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供求理论
微观经济学(全部)

第五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和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
(Production possibility curve) )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 在生产技术和资源既定的条件下,生产两种商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品的最大可能组合的轨迹。 1.生产可能性表
各种可能性组合 A B C D E 棉衣(X商品) 产量 0 1 000 2 000 3 000 4 000 棉被(Y商品)产量 200 180 140 80 0
x年x月x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年 月 日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关系
价格(元)
A
B
C
D
EFG1Fra bibliotek2 600
3 500 P 7 6
4 400
5 300
6
7
需求量(单位数)700
200 100
2) 需求函数 Qd = f(p) ( ) Qd=800-100p 3) 需求曲线
A B C
Qd=800-100p D E F
1.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微观经济学( ) 2.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 3.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参考教材: 参考教材: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现代西方经济学教科书》
全国二十所高校合编 陕西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现代西方经济学习题集指南》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尹伯成 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陈恳 吴卫华 西方经济学习题精编》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N.Gregory Mankiw [美] 曼昆 著 梁小民 译 美 曼昆/著 梁小民/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微观经济学之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 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公式表示:Qd =f(P) 其中,P为商品价格; Qd为商品的需求量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需求曲线
二、需求表和需求曲线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G
价格(元) 1 2 3 4 5 6 7
需求量(单位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数)
0.92
Oil 0.91
Chemicals 0.89
Beverages (all types) 0.78
Clothing 0.64
To b a c c o 0.61
Banking and insurance services 0.56
Housing services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五、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第五节 经济模型、静态分析、比较静 态
分析和动态分析
三、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 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 量值的分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通过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 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 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动态分析:指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 究不同时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曲线型供给曲线的点弹性
第六节 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即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他的相关商品的价 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弧弹性:
eXY
QX PY
PY QX
点弹性: eXY
lim QX
P PY 0
Y
PY QX
微观经济学供求关系PPT课件

S1 但供给曲线变化幅度大于需 求曲线变化幅度
P0
↓
P1
均衡价格下降
均衡产量增加
Q0
Q1
Q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同时右移,均衡产量一定 增加,均衡价格可能上升可能下降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⒉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同时反方向移动
P
D1
S1
D
S0
P1
需求曲线右移
供给曲线左移
但需求曲线变化幅度大于供 给曲线变化幅度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节 关于需求的一般原理
一、需求的定义
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 且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有购买的欲望
有效需求
有购买的能力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1、价格(P) P↑D↓
2、相关产品价格(Pr) 替代品价格↑ D↑ 互补品价格上升 D↓
②
Ed
Q2 P2
Q1 P1
P1 Q1
Q P
P Q
dQ dP
P Q
eg.某种商品需求曲线为Q=18-2P,当价 格为3时,计算其需求价格弹性
dQ P
3
Ed
dP
Q
2 12
0.5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eg. 苹果的价格由每斤3元上升为每斤4元, 需求量由300斤下降至200斤
Ed
Q2 P2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 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思考题

《微观经济学》思考题第一章供求理论1、什么是需求表(供给表)?需求量(供给量)与需求(供给)有何区别?2、使需求曲线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使供给曲线移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什么是均衡价格,市场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5、政府干预价格有哪几种形式?分别有什么后果?有可能采取的相应对策有哪些?6、什么是需求价格弹性,什么是供给价格弹性?7、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之间有什么关系?8、解释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的概念。
第二章消费理论1、什么是效用?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什么是消费者均衡?用基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3、什么是消费者剩余?4、解释无差异曲线概念,并说明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5、解释边际替代率概念,并说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6、用序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的过程。
7、什么是收入消费曲线?8、恩格尔曲线的定义及其经济含义。
第三章生产理论1、什么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用图形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3、解释生产函数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4、什么是等产量线?5、什么是等成本线?6、什么是生产者均衡?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什么?7、分别用图形说明投入总成本、要素价格和技术变化对生产均衡的影响。
第四章成本和利润最大化1、什么是机会成本?2、什么是总成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这三条成本曲线的关系和特点是什么?3、说明短期成本曲线的特点。
4、什么是包络线?包络线是怎样形成的?5、用图形解释长期生产成本曲线和短期生产成本曲线的关系。
6、简释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五章市场理论1、完全竞争市场有什么特点?2、解释完全竞争情况下个别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的特点。
3、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4、完全垄断情况下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
5、完全垄断市场有哪些特点?6、垄断竞争市场有哪些特点?7、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
8、什么是寡头市场和寡头价格?第六章分配理论1、生产要素需求和供给各有什么特点?2、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3、说明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劳动要素均衡价格决定的多种情况。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宏微观经济学供求理论

