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海军一体化桅杆发展现状及趋势

合集下载

美海军兵力结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美海军兵力结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美海军兵力结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柳正华2020年10月6日,美国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在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举行的线上讨论会推出了“战斗部队2045”计划,提出美海军在2035年达到355艘舰艇的规模,并在2045年达到500艘舰艇的规模(包括有人舰艇与无人舰艇),并大致提出了各类舰艇的规模目标。

相关观点和看法透视出美海军兵力结构调整思路,本次调整将对未来美海军装备建设产生重大影响。

相关背景情况战略对手从地区性力量转向中俄等大国对手。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海军迅速衰落,美海军获得了无可匹敌的制海权。

美国认识到发生全球战争的可能性减小,而地区紧张局势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国家军事战略从“全球防御”转为“地区防御”,美海军随之将作战对象从苏联海军调整为地区性力量、所谓的无赖国家等。

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特别是中国海上力量的迅速崛起,美海军较早的意识到其主要对手正在转变为中国海军,并在军事能力建设上做出调整。

2016年发布的《维持海上优势的规划》1.0版、2017年5月发布《未来海军》白皮书,将“中俄两大国”列为美海军面临的主要威胁。

在特朗普政府明确“大国竞争”战略后,美海军发布的战略规划文件都对此做出了积极响应,如《维持海上优势的规划》2.0版提出“美海军是阻止中国和俄罗斯控制欧亚大陆边缘及其邻近海域的关键力量”等论调。

战略主旨从“由海向陆”调整为制海对陆并重。

20世纪90年代,美海军从时任美国防部长埃斯珀计划》中,2021财年后年均采购2艘攻击型核潜艇,至2035年可达到54艘的规模,至2045年可达到63艘的规模。

根据国防部长每年3艘的采购速度,美海军2035年、2045年将分别可达到69、88艘的规模,基本可实现目标。

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单艇成本30余亿美元,而海军年度造舰预算仅200亿美元出头,增加1艘艇的建造,会对造舰预算构成较为沉重的负担。

发展中型航母作为大型航母的补充。

埃斯珀表型航母执行日常任务和低烈度对抗任务,腾出大型航母来执行高烈度对抗任务。

2024年船舶装备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船舶装备市场前景分析

船舶装备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船舶装备是指安装在船舶上的各种设备和部件,包括航行设备、通信设备、化学品设备等。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船舶装备市场也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船舶装备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以揭示该市场的潜力和发展趋势。

2. 船舶装备市场概述船舶装备市场是一个庞大且多元化的市场,覆盖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船舶和装备。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船舶装备市场逐渐扩大。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船舶装备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增长的趋势。

3. 市场驱动因素3.1 全球贸易发展全球贸易的增长直接推动了船舶装备市场的发展。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越来越多的货物需要通过海运进行运输,从而增加了船舶装备的需求。

3.2 船舶安全要求船舶行驶过程中需要应对各种复杂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因此船舶必须配备先进的航行设备和通信设备,以确保船舶的安全。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船舶装备市场的发展。

3.3 船舶更新换代需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航运业也在不断改进和升级船舶装备。

旧有的船舶装备需要被更新换代,以适应新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这为船舶装备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商机。

4. 市场前景和趋势4.1 市场前景船舶装备市场的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航运技术的不断进步,对高质量船舶装备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其船舶装备市场的潜力巨大。

4.2 市场趋势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船舶装备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技术创新:船舶装备制造商将不断进行研发,推出更先进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例如,无人驾驶船舶和自动化装备将会是未来发展的热点。

•环保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船舶装备需要满足更严格的环保标准。

因此,环保型船舶装备将会成为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供应链整合:随着航运业的全球化,供应链整合将成为船舶装备市场的重要趋势。

船舶装备制造商将会与航运公司和港口管理机构等各个环节进行合作,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5. 总结船舶装备市场在全球贸易发展和船舶安全需求的推动下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外海军集成桅杆技术发展浅析

