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化学品一览表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消
消
消
消
○
○
○
毒害性物品
剧毒无机
剧毒有机
有毒无机
有毒有机
×
×
×
×
×
×
×
×
×
×
×
×
×
×
×
×
分
×
分
×
×
×
×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分
×
×
×
×
×
分
×
分
×
消
×
消
×
消
×
消
×
消
×
消
分
消
×
消
分
分
×
分
消
分
×
分
消
○
○
○
○
○
○
○
○
○
○
腐蚀性物品
酸性
分
分
×
×
×
分
○
×
○
○
○
×
○
○
○
○
自然物品
一级
二级
×
有害物化学品一览表(有机溶剂物)

6.1(毒性物质)
三氯乙烯
Trichloro ethylene
00079-01-6
6.1 III(毒性物质)
丙酮
Acetone
00067-64-1
3(易燃液体)
异戊醇
lsoamyl alcohol
00123-51-3
3(易燃液体)
异丁醇
lsobutyl alcohol
00078-83-1
04098-71-9
6.1 III(毒性物质)
异氰酸甲酯
Methyl isocyanate
00624-83-9
6.1(毒性物质)
3(易燃液体)
对–硝基氯苯
P–Nitrocholrobenzene
00100-00-5
6.1 II(毒性物质)
氟化氢
Hydrogen fluoride
07664-39-3
8(腐蚀性物质)
00119-93-7
6.1 III(毒性物质)
二甲氧基联苯胺及其盐类
Dianisidine and its salts
00091-93-0
6.1 III(毒性物质)
铍及其化合物
Beryllium and its compounds
07440-41-7
6.1(毒性物质)
4.1(易燃固体)
三氯甲苯
Benzotrichloride
6.1(毒性物质)
碘化甲烷
Methyl iodide
00074-88-4
6.1 II(毒性物质)
硫化氢
Hydrogen sulfide
07783-06-4
2.3(毒性气体)
2.1(易燃气体)
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有毒有害物质的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

【理化性状和用途】无色透明,易燃液体。
份子式:C6H6 比重:0.8794 熔点:5.51℃ 沸点:80.1℃, 闪点:-0.11℃, 自燃点:562.22℃。
蒸气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4~8.0%。
不溶于水。
遇热源、明火燃烧爆炸。
主要用于创造洗涤剂、杀虫剂和油漆清洁剂,苯可作为汽油一部份。
【毒性及燃爆性】急性中毒作用主要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
高浓度蒸气对粘膜和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液态苯直接吸入呼吸道,可引起肺气肿和出血。
苯蒸气经呼吸道吸入的最初几分钟吸取率最高。
高度易燃性。
有严重火灾危(wei)险。
用干粉、泡沫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
蒸气能沿地面流动到火源处并回火,属于甲类火灾危(wei)险品。
【个人防护】吸入:如蒸气火烟雾浓度不明时会爆炸。
高浓度时应戴用褐色色标滤毒罐的防毒面具。
紧急事态抢救物质及人员撤离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皮肤: 如需要应使用手套、工作服、工作鞋。
眼睛: 戴用化学防溅镜或者面罩。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储存、运输及使用】遵守储藏和运输易燃物质的规则, 储藏于密闭的、置于地面上的容器内, 放置在有通风设备的阴凉地方, 避免阳光直晒, 远离禁忌物与热源, 采用无火花的通风系统和电气设备.使用“用毒品”、“易燃物品”标志【应急处理】吸入: 脱离苯产生源或者搬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 如患者住手呼吸应进行人工呼吸. 眼睛接触: 使眼睑张开,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水冲洗患眼至少20 分钟.皮肤接触: 脱去受污染的衣服, 即将缓和地抹去和擦去残存物质, 缓和、充分地用水和无磨擦性肥皂洗涤.口服: 用水充分涮口, 不可催吐, 给患者饮水250 毫升.一切患者都应请医生治疗.【应知应会】苯为无色透明、易燃液体。
吸入或者口服大量苯后浮现兴奋或者酒醉感。
长期接触对造血系统造成危害。
防护需佩带褐色色标的放毒面具和工作服、手套、工作鞋等。
中毒者脱离产生源至新鲜空气处,一切患者应请医生治疗。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6类 有毒品

