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诊及手诊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知识精华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知识精华一、看眼诊病——眼部五轮看五脏,常见的方法在这里二、看背诊病——常见的方法都在这里了!三、看手诊病——手诊辨病症,从手掌看全身,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中医治疗疾病,一般会根据病人身上的气色变化以及舌苔等方面,初步判断病情。
不过,还有这几种,看眼、看背,看手,诊病的方法,大家可能以前听说得很少,对于感兴趣的朋友们来说,这将是一个巨大的福利,建议收藏起来!下面我为你解密!这些诊病常见的方法都在这里了!一、看眼诊病——眼部五轮看五脏眼睛与脏腑不少人熟悉中医的“肝开窍于目”之说,知道眼睛和肝脏有一定的联系。
但是,对于眼睛和其他脏腑间的关系也许不一定清楚。
其实,不只是“肝开窍于目”,在经络、气血等方面,人体五脏六腑和眼睛之间都有着密切的甚至可以说是微妙的对应关系。
“脏之病必现于眼,眼之有证乃脏之不平所至”。
从中医的整体观点来说,眼疾在一定程度上是体内脏腑功能失调的反映。
中医将眼睛大体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五个部份。
(一)正常现象:脾胃消化吸收与运化的功能正常则眼睑色黄丰润而有光泽。
(二)病理现象:1) 眼睑下垂、眼睫无力。
多中气不足。
2) 目乏,多脾虚夹风。
3) 眼睑非炎性浮肿,多脾虚夹湿。
4) 眼睑红肿硬,多脾胃积热。
5) 眼睑湿烂、痒痛,多脾有风湿热。
6) 睑结膜乳头、滤泡增生,多脾胃湿热有瘀。
7) 睑结膜颜色变淡,多脾虚血少。
脾主肌肉,外感风热毒邪或过食辛辣灸煿(即指葱蒜辣椒等有刺激性及油腻煎爆性食品),使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壅集胞睑,会引起针眼,即“麦粒肿”。
脾胃湿热与痰湿混结,阻塞经络,会致胞生痰核,现代称“霰粒肿”。
脾虚气陷,肌肉萎软,可以引起胞睑下垂。
脾虚生风,可造成胞睑振跳、阵阵发作(偶有发作不属病态),俗称“眼皮跳”。
二、看背诊病——常见的方法都在这里背诊七大方法1.体雕目测法(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面诊手诊教学

12、小肠:颧骨下 方至鼻头下端大U 字平行处,偏内侧 小U字处代表小肠。 反射区域在颧骨下 方偏内侧部位。若 此部位有红血丝、 青春痘、斑、痣或 痦子,证明小肠吸 收功能不好,一般 人会瘦弱。
13、大肠:颧骨下方至 鼻头下端大U字平行处, 偏外侧代表大肠。反射 区域在颧骨下方偏外侧 部位。若此部位有红血 丝、青春痘、斑、痣、 痦子,说明此人大肠排 泄功能失调,一般会大 便干燥、便秘或便溏, 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状的 斑,证明此人是便秘或 痔疮。鼻根下部线和外 眼角下垂线交点处是直 肠反射区,此处有斑是 痔疮,若此处发红或有 白点,有直肠癌变的可 能。
6、肝:两眉二分之一处靠外画圈 部分包括太阳穴,代表肝脏。肝 脏的另外一个位置是在鼻梁中断 (胆的位置在鼻梁中断两侧,所谓 肝胆相连,肝胆相照)。反射区在 两眉1/2处至太阳穴以上,额头1 /3以下的部位,及鼻梁中段 (即 鼻梁最高处)。若这两个部位发青 暗或有斑,而此人比较年轻或是 有钱的老板或是大官,可能是脂 肪肝。若这两个部位或其中一个 部位有青春痘(疙瘩),证明此 人肝火旺。若太阳穴处有斑,证 明肝功能衰弱。若鼻梁高处有斑, 还可能是肝火大,情绪不稳定、 更年期等。若这两处都有明显的 班,且脸色晦暗无华,看起来很 难看,人也比较清瘦,即说明此 人有肝病(肝炎或肝硬化)。眉 中央有痣,眼球发黄,且面色非 常黄是乙肝。