国外海军集成桅杆技术发展浅析

ma s t c a n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s o f nt a e n n a s a r r a n g e me n t , e l e c t r o ma g n e t i c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EMC) a n d i n c r e a s e d r a d a r
是 布设 天 线 的最 佳 部 位 ,而 在 桅 杆 上 布 设 各 种 天
随着 电子信息技术 的迅猛发展 ,信息作 战对 线 又 必 然 产 生 各 种 问题 ,例 如 : 天 线 较 多 难 以布
电磁 频 谱 的依 赖 越 来 越 强 ,电 磁 频谱 已成 为 军 事 作 战 的基 本 领 域 。海 军 舰 船 越 来 越 多 地 依 靠 电磁 频 谱 来 执 行 监 视 、通 信 、情 报 、 电子 战 、 战斗 识 别 、火 控 以及 导 航 等 任 务 ,主 要 包 括 雷 达 、电子 战 、通 信 、敌 我 识 别 、数 据 链 、信 息 分 发 、定 位 报 告 等 系 统 设 备 。 电子 信 息 设 备 不 断增 加 ,使 舰
c r o s s s e c t i o n( R C S ) , e t c . T 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 u c e s a n d na a l y z e s t h e a d v a n c e d t e c h n o l o g i e s o f t h e i n t e g r a t e d ma s t
DI AO Ru i x i n ’ CHEN Ha o 2
( 1 .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f ic f e o f N a v a l Wa r s h i p De s i g n&R e s e a r c h , S h a n g h a i 2 0 0 0 1 1 , Ch i n a

现代海战发展趋势

现代海战发展趋势

现代海战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海战也在不断改变和演进。

从传统的舰船对抗到现在的网络战、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海战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现代海战的发展趋势。

一、网络战的兴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战也成为了现代海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网络战,各国海军可以实现实时信息交流、远程指挥和控制,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

同时,网络战也给现代海战带来了新的挑战。

网络攻击和网络侦察成为了敌对势力渗透和干扰的手段,保障网络安全成为了海军的重要任务。

二、无人系统的应用随着无人系统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无人舰艇、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机等开始在现代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无人系统可以执行危险任务,减少人员伤亡风险,同时还能够实现长时间的持续作战。

无人系统的应用使得海军具备了更强的侦察能力和打击能力,提高了作战的灵活性和效率。

三、人工智能的崛起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代海战带来了新的机遇。

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算法,海军可以实现自主作战、自主决策和自主控制,提高作战的智能化水平。

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目标识别、情报分析和战术规划等领域,为指挥员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四、多国联合作战在现代海战中,多国联合作战成为了一种趋势。

各国海军通过共同训练和演习,加强了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能力。

多国联合作战可以有效弥补各国海军在技术和装备上的差距,形成合力,提高作战效能。

五、海上反恐与维和行动近年来,恐怖主义和海盗活动频繁,海上反恐和维和行动成为了海军的重要任务。

海上反恐需要海军具备迅速反应和高效打击的能力,同时还需要与其他军种和相关部门进行紧密合作。

维和行动则需要海军具备人道主义援助和维护国际秩序的能力。

六、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也成为了现代海战的重要考虑因素。

海军需要采取措施减少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同时也需要开发和应用环保技术。

推动绿色海军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海战的必然趋势。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造船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分析造船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国防建设以及国际贸易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内外造船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趋势。

一、国际造船产业的现状1、产业格局调整过去,韩国、日本和欧洲在造船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但近年来,中国造船业迅速崛起,在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上逐渐赶上并超越了传统的造船强国。

这使得全球造船产业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技术创新驱动在国际市场上,造船技术不断创新。

例如,船舶的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自动化导航、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同时,绿色环保技术也成为发展的重点,如采用新型能源、降低排放和提高能效等。

3、市场需求变化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能源运输的需求,推动了大型集装箱船和液化天然气(LNG)船等特种船舶的需求增长。

然而,受全球经济不稳定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船舶订单的波动性也较大。

二、国内造船产业的现状1、规模持续扩大中国造船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在世界市场的份额不断增加。

国内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造船企业。

2、技术水平提升我国在船舶设计、建造工艺和配套设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自主研发的高端船舶产品逐渐增多,如大型液化天然气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

3、产业集群发展沿海地区形成了多个造船产业集群,如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这些产业集群在产业链配套、人才集聚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协同效应。

三、国内外造船产业的发展趋势1、绿色化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船舶的绿色化发展将成为必然趋势。