四、弹性理论
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 减少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需求量变动% 需求价格弹性(Ed)= (△Qd/Qd) 价格变动%(△P/P)
注意:上式为计算价格弹性的一般公式。但 在具体计算时,又可以有两种算法:一种是计算 点弹性,另一种是计算弧弹性。注意区分“点弹 性”与“弧弹性”的区别,上述方法计算的弹性 称为“弧弹性”。
五、蛛网理论(一般了解)
(2)扩散型:当D的斜率>S的斜率时, 即|EDP|<|ESP| ; (3)封闭型:当D的斜率=S的斜率时, 即|EDP|=|ESP| 。
5、供给量的变化与供给的变化:供给 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 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表现为同一条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如图5 所示);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 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 的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如 图6所示)。
P
C 0 A
B S
P
(四)供给弹性(一般掌握) 1 、含义:是指攻击量相对价格变化作 出的反应程度,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或下 降百分之一时,对该商品供给量增加或减 少的百分比。 2、计算公式
供给量变动%(△QS/QS) 供给价格弹性(ES) 价格变动%( P/P) △ =
3、分类
类别 富有 弹性 缺乏 弹性
系数
含义
图形 P 0
D1 P P1 D D0 E1 2 P0 E0 E2 P2
S
0
图8
Q
P P1 D E1 S1 S0 E0 S2 P0 E2 P2 0 图9
Q
1 、含义:所谓供求规律,就是反映供 求状况与价格之间的变化关系,即供求关 系决定价格,价格反过来又影响供求关系。 价格成为调节供求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价 格的这种作用就称为价格机制。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西方经济学知识点总结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它包含了众多的理论和概念,对于我们理解经济运行和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西方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一)供求理论需求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商品自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以及消费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需求曲线一般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商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商品自身的价格、生产成本、生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生产者对未来商品价格的预期等。
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二)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追求效用最大化。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既定收入和商品价格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三)生产者行为理论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短期生产中存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即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四)成本理论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隐性成本是指厂商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理论