面相:婴儿的脸是洁净的,当他(她)们断 奶吃食物后才显示出心、肝、脾、胃、肾、 五脏的能力; 随着年龄越大,在脸上表现出来的状态越多。 不外乎有痘、痔、色斑、痕、纹路;一般青 少年以痘表现,一般中年人以皱纹表现,老 年人以斑表现。
面诊(一) 一、面诊图示: 面诊图表定位: 1、额头上条三分之一处为 心理压力区和心脑循环不 良区。 2、眉毛二分之一处中间向 印堂画直线以此为半径画 圆为肺区。 3、眉毛二分之一向太阳穴 画直线以此为直径画圆为 肝区。 4、两眉中间叫脑区(血脂 区) 5、两眼中间是心区。 6、左右两边眼窝为胸区。 7、整个鼻子的二分之一处 中间为肝区。
手诊与面诊(一)

手诊与面诊(一)手诊和面诊是中医学中常用的两种诊断方法。
手诊即通过手触、压、按揉等方式来诊断病情,而面诊则是通过观察患者面部的色泽、形态、表情等来诊断病情。
两种方法的应用范围不同,各具特点。
一、手诊1.手感手诊是通过整体感觉、区域手感等方面的触诊,来了解疾病的情况。
如通过触摸患者身体的不同部位,了解局部是否肿胀、疼痛、硬结等,感受身体的硬度、软度,从而推断出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2.脉信脉搏是随着心脏跳动而散播到全身的搏动,通过感受脉搏的速度、强度、节律等状况,以及不同位置的脉象,来诊断疾病。
3.按痛通过对患者疼痛部位的按揉,了解病情,发现疾病的部位与大小。
按痛也能增强对肌肉、骨骼的认识。
二、面诊1.色泽面色是由血液循环和身体状况影响而形成的,通过观察患者面部的颜色变化,可以推断出体质、寒热、痰湿、虚实等各种疾病的表现。
2.形态通过观察患者的五官、面部眉眼、唇色、舌头等形态,从面部的外部形骸来了解内脏功能是否正常。
3.表情内脏疾病会对面部表情造成影响,如病人常眨眼、嘴唇失色、愁容满面等,反应出体内的病变情况。
三、手诊与面诊的优缺点手诊和面诊各有不同的优缺点。
手诊适用于旁观者难以观察的身体内部疾病部位,如骨折、肌肉损伤等;而面诊则可推测出内部的机构和状况。
同时,手诊精确度高,触感可直接反映病情;面诊根据观察部位的不同,其指示的疾病也来自各个系统。
无论手诊还是面诊,都是中医学中常用的诊断方法,它们是中医学独特的财富,是中医学的基础知识。
然而,由于人体复杂多变,手诊和面诊也有其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对于患有严重病情的患者,还需配合现代医学检查方法,才能做出最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知识精华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知识精华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是中医诊断的三大基本方法,是中医医生通过观察患者面色、背部、手部来发现疾病的一种手段。
以下是中医面诊、背诊、手诊的知识精华:
1. 面诊:中医面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容、舌苔、眼底、口唇等进行判断,以了解患者的气血、脏腑、经络、病邪等情况。
例如,面色苍白可能是气血不足,面色黄瘦可能是脾虚湿滞等。
2. 背诊:中医背诊是通过观察患者的背部情况,如皮肤、毛发、脊柱等,了解患者的病情。
例如,背部出现红疹可能是病邪侵袭,背部出现湿疹可能是湿热内蕴。
3. 手诊:中医手诊是通过触诊患者手部,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经络气血等情况。
例如,手指发凉可能是寒邪侵袭,手掌发热可能是肝火旺盛等。
中医面诊、背诊、手诊能够帮助中医医生发现患者疾病的根源,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促进患者康复。
- 1 -。
手诊和面诊及舌诊口诀大全

《手诊口诀》手心出汗肺脾虚,指肚泛红血脂高;五指关节青筋暴,末梢循环定不好。
消化吸收看五指,指间有缝肠胃虚;指甲竖棱肝病变,指根凸起大便差。
大鱼际,有深纹,心律不齐易心慌;手腕延伸小鱼际,青筋明显会腰痛。
指甲颜色常泛白,记得补血补肾脏,右手虎口手掌面,定位肝脏快又准。