这包括采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船舶的可回收性等。

未来,新能源船舶如电动船、氢燃料电池船等有望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2、智能化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将在造船业中深度融合。

智能船舶将具备自主决策、智能航行和智能运维等功能,提高船舶的安全性、运营效率和经济性。

国外海军多功能一体化隐形桅杆研究应用现状

国外海军多功能一体化隐形桅杆研究应用现状

p b e h t n u n e h c mba e ce c a d ibi t . Th , i s mp r t e o e in m u f n to o r l ms t a i f e c t e o l t f in y n va l y i i us t i e ai t d sg a i v hi c in u
系统 工 程 。问题 的关 键在 于如何 实现 多 种 电磁辐 射
和接 收装 置 的一 体化 。这 就需要 设计 人 员不 仅要 进
行 精确 的 电磁兼 容 计算 , 要考 虑 到 桅 杆 外 形 所 带 还 来 的负 面影 响 。 同时 还要 考 虑 保 证 舰 艇 海 上 补 给 、 救 生等 设备 的 正常使 用 。 当然 , 天线 装 置 的外形 、 尺
维普资讯
20 0 7年 2月 第 1 期


F bu r e r a y.2 07 0
N 舶 电气 ] 船
国外 海 军 多 功 能一 体 化 隐形 桅 杆 研 究 应用 现状
牛 海 武 登科
( 海军 大连舰 艇 学院 大连 l 6 1 ) 1 0 8
Ni i W u De g e u Ha n k
K e w o d s fc rh p; mu f ci n ma t ta t s ;ee to g e im o ai ii y r s:ura e wa s i hi un to s ;se lh ma t lc r ma n t s c mp t lt b y Absr t: i h n r a eo e e tn q i tac W t t e ic e s fd tc i g e u pme t o h n ,c mmunc t n e u pme n lc r n cwa a ee u pme n iai q i o nta d ee to i r r q i f nto mo e o d m c mba v s es, t ee to a n t m c mp t lt a d l c r ma n t m se l i e s a b c m e t esl he l cr m g ei s o a i iy n e e to g e i bi s tat n s h s e o man h i

舰船桅杆简史:从风帆到“美国笼”,再到如今的一体化

舰船桅杆简史:从风帆到“美国笼”,再到如今的一体化

舰船桅杆简史:从风帆到“美国笼”,再到如今的一体化【话说军世】桅杆,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船上挂帆的杆子”,通常指从船的龙骨或中板上垂直竖起的长杆,这是直接解释自风帆船桅杆的作用,现代轮船和舰船的桅杆,要比曾经帆船主要负责挂风帆的作用要多得多,在整体设计上要复杂的多,尤其是现代舰船的桅,已经大不一样。

1、帆船的桅杆:“扛帆力士”自人们开始试图征服海洋开始,就逐渐学会了利用风力来推动木船前进,这要比人力更快也更有效的多,随着船体越来越大,桅杆数量也从一根,发展到两根、三根,甚至更多。

如明代郑和宝船中,最大的一型长44丈,船上的桅杆有9根,风帆总共有12张,随着桅杆上悬挂的风帆种类也越来越多,航行时对于风的利用效率也越来越高,各层甲板上再加上各种武器,形成了一套完整复杂的风帆战舰系统。

1805年10月21日的特拉法加海战,是19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也算是风帆动力战舰的最后一次大规模海战,此战的英军指挥纳尔逊中将阵亡,但是因为大败法西联军,迫使拿破仑放弃了进攻英国本土的计划,同时也是英国海军史上的一次最大胜利,保存至今的胜利号也参加了该战。

2、三脚桅、美国笼型桅、桅楼随着舰船技术的进步,自1830年代开始,人们便开始尝试将蒸汽机作为舰船的动力,1858年法国的光荣号成为了第一艘具有远洋能力的铁甲舰,其采用的便是风帆与蒸汽动力的混合动力系统,保留有三桅横帆(后改为全帆帆装,后又改为三桅纵帆),自此,舰船开始了不断的发展变化,动力更强,船体也变为了钢铁,而桅杆也不再承担支撑风帆的作用。

