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小学语文第5页-教师.doc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面试模拟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谈谈如何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题题目:请以《咏柳》这首诗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朗读、背诵和吟咏相结合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三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当前教育背景,谈谈你对“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第五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识字与写字”目标的理解,以及如何将这些目标融入日常教学中。

第六题请以“春雨”为主题,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并简要阐述你的教学设计思路。

第七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一教学理念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实施。

第八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寓教于乐”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解,并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举例说明如何在课堂上实践这一理念。

第九题题目:假设你在教学《咏柳》这首古诗时,班上有几位学生对于诗句中的意象理解不够深入,他们不能很好地体会到诗人对春天柳树的赞美之情。

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调整教学策略,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第十题题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教案设计题题目要求:根据以下教学素材,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

教学素材:《小石潭记》节选【原文】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冒寒往游。

既至,寻所谓昔人者,并其子孙所居,皆墟也。

遂迷,不复得路。

约莫四五里,转视,积水中,止有石奋、石拜而已。

遂返。

隔日,以余所记,求之,遂得矣。

全石以为底。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惟闻水声。

响穷彭蠡之滨,影入潇湘之浦。

小学语文教师证面试试卷

小学语文教师证面试试卷

1. 请简述你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10分)2. 你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请结合自身谈谈你的理解和实践。

(10分)二、教学设计类(30分)1. 请根据以下教学内容,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案。

(20分)教学内容:《狼和小羊》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和小羊的故事;(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让学生懂得善恶有报的道理。

2. 请根据以下教学案例,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0分)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雪孩子》时,只注重了生字词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实施类(30分)1. 请根据以下教学情境,回答问题。

(15分)教学情境:一位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发音不准确,其他学生开始嘲笑他。

作为教师,你该如何处理?2. 请根据以下教学片段,分析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15分)教学片段:教师在讲解《荷叶圆圆》一课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荷叶画。

四、教学评价类(20分)1. 请简述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

(10分)2. 请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评价。

(10分)1. 请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10分)2.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0分)六、案例分析类(20分)1. 请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10分)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妈妈”一词的理解存在偏差。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2. 请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10分)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秋天的雨》一课时,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对“秋天的雨”这一主题理解不深。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自我认知类(40分)1. (10分)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阐述选择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原因,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2. (10分)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理解和实践,列举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并举例说明。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面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面试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语文面试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结构化面试题(10题)第一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实施启发式教学。

第二题题目:请谈谈你对小学语文课堂中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举例说明如何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第三题题目:如果你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一次课堂上,发现一个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特别慢,而且其他同学也跟着受到了影响。

请问你会如何处理这种情况?第四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的理解,并举例说明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

第五题题目:请以“春天来了”为主题,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并阐述你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策略。

第六题题目:请以《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诗为例,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

第七题题目描述:假设你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小明,他在课堂上总是不愿开口回答问题,而且写作文时也很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写作水平有限。

课后你了解到,小明在家很少与父母交流,父母工作繁忙,家庭氛围较为紧张。

请你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旨在提高小明的语文学习兴趣和写作能力。

第八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第九题题目:请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谈谈你对“情境教学法”的理解及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第十题题目:请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谈谈你对“启发式教学”的理解,并说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启发式教学。

二、教案设计题(3题)第一题题目要求:请根据以下教学目标,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案。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会生字“树、叶、花、草”,并能正确书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图片、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3题。

标题:《小小作家》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小明在课堂上表现活泼好动,但是最喜欢的是写作文。

小明有一次收到了一本儿童杂志,里面有一篇短文选在了他当年暑假的日记中。

“我在家里不知道干什么的时候,一天突然看到了爸爸的书房。

”“书房都很整齐,而且书架上的书很多。

看到很多书,我走进去看。

爸爸说:‘你好,我是查尔斯·狄更斯,我被你的幻想带到了这里。

’”“我特别害怕,不敢过去,于是我拼命地喊爸爸,可是没有反应。

突然,我忽然从书架里掉了出来,真的是刚才的狄更斯”……1. 小明最喜欢做什么?A. 唱歌和跳舞B. 写作文C. 摄影D. 打篮球2. 小明在家的时候看到了什么?A. 爸爸的照片B. 珍藏的邮票C. 爸爸的书房D. 爸爸的音乐室3. 爸爸对小明说了什么?A. “早上好”B. “你好,我是狄更斯”C. “你又来了”D. “你看到了什么了”二、填词题根据句意及括号内的词语提示,填写对应的词语。