视力不好有粗纹,有了细纹筋腱差,手心颜色红青灰,胃部定是有疾患。
拇指指根纹理乱,胃部疾病早防范,左手虎口手掌面,脾脏就是好判断。
早晚按揉健身体,口气清新免疫强,女性乳腺看右手,手腕横纹摸两旁。
不平滑,有疙瘩,乳腺增生早预防,食指指甲脑血管,凸棱明显是硬化。
女性痛经和血块,中指指根青筋暴,生殖疾病最难查,男左女右记心上。
《面诊口诀》凡看病,望为先。
精气神,最重要。
脏腑位,要牢记。
多重影,应分清。
病多端,起气血。
面色青,主寒痛。
面色泽,气血充。
面色赤,定有火。
赤如妆,乃虚火。
面色黑,肝肾见。
面晄白,主虚寒。
白无华,是血虚。
面黄泽,为湿热。
面黄暗,病肝肾。
额头亮,精神爽。
额头暗,有灾殃。
眼有神,无大病。
眼无神,精气虚。
眼色红,内有火。
眼白黄,病肝胆。
虹膜缺,主脑病。
胃环大,有中毒。
黑纵线,是炎症。
黑凹陷,伤器质。
皮炎痒,虹周灰。
血管硬,白圆环。
虹膜诊,学问大。
同心圆,是关键。
多节段,排成环。
环环扣,象全身。
眼为鱼,贵明亮。
鼻光泽,无大病。
鼻色青,主寒伤。
鼻色白,主伤血。
鼻土偶,胃气绝。
鼻不正,病不轻。
鼻有痣,病陷危。
人中明,无大病。
泪堂下,宜饱满。
青黑干,主肾虚。
夜不寐,多伤神。
沟平坦,性无力。
人中疔,主胃火。
人中歪,命不长。
唇淡红,无大病。
唇色白,主伤血。
唇青紫,寒痛瘀。
面光亮,为水积。
面黄黑,脂肪肝。
耳面焦,防癌症。
面清瘦,宜小心。
如无病,必长肉。
十步外,眉目清。
无重病,必长寿。
部位明,五色清。
知色克,可万全。
《舌诊口诀》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
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手诊与面诊(1)

手诊与面诊(1)
手诊与面诊在中医理论中一向占有重要地位,两者都是中医诊断的手段之一。
下面将从手诊与面诊分别介绍其特点及应用。
一、手诊
手诊是通过手部感觉器官与病人相接触,了解病人体表的变化,即通过望、闻、问、切四诊中的望、切来确定病因和病情。
手诊的特点是便捷、灵敏和直观,通过触摸和摸索,可摸到不同的脉象、不同的反应,诊断较为直观。
手诊包括脉诊、舌诊、目诊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脉诊。
脉诊的方法包括按、推、抟、撮等,通过感觉脉搏的频率、力度、长度、宽度、深浅等变化来判断病情,以达到诊断疾病的目的。
手诊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应用于一些疾病的初步判断,包括感冒、发热、咳嗽、头痛等常见病。
二、面诊
面诊是指通过观察病人面部、口唇、齿龈、舌苔等部位的变化,来确定病因和病情的诊断方法。
面诊的特点是直观、全面、准确,通过观察外表面的变化,可以发现阳证和阴证,从而诊断疾病。
面诊应用于很多疾病的诊断,尤其是一些内科病。
如肝病、胃病、心脏病、肺病等,都有明显的面部表征。
例如,面色黄色可表肝郁,面糊浊可表湿邪,面色青紫可表心病等。
总体而言,手诊与面诊都是中医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手段。
手诊主要应
用于初步诊断,通过触摸和摸索,摸到不同的脉象和反应,判断病情
及病因。
面诊起着相当重要的补充作用,通过观察病人的面部、口唇、齿龈、舌苔等部位的变化,排除假阳、假阴,找到真正的病因和内在
关系。
两者相结合,可以完成非常精准的中医诊断。
经典面诊手诊

1、有酒窝的人容易脾虚胃寒,肝胆容易出问题。
2、脸型轮廓分明的人一般智商比较高。
3、脸上痘痘多的人胃寒,下肢血液循环不好,应少坐多运动。
4、“南人北相”或“北人南相有”的人智商高,应得到重用。
(南方人有北方人的体貌特征,北方人有南方人的体貌特征)5、腿短腰长的人多保护自己的腰。
6、头发是肾开的花,头发早白且面色发黄的人多肾虚。
7、秃顶的人一定是肾虚。
8、头发少的人性欲比较强。
9、额前有三道纹:从上到下分别是a、天纹,有天纹的人脑部血液循环有问题,会出现头晕头痛;b、人纹,人纹过深肠胃会有问题,女性有人纹多会痛经;c、地纹,有地纹的人应注意自己下肢的血液循环,如果地纹只长一边,说明容易偏瘫。