但是桅杆还有另一个作用:瞭望,在没有雷达的时代,在更高处瞭望,意味着更早的发现远处的危险,即便是机械动力舰船,也仍然需要这类依靠人类视觉的原始观察方式,于是桅杆变成了金属材质,被造的非常高,瞭望员可以在顶部的瞭望台看向远处,并及时发现目标或发出预警。

早期桅杆的结构简单,一根竖杆上就可以悬挂各种装备,不过随着设备越来越重,桅杆也开始后发展出三脚桅、笼型桅、塔型桅、桁格桅、筒型桅、桅楼等。

美“空海一体战”中海军的主要装备及发展趋势

美“空海一体战”中海军的主要装备及发展趋势

美“空海一体战”中海军的主要装备及发展趋势“空海一体战”是自冷战结束后,美军综合国际形势与威胁而进行的一次必然的军事战略调整。

美军认为,未来10年走向已呈两极分化的趋向,地面军种(陆军、陆战队)发展重点转向低端战争,作战目的是反游击和反叛乱,即美军目前面临的挑战。

海军和空军除了继续支持地面军种应付当前的作战需求之外,已开始着手考虑高端战争,这就是针对中国及伊朗的“空海一体战”。

“空海一体战”顾名思义是在空中和海洋上进行,实际运行还高度依赖空间和网络空间能力,这里的海洋是指远离海岸线的公海或者岛屿,例如关岛。

海军是“空海一体战”的主体,而空军受地理限制,它在空海一体战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如海军突出,是以海军为主而由空军全力合作的大项目,要比远距离打击更为迫切。

因此,美国海军在未来几年时间里,提出了庞大的装备发展计划。

舰载无人空中监视和打击系统(UCLASS)计划。

UCLASS的目的是发展一种隐蔽性高、可以以航母为基地的无人机系统,执行情报、侦察和监视以及打击任务,是为反介入作战而优化的平台。

据《国际防务评述》2010年5月7日报道,美国海军对于新型舰载无人空中监视和打击系统(UCLASS)发出了信息请求书(RfI),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GA-ASI)、诺·格公司和波音公司都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其中波音公司的设计概念尚未命名,而通用原子航空系统公司将会提交“海上复仇者”设计概念,诺·格公司将会提供X-47B 设计概念。

