F【发布】就是宣布(命令、指示等)。

【凡】就是“凡是”的意思。

【反之】就是与此相反的意思。

【复核】就是复查核对的意思。

【附件】就是指随同主要文件一同制定的文件,是随同主要文件发出的有关文件或物品。

G【该】为第三人称,就是指上文说过的人或事。

【概】在公文中有两种解释:(1) 就是大略、大概的意思。

(2) 就是“一律”的意思。

2017陕西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备考知识点: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2017陕西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备考知识点: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易混淆词语辨析在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中属于必考题型。

现将2017陕西事业单位考试言语理解备考知识点:易混淆词语辨析(一)详情公布如下
易混淆词语辨析(一)
易混淆词语辨析又称为同义词辨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经常以逻辑填空的形式出现,且占比较重,因此本文选取十组极易混淆的词进行比较。

1.【篡改·窜改】
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

“窜改”指改动文件、书籍、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不含贬义,如“抄写文件要细心,不要随意窜改”。

“篡改”指把正确的东西强行或暗中改为不正确的东西,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如“他们肆意篡改历史”。

2.【牟取·谋取】
“牟取”指获取名利,贬义词。

而“谋取”指的是设法取得,一般用于褒义。

3.【捉摸·琢磨】
“捉摸”指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的意思。

而“琢磨”指①雕刻和打磨(玉石);
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例:老张的话我琢磨了很久。

4.【法制·法治】
“法制”指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建立的规章制度,名词,如“我们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的民主和法制”。

“法治”可以指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百姓,处理国事;可以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动词,如“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

5.【废除·废黜】
二者都有取消的意思,但取消的对象不同。

“废除”指取消、废止法令、制度、条约等,如“废除不平等条约”。

“废黜”指罢免、革除官职,现多指取消王位或废除特权地位,如“废黜职务”。

爆料制度

爆料制度

医院新闻爆料制度补充规定
1、投稿爆料经审核无异议,具有真实性、可看性、突发性。

新闻爆料可为医院建设、医院文化、新设备技术开展、好人好事等等。

2、爆料方式:
(1)新闻热线电话:……
(2)手机短信在线爆料:……
(3)登陆内网—办公交流,选择相应的版块进行发帖报料,必须是原创首发,转载无效。

(4)同一新闻线索多人报料的,以最先登记报料为准。

报料人须提供姓名、科室、移动电话等身份确认信息,以便认证办理稿酬支付手续。

3、投稿者可自愿参加医院新闻爆料员,新闻爆料员可参加医院爆料投稿季度评比,评比出前三名将有额外奖励。

4、凡向文化中心报料并被采用的,可作为同级别稿件的一半来计算,按季度结算。

5、此规定于2014年9月9日起实行。

只要是身边的新鲜事、稀奇事、不平事、感人事、突发事……有价值的任何新闻线索都可以通过以上途径告诉我们,请尽可能详细告知事件发生时间、地点、当事人等相关概况,新闻线索要真实、客观,不得捏造。

初中语文常见词语辨析(带示例)

初中语文常见词语辨析(带示例)

1 [哀怜•爱怜•爱恋]三者读音大致相同,但意义和用法不同。

“哀怜”指对别人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如“中华民族有哀怜弱者的传统”。

“爱怜”指十分疼爱,多用于子女,如“爱怜子女”。

“爱恋”指热爱而难以分离,多用于男女之间,如“二十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爱恋着”。

2 [爱护爱惜]爱护有精心保护,不使受到损坏或镀害的意思;爱惜指不浪费,不糟蹋。

前者既可指人,又可指物;后者则仅指物或抽象事物,如“时间”。

3 [安闲安适]安闲重在“闲”——心中无所牵挂;安适重在“适”——舒适,惬意。

4 [安置安顿安排]“安置”重在于“置”,使工作、生活、物品等有适当的位置,或指人或物的处置各得其所,又指安置亲属、行李、灾民等;“安顿”着重在于“顿”,妥当安排使有着落。