10、脑颅骨突出的人头脑发达,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脑部血液循环,多运动。
11、发不能压眉。
(留齐刘海的人注意了!!!)发压住了眉,眉毛就会倒长,人就会倒霉。
12、眉头的好坏对应呼吸系统的好坏,眉梢的好坏对应肝胆功能的好坏。
13、眉头翘起的人最近可能会有烦心事。
14、眉毛中间有痣的人,土中藏金,很会挣钱,但却存不住钱。
15、眉毛和一个人的寿命有关,眉梢主肝,眉梢好的人免疫力好;眉头主肺,代表气血。
16、额头的痘痘过多代表肩颈有问题,电脑前不宜坐太久,女生的话就是宫寒,例假时会有血块,甚至痛经。
17、两个眉毛的最佳距离是自己食指和中指加一起的宽度。
18、眉心主心脏。
眉心发暗的人,气血两虚;眉心有痣的人注意喽,不是什么美人痣哦!这代表呼吸系统有问题,容易的鼻窦炎哦~!19、眉骨很高,眉心的距离很宽的人,属于左脑思维的人,鬼点子多。
20、对于女人来说,右边眉梢到发际线的位置觉夫妻宫。
这个地方如果有痣或斑或者青筋明显,代表你的夫妻关系不会很好,也会有头晕或偏头痛的现象;而这中间的距离宽的话,说明你会晚婚。
22、同样对于女人,左边眉梢到发际线的位置叫福德宫,这里长斑长痣的话可以看出你一生会有几次桃花运甚至你会怀几次孕,并且这种人会失眠多梦,脑部血液循环有问题。
中医理论---手诊、面诊PPT演示课件

附:
➢上眼皮有痣,证明头晕。 ➢任何部位反射区有痣或痦子,证明祖上都
力差
手感热:主肾阴虚,烦躁,上火,失眠多梦,
紧张
手感湿:主肺脾两虚,容易疲倦乏力,手掌多
汗者,多是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大,精 神紧张
手感干:主脾肺两虚,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特别是糖尿病人身上
多见
13
手掌软硬
握手时,感觉对方的手粗、硬有力者,多是劳动者,身 体素质较好,俗话说:“掌硬如铁,奔波不歇。”反过来, 握手时感觉对方的手软而绵,多是脑力劳动者,所谓: “手掌如绵,闲且有钱,”但是这种人身体素质会稍微弱 些。
21
各论(五)
胸(乳):反射区域在两眼角与鼻梁之间。
若男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他胸闷气 短。若女性此部位晦暗或发青,说明她经 期时乳房胀痛。上眼皮内侧部位有痣、痦 子或闭上眼睛此部位有粉痘状的突起,说 明女性乳房有小叶增生、男性胸膜炎。若 女性眼角部位有小包,说明女性乳腺增生。
22
各论(六)
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肺
大肠
心
三焦
肾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内分泌系统 泌尿生殖系统
指甲有竖纹,易神经衰弱,常头痛 颜色发黑,较严重的多毒素,肝胆不好 有横纹,易得胃溃疡,压指甲5秒钟,血回流量慢,贫血 关节发黑,末端血液循环不够畅通
12
手感
手感冷:主脾肾阳虚,体弱怕凉,消化吸收能
4
历史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 过历代医学家的不断实践、充实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 诊断疾病经验。手纹诊病也是其中一分支。它同经络诊 法、腧穴诊法、时辰诊法及气质诊法一样,虽一般诊断 专著未载,尚未能普及于临床,但确属医诊法学之重要 内容。经过医学、生理、心理等学者们的努力,把这一 历经几千年的潜在经验逐步变成显科学。 当代著名中 医学董建华说,“欲穷临床,首重于诊。诊法之中,望 闻问切,至为重要。 观古往今来,为名医者莫不精此四 者之道。然四诊之外,又有五气六运可稽,易经八卦可 演,千般诸法,精穷奥蕴。前贤双调和孙思邈叹曰:须 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诊知识大纲一、面色1、健康的面色:红润、均衡、白里透红。