4. 这个故事情节很有_______(悬念),让人十分好奇。

5. 小明将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写在_______(日记)里。

6. 昨天我在_______(图书馆)借了一本有趣的故事书。

三、作文题请以“我最喜欢的卡通人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个字的短文,介绍一下你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包括他的特点、你为什么喜欢他等。

四、口语题面试官会随机问你一个问题,请你将自己认真的回答。

以上是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祝你顺利通过考试!。

教师资格证语文面试题目(3篇)

教师资格证语文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篇寓言小说,讲述了渔人偶然发现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以及他在那里所见所闻的故事。

这篇课文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哲理思想,成为了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

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桃花源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生字词,正确读写“渔人”、“桃花源”、“世外桃源”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文章主题;(3)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运用联想、想象等思维方式,丰富情感体验;(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情感;(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2)掌握生字词,正确读写;(3)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3)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桃花源记》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 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渔人为何会来到桃花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生字词,查阅工具书;2. 小组讨论,交流生字词的含义;3.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纠正读音、书写错误。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1. 逐段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主题;3. 分析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延伸,提升素养1.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联想、想象,丰富情感体验;2. 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收获。

教资面试语文面试题目(3篇)

教资面试语文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能够正确书写。

- 理解并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 通过分析课文,学习柳宗元的山水描写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体会柳宗元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并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和主旨。

- 学习柳宗元的山水描写手法,体会其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 分析柳宗元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图片:展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幅画描绘的是哪个地方吗?这幅画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描绘山水美景的课文——《小石潭记》。

(二)整体感知1. 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大意。

2. 教师讲解生字词: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字词的读音、书写和意义。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深入研读1. 分析文章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

- 讲解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总分总结构、对比手法等。

2. 赏析山水描写:- 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中的山水描写,让学生体会柳宗元的山水描写手法。

- 讲解柳宗元的山水描写手法,如动静结合、远近结合、比喻、拟人等。

3. 体会作者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柳宗元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 讲解柳宗元的生平经历,让学生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语文小学真题面试题目及答案

语文小学真题面试题目及答案

语文小学真题面试题目及答案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涉及到语言文字的运用,还包括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文化传承。

以下是一些小学语文面试题目及答案,供参考:1. 题目:请解释“成语”是什么,并举出三个成语的例子。

答案: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固定短语,通常由四个字组成,具有特定的意义和用法,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 亡羊补牢: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问题进一步扩大。

- 画龙点睛:比喻在文章或讲话中加上关键的一笔,使内容更加生动。

- 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做了坏事还自以为别人不知道。

2. 题目:请简述《静夜思》这首诗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答案:《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感。

主要内容是诗人在月光下,看到地上的霜,误以为是月光,从而引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3. 题目:请解释“寓言”是什么,并举出一个寓言故事的例子。

答案:寓言是一种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来传达道德或哲理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包含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或动物。

例如,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讲述了一个农夫因为偶然捡到一只撞死在树根上的兔子,就放弃耕作,每天守在树旁等待兔子,结果一无所获,寓意告诫人们不要指望侥幸,要勤劳工作。

4. 题目:请解释“反义词”是什么,并给出一对反义词的例子。

答案:反义词是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

例如,“快”和“慢”就是一对反义词,分别表示速度的快和慢。

5. 题目:请简述《三字经》的主要内容和它在教育中的作用。

答案:《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材,由三个字一句的韵文组成,内容涵盖了历史、伦理、道德等方面。

它在教育中的作用主要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学习兴趣。

6. 题目:请解释“排比句”是什么,并给出一个例子。

答案:排比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并列多个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句式,以达到强调或美化的效果。

例如:“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鸟儿唱了。

”7. 题目:请简述《弟子规》的主要内容和它对儿童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gkh》一、考题回顾新课教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先跟大家讲个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几个我们要认识的小朋友,大家一起猜猜看。

上个周末啊,老师去公园里游玩,进去之后发现有好多鸽子,有的停在树上,有的在地上吃东西,可开心了。

然后老师边走边玩,走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了很多的小蝌蚪,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快乐极了。