X-47B无人机作战平台。

X-47B如果真成为实战平台,其潜力巨大。

X-47B可携带近2吨的内部载荷,发展潜力可观,除了武器,还可以携带各种大功率空中或地面传感器。

也可以同时带武器和传感器,成为猎歼平台。

最后,X-47B航程近4000公里(不加油情况下,X-47B具备加油能力可以进一步延长作战半径),保证航母即使部署在远离海岸的情况下照样能发挥作战能力。

这是对付反介入环境的最有效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兰"综合梳杆"系统( I-MAST) 属于"未来海面 战斗"项目,包含了 I-MAST 100 、 I-MAST 4∞和 1-
MAST 500 等几种型号 。 该系统采用单一综合榄杆·
多层综合榄杆实现多功能射频一体化,如图 1 所示 。
材料和新的综合传感器技术融合到平面孔径中 。
2011 年底授予 Navantia 和英达拉公司价值 250 万欧
作战要求进行动态升级 。 InTop 系统的主要应用方
I-MAST 500 系统包括一套 APAR 非旋转型 X 波
段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 ICWI 技术进行导弹制导 。
向为新造舰艇,但也适用于集成或者取代老式平台
上的现有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3
西班牙 Fll0 护卫舰项目
西班牙海军与其海上舰船建造和英达拉电子防
第 35 卷第 2 期 2014 年 6 月
电子侦察干扰
科技论文 Reconnaissance and Jamming Electronic
Vo l. 35 No.2
June 2014
国外海军一体化梳杆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外海军一体化桅杆发展现状及趋势
范振宇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上海 2018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一研究所
术的研发工作,而且已经取得一些突破性进展。
借助 ONR 过去的"先进多功能射频概念"
(AMRFC) 计划和"多功能电子战" (MFEW) 计划的
研发经验积累, InTop 计划将进一步优化使用开放式
架构,并通过舰载电子系统的改造升级,提高电子作
2
2.1
国外海军一体化榄杆发展现状
美国Intop 计划
战系统的成本效率,降低老化率。
川ability .币lUS ,
it is necessary to
design a kind of multifunction integrated ste a\ th mast for various detecting , communication and EW equipments. The research
量,具有改进的辐射源特性 。
2.7
德国 FDZ-2020 计划 德国海军披露的 FDZ-2020 计划中的 F-125 型护
另一家法国舰船制造商 CMN 公司与空客防御
系统公司共同在研制一款名为 C-MAST 的轻型榄杆,
包括一部 3D 或 2D TRS-3D 搜索雷达、一个 RESM 和
卫舰采用综合全封闭式榄杆,也称为综合多探测器
运用最新的基于氮化嫁 (GaN) 的有源阵列和数字波
柬形成技术。这种 EW 系统中所有的信号数字化均
利用多位数字接收机,动态范围为 ωdB. 采用现有的 12 位模数转换器实现 。
2.4
法国 FREMM-ER 护卫舰项目
2012 年的欧洲海军防务展上,法国舰艇制造局
公布其"阿斯坦"级护卫舰的增程改进型 FREMM­
的 MITOS 项目旨在用四年时间,分两个阶段研发、建
造、测试一款上层建筑模块化结构样机,并设计其与 平台间的接口 。 第 一 阶段出资约 4 百万欧元,研发 一体化传感器和系统,包括雷达 、 IFF 、 IRl EO 、通信和 EW 设备 。 该研究将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系统,从 而为意大利海上舰艇选择性能最优的打包方案 。
图 1 荷兰"综合榄杆"系统(I-MAST)
ERo FREMM-ER 与 FREMM 护卫舰在设计和舰上系
统方面基本相同,都能提供很强的防空、反水面以及
I-MAST 1 ∞系统采用中央榄杆结构,可以集成
舰船的雷达、光电传感器、敌我识别(IFF) 、 EW 天线、
卫星通信等通信天线以及所有相关的机柜等,部署 于小型巡洋舰 。
元的合同,用于设计和安装包含多种传感器及相控
阵雷达、 EW 和通信系统的一体化梳杆系统 。 同时考
虑进行 S 波段相控阵雷达的本土研发 。
不过,目前受技术所限,还不能进行完全集成 。
因此西班牙海军提出一种将雷达和 EW 系统分别进
行集成的方案。除了采用宽带且具有很宽动态范围 的 EW 系统外,还利用本国的固态多用途雷达系统,
MITOS 项目还将把Selex ES 自筹经费、在研的
UNIMAST 项目研发成果也纳入其中 。 它还将与
TRS-4 D 雷达(分布在 2 个主要的梳杆之间) ,采用基
于 GaN 技术的收发模块以及与雷达和通信 ESM 高
度集成的天线系统 。 该 ESM 设备集成了 Rol曲和