2、苍白色/发黄:微循环不好,易贫血。
Fe、Pro、Vb。
3、两颊潮红:心律不齐。
两颊仁耳团:心脏发颤。
4、发黑、发暗:便秘。
二、脸型1、鹅蛋脸:健康的脸型。
2、菱形脸:先天性体虚、脾胃虚、消化不好、睡眠不足。
蛋白质+倍立健+类。
3、瓜子脸:血压血糖偏低,有贫血现象,十二指肠小肠吸收不好(属小鸟依人型)。
多见于寒症掌,大脑思维好,不宜喝乳制品,不消化。
Vb+类+铁。
4、长型脸:肠胃不好。
男性:肝胆弱,易肝疲劳,易得丙肝。
女性:肾虚,静脉血回流。
Pro+Vb。
5、上窄下宽型:肝脏、肾脏功能弱,大脑思维不灵敏,消化系统很好。
6、国字脸:肝胆功能不协调,多见于胆囊疾病。
7、骨高:饮食及生活习惯不良。
8、额骨主:情绪不稳定,血糖不稳定。
9、胖白脸:大脑缺血,心脏胀气,气血不通畅。
胖黑脸:体内排毒不畅,女性:多为子宫问题,男性:肝脏毒素沉淀造成的血脂高。
三、皱纹1、额上有皱纹:心理压力大,排毒不好。
2、额头中间有倒人字:睡眠质量不好。
3、两眉间印堂发青、发黄、发白:哮喘病。
四、眉毛1、男性眉毛浓:睾丸酮分泌好。
2、男性眉毛稀:先天性肾虚,永久服用VE+类胡萝卜素。
3、男性眉头浓,眉尾没有:乙醇中毒,酒精肝。
4、眉峰高:胆囊不好。
五、眼睛1、眼球发黄:男性,肝脏不好;女性,胆汁分泌差。
2、眼窝凹陷:男性,肾虚,只有爆发力,没有耐力。
3、眼球发蓝、青:缺铁,血液中的红血素,凝血因子不正常。
4、眼球发求:肝脏功能有问题。
5、眼皮红肿:心脏不好。
6、眼周有脂肪粒:肝脏代谢差,不睡美容觉。
六、鼻子1、鼻头发白、发黄:肝疲劳。
2、鼻翼发青:先天性脾大。
3、鼻翼发黄:脾虚。
4、鼻尖:脾脏反射区。
明显白线在鼻翼两侧,胰腺不好(反射区)。
七、嘴唇1、薄:事业心强。
2、厚:重感情。
3、苍白色:肺脏不好。
4、发蓝、发青:中毒。
5、上嘴唇薄、下嘴唇厚:肠胃消化不好。
6、上嘴唇厚、下嘴唇薄:先天性肾虚。
八、耳朵1、内耳廊突出:腰椎有问题。
2、耳朵上方有竖纹:心脏供血不足。
3、耳垂前方有竖纹:睡眠质量不好。
4、耳鸣:动脉硬化。
5、耳朵长粉刺并且有油:心慌现象。
6、耳朵上有斜线:体内血管脆弱。
7、耳朵上发红:微循环不好。
九、印堂穴1、有一条竖纹:心脏缺血。
2、有二条竖纹:心脏往体内供血不足。
3、有三条竖纹:供血不足。
4、发青:有心悸现象。
十、头发1、健康头发:18公分,无分叉。
2、秃头、发质差、易盗汗:缺钙。
3、头发长势向前:性格较暴躁。
4、掉头屑:内分泌紊乱。
5、突然掉大把头发:微循环不好。
6、发际明显:思维敏捷,越明显越好。
手诊知识大纲中国是世界上应用手诊医学最早的国家。
1953 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制陶者的指纹,距今有6000 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纹印迹。
手诊诊病,在我国也有悠久的历史。
在商朝甲骨文就有掌纹辨病的记载。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有辩证统一的地方。
《灵枢》也有诊鱼际纹路之法及爪甲诊病法。
唐代王超《水镜图诀》就介绍过小儿指纹诊病方法。
后又经过中外历代研究者共同探索实践,使它不但可以进行预测诊治生理性疾病,还可以从心理上调节诊治疾病。
1956 年,我国制定了十指指纹分析法,并应用于临床和司法系统。
1966 年之后,我国一些医院用手纹和足纹特征来识别婴儿,使皮纹学应用于临床。
“从外知内。
”“视其外,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疾矣。
”“有诸内,必形诸外。
”“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
”“手掌信息关全身。