后来老师走累了,就坐到休息椅上,咕咚咕咚喝了一瓶水。

大家现在能不能猜到这几个新朋友是谁?【展示图片,板书题目】(二)我会读1.分析情境,教学声母“g”。

出示图片(鸽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g”。

2.指导发音:(1)同学们,大家先听老师示范读一遍,大家进行模仿。

(2)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得标准呢?教师指导发音。

(读得轻而短)(3)指名学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二)我会写1.指导学生观察“g”像什么?明确:像鸽子衔着的草环,像数字9,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草环g g g,9字加钩g g g。

2.指导书写:(1)在四线三格中,教写“g”。

(2)和学生一起书空笔顺。

(3)学生在拼音听写本上临写。

(四)我会拼1.学习“g”与单韵母“a、e、u”组成的音节拼读。

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

【板书:ga ge gu】2.学习“g”与“ua”的三拼连读。

(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明确:g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ā三个字母组成的。

【板书:gua】(3)及时反馈:我们学会g应该怎样拼写了吗?(4)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拼读音节,讲解三拼音的要领。

明确: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出示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

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

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小学语文第5页-教师资格考试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如期举行,在考后整理了“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小学语文面试真题”,供广大考生学习使用。

祝大家面试顺利!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小学语文《古对今》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辽宁省大连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古对今》2.内容:古(gǔ)对(duì)今(jīn),圆(yuán)对(duì)方(fāng)。

严(yán)寒(hán)对(duì)酷(kù)暑(shǔ),春(chūn)暖(nuǎn)对(duì)秋(qiū)凉(liáng)。

晨(chén)对(duì)暮(mù),雪(xuě)对(duì)霜(shuāng)。

秋(qiū)风(fēng)对(duì)细(xì)雨(yǔ),朝(zhāo)霞(xiá)对(duì)夕(xī)阳(yáng)。

桃(táo)对(duì)李(lǐ),柳(liǔ)对(duì)杨(yáng)。

莺(yīng)歌(gē)对(duì)燕(yàn)舞(wǔ),鸟(niǎo)语(yǔ)对(duì)花(huā)香(xiāng)。

3.基本要求:(1)举例讲解本课生字,联系实际并借助图片理解字词;(2)10分钟完成试讲;(3)配合适当板书。

答辩题目1.请你分析一下本篇课文。

2.请说一下,怎样讲课才更能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初步解题1.我们已经学过一首《对韵歌》了,你们还记得吗?谁来背一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对韵歌,题目是《古对今》。

(板书:古对今)读好课题。

2.解题,古指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今指的是现在,古和今是一对反义词。

(二)看图说话,认读词语1.用PPT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晨、暮、朝霞、夕阳”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2.让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话,想象并描述春天的情景,随机出示“和风、细雨、柳树、鸟语花香”等词语让学生认读。

(三)反复朗读,读出节奏1.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对子歌。

要求:(1)在拼音的帮助下把字音读正确,难读的词多读几遍。

(2)用“——”划出新词。

2.自读检查。

指名轮读,一人一个小节。

同桌对读,正音。

3.听老师读,注意哪里停顿。

模仿老师读出节奏。

4.集体拍手读,同桌对拍读。

(四)熟读成诵,理解大意1.认读词语、生字卡片。

读词卡时,师相机引导理解。

2.播放古对今图像资料,一同欣赏。

联系实际理解。

(1)“寒”就是“冷”,“严寒”就是非常冷。

“暑”是热,那么,“酷暑”呢?【明确】非常热。

(2)“和风”和“细雨”相对,你觉得那是怎样的风呢?【明确】温柔的风、温和的风。

因为“温和的风”与“绵绵细雨”搭配更为融洽。

(3)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你喜欢吗?“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明确】早上天亮之后看到的是朝阳,下午天黑之前看到的是夕阳。

那晚上的彩霞我们可以叫什么?“晚霞”可以对什么呢?【明确】晚霞对朝霞。

(4)从课文中你发现了什么吗?【明确】大自然有很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五)多法巩固,练习生字1.摘星星游戏。

出示会写生字词,拼音与汉字连接起来。

2.组词练习,给你喜欢的生字找小伙伴,看看可以组成哪些词。

师巡视指导,全班展评,鼓励为主。

(六)小结作业1.小结:朗读课文,收束全文。

2.课后实践:找找对子歌,并请家长指导读正确。

【板书设计】古对今古——今,圆——方严寒——酷暑和风——细雨朝霞——晚霞【答辩题目解析】1.请你分析一下本篇课文。

【参考答案】本课采用对韵歌的形式识字,这是本套教材第二次采用这种形式识字。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四季气候及景物特点。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采用写意画的方式展示了“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美好景象。