Schwarz 公司的 CESM 以及 Rockwell Collin 公司的
势在必行。本文论述了美国、荷兰、西班牙、法国、意大利 、 土耳其、德国、英国等国外海军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势在必行 。 本文论述了美国 、荷兰 、西班牙 、法国 、意大利 、土耳其 、德国、英国等国外海军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
水面舰艇 多功能桅杆 隐形桅杆 电磁兼容 关键词:水面舰艇;多功能榄杆:隐形搅杆;电磁兼容
武器电子设备的发展,尤其是电子信息设备的急速 增加,使得现代舰船表面成为拥有大量天线、武器设 备的庞然大物。上层结构中密密麻麻地安装着各种
装置,有火控系统、探测装置、电子对抗及通信天线。
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如下问题:天线拥挤,增加新天线
越来越难;严重的电磁干扰和电磁兼容问题;舰船雷
系架构和软件定义的功能性,在减少当前舰船上部
弹道导弹防御能力,同时还采用隐身设计 。 FREMM­
ER 采用一体化跪杆,最显著提升了其性能 。 该一体
化榄杆由法国舰艇制造局和泰利斯公司共同设计 。
I-MAST 4∞系统是"综合梳杆"系列中的最大型
号 。 包含了:军用双波段( X/ Ku) 超高频 (SHF) 卫星 通信 (SATCOM) ,可提供高数据率的超视线通信;非 旋转、柱状 IFF 天线;"海上监视者 "100 X 波段有源 相控阵雷达,用于海上监视;"看门人 "360 。全景红 外/光电( IRl EO) 监视警戒系统;综合通信天线系统
结构中天线孔径数量的同时, InTop 还将对系统框架
内的射频功能进行同步和优化设计,帮助解决舰上
大量天线捐合的电磁干扰/电磁兼容问题。此外,
达截面积增加,使隐身问题日益突出。单纯追求各 种分系统的功能最佳只能顾此失彼。
InTop 提高了舰船通信的带宽。
针对现代水面舰艇上部结构存在的问题,许多 国家相继提出并着于集成化上部结构设计及关键技
InTop 计划是美国海军研究局创立的"创新式海
2010 年上半年,美国海军研究局 (ONR) 在"一
军原型样机"项目的一部分,旨在开发一种集成式、
*收稿日期 :2014'{)5-23
2014 年 6 月
范振宇:国外海军一体化榄杆发展现状及趋势
21
多功能系统,能够同时具备 EW 、信息战、雷达、通信
该榄杆系统包括安装在现有的两套榄杆
FREMM 结构中不同的传感器和系统,借助于基于四
个巨大的平面固定 AESA 天线的新一代多功能雷达,
可以提升态势感知能力 。 这些天线安装在 SR3 D 平
台上,这种结构曾被泰利斯公司的非旋转型"海上霸
王 "4∞ 3D 海上雷达所采用 。
22
电子侦察干扰
第 35 卷第 2 期
1
引言
随着 21 世纪海军海面舰船新任务的要求和新
体化榄杆"( InTop) 计划下,共向 18 家美国企业授予
多份不定交付期合同,要求开发用于未来海上平台 的雷达、电子战 (EW) 、信息战、视距通信等射频功能 的集成与管理技术。 InTop 计划将采用一部集成式、多功能、多波束
的上层结构天线孔径,具备模块化的开放式射频体
杆结构及其战斗管理系统和区域防空导弹系统进行
定义 。 CAFRAD 雷达主天线是置于榄杆结构内的,同
时该雷达样机将会装备在土耳其自行研发的防空护
卫舰 TF-2∞0 上,并将用于舰船的作战管理和区域防
空导弹系统 。
艾思兰公司将与国家科技研究院( Tubitak) 共同
开发 CAFRAD 。 项目研制期为 2014 -2018 年 。 2014
榄杆 (IMSEM) ,实现了将全舰探测、通信系统有机整
合的孔径集成 。 整合在榄杆中的雷达天线主要包括
CESM 系统,均由空客防御和空间集团提供,以及由 泰利斯公司提供的"希腊神 "IR 搜索与跟踪系统和
X 及 S 波段有源相控阵天线,分别用于对空、对海搜 索及引导区域防空导弹,梳抨内雷达、 EW 、通信天线
抗措施 (ECM) 系列,已部署于法国和意大利的"地平
线"和 FREMM 舰船项 目 中 。
( MILGEM) 和其改型项目提供 ARES-2N ESM 系统 。 ARES-2N 工作频段为 2 - 18GHz ,可进行宽带截获,
还可以利用宽带单脉冲测向,以极高的信号处理速 度处理复杂的雷达信号 。 可以进行精准的参数测
摘要:随着现代作战舰艇探测设备、通信设备及电子战设备的增加,其电磁兼容和电磁隐蔽问题日益成为影响舰艇 随着现代作战舰艇探测设备 、通信设备及电子战设备的增加 ,其电磁兼容 和电磁隐蔽问题日 益成为影响舰艇
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的主要问题。为此,针对各种不同探测、通信及电子战设备研究设计一种多功能一体化隐形榄杆 作战效能和生存能力的主要问题。 为此 ,针对各种不同探测 、通信及电子战设备研究设计一种多功能一体化隐形桅杆
御公司共同致力于一个新的水面战斗项目,即FllO 护卫舰项目,旨在替代本国的 6 艘 Santa Maria 级护 卫舰,这 6 艘舰船将于 2020 年结束服役 。 根据研发 要求,于 2013 年 1 月完成概念定义 。 Fl lO设计平台采用一体化榄杆/超级结构,将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