供给数量
需求数量 Q
33
过剩及最低限价带来的问题
P S
过剩
最低限价
均衡价格 0 需求数量
E D
供给数量
目的是扶植某 些产业的发展, 比如: 农产品,政府 会收购市场上 过剩的农产 品。
Q
34
三、不稳定均衡:一旦价格偏离原来的均衡点高,将越偏越 远
P P($) QD(吨) QS(吨) 对价格的压力
两个假定: (1)商品的价格和相应的供给 的变化具有无限分割性—光滑连 续的曲线
(2)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考 察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供给曲线: 线性函数—直线 非线性函数—曲线
Qs
16
二、供给曲线的特征
斜率为正,从左下到右上倾斜。
供给法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P 下,商品价格越高,对它的供给量 就越多,反之亦然。
区分供给的变化与供给量的变化
下列事件对产品x的供给有何影响? (1)生产x的技术有重大革新 (2)在产品x的行业内,企业数目减少了 (3)生产x的的人工和原材料价格上涨了 (4) x产品的价格由10元增加至15元 (5)预计产品x的价格会下降 (6)政府给予x产品生产商,每单位10元的现金
补贴。
QD = 39 – 9P = 39 – 9×0.5 = 34.5 Qs = 24 + 6P = 24 + 6×0.5 = 27 QD – Qs = 34.5 – 27 = 7.5 (供不应求,短缺)
(3)若此时政府认为市场价格过低,设定价格下限 为$1.5,问市场供求之间的差额为多少?
QD = 39 – 9P = 39 – 9×1.5 = 25.5 Qs = 24 + 6P = 24 + 6×1.5 = 33 Qs – QD= 33 – 25.5 = 7.5 (供过于求过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鹦鹉成为经济学家
19世纪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卡莱尔说过:只要你 教鹦鹉学会说需求和供给,就能把它培养成经济 学家。
由此可以看出供求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微观经 济学的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几乎每一章都牵涉 到价格,因此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作为价格理论, 而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所以本章是 本门课程的基础。
P
P0 P1
S0
E0
C
D
短缺
D0
Q
0
QS Q0 Qd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1.需求曲线的位移
P
S0 如果供给不变,需求与 均衡价格、均衡数量同
P2
方向变动。
E2
P0
E0
P1
E1
D2 D0 D1
Q
0
Q1 Q0 Q2
三、市场均衡的变动 2.供给曲线的位移
P
如果需求不变,供给 与均衡价格反方向变 动,与均衡数量同方 向变动。
讨论:供给定理的例外。 稀缺物品 P,Q 。
供给规律的例外情况:
第一,劳动,当工资增加到一定 W 程度时,如果继续增加,则劳动 的供给量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 减少。
第二,某些特殊商品,如土地、 W0 文物等,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 其供给量是固定的,无论价格如 何上升,其供给量也无法增加。
0
E
L0
要 素
流
要素市场 D
流
要素流
要素流
产品和要素的循环流动图
回顾: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 和单个市场等。
从三个层次进行考察:第一是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 生产者的经济行为,消费者如何以最优决策获得最大 效用,生产者如何以最优生产决策以取得最大利润。 第二是分析单个市场的价格决定,它是由单个市场中 所有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优经济行为的共同作用的结 果。第三是分析所有单个市场的价格的同时决定,它 是作为所有单个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出现的。
P
(一)需求弧弹性 需求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价格的 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即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需求弧弹性公式为:
Q
ed
Q P
Q • P P Q
P
在计算同一条弧的需求弧弹性时,由于P和Q所取的基数值不同,因此,降 价和涨价的计算结果不同。如果仅是一般计算某一条弧的需求弧弹性,并未 强调是作为降价或涨价的结果,则为了避免不同的计算结果,通常取两点的 价格和需求量各自的平均值(中值)来作为P和Q值。即需求弧弹性中点公 式为:
需求与需要的区别?
需要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它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渴 求和欲望,是成为人们行动的直接导因和原动力。当消费者 只有购买消费品的欲望,而无能力支付货币时,就只是需要; 只有当他既有对消费品的欲望,并且有货币支付能力时,才 是需求。
例如,一个有1000万户居民的地区,居民都需要一台电冰箱, 但是,在一定价格水平下,其居民户中只有15%的家庭对电 冰箱有支付能力,这样,该地区对电冰箱的有效需求将是 150万台,而不是1000万台。
第三节 均衡价格理论(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 均衡的定义:(Equilibrium)
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 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 需求价格及供给价格 1)需求价格是指消费者对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支付 的最高价格。 2)供给价格是指生产者为提供一定量的商品所愿意 接受的最低价格。
L
(三)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2.供给(供给曲线)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
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
返回
供给量变化和供给变化的图示
P
s
●
●
O
Qs
供给量的变化 (点的移动)
P
S2
S
S1
O
Qs
供给的变化 (线的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 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 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P,Q;P,Q。
讨论:需求定律的例外。 吉芬商品 P,Q;炫耀商品 P,Q。
需求规律的 —特例
(1)吉芬商品Giffen’s Goods :
P→Q
需求量与价格成同向变动的特殊商品。
P
P1 P0 P2
0
S1 S0
S2 E1
E0
E2
Q1 Q0 Q2
D0 Q
供求定理 ——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 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 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 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3.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 Simultaneous
Shift
供求定理:
P
供给与需求的变
化引起均衡产量与
均衡价格的变化。
P2
D↑:P↑Q↑
P1
D↓:P↓Q↓
P4
D1
D2
E2 E1
S1
S3 E4
S ↑: P↓ Q↑
P3
E3
S ↓: P↑ Q↓
均衡价格随着需求的 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 上升
O
Q1 Q3 Q2 Q4
Q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第四节 弹性理论
一、基本概念
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弹性被用来表示作为因变 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于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 变化的反应程度。弹性的一般公式为:
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如名牌商品与同种 的非名牌商品;这应作二种不同的商品来对待。
(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消费者计
划购买量的变动。 2.需求的变动
商品本身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变动所引 起消费者计划购买量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第一章 供求理论
一、需求理论 二、供给理论 三、均衡价格理论 四、弹性理论
第一节 需 求 理 论
(一)需求与需求函数 1.需求(Demand)的概念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内,在每一 个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有效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 。这 两个条件缺一都不构成需求。
例:英国商人的失算——消费欲望与需 求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了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 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织业中心曼彻斯特 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 帽,每人每年用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 加班也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量 洋布运到中国。
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 衣服也用自产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弹性系数
因变量的相对变动 自变量的相对变动
注意:弹性概念是就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相对变动而言,因此, 弹性数值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度量单位无关。
设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Y=f (X)
若△X、△Y各表示变量X、Y的变动量,e表示弹性系数,则
弧弹性公式为:
Y
e
Y X
Y • X X Y
Hale Waihona Puke X若经济变量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则弹性就等于因变量的无
微观经济学
名家箴言
• 经济学的理论并未提供一套 立即可用的完整结论。它不 是一种教条,而是一种方法、 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 的技巧。它帮助拥有经济学 的人作出正确的结论。—— 凯恩斯
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产品流
产 品 流
家 庭
货币流
产品市场 S D
产品流
货币流
产 品 流
企 业
要 素
货币流
S
货币流
英国人吉芬发现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土豆价格上升,但需求量却 反而增加。
在当时被称为“吉芬难题”。
原因:土豆涨价引起英国靠工资生活的低收入者购买更多 的土豆,而不是买得更少。
(2)炫耀性商品。 Conspicuous goods
由凡勃伦提出。炫耀性消费: 如果完全用价格来衡量需求程度, 在价格低时买得少,价格高时买得多。
Q
P1 P2
ed
Q P
Q • P P Q
Q • P
2 Q1 Q2
P
2
例
某商品的价格由20元/件下降为15元/件(P=20, ΔP=15-20=-5),需求量由20件增加到40件 ( Q=20,ΔQ=40-20=20),这时,该商品的 需求弹性为:
ed
Q • P P Q
20 20 5 20
价格—数量组合 价格(元)
A
2
B
3
C
4
D
5
E
6
供给量 (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2.供给(Supply)的表达之二:供给曲线S
以图形(几何)的形式来表述供给这个概念。
P
H
S
G
特征:向右上方 倾斜。
O
Q
3、供给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 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 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商品本 身价格的下降而减少。P,Q ;P,Q 。
P A
需求量的变动
O
需求的变动
B
D'
D
Q
返回
需求量变化和需求变化的图示
P
D
●
O
● Qd
需求量的变化 (点的移动)
P
1.0
D1
O
D2 D Qd
789
需求的变化
(线的移动)
第二节 供 给 理 论