课文由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且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分别用简洁形象的语言和长短句交替的节奏,或同义组对,或反义相对,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四季美景,进行理解、诵读、欣赏和积累,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2.请说一下,怎样讲课才更能符合一年级学生特点?【参考答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比较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小组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后,评出最佳小组)等活动,寓学于玩中,以唤起学生的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小学语文《雾凇》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辽宁省沈阳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雾凇》2.内容: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sōng)奇观。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

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

树木被雾气淹没了。

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

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3.基本要求:(1)了解雾凇形成的过程;(2)讲解琼枝玉树,笼罩等词语;(3)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答辩题目1.你认为,小学阅读教学方法有哪些?2.作为语文老师,你如何看待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知道桂林山水吗?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与“桂林山水”齐名的我国著名的四大自然景观,你们知道是什么吗?(长江三峡、云南石林、吉林雾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吉林雾凇的神奇和壮美。

(板书:雾凇)(二)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看准字形。

江畔缀满镀上缭绕琼枝玉树雾凇十里长堤凝结摄氏①琼枝玉树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qióngzhīyùshù,比喻品格高洁的人。

琼字本意为美玉,这里指白色,形容被雪覆盖的树木。

②笼罩,读音是lǒngzhào指广泛覆盖的样子。

如:大雾笼罩了山谷。

③十里长堤:吉林市区松江路段市委前面的江岸,即人们所熟知的十里长堤雾凇观赏区。

这里堤直江阔,岸柳整齐,雾凇形成后也比较规则。

树上的雾凇犹如一丛丛银色的珊瑚,把江面点缀的无比美丽壮观。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梳理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描述了吉林雾凇的奇观。

第二部分:说明了雾凇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第三部分:人们观赏赞叹雾凇美景。

(三)深入研读1.雾凇是怎么样形成的?说说自己的理解。

【明确】雾凇是一种凝结在树上的霜花,因此称为树挂,也就是雾凇。

2.雾凇形成一般要8-10小时,但是第二自然段几句话就把雾凇写的很清楚,如果这八句话留一句最主要、最核心的话,应该是哪一句?【明确】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3.雾气在哪里?【明确】①江面上弥漫。

②长堤上笼罩(浓、重)。

③树木间淹没。

④模糊。

4.为什么模糊?雾气怎样能把在眼前的灯光、树影都模糊了?【明确】这四句都写雾气,雾气的变化越来越浓。

5.小组讨论:为什么要把霜花比作白银、银线、银条?【明确】这两句话写出了凝结成霜花挂在树上、柳条上,就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雾凇。

此外,“镀”这个字使用的非常好,镀只能镀上白银,珍贵,背后蕴含着作者对霜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四)拓展延伸雾凇之美,美在它的悄无声息,美在它的壮观奇绝,要赏析吉林雾凇奇观还有大讲究呢!当地有句俗语叫“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

也就是说观赏雾凇的最佳时间是在清晨。

下面我们一起跟随人们的脚步漫步清晨的松花江边吧。

(五)小结作业小结: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束课堂。

作业:以“雾凇景观千姿百态”为中心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雾凇洁白晶莹千姿百态银光闪烁琼枝玉树【答辩题目解析】1.你认为,小学阅读教学方法有哪些?【参考答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是多样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有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的。

一、“读、思、议、导”结合法在一般阅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力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最后由教师“点拨引导”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二、“读、写”结合法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2.作为语文老师,你如何看待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参考答案】多媒体在教学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认为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将过去课堂上无法展示的事物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引入课堂,使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

第二,强化教学内容,凸显教学目标。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从色彩、音乐和活动、图象等多角度刺激多重感官,直接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第三,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多媒体能把抽象的文字转换为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使教材中的文字所蕴涵的意境美、形态美、韵律美得以展现、发挥和升华。

此外,运用多媒体应遵循适度、实效、师生互动的原则,并注意在课前应进行多媒体检测或试用,在恰当的时间演示,并结合课文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选用多媒体。

以上就是我全部的答案,谢谢考官!小学语文《狐狸和乌鸦》一、考题回顾题目来源5月18日宁夏省银川市面试考题试讲题目1.题目:《狐狸和乌鸦》2.内容:狐(hú)狸(li)在(zài)树(shù)林(lín)里(lǐ)找(zhǎo)吃(chī)的(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