”这些认识,是古代医学家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凡事物的局部都相似于该事物的整体,这是全息定律的基本定则。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人,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六腑、经络沟通表里,运行气血而构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十指连心”,现代解剖学证实,手神经直接连着大脑,当脏器有病变时,就由自律神经传到大脑,然后,再通过脑脊髓神经把变化情形显示到双手上。
比如:中风前预兆,无名指麻木,向中指移动,或食指发麻;再比如:脑出血后,半身不遂之人,两手掌浮肿,呈紫红色,又冰凉,双手掌纹路也很快变浅。
现代医学认为:疾病刺激会通过神经系统传进大脑,再通过脊髓神经反映在手上,手掌皮肤比其他处皮肤有更为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及各种神经末梢。
所以,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及遗传等其他因素,也自然会在手掌上反映出来过去和未来的健康信息。
古代医学家曾指出“面诊不如体诊,体诊不如骨诊,骨诊不如手诊”2002 年五月,为使手诊医学科学化、系统化并用于临床,国家教育部获得了“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将手诊医学研究列入了国家课题。
手诊原理人的双手上有十二条正经脉的86 个经穴和224 个奇穴,手部集中了与体内所有器官均有关系的穴位。
手掌联结着人体的前部、手背联结着人体的后部各种器官,因此身体内部有无异常都可由经、穴传递给手的各部位。
疾病的信号更会通过神经、血管和经络反应到指掌的不同部位上来,而指掌的某种部位的形态改变,其中特异性和规律性的改变,就是望手诊病的依据。
掌色与内脏的关系白色——病在肺,手掌颜色苍白或萎黄而失去荣华色泽大多是贫血,手掌呈青白色提示可能是瘀血。
黑色——病在肾脏和肾上腺(副肾)。
紫色——病在循环系统以及呼吸困难、缺氧、中毒、瘀血等症。
黄色——病在肝胆。
赤色——病在心脏。
掌色红为多血质体质,过红其性格暴躁有患中风的危险。
掌色与饮食有些过量的饮食会引起掌色的临时性改变,在手诊时应该掌握饮食所致的掌色变化以便正确做出诊断。
1.多吃橘子、胡萝卜、豆腐皮者,掌色易黄。
2.多吃绿色蔬菜者,掌色常呈灰色。
3.多吃小豆(红小豆)、苹果酱者、掌色较正常人红。
4.多吃黑豆、黑芝麻者,掌色较正常人青黑。
这些因饮食所致的掌色变异属正常变异。
中和掌色诊病1.手掌白而无血色,提示营养不良,贫血或病在肺脏;失血过多、术后体虚、产后体虚的手掌多呈白色无华。
2.手掌晦暗无华者提示肾脏疾病,手掌发青的人,生性冷淡内向。
3.手掌呈绛红色者提示心火旺盛。
4.手掌皮肤向缎子样柔软红润者容易患湿热和痛风。
5.手掌发红的人多是热情好客者,如果红色变暗提示心脏功能不好,如果手掌突然变成红茶色可能是脑溢血即将发生的征兆。
6.指端皮肤呈紫绀色,说明体内缺氧,可见于肺功能不全、肺心病、动脉痉挛等。
7.手掌出现红色网状毛细血管揭示维生素 C 缺乏。
8.手掌皮肤充血发红多为嗜酒者、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
9.大、小鱼际颜色绯红或呈红白相间,除了经常练习气功者的掌色外,在年轻妇女特除情况下提示了妊娠。
10.手掌红、白交错呈现象花岗石样红色斑状者,俗称朱砂掌(肝掌)——指在手掌大、小鱼际处出现的鲜红斑块不高出皮肤、界限清楚。
用小玻璃片平压红色区域为淡白色,放松后又转为红色,朱砂掌的人手掌温度比一般人高出一些故显得温暖些。
朱砂掌的出现可提示曾患过肝炎。
红斑若呈暗紫色,说明病情已迁延或肝细胞大部分受损害,有些肝病病人患病期间因无明显体征致肝病痊愈后也不知不觉,但在手掌上却留下了朱砂掌。
体内雌性激素增多,也是引起朱砂掌的原因之一,所以个别妊娠妇女,在妊娠期也可见到朱砂掌。
另外体内维生素缺乏、肺结核、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砷中毒等亦可出现朱砂掌。
握手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礼仪,但是握手也会提示许多健康的信息和性格所在。