目录表—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表- 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2)表- 氰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表- 氰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表- 氰化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表—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6)表- 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7)表- 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表—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9)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0)表—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1)表—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2)表-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3)表- 二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4)表—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5)表—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6)表—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17)表- 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18)表-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19)表- 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0)表—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1)表—克百威[含量>1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2)表- 自克威[含量>2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3)表- 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4)表- 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5)表- 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6)表—涕灭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7)表- 腈叉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8)表- 恶虫威[含量>6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29)表—异索威[含量>2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0)表—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1)表- 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2)表- 一氧化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3)表—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4)表- 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5)表- 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36)表- 氟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37)表- 氟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8)表- 氟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39)表—氟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0)表—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1)表- 氟锆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2)表- 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3)表—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5)表—四氯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46)表—1,1,1-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7)表1,1,2-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48)表- 1,1,2,2-四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49)表- 溴代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0)表- 三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1)表- 四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2)表- 十二硫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3)表- 乙二醇丁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4)表- 水杨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5)表—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6)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57)表—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58)表—3,4-二氯苄基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59)表- 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0)表- 邻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1)表- 对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2)表—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3)表—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4)表—对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5)表- 间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7)表-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68)表- 间苯三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69)表- 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0)表- 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1)表- 邻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2)表—间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3)表- 对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4)表—苯肼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5)表—硫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6)表—苯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77)表—α—萘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8)表—α—萘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79)表—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0)表—喹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1)表- 乙酸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2)表- 酒石酸锑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3)表- 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4)表- 辛酸亚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5)表—三苯(基)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86)表- 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7)表- 2,4—滴[含量>75%]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88)表—1,2,2—三氯三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89)表-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 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氟锆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分类表

镁
41502
1869
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遇氯、溴、碘、硫、磷 、砷、和氧化剂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粉体与空气可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34 锰粉 41506
粉尘遇明火能引起燃烧爆炸。遇水或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易 燃气体。与氯、氟、过氧化氢、硝酸、二氧化氮、磷、二氧化硫 和氧化剂接触剧烈反应。
64 氢氧化钡 61021 1564 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
65
硫酸汞
料
33646
及涂料
30 正丁醇 33552
31 环己酮 33590
易燃。闪点23~61℃。遇高热、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 1120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
的危险。
1915
9
丙醇
32064
1274
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 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
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10 二氧化碳 31050 11 二异丙胺 32170
1131
极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范围广阔的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 、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 烟气。与铝、锌、钾、氟、氯、迭氧化物等反应剧烈,有燃烧爆 炸危险。告诉冲击、流动、激荡后可因产生静电火花放电引起燃 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 火源会着火回燃。
6
氧 (压缩的)
22001
1072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 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6类

目录表- 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氰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氰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氰化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二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 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_第6类 有毒品

目录表- 氰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1表- 氰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2表—氰化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3表- 氰化银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4表—氰化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5表- 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6表—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7表- 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8表—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9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0表—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11表—硝基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12表- 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13表—二氯化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14表- 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5表—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16表—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17 表—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18 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19 表—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0表- 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1表—克百威[含量>1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2 表- 自克威[含量>2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3 表—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4表—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5表—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6 表—涕灭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7表- 腈叉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8表- 恶虫威[含量>6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29 表- 异索威[含量>2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30 表- 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31表—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32表- 一氧化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33表—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34 表—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35表—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36表—氟化铵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37表—氟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38表—氟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39表—氟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40表- 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41表—氟锆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42表- 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43表- 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44表—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45表—四氯化碳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46表—1,1,1-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47表1,1,2-三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48表— 1,1,2,2-四氯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49 表—溴代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50表- 三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51表—四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52表—十二硫醇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53表- 乙二醇丁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54表- 水杨醛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55表—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56 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57表—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58表-3,4—二氯苄基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59表—对甲苯磺酰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60表—邻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61表- 对硝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62表- 邻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63表—间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64表- 对氨基(苯)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65表—邻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66表- 间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67表- 对苯二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68表- 间苯三酚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69表—丙烯酰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0表- 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71表- 邻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72表—间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73表- 对苯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74表—苯肼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75表—硫脲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6表- 苯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77表—α—萘乙酸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78表-α—萘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79表- 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80 表- 喹啉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81表- 乙酸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82表- 酒石酸锑钾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83表—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84 表—辛酸亚锡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85表- 三苯(基)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86 表—煤焦沥青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87表—2,4—滴[含量>75%]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88 表—1,2,2-三氯三氟乙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89表—氰化锌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氰化金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氧化(二)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碳酸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氯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 氢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环氧氯丙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邻甲(苯)酚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N,N-二甲(基)苯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甲苯-2,4-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己酮肟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灭害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克百威[含量>1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自克威[含量>2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间异丙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杀线威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敌蝇威[含量>5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恶虫威[含量>65%]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异索威[含量>20%]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硒粉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氧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一氧化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四氧化(三)铅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硫酸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硝酸亚汞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氟化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化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化钡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氟硅酸钠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表—氟锆酸钾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硫酸铜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表—二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三氯甲烷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识别表

包装标志:易燃气体、有毒气体;包装类别:052;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运输注意事项: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睛。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合理通风。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标识
中文名:一氧化碳
英文名:Carbon monoxide
危规号:21005
分子式:CO
分子量:28.01
UN编号:1016
危险性类别:第2.1类易燃气体
CAS号:630-08-0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液体在水中漂浮并发生沸腾,可生成可见的有毒易燃蒸气团。
熔点(℃):-199.1
临界温度(℃):-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