“安排”着重于“排”,分轻重缓急,先后主次,有条不紊地处置人或事物,多指人事、任务等的处理。

5 [按语•暗语]相同点:二者都与语言有关。

不同点:“按语”也写作“案语”,指作者、编者对有关文章、词句所做的说明、提示或考证。

如“这个文段,编者特地加了按语”;“暗语”指彼此约定的秘密话,如“这些话纯是暗语,别人根本听不懂”。

6 [暗淡•黯淡]二者都指不明朗。

不同的是:“暗淡”指光色昏暗,不光明,不鲜艳,如“光线暗淡”;“黯淡”①指心理暗淡,如“心情黯淡”;②同“暗淡”。

7 [翱翔•遨游]二者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遨游”指漫游,游历。

如“自由翱翔”,“遨游太空”。

8 [懊悔懊恼]懊悔重在“悔”——后悔,更多的是“责己”;懊恼重在“恼”——烦恼,更多的是“怨天尤人”。

B9 [把持操纵]把持是独占、独揽的意思,往往是公开性的活动;操纵是支配、控制的意思,多是幕后行为。

10 [颁布颁发]“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

11 [包括包罗包含包涵]“包括”可指具体事物,又可指抽象事物,如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道德等思想观点。

新闻发稿中的易错字词

新闻发稿中的易错字词

新闻发稿中的易错字词A1."安装"不要写成"按装"。

2."安详"不要写作"安祥"。

3."艾滋病"不要写成"爱滋病"。

4."黯然"不要写作"暗然"。

B5."按部就班"不要写作"按步就班","按部就班"的"部"指门类。

"三部曲"不要写作"三步曲","三部曲"的"部"指部分。

6.在表达埋怨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要把"抱怨"写成"报怨"。

7."报道"与"报导"读音不同,提倡用"报道"。

8."爆发"与"暴发"。

"爆发"指因爆炸而发生,如"火山爆发";"暴发"指突然发作,多用于山洪、大水、疾病等。

非典作为一种急性流行病,应用"暴发"。

另,在用于社会事物时,"爆发"指像爆炸一样突然发生,多用于抽象事物,如革命、起义、运动等,又用于表示力量、情绪等。

"暴发"也指突然得势或发财,多含贬义。

9."辨"与"辩"。

凡与区别、辨别、分辨有关的,用"辨"不用"辩";凡与言辞、辩论、辩解有关的,用"辩"。

如"分辩率"应为"分辨率";"被告辨护律师"应为"被告辩护律师"。

"辨明"与"辩明"、"辨证"与"辩证"等含义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如"辨明是非"是指辨别清楚是与非;"辩明事理"是指辩论清楚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料"与"爆料"的用法差异
作者:邹雪, 杨文全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成都,610064
刊名:
语言文字应用
英文刊名:APPLIED LINGUISTICS
年,卷(期):2004,(2)
被引用次数:2次
1.贾彦德汉语语义学 1992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 1998
3.《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 1991
4.本杰明·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和现实 200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部现代汉语词典 2002
6.复旦大学.京都外国语大学汉语方言大辞典 1999
7.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 2001
1.期刊论文赵燕华"报料"的语义弹性及"爆料"-修辞学习2007(6)
"报料"和"爆料"在语义及语法性质上的一系列发展变化表明:缩略是表达新事物或新现象的一个重要构词手段,但缩略只是词语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不是终点.
2.期刊论文爱普 报料 爆料 达福 德福 思培 托普 托业 有料 kidnap packing and cracking paracopyright
para-copyright presidentialness seabiscuit straight supremacist straight supremacy-辞书研究2004(6)
3.期刊论文胡春阳(1)报料的缘起和价值-新闻爱好者2004(4)
所谓"报料",是指非专职新闻人员有意识地追寻或偶然发现新闻线索并主动提供给媒体,媒体给予一定报酬的行为,提供线索的人被称为"报料人"或"线人".这种现象早已有之,无论西方著名记者还是中国早期知名记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新闻资源,新中国的通讯员制度也可谓它的前身.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前几年首先为广东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等地的媒体推波助澜.央视的"焦点访谈"是较早受惠于报料的栏目,在其播出早期,担忧新闻源不足,公布了栏目电话和记者的传呼号,结果挖掘出大量有重大价值的新闻.
4.期刊论文陈力峰.王际凯亦喜亦忧的"新闻线人"-青年记者2007(10)
"新闻线人"又称"新闻报料人",有学者把"新闻线人"定义为"通过提供新闻线索而从新闻媒体获得报酬的人".在我国,"报料"最早兴盛于香港,称为"爆料",这一词在内地首先为广东媒体效仿,并很快为北京、上海、南京、长沙、成都、深圳、武汉等地的媒体接受.
1.赵燕华"报料"的语义弹性及"爆料"[期刊论文]-修辞学习 2007(6)
2.赵燕华"报料"的语义弹性及"爆料"[期刊论文]-修辞学习 2007(6)
本文链接:/Periodical_yywzyy200402019.aspx
授权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wflsxbt),授权号:4909aebd-064f-4e8b-bca2-9e8b012e8d37
下载时间:2011年2月1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