因此,掌握一些手诊知识,在实际交往中非常有用。
一、伸手看对方伸手时首先看对方的拇指与食指的开张距离。
1.拇指与食指张开30度以下者。
主其人小心、谨慎、保守、自私,不喜欢改变自己和周围环境。
一般身体比较弱些。
2.拇指与食指张开45度者。
主其人灵活,适应能力强,慷慨,爱好自由自在,独立能力强,富有同情心。
一般身体都比较健康。
3.拇指与食指张开成90度,主其人大方、开朗、仗义,独立心极强,不易受环境束缚,但往往大意、浪费,自我主义。
一般身体功能比较旺盛,但肝火盛。
二、手感看对方双方握手时,只要感受对比,就会发现每个人给你的感觉都不一样。
(一)手感的对比1.手感凉:主脾肾阳虚。
体弱怕冷,消化吸收能力差。
2.手感热:主心肾阴虚。
烦躁,上火,失眠,多梦,紧张。
3.手感湿:主心脾两虚。
容易疲倦乏力。
手掌多汗者,多为脾胃积热,心火盛、心理压力大,精神易紧张。
4.手感干:主肺脾两亏。
皮肤干燥,容易感冒。
5.手感粘:主内分泌失调。
特别是糖尿病人多见。
6.手感温暖润泽:主五脏调和。
身体健康。
(二)手感的温度1.手感热(1)手感热:握手时对方手感比正常人热。
如越握越觉得热,则是一种实热病,多有炎症。
但再握时反觉不是很热,往往是一种虚火,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阴虚。
多见虚火上浮,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喉炎,高血压,糖尿病,阴虚劳热症等。
(2)手掌热:多见失眠多梦,心烦,口干口苦,咽炎、糖尿病、便秘等。
(3)手指热:多见血粘稠高,三脂偏高,血压高,容易疲劳等。
2.手感寒(1)手感寒:手感比正常人寒者,可见于脾肾阳虚,甲状腺功能低下,微循环障碍,经脉运行不畅,容易疲劳,容易感冒,心慌心跳,月经不调等。
(2)手掌寒:多为脾胃虚寒,脾胃消化吸收系统较差,容易消化不良,便溏,疲倦乏力,贫血。
女士多见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白带过多。
(3)手指寒:多为心功能衰弱及血液循环较差之症,容易疲劳乏力,难入睡、多梦、心跳心慌、头脑不清、头晕头痛。
3.寒热交错(1)手指热、手掌寒或手指凉、手掌热或一只手寒、一只手热,多为阴阳失调。
多见热天怕热,冬天怕冷;食热上火,食凉觉寒;上热下寒,虚不受补;月经不调,心烦心躁,失眠多梦,容易患上咽喉痛,下面手脚冻等内分泌失调现象。
(2)手掌冬天怕冷,夏天热者多为血虚。
健康人手掌心冬暖夏凉,只要握手时多感受对方的手感,握手也是一种学问,但是握手时首先要知道自己身体素质的手感温度才好比较。
气色形态手诊气色形态手诊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796 更新时间:2006-12-19 一.手诊的依据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存在着一定的相应关系,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在相应的体表组织上。
在人的手部会集了人体12条正经中的6条经脉,能充分反映气血运行、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这些变化可通过人体的信息传递,在手部相应的脏腑反射区产生不同的颜色、形态及病理纹等,根据这些可以诊断出疾病的位置、属性、程度和表现。
是望诊的一种。
二.手诊方法的分类:1.掌纹诊病:是通过观察、分析、甄别掌纹和特殊病理纹的变化来诊断出疾病,是目前流传最广的手诊方法,它分许多流派,如王晨霞的、王大有的等等。
2.型指甲诊病:是通过观察手型、掌色及指甲的形态、颜色来判断疾病。
3.色形态手诊:是运用正常视觉,对患者一侧或双侧手的气色形态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观察,从而了解对方健康状况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